海瑞是一个清官。不过他这个清官,却是以“罢官”而闻名的。 海瑞(1515~1587)这个人,的确与罢官有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从嘉靖三十二年(1554)十二月十日在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儒学教谕,到万历十五年(1587)十月十四日病死在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他与官场差不多算是打了半辈子交道,其间罢官和请求辞职就有好几回。仅在南京任上的两年之中,请求告老还乡就达七次之多;而赋闲时间最长的一次,竟达十六年之久。这样算下来,海瑞踏入仕途三十三年,就有一半的光阴是在罢官情况下度过的。 屡被罢官:抗颜上疏直斥嘉靖 正德九年(1515),海瑞生于海南。先世是军籍,祖父是举人,曾任知县。父亲只是个廪生,又是个不事生计的浪子,在海瑞四岁时便去世了,因此海瑞家境并不好,幸亏母亲谢氏能操持家务,做些女红补贴家用,再加上十余亩祖田,才勉强度日。谢氏个性很强,刚直严肃,教海瑞读《孝经》、《大学》、《中庸》等书,还为海瑞请了严厉通达的先生,督责他的功课,海瑞的刚直性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母亲早期的影响。 海瑞不畏上司,敢于冒犯的精神,在他任儒学教谕时就得以体现了。海瑞以一篇解决海南岛黎族问题的《治黎策》中了乡举,从此步入仕途。最初海瑞只是被任命到福建南平县做儒学教谕(校长),当时县学的教授并不是很受重视,海瑞则主张教师应有教师的尊严,不应向上官磕头。一位提学御史来巡视学校,县学的人全都跪下迎接,唯独海瑞站着,像个笔架,不肯向上官磕头,因而赢得了“笔架博士”的称号。 任期满后,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知县。海瑞来到淳安县时,已经四十五岁了。海瑞的声名也就是在任淳安知县时逐渐传开的,原因在于仅任七品县官的他竟然敢对抗严嵩的亲信浙江总督胡宗宪和左副都御史鄢懋卿。 但是他的直言抗命,必然会引起鄢懋卿之流的不满。只是由于曾当过海瑞上司的朱衡已任吏部侍郎,极力向吏部尚书严讽推荐,海瑞才在免职后被调往江西兴国任知县。这是海瑞的第一次复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任首辅长达二十年的严嵩为世宗所罢免,他所扶植的亲信胡宗宪和鄢懋卿等也相继倒台。海瑞因为在他们当权时,就敢与他们作对,一时声名大振。嘉靖四十三年(1564),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为正六品官。 海瑞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敢于抗颜直书。嘉靖四十五年(1566),任户部主事的海瑞向世宗上了那份史无前例的奏疏。仅有六品官阶的海瑞指责世宗(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政事,二十余年不视朝,还常常猜疑诽谤污辱臣下,自以为是,闭目塞听,使得君道不正,臣职不明,吏贪将弱,赋役常增,民不聊生。正所谓“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海瑞直率地批评嘉靖残忍、虚荣、多疑和愚蠢,说:“天下不直陛下久也”,即天下人早就认为你不正确了。 如此尖锐、激愤而又语言犀利的奏疏真是史无前例。世宗看了后,又气又恼,把奏疏摔到地上,叫道:“快快,把这个人给我捉来,不要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旁说:“这个人是有名的书呆子,听说他上疏时,就知必死无疑,已准备好一口棺材,与妻子诀别,童仆都遣散了,不像会逃的样子。”世宗想了又想,捡起奏疏,再三阅读,觉得海瑞所提到的许多事实都是无法回避的。世宗叹道:“这个人如同比干,但我还不是纣王!”他对奏疏未作任何批示,也没有给予海瑞任何惩罚。 拖了一段时间后,世宗还是觉得气愤难平,便下令把海瑞逮捕入狱。刑部按照儿子诅咒父亲的律例决定将他处以死刑,但是世宗最终也没有批复,海瑞就这样在狱中待了近十个月。 一天,提牢主事突然设酒肴款待他,海瑞以为是处决前的最后一餐,镇定自若,饮食如常。主事悄悄对他说:“如今圣上刚驾崩,先生不久就要大用了!”谁知海瑞听后,立刻放声大哭,所食的东西全吐了,哀伤不已,彻夜号哭。 海瑞的这次直言犯谏,可以说是最厉害的一次,可是如果从他的生平经历来看,为官耿直、不畏强权乃是他自始至终所坚守的信条。 海瑞敢直谏皇帝,被视为整个朝廷的模范官吏。因而到新皇帝隆庆帝登极时,他即被释放出狱。但是究竟给予海瑞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合适,立刻成了朝廷一个难题。 此时海瑞的声望已家喻户晓,但他极端的廉洁和耿直,使得他和整个官场格格不入。最后,二次复出后的海瑞只担任了一些位高而无任何实权的虚职。他历任尚宝司丞、大理寺右寺丞、左寺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官至正四品。这样一些闲职对于海瑞而言,当然不能令他满意。 孤军奋战:不徇私情强迫徐阶退田 隆庆三年(1569)六月,海瑞被任命为南直隶(今江苏、安徽)巡抚,驻地苏州。海瑞的任命一传出,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十府的官员都感到心惊胆战,许多地方官纷纷要求离职;有的地主豪强甚至闻风逃往他乡;豪绅巨富连夜把朱漆大门改漆黑色,以免太过招摇;连皇帝派驻在苏州的一个威风惯了的太监也把八人大轿减为四人轿。 南直隶是全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也是最为难治的地区。海瑞一到任,就颁布了《督抚条约》三十六条,条约规定:官吏不许出郭(城郭)迎送;各处公文今后均用廉价纸张,公文前后不需留有空白;以后巡视招待,只用鸡、肉、鱼、小瓶酒等,不许用鹅及金酒等奢侈品;奢靡*荡的风俗一律禁止革除。这些规定对于繁华富庶的南直隶而言,显得过于琐细繁苛,不合时宜。 此外,海瑞主张用严厉的手段处理土地问题,这也是他后来遭弹劾的主要原因。海瑞任应天巡抚时,土地集中现象已比较严重,农民负担较重。明太祖朱元璋曾用严厉的手段打击豪绅富户,土地问题得以暂时缓和,但到了明中叶,这一问题又尖锐了。 当时应天府境内豪绅富户中,占有土地最严重的是徐阶一家。徐阶曾任首辅,后被高拱排斥而闲居在家,是当地最大的乡官。据说徐氏家族经过历年的侵占,田地竟达四十万亩之多。徐家在当地势力非常大,他的弟弟徐陟以及他们的子侄在乡里横行不法,不仅兼并土地,还拒纳赋税。当时告乡官夺田的农民有近万人,大部分都是针对徐阶的,海瑞把有关徐家的诉状送给徐阶,责成他设法解决,最低限度要退田一半。 徐阶对海瑞曾有救命之恩,在他任首辅时。海瑞因为上奏疏被关在狱中,刑部主张判处绞刑,徐阶将此事压置。徐阶自恃对海瑞有恩,起初只是退了一小部分田,以大部分田地在儿子名下为由,想敷衍过去。未承想海瑞却一再去信催促,声称所退田数不多,请再加清理。徐阶只好退出了近二分之一的田地。 海瑞强迫徐阶退田的同时,还遣散了徐府的数千名家奴,又将为恶乡里的徐阶大儿子、二儿子以及十多个豪奴叛了充军之罪,徐阶的三儿子被革职为民。海瑞的秉公断案,执法不阿,大大增加了海瑞的威信,减少了当地百姓的不满。 海瑞在惩办了徐阶之子后,更加热衷于对类似的案件进行追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在海瑞受理田产纷争以前,就已经受到监察官的参劾。理由是他不识大体,仅注意一些节约纸张等细枝末节,而有失巡抚的体统。同时他杜绝迎送,裁减了驿站的费用,使过路的官员士大夫都得不到招待,纷纷表示不满。 给事中戴凤翔是嘉兴府人,海瑞所勒令退还民田的乡官富豪中很多是他的亲戚朋友。因此他以更严厉的措辞参劾海瑞,说他随意对百姓的田业作出判决,在他的治理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必向贷方还款。海瑞“庇奸民,鱼肉缙绅”,纵民为“虎”,以乡官为“肉”,造成“种肥田不如告瘦状”的局面。 戴凤翔还以海瑞家庭生活的不幸作为口实,说海瑞的一妻一妾在同一个夜晚死去,很可能出于谋杀。尽管海瑞说他的妾自缢于旧历七月十三日夜里,而他的妻子则是在七月二十四日病死的,前后相隔了十多日。但是不论真相如何,给事中的参劾已使得人们怀疑正是由于海瑞的怪僻和不近人情,才造成了这样的家庭悲剧。 戴凤翔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要求罢免海瑞的奏疏不断。在这种情况下,海瑞不得不于第二年的春天辞职回乡,在提出辞职的《告养病疏》中,他痛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这既是他的愤懑,也是他被彻底孤立的真实写照。 两年后,神宗(万历皇帝)登极,张居正出任首辅,大力推行一条鞭法,对于苏松地区的富绅豪强兼并土地的现象也进行抑制。海瑞曾希望张居正为他主持公道,但张居正也认为海瑞不通人情世故,自取其咎,因而没有重新起用他。并且海瑞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在他离职以后基本上没有保持下来。 抱憾而逝:出丧之日百姓设祭 海瑞罢官,回到了海南,这对于海瑞而言,是非常难以忍受的。海瑞毕生都以为朝廷尽忠、为民服务为信条,现在却闲居在家。 海瑞是忠臣,又是孝子。由于早年丧父,一直由寡居的母亲抚养成人。所以,海瑞的刚毅正直,其中就有着他母亲的影子。然而,同样为人所承认的是,海瑞的母亲又是造成这个家庭中种种不幸事故的重要因素。海瑞娶过三任妻子,有两个小妾,第一位夫人生了两个女儿以后,因为和婆婆不和而被休。第二位夫人刚结婚不到一个月,也被逐出家门。第三位夫人于1569年死去。第三位夫人和小妾先后生过三个儿子,但是都不幸夭折。按照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海瑞抱恨终天的憾事之一。家庭生活的不幸使他闲居海南时更加难以忍受。 海瑞在万历十三年(1585)第三次被起用,这时张居正已经被清算,朝廷中的人事发生了一次大幅度的调整。海瑞虽然没有当面反对张居正,但为张居正所不喜,因得以在反张的风潮中东山再起。然而,这位模范官僚的政治主张在十五年前都很难实行,在这十五年后又如何能顺利实行?继任首辅大学士申时行在致海瑞的书信中说“维公祖久居山林,与圣朝为阙典”,含蓄地表示了这次起用只是顺应舆论,需要这位享有盛誉的直臣作为朝廷的点缀。换句话说,只是让他作为官员的楷模,以装点门面。可是海瑞却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一任命。 海瑞的第三次被起用,以及一如既往的言行,在南京地区又引起了争议,批评者和拥护者都有。最后,明神宗不得不亲自作批示:海瑞主张用重刑,过于“迂戆”。当局任事,恐非所长,但是节操可嘉,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仍旧供原职。其意思仍是把海瑞作为模范官僚,以示清明。 一位直言犯谏的忠臣竟被皇帝称为“迂戆”,即使由于皇上包容而未被去职,那么他也只是一个点缀,不可能再发挥实际的作用。海瑞这下彻底绝望了,前后提出了七次辞呈,但每次都未被批准。 万历十五年(1587),海瑞抱憾而逝。死后,人们发现他用的是葛布帐子和破竹箱,比穷书生还不如,丧事还是别人凑钱为他办的。 海瑞去世后,南京百姓奔走相告,如丧考妣。出丧那天,不少店铺自动停止营业以示哀悼。许多与海瑞素不相识、非亲非故的普通民众也纷纷前往参加送葬。送葬的人们白衣白冠,老百姓沿途设祭,哀声不绝于道,延绵逶迤的队伍竟长达一百多里。 平心而论,尽管海瑞有良好的主观愿望,他的建议和措施却往往是不现实的。在几乎无官不贪的情况下,如果真的要实施明太祖时的法律,大概很多人都要被处以绞刑。取消各地驿站的招待虽然节约了经费,惩治了贪官,但正常往来的官员,包括像海瑞自己一样秉公办事的清官肯定也会有很大的不便。因而《明史》说他“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况且海瑞将明太祖提倡的原则奉为金科玉律,做官办事则坚守成法,不准民间制造奢侈品,这肯定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海瑞一生提出过不少治国施政的意见和方案,但几乎都没被采纳。只有在任应天巡抚时得以大刀阔斧的实行,但是离任以后就被废止了。 海瑞的悲剧主要不是在于他的偏激,最根本的原因是海瑞这种极端的廉洁和忠诚,与当时的同僚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因而遭到他们的怨恨,为了一己之“私”,于是起而倒海瑞。海瑞当时的处境似乎正应验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对此作了透辟的分析:“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一个道德的典范,只能被当作“模范”加以顶礼膜拜。
采葛出自《诗经》,是一首出于先秦时代的四言诗,作者不详。表达的是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
采葛
题解:情人相思之词。一说朋友相念。思念是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质
原文
彼采葛兮,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②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③
彼采艾兮,④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诗经品读采葛:思念是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质
作者:沈文婷
=1=
读书的时候,为了做一个体面的好学生,每天都要背下一首著名的诗词,《采葛》便在其中。从此的文章里开始频繁出现一个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表达思念之殷切,更不足以表达我学识之渊博。
用归用,但始终不太喜欢这首诗。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满眼满心都是李清照的千愁百叹与琼瑶的抵死缠绵,“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较之前两者的倾诉实在是直白得很,令人有种与愣头小伙谈情说爱的感觉,虽然热烈,却不够甜蜜与浪漫。慢慢地,也就不再对谁说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以至于我再读起《采葛》的一刻,竟然心生恍惚--这首诗我曾经咏颂过么
=2=
一首《采葛》,寥寥几句,被数代人传承了几千年,如此“简约而不简单”的诗句,我不得不怀疑里面藏着一个“大”的故事。
查了很多资料,旧说里的解释各不相同。《毛诗序》将其定性为“惧谗”--“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用今日语言来描述就是说“一天没有见到君王,就担心有人在君王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故而仅仅离开一天,也觉得时日甚久,恨不能日夜伴君左右。我很是理解这种担心,甚至觉得这种心态勉强可算得是忠心耿耿的一种表现,可我又实在不能理解这样的担心和采葛、采萧、采艾有什么关系,用这些画面作始,诗人的用意何在呢
朱熹的解析相对就好理解一些,他认为:“采葛,所以为绤。盖*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绤,是葛布的统称。诗人之所以写采葛、采萧、采艾,而没有写采梅、采花、采树叶,不过是应时令的随手选择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本诗的关键不在于采的是什么,而是后面的“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采摘不过是借以表达思念的一个烘托,思念的切切才是诗人要表达的重点。后人抓住其中两字,把这种解析归纳为--“*奔”之诗。
我极喜欢朱熹的这句“未久而似久也”,但不能接受“*奔”之说。过度为“*”,放纵亦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更是毋庸置疑的“*”。这样的一个字,在中华文化中实在不是一个褒义词。诗中虽然有过度思念之嫌疑,但却没什么不好,用“*”字来定义,在今人的眼中看来未免正有古人之“*”的意味。“奔”是往之的状态,在此句中也是如此,没有悬念和猜想。但跟在“*”的后面,就有些让人不太舒服了。向往爱情原本是青年男女生活中最美好的怀想,到了朱老夫子这里却成了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的*乐之事;三百首《诗经》,几十种爱情,都被他一一盖上“*奔”的印章。我们是该怪罪于封建社会的旧俗,还是见谅于朱老夫子的不解风情
=3=
再读《采葛》,一副容颜早已没了青春的痕迹,半颗寒心却为这几句诗而枯树发芽。我的心里,自有一个关于《采葛》的故事。
君子出行,或因公或为私,都是不得已的别离。身在马上,日行千里,一颗心却落在了家中:
我在朝阳中行进,伊人在忙什么是在如往常一样地采葛吗我们分别已经一天了,这一天的时间好似三个月那样漫长,我盼着早点回去陪伴她。
我在艳阳中行进,伊人在忙什么是在如往常一样地采萧吗我们分别已经一天了,这一天的心情像三个秋天那样萧索,我多希望她能依偎在怀中温暖我。
我在夕阳中行进,伊人在忙什么是在如往常一样地采艾吗我们分别已经一天了,这一天思绪像三年那样几经寒暖的轮回,我实在是太想回到她身边了。
在我读来,采葛、采萧、采艾可不是诗人随意兴起拿来就说的,这“采”里是有文章要做的。葛是一种草本植物,其纤维可以用来织布,古时常常用葛布来做夏衣;采“葛”就是要用葛来织葛布的。“萧”则说的是我们端午节期间挂于门端用来避邪的艾蒿,古时这种植物也是祭祀用的,不过用法略有不同,古人是将其点燃,取其香味,用以提神降燥的。诗中所说的“艾”也是艾蒿,之所以用“萧”和“艾”两个词来说同一物,是为了区分其功效。艾是中草药中的叫法,可治虚寒、湿癣及各种慢性炎症。《采葛》中的三种劳作,其实是隐示了伊人贤妻的一面。一个女子既懂得织布,又懂得行医,还能操办家里祭祀的大小事情,这样贤惠的女子怎能不让男人思念呢这个男人也许就正穿着妻子亲手用葛布做的衣裳,衣袂间还隐隐散发着萧草的熏香,由于日夜兼程地赶路,哮喘的旧症开始复发,正是需要一碗艾草做汤的时候。看着、闻着、回味着,又怎能不思念
=4=
这边思念正浓,恨不能立刻奔回爱人身边,那壁厢却有人正享受着“相思之苦”。秦少游就曾表过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据说这首《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看来这写别人和表自己在行文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采葛》说的是自己的心情,因此急切得不成,度日如年;《鹊桥仙》写的是别人,故而能够不疾不徐大唱高调。在我看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话说得太文,换了年轻人来理解,更直白的意思就是: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整天看着也没用。特别适合用来安慰两地分离的苦情伴侣或是被甩的失恋男女。
一个思之切切,一个念之有度。这倒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来。
古人云:“柴米夫妻”,意指贫贱夫妻,为柴米困顿,生活极为艰辛。好面子的年轻人因此而羞于承认自己是柴米夫妻中的一员。殊不知,到了当代,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引语--“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这是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为翻译大师朱生豪新婚所作的贺联。夏先生用言简意赅的八个字,道出了婚姻的真谛。即使是才子佳人,结为夫妻也免不了柴米油盐,在社会中,才子佳人自有一片天地,在家庭中却要懂得收敛自我,相濡以沫。
由于战争时代的特殊局面,朱生豪与宋如清历经了长达十年的恋爱才结婚,其间很多时候都是分隔两地,要依靠书信一解相思。朱生豪当然不会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他在信中写道:“似乎我每次见了你五分钟,便别了你一百年似的。”这思念,比之“三月”、“三秋”、“三岁”要来得更加浓烈。
=5=
我们总是在思念里存有千丝万缕的美好,思念便晶莹剔透熠熠生辉。思念是晨起时窗前随风飘落的一枚尚有绿意的树叶,那样轻而缓,你的眼神里全是绵软的柔情。这样的思念是被感念于心的,很多人经不住思念的折磨,看落叶而伤怀,终究会被风吹得没了踪迹。
自古至今,女子的思念总是要较之男子更温柔体帖些。王菲那首《我愿意》被女子传唱,传唱的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更是内心无限向往的笃定。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想你到无法呼吸,恨不能立即朝你狂奔去。这应该是思念最真切而又令人心生柔软的写照了。
思念于一个人而言,是先有了寄予。她寄予思念一份等待,等待便是最不可知的美好,求得来与求不来花好月圆是真的未可知的。而后,在思念里,会平添许多寄托,思念的人越来越被这思念的本身所感染所感动。这当属思念的大境界了。我们常人大多会选择有目标的思念,有前程的思念。思念来得更加势利些。这样的思念便缺失了感人的要素,不曾被自己记得,亦不被他人记得。还有很多人不去谈及什么大境界,只是放纵思念,倒显得有了傻气的可爱。就像王菲的歌中唱的那样,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只要你真心拿爱与我回应。
是的,只要有爱的回应,这思念多么值得。《采葛》中讲的也应该是这种傻傻的又可爱的思念。想象一个人站在窗前,四季交替,她的面容安详,嘴角不染怨气,眼神笃定。这画面,你看着,便懂得思念带给一个人的美好,原来竟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质。
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少不了也要说上几次“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过这种相思再也不用闷在心里了,通过手机、QQ、E-mail,完全可以同步传达。可这样,又如此真实地少了那种百转千回绵长久远的悸动,少了在心底一层一层铺垫的厚重。
如此,这《采葛》在今日读来,特别是在一些被生活磨砺得圆滑世俗的人读来,会感到心中有一根弦,禁不住轻轻地拨动起来。我会为这热烈过的思念而眼睛潮湿,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可以放任去思念一个人时的青春与美好时光。
读解
热恋中的情人,总觉得时间太快,相聚短暂;也觉得时间太慢,分高大久。处于这种状态之中,除了热乎乎的情感体验之外,脑子里是容不下其它东西的,也不可能有其它东西。
这是一种完全主观的内心状态。客观真实在情人心中转变成了主观真实;主观真实掩盖了生活的实际状态。客观真实完全可能被夸大凸现,或者彼缩小忽略。
“以我现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样一种心境是艺术化的心境,也是在热恋时的心境,因此才会有“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实际上是丑八怪,在情人眼中也会变成天使。
这不是变态了么是的,是变态。主观心境,把客观真实主观化就是一种心理变态。对恋爱来说,变态是正常的,理性得一切都有条不紊滴水不漏,反倒是不正常的。艺术也是如此。所以,恋爱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化的心理。
《国风·王风采葛》全文解释及赏析
它的名字叫扁方,俗称“旗头”。“旗头’’的另一个含义即指满族妇女常用的几种民族特徵显著并具有独特风韵的发型,如“两把头”、“水葫芦”、“燕尾”、“大拉翅”、“高把头”、“架子头”、“前刘海”、“盘头翅”等等的总称。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的主要首饰。在载涛、郓宝惠两人合写的《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曾讲道:“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之上。”横插於发髻之上的类似发冠一样的扁方长三十二至三十三点五厘米,宽四厘米左右,厚零点二至零点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另一端似卷轴。如一变相横簪,无论是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类似古代男子束发时用的长簪,也许扁方就是由此而演变过来的。扁方的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清代中期,满洲贵族妇女开始盛行"旗头",也叫"旗头板"、"大拉翅"。就是以头顶发髻为座,上面放置旗头。旗头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种扁形的冠,里面有铁架支撑,外面用青绒或青素缎等制成,正面有各种珠宝首饰的装点,侧面悬挂流苏。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至于她们穿的是特制的高跟鞋,鞋跟在鞋子的中间,这种鞋叫花盆底鞋,这些鞋子由于底部厚而且面积小,所以穿上的人走路必须要慢且稳当,无形中增添了从容淡定的皇家味道。
清代皇后凤袍
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本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整件服装在鲜艳的蓝色缎地上,绣八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牡丹的颜色处理得净穆而素雅,色彩变化惟妙,具有传统的山水画特点。与此相反,凤的颜色比较浓重,红绿对比度极为强烈,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清代宫廷服饰氅衣
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
清代女装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 ,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又有将羊皮做袄反穿,皮上亦 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女不缠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旗装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点外,不同时期的组合特征仍比较鲜明。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乾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干,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 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宣统至民国初年:这个时期妇女的衫裤比光绪末年更窄小,衣领却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颊,如同马鞍形状。这个时期的镶滚装饰较前简单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挂装饰物。
清代女子服装,有公服、礼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妇规定的服制;礼服在民间指的是吉服或丧服。婚丧嫁娶及寿日的衣服,宫廷中是按命妇的品级规定的;常服形式多,变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女装常服
从《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的记载中得知,妇女日常用衣有严格规定,并受法律限制。当然由于它不受品级约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种类较多。服用也随意得多。只是对奴仆、优伶、皂隶限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紬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紬、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在当时如出现“时式装”,则首先在贵族中间服用,在帝制统治时期,人们的衣妆不轻易改变,至于“奇装异服”就更不允许存在了。
明代较多使用的纽扣,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满人入关后开始普遍使用纽扣,成为制衣的必备之物。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因此逐渐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清代以前从未有过的立领、襟边不外露,内衫也与前不同,大镶大滚的工艺边饰更是不一般,因而对裁剪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服装十分崇尚“官样”和“内家样”,一般出新样都首先来自这些式样。乾隆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开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样慢慢出现,两广和苏杭一带成为"时式新装"的发源地;道光之后花样愈出愈新,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不能随意模仿。
自乾隆、嘉庆以后,不少旗女仿效汉服,在原来窄长的衣衫外面加上宽大袖子的马褂,或加宽衫袍的衣袖,并学缠足等陋习,引起仁宗和宣宗动怒,连续下谕禁止,并申明满洲八旗、蒙古、汉军督统、副督统随时详查。违者治罪,一并严惩绝不宽大。
女装礼服
分吉服和丧服两类。宫廷中的吉服有如下规定: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和贵妃的吉服冠采用熏貂并缀朱纬(一种图案);龙褂色为石青有绣文;龙袍色用明黄,皇子福晋、亲王福晋的吉服冠用熏貂,顶用红宝石。皇子福晋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绣文;皇子福晋蟒袍用香色,通绣九蟒五爪;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着补服随夫品级,补子的形制为方,清末品官的命妇有用圆形补底。一品文官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鸡?;八品绣鹌鹑;九品及未入流的绣练鹊。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无品级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补子,红裙,衣袖口边镶绣可随意。而妾只能用粉红色和淡蓝色。清代命妇的凤冠(又名"珠冠",因冠上以珠为主要装饰),霞帔、蟒袄没有规定。总之,清朝命妇的各种品级均以绣蟒为装饰。这一点与明代有些不同,明代命妇大衫不绣蟒,而只绣雉(瞿)、孔雀、鸳鸯和练鹊。
女装丧服
自古以来,丧服也被列为礼服之类。丧服可分两部分:一种是后辈人为长者预制的"寿衣";一种是在丧礼上人们的着装。官者服用"寿衣"是按品级穿戴,平民妇女则用元青或蓝色大褂。
出席葬礼者要按照月份分别服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细白布、麻冠、麻履、草履、素履等丧服。在着丧服期间女人不得戴有色鲜花,不可涂抹脂粉,也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使用鲜艳色彩,只准采用白、灰、黑、蓝几色。这些是丧礼的一般规定,根据地区习惯还另有不同。南方比较遵守古礼,比如女人用粗衣时边缘不缝,腰下系麻裙,头上用一条麻布缝缀一侧,呈风帽形状,戴帽后布的两端一边长一边稍短;北方则将白布纽结包在头上,在不缀边线的粗衣下面用白布包鞋,留有鞋跟,父辈留黑色跟,祖辈留红鞋跟。
女装公服
是宫廷中上至皇太后,下至皇贵妃的正式官样服装。其朝服朝褂的具体规定和配套的各种珠宝饰物在《大清会典》图卷中和《大清通礼》卷中都有记载,下面简要介绍一二。
皇太后和皇后的冬朝冠为熏貂。上缀朱纬,顶三层。饰有珍珠、金凤、宝石、珊珊等饰物,冠后有护领,垂明黄带;夏朝冠为青绒。
皇太后和皇后的金约(用金做成的饰物),上缀青金石、绿松石、珍珠、珊珊等为垂褂物。 皇太后和皇后的耳饰左右各三,由金龙衔一等珠:皇贵妃和贵妃的耳饰,宫中贵人耳朵扎有三个孔,配戴三副耳坠。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缘,以立龙、正龙和万福万寿为绣衣图案。领后垂明黄绦,饰以珠宝;也有以正龙、行龙或立龙和八宝平水为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皇贵妃的冬朝袍用明**、披领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缘,并有金龙、行龙、正龙以及八宝平水等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的领约,以缕金铸之,以珍珠、绿松石、珊珊为饰。皇太后和皇后着朝服时胸前挂有三盘朝珠。着吉服挂一盘朝珠,均为珍珠和珊珊等高档饰物;皇贵妃、贵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为饰。这种朝珠共计一百零八颗,分四部分,以三颗大珠间隔,每个部分二十七颗。
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配有绿色采,绦用明**,绣文为五谷丰登。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嫔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红织金寿字缎和石青行龙庄缎;夏朝裙用缎纱,图案与冬裙相同。
1 《明史儒林传》,邵宝,字国贤,无锡人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十九岁时,在江浦庄昶处学习。明宪宗成化二十年考中进士,授官许州知州。每月初一,邵宝在学宫召集众生员,宣讲明辨义利公私的道理。有人在地里挖出龙骨,巫师就说会带来祸福,邵宝叫人拿来龙骨,在庭堂当场毁掉,将巫师痛打一番,赶走了。邵宝亲自督促老百姓耕种纺织,仿照朱子社仓,设立积散法,实行计口浇田法,来防备出现饥荒。
明孝宗弘治七年,邵宝进朝廷担任户部员外郎,历任郎中,升任江西提学副使。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来安置在里面学习的人。江西民间喜欢听信阴阳家的话,有的人父母去世几十年都不下葬。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有上千人。宁王宸濠向邵宝索取诗文,邵宝严正拒绝了。后来宸濠反叛兵败被诛,有关官员经过调查,唯独没有邵宝送给宸濠的手迹。邵宝升任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察看处州的银矿,邵宝说:“费用多收获少,劳民伤财,恐怕会产生变故。”终于上奏章停止了这件事。晋升湖广布政使。
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宝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管监督水路运输。太监刘瑾独揽朝政,邵宝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刘瑾来往。刘瑾不满原水运长官平江伯陈熊,要让邵宝弹劾他,于是派遣几名校尉在左顺门拦住邵宝,说吓人的话威胁邵宝说:“将要逮捕你。”吏部、兵部两位长官张彩、曹元从皇宫出来,告诉邵宝说:“你只管弹劾平江伯,以后就没有祸患了。”邵宝说:“平江伯是功臣的后人,管理水运不久,没有大的过错,我不知道弹劾什么。”张、曹两人无话可说,走了。过了三天,给事中弹劾陈熊以及邵宝,强制他们辞官离开。刘瑾被处死,邵宝起用任贵州巡抚,不久调任户部右侍郎,晋升左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负责处理粮食运输事务。不久上奏章请求回家奉养老母亲,于是皇帝授予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两次上奏章辞去职务。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宝任以前官职,邵宝又因为母亲年老恳切推辞。皇帝准许了,命有关官员按照礼节对他看望慰问。
邵宝三岁就父亲去世,奉养母亲过氏非常孝顺。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等到回家奉养老母亲,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亲旁边不松懈。邵宝被李东阳赏识,写作的诗文,典范庄重平和高雅,把李东阳作为榜样。博览群书,有心得就写在竹片上,用程子“今天探究一种事物,明天探究一种事物”的意思,命名叫“日格子”。
2 文言文郭文传整篇翻译郭文,字文举,是河内郡轵县人。
年轻时热爱自然山水,崇尚避世隐居。十三岁时,每次游历山水,往往流连忘返,十多天不回来。
父母去世,服孝完毕,不结婚,离家而去,游历名山大川,经过华阴山时,观赏考察石室中的石函。洛阳陷落后,挑着担子进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无人烟的地方,把木头斜靠在大树上,上面盖上草垫子,就住在那里面,四周也没有墙壁。
当时经常有猛兽作乱,进入住宅伤害人,然而郭文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人住了十年,竟没有遭到祸患。总是着鹿皮衣服,头上包着葛布巾,不喝酒不吃肉,开垦出一片土地,种点豆子和小麦。
采摘竹叶和树上的果实,换盐来供自己生活。有的人给他很低的价钱,他也就换给了他。
后来人们认识了解了郭文,就不再给他很低的价钱了。他除了吃饭之外还有些剩余的谷物,总是救济那些贫穷的人。
别人到他家送东西给他,总是接受一点不太好的,以表示不拂人家的好意。有一次有一头猛兽在他的小屋旁边咬死了一只大麇鹿,郭文告诉了别人他们把它拿去卖了,分了一些钱给郭文。
郭文说:“我如果需要钱,我就会自己去卖。之所以告诉你们,正是因为我不需要钱。”
听的人心里都很感慨。打猎的人经常到郭文那儿寄宿,郭文夜里为他们挑水,脸上毫无厌倦之色。
余杭令顾飏与葛洪一起去拜访他,带着他一起回来。顾飏认为他走山路也许需要皮袄,赠给他熟皮制成的皮袄一件,郭文没有要,辞别了他们,回到了山中。
顾飏派手下人追他,把衣服放在了他的小屋中,郭文没有说什么,这件皮衣竟烂在了小屋中,郭文最终也没有穿它。 王导听说了他的大名,派人去迎接他,郭文不肯坐车船,而是挑着担子自己走。
到了以后王导把他安置在西园内,园中果树成林,又有鸟兽麇鹿,因而让郭文 住在那里。朝中的官员都跑去看他,郭文没精打采伸腿坐着,旁若无人。
温峤曾经问郭文说:“人人都有亲戚朋友来往以此为乐,先生您抛弃了他们,有什么快乐呢?”郭文说:“本想学道成仙的,没有想到碰到了动荡的时代,要想回去也没办法了,所以只好这样。”又问他说:“饿了就想吃饭,年纪大了就想成家这是自然而然的,先生怎么单单没有这些欲望呢?”郭文说:“欲望是由于人们老去想它而产生的,不想也就没有欲望。”
又问他:“先生—个人住在深山里,如果碰上生病送了命,就会被鸟兽吃掉,难道不残酷吗?”郭文说:“埋葬在地下的人也是被蚂蚁吃掉的,有什么两样。”又问他:“猛兽是要伤害人类的,世上的人都很害怕,先生您偏偏不怕吗?”郭文说:“人如果没有害兽的心思,兽也不会害人。”
又问他:“如果社会不安宁,人们也不得安身。现在将请您出仕做官以济时匡政,怎么样?”郭文说:“山野草莽之人,怎么能够辅佐朝政。”
王导曾经会集各位宾客,歌舞宴会,试着让人去请郭文来。郭文目不斜视,两眼直瞪瞪地向前,走在华丽的殿堂犹如穿行在山间荒野。
住在王导西园中七年,没有出来过。一天早晨,忽然要回到山里去,王导没有同意。
后来逃跑了,回到临安,在山里盖了房子住下。临安令万宠把他接去县里。
等到苏峻谋反时,攻破了余杭,但临安独得保全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并能知天意。
3 来鹏传文言文翻译来鹏,豫章人,家住在徐孺子亭边上。
他以林园自赏自乐,写文章仿效韩愈、柳宗元的风格。在大中、咸通年间,他的才名很高。
来鹏长于作诗,已经等待锐进很久,他感伤自己年纪老大,家里贫穷,身未显达,很有些忿忿不平,所以诗中多含讥讽嘲笑之意。当政者虽然欣赏他诗风清丽,但也感到抵触,所以来鹏常常被忌恨。
如来鹏的《金钱花》诗写道:“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应是得钱人。”《夏云》诗写道:“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偶题》诗写道:“可惜青天好雷电,只能惊起懒蛟龙。”因为这些诗句,来鹏一共十次应进士举都没有登科。
惟独韦灿尚书欣赏来鹏的诗才,邀请他到幕府任职,又带他到蜀中,还想收纳他当自己的女婿,结果未成。这一年,韦帕向朝廷极力推荐来鹏。
来鹏当年夏课诗卷所献诗有两句说:“一夜绿荷风剪破,嫌它秋雨不成珠。”韦帕觉得很不吉利,来鹏果然落榜了。
当时遭逢广明庚子之乱,来鹏为避乱游于荆州、襄州一带,备尝艰难险阻,回到江南。中和年间,来鹏远离家乡死在扬州的一个旅馆中,旅馆主人贤德,将他遗体收葬。
来鹏有诗集一卷,流传至今。
4 求一篇文言文,开头为“张邵,字茂宗”的全文翻译张邵字茂宗。
起初任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曾,桓玄将王诞流放到广州,亲戚朋友都离弃他,只有张邵情意更为谨厚,流着眼泪赶去送别。当时发生动乱灾荒,他又馈送财物给王诞的妻儿。
桓玄篡夺皇位后,张邵的父亲张敬先前任尚书,因为回答桓玄的问话稍有错误,降为廷尉卿。等到武帝讨伐桓玄时,张邵禀告张敞,要张敞上表表明归诚的心意。
武帝牧到张敞的表章后大喜,命令在他家门上题字:“有冒犯张延尉的人,以军法论处。”后来任张敞为吴郡太守。
刘毅身为亚相,喜爱有才华的人,当时的才士没有不到他那里去的,唯有张邵没有前往。有人问张邵为什么,他说:“只有主公是当世的人杰,何必还要多问。”
刘穆之听到这句话后告诉武帝,武帝时张邵更加亲厚。卢循侵犯京都,武帝派张邵镇守南城,当时的百姓隔着护城河观看贼寇,武帝感到惊奇,就问张邵,张邵说:“如果您率军还没有回来,百姓逃跑都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在这里观望。
现在该是不再有恐慌罢了。”不久,补任州主薄。
张邵对政事尽心处理,精力超过别人。等到诛杀刘藩时,张邵正在西州官舍当值,当天夜里告诫众吏曾说:“大军将有大讨伐,你们应当准备好舟船仓库,到天亮时办好。”
第二天早晨,武帝召唤众吏,所需物资立即准时送到,武帝惊异。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吏曹们回答说:“昨天晚上张主簿已经作了安排。”
九年,太子开设征虏军府,补任张郡为录事参军。十二年,武帝北伐,张部请求进见,说:“人的生命脆弱危险,一定要对未来有个安排。
刘穆之如果遇到不幸,谁可以代替他任职?您也是一样,如果也有不幸,后事将怎么安排?”武帝说:“这自然委托刘穆之和你了。”青州刺史檀祗镇守广陵,当时滁中聚集一批亡命之徒檀祗带兵搜捕,刘穆之担心檀祗秉机作乱,将要发兵防备。
张邵说:“檀韶占据中流,檀道济为军中之首,如果我们怀疑他们的情状显露出来,恐怕会发生大变。应该暂且派人去慰劳,借此观察他们的意图。”
不久,檀祗果然没有动兵。等到刘穆之死去,朝廷恐慌,就要下诏让司马徐羡之接替刘穆之的职位。
张邵回答说:“现在酌情况确实紧急危险,司马之职最终由徐羡之担任,但世子不可自行决定,应当先向在北方的武帝请示。”请示的使者返回,才让世子发布命令说;“朝廷和大府的事情,都要向徐司马请示,其他的启禀世子。”
武帝看重张邵遇到紧急情况不失法度,具备大臣的风度。十四年,武帝要以世子出镇荆州,张邵进谏说:“太子的地位极为重要与全国的利害相关,不应当离开朝廷在外,臣以生命请求收回成命。”
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武帝登基时,张邵因辅佐有功封为临沮伯。
从荆州中分立湘州,任张邵为刺史。准备设置府署时,张邵认为长沙是内地,不是用武的地方,设王府署将妨碍百姓,违背了治政的要领。
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谢晦反叛时,送信约张邵同反,张邵没有打开信函,派人将书信送给武帝。
5 何岳文言文翻译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
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别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 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6 如图,请翻译整篇文言文,谢谢《黄鲁直敬重苏轼》原文:
鲁直晚年县东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苏黄”者,非鲁直本意。
全文翻译:
黄鲁直(黄庭坚)晚年把苏东坡的画像悬挂在家中,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供敬地作揖施礼。有人认为苏黄二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黄鲁直惊慌地离开座位说:“庭坚对于东坡而言,不过是学生罢了,我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现在江西诸君子称“苏黄”齐名,并非黄鲁直的本意。
7 崔子忠文言文翻译和答案原文
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译文
崔子忠,字青蚓。他的祖先是山东平度州人。崔子忠在州府县学读书时,(家境)很贫穷。他写的文章很奇崛深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他)很洒脱地放弃科考离开了。住的地方都是柴门土墙,(但是)洒扫得很整洁干净;冬天穿一件粗布袄,夏天穿一件葛布衫,(他的)妻子也是(穿)平常的粗衣布袄,很勤勉劳作,(他的)三个女儿也能读书识字;虽然没有可以保证一日三餐的生计,但他很愉快。他善于作画,(常常)画一些与世隔绝之地的绝美之景,经常借助不俗的匠心来寄托傲世之志;更善于画人物 ,没有不逼真的。当时身份尊贵的人,大多愿意与他交往,(但)他总是逃避不理人家。他不喜欢饮酒,两三个老朋友也是以文字交往,一起聊上一整天也不离开。很多士人从各地赶来,都仰慕他的为人,(但他)大多推辞不见。有人责怪他,他笑着说:“交往的人太多太密切就容易被视为私结朋党,东汉末年的历史可以借鉴。”后来果然有以搞“复社”建立党派的,可见他看问题的能力就是如此过人!他所作的诗歌古文,很少有人知道的,(大家)只知道他的画而已。董其昌(谥号文敏)先生曾经称他的为人、文章、绘画,都不是近代以来所常见到的。
8 < >古文翻译 我要整篇的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