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区的民俗民风
1素净大方的基诺族穿着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中央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逼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昆曲、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辈对晚辈传教自己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也可称家训。布依族认为:“家教不严;祸害子孙。”
布依族人民礼貌好客、俭朴恭谦、尊老爱幼、扶善治恶,是老一辈严于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来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兴全靠人,树大叶茂全靠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学读书的极少,从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围内。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终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终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压弯”、“不教不说,观世堕落”,这是老人告诫年轻父母的话。年轻父母总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行为规范,以慈爱的态度尽量用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不让孩子染上骄、懒、贪的坏习。他们教育儿童.“担子要捆紧,做事要懂礼”、“憨人不读书,读书人不憨”、“灵人争时间,憨人混光阴”、“廊糖水滴旧窝,后辈跟着前辈学。”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说尽”、“父母留浅吃浅,不要抢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语,做事要礼仪在先”、“寨邻有难多帮衬,自家天塌众人撑”、“正道之财不嫌多,不义之财莫沾摸”、“憨人要多顾,灵人可少助”等等。
传统的布依族家庭实行家长制,年最老者为长。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给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对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当官的人,老人的告诫语言有:“为官宦要识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见底,官清能见心”、“当官不知足,目间百姓哭”。……
布依族有着世世代代的家教传统。新娘出嫁时,其母要唱《临嫁训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木懂礼。……”
布依族老人病危临终时,寨中有名望的长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遗训歌》。训诫后人对老人的遗产“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丢脸,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丢脸。”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辈亲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为,家长常以身作则,为下一代树立榜样。老人的失误,又常要求下一进行弥补。这种不断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国利家,世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布依儿女——罗平县钟山乡小德江村的李齐,从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响,勤劳纯朴,见义勇为。40年初曾带领青年向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斗争。加入游击队和党组织后,承担后勤工作,走村串寨,筹粮筹款。部队外出开辟新区时,他往往在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队食宿的准备,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李家齐不幸身陷魔掌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坚强勇敢,最后被敌人割舌、剥皮、抽筋,壮烈牺牲。表现了一个布依族***员的高尚气节。
历任罗平县第八、九、十届副县长的布依族女儿熊秀芬,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工作认真,平易近人。当副县长时,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而爱人却是农民。熊虽对其丈夫情感甚深,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手中有权而给丈夫安排工作。临终前,县上的几位负责人请她提出个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又问及她的丈夫、儿女需不需要什么照顾时,熊副县长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爱人是个老好人,在农村习惯了,勤脚快手的。县政府招待所杂事多,经常找临时工。在招待所忙的时节,请让他优先来招待所当当临时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国宝贵的道德遗产之一。当官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可免于陷下腐败罪恶的泥坑;为民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
苗年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杀鱼节 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
“祭鼓节” 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踩花山 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 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5纳西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首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订亲,纳西语叫“日蚌”,意为“送俩”。男孩长至五。六岁时,父母便注意给他物色媳妇,请算命先生或祭司东巴排八字,对生辰,或者到寺庙烧香求签。若是相中的女孩与儿子的生辰属相相合时,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去女家为儿子说来。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岁左右即择日举行讨婚礼。订婚时,男家须向女方送礼物,第一次称为“小酒”,男方送给女家白米二升(约20斤》、酒一坛(约5斤)、红糖二至四盒、茶叶二包。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礼物,其余礼物的多少视男方的富裕程度决定。小酒之后,任何一方觉得婚事不合适时,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必须把所收礼物如数退还男家:茗男家想毁约,把决定通知女方即可。
小酒后隔上一年半载,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礼,叫做过"大酒"。除备有过小酒的礼物外,还要赠送上布一件(7尺左右)、衣服两件、玉或银手镯一对、猪肉三十斤、现金若干等,披红挂彩,由媒人和男家亲友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着男家送来的酒,称赞酒好、酒甜,并向结亲的两家祝贺。酒席后,女方送一壶酒和两盒红糖或一些糙把给男家口礼。男家再将女方回赠的酒敬献祖宗,宴请亲友。“大酒”之后,双方再不能反悔婚事。
送“大酒”后的第二天,男家的至亲去女家会亲,从此,两家人开始互访。自可婚到结婚前,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个节日,都要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大米一盘(约5斤)。茶叶二包、红糖二盒,有些地方,在丰收农忙时,男方请未婚媳妇帮助割麦一天,选送一、二驮优质小麦馈赠女方,作为女子的“私房”。每年春节,未婚男女各自找个伴友,陪同前往对方家里拜年。任何一方家里有事,对方便前往帮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谈话和接触,必须严格遵守传统伦理。
男女二十岁左右,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和院中扎迎亲牌坊。富有人家还挂宫灯、字画,到处张灯结彩。在洞房的门框上方,挂一个用红纸徒糊的筛子,上插三支用柳树或桃时作的箭,井在红纸上写着“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驱邪得福。
正式迎亲的头天,媒人带领男家亲友及吹鼓手,抬着迎亲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饼和饵炔(米或糯米蒸熟后,再在木模内压成讲),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开(过去的价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女家将男家彩礼放在院中的方桌上,举行简单的点收仪式。送礼的人在女家吃过茶点或便饭即返回。当晚,男家在院中摆上糖果、蜜饯、酒和茶水,招待同付及邻村的青年。男女青年们边唱祝婚歌、边跳舞,猜拳欢笑,以示庆贺。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们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欢跳到深夜,新郎和一位父母双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称"压床"象征新郎今后如伴友家一样,儿孙满堂,全家多幅。
第二天正式迎亲,大宴宾朋,又叫“办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及亲友,带着新娘婚礼时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换上男家送来的新衣服,外罩红大褂,头插首字和鲜花,再蒙上红布头帕,一边拜祭祖先、拜别父母亲友,一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他们。新娘坐轿或是步行,全凭男家的经济条件与路程远近而定。但她必须在同族长辈、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妆,一般有大木柜子两个,箱子一对,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数套套,绣花鞋一、二十双,火具、铜锅、铜盆,铜壶、铜盘,铜勺,铜锁和铜制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妆用品,随同新娘送至男家:送亲队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开路、意为清除秽气,驱逐邪恶,大吉大利,途中,“少年们争先恐后抢夺新娘盖脸的红头帕,抢到手后,由新娘用喜糖换回。
新郎穿长衫、马褂,带着礼帽在门前迎候(也有亲自前往女家迎亲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开花轿门帘,扶新娘出轿,然后躬身向送亲的人们致谢。新娘进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是用大红纸包贴在门尴上的),意思是跨过“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员了新娘和新良。先菱惜上或厨届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然后进入洞房,新郎要立即换上新娘送的栓有红丝线的新鞋,表示今后永不分离,然后出新房招呼客人。新娘”在房内脱下红大褂,重新梳妆打扮。过一会,伴友们簇拥着新郎,新娘至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即依长幼亲疏拜谢新郎方面的长辈,最后敬拜来宾。
仪式结束后,按照传统习惯,男女宾客分别入席就座•男宾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为上宾,坐于首席,女宾席上,新娘的母亲和伴女最受尊重:其余来宾,依长幼亲疏入座。喜宴至少摆六盘六碗,新郎向男宾席敬酒,新娘到女宾席劝饮亲朋们开怀帧饮,祝新夫妇永结同心。夜晚,青年们围着篝火唱跳婚歌、喜歌和欢乐调,有的通宵达旦。主人以酒、茶、瓜果、糖点盛请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亦出来敬酒。来宾兴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荣耀和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后,有些地方有闹洞房的习俗。
第三天新人回门,由女家宴客。早餐后,妆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和亲属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亲,并带去茶、糖、肉、饵块等礼物;快到娘家时,新娘放声哭泣,表示急叨地想见父母和兄弟姐妹。到女家后,新夫妇先拜祖先,继拜父母和长辈,最后向客人敬酒行礼:新郎行三礼九叩,新娘行四礼八拜。客人们畅饮祝福,并送新娘一些礼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和男伴友坐的专席上去敬酒,同时戏弄刁难他们,如在端给他们的大碗卫放根长粉丝;用马尾毛或头发把肉一块块串在一起,把米饭堆得又满又尖等等,当晚,夫妻俩必须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应回赠些酒、糖之类的礼物给女儿、女婿。
第四天如果新郎与新娘如离丽江古城近,就同游丽江古城街,给路遇的亲友散发喜糖。第五天,新娘独自回娘家省亲,同母亲。姐妹、女伴谈话。父母则再次教育她待人处事、生活等方面的规矩和礼节。但新娘当晚必须返回夫家。
在婚姻关系中,丽江坝区纳西盛行姑舅表亲优先婚配(纳西话叫“阿贝则美该”,意为“舅舅可以强认姑母的女儿为儿媳”)。依照传统风俗,舅父的儿子有优先娶姑表姐妹的权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无权拒婚。舅父只有在外甥女病残或八字与儿子不合时,才允许她嫁给外人。
1、语言文字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云南的汉族语言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他各民族的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语言使用主要有:母语型、双语型、多语型和母语转用型四种类型。
云南各个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种。其中,傣族文字语言与泰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历史悠久,东巴文字是迄今还在传承的象形文字。
2、歌舞活动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花车游行、云南民族村歌舞表演、云南民族村火把节活动(仅在火把节期间)、印象云南、吉鑫宴舞。
大理:“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蝴蝶之梦》大型歌舞,《希夷之大理》大型实景演出。
丽江:“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纳西东巴古乐音乐会、《印象丽江》、泸沽湖歌舞表演《摩梭情篝火晚会》。
西双版纳:傣族风情园傣族歌舞和泼水节活动、《超级歌舞秀·勐巴拉娜西》歌舞演出、曼听公园《澜沧江·湄公河之夜》、《哨哆丽风情之夜》、曼弄枫新区《多哥水酒》大型歌舞演出、望天树景区《雨林盛宴》大型山水情景演出。
香格里拉:歌舞表演《梦幻香格里拉》,《藏民家访》。
3、宗教信仰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信仰宗教者共有450多万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
佛教:正式登记的场所共826处(其中寺院812处、固定活动处所14处),可统计的佛教信徒约280万余人 [59] 。云南是全国佛教唯一三大语系俱全的省份,其中巴利语系(南传)佛教在国内唯云南省独有。
主要有三大教派:小乘佛教:几乎是傣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几乎是藏族全民信仰,在迪庆州等藏区,每个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寺院和经幡。云南有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为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小布达拉宫”)。
大乘佛教:汉族中有一部分信仰。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祝圣寺、铜瓦殿,以及昆明筇竹寺等。
伊斯兰教:全省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69万余人,有清真寺810处。格底目教派是云南伊斯兰教最大的教派,遍及全省各地,约占全省信教群众的90%以上。
基督教:云南省可统计的基督教徒约60万人,合法宗教场所2050处。云南基督教主要有两大教派:天主教和新教(耶稣教),主要有:西北部怒江州的傈僳族以及怒族、独龙族;东北部昭通市、武定县等地的苗族以及彝族;
西南部中缅边境的德宏州的景颇族;普洱市澜沧县(有著名的糯福教堂)的拉祜族和佤族。基督教在云南省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点,基督教偏远山区和城市地区发展相分离。
民族地区及偏远山区的基督教沿袭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怒江州的贡山县信仰基督教者的比重达到85%,是中国基督徒比重最高的一个县。
云南省可统计的天主教徒约5万余人,合法宗教场所58处。曾经建立昭通、昆明、大理3个主教区和西康教区的云南总铎区(在迪庆州有著名的茨中教堂)。
道教:云南省可统计的道教信徒约28万人,合法宗教场所127处,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的巍宝山以及昆明金殿、黑龙潭等。
东巴教:历史上,丽江的纳西族中曾流行过东巴教。
本主崇拜:为大理白族普遍信仰。
4、云南戏曲
云南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彝族歌谣据统计有七十二调,大的有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等。
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成熟,产生了三腔、九板、十八调。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
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说唱艺术章哈。纳西族形成了有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傈僳族曲艺尼丹木刮,佤族曲艺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族曲艺然更、巴腊叭,拉祜族曲艺嘎门可等。
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曲目,它们与民间歌谣结合,通过原始宗教祭师和歌手的演唱,流行在各民族当中。
除了少数民族曲艺,云南由于地处边疆、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故本地的汉族有与内地不尽相同的各种曲艺表演形式,有云南花灯戏、云南评书、云南扬琴、洞经音乐、滇剧等曲艺与戏曲。
5、节庆指南
据粗略计算,云南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每年有70余个,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种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活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
-云南
云南昭通永善县结婚彩礼10万左右。根据查询相关信息资料显示,永善县,隶属于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地1727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剿平米贴,并由朝庭钦命县名为“永善”,意为永远服从管教。
永善向为彝疆,系土司土目掌管之地。置县前,永善之疆域时划云南、时归四川。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平定乌蒙(今昭通),推行“改土归流”。雍正五年设昭通府,六年二月于米贴设一知县、教谕、典史,分驻昭通右营游击,抚驭乌西一带。此后一直隶属云南,辖于昭通。
永善是彝族的发源地之一,作为土著居民,彝族自古在这里繁衍生息,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整个彝族文化的浩瀚长河里,也汇集了永善彝族的心血和汗水。四川凉山出版的《曲湟》、《古侯》两大彝族史书多收集于永善。
战争导致人口的剧减,汉、回、苗等民族的迁入、相互学习与交融,统治思想的灌输,对永善彝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永善彝族渐渐形成了既有别于四川大凉山,又不同于东部方言区的昭通、昆明、贵州等地独具特色的生活风俗习惯。其中,婚姻习俗就有明显的特征。
一、定婚
永善彝族的婚姻,基本上有婚约,这被称为“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约定,从今天的法律眼光来看,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已约定俗成,是彝族大家庭信守的准则,一诺千金,即使一两岁就定亲的娃娃亲,也是很少毁约的。婚约的缔结,一般遵循以下过程:
提亲。男方相中了谁家的姑娘,首先由父母提谈,探听女方父母的口吻,如果口风好,有缔结婚约的可能,再请媒人(彝语府嘎)到女方家去议亲。其中有一种特殊情形,那就是舅舅家有优先权。舅舅家开口(彝语恳抵)要娶的,其它人家不得再提亲。彝族有句名言:“喔呢啊门止”意思是“舅舅当母亲”,因此很尊重舅舅,多数姑娘会为嫁到舅舅家,尊养舅舅而自豪,其父母也因能报答后家兄弟而高兴。
说亲。即男方请人带上一坛酒、九个熟鸡蛋,到女方家商议缔结婚约的有关事宜。包括是否应允这桩婚事,商议聘金(彝语府者,俗称彩礼银子)及送聘金的时间。聘金多少不等,多则上千元,少则几百元,尾数为“八”或“九”,一般分三次送,不能一次送完。
烧鸡(彝语者洒)。第一次送聘金叫烧鸡。即选取吉日后,由媒人带领求婚的男孩及其长辈、亲友数人(必须是奇数,多为九人)带上一坛酒,九个熟鸡蛋、一对小鸡(一雌一雄)和约定送呈的聘金,到女方家举行正式定婚仪式。女方亲友数人(多为女性)在大门口往男方前来之人身上泼冷水,以示迎接,进屋乃止。进屋后媒人将酒和鸡蛋放在一堆装满谷物的升子旁,再将聘金放在升子里,一起交给主人。寓意财谷丰盈,最后将小鸡交与主人喂养,寓意这对小鸳鸯从此相依相伴了。随即杀猪宰羊以待,主人一般要请亲友与近邻作陪,一是告知大家,双方联姻之事;二是共同庆贺。当夜,双方亲友拉家常、叙亲情,多道祝福之辞,对酒当歌,通宵达旦。天明道别,女方父母还要打发一点钱给未来的女婿,以示接纳。随后,女方将礼节性地回访男方,男方隆重接待。烧鸡表示婚约的正式缔结。
二、结婚
和定婚一样,结婚也要经过几个过程。
择期。男女双方到一定的年龄,女方年龄为奇数(多为十七、十九、二十一、二十三)时,由男方找“毕摩”先生测算,选择吉日良辰。测算依据是男女双方及父母生辰八字。主要看女方家是不是“出人年”,男方家是不是“进丁年”,其次看有没有其他“相克”。
送期。择好婚期,男方请媒人带好一坛酒,九个鸡蛋,去告知女方。
接亲(彝语下母)。婚礼分二天两地举行。第一天女方家为主,男方组织迎亲队携带一坛酒,九个鸡蛋和为新娘准备的衣服、头饰、毡衣、裙子、腰带、鞋袜到女方家迎接新娘、搬运嫁妆。迎亲队除媒人外全为男性,由媒人领头,一定要有新郎一名弟弟参与,没有亲弟弟,堂弟弟也是可,其他人员不仅要年青力壮,而且能歌善舞、能言善辩,否则女方亲友会小看男方,甚至嘲笑男方亲友无能人。
泼水。迎亲队到大门口时,新娘的女友姊妹们使劲地往他们身上泼冷水。
抹花脸。吃过晚饭,待夜幕降临,女方的姑娘们以水调匀锅烟煤、阳尘,先抹新郎之弟(彝语下母北,俗称花脸头),再抹到部分迎亲队员的脸上,花脸不能全部抹完,且必须奇数个。抹花脸后来不能再洗脸,要回到新郎家一起洗后将水泼到新娘床下。
对歌。抹花脸后,女方两名女歌手开始挑战,迎亲队的两名歌手迎战。形式两人对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你一首我一首,同曲同词,边舞边唱。内容或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竟比知识渊博;或互相戏谑,引亲友开心、愉快;或表达传统、伦理与先哲,教诲后生晚辈;或述说人间至纯至真的亲情。舞姿古朴,曲调优雅,词意华美,回答往返,荡气回肠。鸡鸣时改唱留亲歌(彝语仍得格)。形式由二对二改双方集体对唱,各自由一名歌手领唱,用同一曲调,各用各的唱词;内容一是女方对迎亲队的调侃、鞭挞,二是对新娘的挽留,三是迎亲队表达一定要接走新娘的决心和对后家的安慰,幽婉的曲调,感伤的词句,把新娘与亲人之间的依恋和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新娘已梳妆打扮穿上嫁妆。
扯耳朵(彝语挠北克,俗称抢亲)。黎明将至,女方的年青男女一层又一层地把新娘围护在中心,迎亲队则一次又一次地保护新郎之弟冲入人墙去扯新娘的耳朵,直到扯着为止。
哭亲。扯了耳朵,新娘已成别家之人,开始哭别亲人。首先是父母,往下是兄弟姐妹等,内容历数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以及难以报答的忧伤。
背新娘。哭亲后即发亲,由新娘之弟将新娘背出门交予迎亲队,新郎之弟背着新娘往男方进发,婚礼主场也是由此转到男方。接亲的人一部分抬嫁妆,一部分轮流背新娘,一直背到新郎家。新娘不能着地,中途换人背时,先垫上草席供其踩踏,送亲的人中专门负责拿草席的是新娘的小表弟(彝语席帖)。也只有草席这东西是由送亲人拿。
送亲(彝语府母)。女方要派亲友护送新娘至男方,愿意前往的都可以参加送亲,一般数十人不等。还要从中挑选两三个姊妹陪伴新娘。
进亲棚。新郎家在大门外适当的地方搭一个简易露天棚子迎接新娘,谓之亲棚。将至新郎家,迎亲队将新娘背入亲棚,送亲的人们围坐两侧,新郎家抬出酒,每人斟一碗,宾主相互劝饮,气氛热烈。
梳头。亲棚里,仍由在后家给新娘梳头之姑母(新娘父亲之姐妹)将来时的一股辨子分梳为两股,寓意此青丝已分属娘家与婆家。彝语有句话“外侄100根头发有50根是舅舅家的”根源于此。
入房。斟酒梳头完毕,仍是新郎之弟将新娘背入新房。送亲的姐妹与新娘同卧,直至三天后回门,此期间,新郎不得与新娘同寝。
是夜,再次对歌,风格一改女方的婉约,以高亢欢乐为主旋律。
送客(彝语嘎洒)。第二天早饭后,男方为女方送亲的人饯行。先把客人招呼在头天搭亲棚的地方坐好,再用簸箕抬出羊卦、猪苦胆、猪连贴及感谢媒人、孝敬长辈的谢媒钱(府嘎者)、舅爷钱(喔呢者)、伯父钱(抛喔者)、姑母钱(啊伯者)以及打发兄弟、表弟和其他送亲小孩的兄弟钱(麻之者)、表弟钱(席贴者)、小孩钱(确渣革渣),每份钱物搭一瓶酒。每组钱都不多,只是礼节性的。媒人看了猪苦胆、猪连贴,祝福说:“苦胆亮汪汪,苦胆把把长,两家亲情地久天长。”
回门(彝语约哪古)。三天后,新郎新娘及陪同的兄弟姐妹一行,多则十余人,少则几人,带上一坛酒,有的还要牵一只羊回谢后家。后家再次杀猪宰羊以待。此后三五日,新郎独自将新娘接回圆房,正式成为夫妻。
送清净菩萨(彝语写俄布)。婚后,男女双方都有要请毕摩先生送清净菩萨,解除污秽,驱逐鬼怪。清除口舌是非,以图全家清清净净、和睦安康。
三、婚后拜年(彝语角古)
结婚后,每逢过年,夫妻都有要回家拜年,所带礼物主要是一坛酒、九个熟鸡蛋、半边猪头。
四、婚配禁忌
永善彝族乃至整个彝民族都很尊崇血缘和宗法制的家族关系,严禁家族内通婚。解放前多禁等级外通婚,禁与外民族通婚,现已开放。故有人称永善彝族的婚姻为“等级内、家族外婚姻”。姨妈、姨娘家子女互称兄弟姐妹,一般不相许配。
五、常用数字
永善彝族婚姻过程中多用“三、五、九、十一”等奇数字,偶数字仅有“八”偶尔用一两次,最喜欢用“九”。“九”彝语读“固”,“固固口口”表示牢固久远之意,这是父母希望子女感情久远,婚姻美满,家庭稳固、幸福,可谓用心良苦。忌讳“四、七”。
选择昭通女孩非常好,昭通女生都很温柔大方,皮肤黝黑。
昭通是一个很多旅游景点的市,环境优美,很适合居住。昭通的姑娘性格比较好,也是很多人想娶回家做老婆的对象。如果你心仪一个昭通女孩,那么就需要先了解一下当地的结婚习俗,比如提亲的话带多少彩礼比较合适。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清楚才能更好的做准备。
云南昭通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昭通具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乌蒙磅礴”之地,自然风光旖旎,又有着许多历史遗迹值得瞻仰。小编为大家推荐14个旅游地,建议最好自驾前往。清官亭坐落于昭通城西北隅,原名叫“三多塘”,是昭通的城市名片。说起清官亭,昭通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云南
苗族的婚俗文化一共有四个步骤,具有典型的苗族特点。首先苗族的男女决定结婚以后,父母双方就会选择吉利的日子来安排结婚。在确定了日期后的时间内,这对情侣就不能见面了,直到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就需要把结婚需要使用的物品以及聘礼等都送到女方的家里,让对方的父母确认过目。
在这些聘礼中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糯米粑粑,但是这个糯米粑粑跟普通的还不一样,这一张糯米粑粑需要用三十斤糯米来制作,然后做成一张非常大的糯米饼,这就表示了新人在婚后可以团团圆圆,长长久久,并且也预示着这对新人可以丰衣足食,生活富足。
然后等到结婚的当天,苗族寨子里面的乡亲父老以及亲戚朋友都会聚在一起,男方就会带着几个好兄弟以及礼物到女方家去迎亲,其中需要有一个经验很丰富的长辈陪同,这一路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迎亲的路上会有很多女方的乡亲用竹竿拦路,并且还要对歌,对完歌还需要给这些拦路的女方亲人发放礼物才可以放行。这一路上要反反复复的经历好几次才可以顺利的到达女方的家里。
有的人还会借此来捉弄新郎,会在新郎的脸上涂一些石灰让他出丑,而结婚这一天新郎要喜庆,所以说这些逗趣的方式也不能生气,也代表了相亲的祝福。然后顺利的迎娶到了新娘以后就要把她带回自己的家中,然后举行拜堂的仪式,要跟双方的父母敬酒。开饭前第一碗饭要喂给自己的父母。
而在举办婚礼的期间,凑热闹的乡亲和亲人也会抓住机会捉弄新郎,有的人会使用箩筐把新郎罩起来,这也是给婚礼增加一点喜庆的氛围,让大家乐呵乐呵。而且有些苗族人在迎亲的时候还会故意上演抢亲的戏码,这样才能显示出新娘的抢手。而且万一以后男方喜新厌旧的话,女方也有了更多的道理可以跟男方理论。
相见先问姓为苗族交际习俗。青年男女之间第一次见面,按规矩首先应问清对方的 姓。若双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称,以礼相待,不能戏谑、对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戏谑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虑向对方求爱,末修眉才可用 言语歌声探情示爱。打转也是苗族交社会俗。苗族男子喜欢佩刀。生下男孩后,父母和亲友要准备 一块与孩子体重相等的铁埋于地下。以后,男孩的每年生日,将铁挖起来 锻打一次。孩子长到16岁时,将此铁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苗族妇女大多佩戴手镯、耳环,胸前有大项圈及银锁,有的在项圈与银锁上还垂下长短不同的银质珠穗,显得华贵富丽。
一、关于“许婚”。
串对子:是苗族青年男女双方恋爱谈婚的一种方式,每年初一至初五,苗族要过“花山节”,苗族青年男女串花山互相对歌,跳舞,找到对象的叫做串“对子”,花山节的最后一天,串好的“对子”私自定下终身,各自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
提亲:小伙子将自己找好的对象的事说给父母后,由男方请媒人在三日或七日后前往女方家提亲。
定婚:媒人提着相应物品做见面礼去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就双方结婚事宜达成一致后,确定结婚日子,一般不直出半年。
结婚:婚期确定后,女方自己准备嫁妆等待出嫁。
二、关于“拉婚”。
“拉婚”又叫“抢婚”,“拖姑娘”或“抢妹子”,这种强拉硬要的婚俗,与现代文明的社会不相适应,逐渐被淘汰。
苗族男青年路头路脑遇到苗族姑娘,若是姑娘被看上,无论姑娘是否愿意,小伙子可以把姑娘抢回自己的家中,请媒人在三天至七天前往姑娘家提亲,定婚期吃喜酒即成,姑娘从被抢之日就是小伙子的媳妇了。
三、关于“认婚”。
苗族山寨,哪家生孩子,全村都知道,生儿子的父亲或母亲在邻居家生孩子时跑到人家门外,若邻居家是“生姑娘”就大声说“”我家儿子认着啦!”从此这两个孩子就等于算认了婚约,小姑娘在娘家长到三岁,就被男方接到自家养起来,与男孩一起长大,直到十八岁,双方结婚,办喜酒,送“礼银”认亲。
四、关于“说婚”。
纳雍县境内的苗族婚俗,“说婚”较为普遍,“说婚”比其“拉婚”、“认婚”较为繁锁复杂,包括提亲、订准、给婚、结婚四个过程。
提亲:苗族青年经“花山”、“赶街”、开会、上山、下田等社交活动相互认识,进而相恋,一旦恋爱成熟变禀吸父母,由男家请媒人陪小伙子的叔叔携酒往女家说亲。如女有有意,当即饮酒表示“可”,并约来媒人共同商讨礼银、婚期、嫁妆等,礼银包括身价银、奶水钱、屎尿布、酒、肉等。
订准:如果女方家愿意与男方结亲,按说亲时商讨的日期,就会由男方家出酒送猪到女方家,由女方家请客吃饭,完成吃“订准”,也就是订婚。
给婚:男方家如果要讨媳妇,媒人必须提前两个月到女方家去商订,女方家要办酒席来决定给婚的日子。
迎亲:由男家择定吉日,于两日前媒人通知女家做好迎新生准备。迎亲日,小伙子的叔叔用雀笼挑着两只鸡,带上礼银,率领新郎,陪郎及一对家庭美满的夫妻,两个挑晌午的小伙子在媒人的陪同下前往女家迎亲。到了女家住上一宿,待新郎、陪郎拜过堂后,新郎的叔叔将礼银交给新娘的叔叔转交其父母。次日,叔叔将带来的鸡一只交女家,一只带回,认为是新娘有魂连同新娘一同带往男家转姓传代去了。这时女家送亲九人伴随亲人一同送往男家,中途(两家等距离)晌午后再走。到了男家,拦门设席三张,各置猪肝、猪内,豆腐、香烟各一盘。迎送诸人居中,新人在左,媒人在右,各据一席,进餐后入室,列坐中堂,烟茶接待。待拜过堂后,迎送诸人一新人围坐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交接仪式由双方“长老”以对歌形式唱交接调表达两空的心愿。唱完,新娘才算正式交给男家了。晚间,室内点燃篝火,亲友及迎亲诸人围坐火边谈家常基对歌或独唱,尽情戏娱。唯迎亲送亲之人不得擅自离开,必须相伴至天明,待过早餐方将送亲失送走。
回门:苗族;回门日期不拘,中要在生孩子之前即行。这日,男方父母或哥嫂务办红糖一合。炒面一升,白酒二斤带领新人到女家回门。在女家住上几天。女家携带女儿用的围腰,女婿的鞋、帽随亲家到男家认门。经男家杀鸡款待之后从此来往不绝。
苗族的拜堂礼是由新郎、陪郎举行,新娘不参加。规矩是长辈居中正坐,同辈列坐左右。新郎、陪郎按长幼一一跪拜敬酒,礼毕入席就餐。
苗族寡妇可以再嫁,但随嫁子女如要改随父姓,必须经前夫同族许可,并给鸡一只拿去做改姓仪式后方得改姓。
苗族婚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找到合适的恋人后双方即可交换定情物。结婚,一般情况下需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数苗族地区,青年自主婚姻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这两种情况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看哪种倾向更重。一般来说,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征求意见,强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会习俗允许并维护青年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自由恋爱后由父母主持婚姻。具体步骤是,青年人谈好了,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正常情况,女方父母不会反对,有时须用鸡卜来决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日期和聘礼。结婚前,男方必须为女孩的舅家送一笔钱或其他财物,称“舅爷钱”。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当然也有听从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数因父母包办酿成感情悲剧的。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抢婚或类似抢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愿作终身伴侣的,男方在某天夜里,邀约几个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带到或“抢”到家里来,即成婚姻。三天之后,才请个“全福”的老人带只鸡去给女方父母“报亲”,请他们认可这门婚事。然后双方商定“回门”(回娘家)办婚礼的日期和具体事宜。
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也有早婚的现象,大约在十四五岁,早婚夫妻通常要到双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 许多地区苗族有结婚当日夫妻不同房的习俗,新娘与送亲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办婚礼是主要在女方家。黔东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习俗,即新娘回门后即长住娘家,仅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经召唤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怀孕后才长住夫家。坐家时间长达一两年至四五年不等。
婚后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离婚。一般地,提出离婚方须向对方赔礼赔钱。寡妇可以改嫁,也有地方有转房习俗,一般是同辈转房,但不带有强制性。 苗族均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苗族社会主要的家庭结构。女子与男子不管婚前婚后地位比较平等,在家庭事务中妇女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总体上还是男权社会。子女的血统从父,世系依父系计算,家庭财产按父系继承。苗族有父子连名制,现以黔东南为典型,其他地区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现在大多已通用汉姓。
1、传统婚姻
这种婚姻当属父母作主的婚姻。当男女青年长大成人后,男方父母作主给儿子相亲,他们认为与某家女儿联姻恰当,男方家就会请媒人上女方家说亲,若女方家也认为两家门当户对,便欣然同意。
也有女方家对男方家不甚了解的,往往会作出两种姿态,既不断然拒绝,也不马上同意,而是留一定时间考察。这种情形普遍被认作是有意向了,男方家便会择吉日第二次请媒前去说亲,女方家如若同意,再由双方老人协商,决定嫁娶日期与确认财礼数额等事项。
也有女方家父母认为不合适的,在第二次说亲时,就断然拒绝,这门亲事也就不成了,只得另择亲家。这种婚姻,婚后多数能过得幸福美满,但也有少数并不如意而出现离异。
2、鸡眼婚姻
这是居住在雷山县桥港、掌批、掌雷、桃江等地苗族的婚俗。青年男女长大成人后,虽经媒说定亲,但不算数,还要吃“鸡眼酒”才能最后决定。经择吉日,男方家抬一只公鸡,备一些米酒、糯米饭、肉等礼物,邀叔伯兄弟等到女方家,当晚杀掉送来的公鸡,待煮熟后摆在桌上,由一位长者来看鸡眼。
若这只鸡的双眼都是睁着的被认为是吉利的,此时长者便当即祝福:“鸡眼好两只,富贵在两边,子孙亦发达,福气满两家,祝贺你们两亲家大吉大利”等话语。然后大家举杯共饮相互祝贺,这门亲事便成了。
若鸡眼一只睁、一只闭,或者两只都闭着,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看鸡眼的长者就讲一些圆场的话,劝双方另择佳偶。大家便草草用餐,饭后各散,这门亲事也就不成了。不过,有时双方均属于老亲戚,彼此之间又十分了解,双方的孩子也相配,便经双方父母商定婚事也能成。
3、还娘头婚姻
这是姑表妹嫁给舅表兄即血表兄妹婚姻。姑妈生的姑娘长大成人后,先去问舅父家是否娶姑娘为媳,舅父回话不娶了,姑妈才敢把姑娘向外嫁。
如果舅父决定一定娶姑妈的女儿为儿媳,则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姑妈亦不敢拒绝。血表兄妹婚姻,很少能得到幸福,多数都十分痛苦。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认识有了提高,现在,血表兄妹婚姻已经很少或者没有了。
扩展资料:
苗族的禁忌
(一)饮食禁忌
1、就餐时,鸡头要敬给老年人,鸡肝、鸡杂要敬给老年妇女,将翅膀交于青年男女,祝其前程无限,鸡腿则要留给小孩。不准小孩吃鸡血,认为如果吃了长大后办事说话、讲理会脸红。
2、忌在屋里煮蛇肉和吃蛇肉。
(二)节日禁忌
1、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不能斗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2、春节初一,不动刀,不挑水,不扫地,不敲板壁,不赤足须穿鞋,不食粑粑,洗脸水不得倒于屋外,妇女不能去别人家里。
3、春节初一至初三不可在寨内晾晒衣物,认为这样做了,当年会打凶雷,刮大风吹房屋。妇女不能在家中拿针线,可在外用。妇女在外用针线即有人所说的“坐年”(汉语音译意)。
人民网-有趣的贵州苗族婚俗
印江县人民政府-苗族的禁忌习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