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见过你,你的眼晴、肌肤,你的光亮、忧伤,这是哪首诗的句子?

我没有见过你,你的眼晴、肌肤,你的光亮、忧伤,这是哪首诗的句子?,第1张

出自黄礼孩的诗《加起来就是许多爱了》。

我没有见过你,你的眼晴、肌肤,你的光亮、忧伤。像命中的礼物,加起来就是许多爱了。我省去暗处的嘈杂,我省去明处的闪耀,再努力把自己,省得干净一些。

黄礼孩,著名诗人,《诗歌与人》主编。1975年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西诗歌》杂志主编。此外,还担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导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校外导师、广东开放大学驻校诗人。

诗歌在《诗刊》《人民文学》[7]《花城》[8]《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上海文学》《扬子江诗刊》[9]《青年文学》《大家》等刊发表。

诗人黄礼孩:生活总催促我去奔跑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1 月26 日 | 文章来源:文学报 ——诗人黄礼孩专访 在诗坛上黄礼孩以火一般的热情,与对诗歌少有的执著令每一位与他相识的人动容。尤其是他个人出资出版民刊,乐于奉献的精神为诗人们津津乐道。仅是过去的一年,我就陆续收到他2005年编的《诗歌与人:完整性写作的诗学原理》《诗歌与人:俄罗斯当代女诗人诗选》、《诗歌与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诗人诗选》《诗歌与人:一个诗评家的诗人档案》。打开邮件每次都让我兴奋不已,几乎每一本都做得美到极致。很难想像,一边在工作,一边在写诗的他,怎能挤出那么多时间编撰诗选,而且速度极快,一本连着一本问世。 近些年来,黄礼孩先后推出“70后”、“中间代”、“完整性写作”等诗歌概念,并编辑出版与此概念相应的一本本《诗歌与人》。特别是对“中间代”的诗学命名,产生深远影响。“中间代”诗人大多出生于60年代,诗歌起步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谁都无法否定这一代人即近十年来在中国大陆诗坛是最为优秀出众的中坚力量”,诗人安琪于2001年在《中间代:是时候了》一文上又说,“在文本上行动上为推动汉语诗歌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因命名的艰难成为当时着手编《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的第一个根本性难题,礼孩和我最终确定下‘中间’的称谓”,得到众多诗评家及有关学者的认同,之后,“这大16开本,300多页无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礼孩作为全额支付者已是用尽全身的力气”。而在2004年6月《中间代诗全集》(上、下卷,共1273页)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使这个概念吸纳了更多中间代的优秀诗人进场。因此,成为当时中国诗坛一道最令人瞩目的风景。 黄礼孩一直敬重那些在漫长岁月中坚持写作并越写越好的诗人,他源源不断地推出他们的诗篇。他开设“诗歌与人·诗人奖”,作为独立编者做一个人的评委,依据自己对世界、对艺术、对审美和生活的阅读经验所形成的美学品质,来评判获奖诗人及其作品。葡萄牙著名诗人安德拉德,因保持纯粹性的诗歌写作,紧贴土地,超脱世俗,呼唤用心灵与自然的沟通,并积极发掘语言的秘密,而获首届“诗歌与人·2004年度诗人奖”。 黄礼孩从1999年底在广州创办民刊《诗歌与人》,至今已出版12期,在以后的诗歌道路上,将有何为?他说:“任何事情想像的时候总是美好的,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办民刊碰到的是经费问题,我不想要用诗人你掏一百、我掏二百的方式来办一本民刊。在内心深处,我要办成一个人的民刊,要把办《诗歌与人》当自己出版的著作来做。尽管编民刊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它除了耗尽你的点滴的小钱之外,你还要心甘情愿地办下去,这就意味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在其他领域赚到钱,然后用这一部分的钱出诗刊。” 他忙碌于广州歌舞团上班外,给别人做策划,写晚会串词,拍舞台剧照,或编什么书,就样把挣来的钱凑起来。他曾在诗中写道:“我希望这是快乐的旅途/我不能告诉你/哪里是我的需要/哪里是我的舍弃?”礼孩说,“我想不起来,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我自己只知道要一刻不停地奔跑;奔跑是必要的,不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全部情感、力量的倾注。曾看过**《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也一天到晚在奔跑”。礼孩是中国诗歌的“阿甘”。 这个广东省徐闻县海边长大的礼孩,闪烁着盐的品质,因此被朋友称之“踩着海水的梯子上天的人”——持久、坚韧,他似乎在建造一座他自己诗歌的金字塔,这是他一个人的梦想。一位诗歌评论家说,黄礼孩不仅是《诗歌与人》大型诗刊的策划者、组织者,也是投资者,在这个利润高于一切的时代,此举具有超出诗歌以外的精神价值。 黄礼孩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爱比雪更冷》,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爱的光线向内心移动之时/沉默与表达对我/都是一个缓慢的词”;而他的另一首诗写道:“丛林在飞………人生像一次闪电一样短/我还没有来得及悲伤/生活又催促我去奔跑”。 黄礼孩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促进中国诗歌发展与繁荣不停地奔跑的诗人。(李天靖)

不是。黄礼孩,著名诗人,1975年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任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朗读的《新年问候》不是情诗。黄礼孩作品主要在《诗刊》、《人民文学》、《花城》、《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上海文学》《扬子江诗刊》、《青年文学》、《大家》等刊发表。

诗人黄礼孩:生活总催促我去奔跑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1 月26 日 | 文章来源:文学报

——诗人黄礼孩专访

在诗坛上黄礼孩以火一般的热情,与对诗歌少有的执著令每一位与他相识的人动容。尤其是他个人出资出版民刊,乐于奉献的精神为诗人们津津乐道。仅是过去的一年,我就陆续收到他2005年编的《诗歌与人:完整性写作的诗学原理》《诗歌与人:俄罗斯当代女诗人诗选》、《诗歌与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诗人诗选》《诗歌与人:一个诗评家的诗人档案》。打开邮件每次都让我兴奋不已,几乎每一本都做得美到极致。很难想像,一边在工作,一边在写诗的他,怎能挤出那么多时间编撰诗选,而且速度极快,一本连着一本问世。

近些年来,黄礼孩先后推出“70后”、“中间代”、“完整性写作”等诗歌概念,并编辑出版与此概念相应的一本本《诗歌与人》。特别是对“中间代”的诗学命名,产生深远影响。“中间代”诗人大多出生于60年代,诗歌起步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谁都无法否定这一代人即近十年来在中国大陆诗坛是最为优秀出众的中坚力量”,诗人安琪于2001年在《中间代:是时候了》一文上又说,“在文本上行动上为推动汉语诗歌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因命名的艰难成为当时着手编《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的第一个根本性难题,礼孩和我最终确定下‘中间’的称谓”,得到众多诗评家及有关学者的认同,之后,“这大16开本,300多页无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礼孩作为全额支付者已是用尽全身的力气”。而在2004年6月《中间代诗全集》(上、下卷,共1273页)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使这个概念吸纳了更多中间代的优秀诗人进场。因此,成为当时中国诗坛一道最令人瞩目的风景。

黄礼孩一直敬重那些在漫长岁月中坚持写作并越写越好的诗人,他源源不断地推出他们的诗篇。他开设“诗歌与人·诗人奖”,作为独立编者做一个人的评委,依据自己对世界、对艺术、对审美和生活的阅读经验所形成的美学品质,来评判获奖诗人及其作品。葡萄牙著名诗人安德拉德,因保持纯粹性的诗歌写作,紧贴土地,超脱世俗,呼唤用心灵与自然的沟通,并积极发掘语言的秘密,而获首届“诗歌与人·2004年度诗人奖”。

黄礼孩从1999年底在广州创办民刊《诗歌与人》,至今已出版12期,在以后的诗歌道路上,将有何为?他说:“任何事情想像的时候总是美好的,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办民刊碰到的是经费问题,我不想要用诗人你掏一百、我掏二百的方式来办一本民刊。在内心深处,我要办成一个人的民刊,要把办《诗歌与人》当自己出版的著作来做。尽管编民刊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它除了耗尽你的点滴的小钱之外,你还要心甘情愿地办下去,这就意味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在其他领域赚到钱,然后用这一部分的钱出诗刊。”

他忙碌于广州歌舞团上班外,给别人做策划,写晚会串词,拍舞台剧照,或编什么书,就样把挣来的钱凑起来。他曾在诗中写道:“我希望这是快乐的旅途/我不能告诉你/哪里是我的需要/哪里是我的舍弃?”礼孩说,“我想不起来,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我自己只知道要一刻不停地奔跑;奔跑是必要的,不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全部情感、力量的倾注。曾看过**《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也一天到晚在奔跑”。礼孩是中国诗歌的“阿甘”。

这个广东省徐闻县海边长大的礼孩,闪烁着盐的品质,因此被朋友称之“踩着海水的梯子上天的人”——持久、坚韧,他似乎在建造一座他自己诗歌的金字塔,这是他一个人的梦想。一位诗歌评论家说,黄礼孩不仅是《诗歌与人》大型诗刊的策划者、组织者,也是投资者,在这个利润高于一切的时代,此举具有超出诗歌以外的精神价值。

黄礼孩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爱比雪更冷》,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爱的光线向内心移动之时/沉默与表达对我/都是一个缓慢的词”;而他的另一首诗写道:“丛林在飞………人生像一次闪电一样短/我还没有来得及悲伤/生活又催促我去奔跑”。

黄礼孩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促进中国诗歌发展与繁荣不停地奔跑的诗人。(李天靖)

文 |阿左

我有一颗野孩子的心,一直喜欢 晃荡 。

小学时,我喜欢在田间山野晃荡。

初中时,我喜欢在街头巷尾晃荡。

高中时,我喜欢在校道操场晃荡。

大学时,我喜欢在书本里在爱情中晃荡。

工作后,我喜欢在一些 有意思的别处 晃荡。

并不是所有的别处都适合晃荡的。 著名的风景区适合旅游,精致的度假区适合休闲,高楼大厦灯红酒绿适合过把瘾,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适合过眼瘾。

这些别处都不适合晃荡。

适合晃荡的地方,得有故事,有情怀,有韵味,有意思,得让身心无拘无束。

祖国大陆最南端的 徐闻县 ,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晃荡的地方。

说明: 上篇 ,我们游览了田园上的大风车。本篇,我将介绍那片波涛起伏的菠萝的海。

肆菠萝的海——一片为苍穹之光所眷顾的土地

离开 勇士风电场 ,我们沿着九弯十八拐的水泥路,驱车深入田园深处,直奔那片神奇的 菠萝的海 。

你们开车去了欧洲的波罗的海!?

非也,非也!此“菠萝的海”非彼“波罗的海”。

我所说的,并不是欧洲那个盐度最低的波罗的海。严格意义来讲,我说的不是海,而是祖国大陆最南端小城徐闻县曲界镇20多万亩的 热带水果菠萝种植地 。

为啥叫菠萝的海呢?缘由有二。

其一,这里长年累月沉浸海风当中。小城徐闻三面环海,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吹着从海之南而来的湿热海风。其二,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菠萝种植基地,全国近一半的菠萝来自这里。

源源不断的海风浸*的大片菠萝,美其名曰“菠萝的海”也实至名归了。

据说,“菠萝的海”这个名称最初源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厉以宁。

当年正在徐闻调研的厉教授见到如此广袤无际的菠萝种植地的美景之后,脱口而出:菠萝的海!这个雅致的名字如今成了徐闻县曲界镇形象贴切的代名词。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比较官方的介绍吧。

从南华农场到曲界镇菠萝的海中心景区,路程并不远,驱车三十分钟左右。我们并不急,在车上边走边看,到达田洋大概是下午四点。

此时多云,太阳并不猛烈,偶尔从云朵间露个红脸。而风,从南边徐徐吹来,撩动衣袖与发丝,也撩起了我们嘴角上翘的微笑。

我们在一个高坡的路旁停下车子。路的另一侧,停着一辆带着大拖斗的拖拉机,一个戴着草帽的本地精瘦汉子正在摆卖水果,有菠萝和柠檬。

我们迎着清新味儿信步走过去,沿阶登上坡顶,极目远眺,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菠萝,在海风吹拂下摇曳生姿。

这片面积足有5个澳门大的菠萝群组成的“海洋”,在我们面前呈波涛状起伏,甚为壮丽。

波涛起伏中,色彩亦在涌动,有红,有蓝,亦有绿,三色或共存,或交替,斑斓炫目。

最为奇妙的是,在华海糖厂方向的缓坡上,有一片“七彩田园”,赤橙黄绿青蓝紫,分染于你眼帘,仿佛天上的炫丽彩虹镶嵌于红土地之上。

这让我想起法国普罗旺斯,想起了同样是一望无际的薰衣草。但是,颜色还是菠萝的海更胜一筹。

面对如此美景,我们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沿着坡径,兜着圈儿,不停地拍摄,把胜景摄入相机,手机,分享与或远或近的亲朋好友。

景美心畅快,笑意自然荡漾在每个人的脸庞。

休憩间,我们一边尝着刚从精瘦汉子那儿买的美味香水菠萝,一边静静地望向坡跟底下的一条弯曲闪亮的小河。

这片水域是七千万年前的火山口,经历史磨砺,岁月变迁,冲刷,凹陷,积雨为河,波光粼粼,清澈淌过。

河边,修有两座亲水平台,供游人凭栏观赏。依栏临风,极目环视,好不快哉!

此刻已是下午近五时,游客寥寥无几。一溜顽皮的孩子,躲开父母的目光,悄悄地来到小河边,脱光衣服,泥鳅般滑入水中,尽情野泳。

忽儿,阳光从偶尔裂开的云层漫射下来,照在孩子的裸身之上,映入我的眼帘,融在我的心间。

阳光,微风,波光,青草,欢笑…

那一刻,我看见了我的童年,看见了我童年的身影。

迎着晚霞,我们走下坡路,走进河边那片青翠的竹林,穿过弯弯的木质栈道,来到了青草坪上。这是历届“菠萝节”的举办地,内有两栋精致的菠萝客栈,一座黄牛雕塑,两架亲水平台。而眼前,便是壮丽的七彩田园。

我们轻踏着绿毯般的草坪,呼吸着迷漫菠萝香味的空气,追逐,嬉戏,摆型,拍照。

那一刻,我们卸下了伪装,放下了压抑。

那一刻,我们清空了郁闷,放飞了心情。

那一刻,我想起了粤西诗人黄礼孩的诗歌。

菠萝的海,源于天赐的神奇土地,火山喷涌而出的肥沃,滋养着百果千草,滋润着农民的心田。

菠萝的海,是吃货的世界,摄影师的天堂。

菠萝的海,衍生梦幻田园,镶嵌美丽乡村。

菠萝的海,这 一片为苍穹之光所眷顾的土地, 是让每一颗浮躁的心都可以沉静下来的地方,更是我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未完待续

请关注下一篇:(三)灯楼角与南极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903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