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有什麽特点? 文化艺术
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民歌、故事、神话、寓言、谚语、歇后语和谜语等。
以民歌最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唱;曲调分“大调”、“小调”两种。“大调”用于婚丧等隆重的场合,音调高昂大方,引人入胜。“小调”则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的时候唱,音调柔和、婉转、活泼动听。
戏曲以地戏和花灯著称,情节生动、优美。常见的舞蹈有织布舞、狮子舞等,动作协调,矫健轻捷。乐器有唢呐、月琴、姊妹箫、锣、铜鼓等。铜鼓是历来受珍视的传统乐器,遇隆重节庆方能敲击,在丧葬和祭祀中须由鬼师敲击。
工艺美术以蜡染素负盛名,色调纯朴,图案美观。
编织品如荔波竹席和平塘斗笠,驰誉四方。
风俗习惯
布依族的服饰特色是洁净淡雅和庄重大方。男子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花围腰,也有着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节日里还佩戴各种银质首饰。
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或建于河谷平坝上。富有地区特点的“干栏”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和存放柴草。
布依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近亲不婚,但流行“姑舅表婚”。
建国前,布依族地区还盛行“赶表”习俗。未婚男女可以利用节日、赶场或外出劳动的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女的看中男的就把自己事先精心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如男的同意,即相约到会场不远的地方,对唱山歌,倾吐爱情。但在封建制度下,情人们很难结成终身伴侣,建国前缔结婚姻须门当户对,重彩礼。父母包办的早婚称“背带亲”。
布依族有些地区还盛行“转房”的婚姻制度。流行“不落夫家”。或称“座家”的习俗。
布依族的葬礼在近代实行棺葬,须请巫师开路,有砍牛办斋超度死者的,谓之“打嘎”。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建国前,普遍信仰鬼神,崇拜祖先。也有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的。
节日除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外,还有“四月八”、“六月六”。
“四月八”又称“牛王节”,须蒸糯米祭祖和给牛吃,并让牛休耕一天。
“六月六”是布依族的隆重节日,仅次于春节,布依语称“更将”。人们赋予它各种神话传说,有的地区相传为纪念布依族起义领袖的节日。
布依族的名字及特点 20分 布依族--简 介
布依族共有2545万多人,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95%以上居住在贵州省的黔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镇宁、关岭和紫云等自治县,毕节、遵义、黔东南3个地区(州)。在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也有少量布依族居住,但都是历史上由贵州迁徙去的。
布依族居住的山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很多。贵阳市南郊17公里的“花溪”,是贵州高原的一颗明珠。那里环境清新,水质清甜,空气洁净,沿途山花烂漫,风景如画,是有名的旅游区。布依族的湖潮寨坐落在花溪上游,旁边有一个金银潭,潭水深遂,清泉涌出一半浅绿,一半金黄,传说那是因为仙人的金钟坠入深潭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布依族--历 史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布依族地区多河谷和平坝,山清水秀,闻名世界、景色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就在布依族人聚居的地区。在布依族地区出土的文物表明,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种植水稻的农业民族。布依族人心灵手巧,他们制作的蜡染布历史悠久、图案美观,是享誉国内外的工艺品和收藏品。
布依族--礼 仪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讲礼,不欢迎满嘴脏话、举止粗鲁的客人。
布依族--节 庆
布依族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跳花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口举行布依族的跳花会。每逢节日,小女娃们都穿着艳丽的花边衣服,锁着极好看的盘花纽扣,小伙子们穿着对襟衫,系着留须的腰带,吹着木叶、一个个满面春风。热心的阿妹们为小伙子们牵着马,从五村八寨,从那看不见的半山腰,赶到跳花会地点,那是一个平坦的大草地,旁边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北面是满含花苞的桐树林。那里到处是人喊马嘶,笑语喧哗,少说也有几千人。牛皮大鼓迅雷般地响震空谷,时快时慢,时抑时扬,加上锵锵的饶钹声,令人陶醉!场上,男女青年这时一群,那里一堆,翩翩起舞,唱着古老的歌,歌声美妙,舞步轻盈,坐在河岸边吹“嘞友”、弹月琴,吹木叶,谈情说爱的青年们,一双双河水般明亮深情的眼睛,向对方表示着热烈的爱情,倒影摇摇,又是一番风味。紧靠着桐林边,搭着一个台子。那里在表演精彩的布依戏,内丰富多彩,整个草坪上充满着欢快、愉悦的气氛。他们唱呀跳呀,不知不觉太阳就落到坡背了,晚霞撒在桐林的花苞上,人们依依不舍地骑上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草坪。
跳花会又是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的搭桥会,他们在草坝上播种了爱情,到了节日的最后一天即二十一日(叫“结合”),宣布一年一度的跳花会结束了。二十二日是“牵羊”日,意思是订婚约,青年人把“羊”牵回家去(把姑娘带回去相亲),看看男方的家境,以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这一天,许多小伙子都去草坝把未来>>
布依族有什么性格特点吗 土著居民,一般每日两餐,忙时三餐。喜爱狗肉,冷菜,酸菜和酸汤。重礼好客,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每年家家户户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布依族蜡耿久负盛名。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以三、五人到七、八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
布依族的服饰有哪些特色和种类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依族服饰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在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睛隆、花溪等地的妇女穿长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长裤,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她们头上大多缠有青色花格头巾,有的脚上还穿细尖尖而朝上翘的绣花鞋,也有的穿细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装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
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辣子花、花椒、鱼刺等图案,多达两百多种。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有红、黄、蓝、白色等,即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反映了他矗纯朴善良、温和热情的性格。
布依族服装有什么特点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依族服饰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在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睛隆、花溪等地的妇女穿长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长裤,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她们头上大多缠有青色花格头巾,有的脚上还穿细尖尖而朝上翘的绣花鞋,也有的穿细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装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
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辣子花、花椒、鱼刺等图案,多达两百多种。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有红、黄、蓝、白色等,即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反映了他们纯朴善良、温和热情的性格。
布依族的民居特点 布依族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族地区山青水秀,自然风光多姿多彩。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洞、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点,每年迎接成千上万的游客。除旅游资源外,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在近代史上,又进行过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 反动派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
山傍水石板房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这种薄片石来源于水成页岩。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城关镇,绝大多数房屋都是石头建造,三四层的石楼就有几十栋。由于石料是浅灰白色,加工后更显晶洁,所以白天看镇宁,银光闪烁;月夜看镇宁,凝霜盖雪。为此,古有“银镇宁”、俗有“银色镇宁”之美誉。该镇的石建筑,历史悠久的已有600多年的风雨历程,所以既堪称为凝固的音乐,又可当作不朽的史诗。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蜡染工艺负盛名。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花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跟母亲学习蜡染技术。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
布依族建筑有什么特点 网上资料,供参考
布依族建筑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布依族的居房与傣族竹楼相近,但是用木头作主结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的是石板房。干栏式3间3层竹木结构。底层不砌墙,用木料作栏栅,关牲畜,中层用凤尾竹编扎四周,用以住人;上层堆放杂物。屋侧用毛竹搭一阳台,直通楼面,可乘凉、晒物。称之为“吊脚楼”。
民居
布依族习惯近水而居,村寨依山傍水,周围生长着茂密的竹林或风水树。寨前田畴纵横,河溪环绕,岸柳成行,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寨内多聚族同姓而居。住平坝者,大都建有矮墙院落,居山区者因受地形限制,房屋依山而建。楼房叠加,有的修成前半部为楼房,后半部为平房的“吊脚楼”,这就是历史上“干栏式建筑”的沿续。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布依族人,他们的民居也不尽相同。从形制上看,有杆栏式楼房、吊脚楼,也有平房;若论材质,有木结构的,有木石结构、土木结构的,还有用石头砌造的……
石板房一般是3间,如今也有5间的,但必须是单数,民间认为,单数属阳,这对于生活在阳间的人来说,方能世世代代安居乐业、兴旺发达。石板房的布局,中间较大的是堂屋,这是全家人的活动中心,是吃饭、待客、休憩和妇女做蜡染的地方。两侧的房屋是卧室、厨房。堂屋正中设有神龛供奉祖先,左右两侧分隔成灶房、寝室、客房。室内设有火坑,供一家聚暖炊薪。房屋用木材建造,屋顶盖瓦,有的盖茅草或稻草;安顺、镇宁、关岭、普定和六枝一带,由于地产石头,住房从基础到墙头都用石头垒砌,屋顶也盖石板,俗称“石板房”。加上山寨的石砌寨墙和山顶的石筑古堡,形成典型的石头建筑群。如扁担山石头寨,所有房屋沿等高线排列。住房和寨墙、古堡、寨内通道,以及横跨河流的平桥、拱桥、梯田保坎等等,无不用石头修筑。连家庭生活用具,诸如碓、磨、钵、槽、缸等等,全离不了一个“石”字。堪称“石头王国”,显示出布依族人民匠心独具,工艺精湛,善于就地取材的聪明才智。
石板房
布依族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方)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无华,固若金汤。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放火,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村寨
常建于平坝、河谷或依山傍水之地,极少有远离江河溪流而居的。故有“高山苗人水仲家”的俗语,还有“布依水乡”之称。村寨周围有茂密的风水林和竹林环绕,有高大的芭蕉树点缀,风景宜人,一般是数十户至上百户为一村,通常几个家族或几个姓氏聚集而居,单家独户散居的很少。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
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各地区布依族建筑特点
贵州的镇宁、安顺的布依族>>
最近的6月感觉都没什么节日,其实在黔南农历的6月初五初六的样子,对于当地的布依族来说,那几天是布依族一年一度的民族盛会。在节日里面,咱们的布衣族们总是少不了要盛装打扮,大家聚在一块,一起载歌载舞。
布依族的“六月六”放假时间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州庆纪念日和布依族苗族传统节日放假的通知》,2019年5月12日、7月8日、8月8日、8月9日黔南州将放假。
布依族传统节日(农历六月初六,公历7月8日):7月8日(星期一)放假,与周末连休。
节日介绍
相传,布依族的“六月六”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每当“六月六”的到来,布依族的年轻男女们就会聚在一起举行对歌比赛,有对上眼的单身男女就会互相交换信物,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时机成熟以后,男方就会拿着女方给的信物到女方家里去提亲。
而如今,“六月六”早已不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互相传情。“六月六”是布依族的盛会,是所有布依族儿女相聚狂欢的日子。
都匀经济开发区活动主题欢庆“六月六”布依族传统节日
时间:
2019年7月6日至7月8日(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
地址: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杉木湖中央公园环湖路
内容:
7月6日至7月8日,黔南州居民关注杉木湖景区微信平台后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景区门票(体验项目除外)。7月8日,杉木湖景区免费发放布依族美食黄糕粑,免费体验摔碗酒,还可以观赏欢快的布依族舞蹈!
都匀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时间:
2019年7月7日-7月8日(六月初五至初六)《六月六布依风情节》
地址:
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马井湖山庄
内容:
拦门酒、花米饭、打糍粑、折八角、浪哨、长桌宴、抓鸭子、浑水摸鱼、跳竹竿舞、闯网红桥,自助烧烤、啤酒畅饮、泼水狂欢、篝火晚会
独山县活动主题第二届「布依六月六孝行游天洞」&山歌歌王争霸赛
时间:
2019年7月6日-8日(六月初四到初六)
地址:
贵州省独山县基长镇中国天洞景区
内容:
山歌歌王争霸赛(开场舞、文艺汇演、山歌争霸赛)、孝行游天洞(穿长寿服-抬轿-喝长寿水-行拜寿礼-吃长寿面-唱祝寿歌-说长寿故事)
惠水县活动主题布依族“六月六”民族风情节
时间:
2019年7月8日(农历六月六)
地址:
贵州省惠水县_江街道办司蒙村
流程:
龙里县活动主题龙里县湾滩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暨翠微村第二届“六月六”民族文化节
活动时间:
2019年7月6日(六月初四)上午10:00
活动地址:
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翠微村藕寨
活动内容:
开财门、布依农耕文化体验暨摄影比赛、乡村趣味活动(掰包谷、烧包谷,烤洋芋、烤红薯,抓鸭子、捉泥鳅)、布依私塾快闪、歌舞表演、千名布依群众唱红歌、传统布依“涮盘”(也叫“全猪宴”)等。
惠水姑娘是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一位传说中的美女。传说称,她是瑞丽市的一位傣族姑娘,因为她的美貌和善良而备受赞誉。据说,她的美丽甚至可以让花朵与她竞相争艳。
惠水姑娘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是当地的一段美丽传说。传说中,她的美貌和温柔吸引了一位来自其他地区的年轻人,他们相爱并决定结婚。但是,这位年轻人的家人反对这段婚姻,最终他们不得不分开。
惠水姑娘的美丽和爱情故事成为了当地的传说,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瑞丽市探访。现在,当地人会在节日或特殊场合中穿着传统服装,表演歌舞和其他文化活动,以纪念这位美丽的姑娘。
好玩。惠水四八月好玩在于特色长桌宴、山歌斗唱、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共品长桌宴美食,齐跳篝火舞,欢度民族节日四月八。惠水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4℃至1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2134毫米,水热同季。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阳节、中秋节等与汉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布依族的大年节
大年节,据方志记载,说布依族皆“以十一月为岁首”。其时应在这月为是,但现在已统一并入春节,辛劳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过就开始为年节做准备。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逢制新衣。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麦芽糖等果品在家里“送灶神”, 请它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替人们说些好话,多多赐福于人间。送灶后,人们要准备香、烛等祭神用品,请“先生”写对子,不仅大门上贴,连侧门、窗户都要贴上“六畜兴旺”等,以示人们对幸福签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此外,不少人家还要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在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喜庆的年画。除夕以丰盛酒菜敬供祖先,燃放爆竹,合家守夜直到鸡鸣。正月初一天刚亮,姑娘们都争挑第一担水回家,名曰“聪明水”;男孩则争先到土地庙旁,用绳子牵来小块石头放在畜圈之中,意为“六畜兴旺”。
大年期间,青年们相邀外出“榔梢”;中老年人则彼此拜年祝贺,一同饮酒为乐。初九那天叫“上九”;按当地风俗,到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烛,将生肉供祖宗,然后将生鸡、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后方能享用。有些布依族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还要正月三十校“小年”。在此期间,有的还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有赛马、掷石、铜鼓、唢呐、歌舞、篮球等等比赛,参加者多达数万人。镇宁扁担山一带的“玩龙”活动,意在祈求龙神保佑来年农事丰收,百事吉利。
布依族的三月三
是传统的民族节日。地区不同,节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贵州省贵阳市马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称为“地蚕会”节。据布依族老人讲,开春以后,地蚕危害庄稼,啃食包谷苗等农作物。于是,在三月初三,他们将炒好的包谷花带到坡上去祭地蚕。他们在山坡上边唱山歌边吃包谷花,据说这样可以“迷住”地鬼,堵住它们的嘴,使他们不能咬种子和禾苗。有的地区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如同(清)《南笼府志》所言:“其俗每岁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故当地人又称是日为“仙歌节”或“地蚕会”。一村或邻近几个村临时集资买猪、牛宰杀供祭,供祭之日,外人禁止入村。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饭,关岭地区要做清明粑,贵州省西部地区布依族人要扫墓,有的地区这天集会唱歌游玩,进行社交活动。
布依族的四月八
传说这一天是牛玉的生日,所以也称“牛王节”、“牧童节”。黔西地区也称为“开秧节”。贵州荔波一带,每逢这个,节目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望溪县要吃四色糯米饭;有的地区不但要做糯米饭还要杀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表示人们对耕牛的爱护和酬劳;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米花节采花节又称“女儿节”,是甘肃省文昙搏赠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相传莲芝姑娘聪颖伶俐,勤劳智慧。她教会人们垦荒种粮,纺线织布,又采来百草为百姓除病,不幸于五月端阳在采花途中遇险殉难。为了纪念她,人们将五月初四定为“采花节”。届时,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纷纷进山采花。五月春风,花开遍地,杜鹃、芍药、构把、草梅、贝母、酒曲等鲜花争奇斗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旷神怕。姑娘们头戴味香色艳的鲜花环,手捧花束。围着篝火且歌且舞,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边走边舞,向莲芝姑娘道别。采花的队伍进寨时,艾老乡亲们盛情欢迎、款待。姑娘们则给大家赠礼品。晚上,全寨又把采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请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查白歌节
黔西南兴义一带布依族民间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相传,布依族的查郎和白妹相爱,财主抢走了白妹,害死了查郎。白妹悲愤交加,在农历六月二十一日放火烧毁了财主大院。并跳在烈火中殉情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恋人,把查郎受害的地方定名为“查白”,把自妹殉情的日子定为“歌节”。多少年来,每当农历六月二十一日“查白歌节”时,布依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查自地方举行盛大歌会。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 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
六月六
布依族人民传绕的民族节日。因这个节日过得比较隆重,所以有的地区称为“过小年”。布依族普遍过“六月六”,但有些地方对节日来源传说不同。传说在人类早期,布依族始祖“盘古”会种水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互相爱慕而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名叫新模。若干年后盘古六月初六去世,为了纪念他发明的水稻种植技术,确保五谷丰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家杀猪宰羊供奉盘古,世代相传形成了民族节日。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池里传说这样做蝗虫就不会来吃。
贵州省惠水县流传着“六月六”传说,在很久以前,董郎地方,有一个名叫阿尔的长工,因家境贫寒,年过三十还未娶妻。阿水勤劳朴实。又喜好唱歌,在对歌中,他与一位姑娘相互爱慕。这对情人在歌中传情,歌中相爱,永结终身。所以直到现在,这地区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每逢农历六月六,便身着盛装到这里对歌。安龙地区还传说,兴义县有个姓刘的大土豪勾结龙广的地主屠杀抢掠布依族人民,人民起来反抗,经过英勇斗争,终于在农历六月初六击败了敌人,为了纪念人民的胜利,便定这天为重大纪念日。
毛杉树节
居住在黔西南安龙县的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叫“赶毛杉树”。在纳拿和者棉之间,有一块十亩见方的小土丘,当地称它为“毛杉树”。每年从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开始,聚集了盘江两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赶三天歌会。第一天“蛇场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饭来祝贺节日。第二天是“马场天”,天一亮人们就赶到毛杉树进行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傍晚男女青年对歌.通过对歌寻找理想的侣伴。第三天是“羊场天”,远方的客人要上路,客人向主人道别,互相祝愿。关于“毛杉树节”有一传说故事,南盘江边有一布依族村寨,寨子里有一叫杉郎的后生,邻寨有一姑娘叫村妹,两人在劳动中相识,在劳动中相爱。正当他们要成亲之际,山上的魔狼抢走了树妹。杉郎大战魔狼,终于救出了树妹。但是魔狼变成了许许多多的“蚂炸”(蝗虫)来糟踏庄稼。树妹为保护庄稼,一连唱了二十七天的歌,害虫随着歌声消失了。但村妹累病了,在三月初三“蛇场天”离开人间。第三天杉郎也因悲伤去世了。不久在杉郎和树妹的坟上长出了杉树。当地的人们称这些树为“毛杉树”。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举行歌会纪念他们。
1年节食俗,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有些则为本民族所专有,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2宴客食俗,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3婚俗,婚姻实行自主婚。接亲时要对歌,俗称对姐妹歌。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说法。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稻耕开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供奉;黔西南州一带,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场”玩山对歌,参加者达数千至上万人。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相识、相爱、订终身。
三月三 三月三又叫“地蚕会”,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为祭祀地蚕。人们将炒熟的玉米抛撒在山坡上并唱山歌,以祈求庄稼丰收。 现在的“地蚕会”已经演变成“三月三”歌节。节日期间,贵阳及邻县布依族群众便要云集乌当新世界堡乡,或登台亮相放喉赛歌,或步入密林吹响木叶相互对歌,或男女结伴沿溪而游戏水欢歌。这歌会,起码要唱到日落西山、月上树梢。惠水一带的“三月三”跳花节还经常举行摔跤比赛,获得冠军者可得到重赏。 四月八 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苗、布依、侗、壮、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规模最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的,当首推贵阳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他们吹着芦笙、萧笛,唱着山歌跳起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 六月六 六月六是贵阳市布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贵阳市及邻县成千上万布依族群众齐集于市郊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绕花间,乘游船,吹木叶,唱山歌,尽情欢度佳节。成年男女借机向意中人表达爱慕之情。人们观花听歌,如痴似醉惬意万分。 杀鱼节 杀鱼节是开阳高寨苗族同胞一个隆重而盛大的活动,带有浓厚的原始群居狩猎的生活遗风。在每个清明节前后进行。苗语叫“停米”。杀鱼节,先是由“约头”(苗族寨中威望较高的人)确定节日期辰,号令沿河两岸的开阳、龙里、福泉、贵定四县的苗寨家家户户上山采摘化香树叶将其捣碎成药泥,节日当天,苗乡人民倾巢出动,在“约头”的指挥下将成千上万包药泥码在河中礁石上。吉时一到,“约头”手抓药泥,念一段咒语,高呼一声“放”,几万斤药泥同时推入江中,江水瞬间变成一条“黑龙”,江水中的鱼被麻醉而漂出水面,此时早已守候的汉子们立即挥舞钢叉,一条条大鱼被击中,两岸群情激昂,欢呼四起。之后,在河边就地摆上米酒和鱼饭,一圈一圈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人、青年、小孩都尽情欢悦,直至深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