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寨
走过三朝桥,穿过重安江半山腰一片片茂密的竹林,一眼便看到了革家的著名村寨-枫香寨。
寨前的清水河上,一溜溜古老的水车吱呀吱呀悠悠地转着,这是革家田地最好的灌溉水源。顺着山往上走,一簇簇楠竹林中冒出一缕缕淡淡炊烟,碧绿的竹叶下,鳞次栉比的农舍时隐时现了。还没进村庄,山间小道上走来了六七个姑娘媳妇,她们头上都戴着满是红穗儿的圆帽,圆帽中心插着一根银簪子,像极了射日的弓箭。于是我们知道,这就是革家的女人了。她们轻巧地挑着金灿灿的谷子,迈着优美的步子进村去了。我们便尾随而行。
据史料记载,在川黔一带,生存繁衍着一个自称为"戈摩"人的群体,见诸史料者多为"人革兜"族。他们没有文字,
因为革家的独特或其他原因,目前国家尚未定其民族属别,外界习惯上称之为"革家"。
革家人来自东方革家人向来就坚定地说自己的祖先是从江西或南京来的。从他们现居住的黔东南位于全国版图上的方位上来看,江西也好,南京(进)也好,都位于贵州的东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作为水稻民族,对太阳的崇拜古已有之;如果,家先祖果真与上古时期的后羿有着渊源关系,后羿射日之处就是在东边的扶桑之地,而家武丁射日的祖先传说中也有扶桑树一说。而东部沿海地区也有横放、首朝东之民俗。
革家人的阴阳组织体系家人的每一个按祖鼓划分的家族都通行阴阳组织领导体系。这种组织分别按阴系和阳系建立,是家族内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代表是阴、阳族长。管祭祀、为人祈祷的称阴族长,管社会分工、家庭派丁的称阳族长。阴族长用蛋卜方式选定;阳族长民主推举产生。
阴、阳两系组织有分工,也有合作。涉及家族重大事务,如举行大祭祖,与外族发生战争、重大制度的建立与改革、重大婚丧事故等,通过阴、阳两系组织"修龙"(相当于联席议事会),共同协商解决。
实际上,"修龙"是阴、阳两系组织的结合体,是家家族组织的最高的议事机构。在阴、阳两系组织下面,还建有"查计、查甲"。所谓"查计、查甲",即每个家族的始祖有5个支系,每个支系就是一房,每房又有五个小房。整个家族成员,按其血缘关系,在"查计、查甲"内生活。死去的人,也同样按"查计、查甲"回归0。古代,族只有阴系组织,"查计、查甲"是它的基层组织细胞。因此,阴系组织是族一种很古老的家族组织形式,它可能是族古代氏族制的产物,现在保存的则仅仅是它的残迹。
每个族系都有一班子人,分工细致。看风水、记族谱历史、吹芦笙的都各负其责并有专职称呼。如吹芦笙的称大学匠、二学匠、三学匠,大学匠相当于教授职称,很受人尊重。
铠甲式的女儿服饰是一部奇异的史书枫香寨是革家聚居村寨中最大的一个自然村寨,全寨近400户人家,都靠种地为生。她们头上戴着红缨帽,帽顶的正中央插着一根方锥形银簪,直指向天。身上是红、白、蓝三色相间且带着各种图案的蜡染衣,腿上是红色的绣花绑腿,颈挂银项圈,腰系百褶裙,围裙外还系着围腰。这跟一些少数民族多有不同。一般的少数民族,平常穿衣服比较朴素,只有在节日里才穿上五彩缤纷的盛装秀上一次,而革家人,尤其是革家的女人,就是在干农活的时候也是这一身红彤彤的,永远像等待出嫁的准新娘。
革家女人的红装可不是新娘装,她们在衣服外还要套一件马鞍款式的夹心两层肩披,如同古代的铠甲。革家姑娘们这身打扮,是从古代武将的着装演变过来的,尤其是头上的红缨帽,绝对是武将的头盔演变而成。乍一看去,英姿飒爽,细细端详,则精致玲珑。已婚妇女不戴红缨帽,而是代之以绣工精美的头帕,再扎上一根红边绣带。她们多头挽发髻,发髻外套自织的青纱网套,平时衣着以青色为主,节日时穿的盛装才与未婚少女无别。
革家女人头上的红缨帽源于一个传说:传说革家人的祖先是一个武艺高强能攻善战的将军,因战功卓著,皇帝以红缨帽嘉奖。为了使子孙继承传统和记住他的荣耀,就把红缨帽传给了女儿,从此世代相传。阴族长告诉我们说,革家女人这从头到脚的服饰,都记满了革家人的历史。姑娘的红穗帽是太阳帽,银簪是箭,银圈是弓,妇女后脑勺上网的髻,里面包着的一个圆球是太阳,弯弓是月亮。身上的贯首衣是铠甲,裙子、绑带和腰带上的图案则描绘了先祖征战时曾带过9999个兵打仗的历史。
白弓箭与香樟祖鼓,和后羿的关系似有若无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弯弓射箭的痕迹太多,革家人始终自称是后羿的后裔,自古以来都在自家的神台上摆放着弓箭,并以此祭祀祖先和缅怀祖先的功绩。
在革家,除了罗姓没有神龛(用革家话说,没有祭弓箭的神龛就是没有香火)以外,其余廖姓、杨姓、王姓、高姓家家堂屋里都有神龛。所谓神龛,就是在堂屋里面对大门的正前壁上安一个祖先台位,上面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或字奉。神龛右一角挂着一副用竹条做成的小巧玲珑的红白弓箭。罗姓的家庭虽然没有神龛,但在光光的神龛方位上同样也挂着用竹条做成的小弓箭。代表香火的这些弓箭是不能随便挂上堂屋正壁的,必须在大年初一接龙时,做了祭祀后才能将"香火"迎进门挂上墙。
如果说革家人真是后羿的后代,很多的习俗又与此无关,就像被他们视为革家灵魂的哈戎祖鼓。祖鼓与弓箭南辕北辙,是用一棵完整的香樟木树根做成,掏空树心,按尺寸做成鼓身。革家人认为祖祖辈辈的灵魂都住在这木鼓里,所以把祖鼓视为革家部落的0子。在革家,祭祖就是祭祖鼓。
在黄平县的旺望村,有非常特别的关鼓仪式。鼓内装了一两二"碎银"、蜡花、5钱谷穗、5钱麦穗、5粒玉米,还有五色线和一本年终末日为三十的历书及廖姓父子连名的家谱等等。这天正是他们心目中的黄道吉日,由族长选了一头本地的黄牛。这条用来祭祀的黄牛要求很高,要壮实,皮要有弹性,无病,无杂毛。做了祭祀之后,便把黄牛杀了,剥下皮制成革,把木鼓两头蒙上。这样,一个祖鼓便算做成了。祖鼓很有讲究,鼓的两头都有固定的神位。面朝东方向太阳的一面被视为祖公,另一面,则视为祖婆。不可乱置。
祖鼓的数量设置,一般是一个村寨的一姓做一个,也有大祭之时,几个乡或村的同一姓氏到这个姓氏最大的村寨去同祭一个祖鼓。做成的祖鼓要悬挂在堂屋进门左边壁上事先凿好的鼓洞中,并作为祖先的牌位。置放祖鼓的人家,每天两顿进行祭礼,每餐要两碗米饭、菜和两碗米酒。一年四季365天从不间断。每一氏族的人们,都得敬奉,态度虔诚,不得触犯。有违者,必须强拉过鼓,即从鼓下走过,以示惩罚。有严重违犯者,还会被开除鼓籍,即不许再姓这个姓,或不许再生活在这个寨子里。祭祖鼓有专门的公田,祭祀时妇女不参加,由部分男人扮妇女。
革家人生活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糯米、辅食小米、玉米等。客人在饮食方面的招待十分殷勤,以诚相侍,讲究礼节,吃饭时候,请长辈客人到席上中间座,长老的主人交叉在两侧相陪。客家(汉族)说“家礼信多”,实不虚传。“劝饭”和“包肉”是他(她)们的传统习俗,很有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气息,是家人形成的稳定性的共同体特点,值得探讨。
吃饭之前,请客入席就座,主人摆设酒杯斟酒,同时添上一碗饭存放席上,第一碗饭和第一杯酒交与长辈主人供奉祖先.主人用一双筷子挟住荤菜之类的熟食品盖在饭面中间,将筷子插入饭中直立。主人念念有词或默默祈祷祖先,请祖先先饮先尝,并用一只倒头的筷子蘸酒弹几滴在桌面上,或画个“X”;或弹几滴在地面,以示对相先的怀念。然后,对客人说:“对不起大家,来的高高兴兴,可惜没有什么招待,就这样,请大家吃饱饭”的客套话;客人也以“我们是空手来,操劳主人家了”敬答。喝酒的客人,同样拿起筷子,将一只倒头蘸酒,先弹几滴之后再喝;吃饭的就在桌子上端饭。接着主人拈菜敬客人,一人拈一筷……。随后,按客人的吃完先后,继续挟菜相敬。对长辈或尊贵的客人,以鸡、鸭相待的,要以心肝用刀切成片块,每人一片以待;以鸡头、鸭头先敬客人,表示主人的深情厚意,如果客人婉言谢辞,主人过意不去,对此,客人就用筷子挟(接)或伸手用手板心接,主人谢绝,一定要客人张嘴,不许放在豌内或席上,这更是待客人的笃厚敬意。吃饭时候,不论场合、规模大小,都后讲究“劝饭”、“劝饭”是主人家的姑囡或儿媳,窥视客人碗中的饭将要吃尽时,说声“公公、太太、叔伯或哥弟,帮你添饭”,双手去接客人的碗添饭;有的另拿一个干净空碗,在饭具里添满一碗饭,趁客人不防备的时候,吃不饱饭,要盛情招待—劝饭,使客人快吃完饭,又给盖上一碗、两碗、三碗……,紧随着拈肥肉、倒菜汤在饭中,立马用干净筷子将饭菜搅拌均匀;有时两三个人聚抢客人的碗添饭,对年轻人逃跑的还直追合围,其意要客人吃尽吃饱,直至客人吃不去饭才算尽了情谊。
饭毕,碗内有意识地留下几粒饭在碗中,就把碗放桌子上,以示长食有余。而右手仍握紧筷子,站起来拈菜的一端对准左板心,先向桌席上长者吃饭的人逐一呼唤“公公或叔伯,得罪你们!”等语,喊到哪里,左手板心遮住的筷子一端也同时移到哪里。而正在吃饭的人点头应声“乐座”或“慢请”,表示回敬。吃毕饭的客人才把筷子放在桌上;有些主人按排有人接过碗筷(待洗刷)。谈笑风生,洋溢着热烈的气氖。
革家妇女走亲访友,不论什么喜事和场合人小,吃饭时除“劝饭”待客外,“包肉”带回家很有民族风味。举行宴会,宾主欢聚一堂,作陪的女主人,从筵席中端起盛肉片,一片一片的分与宾、主座位前的桌面上,每人一小堆(坨)。分好后,吃饭便是蔬菜之类和菜汤了。饭毕,女主人备好包谷壳叶或大菜叶将分在桌面上的肉片包扎好,按人名下一人—包作为礼品带回家中与儿孙分享。这种“包肉”的民族传统习俗,是祖太或母亲对儿孙宠爱的心情体现。它提示这种习俗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猎取野兽和生活资料集中消费的产物,是母权制鼎盛时期的遗迹。它反映母性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作过伟大的贡献,也反映今人依赖古人,子女依赖父母的社会意识,是对偶婚阶段私有制的萌芽,在母系社会里,妇女在经济生活中占主要的地位。而“劝饭”习俗,表明在原始社会母权制下,实行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产品,是母系氏族的遗痕象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一定的条件下,久而久之,形成人们共同体的习惯,就自然显出这个民族特点,因而沿袭成规,成了人们交往情谊中的美德和礼俗。 革家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形式由父母包办,包括幼年订婚和指腹为婚。严禁同姓婚或异姓同宗通婚。革家婚姻历史经历三个阶段。明代前,实行胞氏族内婚,即在两个氏族内互相通婚,清朝改变了革胞族婚,。实行与外氏族同辈婚。即不是同辈人和不相当于同辈人不能通婚。这种制度限制了婚姻的缔结,使许多青年男女找不到对象,有的到三四十岁还未婚配。清乾隆年间,望坝当时的团首领廖公礅也刚召集十八寨首领云集重兴的“盖耶德”集会商议,一致同意废除“外氏族同辈婚”制,结果宰七条水牯饮血为盟。自此,实行异姓异宗婚配制,即:非同辈,只要年龄相当可以配婚。但其婚配制度为“包办婚姻”,仍然约束青年男女的自由。即在婴儿出世时有父母包办订婚,成人后婚娶。解放后,这种婚配制虽有沿袭,但男女一房不愿意,也可退婚。包办婚姻已逐步为自由婚姻代替。自由婚姻通过“布龙”活动或“踩亲”等方式使男女增进了了解和感情,最后缔结婚姻。布龙活动。“布龙”为“阿布阿龙”简称,即谈恋爱。
活动于逢年过节时,男女青年聚集于山坡、路口、村边寨脚,挑选情人。进行此种活动,在正月初二或初四、正月十五或十六和二月初二,姑娘烙春粑;三月爬坡,姑娘用竹蓝盛春粑或糯米饭和一碗腌肉与情郎同食;端午、重阳、姑娘提粽子、重阳粑与情郎享受。熟食食余,由情郎带回。若姑娘所钟情者,不与姑娘同食,姑娘则糟众人耻笑。解放后,男青年食姑娘糯米方式后,往往以物回赠。踩亲。正月革家男女青年进行吹芦笙、跳踩亲舞,俗称“踩姑娘”。于吹芦笙时,男子为试探女子之心情,则以脚尖轻轻踩住女子脚背,姑娘若有意,便含情脉脉地一手轻拍男子之肩回敬,以示相爱。对歌。为革家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之一。形式有两种,一是隔坡或距几十米远双双对歌,二是在家通宵对歌。即某一对男子(女子)到他乡作客。他乡女子(男子)便来与之对歌,由栽主主持对歌活动。旧时革家婚姻缔结分三个层次。 择配。出生子女满月后,父母便为其择配婚姻。明、清两代改由父母选择门当户对人家,托媒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盛情留媒人用饭,表示同意,不留用饭则为不同意。订婚。订婚日由双方商定。订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届时男方派二男二女手拿蜡染手帕捆着雨伞,另带一只鸡、一升米、一件衣服及相当于二块银元的礼金到女方家订婚。女方家则备酒菜,宰杀男家带来之鸡,邀请亲属相配陪共食。宾主入席后,先由宾者端一碗菜,一碗酒交主人留存,并当众将礼金交给女主。女主当众公布礼金数额。毕,宾主共贺,席间“行婚酒酒歌”。宾者于当日归,顺远路回,不绕道行。讨信。择婚期,男方由一老人带一只鸡、一升米作礼物到女方家商议婚期。女方家不同意当年结婚,男方家于翌年再去讨信,礼品同。一年只讨信一次,一门婚事讨信不可超过三次。多为头年讨信,次年办婚事。讨信多年六、七月。双方商定好婚期后,便作好办婚事准备。结婚。结婚时,男方以一只鸡、一升米及四两三钱白银作礼金。女方回赠男方糯米饭,以男方友亲伯、亲叔、长辈多少,则赠多少蓝糯米饭,并另赠夫家猪肉一块,以显体面。新娘衣裤由女方家自备,套数不等。结婚有普通和“阿嫁”婚两种。“阿嫁”为古婚礼。
通仪式即是男方聘请妇女二人,另挑担二人去迎亲。迎亲妇女须由公婆健在、儿女俱全、人品好、家庭丰足、能歌善舞者担任。新娘,席间要对答各种礼歌。不善对,不打发姑娘出门。迎亲妇女穿戴盛装。挑担者则由青壮年男子充任。是日,双方俊筹办酒肉招待亲友。迎亲者到女方家时,举行出嫁酒。席间,迎亲妇女唱“交银歌”,随之将白银四两三钱交与女方父母,女方家则有人唱“收银歌”。歌毕,主宾举杯共饮,祝贺婚姻美满。接着,迎亲妇女又唱“礼歌”、“赞祖歌”、“祝福歌”等。各方来宾也和唱。歌毕,打发姑娘出门,姑娘身着盛装,由哥或弟携着手绕火炕走三圈,至堂屋与亲友辞行,到大门,哥给姑娘一把伞带走。路上不准换手拿伞,到了夫家大门由一妇女给新娘接伞后方能进门,接伞者多为新郎生母,母故,则请一夫妻和睦、有儿有女之中年妇女代替。新娘至夫家后,新郎家则请三亲六戚来吃喜酒。各路宾客均送新郎家三升米和一只公鸡,另送新娘丝绒或点蜡花的白布数尺,也有送衣料者。
嫁”为古老的婚礼仪式,接亲除择选二妇女与二挑夫外,另请三男能能歌善舞者,其一充当亲家公,其二身背一棉被叫寨,另一人为打杂。女方家,歌舞通宵。而背棉被者则夜至女方亲友门前呤颂,先赞颂美满婚姻,后请女方亲友到女方家吃喜酒。翌日晨,送新娘出门。彼时,亲家唱各种礼歌,迎亲妇女则唱酒歌。凡参加送亲的人,女方家都要为其准备一支鸡腿或鸭腿及一团糯米饭,以示婚礼隆重。婚后,新娘在夫家住数天回便回娘家,由新郎父母或姐妹送回。回门时,男方家赠女方家糯米饭和猪肉,另赠一块猪肉给新娘舅父,以示娘亲舅大。其舅得肉不食,又将其送给自己的舅父。层层转,至无亲舅止,此俗表明革家重视追溯母系血缘关系。
偷婚。革家男女婚约多于幼年订立,长大。爱情意愿不同,另与他人恋爱或结婚,男子谓偷婚,女子谓逃婚,处理方法为:女子和男子若未结婚,则请宗族首领仲裁,加倍退还未婚夫订亲礼品。若女子已正式结婚而逃婚,须赔偿原夫所耗资金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财物。男方另选婚配,原送女方订亲礼物,一律不退。离婚。幼儿婚订,长成人后因人材丑陋,品质坏或由残疾,一房坚持解除婚姻,按族规“人一头,银一头”赔偿对方。因之,无力赔偿者,多走轻生厌世路,如若夫家对媳妇极端虐待。经多次劝阻无效,女方的舅父有权采取强硬手段,强迫离婚,任何人无权干涉,还可强迫男方赔偿女子劳动工酬。解放后,多依法处理。续娶。姐(或妹)原已出嫁,因患病而亡故,若妹未嫁,妹可嫁姐夫家。寡妇准嫁他人。添生。年青妇女生育地一个孩子,则大办酒席,宴请三亲六戚。革家称之“想竹母”,场面超过结婚酒。是是女方家才将陪嫁东西坐月的鸡、肉和衣物、背带等送去。主宾共贺,对唱酒歌,通宵达旦,男家为添生酿有一坛糯米酒或高粱酒,酒坛置于席桌上,插受一根竹管,女方首席客人先唱“摆解轰”(意为揭坛酒),歌毕,用竹管吸酒。依次入席者,逐一吸酒。吸毕,主宾且歌且舞,通宵达旦。 革家丧葬习俗,受汉族影响,但保持革家一些特点和遗风。 革家成人死亡,有儿孙者,临终时,须由儿孙扶其于铺有木板、竹席的地铺断气,忌断气于床上。死于床上,被视为无子孙送终。人死后,即派人到亲友家报丧。皆有有男青年担任,两人一组,由近及远。每到一家,有饭须吃饭,无饭须喝一口水才赶路。整容须用枫香树叶烧水给死者洗身。先洗身下,在洗面、洗头、理发。死者须作新衣。男着长衫,女着盛装。先穿裤后着衣,再穿鞋,再围帕等。死者已逾五十者,多戴白蜡花和红花刺绣布做成的花冠帕子、婿则送衣和白布垫单。长子、长婿所送衣、单稍长,按主宾、大小的排列顺序给死者穿垫。死尸停放于堂屋中央上方,首东足西,死者未婚,则停放于堂屋右侧,足向大门。于死者胸前放一块“归宗牌”,“归宗牌”长一尺许,方形,用红、绿、黑三色于青布上绣成。图案为“亚”字套“十”字。归宗牌又称之为盾,以抵挡神刀鬼箭。其牌之上放一碗饭一双筷,饭内鸡、蛋、肉俱全。死者面盖一叠“钱纸”,撑红纸伞遮面,点一盏菜油灯照明。焚香点烛奠基。凡12岁以上的死者,均请“开路师”为死者开路。开路由三人进行,开路师以一大公鸡为死者“引路”。迷信之说,为死者指去阴间之路。
“开路”前,须为死者砍一根“归宗竹”,意为魂归还祖,掩埋死者时, 下端埋于死者墓穴头部,入地约三分之二。开路时,孝男恭跪于死者身旁,开路师挂长刀一把,一手提“引路鸡”,一手拿“归宗牌”,口念“开路词”,迷信谓之指引死者归宗还祖。丧家宰杀牲畜迷信说法伴死者带走喂养。吊丧者所送狗羊,由“开路师”念咒祭后,牵到寨邻亲友家宰食,将五脏头等祭祀死者。死者一般急葬三天,有的择吉安埋。 出殡之日,房族各家和奔丧送葬者带饭菜三碗,由“开路”念咒交死者,送死者祖宗各一碗。事毕,“开路师”给生人退魂,又以卜挂方式“询问”死者,从孝男女中选一“特定送丧人”,一经认选后,众人挥泪送别。出殡时,一人点火把领先,以示为死者照明;一人撒饭,给穷神饿鬼吃,使之让路;一人插路标,为死者引路;依次为开路师、背包袱者、孝子者、抬丧者。特定送丧者陪送死者出殡,死者出殡后,由年龄较大,“命好”的中老年妇女清扫房屋。革家袭古之习,凡有子女而亡者,死时牙未脱落的,须敲掉二颗门牙方能安葬,故称“凿齿之民”。革家多抬尸于墓井如殓,入殓时以伞遮尸面,其腱,处清棺、整容等过程外,另放几分银钱于死者手心,谓之“买水钱”。
盖棺后,孝男按大小顺序,从棺脚爬至棺头,哭叫死者三声,以示永诀。由“开路师”为死者“开门”。孝男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各培土三撮,可先回家,由亲友掩埋完毕。死者安葬之第二日,孝男及亲友按“开始师”择定的时辰,以一只鸡于墓前宰杀,再未死者稍整坟墓。以120天维守孝期。孝期,丧家不能走访亲友, 不参加娱乐活动。满孝日,由孝子和亲友呼唤死者之魂走亲友作客,来回路均由“特定送丧者”或长子先行,天晴下雨均撑伞,一直往前走,遇人不说话,先到舅家,次走长婿家,吃一餐即回。鬼师、开路师一类人亡故,均为未其“开天门”。即于大门屋顶开一洞,用红、白、黑三色棉线捏成一线,一头为死者右手牵拿,一头挂于“天门”上。以一白鸡敬神,使死者之魂由“天门”上天。革家非正常死亡者、死于异乡者,家人须宰杀一羊敬神,为其“清洗”后,方可停尸于屋。 “摆解轰”
亻革家有一大特点,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从头到脚,其习俗都与射太阳或崇拜太阳有关。亻革家人生头胎孩子,不论是男是女,都要开坛喝揭坛酒,亻革语称“摆解轰”。其内容就是进屋的客人与主人家的家长一起唱古歌,唱完后再用竹筒喝揭坛酒。古歌的内容就是起源歌。其中唱的主要是武丁射日,祖先打虎和从江西朱氏巷迁来等。这种新生儿的唱古庆贺仪式如同西方国家的新生儿洗礼仪式一般隆重和庄严。
在亻革家,“摆解轰”比任何习俗节日都隆重热闹,为全家庭、全宗族乃至全寨人共同高兴而庆贺的大事。在举行“摆解轰”中,首先是赶来庆贺的娘家亲戚朋友将鸡、肉和衣物、背带当面送给婆家亲家,并同庆贺,唱一些吉利的歌。还要在进门前表演“四马送子”等习俗,即用稻草扎的4匹马(两公两母),由妇女们骑着吹着哨儿嬉闹。其表演的动作很原始,也很“野”。当每一位客人都吸了酒之后,主家和客人便摆开了阵势,芦笙起鸣,宾主们且歌且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乐此不疲。
青年男女“踩青会”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到十五的元宵节以及二月初二,望坝村和附近革寨要轮流举办“踩青会” 跳踩青舞的头一天,寨上的耆宿芦笙师,站在芦笙场,首先吹笙步舞开道后,随着寨上的年轻人纷至沓来入场吹笙、跳踩青舞;结束的最后一天下午,同样也要寨上的头人长者吹笙步舞收场。“踩青会”——青年男女公开欢娱择偶的传踩青会,开始,老人先进入芦笙场,跳起表现先民狩猎、农耕和立寨历史的芦笙舞。接着,小伙子手捧芦笙从东面入场,边吹边跳。手持花帕的姑娘则合着芦笙曲节奏,在场内轻摇缓舞。他们目光四顾流盼,彼此都在寻找自己中意的人。当乐曲节奏变快,渐至高潮时,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个姑娘,他便边吹芦笙,边靠近她,并用脚尖轻踩她的脚尖。这时若姑娘也相中他,则用手轻捶他的后背,乘势拉着他的衣袖,到山前坡后去互诉衷情。这种“踩疼阿妹的脚啊,打疼阿哥的心”的求爱方式,人称“踩姑娘”。
“青(亲)”是以双男女或双男四女各为一组。男的吹着一支同音小巧玲珑的小号芦笙在芦笙场(坪)上,自东顺南向西方向旋转成一个圆圈,双脚也同时伴随芦笙节奏步舞;女青年手挽手下在男青年的背后伴随笙声旋转、起舞。时间不限,越久益佳,直至男青年停歇吹笙才罢休。“踩青”每组青年男女,都按从东顺南向西徘徊旋转,但旋转的圆圈视其专场面积而定,直径一般在一米七八左右,成套的场面,吹笙多达十六七组或二十多个组。在跳踩青舞时,男青年看中了如意的正在秘书背后的俊秀女青年。为表钟情,用脚尖趁女方不防时往后轻轻地踩在心爱的女青年的脚(鞋)背上,如此,辗转返辙,女青年如情投意合,则将右手轻轻地朝着男的背胛一扛,以示回敬,正恰如清毛贵铭的《西垣遗诗》中就在“蜡花锦袖摇铁铃,月场芦笙侧耳听;芦笙作情语,铃儿心事最玲珑”的生动写照。同时,店在四周围观群众。一些人大声疾呼起哄:“只准打(男)背,不准踩(女)脚;只准打背,不准踩脚,不许乱踩、乱捶……登时,围观的人群蜂拥而至,重重合围,挤得水泄不通。而跳踩青舞放置的圆圈越来越缩小,既便于踩脚,围观的人群不时哄然大笑……。
银饰是革家民间艺人加工制作而成。银匠艺人多在塘都、枫香两寨。 银饰工艺复杂,以板项圈为例,项身雕刻有三龙抢宝和四鱼四鸟。项身下中央吊有一块圆银盘,盘内有卧龙戏水,盘下垂吊九把各不相同的刀、剑、戟、矛。两侧还分别垂吊四十八串各不相像的狮、虎、鱼、鸟、蝴蝶、喇叭、响铃。银饰中的纹样则多与蜡染纹样相仿。 乐器 革家乐器有芦笙、木鼓、唢呐等,工艺十分讲究。 竹器编织 革家竹器编织手工艺品,有晒席、睡席、鱼篓、提蓝、箩筐等。重安是重兴乡的望坝、鬼冲、芭茅冲(瓦角)等材盛产革家竹器,久负盛名,有“竹编之乡”美称。 铁器 革家有从事打铁的工匠,加工斧头、镰刀、薅刀、柴刀、锄头、钉耙、菜刀、家庭织补机等等。 石器 木工 革家有许多人从事石器加工, 能加工石碑、石桌、石凳、石擂、水碾、石磨等。能架设石拱桥。木工能建造美观的木房等。
革家人有语言无文字。在黄平、凯里沿重安江两岸亻革家聚居的区域内,亻革家男女老少都讲自己的语言,亻革语是当地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一部分成年人能兼通汉语,由于这一地区是苗语中部方言区,在生活中与苗族接触较多,因此,也有极少数人能通苗语。
关岭自治县的亻革家(据说是咸丰年间由黄平搬去的)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加之人口少,居住分散,又与汉、布依、苗、仡佬等民族杂居,大部分人已不会讲本民族语,只有七、八十岁以上的少数人还能讲,但已讲不完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以汉语为主要交际工具。
亻革家喜欢唱歌,在唱酒歌、古歌时,都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有丰富的诗歌词藻,善于用比兴手法来表达诗歌的含义。唱山歌、情歌时一部分人用民族语,也有一些青年人,喜欢用汉语演唱,但曲调则使用亻革家自己的民族形式。
亻革家语内部很一致,没有方言的差别,只有土语和土音的不同。从黄平、凯里、关岭三地语言点比较起来,关岭虽然距黄平更远一些,但语言却更接近—些,这对关岭亻革家是由黄平迁去这一说法,是个有力的佐证。总之,亻革家语言一致性大,各县的亻革家都可以互相通话,社会交际没有困难。
亻革家长期以来与苗族、仡佬族、东家等居住在一起。 亻革家语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言,它与仡佬语的关系较远,与苗瑶语的关系较近。但从实际情况看,亻革家语无论与仡佬语还是苗瑶语都是难以通话的。
黄平的亻革家语与苗语中部方言和西部方言差别都是较大的。苗语中部方言文字标准言点凯里县挂丁苗语与黄平枫香寨亻革语作对比点,比较结果,在790个最常用的基本词中,相同的词86个,占1089%,其中汉语借词29个,占368%,本民族固有词57个,占721%;苗语西部方言文字标准音点毕节县大南山苗语与黄平枫香寨亻革语作对比点,比较结果在同样的790个词中,相同的149个,占1886%,其中汉语借词39个,占494%,本民族固有词110个,占1392%。
亻革家语与仡佬与的距离比较远。贵州镇宁自治县凉山的仡佬语与枫香寨的亻革家语进行比较,在790个词中,相同的79个,占10%,其中汉语借词12个,占152%,本民族固有词67个,占848%;相近和同源词62个,占785%;不同的词649个,占8215%。
亻革家语与东家语则基本可以通话。麻江县隆昌公社的东家语与枫香寨的亻革家语比较的结果,在790个常用词中,相同的452个,占5722%,其中汉语借词43个,占544%,本民族固有词409个,占5178%;相近和同源词131个,占1658%,不同的词207个,占2620%。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亻革家语和东家语相同、相近和同源的词总数可占到738%,互相通话没有什么困难。
革家约五、六万人,自称“哥摩”(革语),革家的分布,主要在黄平、凯里、麻江、关岭
、瓮安、福泉、镇宁、兴仁、黔西等地,以重安江两岸的黄平、凯里最多,黄平县有21万人,占全国亻革家人口的432%主要居住在重兴乡和附近的重安镇、黄飘乡、谷陇镇、崇仁乡、新州镇、浪洞乡的89个村寨,黄平亻革家第一大寨的是枫香寨有700多户、3700多余人,第二大寨是塘都寨400多户、2000余人。”还有望坝村等。居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境内的有近万人,主要居住在龙场镇麻塘一带,麻塘是最典型的寨子之一,有98户,450人多人。光绪四年(1879),革家人高贵富、罗廷相、罗文海等20人“勒石定章”立碑于龙场泡木寨,刻有“新寨、干岩、杨家山、老鸦山、华界、洛棉、流水、鱼洞、高帮坡、老鹰岩、一碗井、干田、小泡木、杉木坳、马坪、看牛坪、下院、江禾”18寨和头人姓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