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广东,我们那边的结婚彩礼好像没有像其他省那样,动辄十几20万,还要三金,还要买衣服,还要改口费一两万块什么的。我们只是意思一下,有钱的话5万左右,没有钱的话一万八千的也可以。
记得几年前我姐结婚时她婆家彩礼才给了一万块,服饰也没有说婆家买,三金也是,压根都没听过有三金这回事,婚礼那天也没有所谓的改口费,反而是我姐出嫁那天我爸妈会包个红包,但是这边我们都没听过婆家要给改口费,包红包…倒是办婚礼的酒席钱她婆家出了。
当然,我们这的风俗是彩礼钱是不会随女儿带回婆家的,都是父母留着置办嫁妆,就是有多少彩礼钱就会办多少嫁妆。
轮到我的时候就更简单了,因为我们嫌办婚礼好麻烦,累死人的节奏就选择旅行结婚。老公就给了三万块彩礼,婆婆当时送了一套金饰就这样,两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就算完事了。没办婚礼,我就叫老妈不要置办那些乱七八糟的嫁妆给我,大件的东西也带不上,因为远嫁呀,最后老妈老爸也是送一套金饰了事。
后来跟外省同事聊天才知道原来很多其他方的礼金非常之高,光彩礼就十万起跳,还得要男方准备房子,车子,三金,新衣等,真是吓死个人,娶个媳妇要倾家荡产的节奏,怪不得中国很多男人因为没钱娶不上媳妇而打光棍。
我觉得 其实彩礼这回事是中国的陋习,两个人因为相爱所以才结婚,往往可能最后会因为彩礼谈不拢而无奈分手,这多可惜呀,彩礼不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我觉得中国就应该像西方那样不要什么彩礼,只要两口子过得好就好了,父母干嘛要干涉那么多呢?
未满四个月这些事都不能做:
1、新婚四个月内, 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新人在结婚的头四个月,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参加其他的喜事和丧事。
2、新婚四个月内, 忌在外过夜。新人在结婚的这段时间里,是有很多福气缠绕的。因此在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说法,新婚夫妇最好不要在外面过夜。如果是前往蜜月旅行的话,就另当别论。
3、结婚四个月内,新婚忌看戏,歌仔戏“悲欢离合”的剧情,恐看后致夫妻不睦,布袋戏以手指操作。木偶的头与四肢,恐看后会生残废婴儿,傀儡戏用绳线拉抽,恐看后产下软骨儿。
潮汕还有哪些结婚禁忌习俗:
1、 忌于鬼月完婚 即农历七月。
2、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3、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4、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 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龙者。
5、订婚当天, 不管天气有多热, 所有参加订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6、 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 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 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 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8、新娘子离开娘家时, 哭得越厉害越好 越哭越发, 不哭不发的意思。
9、 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10、 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 叫"喜冲喜", 会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 以化解之。
11、 结婚当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寝 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12、结婚当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13、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 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14、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15、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
婆媳斗法,没过门就开始防上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让老公帮忙化解一下,多帮你说话,你婆婆如果爱儿子就会对你好的。
传统婚俗中,新人来到双方父母亲桌边,向父母敬茶(或酒),以谢养育之恩。改口叫爸妈、拥抱。如果场地舞台够大,请父母上台完成这一项,来宾能看得更清楚。
如果允许的话,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
首先一杯是茉莉花茶,敬给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们,感谢大家的远道而来,感谢大家给新人带来的祝福!
第二杯茶是新娘敬给新郎的红茶,希望以后新人能够举案齐眉,红红火火。
第三杯茶是铁观音,新郎敬给新娘的,意思是观音送子。 最后一杯,是普洱茶,敬给双方的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结婚前一般有六大准备,分别是聘礼、回礼、安床、嫁妆、上头、梳头、吃汤圆。婚礼当天也有固定流程。第一是迎亲,南方带着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接亲。第二是找红鞋,新郎进门后要在新娘房间找到给新娘穿的红色婚鞋。第三是敬茶,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敬茶。第四是撑红伞和撒米,新人出门时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并且同时往路旁撒米。第五是绕吉祥路,新人上迎亲车后必须绕当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行驶一圈。第六是过门,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拜见男方长辈。第七是进行婚礼,与西式婚礼类似,在酒店举行仪式。第八是敬客,新人向客人敬酒。第九是入洞房。第十是三朝回门,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郎跟着新娘一起回娘家。
鄂东南地区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既受当地山区丘陵自然环境的影响,更是自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外来移民不断迁入定居、繁衍的结果。而且移入先后的不同导致村落形成和扩散方式的差异,进而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一姓数村、团状聚居和一姓一村,分散聚居等多种聚居模式。这种家族式聚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来自江西等宗法文化较浓厚地区移民的迁入,以及不同族群为着生存空间的竞争,导致鄂东南地区在清代前期进入普遍的移民家族的组织化和制度化进程。以宗祠——支祠——家祠为层级的祠堂建筑格局与家族聚居区——自然村落——单个家庭的聚落形态相对应,体现出建筑格局与家族结构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其中与自然村落相关联的支祠(鄂东南称之为祖堂、宗屋、公屋)更是构成所在村落的公共空间,并成为族人祭祀、娱乐、教育、生产等公共生活的核心,地理空间与血缘家族空间的重叠、建筑的象征功能与宗法组织的实际运作共同维系着清代以来鄂东南地区以家族为特征的乡村生产、生活秩序。
同族同宗集中居住,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祠堂作为保存至今的传统古建筑,为一层建筑,古祠堂一般均采用轴线对称布局,大都为三进或五进,由前殿、后殿、左右走廊、厢房、天井、大门、仪门、走廊、明楼、享堂、寝堂等组成,还有青砖、石脚、布瓦、歇山顶、排子梁、石槛板门等。有的祠堂在后面建有庭院、花园,不少祠堂还建有戏台,以古朴浑厚的建筑艺术造型,巧思多变的设计手法,充分显示了古代鄂东南先民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这些巧夺天工的古建筑艺术祠堂,除局部艺术在建造西式的楼房活动中遭到愚蠢的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而受损外,大部分还保存原建筑格局的风格。鄂东南的每一座祠堂,都可称得上是建筑艺术的精品杰作,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湖北东南八县市的方言素以繁杂著称。江西故地是不少荆楚儿女一直魂牵梦萦的地方,明初‘江西填湖北’,江西和东南沿海经移民等北迁至此,并与当地居民互动,使得鄂东南的部分风俗与湖北大部差异较大。
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吃饺子、江南等地有吃汤圆的习俗,鄂东南地区这一天并不看重,轻描淡写略过 。
上灯。在鄂东南地区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二以及正月的十五、这四天必须把家中所有的灯都点亮,到处都灯火一片。大年三十晚上不能摸地面,大年初一用过的水不能倒外面,必须倒在家里集中起来,等到初二那天再倒。过年时期也不能扫地把垃圾倒出去,意思是要把财气福气积累起来不能扫跑了。
鄂东南地区大年初二习俗,新丧之家应在正月初二祭亡灵,有亲眷前来吊慰,谓之“消新愁”。即大年初二是给过去一年家中有去世的人家拜年,如果谁家中过去一年有去世的亲属,那么这一天他的所有亲戚都要在这一天早上在他家族的祠堂里,给故去的人拜年。这一天不能到过去的一年中家里没有去世亲属的人家的家中去的,去了就是忌讳,是诅咒别人来年不好。因此,是日一般不互相串门拜年,避免不吉利。但是似乎与福建东南沿海,福清、莆田等地风俗相似。
鄂东南地区有接太公习俗 ,亦称土主会或接大王,一年一度,同一姓氏的同宗同族的抬着祖先神像全村巡回至家家户户,最后至祖祠,随从人员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旗帜招展,人山人海。如鄂州梁子湖地区与黄石大冶市地区年初时会有接太公习俗。是当地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民俗文化活动还具有祈求农业丰收,祈求人丁兴旺、繁衍子孙的功能。这与潮汕地区的年初的游神会,即与潮地区的游神赛会相似。
鄂东南地区农村里中元节烧包袱的习俗,一年一度的农村习俗,家家户户烧纸钱给已故祖先。
婚庆习俗
订婚和结婚有一定的习俗,包括定亲、谢媒、亲家过门、女婿上门、报日、款媒、迎亲等程式。
定亲:由介绍人介绍,或男女双方自愿定亲。
谢媒 :订婚时说合的媒人,有坐媒和跑媒之分,亲事一定,男女双方都要备办酒席,媒人坐首席,内外“三 党”作陪,男方办早餐,女方办中餐,名为喝“毛准蛊”,表示婚姻已定。当年腊月,男家还要差人给媒人送去礼物,以作酬劳。次年正月,男女双方都要办春酒,名为喝“大准蛊”,表示谢媒之意。
亲家上门: 男女双方亲事确定后,先是女方父亲到男方家作客,男方办酒席,请“三党”作陪,亲家坐首席。有的地方,时兴岳父给女婿封“见面礼”,后由女家请客,过程相同,但见面礼要双倍。
女婿上门 :由男方选择良辰吉日,由媒人领到女家上门,并随带一些礼物。女婿回家时,女方也要“打发”礼物。此外,从订婚到成亲前,每年四时八节,男方都要给女方送节礼,遇有红白喜事,男、女家互相送礼。
报日: 娶亲之前,由男方向媒人提出,经媒人征得女家同意后,决定喜期,并用红纸写好“报日书”,送到女家,名曰“报日”。报日时,男方一般要向女方送去食品、首饰、衣料等礼物,还要给女方的亲戚、亲房送去鲜肉和饼子等礼物。到出嫁时,女方的亲戚、亲房都要回送衣料、钱物等。报日后,由女方开出礼单,男方办齐礼品〈或礼金)送给女方,并要再次重谢媒人。
款媒:迎亲前夕要盛款媒人,款媒是由男方办酒席,请媒人坐首席,由内外“三党”作陪。餐后,男方将备办好的红纸包和香烟送给媒人,名为“谢媒”
抬嫁妆 :嫁妆主要由女方备办,也有的由男方各办部分送到女家。迎亲的头天或当天,媒人带领女婿和抬嫁妆人员到女方家,女方将箱子的锁匙交给女婿,女家为抬嫁妆的人“封礼”后,再把嫁妆抬往男方家里。
迎亲: 迎亲喜日一旦选定,风雨无阻,不可更改。亲属和伴嫁的人“哭嫁”。第三天,新娘在新郎的陪伴下回娘家探亲,名为“回三朝”,但当天要返回婆家。如果男、女两家相隔较远,也有“回六朝”或“回九朝”的。
过去,男女青年结婚,大多选择农历的二月花朝、四月八、八月中秋、腊月八等时日,在元旦节、腊月,三八节、五一节、国庆节结婚者较多,有的举行集体婚礼,有的外出旅行结婚。旅游联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