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身为一个女孩子想必最为激动和最为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出嫁,女生在出嫁当天,因为婚礼的流程比较多,我们在结婚时候也是要好好规划一番的。以下分享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1一、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
1、贴喜字
在出嫁当天或出嫁前一天,在家里的门窗上、小区里贴上喜字和对联,凸显结婚的喜庆气氛。
2、新娘化妆
新娘早起,化妆师给新娘化妆、做造型。如果接亲时候是穿秀禾服那么就是中式妆容,如果是轻婚纱的话,那么妆容就要时尚靓丽一些。此时新娘的伴娘们也应该化好淡妆,穿上小礼服并且将新娘婚鞋藏起来。
3、等新郎来接亲
等新娘化好妆,整理好服饰后,新郎和伴郎团大概也就到了。此时伴娘们要齐心协力堵门,并且新郎出于礼貌需要给女方家堵门的人红包。
4、玩接亲游戏
当新郎进入家中,需经过堵门、求婚等环节。一般堵门是迎亲中对新郎的最大考验。而成功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捧鲜花,来个干净漂亮的单膝跪地,向新娘求婚。
5、改口敬茶
游戏结束,新娘答应嫁给新郎之后,就需要到大堂给父母敬茶。敬茶顺序为先敬父母,后敬爷爷奶奶。
6、新娘出门
最后就是由女性长辈撑红伞护着新娘走到礼车,让新娘随着接亲人员到男方家,意思是祝愿新娘婚后幸福美满,开枝散叶。不同地区的出门习俗不同,具体按照自己当地的习俗来。
二、女孩出嫁结婚当天禁忌
1、出嫁时间是有禁忌的,不是每个日子都适合结婚,因为结婚要选择吉日,代表着结婚之后能幸福美满,还有每年3月6月7月不适合举办婚礼,因为在我们中国这些时间属于鬼节。
2、出嫁时候一些细节部分要注意,要看一下所在当地有没有什么风俗传统习惯,有些地方说女儿出嫁当天不可以上扇子,代表着散的意思,这结婚还没开始呢家庭就散了,寓意不是很好。
3、结婚之前女方家里要贴上喜字,代表红红火火,是父母对子女的一份牵挂,一份祝福,希望孩子嫁人之后幸福美满。
4、在一些地方女孩子出嫁时不可以回头,如果回头的话代表结婚之后生活不会幸福,当然这些都是风俗传统。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2一、女方嫁女儿的流程
1、准备
新娘有伴娘陪伴化好妆,新郎起床准备好几个红包,和伴郎接头,扎花车。车队出发去迎接新娘,车队一般是摄像车在头或者尾,自由切换,接着是花车再到车队。车队到达了新娘家,一般伴娘都会故意刁难新郎,所以新郎要把准备好的红包给予,表示感谢。接着新郎拜见岳父岳母,收个大红包,然后新人以及伴郎伴娘一起吃饺子等。
2、到达男方家
车队迎亲回到男方家,新娘需要通过跨火盆进入男方家,如果楼层不高需要新郎抱上楼,然后拜天地,敬父母茶水。之后一家拍摄等,过个30-50分钟再一同前往酒店。
3、到达酒店
新娘挽着新郎一起出差,现场可以各种轰炸,放气球,吹口哨,拉花等。
4、婚礼仪式
在司仪的主持下,完成互换戒指,交杯酒、倒酒、切蛋糕、敬父母茶水等等仪式。
5、婚宴
在喜帖上的时间需要填写早一点,因为避免婚礼开始时候,有宾客缺席,然后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需要逐桌敬酒。
6、结束
较后是晚上需要闹洞房,伴娘伴娘累了一天可是会在这个时候好好的报复你哦!较后欢送宾客们。
二、现代嫁女的流程
举聘(送聘)男方:
男方送聘一共分成4个红包:即
1、聘金;
2、礼饼仪;
3、六礼仪;
4、头甜尾甜。
1、聘金
聘金装入红包后,外面要用红缎子包好,叫红缎包聘;
2、礼饼仪
礼饼仪则用于送女方亲友的喜糖喜饼,按女方亲友份数折算为金额,装入一独立红包;
3、六礼仪
六礼仪则为开门仪、福肉仪(洗屎包)、发包仪、冠仪(上轿嫁衣)、履仪(上轿鞋)、修容仪。六礼仪装为一个大红包;
4、头甜尾甜
旧时头甜为茶包(饮茶时用以送茶的饼食)2个,尾甜为1包豆条1包饼干。现可用1红包代替,写明“头甜尾甜”。女方只能收三份之一,三分之二归回男方,以示尊重,以示双方都甜。
5、除上述4个大红包之外,聘礼还须:“如意”1支(放于聘金之上),大吉2对,福圆(桂圆)12粒,发饼(酒饼)6粒,金器若干。
女方:
男方来举聘时,女方家必须:
1、应请吃甜面蛋(给女婿的应有两个蛋,吃一个,另一个剔为两半和一点面留下来);
2、应请吃落汤钱;
3、收聘礼(头甜尾甜应收剩三分之二,两对大吉收起一对换一对下去,仍为两对带回去);
4、腰肚1个。内装草头1对、如意1支、福圆(龙眼干)12粒、发饼6粒、银元几对、荷包1个(荷包内放有5色种籽1包、顺治钱2个、如意1支、仙草1对、福圆1对、发饼1对);
5、大件物品(如有大件物品可先拿到男方家);
6、煤油灯1对;
7、口壶1对;
8、毛巾2条;
9、全猪心肝1付,煮了女儿吃一点,余女婿带回去吃(可用红包代替);
10、鸳鸯香蕉1梳;
11、开门钱一份,用1红包回;
12、再用1红包钱代替其余回礼(可用660元代表六六大顺)。
是日双方开始发帖。
回去后,“草头”放于新房橱顶,“大吉”“鸳鸯香蕉”放好,女婿煮猪心吃,余留安床时用。
姑娘出嫁女方婚礼程序3女方出阁仪式流程
1、提前布置好家里,门窗贴上大红喜字,对联,气球等等。
2、准备茶具,因为到时候新人们需要给父母敬茶并改口称呼,也就是改口茶。
3、提前烧好花生红枣莲子汤,新人出门是要吃的,寓意着早生贵子。
4、接下来就是等待新郎上门接亲,接下来就是到堵门环节了,会有各种有趣的游戏整着新郎(堵门游戏是需要伴娘们和新娘们提前准备的)如果新郎没通关,就需要拿出堵门红包来“求饶”。当然这个堵门环节各位伴娘们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不能太过于长,免得耽误后续婚礼的进行。
5、游戏结束之后就是改口敬茶了,新娘答应嫁给新郎之后,就需要到大堂给父母敬茶。敬茶顺序为先敬父母,后敬爷奶。
6、接下来就是新娘出门了,出门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讲究也不同,一般是需要新郎背新娘出门,或者是新娘的舅舅或者兄弟,具体根据大家的当地习俗来。
女方出嫁大门经典对联
1刻竟珍爱方寸地,细心栽培栋梁材。
2云汉桥成牛女渡,春台箫引凤凰飞。
3携手同心描彩凤,并肩合力育新苗。
4柳叶映眉妆镜晓,桃花照面洞房春。
5诗题红叶心花放,玉种蓝田困实香。
6夺取中心新据点,开展全面大进军。
7玉种兰田千秋庆,丝牵绣暮百载缘。
8鸳鸯比翼新婚乐,龙凤呈祥花烛辉。
9、良宵莺笙伴凤语;早春鸳锦映红妆。横批:之子于归
10、金秋玉满飞来喜;大家闺秀得郎君。横批:百年好合
11、绣阁女红止今日;厨司妇道始明朝。横批:之子于归
12、绣阁昔曾传跨凤;德门今喜近乘龙。横批:珠联璧合
13、联谊攀亲,何必求门当户对;择郎嫁女,只须要志同道合。横批:春华秋实
14、此去有家,公婆同样知冷热;思乡常记,父母永远不炎凉。横批:喜上眉梢
我的老家是黔东南的台江县,那里有967%的人口都是苗族,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有着浓郁的苗族婚俗习惯和独特的酒文化习俗。
“游方”是我们苗族人民恋爱的主要方式。
我们那一般都是在晚上“游方”,但是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施洞镇一带)和“六月六”的游卯节(巴拉河畔一带)除外!
一般每个村寨都有两个指定的给青年男女“游方”的场所,在我们那叫“马郎场”,一个是晚上用的,一个就是给农历“六月六”时白天用的(一般都是在寨子边上的枫树林里。注:枫树是我们那里的风水树,一般都有3人合抱那么大)。
到了农历“六月六”那几天,本寨的姑娘都打着花伞,来到寨子旁边的枫树林里,唱起了飞歌。其他寨子的小伙子闻歌而来,先是勾肩搭背地对着姑娘们对歌,然后相中了喜欢的姑娘之后,就拖上那位姑娘到一旁对歌……
我还记得其中的一首开场白似的飞歌——
大西响大呀,
满娘季对多,
多咖上乃么,
呆洗“列啊”满“也哦”?
——啊……吼……
歌词大意是:来交谈吧,你们在那么遥远的地方,遥远得有一辈子,(如果再不来交谈的话)哪个还能够与你们亲近呢?
看看,咱们苗族谈爱很直接吧,爱就是爱,没有什么花花肠子!!
一般经过数次游方交流,小伙子如果对姑娘有意的话,就可以向姑娘讨要“嘎迭”(苗语:围兜,我们那的苗族女孩都有自己精心绣制的围兜,围在衣服外面,煞是好看。)。如果姑娘喜欢小伙子的话,一般不会拒绝小伙子的要求的。
讨到“嘎迭”之后,小伙子会跟家人商谈,告诉家人自己喜欢的姑娘的名字。然后家中老人就会托姑娘寨子里的自家亲戚去调查姑娘家的背景,只要是调查姑娘的为人、相貌、家中是否有不干净(比如有蛊虫或者亮鬼之类)的直系亲属。如果没有的话,就派亲戚到姑娘家说亲,姑娘家的老人也对小伙子家进行同样的调查,满意之后,才答应这门亲事。
接下来就是选定接亲的日子,选好日子之后。到了接亲那天的晚上10点钟左右,男方小伙子就带上本寨的一两个小伙子一起,出发到女方家接亲。
到女方家之后,女方已经穿上了家里准备的银衣,盛装待发了。别以为小伙子们能够轻易地就把姑娘接走了,因为按我们那的习俗,小伙子们得经过拦门酒和擦锅底灰这两道关。
拦门酒一般容易过,我们那的小伙子个个都是海量,一般一两斤米酒之后,女方家的代表们都会放小伙子们进门。但是进门之后,躲在暗处等候多时的姑娘的姐妹们就会拿出用猪油搅和过的锅底灰出来,一把一把地抹在小伙子们的脸上,小伙子们也不是吃素的,也抢过锅底灰往姑娘的姐妹们脸上抹去……一下子,姑娘和小伙子们都成了黑脸包公!!
嬉闹过后,小伙子们就围在火坑旁边,一边享用女方家里准备的简单送别宴,一边接受着女方家老人们的祝福语。
宴毕,女方姑娘的弟弟或者哥哥就背上姑娘出门,跟新郎一起来的小伙子们就放起带来的鞭炮。来到马廊场之后,哥哥或者弟弟放下姑娘,姑娘要在马廊场和姐妹们告别。姑娘和小伙子一起在马廊场唱了几首飞歌之后,姑娘就打伞,在自家一姐妹的陪同之下(主要是帮新娘挑首饰和衣服),走路去新郎家。陪同新郎来的小伙子们又开始放鞭炮,一直放到出了寨子的范围。
到新郎家的寨子旁边时,陪同新郎来的小伙子们又开始放起鞭炮来,一直到新郎家门口。这时等候多时的新郎家的人就出门来迎接新郎新娘(有时候是在寨子外面的路口迎接),新郎家里的妹妹就接过新娘的首饰衣服担子,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看新娘子。
新娘进门之后,就待在新房里不出来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才在新郎的妹妹的带领下,挑着水桶到本寨子的水井里去挑水。但是寨子里的妇女和女孩子可以到新房里去看新娘子。
新娘进门,一般都由寨子里有名望的老人(族长或者鬼师——做法事的师傅)主持简单的迎接仪式,杀了一只鸡,煮成一锅菜,叫上几个寨子里的老人,和一起接亲的小伙子还有陪同而来的女方家的那姑娘一起吃点饭、喝点酒。闹到2、3点左右,然后散去。
第二天5、6点左右,新娘就在新郎家的妹妹(没有妹妹可以叫堂妹或者侄女代替,要没有出嫁的女孩带路)的带领下,挑着水桶到寨子里的水井里去挑水,一直把水缸里放满水,以代表真正成了男方家里的一份子。
新郎家的男人和妇女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杀猪的杀猪,煮饭的煮饭,开始准备盛大的婚宴!
一般苗家的结婚宴,全寨子五服以内的亲友都会参加,还有舅舅姑妈等亲戚都会来,一般都要有300人左右参加。招待这么多的亲友,一般要杀500斤左右的猪(两头甚至三头),煮5、6百斤以上的米和喝1000斤以上的米酒!要在新郎家里招呼这么多人是容不下的,好在每次婚宴都有几个负责人,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他们就动员新郎家里的兄弟和叔伯或者新郎家的邻居,由新郎家出米出菜,在这些人家煮饭煮菜并摆上宴席。
一般安排有专人煮饭,专人收礼,专人记帐,专人安排带客到各个宴席就餐并陪酒,专人发放白肉(就是将猪肉整大块放到大锅里和着青菜和大米煮熟,然后切成小块,发给妇女和小孩带回家吃的,一般是一人一块)等等。
小时侯最喜欢就是婚宴发放白肉了,因为那时候穷,很难吃到肉。每当领到白肉之后都舍不得吃,留到晚上回到家里放在火坑里烤出油之后再拌着辣椒酱下饭吃,一块小小的白肉竟然能够让我吃上三碗白米饭,现在想起来,真是奇迹!!
小时侯婚宴时,一般每家每户的家庭主妇都会带上自家炒的菜(一般是鱼肉之类),拎上一瓶酒,再带上一升米(有时还在米里插上几块或者十块钱),到新郎家去赴宴。米就倒到收礼台的箩筐里(礼钱有专人收),并有记帐的记录在册。九和菜就带到宴席上与大家享用了。
我们那一般是流水席,来了客人就吃,吃了就走,下批客人来了又上菜接着吃……桌子是传统的长桌子,一般两米长,70公分宽,80公分高。饭菜摆好之后,主客围在长桌旁边,长桌的主席上一般坐着有威望的男人。
坐好之后,由主席上的人先祝酒,接着按辈分和主客轮着祝酒:“酒咯XX,酒咯XX……”如此这般之后,才开始动筷子夹菜!
酒过三巡之后,人们开始敬酒,先是由辈分低的敬辈分高的(不论老少,只论辈分),再由客人敬主家。我们那敬酒不是象汉族和其他地方那样将酒杯端起对着所敬之人,然后一饮而尽,或者相互碰杯。而是双手举起自己的酒碗,端到所敬之人嘴边,一边唱着酒歌,一边看着对方一饮而尽!偶尔对方还会客气,一边常歌回应,一边端起自己的酒碗,一手接着所敬之人的酒碗,一边将自己的酒碗送到所敬人的嘴边,两人一起一饮而尽……
酒到酣处,男人们和妇女门都情不自禁地唱起酒歌,歌声响彻云霄!!
醉了,男人和妇女们就跳起舞来,一边唱一边跳,不时还互相用自己的臀部与对方臀部相撞……更有甚者,拿出锅烟灰,或者颜料水在对方脸上互抹!!
呵呵,我淳朴豪爽的同胞呀,你们给了我无尽的美好回忆!!
常常怀念小时候的日子,那时候我们那里还没有电灯,每天晚上都点着煤油灯过日子,“游方”时就靠一把手电筒。小时候我就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手电筒,是我叔叔送的,用来晚自习用的。
每当夜晚吃过晚饭之后(一般是9点左右),我们寨子里的的马郎场和其他周边寨子的马郎场上就开始响起悠扬的飞歌和尖锐的口哨声,偶尔还有动听的木叶声……让人心驰神往!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每当下自习之后,都要到“丢当”(有椅子休息的地方,一般每个寨子都有,主要是年轻小伙子聚集商量到哪里“游方”的地方。)去叫比我们大的青年们教我飞歌和情歌,那时候学了好多,可是现在都不记得了!偶尔晚饭也不回去吃就直接跟他们到周边的寨子里去,看他们如何“游方”。那时候很调皮,对性也是朦朦胧胧的。喜欢在马郎场里做恶作剧,做得最多的就是捉一些小虫放进比我们大的女孩子们的脖子里和跳起来打他们的胸部(那时候很矮),现在想起那些事情来,真是汗颜……
姊妹节是我们台江县施洞镇一带一个有关苗族恋爱的节日,到那天,附近村寨的女孩子都到山上采集一种树叶和糯米煮成五颜六色的“姊妹饭”,还到田里捞鱼呀虾呀之类煮成“嘎本梭”(榨辣子汤),等待其他寨子的小伙子到来。
一般小伙子到来之后,都会带些好菜或者礼物来。吃“姊妹饭”是有奥秘的,如果哪位姑娘喜欢小伙子的话,就会在“姊妹饭”里包上一样东西给那小伙子,如果不喜欢的话,小伙子就会看到姑娘送给他的“姊妹饭”里包着辣椒。(小时候听说过,不知道是否属实)
现在,台江县政府已经把“姊妹节”和本来在农历五月二十五举行的“龙舟节”整合成“姊妹节”,搬到了县城台拱镇举行。在县城里的翁你河上筑了条拦河坝,并在坝上建了古色古香的风雨桥。在“姊妹节”的时候,就蓄水成湖,用来举办龙舟赛,至今已有10年历史了。
欢迎各位红网的网友到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的台江县去体验别有风情的苗族婚俗,领略苗族人民独有的酒文化。谢谢!
在《鲁豫有约一日行》第七季的首期节目中,央视知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 刘纯燕 和丈夫 王宁 一起参加了录制。
这是前央视“ 国脸 ”王宁第一次参加访谈节目的录制,也是夫妻两人的一次罕见合体,鲁豫等这个机会等了 3年 ,
一个是一丝不苟的央视“国脸”,一个是常咋咋呼呼,小孩子心性的少儿节目主持人,性格南辕北辙,两人的结合在很多人眼中都是“ 不可置信 ”。
甚至有人怀疑,儿童之友的刘纯燕能做好一个妻子和媳妇的角色吗?
在这档节目中都有了 解答 。
节目录制当天,恰逢王宁和刘纯燕 结婚31周年 ,也是刘纯燕的生日。
她带着鲁豫一行人来到了婆婆家,共同度过这个难忘的日子。
说起自己的儿媳妇刘纯燕,婆婆是赞不绝口,夸奖:
鲁豫夸奖他们是“ 婆媳关系 ”的典范!
后来切蛋糕的时候,公公还专门为刘纯燕唱生日歌,可见家庭关系十分和睦,做儿媳妇,刘纯燕不敢说是满分,却也是非常 优秀 。
至于夫妻恩爱的秘籍,就要从他们的 相识 说起了!
刘纯燕虽然身材矮小,但从小就是个“假小子”性格,咋咋呼呼嗓门超大,还得了个“ 喳拉燕儿 ”的外号,9岁就开始了配音和主持生涯。
在考进北京广播学院之前,刘纯燕已经是个老演员了,靠配音稿费就攒了10万元,那可是八几年的时候。
后来刘纯燕和王宁同成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84级的学生,刘纯燕被同学起外号” 小不点 “,而王宁因为不苟言笑被同学戏称是” 王科长 “。
虽然都是班级中的风云人物,但是因为性格南辕北辙,两人很少有交际,两人后来能在一起,还源于刘纯燕的乐于助人“ 做媒 ”。
大二的时候,一个女同学喜欢上了王宁,自己又不敢去告白,刘纯燕自告奋勇去“做媒”,没想到被王宁严肃的 拒绝 了。
后来两人再见面,总有一点尴尬,突然有一天,王宁一声不吭的给刘纯燕递上了一瓶酸奶,由此揭开了他们的 初恋 序幕。
不过这个说法在 王宁 这里却有另个说法,
不管怎么说,两人谈起了恋爱,在恋爱期间还有一个“ 刘纯燕吃醋 ”的小插曲,这次也被王宁曝光了。
年轻时的王宁一直相当一个歌唱家,虽然后来走上了播音道路,偶尔在活动中也常登台唱歌。
这次采访中,王宁还重点提了一下当初一起二重唱的女同学侯力,还说侯力是班中的第一美女。
因为他们两人一起唱歌的事情,刘纯燕还 吃醋不高兴 了。
虽然刘纯燕澄清说“ 没有不高兴,净瞎说 ”,但能被王宁能记这么几十年,相比来看王宁的说法更加让人相信。
有趣的是,鲁豫在他们家相册中发现了王宁当初与侯力同台唱歌的照片,立马打趣,帮刘纯燕”报仇“说“ 太过分了,怎么还留着这张照片 ”
还是公公婆婆一起解围,才化解了儿媳妇刘纯燕的“ 醋意 ”。
当然了这只是个小小的 玩笑 ,王宁和刘纯燕的爱情还是非常甜蜜的,王宁的宿舍中贴满了她的照片,1988年两人步入婚姻。
别看刘纯燕长得像个小孩,其实王宁在生活上十分 依赖 她。
与新闻中的不苟言笑不同,生活中的王宁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说起妻子刘纯燕总是挡不住脸上的笑容。
他说刘纯燕非常活泼,一个人能够说个不停,他也不回话," 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出去了,不当回事 "。
可是没了妻子在耳边唠叨,他也会不习惯,有次刘纯燕出差,极度不适应的王宁写了一首 打油诗 :
其实他们的生活中也有 摩擦 ,因为生活理念的不同也有过争吵,因为不刷碗或者是不收拾屋子,王宁就批评过她" 你们就这样过日子吗 "?
之所以家庭成功和睦,王宁有一个秘籍那就是“ 回避和忍 ”。
有趣的是,别看已经是30几年的老夫妻,两人却很有“ 童心 ”,刘纯燕调侃王宁,重要的场合就叫我金龟子,其他时候就 吹个口哨 代替昵称,表示我有事找你。
没想到荧幕前严肃的“国脸”王宁,在私下里却是这样的 调皮 。
熟悉“金龟子”刘纯燕的人不难发现,从第一代“金龟子”亮相,到现在的第五代金龟子,刘纯燕的“ 锅盖头 ”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变过。
有人嘲笑她“ 装嫩 ”,却不知道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的艰辛。
为了职业生涯,她晚了10年才生下女儿,为了“金龟子”这个能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角色继续保持,她不仅发型没换过,甚至连发型师都没换过,固定 20天剪一次 :
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可是为了自己的职业,金龟子只能坚持。
这大概也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喜欢她的原因吧!
婚礼——拉其斯坦
静夜里响起了
一阵阵喜庆的法螺。
新郎新娘如入画一般地
衣襟相结羞涩地站在礼堂里。
女人们撩起面幕的一角
在窗外偷偷地窥探着,
雨季的夜里雷声隐隐——
雷声里吹起了结婚的法螺。
凉爽的东南风不在吹拂,
沉沉的天空里乌云密布。
礼堂里灯烛辉煌,珍珠项链闪闪发光。
是谁突然冲进礼堂里?
大门外还敲起咚咚的战鼓。
人们全都吃惊地站起
走拢来围绕着新郎新妇。
向戴着花冠的麦特里王子
说话的是马鲁瓦的使者——
拉姆辛格陛下上了战场,
亲自和异族的敌人打仗。
他号召你们前去参战,
动身吧!勇敢的拉其普特。
“万岁!拉姆辛格万岁——
高呼着马鲁瓦的使者。
“万岁!拉姆辛格万岁!”
麦特里的王子高呼着响应。
新娘的心被吓得粉碎,
两只大眼里闪烁着泪水,
“万岁!拉姆辛格万岁!”
伴郎们高呼着,异口同声。
拉姆辛格的使者大声说——
“麦特里王子,时间不容你再事久停。”
为什么还空吹着口哨,
为什么还空响着法螺?
解开了结成同心的衣襟,
新郎凝望着新娘的脸儿说:
“亲爱的,是那死亡的邀请
破坏了我们欢乐的结合。”
如今徒然空吹着口哨
如今徒然空响着法螺。
穿着礼服,戴着花冠,
王子骑马飞奔而去了。
满脸含愁,头温柔地低着,
新娘转回自己的闺阁。
灯火慢慢熄灭,
宫廷的礼堂变成漆黑了。
头戴花冠,颈悬花环,
王子骑马飞奔而去了。
妈妈哭着说——“把结婚的礼服
脱下吧!哎,你苦命的!”
女儿安静地对妈妈说:
“别哭吧,妈妈,我求你,
让我穿着结婚的礼服,
我要为他到麦特里堡去。”
妈妈听了手捶着额头
哭着说:“哎!你不幸的。”
皇家的司祝给她祝福,
在她头上洒着吉祥草和米谷。
新娘坐上华丽的彩轿,
女人们吹起吉庆的口哨。
彩衣鲜明的男女仆妇,
一队队走来陪伴她上路。
妈妈走来和她亲吻,父亲抚着她的头给她祝福。
深夜里,火炬烛照天际,
是谁来到了麦特里的城门里?
有人在喊:“喂,停下轿子,
禁止奏乐,别再吹笛——
麦特里的居民正一同准备
为麦特里王子举行火葬礼。
麦特里王子今天牺牲在战场上,
在这不幸的时候是谁来到麦特里?”
“喂,吹起笛来,奏起喜乐!”
新娘在花轿里吩咐说。
如今这神圣的一刻再不容失去,
衣襟上的同心结再不会松弛,
在火葬场熊熊的火光里
要念诵婚礼中最后的蔓荼罗。
“喂!吹起笛来,奏起乐来!”
新娘在花轿里吩咐说。
戴着珍珠项链,穿着新郎的礼服,
麦特里王子躺在火葬场里。
轿子里走出了王子的发妻,
衣襟和他的血衣紧紧结起。
新娘坐在王子的头前,
新郎的头抱在她的怀里。
深夜里,穿着血衣,
麦特里王子躺在火葬场里。
响起了一阵阵尖声的口哨,
女人们一队队地走来了。
“善品行”——赞美着皇家司祝婆罗门,
颂赞师说——“噢!你征服死亡的女人。”
新娘盘膝端坐在焚尸的柴堆上——
风吹着熊熊的葬火在燃烧。
火葬场上一片胜利的欢呼,
女人们吹起结婚的口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