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结婚送什么礼物好?

表哥结婚送什么礼物好?,第1张

去泥塑店自己捏两个可爱的茶杯送给她 一个大的一个稍微小一点 带上可爱的图案和祝福的话~ 这样的话

一是能放在客厅里当摆设而不是抽屉里关起来了 当看到这个茶杯就能想起你

二是是你亲手制作的东西那么可见诚意多么明显~

三是你也考虑到你嫂子了 你哥肯定很高兴 以为你也喜欢嫂子~

呵呵 祝你哥哥幸福哈~

站在镜头前面的格荣定珠一家稍稍有点不适,因为他们已经从外部世界中得知这样的婚姻可能有点“异样”:格荣定珠和兄弟永争只玛娶了同一个女人 - 取品。因此,两兄弟在合影时故意拉开了一米左右的距离 - 一段令人深思的距离。

这就是滇藏沿线一些藏族村寨令人惊讶的婚姻现实:几个兄弟娶一个女人。当《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大香格里拉”科考队深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浓雾顶村,他们对一妻多夫的婚姻状况感到意外,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谜团被逐渐揭开――土地缺少,人口膨胀,这或许是最适合横断山区峡谷生存的婚姻。

“我们家是祖传几个兄弟娶一个女人的。”格荣定珠说。家里的分工非常明确:弟弟负责放牧,他负责农田,妻子负责管理家务和内政。一个稳定的大家庭才能富起来;他们有两个孩子,兄弟俩从来没有考虑过哪个孩子是谁的;离婚?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考察队发现,一妻多夫的形成与地理条件有关,这里处于横断山脉区域,到处是高山峡谷;河谷气温高,适合耕作,山间或山顶是草场,只能放牧。这是中国最特殊的区域之一:半农半牧区,这决定了一个男人对农、牧不能兼顾,一妻多夫家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人正好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如果兄弟中间有人爱上了别的女人,大家就会把他“嫁”出去 - 这会遭到全村的耻笑,因为他在逃避扶持一个大家庭的责任。

考察队沿滇藏线北上,在西藏昌都的左贡县东坝乡军拥村发现了更多的一妻多夫的家庭。

48岁的白玛朗措是4个兄弟的妻子,她已经是8个孩子的母亲。她被问了一个让她有点难为情的问题:兄弟4个,你最爱谁?她说:4个兄弟我都爱,爱一个不爱另一个不可能。那么,兄弟4个谁最出色?她的回答像外交官一样老练:他们一个比一个出色。

大峡谷的特殊地理造就了一妻多夫,这是节约资源也是创造财富的最好的方式。考察队的专家还找出了文化因素――这一带仍然处于川、滇、藏交界的“大香格里拉”女性文化带,有强大的女性文化传统,一妻多夫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亡,它在一些特殊的横断山区顽强地延续下来。

“无论走婚还是一妻多夫,都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内部循环和平衡。它们维系了一个大家庭,避免了建房、分地,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考察队领队单之蔷说,“尽管在中国内地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横断山区部分藏族群众世代相袭的走婚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也得到应有尊重。当地政府没有计划要‘拆散’这些家庭。” 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下游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居住着一个具有自己独有民俗民风、语言文化的古老藏族部落,他们称自己为“扎坝娃”,他们生长繁衍的地方被称为“扎坝”。

扎坝人居住地清代属康定明正土司管辖,现主要分布于雅江县瓦多、木绒、普巴绒,道孚县亚卓、扎拖、红顶等地,有人口13000余人。习惯上将道孚县境内的扎坝人居住区称为“上扎坝”,将雅江县境内的扎坝人居住区称为“下扎坝”。上、下扎坝民风民俗大致相同。奔流不息的雅砻江水赋予了扎坝人特有的灵性。扎坝人豪迈、直爽,天性纯朴、善良,对待生活豁达、乐观,待人真诚,扎坝语中有这样的格言“扎多木给,扎穆莫者”,意为扎坝的石头大都烧不裂,扎坝人从不说假话。走进扎坝,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木雅文化气息,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来自天籁的梵音,可以探寻那独特的扎坝方言,可以倾听这个雪域民族的古老传说,还可以看到飞檐走壁式的浪漫爱情—“走婚”。 扎坝地区由于交通闭塞,与外界隔绝等原因,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直保持着“男不娶,女不嫁”的习俗,古老的走婚习俗----“爬房子”尤显神秘。

扎坝男子通常在16、17岁便开始谈恋爱,找呷益(即恋人)。找到了呷益就开始爬房子,夜晚到女方家走婚过夜,次日清晨回到自己母亲身边生产、生活。最初的走婚是秘密的。青年男子一旦相中了某个女子,必须在白天找机会向所相中的女子表示爱恋,表达的方式一般是抢女孩的头巾或戒指等,对方如果也相中了自己,她就会含情脉脉的跑开,而在夜深人静之时打开自己阁楼的窗户等待意中人的到来。扎坝人的房子一般高约10余米,三至五层,墙体笔直,小伙子们必须在夜晚徒手攀爬上楼顶,经事先侦察好的窗户进入意中人的闺房。如果第一次走婚是从大门而入,男方会受到女方及其家人的讥笑;如果攀爬的技术不过硬没能爬上房顶,也只能望墙兴叹,与意中人无缘。对于扎坝男子来说,呷益一生中基本是固定的,也有一个男人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呷益。这种暮聚朝离的走婚,完全建立了双方感情的基础上,不带半点政治背景和金钱财产的利害关系,也不受神权和族权的约束,超然物外。如果遇到双方感情不和或因其他原因造成走婚关系不能维持,则以男子不再爬房子或女方拒不开窗而宣告解除,不存在财产纠纷和怨言、嫉恨。爬房子也有规矩,有血缘关系的男女,绝对禁止走婚。如果某个男子“爬房子”事前未得到女方同意或爬错了则将受到族人的羞辱或严惩。

传统的走婚使扎坝人至今保留着母系时代的遗迹。扎坝人的家庭里没有夫妻,家庭成员以母系一方为主线,几世同堂的大家庭成员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母亲是家庭的核心。男女恋爱所生子女完全由母亲抚养,父亲没有养育儿女的责任。

扎坝人的走婚和云南摩梭人的走婚方式略有不同,扎坝男人在四十岁后会选择一个女子结婚,四十岁后没有找到女人结婚的扎坝男子会遭到族人的耻笑。在这之前,男子在自己的母系家庭中扮演舅舅的角色,以舅舅的身份来抚养自己姐姐妹妹们的孩子,这样的行为很受尊重。 吃“臭猪肉”。臭猪肉用扎坝语准确翻译应译为“陈猪肉”或“旧猪肉”,由于其味道怪异,人们习惯称之为臭猪肉,这个扎坝人的又一奇特习俗。猪喂肥后,用绳索套猪颈勒死,在其胸开一小口将猪心血脉弄断,使肉中的血全部流回到内脏中,再把所有的内脏从小口中取出,并填上五谷缝合,后用灶灰和红土塞住七窍,把气打胀,埋在麦糠中10余天吸干水气,取出挂在灶上的房梁上自然烟薰即成。其悬挂年限一般可达10余年,最长的达到30余年。食用时,随用随取,做法也很多,可生吃、可煮食、也可熬汤,乍闻味重于“臭豆腐”,初尝入口难适,多食后方觉满口浓香,回味无穷,其中又以陈年“臭猪肉”为上品。家中如有宾客来访,主人就会用臭猪肉招待客人,此为居家待客的最高礼节。悬挂的年限及多少也成为当地衡量贫富的象征,

做“弥鲁勒”。俗称酥油饺子,形似汉族的包子,以酥油、糖加少量糌粑作馅,用连肤面制皮,做成葫芦状,顶部开口蒸吃,食用时瓣开葫芦下面的连肤面醮着上面的酥油吃,这也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食物。

四、浓厚的民风

1、建筑。除走婚、吃臭猪肉这些怪异的习俗外,扎坝地区独特的民居、丧葬、女性头饰、木制用具等也相当吸引人。扎坝人的住房又称碉楼,多建在山腰处,房屋基础呈长方形,一般为3至5层,高约10余米,墙体用片石砌成,厚约50厘米,碉楼只有一道大门,从二层开始每层设小窗户4、5个。整座房子没有一个楔子,砌墙不吊线,光凭眼力就能修得平整、光洁,非常结实。

2、丧葬。崖葬是扎坝人独特的丧葬方式。长寿的老人去世后,其子女按老人生前的嘱托,将其背至事先指定好的高山崖洞中安放,洞口用大石堵严,再放上刻有经文的片石。也有老人临死之前,自己走入隐秘的山洞坐以待终的。

3、服饰。生活在雅砻江畔的扎坝人的服饰与其他地区藏族无太大区别,服饰多以青、白、红三色为主,衣袍宽大,饰以金、银、珊瑚、象牙、九眼珠等物。区别于其他藏族服饰的是在扎坝女性头饰中有一种叫“麦多美洛”的银盘,需要女性编顶发为一圆形发髻,并编制复杂的发辫陪衬,髻上用“麦多美洛”压住。结好这个发髻要三天的时间。

4、工具。在距铁器时代已千余年的今天,扎坝人仍习惯使用传统的木制器皿,从生产用的犁、锄、镐、夯土灌溉器具,到生活用的盆、碗、盘等多用木制,以形似的原木粗加工而成。扎坝人的泥塑制品最为独特,如生活上用的盆、碗、盘、火盆、酥油灯、煨桑罐等泥塑手工业品上都雕刻有各种图案和花纹,还镶有白色小石头,体现了一种原始纯朴的美和扎坝人的尚白文化。

5、舞蹈。比较引人注意的是扎坝地区流传的跳“经舞”。“经舞”俗称“嘛哩舞”,其主要内容是“六字真言:和庆贺丰收的内容,所有唱词基本一致,跳舞时分男女二重唱的形式,共有三十余节,每节唱的音调和跳的舞步都不相同,每节的顺序特定。每年秋后,扎坝人都要自发的组织起来跳这种舞,据说在谁的地块跳,谁家的庄稼来年就长得好,因而每年跳嘛哩舞都要换地点。此外,扎坝地区的劳动号子也颇具有特色。除草、松土、收割、夯土、背东西时都有特定的劳动号子,且内容和音调各有特色。

关于扎坝人的渊源,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英国人活尔芬顿在《西夏文西藏译音说》一书中论证道,扎坝人就是早已消失的西夏王朝后裔。据《新唐书.东女国传》载:“(东女国)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20日行。......其王所居康延川,中有弱水,用牛皮船以渡。”,据任新建、王怀林老师研究认为,雅江应该是古东女国辖地。前一段时间四川电视台《魅力发现》节目中说在丹巴梭坡的一个废墟就是古东女国故都所在地,当地有个传说中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叫木茹杰布(音译)的官寨,据说这个官寨很大,藏区很多大土司每年都要向这里进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消失了,时至今天,人们无法知道他们是怎么消失的。在扎巴就有一个木绒(雅江县的一个乡),这里的民居建筑、碉楼都与梭坡相近。当地传说扎巴人在远古时代是一个剽悍好战的民族,因为树敌过多而迁陡至如今的居住区。而且这里的风俗主要是母性文化的表现形式,无论从建筑、婚丧、饮食等等方面都表现出古东女国遗风。那么,木茹杰布是不是女国国王,“木茹”和“木绒”会不会是一个意思。再进一步大胆的猜想一下,当年的东女国王族是否迁徙到了扎巴地方……,凡此种种,还有待史学家进一步考证。

风筝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风筝是用细竹条作骨架,贴上鲜艳的纸或丝绸,再画上画。到了宋代,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一种我们喜爱的活动。

香包

古时候 ,每当端午节,家里的长辈用棉布、丝绸等材料制成香包,在里面填上带香味的药材,戴在小孩子 的胸前或挂在床头,可以除病 求福。等过了端午节就把戴过 的香包扔掉,表示弃除疾病 。 所以你在路上看到别人扔的香 包,可千万不能捡啊。

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空竹

空竹又叫“抖嗡”,是一种著名的民间玩具。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空竹高速旋转而发出声音,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就成为春季的玩具了,人们在胡同里、院落中抖响空竹,悠扬悦耳的声响便在北京城内此起彼伏。

挂虎与大座狮

挂虎、大座狮是民间用来辟邪的挂饰,用泥土和纸浆制成,有黑白、彩色两种,线条的变化很多,色彩的对比强。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挂虎从戏中的面具变化而来,后来被农民挂于门上,用以迎新驱鬼。

泥叫叫

泥叫叫是一种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颜六色,外表涂上油后,又黑又亮又好看,适宜儿童玩耍。泥叫叫有很多种,如:鸟哨、鱼哨、猪哨等。

贵州黄平泥哨

陶响球

陶响球是一种重要原始乐器,也是最早的声音玩具。出土的陶响球都是陶质的球形,中间是空的, 里面装有弹子或沙粒,摇动时哗哗作响。

九连环

起源于古代民间,在清代,妇女儿童都喜欢玩九连环。九连环被国外认为是人类发明的最巧妙的玩具之一,其奥妙是开解方法的巧妙和复杂。

拨浪鼓

拨浪鼓本来是一种古乐器,后来失去奏乐的作用,成为儿童的玩具。拨浪鼓是一面小鼓,依系于两侧的小球击鼓发声。各个地区的拨浪鼓形状不一,有长如腰鼓的,也有扁似大鼓的,还有四鼓叠加的,发声时高高低低,响亮悦耳。

山西布艺玩具

打腰鼓

陀螺

不倒翁

弹弓

万花筒

吹糖人

小鸡窝(北京)

河北新城泥公鸡

旋木娃娃(山东郯城)

刻花葫芦(甘肃 )

白釉彩绘陶猫(山西运城)

水斗(江苏无锡)

民间玩具之一:岁时节令玩具

1、民间岁时节令玩具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农业一直是立国之本,所以对农时的节气节令非常重视,它们贯穿於人们的生活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岁时节令民俗。在各种岁时民俗活动中,都少不了民间玩具的参与。现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

春节:是一年一度中最为热闹的节日,各种民间玩具在过年前近一个月时间就开始销售。春节庙会是民间玩具最为集中的热卖之地。在北京传统庙会上,常见的传统玩具有近百种,如风车、花灯、空竹、陀螺、削木玩具、风筝泥塑、纸花、益智玩具等等 。

二月二:河南人祖庙会卖「泥泥狗」各类泥玩具。

立春:民间有春鸡(多为布制和泥哨)、春牛(捏泥玩具)。

清明:放风筝。寒食节(原是在清明前的一、二日。后来,民间将它与扫墓祭祀的清明 节合二为一。):北方有面塑「寒燕」。

端午节(五月初五):各种香包。

七夕:七月七「乞巧节」,宋代都城卖「摩合罗」等泥玩具。

七月十五:北方黄河流域普遍有送「面羊」习俗。

八月十五:中秋节,民间使用月饼模和巧果模制作月饼和点心。

北京和南京有泥塑「兔儿爷」和「兔子王」等玩具。

十月至年底:开始准备年货,包括各种玩具。

民间玩具之二:人生礼仪玩具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都经历了人生礼仪,甚至当人还未出生时,妇女们就开始了「乞子」活动。从出生到满月、周岁,再到成人、恋爱和结婚、祝寿、葬礼,玩具艺术都伴随著这一系列人生礼仪。

1、乞子活动:由希望生子的妇女到当地的娘娘庙等神庙烧香祭拜,并买回象徵子嗣的「大阿哥」或「泥泥狗」一类的泥玩具。

2、生子和满月:这是人生重要的开始阶段,当孩子出生时,亲友们都将送来贺礼,祖母和姥姥更是忙碌,这些礼品中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日用品和玩具,如童衣、童鞋,布老虎、童枕等。

3、周岁: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中国民间从南到北都有「抓周」习俗,让孩子自己任意抓取身边摆放的物品,其中不乏小儿玩具。

4、成长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玩的玩具很多,甚至用来镇宅拴魂的石狮子都成了孩子的玩具。羊拐、布娃娃、布口袋、翻花、连环玩具、陶模等等都是孩子离不开的玩物。有的地方在孩子长到12岁时,举行成丁礼,以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5、结婚:新婚夫妇在结婚当天会受赠大量礼品,心急的亲友会送来小孩用的物品和玩具,以表达对新人「早生贵子」的祝愿。其中的布猴和布虎是最常见的;一对雌雄布猴的作用是男女婚配的暗示。其他如面塑(面花)等更是少不了的装饰。

6、丧葬:早在史前时代的原始墓葬中,已有用玩具陪葬的习俗。后来演变为葬礼上,人们送来面塑(北方)和纸扎人,这是为「喜丧」之家准备的东西,山西至今仍有为寿终之人在棺材中放置纸泥制作的「寿星公、寿星母」偶人的习俗。如果某人是暴毙而亡,则要请戏班演皮影戏为其招魂。

7、人的一生,孩提时代是使用玩具的主要时期,玩具也主要是为孩子们制作的,但这些出自成人之手的玩具,也陪伴了成人和老人。

民间玩具之三:日常生活游戏娱乐玩具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孩子们的生活,玩具无处不在。游戏活动是展现玩具的作用和风采之处。各地均盛行的体育活动如来源於古代的蹴鞠 —— 足球、踢毽、跳绳,还有小孩子玩的「过家家」(一种模仿成人生产和劳动的游戏,由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骑竹马」(以竹竿为马,骑於胯下的小儿游戏,成语「青梅竹马」即形容两小无猜的友情)、「乞巧节」(每年七夕是传统的「女儿节」,小女孩要拜月,听大人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乞求自己能像织女一样的手巧)、「丢手绢」、玩「嘎拉哈」(即「羊拐」—— 羊关节骨)、「跳皮筋」、「拼七巧板」、「玩打仗」(小男孩模仿战斗的集体游戏,小兵器是这种游戏的主要道具)、跳格子(也叫跳房子)、荡秋千等等都是民间玩具使用的场合。

日常的家居生活也是玩具陈设之地,人们从庙会上买来的各种玩具摆放在家中——泥塑和陶瓷神像、大阿哥、栓来的娃娃都被供奉在正厅之位。墙上贴著年画《升官图》,老人们还在玩著古老的「水浒叶子戏」 (以水浒人物作装饰图案的纸牌游戏)和连环玩具,这一切仿佛是一首悠然自得的田园牧歌。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年画、刺绣、风筝、编织、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代表及其特点如下:

一、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中国著名的三大“年画之乡”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二、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代表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

三、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四、剪纸: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1.南方派,代表为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

2.江浙派,代表为江苏扬州剪纸和浙江民间剪纸。

3.北方派,代表为山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

库淑兰(1920--2004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剪花娘子”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朱华梅,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河南分会会员,在二十多年的探索创新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代表了商城剪纸的优秀品质和独特的工艺风格。在舞台布置、居室装修、礼品设计、婚礼庆贺等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五、传统编织工艺品:编织工艺历史悠久,它的起源早于陶器。陶器制造最初是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后来人们发现这编织物烧毁毁了,而粘土模型却保存下来成了陶器,这说明人类是先有编织工艺,而后才掌握制陶工艺。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竹编器物,如篓、篮、箅、簸箕等,而且编织技巧已相当成熟。到战国的竹器,汉代的彩箧。制作就相当精美了。到唐代,闽、粤一带的藤器,北方沧州的柳箱,薄州的麦杆扇就已是著名的土特产品了。

六、中国传统玩具: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手工制作玩具,俗称「耍货」。

陕西人喜欢吃酸汤臊子面,比如岐山哨子面,乾县一口香等。陕西人爱秦腔,比如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就一直是陕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陕西人性子直,嗓门大,比如演小品的郭达就是陕西人的代表。陕西人很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因此外出打工的不是很多。因为这里曾经是十三朝古都,风调雨顺,气候湿润。……

唐三彩陶

是在汉代单色釉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品种,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在用黄,绿,青等色加以装饰,烧制而成,色彩鲜丽,光泽柔和,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俑,实属三彩之冠。

面花

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当地人称为花馍。每逢婚丧嫁娶,年节庆典,乡亲们制做出各种各样的花馍,造型别致,形态逼真,或摆茶陈列,或馈赠亲朋,即可食用,又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制作花馍,和面、蒸馍的火候都有讲究,只有那些技术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

眉户

眉户在陕西关中地区最为流行,也为外省如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众所喜欢,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盛行于华阴、华县地区的称东路眉户,西路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及户县,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眉户的唱腔音乐有50多个曲牌,可以表现人物在舞台上丰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剧情。

户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原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的好评。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户县被誉为“农民画之乡”已拥有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许多优秀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收藏。

陕北剪纸

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

凤翔彩绘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生动逼真而享誉海内外。传说明代朱元璋的军队驻扎此地,士兵大都是江西老表,会制陶手艺。落户为农后,他们在农闲时做些玩具和礼物,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今天的彩绘泥塑。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朵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更加繁盛,成为陕西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凤翔木板年画

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从年画画稿,调版,印刷到彩绘,都是乡村劳动人民在农闲时,手工操作。按农民生产,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农民传统爱好的造型配色习惯而研制的。经过不断的吸收前人兴味,艺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艺术风格。在陕,甘,宁,青,川一带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仿秦兵马俑

随着秦兵马俑的发掘与展出,秦兵马俑复制品也日渐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和礼品。其造型逼真,品种适宜于艺术馆、博物馆等陈列,也可供家庭陈设、装饰、馈赠亲友。满足了中外游人的购物需求,使秦俑走出陕西,遍迹世界。

仿秦铜车马

秦铜车马是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东侧挖掘出土的两件大型彩绘铜车马,工艺精湛,造型生动。仿秦铜车马形象栩栩如生,能以假乱真,既满足了中外游人的购物需求,又充实了我国工艺美术品宝库。

秦腔,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 ,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剧目有《会阵招亲》《游西湖》等。

1、泥人张

天津泥人张始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张明山。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其艺术地位获得国际认可。泥人张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成为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2、毛猴孙

“北京毛猴” 又名“中国蝉蜕”,这毛猴周身的东西全是中药。它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另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北京孙家当列首位,但传人鲜见踪影。

3、面人汤

“面人汤”艺术以家族式传承为主,兼有师徒传承。汤子博以深厚的国学和艺术功底,博采众长,确立了“面人汤”面塑流派的地位。第二代传人汤夙国的作品很好地继承发展了“面人汤”艺术,使之发扬光大,实现了面塑从民间步入高雅艺术殿堂的跨越。

4、剪纸

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纸发明之前,人们就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5、染织绣

染织绣类的民间艺术实际上包括了印染、手工纺织、刺绣、织锦、缂丝等几大类别。

印染是民间服饰和日常居室装饰密切相关的工艺品,主要有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彩印画布等,主要用在服装、帽子、被褥、床饰、门帘、包袱布等方面,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布艺。

男人失业了,他没有告诉女人,他仍然按时出门和回家。

他不忘编造一些故事欺骗女人。

他说新来的主任挺和蔼的,新来的女大学生挺清纯的、、、、、

女人掐他的耳朵,笑着说,“你小心点。”那时他正往外走,女人拉住他,帮他整理衬衣的领口。男人夹了公文包,挤上公交车,三站后下来。他在公园的长椅上坐定,愁容满面地看广场上成群的鸽子。

到了傍晚,男人换一副笑脸回家。他敲敲门,大声喊,“我回来啦!”男人这样坚持了5天。

5天后,他在一家很小的水泥厂找到一份短工。那里的环境恶劣,飘扬的粉尘让他的喉咙总是干的。劳动强度很大,干活的时候他累得满身是汗。组长说:“你别干了,你这身子骨不行。”男人说:“我可以。”他紧咬了牙关,两腿轻轻地抖。男人全身沾满浓浓的粉尘,他像一尊活动的疲劳的泥塑。

下了班,男人在工厂匆匆洗个澡,换上笔挺的西装,扮一身轻盈回家。他敲敲门,大声喊,“我回来啦!”女人就奔过来开门。满屋葱花的香味,让男人心安。

饭桌上女人问他“工作顺心吗?”他说:“顺心,新来的女大学生挺清纯的。”女人愤怒,却给男人夹一筷子木耳。女人说,水开了,要洗澡吗?”男人说:“洗过了,和同事洗完桑拿回来的。”女人轻哼着歌,开始收拾碗碟。男人想:好险,差一点被识破。

疲惫的男人匆匆洗脸刷牙,然后倒头就睡。男人在那个水泥厂干了二十多天。快到月底了,他不知道那可怜的一点工资能不能骗过女人。

那天晚饭后,女人突然说:你别在那个公司上班了吧,我知道有个公司在征人,帮你打听了,所有要求你都符合,明天去试试?“男人一阵狂喜,“却说为什么要换呢?”女人说,换个环境不是很好吗?再说这家待遇很不错呢。”

于是第二天,男人去应征,结果被顺利录取。那天,男人烧了很多菜,也喝了很多酒。他知道,这一切其实瞒不过女人的。

或许从去水泥厂上班那天,或许从他丢掉工作那天,女人就知道了真相。是他躲闪的眼神出卖了他吗?是他疲惫的身体出卖了他吗?是女人从窗口看到他坐上了相反方向的公共汽车吗?还是他故作轻松的神态太过拙劣和夸张?他可以编造故事骗他的女人,但却无法让心细的女人相信。

其实,当一个人深爱对方时,有什么事能瞒过去呢?男人回想这二十多天来,每天,饭桌上都有一盘木耳炒蛋。男人知道木耳可以清肺。粉尘飞扬中的男人需要一盘木耳炒蛋。有时女人会逼他吃掉两勺梨膏。男人想,那也是女人精心的策划。还有,这些日子女人不再缠着他陪看电视连续剧,因为他是那样疲惫。现在男人完全相信女人早就知晓了他的秘密,她默默地为他做着事,却从来不揭开它。

事业如日中天的男人突然失业,变得一文不名,这是一个秘密。是男人的,也是她的。她必须咬着痛,守口如瓶。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制造秘密的男人。

男人站在阳台看城市的夜景,终有一滴眼泪落下。婚姻生活中,有一种感动叫相亲相爱,有一种感动叫相濡以沫。其实不有一种感动,叫做守口如瓶。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如农家春节门上贴的《瓜子娃娃》的四肢用纸剪出,头用瓜子代替。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采。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你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差距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库淑兰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今年八十多岁,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她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使专家学者惊叹不已,台湾汉声为库淑兰出版了大型专辑画册。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进行报导。合阳县罗占花老人创作的纸塑剪纸,人物的造型采自于戏剧,把戏剧人物的一招一式刻画的栩栩如生。渭北的单色剪纸受其皮影造型的影响,而西府的单色剪纸受木板年画影响,可以看出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98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