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饼的寓意
结婚喜饼是结婚的时候要送给宾客的回礼,表示了新郎新娘对宾客的尊敬,同时喜饼也寓意着幸福美满。
喜饼的来源
结婚喜饼最初的模样是在商周时代餐饮文化汇总的糕点,和礼仪文化中的喜蛋演变而来的。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最初的甜食记载,"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这句话是描写餐桌上的小甜点的,从“餦餭”上就能体现出来。在西周时代《诗·大雅·公刘》 有记载“乃裹糇粮,于橐于囊。”糇粮指的就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干粮,这种干粮可以存放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就坏掉。这些都说明了现代糕点喜饼的雏形。
相信大家都看过,在秦朝时期,芈月成为秦惠文王妃子后生下儿子嬴稷,惠文王特别高兴,于是命令御膳房做上万只红馅糕点发放给全城的百姓,作为报喜的意思,那时候结婚喜饼简介还未出现,但是确实第一次将糕点作为回礼,也算是另一种诠释。
在古代第一次有了结婚喜饼简介的概念应该说是在三国时期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借”了荆州,孙权为了来讨回荆州,假装愿意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为妻子。得知了此事的诸葛亮立刻决定假戏真做,于是让做糕点的老师傅做了一万枚龙凤喜饼派送到南徐城里的各家各户,各家各户都知道了刘备到东吴成亲的事情了。因此喜饼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具有传喜的寓意,同时也代表新婚夫妇能够和和美美,也是为宾客的到来致答谢礼。一枚小小的喜饼就有一举多得的含义,这充分证明了古代人们的智慧。
喜饼的选择
看到这里相信您对结婚喜饼简介也有所了解,喜饼是结婚中必备的一个环节,在选择上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货比三家才是选择性价比高的喜饼的最佳方法,还有就是要跟自己的父母商量,因为喜饼不仅代表了新郎新娘同时也代表了双方父母的礼节问题。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宋代·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咏物 , 荷花 , 抒怀命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柳围绕着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挡住了采莲的姑娘。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渐渐地衰老,结一颗芳心苦涩。
潮水带着夕阳,涌进荷塘,行云夹着雨点,无情地打在荷花上。随风摇曳的她呀,像是向骚人诉说哀肠: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却在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赏析此词全篇咏写荷花,借物言情,暗中以荷花自况。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托。因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人们可以利用联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所以从《诗经》、《楚辞》以来,就有比兴的表现方式。词也不在例外。
此词起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不容易被人发现,因而也不容易为人爱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鲜艳。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本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美丽,非常自然。
第三句由荷花的美丽转入她不幸的命运。古代诗人常以花开当折,比喻女子年长当嫁,男子学成当仕,故无名氏所歌《金缕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荷花长在水中,一般都由女子乘坐莲舟前往采摘,如王昌龄《采莲曲》所写:“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但若是水中浮萍太密,莲舟的行驶就困难了。这当然只是一种构想,而这种构想,则是从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来,而反用其意。以荷花之不见采由于莲舟之不来,莲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来比喻自己之不见用由于被人汲引之难,被人汲引之难由于仕途之有碍。托喻非常委婉。
第四句再作一个比譬。荷花既生长于回塘、别浦,莲舟又被绿萍遮断,不能前来采摘,那么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又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是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之断然不来,比在上位者对自己的全不欣赏。
歇拍承上两譬作结。莲舟不来,蜂蝶不慕,则美而且香的荷花,终于只有自开自落而已。“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零;“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味。在荷花方面说,是构想其盛时虚过,镟即凋败;在自己方面说,则是虽然有德有才,却不为人知重,以致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终于只有老死牖下而已,都是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将花比人,处处双关,而毫无牵强之迹。
过片推开一层,于情中布景。“返照”二句,所写仍是回塘、别浦之景色。落日的余辉,返照在荡漾的水波之上,迎接着由浦口流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则带着一阵或几点微雨,洒向荷塘。这两句不仅本身写得生动,而且还暗示了荷花在塘、浦之间,自开自落,为时已久,屡经朝暮,饱历阴晴,而始终无人知道,无人采摘,用以比喻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遭遇过多少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这样写景,就同时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乃至性格。
“依依”一句,显然是从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变化而来。但指明“语”的对象为骚人,则比李诗的含义为丰富、深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正因为屈原曾构想采集荷花(芙蓉也是荷花,见王逸《注》)制作衣裳,以象征自己的芳洁,所以词中才也构想荷花于莲舟不来,蜂蝶不慕,自开自落的情况之下,要将满腔心事,告诉骚人。但此事究属想像,故用一“似”字,与李诗用“欲”字同,显得虚而又活,幻而又真。王逸《〈离骚经〉章句序》中曾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从这以后,香草、美女、贤士就成为三位一体了。在这首词中,作者以荷花(香草)自比,非常明显,而结尾两句,又因以“嫁”作比,涉及女性,就同样也将这三者连串了起来。
“当年”两句,以文言,是想像中荷花对骚人所倾吐的言语;以意言,则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行文至此,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合而为一了。“当年不肯嫁春风”,是反用张先的《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看即知,而荷花之开,本不在春天,是在夏季,所以也很确切。春天本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诗人既以花之开于春季,比作嫁给春风,则指出荷花之“不肯嫁春风”,就含有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它的花一样地争妍取怜那样一种高洁的、孤芳自赏的性格的意思在内。这是写荷花的身分,同时也就是在写作者自己的身分。但是,当年不嫁,虽然是由于自己不肯,而红衣尽脱,芳心独苦,岂不是反而没由来地被秋风耽误了吗?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自己性格与社会风习的矛盾冲突,以致始终仕路崎岖,沉沦下僚的感叹。南唐中主《浣溪沙》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均《离骚》句。)这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个偏安小国的君主为自己不可知的前途而发出的叹息的。晏几道的《蝶恋花》咏荷花一首,可能是为小莲而作。其上、下片结句“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和“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与这首词“无端却被秋风误”和“红衣脱尽芳心苦”的用笔用意,大致相近,可以参照。
由于古代诗人习惯于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义、出处之节,以美女之不肯轻易嫁人比贤士之不肯随便出仕,所以也往往以美女之因择夫过严而迟迟不能结婚以致耽误了青春年少的悲哀,比贤士之因择主、择官过严而迟迟不能任职以致耽误了建立功业的机会的痛苦。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杜甫《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唤人看腰,不嫁惜娉婷。”陈师道《长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虽立意措词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婚媾之事,比出处之节。这首词则通体以荷花为比,更为含蓄。
创作背景 贺铸出身高贵却长期屈居下僚,其心中的苦楚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这首词的荷花美丽清高,缺结局凄惨,作者可能也是在表达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悔恨。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也不定的,看男女双方当天精神而定,白天的婚宴那么多琐碎的事情要干,累都累死了,有些一躺床就想倒头大睡,有些没结婚前段时间就拼命同居,还有一些因为缺乏经验,又加上结婚那天实在太累了,就搁着一段时间把很多说不完因素,古代人说是说洞房花烛夜说是这样说啦可不是所有人都照样做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青庐”这个词,从字面上看,这可能是某处山峰或者是一处景观,但实际上“青庐”在古代是一种结婚时给新人居住的房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婚房。“青庐”二字,从汉朝一直流传到唐朝,那么当时的古人为什么会把婚房称作是“青庐”呢?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吗?
《世说新语》中曾记载着一段趣事,三国时期的袁绍和曹操是少时顽友,两人性格相投经常做出一些“偷鸡摸狗”之事,有一天两人恰好碰到了一对新人正在举行仪式,而两人见色起意便大喊道“这里有采花贼贼,快抓贼”,随后“青庐”中的人便匆匆出来寻找采花贼的去向。而这里的青庐似乎也正是代指我们现在所说的婚房。因为根据传统习俗,在结婚当日,婚礼举行之前,婚房中会有很多亲朋好友陪伴新娘等候新郎。
“青庐”最早的解释是位于住宅西南方向的角落,这个地方被古人称作是“吉地”,结婚的时候,新娘都要从此处迈上毯子最后再进入青庐。这与我们现在某些农村盛行的迈火盆等习俗十分相似,买完火盆拜完天地之后,新人便可进入婚房。而到了后来青庐的寓意就更加的丰富了,它不仅代表新人的婚房,也象征着结婚本身这件神圣的事,于是便有了青庐夜一说,翻译过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洞房花烛夜。但是洞房这个词早就已经出现,那这其中又有什么寓意呢?
在唐朝之前,所谓的洞房其实与婚房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直那些装修豪华的宫殿,在《楚辞》和《长门赋》中就有“洞房”这一词汇的出现,而且都不是代指新婚之房。但是到了唐朝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相继出现,很多诗篇中都有“洞房”二字,其中夹杂着一些“不正经”的元素。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洞房二字被大部分人所熟知,其中很多负面的寓意都被剔除掉,慢慢的“洞房”也就转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婚房。比如说那句老话“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的洞房就是在代指新婚之房。大家还知道婚房有什么其他的代词吗?
原因:诗经里面的诗词适合给女孩子取名字,楚辞里面的诗词适合给男孩子取名字,论语适合取文气的名字,周易适合取勇武的名字。现代人如果取名,能实施这种依据和标准,就显得很有文化色彩和寓意。
由来: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指的是取名字的依据和标准。是学习古人引经据典取名字的方法。
诗经取名:巧颜、嘉卉、雅南等,楚辞取名:伯庸、正则、灵均、正则等。
扩展资料: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楚辞》: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诗经
-楚辞
是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里面有个故事:
一惊变
月,静静的挂在树梢头,单薄的,冷清的;一切都静悄悄的,偶尔还有一两声寒鸦的叫声,粗嘎嘶哑,像无力撕裂这黑暗又极端不甘;地上银白一片,今天是初一,想必不会是那新月的光芒,是起霜了吧,难怪这么冷……
管道升拉拢身上的秋衣,仍是觉得冷。她浑噩的想:这衣到底不御寒了,恐是年月久了吧。倒是哪一年的衣服了?去年?前年?不对。有好久年份了吧?记也记不清了……
颜色也有些惨淡了,终究也还认得是湖绿色的。她湖绿色的衫子也多,也记不得这件是何时的衣衫了。她就是偏爱湖绿色的衫子。――为什么偏爱湖色色?她费力的想。
“眼眸似春波,肌肤胜白雪,腰肢如杨柳,配上这湖绿衫子,恐是洛水女神也无这般风韵……”清朗而又带些许调笑的声音蓦然在心头回响。
就是这般赞许,就是赞许的这个人,所以――所以她才偏爱湖绿色的衫子啊!
霎时间,漠然的心神被触动,满蓄的泪水也禁不住了,她伏在膝头上,呜咽起来。
这话似乎还历历在耳,可说这番话的人呢?他又在哪?他又依偎在哪一个“眼眸似春波,肌肤胜白雪,腰肢如杨柳”的女子身边?!
当初他又怎么说的?怎么说的!――“娶妻不求貌,只求才;若空有如花似月之貌,言语缺乏味,志趣却低俗,如何携手共白首?”――终究他贪恋的也只是美色而已!
泪已经湿了厚厚的裳裙,却依然止不住;淡薄的月光浅浅铺在身上,也淡淡铺上了掉在地上的白纸,那是丈夫寄回来的家书。
晌午,接到他的家书时,是何等兴奋!舍不得去拆封,只怕一拆封,那种喜悦就会消失无踪。光是封鉴上的字,她就足足看了半个时辰。她不住的摩挲丈夫蕴藉沉稳的墨字,心底还暗暗赞叹丈夫的字是愈发精进了。
终究是忍不住了,她拆开了信。依然是那蕴藉沉稳的字体,却显示那么惊人的消息:他要再娶,他要纳妾!典雅清丽的词句,那么委婉,那么迂回,也遮挡不了当时的心痛!她讽刺的发现,她的记忆好到这种程度,只需一眼她便牢牢记住了那伤透心肺的文字!
她不知道接下去的几个时辰是怎样度过的。她麻木的清醒着,她竟不知道该不该哭!婆婆问起书信的内容,她竟然还喜悦的向婆婆描绘丈夫得到元世祖重用的风光!她居然还将家事料理的妥妥贴贴!她居然还有心情与人讨价还价!她居然还有耐心指导儿子背书写字!她几乎以为自己是失心疯了!
但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冷月银霜寒鸦的时候,她才深觉伤害是这般通彻心骨!十几年相濡以沫,竟顶不住富贵的侵蚀!禁不住年轻女子的温柔美丽!――情深意重的丈夫都可以背叛她,还有什么人、什么事值得信任!
月,静静的挂在树梢头;一切都静悄悄的,偶尔还有一两声寒鸦的叫声,粗嘎嘶哑;地上银白一片,今天是初一,想必不会是那新月的光芒,是起霜了吧,难怪这么冷……
赵孟/随手拿起放置在雕花木椅上的狐裘,披到身上。毕竟是上等的衣料,一披上身,便觉得暖气盈身,竟不觉得冷了。虽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但有钱财终究是件好事。
想幼时,虽出生于官宦之家,但因是庶出之子,父亲又早逝,根本就没尝过“富贵”的滋味。成年后,以父荫补任真州(今属江苏镇江)司户参军,可是连这顶微不足道的乌纱帽也没戴多久,便随着南宋的灭亡而丢失了。半生劳碌,只得个两袖清风。
已多年没想这些陈年旧事了。因为怕一想起,就会回忆起那种因贫穷而引来的屈辱!因不得志而招致的难堪!更怕想起母亲的声泪俱下――“你是庶出,你要争口气,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为朝廷所用。不然我们母子便真的没有前途了!”
就是有着这些屈辱、难堪和声泪俱下,才会有今天的他!他用了十年的发愤努力,终于赢得了“吴兴八俊”之一的美名,也因这美名得到了元世祖的青睐,开始平步青云!
京城简直是梦想的城市!在这里,他得到了一切梦寐以求的东西,过着梦寐以求的生活,他整日穿梭在王公贵族之间,饮酒作乐,乐不思蜀。直至有天――
引荐他来此的程文海有意无意的问了一句:“赵大人,你的官邸已经竣工,何时将妻小接来上京?”
醍醐灌顶,他才蓦然想起尚在吴兴的老母妻儿。老母沧桑的脸,小儿天真的稚语,一下子勾动了他万丈柔情,是该接他们来了!哦,还有管道升,他相濡以沫的妻子!
但当他回想妻子的脸,一下子迷糊了,他竟想不起她是怎样一副模样!
该是身着湖绿衫子吧?他还记得湖绿色是她的最爱,几乎件件衫子皆是湖绿色的。他也还记得她声音,轻软温和,时常哼着小令和着锅碗瓢的响声。但她长的是什么模样?他只觉得模糊……模糊……
一名舞姬贴近他,殷勤的劝着酒。他就着她的手喝了一口,瞥见那酒杯上的红酥手:莹白粉嫩。妻子的手也是这般吗?――不是!妻子终日忙于家务,那手早有些粗糙,冬天水冷时,还会龟裂。
他又抬起头,只见这舞姬桃花敷脸、长眉入鬓、眼波流转,分外妖娆。自己妻子也是这般吗?――不是――他心一惊!蓦然忆起妻子的容貌,那是一张年轻时还娇媚万分的脸,但却变得有些憔悴腊黄;不常修饰的柳眉也有些稀疏了,淡淡的,几乎像无眉一般;那双曾经让他觉得像春水般碧澈的眼眸,也被岁月的风霜掩去了光芒,变得有些混浊了。比较眼前的舞姬,妻子几乎是丑陋到极点!
他茫然四顾。坐上还有一些贵族的妻妾,她们若不是娇若春花,便是灿如星辰,相比之下,他――堂堂一个尚书省郎中――居然有这么寒碜的妻子!如管道升到大都来,岂不累他被别人耻笑!
自那以后,这事成了他心头刺!每朝在铜镜中瞧见自己身着官服、依旧风姿翩然的模样,便会质疑,他当初是为了什么迎娶管道升?!若说他那是是因为无钱无势无名,才不得不屈就的话;但如今他已拥有一切,他该有更好的妻子,他应该有一个才貌兼备的妻子!所以他写了那封刺探的书信……
但――他终究不是个无情的人,他也决不会因妻子容貌老去便起休妻的念头,他只是想再娶一个罢了!想必管道升也应该有这种肚量才是……毕竟……毕竟……她也应该知道,年华老去的她只会让他蒙羞而已……
二、追忆
“叩叩”,门被轻轻敲了两下,随即响起儿子稚嫩的声音:“娘,你醒了么?我可以进来么?”
管道升费力的从床上撑起身子,拢拢散乱的头发,嘶哑的说:“进来吧。”
门很快被推开了。进来的是儿子、女儿,还有捧着药的婆婆。
管道升一惊,推开被子,口里急急的说着:“婆婆,放下吧。怎么劳动您老人家给我端药。药叫雍儿端给我就行了。”想起身端过药碗,谁知脚一软,竟又跌回床上。
“别起来,别起来!”赵丘氏忙放下手中的药碗,走过去扶她坐起,说,“只是端一碗药而已,我又不是老得不能动了!倒是你,平日已经够操劳的,偏偏还不多加件衣裳,你看,受风寒了不是吗?……”
婆婆口里还絮絮叨叨,管道升只是苦笑。她晓得,这病不是秋寒所致,而是……心冷了人怎能不受寒呢!
喝了药,婆婆又多加了层被子,身子也渐渐变得有些清爽,开始有了些精神。她看向儿子,问:“这几日的功课可曾落下?”
“没有!”儿子气鼓鼓的说,“我很努力的练字呢!每天都写三大篇!喏!”他从身上拿出一本字帖,“《法华经》我都临完了,娘再给我一本吧。”
管道升接过字帖,一怔,这是丈夫的字帖。丈夫自五岁起,就开始学书,最终以书法成名,字自然是写的好。想当初,她也是照着丈夫的字帖来学书。
“右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于献之,超轶特甚。”――这是教导她临王右军的《兰亭序》说的话。她还记得当时他手握着自己的手,一笔一划的教她写, 耳鬓厮磨,还时不时的调笑说:这就是执子之手。往事还历历在目,可他却已变心!恐此时的他是在教别的女子临帖,是在执别的女子的手吧!
她垂下眼帘,咬着牙,默然无语,只怕一开口,委屈辛酸的泪又要倾泻而出。
儿子推推她,催着:“娘,拿另一本字帖给我啊!”
她扶住疼痛的头,顺道遮住已盈满泪水的眼眶,哑声说:“你爹的楷书字帖都放在墙角那个紫木箱子里,自己拿吧。”
两个孩子欢呼着跑到墙角去。爹的字帖向来都是娘的宝贝,收藏的好好的,只有学书时才拿一本给他们,如今却让他们自己拿――那么多的字帖啊!他们兴奋得无法言表!
赵丘氏见她神色不对,怕是她不舒服,忙扶住她,说:“不舒服就躺下吧。”
管道升顺势躺下,她心痛得无力再维持礼节,只是双手仍遮住眼睛,怕这般狼狈的模样让婆婆和孩子瞧见了。
“娘!有个小泥人呢!”女儿率先叫了起来!
儿子紧接着也叫起来:“这也有一个!”
小泥人?她心一惊,忙撑起身子。
两个孩子拿着两个小小的泥人,兴高采烈的向母亲献宝:“是一个女孩子和一个男孩子哩!”
管道升接过泥塑小人。那真的是一男一女的泥塑小人,年月已久了,面目已有些模糊了,但还依稀分辨得出女泥人身上的衣衫是湖绿颜色的;她颤抖着,翻看小泥人的底部,那里还模模糊糊的残留着一个刀刻的字:“侬”!
她再也撑不下去了,泪水狂泄而出!泪水一颗一颗滴落在两个泥人身上,霎时又被它们吸收了。
“娘……”两个孩子怯生生的叫唤,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
“媳妇……”赵丘氏也手足无措起来,平日里媳妇精明能干,甭说掉泪,就是皱眉也不多见,今儿是怎么了?
管道升只是摇头,满脸狼狈的泪水,半晌,她才吐出支离破碎的话语:“婆……婆婆……我……你让我静静吧。”
赵丘氏隐隐知道媳妇有些不方便明说的事憋在心里,她默默的把两个孩子带出房外,体贴的阖上门。
也不知哭了多久,管道升才渐渐止住眼泪,看向手中的泥人。泥人被泪水打湿,已松松垮垮的,一用力,便碎了!她颓然的将土块放在桌几上。
这便是天意吗?
当时是用了多少心神来捏这泥人!两人都不懂得如何和土,手脚更是笨拙,直弄得衣裳尽是泥土,害她事后还被婆婆谆谆教诲:女人应该谨守四德,要保持妇容的光鲜。
她还记得,捏塑泥人时两人的卿卿我我,还记得他在泥人底部刻上“我”“侬”二字,还记得他说过:“这便是侬,那便是我,两人以红线系住,是要生生世世作夫妻的。”
如今红线已脱落,不知消失在何方;泥人也随着年月和泪水的侵蚀,在她手中破碎。这是不是说那份情那份爱也要随之消逝?她不甘啊!――
不知那来的力量,她快速下了床,几乎是扑到那紫木箱子旁,抛开一卷卷虽有些黄但依然保存完善的书帖,霎时屋里狼藉一片。
“找到了!”她低呼,抬起泪痕斑斑的脸,手中紧紧的握住一小段红线,――她要再维系起这两个泥人,她要再找回那份情那份爱!
纵然再恨,心底仍是眷恋……
“有没有夫人的信?”赵孟/不放心的问。
小厮摇摇头:“没有。其实小的也没见到夫人,只见到老夫人和少爷、**。听老夫人说,夫人近日很忙,没有空闲回信,反正少爷也识字,所以就让少爷回信了。”
赵孟/捏捏手中薄薄的书信,想问多点,但也知道他所知道的都说了,便摆摆手,说:“你下去吧。”
小厮恭恭敬敬的退出,厅里只剩下赵孟/一人。
过了良久,赵孟/还是不敢拆这封信。“夫人近日很忙”,她会忙些什么呢?他宁可听到是管道升做一些不得体的事,好让他知道她那封书信的反应,而不是现在这般心平气和的“忙”。
她是默许自己纳妾了?思及此,竟无半分心喜,反而有些怨怼:十几年的夫妻情谊,她倒是舍得!莫非她已经厌烦他了,巴不得将他推与别的女子?思及此,心思更烦躁,虽然纳妾之意是他提出的,但……但终究他还念些许旧情,不像她……
胡思乱想什么!赵孟/轻斥自己。
拿起桌上的信,拆开来,跃入眼帘的是儿子尚稚嫩的字,可以看得出,儿子在竭力模仿他的字迹。一阵为人父的骄傲油然而生。
儿子尚小,书信直白得很:
“父亲大人亲启:
母亲说我学书已经有长进,叫我写封家书给父亲。本来有很多话要和父亲讲,可是现在却想不起说什么。就说说我学书的事吧……”
赵孟/微微一笑,儿子挠头抓耳的模样如在眼前。一张信笺满满皆是儿子学书心得,而这些无非是临了那本字帖,那本字帖最容易,那本最难之类。
“母亲也教我念诗。前些日子母亲教我念崔护的诗,很好玩,所以我很快记住了。……”
好玩?崔护的诗好玩?赵孟/有些纳闷。
“那首诗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就问母亲,应该是人不见了,怎么会是人面不见呢?母亲解释不出……”
怎么可能?他的妻子管道升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就算古远的《诗经》《楚辞》也未必难得到她,崔护一首如此浅白的诗怎么能难得到她!
“后来我追着问,母亲才开口说:‘人面哪里是不见,只是不再像桃花般娇艳,变得颜色褪尽、苍老憔悴,故人又怎么认得!他们只认得面如桃花的女子罢了!他们不知道是桃花终究要凋谢么?人又怎么恒久面如桃花呢?为什么还执著贪恋美色?难道相守一生要的不是心灵相知吗?’后来我拿来问了外祖父,外祖父说,‘人面不知何处去’表示的是那个女子不在那儿了,而不是什么认不得了!父亲你说好笑不好笑,母亲不懂还乱骗我……”
赵孟/放下信来,再也无心去看。
“他们只认得面如桃花的女子罢了!”他哑口无言,找不到字句为自己辩解!心底明白自己贪恋的就是“面如桃花”!
“为什么还执著贪恋美色?”为什么?他也不晓得,只是太多太多面如桃花的女子,让他动了心,所以他才想纳妾,也想学其他达官贵人一样偎红依翠,也想学他们一般快活!
可是能快活吗?――他苦笑,似乎不能。自那封信寄出去之后,他夜夜辗转难眠,各种忧虑充溢心胸!
伴随忧虑,他也逐渐的忆起与妻子的点点滴滴:一起琴瑟和鸣、一起谈古论今、一起对弈欢歌……他所有的如意不如意,都有妻子的参与:新婚时你侬我侬、贫贱时相互扶持、得意时执手喜泣……一切共有的回忆,是其他人所无法代替的!逐渐有些眷恋,相知相许的契合是容貌代替不了!
他有些迷惘了,不知还该不该纳妾。前尘过往的眷恋固然让他心驰神往,但眼前的如花美色又使他心猿意马。
一日,与他人谈起王羲之父子,一旁的歌姬说:“这‘席子’、‘线子’果真厉害么?但看他们的名字到不像个有才的人。”
他诧异的挑眉,很难想象有人不懂王羲之。他淡淡的而又带有讽刺的提醒:“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东晋书法家。”
歌姬的神情变得尴尬,不知如何应对。
旁人见气氛僵硬,忙打圆场,要歌姬唱一首小曲。
歌姬也重振精神,用婉转清脆的歌声吟唱起来。那嗓音的确美丽得很,但是那曲子的词却轻薄下流,众人听得兴味盎然,赵孟/只觉得厌烦!或许刚听到这些曲子时,他也曾新奇的觉得好玩,如今就只是厌恶!他不经意的又想起妻子平时哼的小曲,模模糊糊的,轻轻柔柔的,也许不新奇,却格外温馨。
他心底顿时有些模糊的了然:纵使倾国倾城,日子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能隽永持久的,就是那份相知相守的温馨!
桃花终究要凋谢!人面不能恒久如桃花!美色终究不能相守一生,相守一生要的是心灵上相知!
而能与他心灵相知,相守一生的女子,世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管道升――他的妻子!
三、相见
管道升带着几分好奇打量这个繁华的都市。长久生活在南方,见惯的都是翠柳绿水的秀丽景色,何曾见过这气势恢宏的北国风光:不仅城墙建筑高大异常,就算是人也大多是虎背熊腰,可真大开眼界。
路经一处,见有许多人正在拆一道高大富丽的墙壁,她好奇的问一旁的人:“这是何处?怎么拆了?”
老者笑着回答:“这是御墙,内里就是皇宫!”
“御墙?皇上要修建皇宫么?”
“不是。”老者解释说,“前几日,尚书省的赵大人在东御墙外行进,因道路险窄,从马上掉进御河里。皇上得知,便令人将御墙从东往西挪移了两丈余。”
“尚书省赵大人?哪位赵大人?”
“赵孟/赵大人啊!”老者笑得愈发得意,“听说这赵大人原是宋祖的子孙,才华无人可比。皇上如此善待一个宋室的后代,可见这蒙古皇帝是真心待我们汉人呢!”
管道升沉默,下意识抱禁怀里小小的锦盒。她早知丈夫在大都平步青云,但始料未及的是,丈夫居然如此受皇帝恩宠!高官厚禄、无上恩宠,又加上大都繁华如梦、美女如云,难怪他会心笙动摇,要另纳如花美眷!
她微笑,低头抚摸手上的锦盒。
为这,她曾怨怼过、憎恨过、悲伤过、自怜过,最绝望的时候,她甚至想过就此抛下小儿,结束一生。但最终,她还是不舍。纵使被背叛,依然抹煞不了过去的恩爱,纵使被离弃,依然牵挂着过去的甜蜜。
何况,她管道升向来都不是懦弱的女子!她明白自己所要,便会争取自己所要;她决不会为了一个还不知道影子在哪儿的女子,而放弃自己经营了十几年的婚姻!
那封信该到了吧?她默默的想着。那是挽回丈夫的心的希望。旧时陈皇后有司马相如为她写《长门赋》。而她管道升没有这种人可以托付,但何必假他人之手呢?她自己也可以写啊!只盼……只盼他能体会自己的一片心罢了!
她抬起头,端视者繁华的都市,心思却是清明坚定。
她――管道升――向来都不是懦弱的女子!
“夫人来了吗?”也不知道问了多少句,也不知道往门外跑了几回。
仆人照例摇头,但眼里的好奇更添了几分。
赵孟/叹口气,坐到书桌旁。书桌上还散落着他未写完的书帖,他是没有心思再写了,心里记挂着今日便会抵达大都的妻子。仿佛又回到少年时,没了分寸,念念挂挂、思思量量,尽是管道升!
呆坐半天,从袖袋里拿出一封书信,缓缓拆开,跃入眼帘的是妻子端庄秀丽的字迹。
他细细的看着,微笑。
这才是与他厮守终生的人啊!如此蕙心兰质,如此精明聪慧,除却管道升,还有谁能让他如此心动!
“老爷!老爷!”仆人匆忙的跑近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夫人……老夫人……少爷、**,都来了,都来了,就在门外!”
他一时懵了,日想夜想,此刻却不知如何回应了!
“老爷?”仆人看着他。
他忙折起信,抬脚匆匆而出!
“/儿!”老母叫唤。
“爹!”小儿围绕膝前。
赵孟/只是答应,只是笑,他的心思全在妻子身上――而管道升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微笑着看这一切,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盒子。
终于一切都处理妥当了,母亲与小儿都教仆人领到他们的住处,厅堂里只剩下他们。赵孟/凝视着妻子,发现一切回想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唉!他妻子何曾有他想的那么苍老憔悴。也许不再光鲜亮丽,也许不再人面桃花,但他的妻子依然风姿楚楚,湖绿的衣衫衬得她分外妍丽。
赵孟/清咳一声,打破沉默:“道升……”话音袅袅,他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
管道升只是笑,但眼里却流露出一丝不安,她轻移脚步,来到他面前,轻轻放下盒子,低声说:“这是我送与你的。”
赵孟/疑惑,打开盒子。那一霎,心头一阵激荡,他抬起头,动容的看着管道升:“这……”
盒子里放着两个泥塑的小人:一个女子,身着湖绿衣衫;一个男子,身着水蓝长衫;两个小人用一段古旧的红绳牵系着。尽管两个小人的面目不分明,但他明白、他了解、他知道那是……
管道升变得忸怩不安,说:“以往那两个已经碎了,所以我……”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他的声音哽住,无法再念!
够了!足够了!她已经明白他的心意了!能背出她书信的内容,这等用心还有质疑吗?管道升蓦然热泪盈眶!她笑着、流泪着、轻声的念着:“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赵孟/握住妻子的手,模模糊糊的看着妻子,像发誓一般继续念着:“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管道升应和,两人低低的呢哝着:“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樽!”
只觉得那个冬日温暖如春!原来大都的冬天竟如此之美好!
后事
昨日府里办喜事,唱歌助兴的歌女尚未离开,我便着她们唱几首曲子解闷。谁知她们竟唱母亲的《我侬词》。歌女的歌喉轻柔妩媚,一字一句的吐出,竟有些绕梁三日的韵味。
我怔忡了半天,才问:“怎么唱着这收曲儿?”
“夫人不知道吗?这是魏国夫人管道升所写的曲儿!管夫人可是有名的才女!”
我怎会不知!她是我母亲呵!我淡淡的苦笑,世人只知赵孟/与管道升有一个继承衣钵的书法家儿子,哪知他们还有一个女儿!
正因为她们不知,所以那些歌女兴致勃勃在我面前谈论父亲与母亲的事迹:谈母亲以文招亲,谈母亲以《我侬词》令父亲回头,谈母亲妻凭夫贵,谈母亲和父亲相濡以沫的一生……
我静静的听着,不置与否。母亲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般幸运吗?传说大抵有些夸张美化,我又何必去破坏世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风轻轻的吹着,人有些昏昏欲醉――
“说那魏国公荣华富贵一生,受尽皇上恩宠,又被文人学士推举;有名有利,居然可以一生不立侧室,连侍妾也没有,可真是重情重义的好男子……”
“谁说他不想立侧室,是管夫人才华过人!一曲《我侬词》就把魏国公的心拉回来了!唉――”歌女叹息,轻声哼着,“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樽!”
另一个歌女叹息:“我有这般才华多好。――女人,终其一生,求得不就是人老色衰,依旧有一个挚爱如一的夫君吗……”
歌女的声音渐渐的模糊,消失在风中……
“女人,终其一生,求得不就是人老色衰,依旧有一个挚爱如一的夫君吗……”
我混混沌沌的听着,心思却想着昨晚的喜事――夫君纳妾的喜事……
感觉到脸似乎湿了……
母亲真的很幸运!因为她有一个挚爱她如一的夫君!有一个“生同衾,死同樽”的夫君……
结
结 #jiē
释义长出果实:开花结果|树上结了不少梨。
结实 #jiēshi ①坚固耐用:牛仔裤很结实。②健壮:身体很结实。
〖例句〗要使房屋坚久耐用,就要把地基打结实。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结 <动>
植物生长果实
结 <形>
坚硬;牢固
健壮
结 <名>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被联结的状态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
结jié
⒈系,编织,扎缚:打~。~绳。~毛衣。张灯~彩。〈引〉问题所在处:症~。又指编结成的东西:活~。蝴蝶~。
⒉聚,凝聚:水已~冰。~晶体。
⒊合,联合:~合。~社。~交。
⒋了毕,收束:~业。~束。~账。
⒌作为保证的一种字据:具~。
⒍搭,构建:~庐在人境(庐:房子。人境:人间)。
⒎
⒏
⒐
①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排列搭配: 文章~构。经济~构。
②建筑物上承担重力的构造:砖木~构。
③内部构造:组织~构。机器~构。
⒑
⒒
①植物长成所结的果实。
②事情的终了或发展到一定阶段:那件事已有了~果。
③旧小说中指将人杀死:~果了那厮的性命。
⒓
⒔见jiē。
结jiē
⒈植物长果实或种子:这棵梨树,今年刚~果。
⒉
①植物长果实或种子。
②坚固,牢靠:这堵墙挺~实。
③健壮:他虽老,但身体很~实。
⒊
⒋见jié。
结成。"执雠"。
⑾ 朋友;至交。
⑿殷代的世家大族。
⒀通"埝"。陷下。姓。殷祖己之后迁于挚,分为挚执二姓。《随巢子》有执无鬼。
结jì 1发髻。
结
①结扣。《灵枢·九针十二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
②束,绑。《素问·至真要大论》:“腘如结,腨如别。”
③结聚,连结。《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
④凝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雰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
⑤指结脉。《素问·平人气象论》:“结而横,有积矣。”
⑥屈曲。《灵枢·本脏》:“六腑亦有大小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⑦气血郁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
以上内容来自百渡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