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确定后,要购置家俱、家用电器,布置新房,买婚礼服装、选订婚纱,照结婚纪念相。双方落实伴郎、伴娘,通知亲友,主办一方(一般为男方)订饭店、车辆,聘请主持人、宾相,落实录像、摄影、礼炮、乐队、婚礼会场等事宜。
●结婚庆典前,一般还必须做好以下准备:
彩礼:离娘肉一块;红公鸡2只;四或八彩礼是过嫁妆时新郎到女方家必带的礼物。离娘肉要一刀,带肋骨,以示女儿虽然离开娘出嫁了,但仍然和母亲骨肉相连,没离开娘。彩礼中,也有在鲤鱼、粉条、酒、糖、烟、茶叶等,因离娘肉和公鸡必带,不算彩礼。
●红毯子(1条):新娘换妆和坐福时用。红鞋(1双):新娘上喜车穿。喜花:新郎、新娘、伴郎、伴娘、证婚人、主持人、宾相花各1个,主婚人(双方父母)花4个,嘉宾花若干。鲜花(3束):新郎向新娘献花1束、典礼时向新郎新娘献花2束。鞭(不少于8挂):喜车出发、到女方家到新房、饭店下车和典礼时燃放。礼炮(6-8响):新郎新娘饭店下车或结婚典礼时鸣放。
●喜字:大号—新房门、饭店大门各贴2 个;中号—迎送喜车1车1个;小号和艺术字—若干,新房室内张贴。单喜双数若干倒贴在女方门前喜子上方预示喜到了。喜联(2幅):新房和典礼会场用。
●扬花(6代)、彩条(10桶):新郎新娘到新房、到饭店下车和结婚典礼时用。头花(若干):新娘化妆戴。头喜若干:双方女宾戴。发卡(若干):女宾戴花时备用。红纸(10张):垫果盘用。来宾登记用。
●四干四鲜:招待送亲来宾。
●红气球(20个):迎送喜车1车挂2个。相卷(至少4个):结婚全过程摄影用。礼账本、笔、礼账兜1—2套。
● 男方家红包:新娘改口、压炕、压车、新娘换鞋、挂门帘及挂钟、新娘点烟及赏嫁妆、新亲小孩、喜车、厨师、摄影师、录像师、伴郎、伴娘、献花小孩、主持人、宾相用;另备几个机动红包。
●女方家红包:新郎改口及点烟、给新娘压腰、赏喜车、新亲上礼、加菜时赏厨师,新娘赏双方嫂子、小叔子用。过嫁妆用。
●新郎、新娘交换的信物。
白族婚礼十分隆重,婚礼的活动一般分为“踩棚”、“正喜”、“散客”三个阶段。 头天为“踩棚”,白天搭彩棚,给女方送衣物箱笼彩礼,夜晚由民间艺人在彩棚里演唱“吹吹腔”、“大本曲”称之为“板凳戏”。第二天为“正喜”,新郎用花轿迎接新娘,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到男方家门口时,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点下于大堂之内行大礼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旋即抢入洞房,争坐床头,意为先入为主。因白语中“辣”与“亲热”、“富贵”谐音,故陪郎侍女们在洞房内将辣椒面撒入火盆,辣味四溢,呛得新娘大咳不已;在酒菜中撒入花椒面,麻得新娘难以下咽,以示“亲热”、“富贵”。正喜这天,通霄达旦地演奏“吹吹腔”、“大本曲”,热闹非凡。第三天“散客”,由新娘亲自烹饪鱼菜招待亲朋好友,叫“吃鱼宴”。新婚后三日新娘才回门,七日新郎新娘到本主庙祭本主,叫“颂平安子”,意为早生贵子早享福、早发财。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而实用的绣花挎包。 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的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
白族婚嫁过程
恋爱
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提亲
白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有三种形式:即嫁女、招姑爷和“卷帐回门”。上门女婿结婚时要改名换姓,婚后有继承权和赡养女方父母的责任。如果女方是长女,下面兄弟较小,就在婚后七日偕丈夫携带被子、帐子回娘家居住,负担赡养老人、照顾幼弟的责任,直到小兄弟长大成婚,才回到男家居住。白族有早婚的习惯,双方订婚后,在结婚前一年,男方必须托媒人到女家求亲,给女方以准备妆奁的时间。除制备各色粗细领挂、全部铺陈帐盖外,单鞋子一件就要做数十双到上百双,以备结婚时送公婆、弟妹、哥嫂、子侄等为见面礼及婚后自穿。
订婚
白族把订婚叫做“发红帖”、“送水礼”。过去白族青年虽然恋爱自由,但婚姻全由父母包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指腹为婚。今天则有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再由父母主持订婚的。其订婚仪式较为简单,先由男方托媒人要来女方的生辰八字,同时送给女家两瓶酒、两包茶、四盒糖、两块布。若双方八字不相冲克,女家也同意,便将女方生辰八字写在红纸柬帖上,交男方收执,作婚约的凭证。白族订婚后,可以解除婚约,但主动方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若男方提出退婚,女方可以不退还水礼,若女方提出退婚,则必须退还水礼。
婚礼
过去白族的婚礼一般是四天。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晚上贺新人。届时新郎要拜“喜匾”,由家长取字、号为喜名,婚后通用。贺新娘则全村**妹与新娘坐在彩棚下,青松铺地,红烛高照,吃着糖果、蜜饯,恭贺新娘。第二天迎亲,新郎坐轿前往女家,迎亲的及伴郎十数人,加上骑马“押礼”的小孩十多人及到女方会亲的至亲亲戚,沿途浩浩荡荡。到女家后,则大门紧闭,要等唢呐声三起三歇表明诚意,才开门迎入,设席款待,新郎则座上,设独席招待。红日西下,经媒人再三催请,新娘才哭着由兄长抱上轿,盖上“开脸红”,新郎由女方父辈敬上马杯,并在其左手膀上扎一朵锦红大花“蔫花红”。到男家后,门前早摆下牲醴一套,有斗、尺、秤、剪、香、腊、纸、烛之类,由端公仗剑执法,退去车马,将新人拥入洞房。是时村中常年多病的人便可乘闹伸手在新娘身上、手上、腿上乱掐,以粘喜气,解除病痛。新人入洞房后,避去别人,由媒人主持喝交杯酒,然后出房待客。晚上还要举行闹新房,俗话说“新娘房中无大小”,尽可以随便。第三天回门。新娘清晨早起,在别人帮助下“收头”,将头发梳成高高的髻,作为成人的标志,然后由新郎陪同回娘家。届时新郎手拿锦花一朵,到新娘家去谢花红,男方至亲至戚也一起去做会亲客,女家设席款待。第四天酬客,折彩棚,招待帮忙的客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