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婚俗——阜顺喜轿与老北京的婚嫁

各族婚俗——阜顺喜轿与老北京的婚嫁,第1张

阜顺喜轿铺是二三十年代北京外城一带最有名的喜轿铺之一。

轿子在中国东汉时就出现了,是一种走山路的交通工具,当时只是官僚和富户乘坐,用它代步。结婚时,新娘子坐喜轿在唐和北宋时开始普遍了。

北京在明、清时期,姑娘出嫁都要坐婆家雇的喜轿,方可娶走。因此,当时的喜轿行业最为兴旺,四九城都有轿子铺,当时,京城约有120余家。

在这些喜轿铺中,可分两类,一类是满俗婚礼的喜轿铺,这类多在内城;另一类是汉俗婚礼的喜轿铺,这类多在外城。

进入民国时期,由于西方新潮传入,结婚就有不坐轿而改乘马车、汽车的。举行新式婚礼,这只是极少数,用喜轿的还是绝大多数。

阜顺喜轿铺是一位叫卢三的人于民国九年(1920)左右在崇文门南河漕胡同路西开办的。

喜轿铺是赁货铺的买卖,"一本万利",只要拿出一些钱,置办两三乘轿子和一些"执事",就可开业。 抬轿子的轿夫和鼓号手、"执事"等都是临时工,有事找来,事完就走。喜轿铺的轿子、鼓号、"执事"等只要不坏就可长期使用,旧了油饰油饰再用。卢三看到喜轿铺赚钱,所以办起轿子铺。

阜顺喜轿铺还没有开张以前,在崇文门外东唐洗泊街就有一家喜轿铺,字号"合兴",在南城很有名,前三门一带有钱人家娶媳妇都用他家的轿子,有时内城汉人大户也慕名光顾。

阜顺喜轿铺开业后,就把"合兴"顶了。阜顺喜轿铺能发展起来,是因为经常更新轿围,轿围绣工精细,图案新颖,锣鼓执事齐全,轿夫、锣鼓手、打"执事"的穿戴整齐,且租赁价便宜。

轿铺掌柜由卢三自己担任,长子卢国春、次子卢国璋是他的大帮手,既上柜应买卖,又外出跟轿子,除去两个儿子外,只雇一位账房先生,一位干杂活的小伙计。其他轿夫、锣鼓手、"执事"等人都是临时工,用多少雇多少,开销甚少。

由于轿子漂亮,锣鼓手、"执事"整齐,要钱又少,所以买卖兴隆,逐渐成了外城有名的轿子铺。

阜顺喜轿铺抬的都是汉俗婚礼人家。汉俗嫁娶,新娘乘坐的是八人抬的红缎绣花喜轿,绣的花样,有"禧"字轿围,有"麒麟送子"轿围,有"富贵牡丹"轿围,还有"龙凤"轿围等。

送亲和娶亲的女眷也坐轿子,坐的是绿轿。红轿在前,绿轿在后。红轿前面顺序排列为:锣、鼓响器、各样"执事"。

发轿时乐器演奏"花得胜",来回路上演奏"续道德袍",新娘子上、下轿时,演奏"合乐"。

喜轿铺在"黄道吉日"时,俗说"好时"买卖多;"黑道日"是不吉祥的日子,就没有买卖。阜顺喜轿铺轿厢多,"执事"、锣鼓有好几堂,一天能应"三伙"(一户人家所用轿子和"执事"称一伙)买卖。有时还要抬一伙"赶伙",就是这一拨儿轿子、"执事"抬完,再去赶抬另一家。

"赶伙"轿子价钱便宜,但讲究的人家是不用的。轿子一般要在上午八点左右就得在娶媳妇人家门前将轿子、锣鼓、"执事"等摆放好,这叫"亮轿"。

"赶伙"轿子就得一切从简,路上还要走得快,完事也得下午两三点钟,雇"赶伙"轿子大多是家境不富裕,图省钱人家。

喜轿铺之间的竞争有时在"亮轿"时。两家或三家同在一个饭庄办喜事,两三家轿铺,同时在外面"亮轿",让大家观看,来比出高低。民国十九年(1930)一个"好日子",阜顺喜轿铺与"合兴"喜轿铺在路上相遇,两家轿子都抬的是一红二绿的"三乘轿",伞扇"执事"齐全。

上午十一点左右,两家的轿子在回抬新娘的路上相遇。"阜顺"的轿子由北往南,"合兴"的轿子由南往北,两家轿子快遇到时,两家都放慢脚步,锣鼓齐鸣,轿夫都是两眼前看,腰挺得很直;有时,前面喊"左门照"、"右门照"(这是左有障碍物,右有障碍物),让后面轿夫注意。两家轿子一左一右交错走过时,步子更小,实际不是走,而是一点一点往前挪,轿子平稳已极,这时路上观看的人很多。这次两家轿子铺在路上"亮轿",虽然争了个平手,可是,"合兴"当时是个名铺,"阜顺"还是个无名铺子,这次"亮轿","阜顺"也就出了名。

随着社会的前进,新式婚礼逐渐增多。30年代,青年男女不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找配偶的渐多,不"合婚",不坐轿,只坐"彩车"。那种两匹大马拉的"彩车",既简化仪式,又经济。

1949年后,政府提倡婚姻自主,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结婚仪式从简,阜顺喜轿铺也就正式关闭了。

麒麟太子的雕件, 太子跟麒麟的组合,很自然的完全融合在一起,互相搭配,更显出麒麟太子的气势!

太子即为三太子哪吒!

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代有位画师,老而无子,画师偏爱画麒麟,屋里挂满他所画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麒麟。有一天晚上,他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闪闪的麒麟,身上驮著一个小孩子,朝著他走来。画师一高兴,笑醒了,原来是场梦。第二年,他的夫人便得一「老来子」,小孩子绝顶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作画,人们称这孩子为「麒麟童」。於是「麒麟送子」这一习俗,就在民间广泛传开了。也因此,每年春节民间有张贴「麒麟送子」的年画和举行「麒麟送子」的习俗! 在传统社会中,「麒麟送子」寓意祈求多子多孙,「麒麟」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它至今日仍为人所熟悉、所喜爱。

另外在民间艺术中,常将有关麒麟的故事,融入佛教故事的「化生儿」等内容,把「麟吐玉书」、「莲花童子」、「连生贵子」等故事合成了麒麟送子图。其图中童子身著官服,骑乘麒麟,童子手中捧著笙,由送子之神护送。(注(笙)谐音生,以示生育之意)此图含意是,祈求众多聪慧仁厚的子女出生;祝愿子女吉祥健康成长。

而麒麟送子的故事,据说又与孔子出生的传说有关, 孔子在出生之前有一只麒麟来到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玉书记载著这位大圣人的命运,说他是王侯将相之种,却生不逢时之事迹。这就是著名的「麟吐玉书」的故事。而孔子出生後,亦被称之为「麒麟儿」。有诗人《杜甫》的诗为证:「君不见徐卿二子生奇绝,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故人们将麒麟儿比喻为仁厚贤德和富有文采的子孙,後来更转化麒麟为可送子嗣的吉祥灵兽。而“麒麟送子图”亦是旧时张贴於“洞房”门上的婚俗喜画。

另外还有说法,在孔子诞生时,传说天降玉书在孔子故里:「夫子之生夕,有麟吐玉书於阙里人家。」在春秋《诗经》中还以「麟之趾」来歌颂文王及其家族。後来以「麟趾」喻子孙多贤,结婚写「麟趾呈祥」以作为祝颂,生子则曰「育麟有庆」。汉代还在未央宫造有麒麟阁,将功臣像画在阁上,以表示最高荣耀。所以自古以来即视麒麟为瑞兽。

雕刻貌似不同但实际上寓意差不多, 可参照下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470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