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话剧作家,戏曲作家,**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原籍湖南长沙。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文化大革命中,被左的社会势力迫害致死。
生平和创作
[编辑本段]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30年加入中国***。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29年冬开始,田汉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向无产阶级转向。6月,南国社继艺术剧社之后被反动派查封。为了进一步加强左翼剧人的团结,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是发起、组织者之一。1932年他参加中国***,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剧联”的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这期间,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文学剧本,使**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此外他还创作了由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这个时期是田汉政治热情和艺术才能全面发展的时期,他对左翼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领导和推动作用。
1935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和上海文委被破坏,田汉与阳翰笙、杜国庠等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被软禁于南京。同年秋,华北事件发生,田汉与应云卫、马彦祥组织中国舞台协会。12月,邀集上海、北平、天津等地演员,在南京举行了为期18天的公演,演出了田汉创作的《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期间曾拒绝国民党政府参与其事和给予经济补助。翌年,改编并演出了6幕话剧《复活》,创作了独幕话剧《阿必西尼亚母亲》、《女记者》和戏曲剧本《土桥之战》。1937年春,据鲁迅小说改编5幕话剧《阿Q正传》,由中国旅行剧团首演。
“七七”事变后,创作了5幕话剧《芦沟桥》,并举行劳军演出。不久,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审查了田汉被捕后的表现,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8月,田汉赴上海,参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沦陷后,田汉南下长沙,旋返武汉从事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2月武汉联合公演《最后的胜利》,接着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田汉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并起草了成立宣言。1938年初,据抗敌剧协“决议”,田汉与马彦祥、廖沫沙等编辑出版了《抗战戏剧》半月刊。后去长沙,又筹办了长沙《抗战日报》,并着文明确提出,“现阶段的剧运路线是戏剧游击战”,号召戏剧工作者为民族解放而斗争。1938年 2月,田汉应周恩来之邀,到武汉参加国共合作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任第六处处长,负责艺术宣传工作,同洪深等组建了10个抗敌演剧队、 4个抗敌宣传队和一个孩子剧团。1938年 11月,撤离武汉到长沙,团结湖南广大戏曲艺人进行抗日救国之演出,并亲自写作了《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等戏曲剧本。1940年应三厅召赴重庆,期间与欧阳予倩、杜宣、许之乔等创办《戏剧春秋》,在桂林出版;田汉曾先后主持“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和“历史剧问题座谈会”,产生了很大影响。“皖南事变”后,田汉离开重庆到湖南南岳住了近半年,随后到桂林从事抗战戏剧活动,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领导组建了新中国剧社和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剧团体。同时写作了话剧《秋声赋》、《黄金时代》,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1944年春,田汉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检阅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进步戏剧队伍和大批优秀剧作的演出,对加强戏剧队伍的团结和坚持进步戏剧运动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抗战胜利后,田汉于1946年春回到上海,投入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写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等戏剧和**。
这个时期,田汉主要是以公开身份组织领导演剧活动。除了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演剧团体之外,田汉更注意戏曲艺人的团结和民族传统形式的运用和改造,广泛动员戏剧界各种力量,投入抗日救亡和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汉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他紧密团结广大戏剧工作者,为壮大戏剧队伍、繁荣戏剧创作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推动戏曲改革,促进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写出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作品。1964年,先后受到张春桥、康生的攻击和陷害。在“文化大革命”中,于1968年12月10日受迫害致死。
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创作了话剧、歌剧60余部,**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 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传唱全国,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不仅是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事业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早期革命音乐、**事业的卓越组织者和创造者。
田汉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并被选为第一、第二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49年后田汉任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9年4月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主要代表作
[编辑本段]
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黄大傻愤而自戕。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这是一部群众剧,作者通过青年学生们思想认识的一步步提高,巧妙地从侧面表现反动当局的投降主义和全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尖锐对立。作家以澎湃的气势、炽烈的热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提出了“与广大工人、农民和市民们联合起来武装自救”的口号,这是田汉创作新阶段的特色。由于作家迅速及时地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斗争意志,《乱钟》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3幕话剧《回春之曲》写于1934年底,1935年1月上海舞台协会首演。剧中塑造了爱国青年高维汉和梅娘的动人形象。原在南洋教书的高维汉,在“九·一八事变”后告别热恋的华侨学生梅娘,回国投入抗日战争。他在上海“一·二八”战役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梅娘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回国参加了救护工作。剧本把青年忠贞的爱情和民族解放的崇高爱国之情结合起来,把主人公悲欢离合的遭遇和群众斗争的热烈场面结合起来,开拓了新的境界。剧本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描写都比较单纯,但作者擅长抒写感情场面、设置情境,使爱国之情和纯洁的爱情分外激动人心。
多幕剧《丽人行》写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剧本写女工刘金妹遭受日本兵的侮辱,加上工厂倒闭,家庭生活无着,被迫沦落,几乎被逼到了绝路。她的遭遇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苦难。知识妇女梁若英既向往革命、有一定的正义感,又经不住痛苦的折磨,软弱苟安。她离开从事革命的丈夫章玉良后,与银行家王仲原同居,直至被王遗弃才逐步觉醒。新女性李新群不仅有革命者的勇敢、机智,还以深切同情帮助女工刘金妹,引导梁若英。生活现实又使得3个女性走到了一起,迎接斗争,争取抗战胜利的到来。剧本虽是写抗战时期的上海,而实际反映的是美帝国主义的暴行和国民党特务统治的黑暗。作者将3个女性的命运有机地交织起来,借此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惨胜”之后的社会现实。《丽人行》在艺术结构上吸收戏曲、**的手法,以前后连贯的 21场的形式,使得时空转换有很大的自由,借以反映丰富复杂的情节内容。1947年3月由演剧九队首演此剧于无锡,朱琳饰梁若英,于因饰李新群,田野饰刘金妹,江俊饰章玉良,刁光覃饰王仲原,赵元担任报告员。
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田汉写作了 12场话剧《关汉卿》,全剧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战斗的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抗拒恶奴凌辱,被赃官诬陷处斩。关汉卿激于义愤,在歌妓朱帘秀等人的支持下写成了悲剧《窦娥冤》。权贵阿合马看出了关汉卿借戏剧鞭答时政的意图,强令修改剧本,否则不许上演。关汉卿宁折不弯,拒绝修改。朱帘秀深明大义,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承担了演出的责任。剧本还写了嫉恶如仇的赛帘秀,诙谐风趣而又爱憎分明的王和卿,仗义而刚烈的王著等人物来映衬主要人物,也写了狠毒卑鄙的郝祯和投机取巧的无耻文人叶和甫来作为对照。现存历史文献中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资料极少,田汉全面分析了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通过研究作品的思想感情来把握关汉卿的思想性格,从而写出了他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关系,写出了他憎恶黑暗、蔑视权势,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剧本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又切合于历史真实,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背景上表现了关汉卿的戏剧艺术活动,写出了他最可贵的斗争品格。关汉卿的艺术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进步文人的斗争传统,也融注了田汉一生为我国戏剧事业奋斗的生活体验。剧本体现了田汉创作的一贯特色:丰富的想象、炽热的诗情,执着的历史正义感。全剧结构完整,描写细密,语言精炼,被公认为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关汉卿》于 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导演欧阳山尊等,刁光覃饰关汉卿,舒绣文饰朱帘秀。
《文成公主》写于1960年,目的是通过歌颂历史上的民族友好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中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公元7世纪,吐蕃英主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求婚,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和亲政策,决定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松赞干布。在吐蕃内部,松赞干布和请亲使禄东赞主和联姻,大臣俄梅勒赞和恭顿则主战抗婚。全剧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开。从长安出发,文成公主一行战胜路途的艰难苦寒,战胜了恭顿等人的阴谋破坏,最后,唐蕃和好,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终成大婚。文成公主精通文史,兼擅武艺,有“利乐边民”的抱负,同时她又是生长于宫廷缺乏历练的年轻女子,对复杂的矛盾缺乏应付的经验,对离去的义母和故土充满了依恋的心情。剧本以生动的细节写出了文成公主性格成熟发展的过程,也充分表达了汉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谋求民族和好的精神。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决意和唐朝联姻,他不为佞臣所惑,冷静持重,终于查明了真相,取得了胜利。这是戏剧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兄弟民族领袖形象。剧本富于传奇色彩,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刻画人物性格。该剧于1960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导演金山,吴雪饰松赞干布,郑振瑶饰文成公主。由于思想上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文成公主》和《关汉卿》被人们称为田汉晚年艺术创作的双璧。
田汉一贯重视传统戏曲艺术的历史成就和社会作用。1943年,田汉曾将传统神话剧《白蛇传》改编为25场京剧《金钵记》;1958年再度修改剧本,恢复原剧名《白蛇传》,突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主题,发展了故事的神话色彩,唱词流畅优美,达到了新的境界。1961年,,根据碗碗腔《女巡按》剧本改编的京剧《谢瑶环》,描写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谢瑶环奉命乔装巡抚江南,与地方豪强及他们依恃的权奸来俊臣、武三思作坚决斗争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疾苦与抗争,这一历史悲剧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和话剧《关汉卿》相一致,是田汉戏剧创作的绝笔。《复活》
田汉主要著作书目
[编辑本段]
蔷薇之路(日记) 1922年5月,上海,泰东图书局
咖啡店之夜(戏剧集) 1924年12月,中华书局
翠艳亲王(无声**剧本) 1925年,光华书局
银色的梦(随笔) 1928年,中华书局
续银色的梦(随笔) 1928年, 中华书局
南国的戏剧(论文集) 1929年7月,上海,萌芽书店
爱尔兰近代剧概论(论著) 1929年7月,上海,东南书店
田汉戏剧集 1934年,现代书局
回春之曲(剧集) 1935年5月,普通书店
田汉选集(戏剧诗歌集) 1936年,万象书店
田汉散文集 1936年8月,上海,今代书店
田汉剧作选 1936年10月,上海,仿古书店
黎明之前(剧集) 1937年3月,北新书局
抗战与戏剧(论文集) 1937年月日2月,长沙商务印书馆
岳飞(四十四场新平剧) 1940年,桂林白虹书店
田汉代表作(戏剧散文诗歌集) 1941年,三通书局
秋声赋(五幕话剧) 1944年1月,桂林文人出版社
田汉选集(戏剧诗歌集) 1947年9月,中央书店
白蛇传(十五集京剧) 1955年,作家出版社
田汉剧作选 1955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名优之死(三幕话剧) 1957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西厢记(六场京剧) 1959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关汉卿(十三场话剧) 1959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月光曲(剧集) 1959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田汉选集(戏剧集) 1959年月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田汉戏曲选(二卷本) 1981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田汉文集(16卷本) 198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回眸田汉
[编辑本段]
田汉,原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他出生在“戊戌变法”的1 8 9 8 年,而在“文革”1 0 年中的1968 年被迫害致死,可谓生于乱世,死于乱时。他幼而聪敏好学,长而刻苦奋进,由一个山乡农民之子成长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足迹,发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外也赢得了声誉的诗人和剧作家。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由于外强侵略所受的苦难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化作民族自救的怒吼,所以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田汉浪漫多情,才华横溢,他追求艺术,追求爱情,追求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但是,为了前者他常常要走在长满荆棘的路上;为了后者他也总免不了要饮下一杯杯苦酒。南京大学教授董健先生撰写了5 0 余万言的《田汉传》,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使海内外读者先睹为快,我们特请作者重新改写,作为连载发表。
出身农家
在长沙县城以东,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镇叫花果园,镇子附近山山岭岭的起伏中有一片方圆数里的“平阳之地”,叫田家(土段),(土段)里又星星点点地散 居着农家,其中有一个叫茅坪的小村落,就是田汉出生的旧家。田汉的家,祖孙三代近三十口子人。这是一个朴实、勤劳而又贫苦的农民大家庭。祖上曾是大地主,但到了祖父田桂泉手上败落了下来。家里有出无进,已经扯得很空,就像一个烂灯笼快要破了。全家靠种田为生,兼做一点织绢的手艺。要冲出这个贫苦、封闭的旧家庭,需要教育、文化的助力。田汉的父亲田禹卿是第一个想通过文化学习而冲出这个家的人,1 5 岁结婚后还坚持在私塾上学。但是他失败了,终因家贫而废学。当田禹卿3 4 岁病死的时候,他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希望留在了儿子田汉身上,把一副生活的重担留给了妻子。
对田汉未来的成长,有两个人物至关重要。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舅舅易梅园。如果说田汉是田氏家庭这个“鸡窝”里飞出的一只“凤凰”,那么他的母亲易克勤便是雏凤的保护神。她小时候曾陪弟弟易梅园 读书,深知文化的重要,极力支持儿子读书。易梅园补廪生,进县学,文化日高,讲学南湘,旋出外谋事;后又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少年田汉思想上的引路人和经济上的资助者。田汉在家乡读了几年私塾,成绩颇佳,很得老师的欣赏。
不久田汉因家贫辍学,暂时在家自学。这时他在槐 树屋的栖凤庐认识了梁三娭(母也)。这位梁三娭(母也)是一位5 0 岁不到的寡妇,田汉母亲的知心朋友。因为她名字中有一个“凤”字,丈夫梁三公在世时把她的住处取名为“栖凤庐”。那是一个很幽雅的地方,在山坡上的小宅院里种着茶花和天竹,像个“世外桃源”。特别是在下雨的时候,听着屋瓦上的雨声和仙姑殿山上传来的钟声,望着那飘坠的茶花瓣和给新雨洗得更加红艳的天竹子,烧着山林间扒来的松叶,喝着山里人家自制的清茶,谈经说史,实在别有风味。田汉在这里学到了不少在私塾里学不到的东西。最有趣的是听梁三娭(母也)讲《西厢记》。纯洁美丽的爱情故事和“碧云天, 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优美动听的文词,在田汉简直如饮甘露,如浴清泉,只觉得一丝轻柔温馨的春风吹进了心田。
田汉与聂耳的交往
聂耳与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田汉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他们曾为了共的理想而在一起奋斗。聂耳结识田汉是在1931 年聂耳在明月歌舞团的时,当时聂耳只有二十岁左右,而田汉也是一个思想进步的热血青年。之后,他们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田汉介绍聂耳参加了“苏联之友社”的音乐组。在这里,聂耳又认识了吕骥、张曙、任光、安娥等进步的作家、音乐家。聂耳与田汉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32 年秋天,当时联华影片公司正在拍田汉创作的《母性之光》,聂耳为影片谱写了《开矿歌》,聂耳自己扮演剧中的一个矿工,把脸上、身上涂得漆黑领唱那支《开矿歌》,这可以说是他创作的描写工人阶级的呻吟和呐喊的第一首歌曲。
在1934 年,田汉的剧作《扬子江暴风雨》公演,聂耳为剧中的主题歌配了曲,这就是有名的《前进歌》,他自己并扮演剧中的码头工人老王,当老王的孙子被帝国主义者开枪打死时,老王抱起他的孙子唱:
同胞们,大家一条心,
挣扎我们的天明。
我们不怕死
(白)不用拿死来吓唬我们!
我们不做亡国奴,
我们要做中国的主人!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把强盗们都赶尽;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向着自由的路,前进!
聂耳唱得慷慨悲壮,使观剧的人无不热泪盈眶,从而激起了极大的抗日热情。
后来,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田汉这样进步的剧作家,不得不转入地下。他只能通过间接的关系与田汉联络。此时田汉又写成了话剧《回春之曲》,其中的《告别南洋》一曲就是由聂耳谱曲的。这支曲子在卅年代是作为舞台艺术歌曲经常演唱的。
《回春之曲》在上海大戏院演出时,田汉忍不住想去看看,但他此时被敌人通缉已不能公开露面了。左思右想,他想出了一个主意,穿起长袍、马褂、毛线衫、皮帽子,扮成一个有身份的阔人,而另一位女同志则扮作他的女儿,搀扶着他走进戏院观剧,但仍然被守候着的密探抓获。幸而这身行头救了他,敌人并未识破他的真实身份。
而此时的聂耳也将赴日转赴欧洲留学,田汉在狱中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交由聂耳谱曲,这大约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作了。不久,年轻的聂耳就死在了异国他乡。
小品《卖拐》的台词如下:
高秀敏:哎,大忽悠!大忽悠!
赵本山:喊啥大忽悠,当大伙面,别叫我艺名行不行?
高秀敏:孩儿他爸。
赵本山:哎。
高秀敏:要我说这个拐就别卖啦!
赵本山:你别说那话,不卖了,做这副拐又搭工又搭料,一天一宿没睡觉,不卖不赔了吗?
高秀敏:这满大街都是腿脚好的,谁买你那玩意啊?
赵本山:这啥话,你还不知道我强项,还叫我大忽悠呢。我能把正的忽悠邪了,能把奸人忽悠苶了,小两口过的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今天卖拐,一双好腿我能给他忽悠瘸了!
高秀敏:哈哈,你可拉倒吧,
赵本山:信不信?
高秀敏:我就不信人家好好的腿你就能给人忽悠瘸了?
赵本山:这就是我强项。
高秀敏:我还不知道你那强项,(对观众)我们孩子他爸可有意思了,听说王会计家买马上人那卖车套,听说四楞子买摩托上那卖安全帽,听说张三嫂睡不着觉上那人家卖安眠药,最可气的听说人家老赵三丫要结婚了,上他家门口连卖粉裤衩带卖花乳罩。
赵本山:别说了,这叫市场,抓好提前量!
高秀敏:你那提前量也有打失误的时候!
赵本山:这拐就打失误了。
高秀敏:听说老张锁柱子吧,他开四轮车把腿砸了,贪黑起早给人家做这副拐,结果人家砸重了,出院以后直接坐轮椅了,这拐没卖出去,哈哈哈,呵呵呵,哎呀。
赵本山:别着急,今天我就把这副拐卖去。
高秀敏:那这满大街都是腿脚好的,谁买呀?
赵本山:媳妇儿,今儿个咱们专门找个腿脚好的卖给他,看看我大忽悠的能力。
高秀敏:那你恁么地你不是骗人么?
赵本山:愿者上钩,懂么?帮我喊两句。
高秀敏:我不会忽悠,你自个整得了~
赵本山:看我眼色行事,好不?哎,来人了,喊。
高秀敏:啊,拐了噢,拐啦,拐了噢!拐啦,拐啦!拐啦!
范 伟 :我说你瞎指挥啥呀你啊?你知道我要上哪你就让我拐呀你啊?
赵本山:喊卖。
高秀敏:卖噢!卖,
赵本山:卖啥呀?
高秀敏:拐
赵本山:连上。
高秀敏:拐卖了噢!拐卖了
范 伟:恩?怎么回事儿?谁要拐卖你呀?
高秀敏:不是,他拐卖了。
范 伟:你要拐卖呀?
赵本山:你啥眼神啊,拐卖,就这样你我能卖出去嘛,你买呀!
范 伟:你们到底怎么回事儿这是,
赵本山:啥事儿啊,你多管闲事儿。
高秀敏:我们俩是两口子,在这玩呢!
赵本山:呵呵呵,俺们俩是一家的,在这玩呢!
范 伟:这两口子,大过年地,卖媳妇儿玩~~~哎呀~~~
高秀敏:拐卖啦。
赵本山:哎呀~~挺危险的~~他呀,病的不轻呐~
赵本山:站下,非常严重。
高秀敏:啥呀?
赵本山:太严重了。
范 伟:说啥呐?
赵本山:呵呵,没你事儿。
高秀敏:什么玩意,严重啊?
赵本山:应该告诉他,不告诉这病,危险,没事儿,我这看出点问题来,媳妇儿不让我说,你也不能信,你走吧,没事儿,呵呵,没事儿,走。
范 伟:神神叨叨的,你可真是。
赵本山:就这病发现就晚期!
范 伟:你怎么回事你啊?大过年地说点好听的!怎么回事儿!
赵本山:别激动,看出点问题来,哎呀,说你也不信。
范 伟:你得说出来我信不信呐,怎么回事儿啊?
赵本山:先不说病情,我知道你是干啥的!
范 伟:咳咳还知道我是干啥的,我是干啥的?
赵本山:你是做生意的大老板。
范 伟:啥?
赵本山:那是不可能地。
范 伟:废话,
赵本山:你。
范 伟:大老板有骑这个出来的吗?
赵本山:在饭店工作。
高秀敏:你咋知道他是在饭店呢?
赵本山:身上一股葱花味, 是不是饭店的?
范 伟:那,你说我是饭店干啥的?
赵本山:颠勺的厨师!
范 伟:哎?
赵本山:是不?
高秀敏:哎呀,你咋知道他是厨师呢?
赵本山: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是不?是厨师不?
范 伟:哇,行行行。算算算你猜对了,
赵本山:别算,是不是?
范 伟:啊,呀呀呀,是,职业绝对猜对了。那你刚才怎么的说我,说什么又是严重了,又是晚期,那是怎么回事儿?
赵本山:你能信吗?
范 伟:你得说出来我才知道我信不信啊。
赵本山: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感觉没感觉到你的浑身某个部位,跟过去不一样了。你想,你使劲想,你说实话,
范 伟:我没觉着哪儿不一样,我就觉着我这脸越来越大呀?
赵本山:对了,这不是主要病症!你知道你的脸为什么大吗?
范 伟:为啥?
赵本山:是你的末梢神经坏死把上边憋大了。
范 伟:那是哪憋的呢?
赵本山:腰部以下, 脚往上。
范 伟:腿呀?
赵本山:对头!
范 伟:不对,我腿没啥病!
赵本山:走两步!走两步!没病走两步!你想看病吗,看病就走两步!
范 伟:行行, 走两步,走走,走两步,走两步,走两步。
赵本山:停!你鞋没毛病吧?
范 伟:有啥毛病呀?
赵本山:一跟高一跟低?
范 伟:这是旅游鞋自个的!
赵本山:对头,就是是你的腿有病,一条腿短!
范 伟:没那个事儿!我要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话,那卖裤子人就告诉我了!
赵本山:卖裤子的告诉你你还买裤子么,哪像我心眼正好啊?
范伟:是
赵本山:这样吧,我给你调调。信不信,你的腿随着我的手往高抬,能抬多高抬多高,我让你往下落你就随便使劲往下落,好不好?信不信?腿指定有病,右腿短!来,起来! (范伟配合做动作)
赵本山:停!麻没?
范 伟:麻了
高秀敏:他咋麻了呢?
赵本山:你跺,你也麻!
赵本山:麻没麻?麻没?
范 伟:麻了。
赵本山:走起来,走起来!别空着,腿百分之百有病,别空着,放松!走!走走走!走,快走!走,别想停,你跟我走好不?走起来,一点一点就好了,你走吧。
(范伟配合做动作)
范 伟:诶呀,诶呀,诶呀,哎呀我的妈呀!
赵本山:你走!
高秀敏:哎呀,好腿给忽悠瘸啦!
范 伟:什么玩意你说?
赵本山:你看着没,我媳妇儿都看出来了,她说你忽忽悠悠就瘸了。
范 伟:大姐呀,那这早咋没发现呢?
高秀敏:早你没碰见他,你早碰见他早就瘸了。
赵本山:我早给你调过来了。
范 伟: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呢?这?
赵本山:别着急,你呀,小的时候,崴过腿。
范 伟:没有啊,我这只崴过呀?
赵本山:转移了!转移到这条腿上来了,后来你的职业对你很不利,原来你不是颠勺,你是切墩,老是往这腿上使劲,就把这条腿压的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轻者踮脚,重者股骨头坏死,晚期就是植物人!
高秀敏:哈哈 哈哈哈哈哈。
赵本山:干啥玩意?
高秀敏:我说啊,我头一回看你演的,哈哈哈。
赵本山:调病呢!
范 伟:大哥,那什么我得用点什么药呢?
赵本山:用药不好使!
高秀敏:大过年的,别让人吃药,快说拐吧!
赵本山:看,我老伴都知道,拄拐!
范 伟:拄拐?
赵本山:请坐。
赵本山:拄上拐之后,你的两条腿逐渐就平衡了,一点一点也就好了,我当初,一个老头看出我腿有病,她就心疼钱,不让我看病,最后,残了。
范 伟:你呀?
赵本山:里头有钢板,回不过来弯。
范 伟:这是条废腿呀?
高秀敏:老头子咱这是好腿。
赵本山:你说啥呢!好, 好腿谁拄拐呀?
范 伟:是。
高秀敏:那拐不是。
赵本山:你别蒙人了!
范 伟:哎呀大姐你就别老跟着瞎搅和了行不行啊?这是病人和病人之间在探讨病情,你老跟着掺啥呀这是,我看这腿怎么回事。
赵本山:你不用腿, 看,我给你走,我过去都没走,这完了都。
范 伟:哎呀,哎呀,哎呀我的妈呀,哎呀呀呀, 这么严重呐,
赵本山:我甩丢多少只鞋了?!
高秀敏:你别在那叭瞎,你甩丢鞋那回不是上人家偷小鸡儿狗撵的吗?
赵本山:腿好能撵上么?你鞋多少钱一只?
范 伟:那个, 二百二。
赵本山:二百二呀?正好一副拐钱。
范 伟:那得在哪买拐呢?
高秀敏:哎呀大兄弟你还没听明白吗,他就是想把这副拐就卖给你。
赵本山:你说啥呢?过去!卖啥呀?我拄什么玩意卖?你咋这样呢?女人抠,送给他不就完了吗?
范 伟:别呀。
高秀敏:不卖啦!
赵本山:别说话了行不?接拐!
范 伟:呀,大哥!哎呀,大哥,我不能白要,我得给钱。
赵本山:我知道你性格,她女人要钱了,你也磨不开不给,你要脸,你这么给你说我不要就等于瞧不起你,是不?我还得要,给一半,一百。
范 伟:哎,行行行。
赵本山:我告诉你多给我跟你急啊!
范 伟:好好好。
赵本山:别说话了。
范 伟:(范伟掏钱)唉呀大哥呀,大哥那什么,我这俩兜加一块才三十二块钱。
高秀敏:那就拿着吧,要多少是多呀
赵本山:要什么自行车呀?要啥自行车?
范 伟:哎呀,对对对。
赵本山:你咋这么个样呢?
高秀敏:我没说要自行车呀?你说的要自行车。
赵本山:见笑了啊,这媳妇儿我也管不了了,见面跟人要自行车。
高秀敏:我没说要自行车!
赵本山:以后我不领你出来了。
范 伟:大哥你别老生气,我觉着我大姐这句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你说像我这腿脚呢,基本就告别自行车啦,是不?我就把自行车给你啦,行不行?
赵本山:好好好。
高秀敏:不行,你不能要人家自行车。你快点推走吧, 他这是坑你呢!
范 伟:你这是坑我!你怎么这样呢?我就纳闷了,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赵本山:兄弟,架拐!
范 伟:大哥,缘分呐!
赵本山:别激动, 回去好好养病,过几天就好了。
范 伟:好,大哥。
赵本山:别激动。
范 伟:那什么,我啥也不说了我。
高秀敏:你这么做是不有点太过分了你呀?
赵本山:过啥分,他还得谢咱呢。
范 伟:谢谢噢!
赵本山:你看看!
赵本山:瞅啥呀?你咋的心疼了咋的?走,换个地方!
高秀敏:还干啥去呀?
赵本山:找个腿脚不好的把自行车卖他!
(完)
扩展资料:
1、小品《卖拐》是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在2001年1月23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小品,获得当年小品一等奖。这个小品是一个消极暗示的典型。讽刺了那些性格多缺乏主见、人云亦云、听风是雨、盲目崇拜的人,他们大多知识浅薄,缺乏科学意识。小品以作者于景发生在长春市西安大路边的亲身经历为素材。
《卖拐》令人捧腹不已,其寓意主要是讽刺那些坑人的奸商。而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位买拐者,人们笑他愚得可悲,愚得可怜,事实上在商家的虚假宣传中,上当受骗者比比皆是。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三人合作推出了《卖拐》第二部,名为《卖车》的小品。
2、小品《卖拐》第二部,名为《卖车》的小品台词如下:
范伟: 去年买拐,窝囊够戗,丢了工作,跑了对象,我就不信这个劲,别人能让我吃亏,我就不能让别人上一当,我也卖拐。南来的北往的注意了噢!注意自己的腿噢!看看有没有毛病噢!没病走两步噢!走出病来我把拐卖给你噢!拐了!拐了!
高秀敏: 发家致富道道多,去年卖拐今年卖车, 卖车嘞,谁买车?
范伟: 拐了。
高秀敏: 嗨,这不脑袋大脖子粗吗?
赵本山: 别着急,这回轮椅有销路了。
高秀敏: 说啥呢,人家腿都好啦!
赵本山: 腿好了,去年腿还好呢不就忽悠瘸了吗,你看我今年怎么把他说成个上车的。
高秀敏: 你快回家吧!
赵本山: 不用。
范伟: 站住!
赵本山: Hello!
高秀敏:兄弟,兄弟你干啥呀?
范伟: 我是天天找,月月找,足足找了你一年呐!
赵本山: 非常对不起,别激动,我们做好事儿从来是不留名的。
范伟: 我激动个屁我,你把我坑苦了知道不知道,啊?我老婆也跑了,工作也炒了,走,找个地方说理去!走!
高秀敏: 哎呀,兄弟,我们把钱给你,你把拐给我们,咱回家吧。
赵本山: 你别跟他掺和~~~ 请问这副拐回去拄多长时间?
范伟: 我拄什么拄!我压根没病!
赵本山: 完了,我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高秀敏: 当初我说不让你卖拐,你不信么,这回看你咋整?
赵本山: 我说他完了!媳妇儿,看见没有,变化多大这一年?往上看。
高秀敏: 要说有变化,那脑袋比去年更大了,
赵本山: 对了!连我媳妇都看出来了。由于你一年没有坚持拄拐,你的病毒往上转移,已经到了大脑,你两条腿有两根大筋,好比是两条高速公路,病毒以每小时一百八十公里的速度向上飞速运转,现在你完了,无情的病毒正在吞噬着你的大脑健康细胞,一个崭新的植物人即将诞生!
范伟: 忽悠,接着忽悠!忽悠!是不是想让我再走两步?
赵本山: 去年走两步瘸没?
范伟: 瘸了。
赵本山: 跺两脚麻没?
范伟: 麻了,
赵本山: 为什么?
范伟: 你忽悠的。今年不用你忽悠了,我给你走两步,你不是爱看,我给你走两步,走两步,走两步,好不好?可是我今年好了,我能小跑了,我还能大跳,哎大跳, 哎,再来一个?
赵本山: 停!看见没,不但脑袋不好精神还有问题。
高秀敏:看着比去年欢实多了!
赵本山:朋友,能不能接受一下治疗?
范伟: 没问题!
赵本山: 你现在的脑袋是不大声说话都迷糊?
范伟: 不迷糊!
赵本山: 眼睛冒不冒金星?
范伟: 不冒金星。
赵本山: 那你喊一声行吧?
范伟: 好。这么的,我配合你,我完全配合你,我的目的就是要戳穿你!
赵本山: 好,深吸一口气,
范伟: 来。
赵本山: 大嚎一声! 吸气、吸、吸满!嚎!
范伟: 啊!啊!啊!啊!…………
赵本山: 别停,我看你气有多长,我判断判断,停!迷糊没?
范伟: 没迷糊!
赵本山: 没迷糊咋晃了呢?!
高秀敏: 他咋迷糊了呢?
赵本山: 还咋迷糊了,喊缺氧了呗。我告诉你,媳妇,这是身体好的,要换你呀这阵儿就上医院了。
高秀敏:你别整了!
赵本山: 迷糊没?
范伟: 没有!
赵本山: 没迷糊你搁那划了啥呢?
范伟: 有点冒金星。
赵本山: 冒金星了,你现在明显智商有问题。
范伟: 你别整那个事儿,就咱这个智商,抠出来上秤约,比你多二斤!
赵本山: 好,能否接收一下测试。
范 伟: 没问题!
赵本山: 我给你出几道简单的智力测验题,试试你的脑袋是否好使
范伟: 好。
赵本山: 会学话不?
范伟: 没问题!
赵本山: 从现在开始,我媳妇儿说啥你说啥,明白不?
范伟: 来者不拒!
赵本山: 开始!
高秀敏:啥玩意儿?
赵本山:就平时咱俩玩那个玩意儿。
高秀敏: 准备好了吗?
范 伟: 好了。
赵本山: 错!我媳妇儿说“准备好了么”,你也说“准备好了么”,这叫学话,
范伟: 这句就开始学啊?
赵本山:什么叫学话?
范伟:啊? 行行行, 明白了,重来!
高秀敏: 准备好了吗?
范伟: 准备好了吗?
高秀敏: 老头子他又错了~~~
范伟: 没有,
赵本山: 错!
范 伟:我那……
赵本山:错!错!错!我媳妇说老头子他又错了,你也得说老头子他又错了。
范伟:这句就开始学啊?
范伟: 停,你这是蒙人的这叫!你要整就整那个智力测验那个,电视台李咏的“Yeah!” 就那样的。
赵本山: 这样的?好,我给你出一个三岁小孩的脑筋急转弯。
范伟: 你别整三岁的,有能耐你整四岁的。
赵本山: 四岁的你行么?
范伟: 五岁都不在乎。
赵本山: 你看看,他只在这个年龄段混了,咱还怕他干啥。请听第一题。
范伟: 说。
赵本山: Noone,说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三?
范伟: 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也不等于三!
赵本山: 错!媳妇儿回答。
高秀敏: 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三。
赵本山: 错,看见没,算错的情况下等于三!
范 伟: 你算错, 你算错那还等于六呢那还!
赵本山: 是啊,等于好几亿呢你没答上!
范伟: 我明白你啥意思了。
赵本山:请听第二题。
范 伟:说。
高秀敏: 兄弟你快回家吧,你说你整这干啥?!
赵本山: 说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 因为我们家的小狗讲究卫生!
赵本山: 错!
高秀敏: 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
赵本山: 正确。
范伟: 你出生那个生啊,那叫谐音,我明白了,来。
赵本山: 请听题: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加一起几个猴?
范伟: 八个猴!
赵本山: 错!
高秀敏: 俩猴。
赵本山: 树上骑个猴,地下一个猴,加一起俩猴。
范伟: 骑着呀?
高秀敏: 骑马那个骑。
范伟: 你你,你这谐音。
赵本山: 我咋没说蹲个猴呢 再听题:树上骑七个猴,地下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范伟: 俩猴!
赵本山: 错!八个猴。树上骑七个猴,地上一个猴,八个猴。
范伟: 这回骑七个了,那树受得了吗?
赵本山: 你别管树受不了,它掉下来也是八个猴。就你这智商还多两斤。
范伟: 你别,你别, 再来!
高秀敏:兄弟你可别答了,你答不上!
范伟:你别,我要为我的智商讨一个说法!
赵本山: 请听题:青春痘长在什么地方不让你担心?
范伟: 长在我腰上不让我担心!
赵本山: 错!媳妇答。
高秀敏: 长在别人的脸上不让你担心,哎呀,你太笨了你。
赵本山: 就你那样还长你腰上,长在腰上那是闷头。哎呀妈呀,还长腰上,屁股上是火疖子!
范伟: 我,我怎么回事儿?
赵本山: 你的脑袋承认不承认有病?
范伟: 我不承认。
赵本山: 现在有法调理,你两腿必须离地,因为现在你腿有压,只要离地了,你马上就能答上了!
范伟: 离地? 怎么离地呢?
赵本山: 你想个办法, 你试一试,看见没,自己就找去了(轮椅),别着急,请听题。
范伟: 说!
赵本山: 说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三?
范伟: 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三。
赵本山: 耶!恭喜你答对了!
范伟: 哎呀?
赵本山: 发现没,因为你俩脚离地了,病毒就关闭了,所以说啥都上不去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
范 伟: 我再(站起来)试一道。
赵本山: 试呀,说一个醉汉,喝醉酒之后,搬起这么大块石头照电视砸去,只听“啪嚓”电视一点没坏,为什么?
范伟: 因为电视的质量好。
赵本山: 错!
高秀敏: 因为没砸着。
赵本山: 正确!
范伟: 那没砸着怎么还“咵嚓”一声呢?
高秀敏: “咵嚓”一下砸地板上了嘛!
赵本山: 就你这智商。
范伟: 你别, 再来一个。
高秀敏:哎呀,你可别答了,你快回家吧!
范伟:你你你,你别,你别,你别老。
赵本山: 请听题!一个醉汉,喝醉酒之后,拿起这么大。
范 伟: 咵嚓砸地下了!
赵本山: 恭喜你,都会抢答啦!
范 伟: 再来一个。
高秀敏: 你可别答啦!
赵本山: 一个司机,驾驶着一辆公共汽车,看对面的树上蹲个猴,“咡”刹车了,为什么?
范伟: 因为这个司机爱护动物。
赵本山: 错!
高秀敏: 他把猴屁股当红灯了,你真笨呢!
赵本山: 正确!
范伟: 哎呀, 哎呀, 对呀,那猴屁股,红的,圆的,这眼神咋还不好使了呢这还, 你别,再来。
赵本山: 注意,树上蹲个猴!
范伟: 啊,他把猴屁股当红灯了!
赵本山: 恭喜你。
高秀敏: 哈哈哈。
范伟: 哎,不对,不对呀大哥,你看噢,我一坐上边,你往往问的都是答过的问题,我一站起来你问我的都是新问题啊!
范伟: 你这不对呀!
赵本山: 好!那就站起来再试一道老题。
范伟: 好。
赵本山: 也是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这个问题你是答过的
范伟: 你说。
赵本山: 请听题: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二?
范伟: 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二!
赵本山: 嗯?
高秀敏: 哎呀你说这可咋整,人家是二!
范伟: 二啊?刚才你说的不是三吗?
赵本山: 你连二三都不分了,你都二到啥程度了?
范伟: 哎呀, 我再上来
高秀敏: 你可别答啦!
赵本山: 一加一。
范伟: 啊,对的等于二,错的等于三!
赵本山: 恭喜你,已经答俩答案了!
范伟: 哎呀,这~。
赵本山: 好了,病的毛病你也找到了,你先回家,我们得回去了。
范伟: 你别,大哥,大哥!
高秀敏: 对!把车给我们,我们还有事呢!
范伟: 大哥,大哥,多少钱,我买。
赵本山:你别说我骗你呀!
范伟:我明白了,我下半辈子我就离不开这个东西了,我买。
赵本山: 其实这个轮椅说实话就是去年你那台自行车改的,我就知道你得这病在这等你半年你知道吗,你要给钱,我告诉你,你就给一个改装费,四百块钱,多给我就不跟你处,啥都不卖你。
范伟: 没问题,没问题,没问题, 大哥,我, 这就三百多块钱。
高秀敏: 拿着吧,那就不少啦!
赵本山: 戴手表了?戴啥手表了?戴什么手表呀!
范伟: 啊。
高秀敏: 谁说戴手表了?你又赖我!去年你就赖我,我没说!
赵本山:你说她咋这样呢?
范伟: 大哥,大哥,大哥, 我跟你说噢,像我这种智商的,以后也就看不懂手表了!给,你拿着。
赵本山: 回去好好养病啊
高秀敏: 你咋就可一个人坑啊你?你能不能换个人呀。兄弟你要信我话,你赶紧下来走着回去,把车给我们,他还是坑你呢!
范伟: 你还是坑我!你怎么这样呢。去年我大哥给我瞧病你就横拔了竖挡着不让,今年我要是再相信你的,我就是第二次上当!
高秀敏: 没人管你了!这种人太可气了!
赵本山: 别恨他,全指这种人养活咱们呢。
范伟: 谢谢啊!
赵本山: 你看还谢谢呢!走,回家。
高秀敏: 那这玩意儿你还要它有啥用啊?
赵本山: 回去改一副担架,来年还卖他!
(完)
3、赵本山:著名笑星,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美丽乡”创建活动形象大使。东北二人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院长。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
1982年赵本山主演拉场戏《摔三弦》一举成名。1990年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共十五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1999年由个人投资主演的**《男妇女主任》获得第22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赵本山获最佳男演员奖。2003年赵本山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
2011年最后一次亮相央视春晚,表演《同桌的你》。2013年蛇年春晚前,赵本山宣布退出小品舞台。2014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副总导演兼语言类节目总监。 2016年主演贺岁片《过年好》。2017年主演农村爱情轻喜剧《乡村爱情10》。
4、高秀敏:出生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国家一级演员,小品、二人转演员。1974年高秀敏到当地的民间团体唱二人转。1982年高秀敏进入扶余市民间艺术团做演员,并在1986年获国家二级演员职称。1992年辞职做个体演员,开始出演小品,并屡次在春节联欢晚会和赵本山搭档表演。
2002年和赵本山、范伟合作,以小品《卖车》获得央视春晚一等奖;2003年和赵本山、范伟合作,以小品《心病》获得央视春晚一等奖;2004年和赵本山、范伟合作,以小品《送水工》获得央视春晚一等奖。2005年8月18日凌晨4时,高秀敏突发心脏病,在长春市深圳街华侨村名人公寓1号楼去世,享年46岁。
5、范伟:1962年9月2日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95年第一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表演小品《牛大叔提干》。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小品《卖拐》并获得小品类一等奖。 2003年获得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
2006年凭借在章家瑞执导的**《芳香之旅》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30届埃及开罗国际**节特别表演奖(金钥匙奖)。2007年,主演喜剧**《耳朵大有福》,饰演王抗美并获得了第9届华语**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2016年11月26日,凭借在**《不成问题的问题》获得第5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及第7届北京国际**节最佳男主角。2017年7月和郭采洁主演的**《绝世高手》在2017年7月7日全国上映;同月和大鹏主演的**《父子雄兵》2017年7月21日全国上映。
——卖拐
——高秀敏
——范伟
——赵本山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话剧作家,戏曲作家,**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原籍湖南长沙。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文化大革命中,被左的社会势力迫害致死。
生平和创作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30年加入中国***。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29年冬开始,田汉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向无产阶级转向。6月,南国社继艺术剧社之后被反动派查封。为了进一步加强左翼剧人的团结,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是发起、组织者之一。1932年他参加中国***,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剧联”的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这期间,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文学剧本,使**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此外他还创作了由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这个时期是田汉政治热情和艺术才能全面发展的时期,他对左翼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领导和推动作用。
1935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和上海文委被破坏,田汉与阳翰笙、杜国庠等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被软禁于南京。同年秋,华北事件发生,田汉与应云卫、马彦祥组织中国舞台协会。12月,邀集上海、北平、天津等地演员,在南京举行了为期18天的公演,演出了田汉创作的《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期间曾拒绝国民党政府参与其事和给予经济补助。翌年,改编并演出了6幕话剧《复活》,创作了独幕话剧《阿必西尼亚母亲》、《女记者》和戏曲剧本《土桥之战》。1937年春,据鲁迅小说改编5幕话剧《阿Q正传》,由中国旅行剧团首演。
“七七”事变后,创作了5幕话剧《芦沟桥》,并举行劳军演出。不久,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审查了田汉被捕后的表现,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8月,田汉赴上海,参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沦陷后,田汉南下长沙,旋返武汉从事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2月武汉联合公演《最后的胜利》,接着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田汉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并起草了成立宣言。1938年初,据抗敌剧协“决议”,田汉与马彦祥、廖沫沙等编辑出版了《抗战戏剧》半月刊。后去长沙,又筹办了长沙《抗战日报》,并着文明确提出,“现阶段的剧运路线是戏剧游击战”,号召戏剧工作者为民族解放而斗争。1938年 2月,田汉应周恩来之邀,到武汉参加国共合作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任第六处处长,负责艺术宣传工作,同洪深等组建了10个抗敌演剧队、 4个抗敌宣传队和一个孩子剧团。1938年 11月,撤离武汉到长沙,团结湖南广大戏曲艺人进行抗日救国之演出,并亲自写作了《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等戏曲剧本。1940年应三厅召赴重庆,期间与欧阳予倩、杜宣、许之乔等创办《戏剧春秋》,在桂林出版;田汉曾先后主持“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和“历史剧问题座谈会”,产生了很大影响。“皖南事变”后,田汉离开重庆到湖南南岳住了近半年,随后到桂林从事抗战戏剧活动,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领导组建了新中国剧社和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剧团体。同时写作了话剧《秋声赋》、《黄金时代》,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1944年春,田汉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检阅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进步戏剧队伍和大批优秀剧作的演出,对加强戏剧队伍的团结和坚持进步戏剧运动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抗战胜利后,田汉于1946年春回到上海,投入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写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等戏剧和**。
这个时期,田汉主要是以公开身份组织领导演剧活动。除了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演剧团体之外,田汉更注意戏曲艺人的团结和民族传统形式的运用和改造,广泛动员戏剧界各种力量,投入抗日救亡和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汉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他紧密团结广大戏剧工作者,为壮大戏剧队伍、繁荣戏剧创作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推动戏曲改革,促进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写出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作品。1964年,先后受到张春桥、康生的攻击和陷害。在“文化大革命”中,于1968年12月10日受迫害致死。
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创作了话剧、歌剧60余部,**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 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传唱全国,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不仅是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事业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早期革命音乐、**事业的卓越组织者和创造者。
田汉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并被选为第一、第二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49年后田汉任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9年4月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主要代表作
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黄大傻愤而自戕。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这是一部群众剧,作者通过青年学生们思想认识的一步步提高,巧妙地从侧面表现反动当局的投降主义和全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尖锐对立。作家以澎湃的气势、炽烈的热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提出了“与广大工人、农民和市民们联合起来武装自救”的口号,这是田汉创作新阶段的特色。由于作家迅速及时地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斗争意志,《乱钟》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3幕话剧《回春之曲》写于1934年底,1935年1月上海舞台协会首演。剧中塑造了爱国青年高维汉和梅娘的动人形象。原在南洋教书的高维汉,在“九·一八事变”后告别热恋的华侨学生梅娘,回国投入抗日战争。他在上海“一·二八”战役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梅娘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回国参加了救护工作。剧本把青年忠贞的爱情和民族解放的崇高爱国之情结合起来,把主人公悲欢离合的遭遇和群众斗争的热烈场面结合起来,开拓了新的境界。剧本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描写都比较单纯,但作者擅长抒写感情场面、设置情境,使爱国之情和纯洁的爱情分外激动人心。
多幕剧《丽人行》写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剧本写女工刘金妹遭受日本兵的侮辱,加上工厂倒闭,家庭生活无着,被迫沦落,几乎被逼到了绝路。她的遭遇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苦难。知识妇女梁若英既向往革命、有一定的正义感,又经不住痛苦的折磨,软弱苟安。她离开从事革命的丈夫章玉良后,与银行家王仲原同居,直至被王遗弃才逐步觉醒。新女性李新群不仅有革命者的勇敢、机智,还以深切同情帮助女工刘金妹,引导梁若英。生活现实又使得3个女性走到了一起,迎接斗争,争取抗战胜利的到来。剧本虽是写抗战时期的上海,而实际反映的是美帝国主义的暴行和国民党特务统治的黑暗。作者将3个女性的命运有机地交织起来,借此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惨胜”之后的社会现实。《丽人行》在艺术结构上吸收戏曲、**的手法,以前后连贯的 21场的形式,使得时空转换有很大的自由,借以反映丰富复杂的情节内容。1947年3月由演剧九队首演此剧于无锡,朱琳饰梁若英,于因饰李新群,田野饰刘金妹,江俊饰章玉良,刁光覃饰王仲原,赵元担任报告员。
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田汉写作了 12场话剧《关汉卿》,全剧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战斗的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抗拒恶奴凌辱,被赃官诬陷处斩。关汉卿激于义愤,在歌伎朱帘秀等人的支持下写成了悲剧《窦娥冤》。权贵阿合马看出了关汉卿借戏剧鞭答时政的意图,强令修改剧本,否则不许上演。关汉卿宁折不弯,拒绝修改。朱帘秀深明大义,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承担了演出的责任。剧本还写了嫉恶如仇的赛帘秀,诙谐风趣而又爱憎分明的王和卿,仗义而刚烈的王著等人物来映衬主要人物,也写了狠毒卑鄙的郝祯和投机取巧的无耻文人叶和甫来作为对照。现存历史文献中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资料极少,田汉全面分析了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通过研究作品的思想感情来把握关汉卿的思想性格,从而写出了他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关系,写出了他憎恶黑暗、蔑视权势,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剧本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又切合于历史真实,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背景上表现了关汉卿的戏剧艺术活动,写出了他最可贵的斗争品格。关汉卿的艺术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进步文人的斗争传统,也融注了田汉一生为我国戏剧事业奋斗的生活体验。剧本体现了田汉创作的一贯特色:丰富的想象、炽热的诗情,执着的历史正义感。全剧结构完整,描写细密,语言精炼,被公认为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关汉卿》于 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导演欧阳山尊等,刁光覃饰关汉卿,舒绣文饰朱帘秀。
《文成公主》写于1960年,目的是通过歌颂历史上的民族友好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中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公元7世纪,吐蕃英主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求婚,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和亲政策,决定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松赞干布。在吐蕃内部,松赞干布和请亲使禄东赞主和联姻,大臣俄梅勒赞和恭顿则主战抗婚。全剧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开。从长安出发,文成公主一行战胜路途的艰难苦寒,战胜了恭顿等人的阴谋破坏,最后,唐蕃和好,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终成大婚。文成公主精通文史,兼擅武艺,有“利乐边民”的抱负,同时她又是生长于宫廷缺乏历练的年轻女子,对复杂的矛盾缺乏应付的经验,对离去的义母和故土充满了依恋的心情。剧本以生动的细节写出了文成公主性格成熟发展的过程,也充分表达了汉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谋求民族和好的精神。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决意和唐朝联姻,他不为佞臣所惑,冷静持重,终于查明了真相,取得了胜利。这是戏剧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兄弟民族领袖形象。剧本富于传奇色彩,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刻画人物性格。该剧于1960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导演金山,吴雪饰松赞干布,郑振瑶饰文成公主。由于思想上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文成公主》和《关汉卿》被人们称为田汉晚年艺术创作的双璧。
田汉一贯重视传统戏曲艺术的历史成就和社会作用。1943年,田汉曾将传统神话剧《白蛇传》改编为25场京剧《金钵记》;1958年再度修改剧本,恢复原剧名《白蛇传》,突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主题,发展了故事的神话色彩,唱词流畅优美,达到了新的境界。1961年,,根据碗碗腔《女巡按》剧本改编的京剧《谢瑶环》,描写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谢瑶环奉命乔装巡抚江南,与地方豪强及他们依恃的权奸来俊臣、武三思作坚决斗争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疾苦与抗争,这一历史悲剧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和话剧《关汉卿》相一致,是田汉戏剧创作的绝笔。《复活》
田汉主要著作书目
蔷薇之路(日记) 1922年5月,上海,泰东图书局
咖啡店之夜(戏剧集) 1924年12月,中华书局
翠艳亲王(无声**剧本) 1925年,光华书局
银色的梦(随笔) 1928年,中华书局
续银色的梦(随笔) 1928年, 中华书局
南国的戏剧(论文集) 1929年7月,上海,萌芽书店
爱尔兰近代剧概论(论著) 1929年7月,上海,东南书店
田汉戏剧集 1934年,现代书局
回春之曲(剧集) 1935年5月,普通书店
田汉选集(戏剧诗歌集) 1936年,万象书店
田汉散文集 1936年8月,上海,今代书店
田汉剧作选 1936年10月,上海,仿古书店
黎明之前(剧集) 1937年3月,北新书局
抗战与戏剧(论文集) 1937年月日2月,长沙商务印书馆
岳飞(四十四场新平剧) 1940年,桂林白虹书店
田汉代表作(戏剧散文诗歌集) 1941年,三通书局
秋声赋(五幕话剧) 1944年1月,桂林文人出版社
田汉选集(戏剧诗歌集) 1947年9月,中央书店
白蛇传(十五集京剧) 1955年,作家出版社
田汉剧作选 1955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名优之死(三幕话剧) 1957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西厢记(六场京剧) 1959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关汉卿(十三场话剧) 1959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月光曲(剧集) 1959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田汉选集(戏剧集) 1959年月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田汉戏曲选(二卷本) 1981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田汉文集(16卷本) 198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回眸田汉
田汉,原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他出生在“戊戌变法”的1 8 9 8 年,而在“文革”1 0 年中的1968 年被迫害致死,可谓生于乱世,死于乱时。他幼而聪敏好学,长而刻苦奋进,由一个山乡农民之子成长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足迹,发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外也赢得了声誉的诗人和剧作家。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由于外强侵略所受的苦难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化作民族自救的怒吼,所以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田汉浪漫多情,才华横溢,他追求艺术,追求爱情,追求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但是,为了前者他常常要走在长满荆棘的路上;为了后者他也总免不了要饮下一杯杯苦酒。南京大学教授董健先生撰写了5 0 余万言的《田汉传》,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使海内外读者先睹为快,我们特请作者重新改写,作为连载发表。
出身农家
在长沙县城以东,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镇叫花果园,镇子附近山山岭岭的起伏中有一片方圆数里的“平阳之地”,叫田家(土段),(土段)里又星星点点地散 居着农家,其中有一个叫茅坪的小村落,就是田汉出生的旧家。田汉的家,祖孙三代近三十口子人。这是一个朴实、勤劳而又贫苦的农民大家庭。祖上曾是大地主,但到了祖父田桂泉手上败落了下来。家里有出无进,已经扯得很空,就像一个烂灯笼快要破了。全家靠种田为生,兼做一点织绢的手艺。要冲出这个贫苦、封闭的旧家庭,需要教育、文化的助力。田汉的父亲田禹卿是第一个想通过文化学习而冲出这个家的人,1 5 岁结婚后还坚持在私塾上学。但是他失败了,终因家贫而废学。当田禹卿3 4 岁病死的时候,他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希望留在了儿子田汉身上,把一副生活的重留给了妻子。
对田汉未来的成长,有两个人物至关重要。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舅舅易梅园。如果说田汉是田氏家庭这个“鸡窝”里飞出的一只“凤凰”,那么他的母亲易克勤便是雏凤的保护神。她小时候曾陪弟弟易梅园 读书,深知文化的重要,极力支持儿子读书。易梅园补廪生,进县学,文化日高,讲学南湘,旋出外谋事;后又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少年田汉思想上的引路人和经济上的资助者。田汉在家乡读了几年私塾,成绩颇佳,很得老师的欣赏。
不久田汉因家贫辍学,暂时在家自学。这时他在槐 树屋的栖凤庐认识了梁三娭(母也)。这位梁三娭(母也)是一位5 0 岁不到的寡妇,田汉母亲的知心朋友。因为她名字中有一个“凤”字,丈夫梁三公在世时把她的住处取名为“栖凤庐”。那是一个很幽雅的地方,在山坡上的小宅院里种着茶花和天竹,像个“世外桃源”。特别是在下雨的时候,听着屋瓦上的雨声和仙姑殿山上传来的钟声,望着那飘坠的茶花瓣和给新雨洗得更加红艳的天竹子,烧着山林间扒来的松叶,喝着山里人家自制的清茶,谈经说史,实在别有风味。田汉在这里学到了不少在私塾里学不到的东西。最有趣的是听梁三娭(母也)讲《西厢记》。纯洁美丽的爱情故事和“碧云天, 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优美动听的文词,在田汉简直如饮甘露,如浴清泉,只觉得一丝轻柔温馨的春风吹进了心田。
田汉与聂耳的交往
聂耳与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田汉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他们曾为了共的理想而在一起奋斗。聂耳结识田汉是在1931 年聂耳在明月歌舞团的时,当时聂耳只有二十岁左右,而田汉也是一个思想进步的热血青年。之后,他们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田汉介绍聂耳参加了“苏联之友社”的音乐组。在这里,聂耳又认识了吕骥、张曙、任光、安娥等进步的作家、音乐家。聂耳与田汉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32 年秋天,当时联华影片公司正在拍田汉创作的《母性之光》,聂耳为影片谱写了《开矿歌》,聂耳自己扮演剧中的一个矿工,把脸上、身上涂得漆黑领唱那支《开矿歌》,这可以说是他创作的描写工人阶级的呻吟和呐喊的第一首歌曲。
在1934 年,田汉的剧作《扬子江暴风雨》公演,聂耳为剧中的主题歌配了曲,这就是有名的《前进歌》,他自己并扮演剧中的码头工人老王,当老王的孙子被帝国主义者开枪打死时,老王抱起他的孙子唱:
同胞们,大家一条心,
挣扎我们的天明。
我们不怕死
(白)不用拿死来吓唬我们!
我们不做亡国奴,
我们要做中国的主人!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把强盗们都赶尽;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向着自由的路,前进!
聂耳唱得慷慨悲壮,使观剧的人无不热泪盈眶,从而激起了极大的抗日热情。
后来,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田汉这样进步的剧作家,不得不转入地下。他只能通过间接的关系与田汉联络。此时田汉又写成了话剧《回春之曲》,其中的《告别南洋》一曲就是由聂耳谱曲的。这支曲子在卅年代是作为舞台艺术歌曲经常演唱的。
《回春之曲》在上海大戏院演出时,田汉忍不住想去看看,但他此时被敌人通缉已不能公开露面了。左思右想,他想出了一个主意,穿起长袍、马褂、毛线衫、皮帽子,扮成一个有身份的阔人,而另一位女同志则扮作他的女儿,搀扶着他走进戏院观剧,但仍然被守候着的密探抓获。幸而这身行头救了他,敌人并未识破他的真实身份。
而此时的聂耳也将赴日转赴欧洲留学,田汉在狱中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交由聂耳谱曲,这大约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作了。不久,年轻的聂耳就死在了异国他乡。
田汉纪念馆
田汉纪念馆:http://wwweelovecn/memorial/id=tianhan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尽管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巴,鼻子在中间,眉毛位于最上面,可是五官的细微不同,就分出了你我他。有些人哪,也许是女娲娘娘造人时偷了懒,安排他们长得很像很像,你说要是同胞兄弟姐妹长得像也就罢了,还有些人八竿子打不着,却像一奶同胞似的。
我小时候,分不清楚“辣妹子”宋祖英和“凤辣子”邓婕。一直佩服宋祖英会演戏,邓婕的歌怎么唱的那么好。不能怪年幼的我眼盲,她们都有着中国传统鹅蛋脸、丹凤眼、樱桃小嘴,美得那样统一。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唱“五十六个民族”的是宋祖英,和张国立搭档演戏的就是邓婕了。
现在提“阿朵”可能没有多少年轻人知道她,人家也曾经是当红的歌星呢。她虽然没有几首让人印象深刻的歌,但是她的美丽80后一定都没忘记。陈好比阿朵的名气大了很多,她的美和阿朵的类型差不多,都是美艳动人那一挂的。不过,阿朵偏向于“媚”,陈好的气质更好一些。
董璇和佟丽娅是好闺蜜,本来两个大美女就长得像,她们还喜欢结伴去玩儿,晒出的照片,简直就像亲生的姐妹般相像。白百何与王珞丹走的人设都是“恋爱中的小妞”,长得也比较像。两个人也曾经合作过一部戏,只是先走红的王珞丹后来赶不上白百何的蹿红速度了。
李沁和孙怡常常被人说成“共用一张脸”。的确也是太像了!都是瘦瘦高高的身材,细细长长的美腿,还有甜甜的笑也一样动人。孙怡已经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李沁以工作为重,先后为观众奉献了“元淳妹妹”、“田小娥”等等跨度较大的角色,渐渐打开了“实力演员”的道路,祝她越来越好吧!
她反叛的是整个社会对于女性、农村人、残疾人所规定的“行为框架”。她身上的粗粝、野性、对于欲望的坦然追求,让大众看到了一个“按着自己心愿活着”的强大女性。
在一个网络喷子横行霸道的年代,多少人希望能够拥有一本互联网“反杠精指南”。如果可以的话,多少人希望能够再拜一位“反杠精大师”。
如果这位大师有人选的话,那诗人余秀华一定在提名列表之内。
就在最近,余秀华获封“键盘侠克星”、“战斗系女诗人”称号,亲自为大家示范了如何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吊打”自己找上门来寻衅滋事的网友。
其实,余秀华“能打”很多年了。
作为一个出身农村的残疾女诗人,余秀华的出名便挑起了公众的神经。五年前,余秀华以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互联网一夜成名,随后,这首标题惊世骇俗的诗歌给她招来了潮水般的谩骂。
睡你”一词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位置从被动变为主动——如此罕见的女性欲望的直接流露,让习惯了女性“纯情”、“矜持”的网友难以接受。很多人因此用 “粗俗”“低贱”来形容余秀华的诗歌,甚至将她的文风命名为“荡妇体”。
余秀华潇洒回应:“有人说我的诗是荡妇体,我就是荡妇怎么着吧?”
因此,从出道之初,谩骂、批评就夹杂在赞美和掌声中,山崩地裂地涌向她的生活。
但余秀华始终没有接受互联网世界的规训。她仍旧不加遮掩地表达自己的欲望、爱恨,对于网络里那些伸向她的骚扰,她也拒绝“忍气吞声”,并一一还击。
在由“美丽”、“不老”的女性形象主导的互联网,“残疾诗人”余秀华用她丰富的情绪、尖锐的文字诠释着另类的、生动的女性形象。网络内外,余秀华都是叛逆的“真朋克”。
战斗系女诗人:“只骂畜生不骂人”
互联网上,公众人物没有情绪。
当网络霸凌成为家常便饭,当一言一行被无限放大,公众人物要么就得接受“克己复礼”“谨小慎微”的行为准则,要么只能默默关闭评论区,缩回自己的“地盘”内,做到“眼不见,心为静”。
今年4月,诗人北岛因为网络暴力关闭了评论区
“不与喷子论长短”似乎已经成为了公众人物的互联网生存准则,对于恶臭的人身攻击,只能不断升级自己的情绪管理技能,强行修炼出超然物外的“豁达”。
但翻开余秀华的微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情绪丰富多变的普通人,敢怒敢言、敢爱敢恨。对于网友的抨击和谩骂,余秀华飙起粗口来火力全开,绝不打磕。
她拿出女诗人高超的文字功底和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在与键盘侠一次次的战火交锋中,将“骂人”这门艺术推陈出新,招招击中“敌人”的要害。
首先,余秀华亮出了自己的“骂人”原则——只骂缺少人性的人。她目标明确:“对流氓不用讲素质,流氓就是用打的”、“只骂畜生不骂人”。
她的回怼总是充满创新,且一针见血:“出生几十年胎位不正”,“你既然关心我前夫,有种嫁给他。”
对于那些蛮横嚣张的人身攻击,余秀华深知理性对话无效,于是不吝惜使用粗话、脏字回击,气势磅礴。
一些网络喷子针对她的生理缺陷不依不饶,攻击她是“残废”,而余秀华也精准地瞄准对方软肋。
对于这些“以键盘为武器、以网络为面具”的喷子,余秀华善于使用“精神分析”手法,将对方不堪的潜意识层层撕开,让言语背后的卑劣心理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
对于插向她的“利刃”,她只会用更尖锐的言语回击。
女性公众人物往往会被“优雅”、“得体”、“端庄”的偶像包袱所累,避免在公共领域使用任何不雅词汇,以免遭到非议。但是余秀华面对不优雅、不得体甚至是恶毒的评论,会用同样的方式回应,酣畅淋漓——喷子都不得体,凭什么叫我得体?
近几年内,因为不堪网络暴力而陷入抑郁、自杀的公众人物不计其数,例如,崔雪莉、具荷拉、三浦春马等等。大众要求公众人物没有情绪,或是只能展现积极情绪。
但余秀华作为感官蓬勃、情绪丰富的诗人,她显然拒绝在互联网上阉割自己的情绪。面对键盘侠的网络暴力,愤怒,便是她诸多情绪中的一种。
有人批评余秀华,说她骂人有损诗人形象。批评者认为诗歌是阳春白雪,低俗的粗口打破了诗人本该拥有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形象。但实际上,“高雅”从来都不是诗歌的生命,情绪、感受才是。诗歌在本质上是属于情感的艺术。
因此,写诗和骂人一样,都是身体内情绪、直觉的爆发,是生命情感的流淌。有评论说她“有一种爆裂开来的灿烂”。
余秀华的愤怒既是生命的一道出口,也是面对诋毁和侮辱时的自我保护。
十六年前,周杰伦在歌里大唱“我的地盘听我的”;今天,余秀华为我们实时演绎了“我的微博听我的”。
大胆示爱的余秀华,到底激怒了谁?
余秀华的诗歌总是关乎爱情和欲望。情欲,是她诠释生命力的途径。她在采访中说:“我宁愿像一个多情的花痴。”
余秀华有着大把大把的欲望。在微博上,在博客里,她常年抒发自己无处搁浅的情欲。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虚无,只有爱,被爱过的人,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一点点痕迹。”/视频截屏
她迷恋李健已经人尽皆知,写给李健的情诗足以出成一个系列。比起具体的人,“李健”在余秀华的诗中更像是一个理想爱人的符号——担任着她诉说爱情的对象。正如在微博上,她时而交错使用“董健”作为她的倾诉对象,她迷恋的“他”到底是谁,已经无关紧要。
但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主动言说爱情”这一行为似乎只能和美女有关。对于一位“残疾农村妇女”的情欲,公众的态度可以苛刻到不近人情——“脑瘫”、“丑陋”成为网友羞辱“余秀华示爱”的关键原因。
他们对“余秀华爱李健”这件事大肆嘲讽,认为“相貌平平的农村妇女”余秀华配不上李健,还指责余秀华公开发表情诗是在“打扰李健”。
然而在饭圈,称自己的偶像为“老公”“老婆”早已是一种常态。在粉丝心里,偶像往往扮演着“恋爱对象”的虚拟角色,因此很多“女友粉”都会极尽全力地反对偶像谈恋爱。
对比之下,从未给李健发过私信、甚至很少艾特对方的余秀华,倒是十分“体谅”自己的偶像。
一直以来,公共人物鲜少会对外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欲。人们默认情欲属于私领域,不适宜在公共空间内表达。但这一准则往往对男性更加宽容,例如作家李敖,就无所谓“碰触情欲禁忌”,他公开地表达对女人的迷恋,且无需担心这会成为他事业上的“污点”。
相比之下,女性对于欲望常常是躲闪的、态度不明的。所以余秀华在表达情欲时的单刀直入让很多人感到有悖常理。
残疾”则是余秀华另一重受人非议的枷锁。
在一篇研究残疾人性权利的报告中,作者指出,“性与残疾看似相去甚远,人们常常认为残疾人不会像正常人那样具有性需求,也根本没有行使性功能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无性’甚至成为压抑残疾人欲望,规范残疾人行为以满足社会角色期待的道德边框”。
因此,一个自由表达“爱与性”的残疾女性,会更加让人觉得难以接受。那些神经被挑动、激怒的人们,只好用“道德的边框”去审判余秀华的言行。
在一篇名为《人间有黄诗,风景千万生》的散文里,余秀华揭露出那些批评他写“黄诗”的伪君子,一语中的——“他们一天一个女人,觉得无所谓,但是不会写到诗歌里,因为他们觉得诗歌是纯洁的”,“所有纯洁的东西是把肮脏埋在了下面,是没有真相,自欺欺人”。
而旺盛的情欲正是一个人主体性和生命力的体现。
香港性学教授何式凝说,“身体的情欲,是激发生命力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但现实是,“贞洁”这个古老的声音仍旧盘旋在女性生命的上空。一旦女性成为欲望的主体、直言她的爱欲,她便极有可能面临一系列来自整个社会的羞辱。
在微博上,有人抨击余秀华“卖弄风情”、“不自重”、“出语污浊不堪”,甚至用“荡妇体”来形容她的文字。
余秀华潇洒回应:“有人说我的诗是荡妇体,我就是荡妇怎么着吧?”
生猛的标题,赤裸直白的用词,以及那些约定俗成的、需要被遮掩起来的欲望暗流被她毫无畏惧地展现出来。
她在诗中写,“走吧,我们去后山大干一场,把一个春天的花朵都羞掉”,坦诚,激烈,欲望仿佛要漫山遍野地燃烧,生命原始的冲动从字句里倾泻而出。
真朋克余秀华:“我是解放我自己”
因倒产缺氧,余秀华一出生便患上了脑瘫,这导致她面部肌肉异于常人,嘴角歪斜,说话不清,走路时摇摇晃晃,时常摔跤。
在农村,“残疾”往往会让一个人失去选择,于是,包办婚姻成了余秀华父母安排给她的唯一“出路”。
余秀华所嫁之人,与她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交集和共鸣,在她与丈夫结婚的二十年里,她不曾体验过爱情。对于情感世界极为丰富的人来说,这无异于生命中最大的酷刑。
所以,对爱情的渴望成了她诗歌创作中无法绕开的母题。
除了借文学、诗歌逃离苦楚的现实,余秀华对命运最大的反叛来自于她漫长的离婚之路。
在城市女性苦苦等待结婚对象的年龄,余秀华终日企盼的是婚姻的终结。
余秀华的离婚之路艰难漫长,身边没有一个人支持她的离婚提议,包括唯一可以倚靠的父母。她以一己之力所抗衡的,是弥漫整个农村社会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姻观念。
2015年,余秀华39岁,结婚二十年后,她终于获得了和丈夫谈判离婚的能力——成名后的她,攒够了给丈夫的分手费。
在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中,余秀华在拿到离婚证的一瞬间,她抚摸着离婚证的红色封皮,高兴地说:“只要给他钱,什么都好搞。我就把钱都给他了,解决了!
随后,她在诗中她写道:“36岁,我平安落地,至少一段时间里,我不再是走钢丝的人。”
离婚之后,余秀华的情欲可以更加自由地飞翔,她可以更为理直气壮地去睡心上人。
对于余秀华,逃离婚姻的牢笼,就花费了半生的时间。也许正因为这样,后来的诋毁和谩骂,都无法从她的生命中夺去什么。相反,在口水中,余秀华越发获得了“slay全场”的自信和霸气。
她说,“在唾沫中我会继续保持我的欲望和贞洁”。
年过40岁的余秀华,她的力量和魅力并非来自于美貌、财富、伴侣或是家庭。比起大屏幕上“年轻永驻”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余秀华所具有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反叛”。
她反叛的是整个社会对于女性、农村人、残疾人所规定的“行为框架”,她身体力行地反抗着社会对于个体生命的裁制。
在一个强调女性言行需要“得体”的时代,余秀华身上的粗粝、野性、对于欲望的坦然追求让大众看到了一个“按着自己心愿活着”的强大女性。
朋克在骨不在皮。正如她在一次演讲中所说:“我是解放我自己。”
在这个意义上,比起“烟熏妆、小皮裙”的朋克们,无论在互联网内外,余秀华都是叛逆的“真朋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