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8岁可以结婚吗

2023年18岁可以结婚吗,第1张

18岁结婚是不可以的,婚姻相关法律问题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规定执行,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结婚,对于18岁是未达到结婚年龄无法办理。

一、新婚姻法18岁结婚可以吗

      18岁结婚是不可以的,18岁结婚是不可以的,婚姻相关法律问题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规定执行。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婚姻关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当事人必须达到适婚年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才能在处理婚事时做出判断,才能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民法典》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了男女青年的身心发育,又考虑了国家控制人口,城乡群众的接受程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二、结婚程序有哪些流程

      1、结婚登记是建立婚姻关系的法定程序

      我国婚姻法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男女双方一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了结婚证,不论是否举行结婚仪式,也不论是否同居,都为合法的夫妻关系。

      2、结婚登记机关

      结婚登记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3、结婚登记的程序

      结婚登记的程序大致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步骤。

      (1)、申请

      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照片、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的证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结婚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离过婚的申请再婚时,还应持离婚证件。在实行婚前健康检查的地方,申请结婚的当事人,还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2)、审查

      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和单位证明必须认真审查,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还可以作必要的调查或指定项目进行医学上的鉴定,以便查明当事人是否符合结婚的条件。

      (3)、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经过全面审查了解,对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如果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机关经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也应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成员。

      就目前而言我国尚未对结婚年龄做出修改,因此现在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还是跟之前是一致的,即其中要求女性要达到20周岁,而男性的话则必须要年满22周岁才行,如果未达到上述年龄标准的,就是无法办理结婚的。

新《婚姻法》已经正式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了结婚登记方面的要求,但并没有规定18岁可以结婚,在我国,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是22周岁,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是20周岁,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事实婚姻关系是无效的。

一、新婚姻法满18结婚的规定是怎样的

      《婚姻法》已经废止,结婚需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该法规定的婚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禁止结婚的情形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结婚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二、办结婚证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

三、婚姻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四、结婚后夫妻财产怎么划分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综上所述,18岁在法律层面上是成年人,但并不符合我国规定的法定婚龄,未到法定结婚年龄,无论如何也不能领结婚证,要知道领结婚证的时候,需要向婚姻登记机构工作人员递交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如果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肯定无法办理结婚登记。

法律主观:

我们知道法律规定年龄在达到十八岁之后,就是属于成年人,会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我国在规定在婚姻法中规定男女结婚年龄肯定是要成年之后,这也是对于每个家庭的负责任表现。

一、新婚姻法结婚年龄的规定

新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仍维持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即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

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婚姻关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当事人必须达到适婚年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才能在处理婚事时做出判断,才能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婚姻法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了男女青年的身心发育,又考虑了国家控制人口,城乡群众的接受程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二、新婚姻法结婚彩礼规定

只要是以结婚为目的索要的彩礼,一般不予退还,除非有以下几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1、离婚后该不该退还彩礼

离婚纠纷中,离婚后彩礼是否返还成为焦点之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2)中的规定,只有符合以下情况,人民法院才支持返还彩礼:

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如果不符合这三种情况,法院不支持返还彩礼。因此不能简单将是否办理结婚登记看做是返还彩礼的条件,要结合实际情况,把公正牢记在心里。

2、如果离婚协议中约定将共有财产赠与未成年子女,离婚后单方能否反悔撤销

婚姻法对彩礼返还的额度规定,如果你与你的爱人没有登记结婚证,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需要分手。那么在这种情况中,你要求对方返还当初你给的彩礼钱,那么新的婚姻法内容规定就是:会整体的来总结你们生活的时间长短以及双方的过错大小度这些方面的因素,来判定彩礼返还的额度。

三、新婚姻法结婚禁止条件

1、近亲结婚

近亲很容易导致各种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大大增加,容易引起胎儿畸形。所以近亲结婚不被法律承认,也不被法律所允许。

2、未满法定年龄

根据现行法律,男人需要22岁。女人需要20岁才能登记结婚。因为这个时间,双方的心理都成熟了,知道什么是责任,而且这个时候孕育对身体不会有危害。

3、重婚

因各种原因而结婚或与他人同居的丈夫和妻子没有受到任何离婚程序的影响,这对这种行为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而法律没有给予支持,也将根据再婚罪受到惩罚。

4、有严重的遗传病

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应该在源头上有一定的控制,以免因为上一代的原因而使这种疾病对下一代造成影响。根据法律,患有精神疾病、艾滋病或其他传染病的人,人格分裂者,不建议结婚。不应该培养下一代,因为这样的疾病是非常容易遗传的,而且除了自己之外还会有孩子。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5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