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习俗,即过去从说媒到成婚直至“望三日”的一系列礼仪与程序等等。
过去,男女间的婚姻都是由媒人说合。媒人将女方生辰八字递给男方,男方接受后,将女方的生辰八字放在灶山龛里放上七天,如果在七天内没有磕碰(如打碗、争吵、损伤等,大灾祸更不用说)发生,就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叫算命先生排一排(俗称评八字)。如果相合,就由双方父母带子女相亲(俗称踏亲)。那时相亲不面谈,相亲后又互相找人问讯,了解对方的家庭概况及人品。双方认同后,由男方择日子送小定(即定亲俗称定头),少量的钱和一些毛线、衣料等物。送小定一般不办酒席,双方准备一些比平常略好点的点心,大部分是以煮两碗面给二位媒人吃。至此,双方的婚姻初步落实。
然后是择定吉日,男方起贴送日子(俗称送大定)。就是男方将算命先生所择的结婚日期写在红纸上,通知对方,同时送给女方一笔可观的“日子银”和“衣裳钱”。此前,男方要向媒人了解精楚女方嫁妆准备的情况,根据嫁妆的多少与否确定“日子银”的多少。即嫁妆丰厚,日子银多送,否则就少送。当然,这也不是完全对等,与男方家庭的经济实力与大方程度等有关。至于日子单,即两封贴子,封面写有“全福”二字,帖内写一“正”字。再直行写上“敢献恳逑,窈窕淑女,伏维允诺,才郎俊秀。”或“谨呈雁币,佳偶天成,伏乞金诺,天作之合”等字样。再准备两封空贴子,两支毛笔和两块墨,给对方写回贴用。一切准备就绪,两位媒人吃罢早餐,将日子单、日子银、衣服布料、金银首饰,以及红鸡蛋、桔子、五色果、万年青、柏树枝等送往女方家。当日中餐,女方家办送日子酒,邀请内亲外眷来。宴毕,女方回贴,表示应允,在男方送过来的另外两封空贴子上写上“夙缘既定,鸾凤和鸣,恭承雁毕,百世其昌。”或“恭承雁币,夙缔良缘,宁候星期,南国佳人”等字样,以示接受并允诺(写贴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求统一)准备完毕,女方将回贴并陪礼一起托付媒人带回男方,男方晚餐邀请四亲六眷办送日子酒。至此,这桩婚姻大事算是基本确立,从此双方家长就可以亲爱的名义互相称呼。接下来,男女双方都为操办婚事作准备。
女方家购置子货(即嫁妆),亲戚朋友都要送礼物(俗称送嫁),过去一般送生鸡蛋、衣料或被服等。男方家则准备婚房与婚床,给亲戚朋友发贴请吃酒。日子的前三日,男方要宰猪送到女方家(俗称送轿前肉),一来为女方办酒宴所用,二来为女方给亲戚朋友作“送嫁肉”之用。同时送去的还有两条大鲤鱼、红鸡蛋、桔子等这叫送“梳头叶”。
吉日的前一天晚餐,男方办酒宴,俗称“暖房”。传统说法,做舅公的席位要坐上横头,舅公未到,众宾不每时每刻席,待舅公做好,才能开宴。暖房夜,男方的要好朋友(俗称洞房客或相好客)要进行洞房间的布置(俗称护洞房)。而在女方家,女方也在姐妹的陪同下,给自己的长辈们一一跪拜。
吉日的当天,在男方家称作“正场”,早饭后,发轿迎娶,接新娘的队伍出发,媒人领路,吹鼓手、扛嫁子(嫁妆)的相好客跟后,人数根据嫁妆的多少而定。另外,因为过去扛嫁子的在路上是不能歇的,尤其是扛箱的和挑被的,所以必须得挑选年轻力壮的人。当然,队伍中更少不了一对年少的“陪姑”。待嫁妆扛回来后,新娘迎进门,拜堂结束后,晚宴是最丰盛的一场宴席。
而在女方家,则有另一番景象,将要出嫁的新人首先要做的是“开额”,照着算命先生在择日子中写着的“开额”时辰和方向,(如东南方、正南方、西南方等),在上间前放一张桌子,根据所定的方向摆正,桌子放镜子一枚,还有花粉,敏子(一种像牙刷似的擦头油用的刷子),花、红鸡蛋、桔子、五色线等。新人端坐在椅子上,在镜子面前,由一位年纪较大在的又内行的妇人,在新人脸额上涂上粉,用一根细线打个结,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从两头把线张开,贴在脸额绞面毛和额毛,再用碗锋(打碎的碗片)把额毛和眉毛刮齐。或者只是拿粉、刷子在等在额头上做一下样子,这就是“开额”。有的是早晨在女方开额称为“正娶”,男方要送一桌“开额饭”,在送轿前肉这一天就带过去。有的是下午到男方开额,称为“小娶”,“开额饭”就免了。迎亲队伍到达后,扛嫁妆的开始一件件绑缚嫁妆,整好嫁妆后,如果是近路的,要看主人家有没有请他们吃酒的意思,若没有酒的,扛起嫁妆即可起身。若是有酒的则吃过酒饭后,略早于新娘起身。
宴席即将结束新人上轿出门之前,媒人挑起一担鸡蛋等物先走,到了男方家,一直挑进新人房间,前一头要放在床上,后一头要放在人们准备好的高脚桶上(又称生儿桶)。在男方,看到媒人来了,知道化轿快要到了。
出门时间到,新人起身出房门,新人及其至亲者如母亲、姐妹们就得响响亮亮的哭一番,这正如俗话说的“割牛当叫不叫,嫁囡当笑不笑”。此时,叔伯房份中的哥哥们相扶新人脚不踮地的扶上轿去,这所谓“头未梳、脚未绕(缠),毛力大拔上轿”。意思是说姑娘不愿意出门,时辰一到就被硬拉出门。一路上,炮仗引路,鼓手吹打,花轿扛抬,扛嫁子跟随,热闹异常。
花轿进门,新人在两位陪姑相扶下走进新房(洞房),婆婆和姑姑或其他亲近的女眷,急急忙忙将准备好的茶送进房间,新人做个样子,表示谢接。
接下来就是拜堂,拜堂是整个婚礼中的重头戏。吹鼓手们一进门就坐在二间窗前,一遍又一遍地吹奏乐曲。司仪即傧相高高的站凳子上念傧相:“天开黄道福寿长,香烟渺渺喜洋洋,东西击得龙凤鼓,窗前鸣锣掌号响。”一曲开场白后,接着是请新人、请新郎,新人新郎请出以后,接着是拜天地、拜龙王、拜家堂、拜祖宗等。然后交杯酒,新人新郎敬位,拜双亲。礼拜完毕,接着是拜内亲外眷的长辈。这些长辈都要准备结拜钱,念傧相的逐一唱过去,另一人专门拿着每人的结拜钱注意高喊某某是多少钱。此时的观众们都先静听,后议论。其后是夫妻对拜。拜堂毕,吹打奏乐、放鞭炮,新人入洞房。
自新人下轿进洞房起,直到晚上送洞房前,新郎不得进入洞房间。一般情况下,新人这一天除早上吃过一点,一天没有吃饭。此时,厨官烧好一碗面,名日“长寿面”,叫女眷送入洞房,关好房门叫新人吃,新人或多或少吃些,剩下的别人不能吃,一定要叫新郎倌吃,此时又叫“和同面”。
拜堂结束后,众亲朋好友入席喝酒用餐,主人要一桌桌轮着敬酒,以示对客人们的到来欢迎与感谢,酒宴结束后,众人稍事休息,新郎倌则在洞房客陪护下,逐个找长辈跪拜,有些做长辈的故意躲藏起来,新郎倌也必须想方设法找到。这些礼节完成以后,晚上八九点钟光景,开始送洞房。送洞房有很多讲究,一般是在参加酒宴的亲朋中选定六位青年送新郎进入洞房,连同新郎新人共八人,名谓“八仙”。特殊情况下人数可增加八至十几位,视新郎的好友结交多少而定,但必须是成双数。
送洞房前,洞房客要准备两盏灯(以前用红灯笼,后来用美孚灯),一只托盘,盘上放一对蜡台,一对大红烛,一对酒壶,一对金花等。送洞房开始,洞房客中的“班长”闹洞房大都念唱,先唱“大八仙、小八仙”上楼梯,“开门、开锁”等洞房经进洞房。进入洞房“讨凳头、讨茶、讨碗头”等等。接着又是“新人摆十三花、分鸡子、分碟头”等等,套路五花八门。在这一连串的程式中,始终都是新人在洞房经内容的要求下做,洞房内又与洞房外的份头邻舍等闹洞房者对着念唱。如“开门、开锁、讨凳头、讨茶、讨碗头”等过程,有时可能要翻来覆去数遍后才能通过,洞房内外欢声笑语连成一片,一般情况下,闹洞房从晚上八、九点钟开始,到凌晨二、三点才能结束,有的可能更长。这段时间里,洞房客若要出来解手什么的,必须是成双成对提着灯笼出来,也不能说小便大便之类的话,要说出去“望潮水”。
送洞房结束,洞房客离开。洞房间关门落闩,只留下新郎新人。新人从箱里拿出两对红鸡蛋,递给新郎,一对是剥了壳的,二人在红烛相映下,相对着吃掉,这叫“和同子”。还有带壳的一对放在被窝里,说是“孵子”。
吉日的第二天早上,新人拜祖宗。新人起床梳洗后,来到上间,此时厨下相和已摆好一桌已烧熟的碗头,当家人点好香烛,再叫新人分筷、分酒盅、倒酒,最后面向里边拜上几拜,算是拜祖宗。接下来又是摆设酒宴,俗称“落厨房”,众人客又是一顿饱餐,直至中午时分酒宴结束,客人们方可启程返家,主人家对客人送些红鸡蛋、馒头等以作回礼。用数斤猪肉和礼金送给媒人,俗称谢媒。
婚后的第三天,新婚夫妇一同前往女方娘家拜望,俗称望三日。望三日,夫妇二人不能过夜,要在当日返回。至此,整个婚礼算是全部完成。
当然也有很好玩的事,比方送鸡蛋,都是62个,82个这类数的送,数字吉利,好事成双,余个2估计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吧。收礼金也是,都是吉利数字放着的,有时送的人客气,礼金送得多,你不能都收,还要还多少。都是约定俗成的。 还有送猪肉,猪肺要割一块下来,费(肺)心的意思。还有打鞭炮的,分糖分鸡蛋的。新娘进门的时候规矩,别人也结婚冲突咋办,还有做舅舅的担篮子等等
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第一招: 如数家珍
结婚当天,新娘衣着单薄,闹洞时,宾客可以想法子让新人互玩划拳游戏, 输一拳即褪去身上衣物或手饰一件,直到---不能再褪了为止。
第二招: 高跟杯酒
怂恿新娘让新郎为了表示对她爱意深深,想法子让他用高跟鞋,连喝三杯。
第三招: 圆桌武士
让新郎新娘拿凳子坐到桌面上,共饮同心酒。
第四招: 爱的苹果
为了表示绵绵情爱,要新娘削苹果喂新郎吃,但苹果皮不准削断,断了的话,罚新娘长吻新郎十分钟。
第五招: 要你好看
要新郎猜新娘新婚之夜的内裤是什么颜色,猜对了,新娘献宝,只要露出一点点,表示答对即可;猜错了,要新郎只着内裤「要求裸体亦可」跑洞房三圈。
第六招: 热情冰块
首先要求新郎将新娘抱起来,接着,好友两三人将事先备好的碎冰块,倒入新郎怀中,然后众人一起拥抱这对新人,让新郎冷得过瘾,跳上跳下,以免圆房时,热情过度。
第七招: 四面埋伏
事先想办法潜入洞房,躲在不易查觉的角落或衣橱,再把预先录好警报鸣笛声响的录音带转到最大声,适时放出,让这对新人吓上一大跳,而躲在各处的暗桩一起窜逃,在洞房里叫闹一阵,再祝新人「早生贵子」。
第八招: 爱情汽球
在床单下放置汽球数粒,请新郎新娘一起躺下,以表示爱情坚贞,共赴落难。
第九招: 巧克旗袍
由女性贵宾把巧克力放进新娘旗袍内「新娘当然是坐着」,再要求新郎如数检取,一粒也少不得,否则要求新郎改用嘴巴逐粒寻回。
第十招: 香酥巧克
由女性好友,用巧克力汁在新娘胸口挤出心形甜蜜液,然后要求新郎当众舔尝,以示心心相印。
第十一招: 洞房上锁
事先把洞房房门锁上,钥匙则藏到某处或某好友身上,再让新郎寻找,每找不到一次,新娘则必须让来宾亲一次,直到找着为止。
第十二招: 错爱结晶
故意放个借来的某家婴儿在床上,以造成短暂的误会。
第十三招: 旧爱重演
要新人当众表演求婚时,最逼真的原始场面。
第十四招: 寻找爱妻
把新娘藏诸某处,再由新郎寻觅,直到找着为止,才准送进洞房。
第十五招: 旧情绵绵
要新人双方各招出过去男女朋友交往的人数、长相、经过,否则不准同眠共枕。
第十六招: 生辰八字
要新郎猜新娘正确的农历出生年月日,答错了做马让新娘骑。
第十七招: 哑口无言
买本号角出版社出版的「看笑话」,用其中的创新谜语考考新人,答不出来,男宾各亲吻新娘一分钟。
第十八招: 比手划脚
出题目「比手划脚」的游戏,考考双方的默契,所出题目愈糗人愈好,譬如:你们都还是处男处女吗?她的三围?你爱我吗?我今天穿红色的,二十点上床,你 今天很漂亮(不用保险套)等等。
第十九招: 爱的黑痣
听说新娘的肚脐眼上方三公分处,有一颗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不可以请新郎为新娘揭开谜底?
第二十招: 昨日重现
要新人在众人面前重演当年约会情景,包括亲热、搂抱、牵手等动作,直到宾客满意为止。
第廿一招: 七步成诗
以头到脚,身体各部器官为题,由两人轮流成诗或成词,如胸:胸有成竹;主考官为客人,假设客人不满意答案,可要求另一方吻该部位!
第廿二招: 胡椒飞天
预先在花炮里混入胡椒粉,在新郎新娘进洞房时,炮火猛放,后果有得收拾了。
第廿三招: 三围新裁
要新郎手环抱新娘的身裁三围,丝毫不差才过关,任何一围有误,罚新郎正面抱起新娘,口口相连走洞房三圈。
第廿四招: 春泥护花
为了表示新郎对新娘护爱情谊,要新郎当众用大围巾包裹两人,为新娘换上简便家居服,如果有穿戴异常时,新郎即罚酒三杯。
第廿五招: 爱的软糖
要新郎用嘴去衔结婚喜糖(软糖)给新娘吃,一共得吃三十粒,当然,新郎可以帮新娘吃,如果新郎不吃,别的男人也可以代替哩!
第廿六招: 三寸金莲
要新郎猜新娘的脚丫子有几公分长,猜错了,要求新郎穿新状的高跟鞋走洞房三圈。
第廿七招: 弹簧有爱
为了表示新郎孔武有力,将来才能持家,所以要新郎抱新娘入洞房,并且在弹簧床上走五圈,新娘不准掉下,如果新郎体力不继,可由别的男人代劳。
第廿八招: 情歌接唱
准备几首喜气的情歌,由宾客带头唱,再由新郎或新娘接力,唱错或不会唱的到方,新娘罚让男宾客亲一下,新郎罚酒三杯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送房歌
一、请新郎
一对花烛一对台,我请新郎出房来,新郎请在上面坐,小朋友们坐两排
二、点花烛
花烛拆封,喜气冲冲,花烛拿起, 诸公见喜,烛头对烛头,养个儿子做诸侯
三、烛上插花
花烛点得亮堂堂,一对鲜花插两旁,左边插上金鸡叫,右边插上凤凰翔
四、插花帽
一对鲜花鲜又鲜, 插在新郎帽两边,东一朵来西一朵,好像牛郎降九天
五、送房开始
一对花烛一对台,我请新郎站起来,花烛前面来领路,好像八仙过海来
六、敬酒
一杯酒敬天地,二杯酒敬家堂,三杯酒敬灶堂,四杯酒敬新郎新郎喝这杯酒,来年生个胖儿郎
七、请新娘喝酒衣
一对花烛放光彩,我请新娘下床来,下床来,下床来,听我司令来安排五杯酒敬新郎,六杯酒敬新娘,二人同喝交杯酒,白头到老福寿长七杯酒敬新娘,八杯酒敬新郎喜酒要喝喜成双,荣华富贵子满堂
八、送房
一对花烛亮堂堂,新娘房里好嫁妆,好嫁妆来好嫁妆,物满橱来衣满箱,一对红烛红彤彤,新娘脸上象芙蓉,郎才女貌配成双,好比天仙下九重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赞礼歌
l、今是古,古是今,盘古初分到如今。 天上有个蟠桃会,地下有个儿女亲。
2、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 说媒人,道媒人,媒人的辛苦说不尽青山跑成白路了,一双鞋底磨透了。 两边球头子挨够了,婚姻大事成就了。
3、牵马娃娃谁家姓,牵马坠镫苦营生。翻山越岭走得紧,过河过道要小心。大客呐喊莫待慢,小心脖项挨鞭杆。辛苦劳累全在意,主家薄礼往上端。
4、张总管、李总管,一请请来X总管。X总管,不简单,走马上任把令传。脑筋活,会盘算,事事安排很周全。过事三天不由主,总管撑起半边天。
5、厨师进了厨房门,红白两案摆分明。烧肉片,炸丸子,白面馍馍上了笼。炒粉丝,拌豆芽,七碟八碗十三花。巧厨师,技术妙,大家吃得哈哈笑
6、七姑八姨众亲朋,左邻右舍众门邻。掌盘子,站席口,响吹细打吹鼓手。烧水的,撬面的,大门外边闲站的。剥葱的,捣蒜的,领着小姨子胡串的。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撒帐歌
1、一撤天官赐福,二撒早生贵子,
2、三撒吉星高照,四撒四季平安,
3、五撒五谷丰登,六撒合家和睦,
4、七撒七巧团圆,八撒子孝孙贤,
5、九撒天长地久,十撒白头到老。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开脸歌
来到俺家是新人,搬把椅子坐当门,三根红线开开脸,再想当闺女难上难。一绞短,二绞长,明年就是娃家娘。一观金,二观银,领嘞小孩成大群。
眉毛摘嘞弯又细,新人一辈子不受气,粉白脸绞嘞赛银盆,新女婿永世爱见这个人。搽官粉,喷喷香,新女婿见了疼得慌。黑了牙床并头睡,可别忘嫂子好情谊。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撒床歌
进了头门喜盈盈,进了二门挂彩红,进了三门笑呵呵,一对鸳鸯戏鸿鹅。鸳鸯鸿鹅嗯啊唱,八砖漫地粉壁墙。木隔山,扣铜梁,印花门帘三尺长,双手挂在金钩上。
这张床,打得美,四块金砖垫床腿;这张床,打得楞,南山红木造床撑;这张床,打得好,木匠师傅手头巧。鸳鸯枕,两头放,红绫被子青丝帐。叫秋香,和海棠,端来五谷俺撒床:
头一把撒嘞是万事如意喜洋洋,二一把撒嘞是两口子日子拌蜜糖,三一把撒嘞是三星高照交好运,四一把撒嘞是四季平安身安康,五一把撒嘞是五子登科人丁旺,六一把撒嘞是石榴花开红满堂,
七一把撒嘞是先生下一个俏姑娘,八一把撒嘞是在生下一个状元郎,九一把撒嘞是天长地久互敬爱,十一把撒嘞是十全十美福寿长。东一撒,西一撒,满院跑嘞骡子马,东一攉,西一攉,孩子老婆一小窝。
撒到床东头,领个小孩卖香油,撒到床旮上,领个小孩卖麻糖,撒到尿罐嘞,领个小孩卖菜嘞。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梳头歌
绞罢脸,再梳头,一梳梳个万花楼。
一木梳,一篦子,领嘞孩子成序子,一篦子,一拢子,领嘞孩子带顶子。
搽上桂花油,一辈子不发愁,插金钗,戴银簪,新人容貌赛天仙;端镜子,你看看,领嘞小孩当状元。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闹新房撒喜糖
一撒荣华并富贵,二撒金玉满地堂,三撒状元及递早,四撒龙凤配呈祥,五撒五子拜宰相,
六撒六合同生长,七撒夫妇同偕好,八撒八马转回乡,九撒九九多福寿,十撒十全大吉昌。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过礼歌
打扮小郎一枝花,摇摇摆摆到姐家,手提二盒茶。姐在房中绣花巾,忽听外面有人声,等奴来开门。
红漆椅子拖两拖,情郎哥哥你请坐,火笼里烧茶喝。烧起火来把罐儿架,箱子角里抓桂花,与郎泡杯茶。
走到堂前打一躬,手提细茶有两封,礼轻情意重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上头歌
打开**的青丝发,象牙梳子往下压。左梳右挽盘龙髻,右梳左挽水波云。
盘龙髻上加潮瑙,水波云中麝香熏。前梳昭君抱琵琶,后梳童子拜观音。
昭君琵琶人人爱,童子观音爱坏人。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令歌
门口一园竹,风吹两边扑,今年过喜事,明年娃娃哭。
一杯酒令,一杯令行。一条黄龙大如江,口含珍珠照四方,一照扬名四海,二照四海名扬,三照金字状元郎。
一杯酒行,酒杯另行。荞麦开花好大口,莫把令杯狠“十友”,我把酒杯抱在怀,十杯九杯我说出来。
一杯酒行,酒精杯另行。新郎门前一园竹,竹抱笋,笋抱竹,阳春三月过喜事,五黄六月娃娃哭。
新郎门前一个塘,塘里有个大胖胖,会说令歌吃胖胖,不会说的抠颈项。新郎门口一根杨,杨有一丈二尺长,先请木匠后请雕匠,雕龙雕凤雕鸳鸯,双双凤凰,对对鸳鸯,荣华富贵,金玉满堂。
门中一个岩,岩里出花鞋,说得到令歌的穿花鞋,说不到令歌的喊妈来。
新郎门前一堆灰,灰里一只大乌龟,会说令歌吃乌龟,不说令歌跟猪睡。
门口一窝草,风吹二面倒,今年过喜事,明年娃娃跑。
门中一条沟,沟里出泥鳅,说得令的吃泥鳅,说不得令的啃骨头。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收令
收令收令,收进我一人。四水归大海,令酒归壶瓶。
糖果归我们,碟子归主人。(爬梯子)
上一步,天长地久,上二步,地久天长,上三步,三元及弟,上四步,四海名扬,上五步,五子登科,上六步,六鹤同寿,上七步,七女成仙,上八步,八日景象,上九步,千里富贵,上十步,万事吉祥。
对子挂周全,荣华富贵万万年。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取亲歌
(一)铜锣响几声,婆家来取亲,脚踏金满斗,筷子射门神,哥哥背上轿,嫂嫂锁轿门,钥匙交嫂嫂,我是别家人。
(二)柿子叶叶(儿)青,婆家来取亲,铜锣三声响,唢呐三声音,旗锣轿伞鞭炮炸,炸的为娘心里疼。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发亲歌
金壶打酒酒花堆,姑娘喝个上轿杯,我拿出酒来无好酒,拿出菜来也无好菜,打发娇娇去哒来。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送亲歌
走进贵府门,宾客满门庭,迎锣汪汪叫,客调声声应,箱桌摆得正,鲜花拥台灯。支客先生有才能,亲爷亲妈有名声,请支客先生传达一声,跟亲爷亲妈把揖敬。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拦车马歌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今日回神,车马还乡。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交亲歌
寒家姑娘,生得愚蠢,儿在娘家,没教成人。大物小事,全不知情,亲爷亲妈,请细教训。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亲家答礼歌
树梅花遍地开,几位贵客动步来。只怪我家贫实在,未设伏毯和结彩,我家办之不周,做之不来。二位亲客莫见怪。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支客师歌
二位高亲,今日光临,您是富门之户,今来寒门之家,一受风寒之冷,二受夜更之惊,屋宇僻窄,座位不恭,请二位高亲东升。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合八字歌
红庚八字纸一张,一破两开是一双,今日八字合拢来,不克妻来不克夫,不克爹爹不克娘,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合拢来,合拢来,合成一对巧鸳鸯。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拜堂歌
拜堂拜堂,日吉时良,天地相配,秭妹成双,传宗接代,后世不忘,光宗耀祖,五世其昌,一拜天地,二拜向王,三拜君师,四拜爹娘,交杯饮酒,长发其祥。
旧时农村结婚歌谣:挑子孙桶担歌
一步一开花,二步走进来,走进大门亮堂堂,二面放着金水缸,日间装的千担水,夜间装的万担粮。
千担水,万担粮,世代儿孙在朝纲,说得好,说得巧,说得圆,东家快点发喜钱,说得快,把的快,把一个,来一双,千亩粮田共仓房,南仓房来了六十六,北仓房来了九十双。
站在门前亮堂堂,四只窗阁象凤凰,凤凰不落无宝地,贵人出在他府上了。
站在堂前亮堂堂,四仙桌子陪成双,两条金凳分左右,四张仙椅放毫光,子桶挑在肩膀上,不知绣房在那方,我抬头来望一望,望见绣房在东方。
小小门帘七尺长,“百子千孙”在当上,两个须子分左右,四个金鱼在当央。
一进房门红彤彤,桥上有水桥下空,文武百官当中坐,当今皇帝打一躬。
子桶挑在地板前,低头拾下太平钱,太平钱上七个字,千代儿孙万万年。
附记;此歌是迎亲挑嫁妆人演唱。子桶即马桶,喜话称“子孙桶”
有这种规定,但是在伊斯兰国家中,定了丈夫娶二房妻子必须上报法院批准,并且必须是以下五种情况之一:
①妻子不育;②妻子有不治之症;③妻子判刑两年以上;④妻子无故离开丈夫一年以上;⑤丈夫因社交需要再婚者。
因为性别比是一定的,所以不可能每个穆斯林都有机会娶四名妻子,能娶多名妻子的知识极少数的社会高层。
而且,穆斯林就算娶了超过两名的妻子,丈夫必须同等对待,否则妻子可以提出离婚。比如穆斯林男子有两个妻子,给其中一名买了奔驰,至少也得给另一名买宝马才行。
(一)
明天就是腊八,本来应该是祭祀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等各路神仙的,因为一年忙过了,庄稼也打碾归仓了,人们便可以腾出手来犒劳和打点一下这些同样是忙碌了一年的神灵。腊字从肉,可见一进入这个月好多事就跟肉有关,祭祀神灵时也就可以带点荤腥,让他们也分享一下丰收的成果。一进入腊月,鸡呀兔呀羊呀的,都长肥了,年猪也挂膘了,人们就显得比平常更忙了,特别是各种喜事趁着腊月一件赶着一件来了。
农村过喜事可不像城里,在大宾馆定个标准包几十桌,客人蜂拥而至,完事一哄而散,就两三个小时的事儿。在农村喜事一般得过三天,第一天在娘家,叫“添箱”。姑娘打扮好了在炕上陪娘坐着,娘家定做的两个红漆木箱就开口放在西厢的拉檐台子上,陆陆续续来贺喜的人把自己拿的礼品就装那两个箱子里,床单呀被套枕巾呀衣裤鞋袜呀,要不了多久两个大箱子就会装得满满当当的。大件的东西比如毯子被子礼品箱子,就挂在院中拉起的铁丝上,红彤彤的,看着特别喜庆。一到晚上,上房炕上便坐满了人,商量第二天陪新娘到婆家的“尊客”。尊客就是新娘在娘家最亲近最尊重的人,一般是男性,比如伯父、义父、叔叔、哥哥、弟弟、舅父、姑父、姨父、姐夫、表兄以及押马男孩、各姓族长、庄间老者等等;一定是双数,比如六人八人十二人十六人等等。娘家有时候会考虑到婆家接待的难处,尊客大多派八人或十二人,当然也有派出二十四个人的,我想这里面就可能有了示威的含义,以这样的阵容告诉婆家,娘家户很大,对我姑娘好一点!
喜事主要在婆家过,而且一过就是两天。在娘家添箱的当天晚上,婆家的各路亲戚也会到齐听管家分配任务,背箱子迎亲、看桌子敬酒、端盘子送菜以及迎来送往、煮酒添茶、下厨做饭都需要大量的人,当然跑前跑后的主要劳力还是自家小孩、女婿外甥。安排妥当以后,就清理了上房桌子,端了香马盘,去请祖先。结婚是本家大事,要添人丁了,得请来祖先共同见证这一伟大时刻。记得表兄结婚时我也跟了大队人马在漆黑的夜里掌了灯笼去请祖先,表兄点了纸钱倒了奠酒说,太爷,你老家忙不?钱也给你烧了,这就算打到折子上了,你可得来呀。
祖先一般上请三代,在红纸折成的令箭状的牌位上,左右各写“供奉”两字,中间一行顶出头写上“×氏门中三代宗亲之神位”十一个字。农村的梁记、牌位、铭旌等,字数都有讲究,大概是用“生、老、病、死、苦”五字往下数,一般要数到“生”字上。古人用这五个字来总结人的一生,可能他们也认为人生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吧。牌位上了桌子之后,左右各摆了香筒、黄表、金方、纸钱、奠酒、奠茶、白馍、果疏、献饭等,旁边椅上便坐了庄间老人照看香火,来搭情的人便可焚香化表以示祝贺。
迎亲的队伍得天不亮就走,天亮前到达,娘家也备了简单的酒菜招待来客,而新娘早就哭得泪人一样了。一般的情况是哭一下就走,绝对没有赖着不走,把事搅黄的,但是也能遇上比较复杂的局面。好多年前,村里一小伙去娶亲,新娘子竟抱住础截哭叫着死活不下炕。大概是小伙花了不少礼钱,心中有气,或者是急于娶媳妇,着急上火,他竟一步跨上炕去,背起媳妇,扭头就走,嘴里还骂着“哭他妈的蛋”!媳妇在背上拼命撕打,拗不过那犟驴竟破涕为笑了,迎亲的老骟驴倒落了空,跟在后面。迎亲的人沿路要撒上大红的路帖,有的上面写“姜太公在此诸煞避之大吉”,有的写“白虎当道诸煞避之大吉”,一路走,一路撒,如果路过磨子、水井、窖口,都要用红纸苫上。
新媳妇在路上脚不能着地,到家了也不能下炕。新房的窗格子上照例要贴满喜庆的大红窗花,炕上要满铺红毡红毯,炕沿上可能还要挂上大红的帐幔,加上一身红祆的新娘,在这红色的世界里,你只能恍惚地看见新娘子白净的面庞和纤纤素手。伴娘和迎亲的人都有属相的要求, 必须是“用相”,据说是按新媳妇的属相而定,有“新人门前一五九”的阴阳学说,比如新人属蛇,妨克的属相必然是“虎马狗”,以次类推,“猪羊兔”“龙鼠猴”“鸡蛇牛”等等。
搭情贺喜的人是陆陆续续地来,凑够一桌就安排一席,吃完让坐,再凑下一席,这叫流水席。来客坐定以后,先摆八个凉碟,一盘酒杯,看桌子敬酒的人倒满酒,双手端盘,恭恭敬敬地给每个人敬酒,你取酒饮了,便可放回杯子,夹几口凉菜,寒暄几句。当主人再一次端盘子让酒时就意味着该收摊了,凉菜酒碟瞬间撤下,端来的热菜已排在门口了。
热菜都是一人一大碗,叫“碗儿饭”,家境好的人,能在每个大碗里凑够十三样菜品,就叫“十三花”。一般是拿萝卜丝菜垫底,上面依次摆了大肉丸、酱排骨、卤鸡腿、红肉块、白肉块、炸酥肉、炸豆腐、卤鸡蛋等凑够十三样,满满一大碗,再浇入浓厚的肉汤,一碗一碗整齐地排在大笼屉里候着,等到客人上席行酒时,用大火猛蒸,几分钟后便可热气腾腾地端到桌上,然后再备下一席。
十三花确实很好吃,肉都蒸得酥软可口不油腻,特别是垫在碗底的浸在肉汁里的萝卜丝,有嚼劲,有肉香味。
(二)
一碗十三花,最吓人的就是那两大块厚墩墩油晃晃的红白肉,红肉是红烧的,白肉是白蒸的。在吃用匮乏的年代,大家几口吞咽下肚,可能还觉得不太过瘾,但是现在,基本没有人吃得下了,一般席间会放置一个空盘,大伙会把自己碗里的肥肉捞出,嘟嘟囔囔地堆在里面。不过,有时候就会遇见一个特别能吃肥肉的人,大伙就把自己碗里的肥肉全都夹到他的碗里,高高地摞起来,他便大块朵颐,吃得满嘴流油,看得人目瞪口呆。这种人在农村叫“肉量”,大概跟饭桶意思差不多。我最喜欢吃的是那个鸡蛋大小的瘦肉丸子。有些事说不大清楚,比如农村人自己养的猪比城里卖的猪肉要好吃,手工剁碎的肉比机器磨碎的肉做成的丸子要好吃。做丸子一般精选猪后腿的瘦肉快刀剁成馅,拌入料粉精盐蛋液粉面葱姜蒜苗,再团成球摆在大笼屉里猛火蒸熟。这种丸子又酥软又筋道,吃起来盐香可口。我有一次在席间对肉丸赞不绝口,就有好几个老乡把自己的丸子夹到我的碗里,乡里乡亲坐在同一个炕上吃饭,有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十三花里有一样比较吃功夫的菜,就是蛋卷。先摊好一摞鸡蛋饼,在每一张饼上均匀地抹一层肉泥馅,小心卷好,再整齐地码放在笼屉里,起火蒸熟,放凉以后快刀斩成小段就可以了。酱排骨和卤鸡腿比较好做,但因为都是土猪土鸡,怎么做都好吃。垫在碗底的萝卜丝是不算菜品的,但是有人就是喜欢吃这个。有一次见席间一人推开摆在眼前的满满一碗十三花说,都端走,干干地来一碗萝卜丝!萝卜丝菜端来了,他腮帮子一动一动地嚼着,竟发出驴吃夜草时的咯嘣咯嘣声。 大家都不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但他就是好那么一口,有什么办法呢。等到大伙都吃完了,这一席就算结束了,管家也就开始张罗安排下一席的人了。
吃完饭的人大可不必马上离开,因为院子里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炉火正旺,你就可以在这里抽烟煮茶划拳行酒掀牛打牌。万一没事干,也可以嘴里叼一棒烟,几个人凑在一起闲蹲在台子上听高音喇叭里面高亢而嘹亮的秦腔。这时候你就可以看见新女婿胸前斜绾着大红缎子被面,出出进进,客客气气,迎来送往,劝茶让烟,而你绝对不会看见新娘子和他同时出现,因为在送她的“尊客”还没有打发走之前,新娘子是不能下地的。
在这一天最尊贵的客人总共有三批,分别是舅舅家,娘舅家和送新娘的尊客,都是要拿了鞭炮远远地接进门的,而且尊客因为后面跟了新娘子,他们会表现出空前的矜持和严肃,接待的人如临大敌,生怕出了纰漏,吃消不起。所以要有点头哈腰前面引路的,要有递烟点火沿路伺候的,要有握手拍背巴结恭维的,甚至路远了还要在门口备好水盆毛巾随时递上的。当然,他们也不会因为自己尊贵的身份而失了礼节,先要称头的老者率了一干人等给主人家的三代牌位恭恭敬敬地上香叩首以示尊重。他们入席落座以后,要由庄间年龄最长或本家辈分最大的人在席口陪侍,让酒点烟添茶。他们也不能随便去吃普通的十三花,而是要吃庄严隆重的“四盘子”。四盘子是这天的大菜硬菜招牌菜,直接决定着这次婚礼档次的高低。虽然叫四盘子,但情况好一点的主人家可能会摆上六个八个或者十二道菜,以示婚礼的盛大和隆重。
打发尊客时,要在院内摆上桌案,案上要一碟一碟摆好瓜子糖果,核桃花生,水果香烟,花卷蒸馍,酒杯酒盘,最重要的是要在桌子中央摆上一碟子现金钞票,而前来贺喜的人----不管是你吃饭的,喝茶的,行酒的,打牌的,聊天的,听戏的,下厨做饭的,前后跑腿的,看桌子敬酒的------都要马上停止手头的工作,起身围在院子里,来共同见证这一伟大的仪式。这时候尊客里面的称头的老者和大总管会寒暄着走到桌前,问今天是什么风?喜神在哪个方位?两位大人物都显得风神凛凛而又客客气气,尊客照例要端了酒杯,给各路亲戚、庄间人等敬酒,说些谢谢款待,后会有期,以及新娘小户人家,不懂事,还望看待之类的话。而大总管这时候要安排人把桌子上摆放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塞在每个尊客的口袋里,他们照例会客气一番,但一定得装上,因为这是规矩。而那一叠子钞票,他们又拿了去和新娘道别,有一部分要留给新娘。新娘是不能下地的,但看着亲人们行将离开,想到自己从此入了别家门户,没有不失声痛哭甚至大放悲声的。有一次见一个新娘跪着炕沿上,低声抽泣,一声一声喊:大爸!舅舅!姨父!姑父!而尊客心肠软的,早已泪流满面,扭头就走。
(三)
当尊客们终于谦让着出门时,基本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要来跟着相送。有拉着手不放的,有陪着笑脸尾随左右的,有拿着香烟挨个递烟的,有客套话说个不停的,当然也有站在路边看热闹的。人们也都大都说着些粗茶淡饭招待不周失了礼节还望谅解的客套话以及姑娘嫁到这边就是自家孩子你们就放一千个心一万个心之类的宽心话,尊客们也自然都是频频地点头微笑不断地挥手致意,场面极为喜庆祥和而又热闹非凡。
送走了尊客,紧张忙碌的一天行将结束,日头也就跌了窝,天色也慢慢地暗了下来,而下面的重头戏就是庄间人闹洞房。其实城里人也闹洞房,有时候尽管闹得比较过火,但节目总是显得单一雷同而且乏味,基本都是用鞋油呀牙膏呀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把新郎画成鬼样子,衣服剥得精光,身上挂了各种蔬菜瓜果,闹房者拿棍子敲着新郎的腿让他和新娘做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动作做不上,做不到位,就往死里打,我有一个同事结婚后好几天腿还瘸着。而一个常见的节目就是新郎头上顶着铁脸盆子双膝跪在新娘面前,新娘敲盆子问话,敲一下问一句回答一句,大概都是些婚后谁洗衣谁做饭谁擦地板谁接送孩子之类的老掉牙的问题,因为已经快要被打成残废了,新郎想要继续活下去的话,答案就只能有一个。有时候还比较血腥,比如在新房的被褥里埋伏上大头针。当然也有比较好心肠的人,我就在那天晚上接到了一个电话,他说,马少,总共有三十六根……
农村人闹洞房时是不要新郎参加的。等到尊客走尽,村里的年轻人能瞬间把洞房围得水泄不通。为了防止闹房的时候损坏了被褥帐幔,大伙便吆喝着张罗着扯下帐幔,移走被褥,仅剩一面光炕,胆小的新娘看到这阵势,早已下得瑟瑟发抖。当然也有性格倔强的新娘瞪着眼睛进行威胁,那意思是你敢过来我就敢和你拼命!也有会来事的新娘客客气气地和大家攀谈说笑,那意思也很明白,让大伙不好意思下手。但一切都是白费,闹洞房那是规矩,只要你肯结婚,等于你认同了这些规矩。不过,所有的节目都是要付费的,而且是明码标价,在村里这是官价,不能谁家高谁家低。这里面最文明的一个节目就是“过桥烟”,新娘点着了香烟,用嘴唇衔住中部,闹房者便凑过脸来同样用嘴取走香烟,大吸几口。几根烟下来,新娘早已被呛出了眼泪。我清楚地记得过桥烟的价格是一毛钱每支,当时在农村一毛钱能买两个鸡蛋。还有一个较为文明的节目,就是交了两毛钱之后可以亲一下新娘的脸蛋,这是个短平快的节目,伴娘在旁边收钱,小伙子们一个一个过,短时间内就能收不少零钱。记不清是谁家结婚了,只记得新娘不怎么漂亮,一个小伙子先交了两毛钱,犹豫了一下,忽然就亲了一口正在数钱的伴娘便迅速转身出门。突然之间出现了这亘古未有的变局,伴娘一时楞住了,等到她回过神来从门里面杀出时,那小伙子早已溜走影都不见了。这些收费的项目完了之后,就基本到后半夜了,而闹房的节目就进行翻新和转段,最惨不忍睹的就是大伙抓来新娘的大伯子甚至是公公,按在炕上,在后背上匹上马鞍,让其在炕上跪行转圈,还要让新娘手里拿着马鞭子反复抽打。闹房的那天晚上,是不能讲究辈分和大小的,好多长辈的男性早已料到晚上将要发生的故事,所以在送走了尊客之后,立马收敛笑容转身遁走,有藏到柴窑里的,有藏到驴圈里的,有藏到洋芋窖里的,甚至有下了河沟上了堡子山的。但是无论他们逃向何方,藏身何处,最后都被一个一个地押解回来灰头土脸地任人摆布,不仅要装驴,还要掏钱。我想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堪的事了,但据说洞房闹得越凶,新人就在以后的日子里越是幸福美满天长地久,这家人以后也就越是吉祥如意万事亨通。有了这样堂而皇之的借口,全村的年轻人都会在这个夜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有一次因为来人过多,场面火爆,炕面瞬间塌陷,等从炕洞里拉出新娘,已经是烟薰火燎,满身草灰,反而弄得大家满脸羞愧,都争着去拍打新娘身上的灰土。新娘到是好脾气,连声说没事,没事。不过也能遇上火爆脾气的新娘,听说外村一家大户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新娘,闹房者越聚越多,节目也越来越过火,但他们哪里知道人家来自武术世家,身手不错,过火的节目触碰了她忍耐的极限,竟起身亮掌,瞬间打得那些人屁滚尿流。但等到大伙儿一哄而散,他们才发现冷了场子,这是很不吉利的。
(四)
洞房不能闹到天亮,新人总要安床。这个时候,闹房的人虽然意犹未尽,但只能让出新娘从炕上撤下退守在地上来围观由喜娘主持的安床的仪式。而那些既掏了钱,装了驴,又被新媳妇打了屁股的颜面扫地的长辈们也终于熬过了这一关,长出一口气,抽紧脸上的皮肉,恢复往日的威严,披起衣服回到上房里面煮茶聊天,等着喜娘去安床。喜娘必须是已婚的、家庭和睦团结的、儿女双全的庄间婆娘,她的属相也必须是用相,在十二属相里每年只有三个用相。由于有了这诸多的限制,每次找个安床的喜娘其实是挺麻烦的一件事儿。既然是安床,那自然就少不了新郎,至此,他终于可以和媳妇儿见个面了。记得有一次,一个新媳妇已被闹房者折腾得筋疲力尽,见新郎终于被放进门来,竟掩面涕泣,失声痛哭,在众人劝慰之下,渐渐止住哭声,哀怨地看了一眼新郎,破涕为笑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对新人喝了对酒,吃了长面,喜娘便安排他们坐好,拿出几个口袋,里面分别装了花生、大枣、核桃以及荞麦、糜子、谷子等五谷杂粮,就一把一把往炕上撒,每撒一把,就说一句词。那词句朴实通俗又押韵上口,极有意思,大概是一些孝顺老人团结和睦的嘱托以及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祝愿。小时候玩过家家的时候老念这个,但很可惜,我现在一句也记不起了,只记得在闹房的喧嚣过后,洞房的气氛顿时显得安详而又多情,在摇曳的灯光下,新娘看着新郎莞尔一笑,大伙这才明白全部撤退的时候到了。
不过,还有一个比较神秘的仪式,那就是听床。我至今都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深刻的用意,而且更让人奇怪的是,首先蹑手蹑脚在窗户下和门口边侧耳听床的是婶婶、姑姑、姨姨、妗子等长辈。不过,她们只是象征性地听一下,便回上房复命,而真正打持久战的是村里那些楞头小伙子。他们能一声不响地蹲在门下,而且不听出个动静绝不罢休,为以后见了面取笑新郎新娘留下些证据。但新郎早就知道这些伎俩,因为他可能跟别人一起也听过不少床。有一次一个新郎为了早点赶走门外的听床者,就悄悄地打开风窗兜头倒下一盆凉水来。三九天气,滴水成冰,门外众小火全部中招,一阵哀嚎过后,都在外面日娘蹶老子地骂了起来,而新郎在里面嘿嘿一笑,便放心安床了,他知道,这帮家伙如果还不走,就会冻成冰疙瘩。但任何事总有失算的时候,这些家伙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是因为他们在新房里埋伏了机关,所以继续悄悄地蹲下,任由衣服结冰。新郎以为大家都走了,这才敢和新娘大声说话,准备睡觉了。原来新娘为了防止闹房时大家都不小心出现意外的尴尬,竟然穿了四层裤子,系了四条裤绳,而且全部打了死结------这是这次听房最大的收获。但当听到新郎得意洋洋地炫耀说我早就备了一盆水冻死这些坏松时,大家都咬牙切齿地心想,你小子别得意太早,好戏在后头呢。原来他们早就在炕沿下埋伏了一枚炮杖,在炮杖的捻子上系了一个燃烧的香头,这基本就是一个简易的定时炸弹。只听房中一声巨响,新郎惊呼着从炕上弹起,并带着哭腔愤怒地叫骂,这是哪个狗日的干的,啊?便有人推开风窗说,是老子干的,看谁玩得过谁!大伙便起身抖落身上的冰茬子,大笑着相约出门。
这事更不好理解,但是唯其如此,这场婚礼就更显得刻骨铭心吧。而以后多少年,人们都会提起这个笑话,还会取笑那个新郎。比如有一次一个粮口袋打了死结解不开了,大伙便吆喝着叫那新郎来解,并说解绳子人家是专家,我们就不要逞能了。
安了床照例就该睡觉了,但是也保不齐有时候会节外生枝。在那个年代,农村人处对象时是基本互相不说话的。在婚前,两家人也以亲戚相待,逢年过节时也经常互相走动,但两个年轻人交流的机会是很少的,见了面也只是互相看一眼,都不说话。我能清楚地记得表兄和他的未婚妻见面时相视一笑,他的未婚妻就咬着嘴唇红了脸,表兄要离开时,她就远远地站着送,回家时就发现他的包里塞着一双鞋垫,上面用彩线绣着一对鸳鸯。如果哪家的姑娘看见女婿来了表现得兴高采烈,可能娘家人也感觉孩子不够矜持甚至不够庄重从而自己脸上无光。如果两个年轻人在田间地头一起坐了一会儿,或者一起聊着走了一段路,就一定会被谁家的大婶儿窥见,从而成为村子里面一个不小的新闻。这就是当时大的环境吧,不过这样的婚姻并不一定就是包办婚姻,因为大人一定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有两个孩子同意了,两家人才有可能成为亲戚。这样的婚姻被事实证明是相当稳固的,母亲曾说过,她和父亲婚前没说过一句话,但是婚后他们也没有红过一次脸,父亲还给她教会了凤凰琴。
但是也有个问题,婚前缺少了交流,两个人需要磨合的时间可能就要长一些,有人在新婚之夜就和老婆发生了不快甚至是激烈的冲突。现在说来有几件事令人捧腹,有的被当做笑话在村子里传了好多年。
(五)
记不清是谁的诗了,也只记得其中的一句:“一觉醒来,她就睡在身边。”
真是奇怪,从来没有说过话的两个人就这样睡在一起了,他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怎么进行交流的?不过我想,只要两情相悦,这都是简单事。但是在前些年还是有包办婚姻的,特别是从小定下的娃娃亲,两家大人都成了多少年的好亲戚,孩子长大了反而不同意,这怎么能成呢?于是大人们祭起家法,使了威严,也造成了不少婚姻的悲剧。南山上有一家从小订的娃娃亲,男孩长大以后考上了师范学校,女孩也有自己心仪的对象,但双方大人为了自己的颜面,强行举行了婚礼,结果当天晚上就闹了不快,新郎死活不入洞房。新郎的父亲气急败坏,拿起皮鞭劈头盖脸地抽打新郎,新郎跟牛一样不为所动。亲戚们也都围着他解劝,都说没事, 互相体谅着,过着过着就好了,先入洞房,好不好?新郎见摆脱不了大家,便撂下一句狠话,说你们谁感觉好了谁就进去!说完就抱了一卷铺盖去驴草房睡觉了。后来听说他们和平分手,也各自成家了。除了包办的婚姻之外,还有一些不到法定年龄就举行了婚礼的,在农村这种事还比较普遍。我们村有一个老太太比大女儿大十三岁,我小时候见过她女儿拄着拐杖来看妈妈,娘俩都缠小脚,竟然像亲姊妹。两个性格顽劣的小孩忽然结了婚,成了两口子,有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新婚之夜有人就打了起来。男孩第二天天一亮就找妈妈告状,带着哭腔说,妈!你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他妈一看,不得了了,男孩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脸上还被抓出了好多血印子。这哪里是打架呀,这简直就是虐待!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俩的关系越来越好了,竟然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我后来还见过他们两个,男孩骑着摩托车捎着女孩,女孩把头埋在男孩的背上,风一样地从大路上驰过。还有一对新人,婚礼本来过得很顺当,结果晚上却生了波澜。尊客打发了,洞房闹了,床也顺利地安了,听房的人也全都走了,结果不知怎的,新娘飞出一脚把新郎踹下地去。当年睡的火炕是拿料光石抹了炕面的,特别光滑,据说新郎飞出老远才停了下来。这事在在村子里当笑话讲了好多年,大家都比较关心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矛盾,但两人都守口如瓶,一直没有告诉大家。新娘漂亮,干练,后来据说还当了急干民兵,组织全村的妇女干活,是把干活的好手。不知为什么,当时我们小孩吵架对骂的时候,都口里叫着她的名字骂。
在那些年,农村人好像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能睡到一起的,就是两口子。繁重的劳动,拮据的生活,琐屑的日常小事,都要靠两个人共同面对和承担,有了长期的磨合,即便是性格不合的两个人,也都慢慢成了最亲的亲人。
婚礼的第三天,别的客人都走完了,新郎的亲戚们要全部留下来品尝新娘子做的细手面,一般是留到下午,而整个早上还要在上房炕上继续安排流水席,只不过这时候入席的基本都是本家亲戚了。大家都按照辈份落了座,新郎和新娘便由伴郎和喜娘陪着站在炕沿下敬酒。敬酒有两个目的,一是改口,二是要钱。新郎介绍说这是姑父,新娘便叫一声姑父,而那个被叫了姑父的人这时候要把手探进口袋里掏出几块钱,放到伴郎端的盘子里。新娘如果嫌钱少,会再叫一声姑父,直到把他备好的零钱掏光。而有想开玩笑的亲戚会在事先换了不少毛毛钱,叫一声给一毛两毛,一直叫就一直给。当然,如果新娘万一受不了了,使个脸色,伴郎会亲自跳到炕上去,按住那个人,搜光他身上的钱。农村人亲戚多,一早上下来,新娘都会有比较可观的收入,特别是改口叫了爸妈之后,会有大把的进账,如果老两口掏的钱少,也会被亲戚们按在炕上搜身。这样,亲戚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吵吵闹闹,真是喜庆。
喝了改口酒,下午就该吃细手面了,这对新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先要均匀地潲入灰水,再把面搓成絮,这道工序不容易把握。水倒多了容易伤水,如果再兑干面,擀出的面条就不筋到;水少了面团就搓不到一起,容易开裂。面团要反复揉搓,一定要把僵硬的面团揉倒,揉软活。一般是左手抬起面团右手搓出,等面搓长了再对折起来继续搓,反复几十遍才能把面的韧劲搓出来。最吃功夫的不是揉面擀面而是切面。把擀好的几张面摞起来两次对折形成扇面,再左手按面右手操刀,一刀一刀地推刀切出长面条。手艺好的新娘切出的面条均匀细长,卧在碗里一窝丝,再浇入滚烫的肉臊子,虽则是普通的一碗面,也是人间美味,亲戚们吃了当然赞不绝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