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这部电视剧播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剧中的演员演技精湛,台词功底深厚,将剧中的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戏没有太多的起伏的情节,一切都在以适合现实生活的节奏缓慢地进行着。虽然节奏缓慢,但观众似乎非常喜欢。每段情节都充满了人生哲理,与观众产生共鸣。
《小敏家》李萍和洪卫的婚姻生活给我们什么启示?
理想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缺一不可这部剧不会让人觉得复杂和无聊,观众会仔细体验剧中每个角色带来的感受,情节中有一些有趣的瞬间。平淡的线条充满了深刻的哲学真理。在最牢固的婚姻中,夫妻有着强烈的共识。他们对生活的想法和态度必须至少在一个渠道上,他们可以相互沟通和理解,并对理想的生活状态有共同的渴望。我们甚至不能一起吵架,而不是在心跳后无话可说。
不同观点的人本质上追求不同的东西。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人。曾经的喜欢只会随着交流和日常生活而减少,直到相处成为一种负担。理想婚姻主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事实上,只要精神高度一致,我们的物质追求和要求可以随时调整。
女性朋友在婚姻中要保持经济独立,不要过度依赖他人在一段关系或婚姻中,女性朋友很快会被孩子所“包围”,很容易妥协、牺牲自己、心甘情愿地给别人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要求,以及对方的三种婚姻观是否适合你。作为一个家庭,沟通越多,越幸福;夫妻之间,越宽容,感情就越强烈。
既然我们不能让爱独立存在,那就让我们把它分成其他情感,这样我们就可以同时考虑到它。婚姻带来的最大的情感组织是家庭,那么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来融入家庭呢?通过这种方式,爱被同化为亲情,脆弱而简单的爱在强大而复杂的亲情面前被转化和吸收。于是,爱情在婚姻中消失了。每当爱穿过婚姻之门,爱就开始急剧变化。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快或慢。婚姻使我们不能自由地做我们想做的事,而不仅仅是享受幸福。它包含了太多的东西。父母、家庭、生活需求、每个人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都会因此发生碰撞和沟通。这不再是两个人的纯粹情感。
不要把管理婚姻这个重要的问题压在一个人身上婚后,许多夫妻不考虑管理婚姻,或者把管理婚姻这个重要的问题压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合理的。首先,婚姻需要管理。第二,管理婚姻不仅仅是丈夫或妻子的事。丈夫和妻子需要共同努力来管理和保护婚姻。每个人结婚后,夫妻之间会有无数次的冲突和离婚的念头,这是正常的。因为夫妻在磨合过程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丈夫和妻子都不应该谈论“离婚”。要求离婚会伤害你的伴侣。有些事情是可以解决的,夫妻在生活的过程中患难与共。因此,无论谁有问题,对婚姻和伴侣来说都是致命的。于是两人沿着扶手走去。
美满的婚姻就像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它远不止财富和权力。如果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婚姻将是你精神世界的有力支撑。在传统观念中,婚姻往往是在男主人之外,在女主人之内。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专长和人生理想。婚姻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结合,而不是妥协。为了家庭和爱情忽视自己。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都有追求理想的权利。婚姻应该是精神上的支持,而不是约束或障碍。在别人看来,李萍的婚姻是幸福无忧无虑的。但在她生命中的每一天,她都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失去了自由。
在电视剧《小敏家》的结局中,围绕着刘小敏和陈卓的“三代感情纠葛”,最终伴随着前夫的悔改、前妻的离开、孩子的热恋和主角的结婚而结束。
首先,在前期最令人无语的角色就是刘小敏的前夫金波,但是金波后来逐渐改了性子,开始努力工作并稳定下来了,而陈卓的前妻也不再反对陈佳佳和金家骏了,还在破产以后去了深圳打拼,而李萍的丈夫洪卫还在监狱里,相信不久以后就会跟李萍解除婚姻关系。
而最令人关注的刘小捷的婚姻,其实还没有明确的结果,目前只知道刘小捷会跟徐正离婚,但是刘小捷是否能够跟钱峰修成正果还不得而知,但是根据网络上的剧透来看,刘小捷最后大概率是要怀着徐正的孩子嫁给钱峰,不得不说钱峰真的惨。
其次,陈佳佳回国以后,金家骏重新追回了陈佳佳,两个人的恋爱也获得了家长们的支持,哪怕是陈佳佳的父亲陈卓和金家骏的母亲刘小敏领证了,也没有影响陈佳佳和金家骏的关系,他们也依然是按照从前的称呼来称呼自己的后爸、后妈。
另外,陈卓的爸爸本身是想追求刘小敏的妈妈的,但是刘小敏的妈妈很显然对陈卓的爸爸不感兴趣,哪怕陈卓的爸爸追到养老院去了,刘小敏的妈妈也还是很抗拒,不过从大结局的预告来看,两个人应该也是回归正常了,毕竟他们也是真的很不合适。
最后,目前观众们最希望的就是刘小捷能够早点跟徐正离婚,然后好好找一个男朋友,刘小捷的婚姻先后经历了妈宝男和精神病的打击,她其实也应该多反思自己,当初连续两次头脑一热就领证,她这也算是自食恶果了。
在轰轰烈烈的全民追剧热潮中,今晚电视剧《小敏家》终于画上了一个温馨的句号。
作为“柠萌影业+黄磊+汪俊”组合的第三部作品,《小敏家》从开播到收官,始终在向观众明确传递:这是一部不一样的家庭伦理剧。
在这里,代际冲突和子女教育等传统话题成为点缀,陈卓和小敏之间的中年爱情才是描绘的重点,这突破了观众和市场的思维定式,带来有别于以往家庭剧的观看体验。
先锋必然伴随一些争议,但争议更加体现了《小敏家》的价值。
让中年爱情被看到、被关注、被讨论。
《小敏家》通过对陈卓和小敏恋爱过程的细细描绘,让许多观众第一次在荧屏中看到属于中年人的爱情。伴随着两人相恋、分手、重逢、结婚等一个个节点,观众关于中年爱情的讨论热度一路上升,不断产生社交平台话题,还衍生出了“中年爱情就是”的各种定义。
让家庭伦理剧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小敏家》因时代变化而生,没有过往家庭伦理剧中必定大掀波澜的老一辈和小一辈,相比较呈现冲突,更加愿意尊重家庭中的每个个体,这种符合当下中国家庭中越来越理性开明的代际关系,其实才是未来家庭伦理剧创作的基础,而不是总停留在过去。
让播出平台和柠萌影业获得了高热度和流量。
年底向来是一向是各大影视公司和平台“神仙打架”的时段,都铆足了劲上大剧、好剧。在一众竞品之中,《小敏家》的表现足够亮眼,开播首周就成为了湖南卫视收视年冠,并取得了优酷年度流量冠军的好成绩,其他剧播出同期在数据上无出其右。
那么《小敏家》是如何做到的?
塑造一个非典型母亲
“刘小敏身上没有‘妈妈味’!”
从《小敏家》播出伊始,围绕女主角刘小敏的争议就没有断过,尤其是关于她身为母亲的设定。但仔细思考社交平台中的类似言论,会发现“妈妈味”一词所隐含的刻板偏见,一定是先入为主的为母亲的外观和行动套入模式。
在这种偏见下,漂亮、干净、体面,甚至还有一些少女感的刘小敏,就成了一个异类,一个非典型母亲。
但值得高兴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意识到刻板偏见的问题,开始为刘小敏说话,为所有非典型母亲说话,这正是《小敏家》希望达到的 社会 效果。
文艺作品始终是时代精神和大众诉求的集合体,而优质的文艺作品在反映时代的同时,还会起到价值观引领的作用,《小敏家》中反常态的母亲角色刻画,其实就是在扭转观众的刻板印象。
《小敏家》总制片人徐晓鸥曾在映前看片会上对媒体陈述创作理念:“刘小敏是一个特殊母亲,在她的人生排位当中,你会看到她更多地为自己而活,而不是因为对孩子有亏欠,而后悔之前的人生选择。”
所以观众看到的刘小敏是一个成熟女性。
在工作上认真专业,身为主任护士能力出众,教育下属遵守职业道德;在生活上自律自得,靠多年打拼买房安居,保持运动和读书的习惯;在爱情来临的时候,甚至能够勇敢接受是自己发小前夫的陈卓。
《小敏家》只用了寥寥几个镜头,就将刘小敏描绘的如此立体。然后儿子金家骏来到北京,她才逐渐开始学着做一个妈妈。从刘小敏延伸出去,《小敏家》中的女性群像同样也在突破观众脑中的思维定式,剧中既没有完美女性,也没有工具型的坏女人,每个女性的行为都自成逻辑,能够让观众理解和共情。
例如剧中陈卓的前妻、女强人李萍,一出场就是风风火火的大女人形象,与洪卫结婚、高龄怀孕、收养丈夫的孩子等每一个决定,都是出于自身感受和需求,绝不是过往影视剧里忍气吞声的豪门媳妇。但她也不完美,爱八卦、会妒忌,优点和缺点集合,组成了独特的李萍。
而刘小敏的妈妈更是近年影视剧里极为少见的母亲形象,早年离婚,独自抚养两个女儿长大,面对大女儿小敏的新恋情和小女儿小捷的离婚消息能够坦然接受,甚至劝告两个女儿不要随意再次步入婚姻,显示出了新时代长辈的开明。
这些鲜明、立体、独特的女性构成了《小敏家》的女性群像。不过《小敏家》在创作中贯穿的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对女性的关怀,还拓展为对家庭中所有个体的尊重,每个人都不是推进剧情的工具人。
剧中突然到来,让刘小敏开始学着做妈妈的金家骏,有着自己的童年创伤,他不断求学、逃离、面对的过程,也是治愈创伤的过程。而小敏的恋人陈卓虽然没有那么复杂的过去和人际关系,但也曾面临中年危机的困扰。
这些足够引起观众共鸣的角色,承载着《小敏家》想要输出的价值观,即扭转过去对母亲的刻板偏见,尊重家庭中每个个体的选择。在价值观和人物成立的基础上,才有《小敏家》反常规的中年爱情。
中年人也配美好爱情
时代变了,中年人也有追求美好爱情的权利。
这句话是《小敏家》创作灵感的凝练。以往的家庭伦理剧,提到中年人,似乎都是家长里短鸡飞狗跳,心动和爱情被生活磋磨,变成了搭伙过日子般的凑活。
但市场中少见不代表生活中没有中年爱情,也不代表观众没有观看需求。
“中年人也配得起一段美好的爱情,因为爱在每个年龄中,都应该是美妙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因为孩子需要一个父亲或者母亲,家里需要一个男主人或者女主人所以才结婚,我们希望能够突破市场对中年爱情的描摹。”徐晓鸥说道。
但突破过往定式该如何做?
《小敏家》没有选择直接给中年爱情下定义,而是将小敏和陈卓的爱情放在一个个细节之中来体现。
剧中有一个情节,小敏因家庭关系陷入低落,此时陈卓打来电话邀请小敏约会,小敏本来有犹豫,但打开窗看到陈卓楼下打招呼,马上就下楼了。
见面时,小敏对陈卓,也是对自己发问:“一直觉得我会和一个我崇拜的人在一块,为什么我被你一约就下楼了呢?”
仅仅一句台词,就将中年爱情的特点描绘殆尽,即中年爱情没有年轻时设置的那么多条条框框,更受内心原始驱动,快乐和舒服才是两人相处下去的动力。
再往下一层,虽然更受内心驱动,但中年人都不像年轻人一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双方都有各自的父母儿女、人际关系等等,这也让中年爱情之中,有着更多真实而温暖的烟火气息。
小敏和陈卓在相处的过程里,既有爱情的甜蜜,也有互相对对方的帮助和支撑。
尤其是在金家骏到来之后,小敏常常会和陈卓讨论 育儿 的经验,例如在要不要给儿子洗内裤、如何和儿子沟通、怎么相处不尴尬的问题上,陈卓给了小敏非常多的建议。
不过从戏剧结构上来考虑,这些零散小细节需要大情节来串起推动,故事中小敏和陈卓背后相互关联的人物关系产生了相对密集的矛盾,为故事增加了戏剧性和观看效果。
例如剧集开场就是小敏的儿子从老家来到北京,让陈卓和小敏的恋情转为地下。前夫金波因为金家骏和躲债也来到北京,多人之间的纠葛成为《小敏家》前期的主要矛盾。
但中年爱情的特殊性也由此得以呈现,那就是不以外力而动摇,考验的是恋人之间的勇气和信任。
试探和退缩本身就是中年爱情的一部分。《小敏家》中有一段对话十分精彩,发生在陈卓和小敏妈妈见面之后。
“你妈要是支持咱们在一起,你愿意和我结婚吗?”
“如果我妈支持,你愿意娶我吗?”
用假设隐藏真意,用问题回答问题,这段话放在任何一个年轻爱侣身上,可能都会产生 情感 动荡,但在小敏和陈卓之间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这是独属于中年人的默契。
《小敏家》的大情节和小细节都是为了描绘中年爱情的面貌,正是因为如此,这部剧其实没有呈现强冲突。
“我们对原著进行了非常多的改编,尤其是在叙事节奏上,尝试细水长流讲故事,因为《小敏家》的人物关系做激烈冲突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我们想让它更接近生活本身,用智慧去化解矛盾。”
从市场和观众反馈来看,柠萌影业所尝试的慢节奏叙事方式和中年人爱情故事,获得了不错的接受度,为此后同类型作品的创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伴随着 社会 发展和新思潮不断涌现,不同代际之间的误解已经不像许多年前那样根深蒂固,逐渐取而代之的是互相支持和互相理解。
比如年轻一辈对长辈婚恋的态度在《小敏家》中发生了变化,因为他们生长在婚姻自由的时代,对父母的离婚和再婚更能够坦然接受。剧中陈佳佳会因为陈卓独自照顾自己多年而内疚,希望爸爸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并且对父亲的恋情表示支持。这和曾经家庭伦理剧里孩子总是仇视家庭新成员的剧情形成非常明显的变化。
剧中对老一辈的描绘更是令观众和市场惊喜。近几年影视剧里的女主角母亲的形象,几乎都是重男轻女的恶毒妈妈,但《小敏家》里的王素敏却表现出了开明的一面,对女儿的 情感 生活甚少干涉。
围绕着三代人,《小敏家》有着丰富精彩的人物群像,几乎每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带入的情绪和经历。
中年一代的刘小敏和陈卓承载了最多的用户共情。他们是早年来到北京打拼奋斗留下来的人,尤其是小敏,主任护士的工作强度让她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工作上,参加儿子运动会请假都是按半天来算,闲暇时间也要学习英文来提升自己,这和许多中年甚至年轻观众的工作状况相符。还有小一辈的高考求学经历,老一辈养老问题穿插其中。
《小敏家》中新的代际关系和精彩的人物群像不是凭空而来,依靠的是柠萌影业对于当下 社会 关系的深刻洞察。
“我们其实将原著中的很多设定,进行了和现代 社会 的对标,把人物放在当下的价值观去解读。”徐晓鸥说道。
这就需要创作团队有把握时代的能力,从女性成长系列开始,柠萌影业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方法,即依靠大量采访和调研,不断挖掘现实生活,将其从一个个片段编织为影像故事。
如果给《小敏家》一个定义,“新家伦”比简单的家庭伦理剧标签更能代表这部剧。
对影视行业创作者而言,突破固有创作模式虽然难,但一旦打开新思路,就会涌现出一大批优质的创新剧集。
《小敏家》就是这个新开始,以新的主题和叙事方式为创作者打开视野,引领行业持续 探索 依托于中年生活的温暖现实主义题材,或许属于“新家伦”的时代已经到来。
由周迅、黄磊共同主演的都市 情感 生活剧《小敏家》接近尾声,让观众万万没想到的是,《小敏家》竟然在即将大结局的时候狂洒狗血。
其实《小敏家》之前的剧情已经很圆满了,陈卓和刘晓敏经过重重阻隔,终于结婚。两人携手走过喧闹的大街,在床上紧紧相拥、互相取暖的画面真的感人至深。
结果在最新的剧情中突然峰回路转,陈卓竟然患了肾癌,还非要和小敏离婚。
这样的故事走向被不少网友吐槽编剧是从韩国进修回来的,不然怎么会把韩剧中的“撒狗血套餐”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
而且,陈卓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后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积极治疗,而是为了不拖累妻子选择离婚,而刘小敏当然坚定地表示自己绝对不会离开他,并且要和他一起携手抗击病魔。
陈卓拖着病体交代后事,把自己的资产安排好,让前妻李萍照顾好女儿。他害怕自己万一离开这个世界,会让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受到沉重打击,从而一蹶不振。
这样的剧情很温情,但是也很俗套,简直就像是为了给这对中年相爱的半路夫妻加戏而狂撒狗血。
最后,患癌的陈卓手术成功,这与小说原著不同。原著中陈卓死去,留下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剧版中,编剧进行了改编,这改编很符合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性格。
除此之外,徐正与小婕的纠葛没完没了,也让网友疯狂吐槽。
观众眼看着刘小捷一步步落入徐正用爱设下的圈套,又看到她在婚姻里受尽伤害,没想到两个人好不容易离了婚,编剧竟然还给徐正疯狂加戏。
一会儿让徐正因为病态的占有欲进精神病院,让小婕同情他,一会儿又让徐正从精神病院逃出来跟踪前妻,给小婕制造恐慌。
而且还让徐正这个板上钉钉的“变态”向前妻刘小捷“深情告白”,说什么自己跟踪对方是因为害怕吓到小婕,自己精神问题已经治好了,想到之前对她的伤害,想要当面向小婕道歉。
《小敏家》越往后看,故事剧情就越套路,黄磊饰演的陈卓也越来越像他之前监制的“小”系列中的人物角色。
包括并不限于各种鸡汤说教,还有即兴的台词,都有一种让观众串台的感觉,但是没了“小”系列以孩子的成长压力为主线的核心之后,《小敏家》越往后就越拖沓零碎。
不过,也有网友说,剧中展现的琐碎与“狗血”,其实就是中年人生活的日常。《小敏家》所做的,只不过是把中年危机拿出来暴晒。
这部剧以中年视角为金线,串起的却是全龄段的都市生活。在家庭本位的故事空间中,对中年恋爱、代际关系、青春成长、老有所养等切面的全面关照,成为了可能。
这部剧追求日常美学,从衣食住行到商旅教医,都市人的生活场景和习惯被准确地呈现在镜头前,演绎成了让人同频共振的生活流。
这部剧还用轻喜剧的态度探照黏稠现实。不期而遇的生老病死、炽灼人心的爱怨念求,这些生活中的胶着地带《小敏家》没有绕道而行,而是让主角们用笃定和乐观淌过滞涩。对观众而言,这种现实关照既是抚慰的心态预演,也是有用的人生攻略。
《小敏家》的播出成绩也证明了它对全龄向观众的无差别感染。《小敏家》开播首周,便刷新了2021年省级卫视在酷云、CSM全国网、CSM63城的收视率纪录,优酷最高站内热度突破9938。
如今的剧集创作环境中,圈层、信息茧房、用户画像等术语,不断重塑着我们对观众的理解。在分众传播的大语境下,寻找共性与共通似乎成为了过时的话题。《小敏家》的热播更像一种提醒——观众依旧需要集体性的围炉夜谈。家庭生活作为现实的“最大公约数”,至少在都市剧领域,依旧具有不小的开掘空间。中年人、年轻人、老年人都可爱
《小敏家》是一部打捞中年人形象的都市剧。
不是说之前没有以中年人为主角的都市剧,但能像《小敏家》这样把中年人从“上有老小有小”的修辞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坦荡张扬自己的志气和欲望的都市剧并不多。
周迅饰演的刘小敏是这部剧的钥匙人物,也是人物关系的中心。命运坎坷的她是传统中年群体的边缘人。在九江的老家人眼中,她一定是那个每家都有的“怪亲戚”:离异单身,常年在外工作,孤僻少言,甚至跟儿子都关系生疏。在北京的同事看来,她也是刻意保持距离的那一个,足够认真专业,也十分严肃冷感。
可放在当代都市生活中比量,这种中年女性形象又很容易让人共鸣。她就是波伏娃所说的那种,要自由不要廉价的幸福的女性。
因此,在九江因为莫须有的“桃色事件”弄得满城风雨时,她选择结束了有害的婚姻关系。在北京,她也总是拒绝无效的关系社交,把精力放在了职业成长上。当前夫金波追到北京来,洗心革面蜕变成顾家暖男后,她依旧没有妥协于形式上的圆满家庭,而是选择了心之所向。与儿子金家骏的渐进交心、换位体谅更是高质量代际关系的样板。
刘小敏是遭际波折的中年人,也是终生成长的理想态。周迅独立、敏感的气质滋养了人物,刘小敏也因为她的内敛演绎越加动人。
黄磊诠释的陈卓,我愿意把他看成当代都市里的“张大民”。他不是世俗评价标准中最成功的那一类人,但却是都市奔忙人流中少有的乐天派。他对幸福的体认,不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而是懂得幸福的有限性和相对性后的自觉选择。他将自己定义成实用主义者,但事实上,这份安定和圆融更多来自于他对自己普通人身份的认可。他给了刘小敏拥抱生活不确定性的勇气,让女儿在离异家庭长大却依旧能乐观豁达不乏同理心。
如果说,经历曲折的小敏是这部剧人物关系的中心,那么世俗乐观的陈卓就是这部剧的精神中心。
事实上,从《小别离》《小欢喜》乃至综艺《向往的生活》中,黄磊一直尝试张扬的都是这种当代“张大民”的形象。这次,在《小敏家》中,兼任编剧的他将这种世俗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涂松岩饰演的金波、秦海璐演绎的李萍,则是都市剧里少有的中间人物。
相较于主角刘小敏、陈卓,他们最重要的身份是前夫、前妻。但这两个人既没有沦为生发矛盾的工具人,也没有为了反衬主角而被“妖魔化”。更难得的是,《小敏家》还不忘把他们为人父母的付出,做女婿、当儿媳的体贴,尽数表现。如此,婚姻不在亲情在的微妙关系,便被巧妙勾勒了出来。
金波虽然被剧迷戏称为,前半部“气死人”,后半部“喜剧人”,但这个人物的心理逻辑、 情感 逻辑是连贯且动人的。他与小敏的婚姻之所以失败,除了两人性格不合,还与他在时代浪潮中的职业身份失落有关。到北京,经历了债务风波后,他痛定思痛,跨过了前半生一直逃避的人格独立难关。少了内耗的怨气,既会疼儿子又会哄丈母娘的金波,自然变得可爱了。
李萍更是直率果断的大女人代表,在她身上看不到“前妻”类角色常有的扭捏和占有。她对女儿的爱简单直接,虽然有时难免细腻不足,但“好妈妈”的称号是全家盖章认定的。她与陈卓的相处也是得体大方,好聚好散后终成老友,说的正是这种关系。剧集后半段,她先后经历了第二次婚变和事业崩盘。但她却能很快重整,一身豪气地南下深圳闯荡。这就是中年人的笃定和自信。
除了对中年人形象的打捞,《小敏家》还用不多的笔墨,侧写了青年人的纯粹、热烈,老年人的坚定、完满。
金家骏和陈佳佳两人,一个安静细腻、一个爽朗明媚。这两个人打个照面,就能激活一连串与青春相关的美好字眼。小敏妈妈和陈卓爸爸,一个体面内敛、一个张扬乐呵,看着这俩人在养老院里的斗嘴推拉,晚年生活就没有寂寞这一说。
细数下来,《小敏家》十几个主要角色,没有一个流于刻板印象。这与它从生活中挖故事、取节奏的创作方法不无关系。人人都爱“生活流”
四十多集看下来,明明没什么大事发生,为什么总还是想拖回进度条咂摸滋味?剧迷们在短评中的高频词“生活流”,也许是最好答案。
确实,尽管都拍婚姻恋爱、职场家庭,但能让都市剧有“生活流”的滋味却并不容易。《小敏家》的熨帖人心,是日常美学统筹下制作、剧作和表演三点发力的结果。
制作是为剧中人提供活动的情境,营造时空氛围的关键。《小敏家》在家庭情境、 社会 空间的织造上都下了大力气。
先说家庭情境。陈卓和刘小敏两个人、两个家,各有各的老小安排,尽管领证结婚后依旧难同居,这是中年恋爱的客观局限。
单以刘小敏的家为例,整体装修的风格淡雅复古,符合她骨子里的浪漫气质;主卧独卫、门口消毒,这是她医务工作者卫生习惯的家庭延续;客房儿子骏骏住的时候是学术极简风,母亲王素敏住的时候是70年代复古风,每一个空间都是角色性格的外化,没有一点马虎。至于门口那个没有淋浴间的客用卫生间,就更是私人情绪发酵室,陈卓在里面发过牢骚,家骏在里面躲过尴尬……一面镜子、一个水龙头,只用表情不要台词就是一场大戏。
到了 社会 空间,《小敏家》就更有讲究。
举一个小例子。小敏和陈卓有很多 情感 推动,都是在车里发生的。一周年的纪念日,是在 汽车 后备箱里过的;领完证之后的庆祝,是在车里吃栗子;沙尘暴的天气里,这俩人还在车里来过一次即兴野餐……
为什么车戏这么多?文化研究者把车里的空间和时间叫做“流动的私藏”,这就是属于都市人不多的私人时空。对小敏和陈卓这两个各有家庭的中年人来说,车里的时空就更是难得。受了委屈、遇了难事,一起开车出去吃碗面,牵着手相视一笑,就好像拥有了对抗全世界的能力。
都市剧里能像《小敏家》这样,把空间拍得那么有意味的,不多见。
剧作上,《小敏家》顺延了柠萌影业“小”字系列的整体风格,情节与细节密集交织,矛盾的起伏可能不大,但节拍的密度和滋味很足。
有些情节在剧作上可能只是过场戏,但《小敏家》却拍出了更多的意味。
比如,在陈卓和小敏领证结婚之后,有一场他送小敏去医院上班的戏。这本就是一个简单的过场,却靠细节的充实拍出了三层意味。
一层是台词上的,陈卓领证“上岗”后喜形于色,跟小敏商量着能不能把车大大方方地停到医院门口;一层是动作上的,小敏在空调出风口暖着她最爱吃的栗子,这和第一集中她和陈卓的出场戏前后呼应,修成正果了,栗子自然也更甜了;还有一层是情绪上的,多少有点即兴意味,陈卓光顾着开心在家门口迷了路,一边傻乐呵一边穷念叨,这细节就看得人嘴角上扬。
还有些戏只是交代结果的单场戏,却拍出了潜台词。比如,李萍把第二任前夫的私生子洛基从美国接回来,本打算送回老家。没想到,女儿佳佳回家一开门,就是被小朋友闹得直要逃的陈卓爸爸,还有忙得打转,急着要把洛基关到房间里消停一会儿的李萍。明里解释,李萍说是老家人势利眼,带不好洛基,自己不能眼看着小孩子受委屈。潜台词上,她已经习惯了洛基自然而然叫出的那句“妈妈”,从内心接受了他。
这些细节,也许不推动情节发展,但却是人物心理、 情感 逻辑发展的重要标点符号。
在表演上,《小敏家》更是以细节取胜。中生代的周迅、黄磊、涂松岩、秦海璐,老一辈的刘莉莉、韩童生……每个人的表演风格都不同,却总能调适到可以相互对话、激发火花的合适阈值内。
就拿陈卓患癌的关键情节来说,他选择在养老院的小广场上跟小敏坦白。广场上是跳着舞的子女和父母,广场边是情绪接近崩溃的小敏和陈卓。但在公共场合,成年人不能崩溃,因此两人把表演的动作收敛到最小,用控制不住的表情的抽动和避人的肢体动作戳中了观众泪点。
李萍得知陈卓患癌的情节,自知如果面对面定会绷不住的她,选择了跟他视频。在镜头前依旧是假装坚强的劝慰,眼泪则留给了挂掉视频之后的自己。这也是一段在 汽车 后座的戏,动作非常有限,但情绪极其饱满。
到了陈卓父亲那里,韩童生为他的戏剧化性格设计了戏剧化的反应,知道消息后路也走不稳、腿也站不直,嘴里哭哭啼啼,硬是被金波扶到了医院。《小敏家》是部轻喜剧,在处理这段低沉情节时,这么一段表演上的插曲很有必要。
结语
最后,想说说《小敏家》和现实的互动。
自播出以来,由这部剧激发的相关 情感 话题讨论就很多。比如,中年恋爱到底该不该谈,该怎么谈?女性假如像刘小捷那样,陷入了有害的亲密关系中,该怎么自拔?中年创业究竟有多难?和00后一代的亲子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等等。
在观剧过程中,这些议题确实也曾引起我的注意,但更让我有代入感的是《小敏家》对生老病、爱怨求的全面展现。
李萍和洪卫夫妇对孩子的期盼,是每个家庭都有的普遍期待。但不是每个家庭都会因为想要儿子就重男轻女、厚此薄彼。《小敏家》对“生”的表现,挑战了近两年都市剧造就的“原生家庭”刻板印象。
老有所养是一切文明 社会 的共同追求,但怎么养才是合乎老人心意、顺应老人身心 健康 发展的养,需要持续 探索 。尽管女儿挽留,王素敏依旧选择了去养老院生活,重新回归社群。这是她选择的生活方式,她也劝女儿不要被 社会 偏见所困。
陈卓患癌是《小敏家》后半部剧中最大的转折。很多观众觉得这个情节来得太突然,但我却觉得这是可贵的人生预演。当我们陷于日常琐碎,忘了生命的有限性时,常常会低估爱的珍稀和怨的破坏性,等到直面疾病时又会慌乱追悔。《小敏家》则向我们展现了面对不确定的人生,内在笃定的真正可贵。
当我们提到都市剧要关照 社会 话题,第一反应都是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性议题。从当下性来看,那些话题固然重要。但只有生老病死、爱怨念求才是永恒的公共议题,只有不忘对这些现实领域的探照,一部剧的国民性才能有支点。
我想,这是《小敏家》这个圈层审美时代的“国民剧”,留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