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风雪中那美丽的坚守
刘利民
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们的故事,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那样陌生和遥远。但无论如何,这段发生在异域的往事,却演绎了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情感故事。许久以来,一直想写点东西来表达我对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景仰,也表达我对高贵的俄罗斯女性的敬意。趁着新年休息的这几天,终于有机会了却了这多年的夙愿!
1825年12月,趁着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逝世、继承者尼古拉一世尚未登基的空档,一批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的俄国贵族知识分子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举行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统治,实行君主立宪。但由于没有发动广大的劳苦大众,势单力薄,两地的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1826年,彼斯捷尔等五位起义***被沙皇尼古拉一世处以绞刑,121 人遭到流放。十二月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次起义,却唤醒了饱受沙皇蹂躏的俄罗斯大众,在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播撒了民主和自由的种子!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他们的妻子与"罪犯丈夫"断绝关系,为此他还专门修改了沙皇法律不准贵族离婚的法律:只要哪一位贵妇提出离婚,法院立即给予批准。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坚决要求随同丈夫一起流放西伯利亚!迫于情势,尼古拉一世不得不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但政府紧接着又颁布了一项紧急法令,对她们作出了限制:凡愿意跟随丈夫流放西伯利亚的妻子,将不得携带子女,不得再返回家乡城市,并永久取消贵族特权。这一法令的颁行,无异于釜底抽薪,这就意味着:这些端庄、雍容、高贵的女性将永远离开金碧辉煌的宫殿,离开襁褓中的孩子和亲人,告别昔日的富足与优裕!
叶尤杰琳娜.伊万诺夫娜.特鲁别茨卡娅是她们中第一个在西伯利亚监狱里与丈夫相会的。当她在前往西伯利亚的路上途经莫斯科时,人们为她举行了盛大的送行宴会,曾经深深地爱慕过的普希金也在场。两年后,他将长诗《波尔塔瓦》献给特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
西伯利亚凄凉的荒原,
你的话语的最后声音,
便是我唯一的珍宝、圣物,
我心头唯一爱恋的幻梦。
后来,在著名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普希金饱含神情地歌颂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望你们保持高傲的容忍,
你们悲惨的劳动,
崇高的志向不会消泯。
不幸的忠实姐妹--希望
在阴暗的地窟之中,
会唤起锐气和欢欣,
憧憬的时辰即将来临。
穿过阴暗的牢门,
爱情和友谊会达到你们身边,
正像我那自由的声音,
来到你们苦役的洞穴一般。
沉重的镣铐会掉下,
牢狱会覆亡--而自由,
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交到你们手。
是的,这些血统高贵、风流倜傥的贵族,因为理想而抗争、因为理想而流放,却因为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使生命得到了升华!
特鲁别茨卡娅在后来的回忆中是这样描述她和丈夫相会时的情景:"谢尔盖向我扑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阵脚镣的叮当响声使我惊呆了!他那双高贵的脚竟然上了镣铐!这种严酷的监禁使我立刻理解了他的痛苦、屈辱的程度。当时,谢尔盖的镣铐如此激动了我,以致我先跪下来吻他的镣铐,而后才吻他的身体"。这深深感动了俄罗斯另一位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他写道:
我在他的面前不禁双膝跪倒,
在拥抱我的丈夫以前,
我首先把镣铐贴近我的唇边!
一霎时,便听不见谈话声和干活的轰隆声,
所有的动作也仿佛戛然停顿,
无论是外人还是自己-眼里都饱含着热泪,
四周围站着的人们,
是那么苍白、严肃,是那么激动。
好像这儿的每个人都同我们一起
分尝着我们会见的幸福和苦痛!
神圣的、神圣的寂静啊!
它充满着何等的忧伤,
它又洋溢着多么庄严的思想
从此,亲吻镣铐的女性成为俄罗斯爱情的象征!人类爱情因了这冷酷、冰凉的镣铐而更加圣洁!
亚历山大拉.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是在整整斗争了1个月,才争取到流放机会的。他的丈夫尼基塔.穆拉维约夫在从狱中寄给她的信中写道:"亲爱的,自我们结婚以来,我没有向你隐瞒任何事情,唯有这次起义之事。我曾多次想对你说出这个不祥的秘密,可是我真怕你为我终日担惊受怕现在,我给你带来了痛苦和惊吓,我的天使,我愿双膝跪在你的脚下,请饶恕我。"
美丽娇柔的穆拉维约娃虽然当时年仅21岁,但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且正怀着第3个孩子。收到丈夫的信后,她悲痛欲绝,但她强忍痛苦,立即回信:"亲爱的,请别对我说这样的话,这使我心碎。你没有什么可请求我宽恕的。亲爱的,我嫁给你将近3年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天堂里,幸福无比。然而,幸福不可能是永恒的。爱情中有天堂,也有地狱。别悲伤、绝望,这是懦弱的表现。也别为我担忧,我能够经受住一切。你责备自己将我变成了罪犯的妻子,而我却认为自己是女人中最幸福的请等着我。你的泪水和微笑,我都有权分享一半。把我的一份给我吧,我是你的妻。"
当尼基塔.穆拉维约夫在监狱里会见从莫斯科赶来的妻子时,他惊诧地发现,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妻子依然略施粉黛,衣饰华贵,美丽娇艳,文雅雍容的仪态,飘逸温柔的举止,为她增添了些许矜持的神采。一朵象征纯洁爱情的白色星形小花别在她的头发上,更为她平添了几份妩媚。此情此景,令尼基塔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对不起你。你还是回莫斯科吧。我不愿你与我一同身受饥寒之苦。" "为了我们的爱情,我要永远跟随你。让我失去一切吧:名誉、地位、富贵甚至生命!",说到这里,淡淡的红晕已浮上穆拉维约娃那苍白的面颊。
穆拉维约娃命运多舛,就在她刚到达西伯利亚几个月,便传来了儿子夭折的噩耗,此后不久母亲也去世了,3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人间。她在西伯利亚生下的两个孩子,也因气候恶劣,体弱多病。更使她伤心的是,留在莫斯科的两个女儿也患了慢性病,她时常为自己不能亲手照料远在莫斯科的女儿而悲伤啜泣。她在给婆母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我老了。我再也不是从前您‘甜蜜的小姑娘'啦,您老人家简直想象不出我有多少白发。"她死后,36岁的丈夫一夜之间白发苍苍。
仅仅七年后,她们中最勇敢、最温柔的穆拉维约娃成了第一个牺牲者。她临死前非常悲惨:她躺在病床上,先是为丈夫和孩子做祈祷,眼泪沿着苍白的脸颊滚下。最后,她又吻别了熟睡的女儿,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在安葬穆拉维约娃和她的两个孩子的墓上,人们竖起了墓碑,装饰了电灯祭坛。灯亮了数十年,祭坛至今仍保存完好。
大约是许多十二月党人曾经有过在法国留学的经历,在这些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中,有许多法国女性。她们义薄云天的壮举,她们用法兰西女性的浪漫和细腻,浇开了荒蛮的西伯利亚原野上绚烂的爱情之花!
法国姑娘唐狄在巴黎一听说昔日的情人伊瓦谢夫被判刑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俄国,并向当局要求批准她到西伯利亚去与情人结婚。有关官员不敢做主,将此事报告给沙皇。沙皇尼古拉一世叫人向她讲明她将会因此失去一切,甚至不能与别的到西伯利亚陪伴丈夫的十二月党人妻子那样享受某种宽大待遇。可她依然要追寻着爱人的足迹来到西伯利亚。沙皇尼古拉一世虽然愤怒不已,但也为这位法国女郎的坚贞爱情所折服。当唐狄到达西伯利亚时,当地的官员以未接到沙皇命令为由,不许她见伊瓦谢夫。于是她在到处是流放犯人的小镇上打听爱人的消息。据说她曾遇见过一个流放的强盗,这个强盗也为她的精神所感动,答应替这对忠贞的爱人传递书信,不顾风雪,不顾疲倦。终于,唐狄得到了许可证,他们结了婚,面对漫长而暗无天日的苦役犯生活,她始终没有后悔,也没有怨言。几年后,苦役改为永久流放,虽然处境稍好了些,可恶劣的气候和苦难的生活沉重地压垮了唐狄,她倒了下去。一年后,她的丈夫随她而去。一对异国情侣就这样长眠在西伯利亚的千古荒原!
法国女时装师波利娜.盖勃里的婚礼是在后贝加尔地区的监狱里举行的。她的丈夫伊万.安宁科夫被捕之前曾是一名前途辉煌的贵族军官。当伊万.安宁科夫入狱后,波利娜上呈沙皇尼古拉一世,要赴西伯利亚完婚。也许是当时沙皇尼古拉一世心绪很好,也许考虑到她是法国公民,很快就批准了她的请求!
严酷的环境,窒息的生活一度让青年军官瓦西里.伊凡绍夫万分忧郁,于是他打算逃跑,因为他再也呆不下去了。他说:"与其这样活下去,毋宁死去。"正当他悲观绝望的时候,他收到了家庭女教师、年轻贫穷的法国姑娘尤米拉.列丹久的求婚信。他对这位性格温和、聪明美丽的姑娘记忆犹新。当时他们情趣一致,相互尊重,然而两人不同的社会地位,阻碍了他们爱情的萌生。瓦西里.伊凡绍夫不愿连累这位纯洁的法国姑娘,但是尤米拉.列丹久却不顾一切地来到他的身边。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早已成为一座雕像,永远屹立在苍凉的西伯利亚大地。她们身上所折射的人性之美,将穿越时空,亘古长青!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从超越现实的高度去讴歌英雄,去颂扬榜样,却又往往忽视了人性中最原本、最质朴、最真实的存在,以致于这些本真的东西反倒成了眩目光环的影子,这多少让我们有些遗憾。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挚情感从来就是那样的质朴。就让十二月党人妻子中最后辞世的亚历山大拉.伊万诺芙娜.达夫多娃说过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诗人们把我们赞颂成女英雄。我们哪是什么女英雄,我们只是去找我们的丈夫罢了"
作者博客:http://liuliminblshecom/
1 求高一必修一古文复习资料
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今江西吉安)人。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之一。北宋论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
他的《醉翁亭记》、《乐亭记》、《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传世佳作。他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著《集左录跋尾》十卷,再创金石学的风气。
有《欧阳文忠公集》。 文言知识: 一、重点字音 黄芍(sháo)药 绯(fēi)桃 磅(páng)礴(bó) 瘿(yǐng)木 美恶(è)隔并 旌(jīng)其所异者 潜(qián)溪绯(fēi) 鹤翎(líng)红 莲花萼(è) 魏相仁溥(pǔ)家 樵(qiáo)者 十数缗(mín) 鬻(yù)其园 荆(jīng)棘(jí) 游遨(áo) 衙(yá)校(xiào) 花蒂(dì) 畦塍(chéng) 斫(zhuó) 二、重点实词 才得备众花之一种 充当 列第不出三已下 位次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匹敌 不见齿 提及,重视。
亦不敢自誉 称赞,赞美 皆不减它出者 不及 谓之果子花 把……称作 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借 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 考察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不顺 有常之气 普遍的,一般的 其推于物也 推及 花之钟其美 积聚 斫以卖魏氏 砍 鬻其园 卖 牡丹初不载文字 记载 然于花中不为高第 等级 土人皆取以为薪 柴火 牡丹初不载文字 文章 计有若今之异者 猜测,推想 彼必形于篇咏 表现 士庶竞为游遨 争相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 形成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藉,以物垫衬。覆,盖。
三、重点虚词 皆彼土之尤杰者 全,都 不见齿 被(被动句标志) 然虽越人 即使 果天下之第一也 果然,果真 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 只,仅 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不分,不论 四、一词多义 者: 1代词。用在其他的词或短语后,构成名词性短语。
“的,的人” 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2。
代词。放在数词后面。
“个,样” 例: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 3代词。
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边,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4代词。放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的时候” 例:夫颛臾者,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
5代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的原因”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词尾,相当于“然”。
例:言之,貌若甚威者。 7。
表示定语后置,有时与“之”搭配。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皆不减它出者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
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皆志其异者 姚黄者,千叶黄花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姓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 人有欲阅者 人有数其叶者 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计有若今之异者 虽负担者亦然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 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物主代词:他(它\她)的 2第三人称代词:他(它\她)们 3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4指示代词:那,那个(些);这,这种 5指示代词:其中的 (二)语气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问、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翻译为“大概”、“或许”、“难道”、“还是”、“可要”、“一定” 等,或省去。 (三)连词 1放在句首,表假设,解释为“如果”。
2放在句首,表选择,解释为“是……还是……?” 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其爱重之如此。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花之钟其美,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皆志其异者。 其地属河阳 其后破亡,鬻其园 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 人有数其叶者, 亦不云其美且异也。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 有权贵求其接头者 至春见花乃归其直 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 乃数日不落 然 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 然而,但是 予甚以为不然 对,正确 虽负担者亦然 这样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至牡丹则不名 称名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表明,显示 皆志其异者 标志 人税十数钱 交税,交钱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东出青州 向东 魏氏日收十数缗 每天 岁遣衙校一员 每年 (三)其他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满,充实 六、古今异议 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使马上不动摇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七、特殊句式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判断句)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被动句)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判断句)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介词短语后置) 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 (判断句)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判断句) 物之常者 (定语后置) 姚黄者,千叶黄花 (判断句)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判断句) 姚氏居(于)白司马坡 (省略句) 人有欲阅者 (定语后置) 人有数其叶者 (定语后置) 牡丹初不载(于)文字,唯以药载(于)《本草》(省略句) 土人皆取(之)以(之)为薪 (省略句) 彼必形于。
2 我要找高中必修一二的文言文的知识整理宾语前置:1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 2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4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5童子何知(滕王阁序) 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7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8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9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10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状语后置: 1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归去来兮辞) 2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 3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4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 5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滕王阁序) 6奉晨昏于万里(滕王阁序) 7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8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9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省略句: 1稚子候门(归去来兮辞)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归去来兮辞) 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滕王阁序) 4且臣少事伪朝(陈情表)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 2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 3纤歌凝而白云遏(滕王阁序) 4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定语后置:1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 2宇文新州之懿范(滕王阁序)判断句: 1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 2《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 3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5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固定句式: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啊!总算打完了!累死我了。
3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的文言知识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而迎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
4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高一语文必修1文言文基础知识题烛之武退秦师一、《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著名的散文作品。 二、正字音 泛( )南 佚( )之狐 夜缒( )而出 若不阙( )秦逢( )孙 夫( )晋,何厌之有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三、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 ”, 。
2秦伯说 —“ ”通“ ”, 。3失其所与,不知—“ ”通“ ”, 。
4共其乏困—“ ”通“ ”, 。四、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 ,今义: 。“东道主”, 古义: ,今义: 。
2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 ,今义: 。
3共其乏困。 “乏困” 古义: ,今义: 。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 古义: ,今义: 。
5亦去之。 “去” 古义: ,今义: 。
五、特殊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 省略介词——于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烛之武 3(烛之武)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 4(烛之武)夜缒而出。 省略宾语——烛之武 5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宾语—这件事情 6(晋惠公)许君焦、瑕。省略主语—晋惠公 (二)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状语后置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2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六、重要虚词总结归纳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 ) ②敢以烦执事( ) ③越国以鄙远( )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2而①今急而求子( ) ②夜缒而出( )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 )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④且焉置土石( ) 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③失其所与,不知( ) ④吾其还也( ) )5之①公从之( ) ②是寡人之过也( ) ③行李之往来( ) ④何厌之有( ) 七、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 。
2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动,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3 若不阙秦( ), 。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5且贰于楚也( ),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7烛之武退秦师( ), 。
8不仁,不知(智),不武(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9臣之壮也( ), 。10今老矣(老—老年人)11邻之厚,君之薄也( ), 。
12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13君亦无所害( ), 。1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好处)15与郑人盟( ), 。
16唯君图之(图—计划、考虑)1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有三十三篇。约12万字。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1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 ”通“ ”, 。
2使工以药淬火 “ ”通“ ”, 。3日以尽矣 “ ”通“ ”, 。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通“ ”, 。5今日往而不反者 “ ”通“ ”, 。
6请辞决矣 “ ”通“ ”,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通“ ”, 。
8故振慑 “ ”通“ ”, 。9设九宾 宾,“ ”通“ ”, 。
10图穷而匕首见 “ ”通“ ”,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 ”通“ ”, 。
12秦武阳奉地图匣 “ ”通“ ”, 。13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 ”通“ ”, 。
14卒起不意 “ ”通“ ”, 。卒惶急无以击轲 “ ”通“ ”, 。
15秦王还柱而走, “ ”通“ ”, 。2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2个)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 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 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 ) 教 乃今得闻教 ( ) 敢 人不敢与忤视 ( ) 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 秦王还柱而走 ( ) 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 ( ) 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图 图穷匕首见 ( ) 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 ) 诏 非有诏得不上 ( ) 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 3词类活用1进兵北略地 ( ), 。
2函封之 ( ), 。3前为谢曰 ( ), 。
4樊於期乃前曰 ( ), 。5左右既前 ( ), 。
6其人居远 ( ), 。7使使以闻大王 ( ), 。
8太子迟之 ( ), 。9发尽上指冠 ( ), 。
10群臣怪之 ( ), 。11箕踞以骂曰 ( ), 。
12秦兵旦暮渡易水 ( ), 。13乃欲以生劫之 ( ), 。
4古今异义词1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 ,今义: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 ,今义: 。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古义: ,今义: 。4将军岂有意乎 意,古义: ,今义: 。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 ,今义: 。深,古义: ,今义: 。
6于是太子。
5 帮忙总结一下高一粤教版语文必修1和2文言文的知识点,主要是‘之’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谦辞一、副词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做句子的状语或补语1程度副词2时间副词3范围副词4语气副词5频率副词6谦敬副词二、介词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一类词使用介词的原则是:第一,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做句子的状语或补语第二,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目的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六种第三,使用频率最高的、用法较为复杂的介词有:于、以、为、与等三、连词连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四、助词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结构助词:之、者、所、然之:1定语标志译成的或不译2补语标志3宾语前置的标志4定语后置的标志,五、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1人称代词2指示代词3疑问代词人教应该和奥教的文言知识一样吧。
6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新课标的,鸿门宴:1(句式)“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3词类活用现象。
沛公军霸上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范曾数目项王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道芷阳间行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新课标的,鸿门宴:1(句式)“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3词类活用现象。
沛公军霸上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范曾数目项王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道芷阳间行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名词作状语:连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小事)
不义也 (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4古今异义: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5名句积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可以吗??
游侠列传
五、 通假字
振人不赡(“赈”)
以躯借交报仇(“藉”)
与人饮,使之嚼(“醮”)
解家贫,不中訾(“资”)
敖而无足数者(“傲”)
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向”)
六、 古今异义:
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平常的人 / 平庸没有作为的人)
皆多解之义 (赞扬 / 与“少”相对)
诸公以故严重之 (非常敬重 / 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闻其声,争交欢解。 (结为友好的朋友 / 结交而彼此欢悦)
七、 一词多义
鲁人皆以儒教 用
解父以任侠 因为
以 以躯借交报仇 用
以德报怨 用
具以实告解 把
数过,吏弗求。 多次
数 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 计算,点数
敖而无足数者 称道
适有天幸 助
幸 今子幸而听解 幸而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也 幸运
少时阴贼 狠毒
贼 人杀吾子,贼不得 凶手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作乱叛国的人
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或者
若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地下也 想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如果
八、 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之)报仇,不使(之)知也。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之)辱解。
诸公以故严重○39之,争为(之)用○40
卫将军○4为(之)言
专趋(于)人之急,甚(于)己之私
人又杀之(于)阙下
置其母家室(于)夏阳
(二)被动句
孝文时诛死。
居邑屋至不见敬
为解所杀
(三)判断句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九、 重点句
1.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译: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
2.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译: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
3.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译: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
4.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译: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
5.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译: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
6.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译: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7.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译: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
8.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於解杀之。当大逆无道。
译:郭解以平民身份行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9.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译: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
10.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译:如果一个人以美好的名誉来作为自己的容貌,哪还有衰老终结的时候呢?
洛阳牡丹记
译文
牡丹产于丹州、延州,往东则有青州,南面的越州也产牡丹。而洛阳的牡丹,现在是天下第一。洛阳所说的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等,都是那些地方培植的最好的品种,可是到了洛阳,这些花才不过充得上众多牡丹中的一种,排列次序,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哪一种也不能与洛阳牡丹分庭抗礼。而越州牡丹因产地远,很少见,当然更不为人所重视,而即便是越州人也不敢自夸,拿来和洛阳牡丹一争高下。这样洛阳牡丹就稳稳地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洛阳的花也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都不比其他地方出产的差,但洛阳人并不特别看重,称为果子花,或叫什么花什么花,而到牡丹则不称名称,就直接叫“花”。这意思就是说天下真正的花就洛阳牡丹一种,它的名声无人不知,不借称说牡丹的名称就知道说的是它。洛阳人对洛阳牡丹的爱重就到了这中程度。
说(洛阳牡丹之所以特别好的原因)的人大都认为洛阳处于三河之间,自古就是善地,古时候周公凭借精密计量考察太阳的出没,在这里测知寒暑变化与风雨调顺与不调顺的规律,因而这里是天地的中央,草木开花得到天地中正平和之气最多,所以洛阳牡丹独与其他地方不同。我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洛阳在周朝所拥有的地域里,四方诸侯来纳贡,道里远近差不太多,是九州的中央,可是在广大无比的天地之间,洛阳未必处在正中。又何况天地平和之气,应当是遍布四方上下的,不应是局限在某一地区之中而偏私于谁的。所谓中正平和,是一种普遍、一般之气,它推及到各类事物,这些事物也应是普遍、一般的形态。事物的一般形态,是不甚美也不甚恶。到了事物内在之气出了问题,美与恶两种因素的正常转换被阻隔,就导致事物呈现极美与极恶的不同形态,这都是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平和。花卉集中地表现美,瘤子肿块集中地表现恶,在丑与好方面虽然很不相同,但都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常态,这点却是一样的。
牡丹花的命名,或用姓氏,或用州县,或用地区,或用颜色,或显示其作为标志的某种特色。姚黄、牛黄、左花、魏花,是以培植者的姓氏著名;青州、丹州、延州红,是以所产州县著名;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是以产地著名;一捻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是以颜色著名;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都是标志其某种特色。叫做“姚黄”的,特点是千叶黄花,出于民间姚氏之家。这种牡丹问世,到今天不到十年。姚氏住在白司马坡,那地方属河阳地区,但这种花不在河阳流传,却在洛阳流传。洛阳流传的也不多,一年不过几朵而已。魏家的花,是千叶肉红花,出于当过宰相的魏仁溥家。起初是樵夫在寿安山中发现这种牡丹花,后砍下来卖给魏家。魏家池塘馆阁甚大,据说这种牡丹初面世时,有想去看一眼的,每人得交十数钱,才让登舟渡池到养花的地方去看,魏家每天可收到上万钱。后来魏家破亡,卖掉了那个园子。现在普明寺后的林木池塘就是魏家养花的地方。寺僧在那里耕作,来植桑种麦。这种牡丹流传到老百姓家的很不少。有数过花瓣的,说一朵多到七百叶。钱思公曾说:“人们说牡丹是花中之王,现在千叶姚黄真可以算作“王”了,而魏花是“后”。”
牡丹花最早不见于文字记载,只作为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上,但在花里面没有很高地位,与荆棘没大差别,当地人砍来当柴禾用。自唐代武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开始兴盛,但还没有凭特殊名目著称的。唐代如沈佺期、宋之问、元缜、白居易等人都善于吟咏花草,推想如有像今天这种独具特色的牡丹,那么他们一定会在诗作中予以表现,可是他们并没有这类诗作流传。只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一诗,但也只写“一丛千万朵”而已,也没有写出什么美而且特异的地方。谢灵运说永嘉竹林中、水流边牡丹很多,但现在看到南方的牡丹比洛阳的差得很远,这足以说明洛阳牡丹自古以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兴盛过。
洛阳百姓的习俗,是大多喜欢花,一到春天,城里不分贵贱都要插花,即便是挑担子卖苦力的也不例外。花开的时候,士大夫和一般百姓都争着游春赏花。往往在有亭台池塘的古庙或废宅处,形成临时街市,搭上帐幕,笙歌之声远近相闻。最热闹的要数月坡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等几处。要到花落,街市才会撤掉。洛阳到东京有六个驿站,原先洛阳并不向京城进献牡丹花。自徐州李相迪任“留守”时,才开始向东京进献牡丹。每年派衙校一员,乘驿马,一天一夜赶到东京。所进献的不过是姚黄、魏花三数朵。用菜叶把竹笼子里面垫好、盖好,使花在驿马上不动摇,用蜡把花蒂封好,就可让花几日不落。
一般洛阳人家家有牡丹,而很少有大树的,原因是牡丹要嫁接才好,不嫁接品种会退化。初春时,洛阳人到寿安山中砍小枝子到城里卖,称小枝子为山篦子。人们在家里把园中土地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栽下去,到秋天才嫁接。精通嫁接的工人,被称作“门园子”,有钱人家都要邀请这样的人。姚黄一个接头值到五千钱,秋天时立下契约买定,嫁接好,到春天见到开花才付给工钱。洛阳人特爱惜这种花,不愿意公开其中的技术秘密,有位权贵想买姚黄接头(了解其中秘密),有人于是用开水把接头烫死卖给那位权贵。魏花起初一个接头也要值到五千钱,现在也还值一千钱。
勾践灭吴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
2丈夫二十不取
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3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4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指武士,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5孰是吾君也
是,这个,代词。现代为肯定判断词。句意是,谁能象我们国君这样好啊。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大夫:官名。今指医生
7广运百里
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
8乃致起父母昆弟而誓之
誓:告诫。今指誓言
9请姑无庸战
庸:用。今指平庸
10欲其旅进旅退
旅:共同。今指旅行
[编辑本段]词类活用
(一)例句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2)以待乏也
(3)虽无四方之忧
(4)时雨既至,必求之
(5)无乃后乎
(6)吊有忧,贺有喜
(7)然后卑事夫差
(8)宦士三百人于吴
(9)今寡人不能
(10)洁其居,美其服
(11)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12)必庙礼之
(13)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1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15)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名词的活用
A 名词活用为动词
(5)后——落了后(太迟了)
(8)宦——选派(本为官宦)
(12)礼——恭敬地对待
(13)哺——给他食物吃(哺,干粮,泛指食物)
B.名词作状语
(4)时——按时
(11)庙——在庙堂上
动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9)能——能力,才能(不能——没有才能)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退——使……撤退(勉强释为打退,则不准确,因为原句是:“谋取而退”即:谋取划使吴退兵)
形容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2)乏——物质匮乏的时候
(3)忧——忧愁的事,指外患
(6)忧——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喜事
(15)耻——羞恶之心
B.活用为动词
(7)卑——降低身份做奴仆
(14)耻——羞辱,侮辱
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0)洁——使……洁(打扫干净)
美——使……美(使他穿上漂亮服装)
[编辑本段]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吴国与越国,是相互仇恨、相互敌对、相互征战的国家。
(2)此寡人之罪也
--这是我的过错。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哪几个人的过错。
(4)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
--……是我的过错。
2、省略句
(1)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省略动词宾语之。之--指代文种)
(2)(与之成)不可!(省主语--与越国订立盟约的事)
(3)纳之(于)太宰嚭(pǐ)(省略介词于)
(4)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5)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6)(勾践)无不?(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
3、倒装句
A 介宾短评后置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昔者夫差于(在)诸国之国耻吾君
(2)乃号令于三军曰
--乃于(向)三军号令曰
(3)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又有于(将)此美者献之
B 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有何后?(在疑问句中,宾语靠"之"的帮助可以前置)
相关联接:句式相同句何陋之有?
注:原文“哺”字应为“饣”字旁
荆柯刺秦王
没找着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在彼得堡参议院广场上爆发了大起义。俄国的数百名年轻军官,以至将军都参加了这场起义,起义者中还有身份比王室更显贵的望族子弟。他们为了完成推翻极权的君主制度、在国内建立民主立宪、解放没有人身自由的数千万农奴的伟大事业,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毅然放弃富裕的生活、官运亨通的特权。 沙皇政府对十二月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数百名起义者被押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将军谢尔盖8226;渥尔康斯基公爵、将军米哈依尔8226;冯维津、近卫大尉尼基塔8226;穆拉维约夫等起义者都有温柔美貌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儿女。他们的妻子都是名门**,不仅姿容姣好,而且都受过教育。大多数妻子根本没有料到自己的丈夫参与了秘密活动,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无论是贵族妇女还是农家妇女,都无权过问政治。现在,丈夫被捕,家室被抄,她们惊慌失措,痛苦万状。 近卫大尉尼基塔8226;穆拉维约夫从牢狱中寄给妻子亚历山大拉8226;格利戈里耶芙娜8226;穆拉维约娃的信中写道:“亲爱的,自我们结婚以来,我没有向你隐瞒任何事情,唯有这次起义之事。我曾多次想对你说出这个不祥的秘密,可是我真怕你为我终日担惊受怕……现在,我给你带来了痛苦和惊吓,我的天使,我愿双膝跪在你的脚下,请饶恕我。” 年仅21岁、美丽娇柔的穆拉维约娃,当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且正怀着第3个孩子。她收到丈夫的信后悲痛欲绝,立即回信写道:“亲爱的,请别对我说这样的话,这使我心碎。你没有什么可请求我宽恕的。亲爱的,我嫁给你将近3年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天堂里,幸福无比。然而,幸福不可能是永恒的。爱情中有天堂,也有地狱。别悲伤、绝望,这是懦弱的表现。也别为我担忧,我能够经受住一切。你责备自己将我变成了罪犯的妻子,而我却认为自己是女人中最幸福的……请等着我。你的泪水和微笑,我都有权分享一半。把我的一份给我吧,我是你的妻。” 沙皇尼古拉一世想要贵妇们与“罪犯丈夫”断绝关系,急忙修正了不予批准离婚的法律,只要哪一位贵妇提出离婚,法院立即给予批准。在压力和障碍之下,有几位贵妇动摇了。这是不足为奇的。大多数妻子坚决要求随同丈夫流放西伯利亚。她们不惧怕任何打击和恫吓,不屈不挠地抗争。她们得到了公公的同情和支持。沙皇尼古拉一世迫不得已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但政府紧接着颁布了一项紧急法令:愿意跟随丈夫流放西伯利亚的妻子不得携带子女,不得再返回家乡城市,并取消贵族特权。这一法令,将要把这些往日风姿楚楚、活跃在舞会和其他社交场合的佼佼者们,永远打入“流放苦役犯”的行列。 然而大多数的妻子们都毫不犹豫地离开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向欢乐富足告别,向年幼的孩子们告别。 叶尤杰琳娜8226;伊万诺夫娜8226;特鲁别茨尤娅第一个在西伯利亚监狱里与丈夫--前公爵、上校相会了。第二个到达西伯利亚的贵妇是玛丽娅8226;尼古拉耶芙娜8226;渥尔康斯尤娅。她的丈夫是谢尔盖8226;渥尔康斯基--前公爵、将军。在她临行前,她的好朋友、俄国大诗人普希金为她朗诵了《致西伯利亚》。玛丽娅8226;尼古拉耶芙娜8226;渥尔康斯尤娅在以后的回忆中描述过与苦役丈夫相会时的情景:“谢尔盖向我扑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阵脚镣的叮当响声使我惊呆了!他那双高贵的脚竟然上了镣铐!这种严酷的监禁使我立刻理解了他的痛苦、屈辱的程度。当时,谢尔盖的镣铐如此激动了我,以致我先跪下来吻他的镣铐,而后才吻他的身体……”渥尔康斯尤娅是一个非凡的女子。俄国大诗人普希金一生最爱的女子是妻子普希金娜,最崇拜的女人便是渥尔康斯尤娅。 第三个来与丈夫相会的就是亚历山大拉8226;格利戈里耶芙娜8226;穆拉维约娃。她整整斗争了1个月时间,才幸运地得到流放的权力。她履行信中的诺言,告别了亲爱的父母弟兄,忍痛丢下了3个年幼的孩子。 当戴着镣铐的尼基塔8226;穆拉维约夫被带到赤塔监狱的围墙旁,会见从莫斯科赶来的妻子时,他惊诧的发现,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妻子依然巧施粉黛,衣饰华贵,美丽娇艳。文雅雍容的仪态,飘逸温柔的举止,为她增添了些许矜持的神采。一朵白色的星形小花别在她的头发上,那是纯洁爱情的象征。 尼基塔眼中涌出泪水:“我对不起你。你还是回莫斯科吧。我不愿你与我一同身受饥寒之苦。” “为了我们的爱情,我要永远跟随你。让我失去一切吧:名誉、地位、富贵甚至生命!”淡淡的红晕已浮上她那苍白的面颊。 是阳光。是空气。是鲜花。是生命。痛苦绝望的囚犯们复苏了。沉重而凄惨的流放生活有了转机。 紧接着,绝大部分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和未婚妻陆续抵达了。她们在监禁地组织起强大的“妇女社”。法国女时装师波利娜8226;盖勃里的婚礼是在后贝加尔地区的监狱里举行的。她的丈夫伊万8226;安宁科夫被捕之前曾是一名前途辉煌的贵族军官。当伊万8226;安宁科夫入狱后,波利娜上呈沙皇尼古拉一世,要赴西伯利亚完婚。也许是当时沙皇尼古拉一世心绪很好,也许考虑到她是法国公民,她被很快批准去西伯利亚了。 所有贵妇们只能一周两次会见丈夫,每不得超过1小时。因此,她们最喜欢坐在监狱对面的大石块上消磨时光,瞅空与丈夫对几句话。这是她们唯一感到快乐的消遣。有一次,士兵们粗暴地赶走她们,并用枪托打了特鲁别茨尤娅。贵妇们怒不可遏,立即上诉彼得堡。在那些年代里,妇女们与囚犯一起捍卫着自己的权力,但任何抗议都无济于事。妇女们仍然不屈不挠,并提出要在狱中与丈夫同居的要求,长久拖延之后得到了允许。后来,她们还通过在莫斯科的老关系,争取到了许多宽待。 在后贝加尔监狱的囚徒中间有一个未婚的小伙子,名叫瓦西里8226;伊凡绍夫。在牢狱中,他万分忧郁,打算逃跑,因为他再也呆不下去了。他说:“与其这样活下去,毋宁死去。”正当他悲观绝望的时候,他收到了家庭女教师、年轻贫穷的法国姑娘尤米拉8226;列丹久的求婚信。他对这位性格温和、聪明美丽的姑娘记忆犹新。当时他们情趣一致,相互尊重,然而两人不同的社会地位,阻碍了他们爱情的萌生。瓦西里8226;伊凡绍夫不愿连累这位纯洁的法国姑娘,但是尤米拉8226;列丹久却不顾一切地来到他的身边。 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在监狱里度过了数十年的光阴。有多少小生命又在西伯利亚这片荒凉严寒的土地上诞生!在漫长的监狱生活中,最勇敢、最温柔的穆拉维约娃成了苦役犯的第一个牺牲者。她去世时年仅28岁。在她到达西伯利亚几个月后,传来了儿子夭折的噩耗。不久母亲去世,3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人间。她在西伯利亚生下的两个孩子,因气候恶劣,体弱多病。更使她伤心的是,留在莫斯科的两个女儿也患了慢性病。她时常为自己不能亲手照料莫斯科的女儿而悲伤啜泣。她在给婆母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我老了。我再也不是从前您‘甜蜜的小姑娘’啦,您老人家简直想象不出我有多少白发。” 穆拉维约娃临死前非常悲惨。她躺有病床上,为丈夫和孩子做祈祷,眼泪沿着苍白的脸颊滚下,最后,她又吻别了熟睡的女儿。她死后,36岁的丈夫一夜之间白发苍苍。 在安葬穆拉维约娃和她的两个孩子的墓上,人们竖起了墓碑,装饰了电灯祭坛。灯亮了数十年,祭坛至今仍保存完好。第二个逝世的是尤米拉8226;列丹久。她和伊凡绍夫心心相印地度过了8年幸福生活,还生了个孩子。但是,她终因无法忍受西伯利亚的气候和生活条件去世了,终年31岁。丈夫在妻子去世1周年时,极度悲痛,猝然死去。 与西伯利亚告别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活到了这个时刻。 涅克拉索夫、赫尔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这些非凡的女人俯首。在这些贵妇中,亚历山大拉8226;伊万诺芙娜8226;达浮多娃活得最久,她在二十世纪前夕去世。她曾经说过:“诗人们把我们赞颂成女英雄。我们哪是什么女英雄,我们只是去找我们的丈夫罢了……”
1825年12月14日,天气寒冷,白雪覆盖了俄国首都彼得堡城。一清早,3000多名俄国陆海军官兵,从各自的营房出发,列队走向彼得堡市中心的元老院广场。只见他们个个全副武装,表情严肃,刀剑出鞘,一路高呼“拒绝宣誓!”“反对宣誓!”“要求宪法!”“要求民主!”的口号。上午10时,陆海军官兵们在元老院广场彼得一世铜像旁布成战斗方阵,荷枪实弹,准备战斗。他们的枪口和一阵阵愤怒的口号声,直指正在准备登极为皇的尼古拉一世。
他们是谁?这支由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贵族青年和知识分子领导的起义队伍,就是后来被列宁高度评价为“俄国第一代革命者”的十二月党人。
19世纪初的俄国,仍是专制极权的封建帝国,保留着野蛮腐朽的农奴制度。沙皇政府对内横征暴敛,对外卷入争霸欧洲,充当欧洲宪兵的漩涡中,俄国人民的生活异常艰难。自拉吉舍夫发表《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开始,反对腐朽的农奴制,推翻专制制度的思想不断传播。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更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一些正直的贵族青年军官,受到法国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启发,对于国内政治现实日益不满,萌发了“改造祖国”的愿望。
1816年,贵族青年军官穆拉维约夫和彼斯特尔,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一个秘密政治团体——救国协会。1818年,在莫斯科组成了有200人参加的第二个秘密团体——幸福协会。这两个秘密团体的成员,热情地宣传民主思想,反对专制,但却因在斗争方式上存在分歧而相继宣告解散。与此同时,上述两团体在俄国南方的一些成员,却在彼斯特尔的领导下组成南方协会。他们经常秘密集会,阅读进步书刊,主张消灭皇族,废除农奴制度,建立统一的共和国。他们的主要纲领充分体现在彼斯特尔所写的《俄罗斯真理》之中,这是俄国革命运动史上第一部共和国宪法草案。
不久,彼得堡的禁卫军军官尼·穆拉维约夫和特鲁别茨科等人组成了北方协会。著名诗人雷列耶夫积极加入,由于他的出众才干和主张,很快当选为北方协会主席。北方协会也提倡废除农奴制,但力主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他们的行动纲领集中反映在尼·穆拉维约夫起草的“宪法草案”上。 1822年,南北协会第一次建立了联系。第二年春天,经过彼斯特尔在彼得堡与雷列耶夫商讨,双方就联合行动达成协议,一致同意必须采取暴力行动,发动各自控制的军队进行武装起义。任何一方开始行动,另一方应立即给予支持。起义定在沙皇亚历山大去世之际。
1825年11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他没有后嗣,按照俄国皇位继承法,他的二弟康斯坦丁应继任皇位。但康斯坦丁却将皇位继承权让给了沙皇的三弟尼古拉。不明真相的军队和居民,在亚历山大死后立即向康斯坦丁宣誓,而宫廷却指定12月14日向尼古拉一世“再宣誓”,十二月党人所期待的时机来到了。北方协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利用皇位中断,发动武装起义。
1825年12月14日,当起义部队集结完毕,并打退了效忠皇室军队的多次进攻后,担任起义统帅的特鲁别茨科依却仍未露面,这就为尼古拉赢得了时间。他调集了9000名步兵和3000名骑兵,使用霰弹向起义部队进攻。起义者退到冰冻的涅瓦河上,冰面已被炮弹打穿了许多大洞,不少人掉了进去。元老院广场上弹痕累累,血迹斑斑,尸横遍地。
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乌克兰,南方协会马上准备起义,此时,彼斯特尔突遭逮捕。领导起义的责任落在谢尔盖·穆拉维约夫和别斯士舍夫的肩上。北方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他们并未因此退缩。同年12月31日,南方协会举行起义,几百名起义军从科瓦廖夫卡出发,向基辅进攻。途中因迷失了方向,六天后又转回原地,在空旷的草原上遭到沙皇军队骑兵和炮兵的猛烈攻击,被镇压了下去。
尼古拉一世亲自主持了审讯,十二月党人乐观镇定,英勇不屈。1825年7月12日,彼斯特尔、雷列耶夫、谢尔盖·穆拉维约夫、别斯土舍夫和卡霍夫斯基五人在彼得堡被处以绞刑。121名起义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对专制制度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了。但是,他们那种为了理想和事业英勇奋斗,不避生死,自觉地赴汤蹈火,以求唤醒新的一代的精神,为俄国历史谱写了光荣的篇章,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正如列宁所说:“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 1825年12月14日,在俄国的两大首都彼得堡和莫斯科以及南方的一些省份发生了一起声势浩大的以近卫军军官为主体的起义,起义的斗争目标是试图推翻沙皇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体制和国家体制,这些起义者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十二月党人大多数出身于贵族家庭并且在沙皇统治机构中担任一定的官职,但是他们并不愿意沉溺于贵族阶级醉生梦死的生活,盲目地为沙皇专制统治尽忠尽德,他们从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努力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们从少年时代起大多接触过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有些人在学校读书时便开始钻研西方特别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这些著作多半出自伏尔泰、卢梭、马布里等人手笔。这些勤于思考的青年贵族军官在莫斯科大学和军官学校读书时就已经广泛阅读了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在1812年抗击拿破仑大军入侵俄国的战争中,他们曾经响应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号召英勇地进行战斗,直至把法国军队赶出俄国领土。在俄国军队远征西欧的过程中,所到之处大多已经进行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诞生了“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的土地上,他们真正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感受了人类的尊严。他们便不由自主地将黑暗的俄国与自由的法国进行了比较,他们在现实面前感到困惑,他们感受到“不仅在俄国,在所有欧洲国家,都感到失望和受骗了”,感到自己为保卫祖国曾不惜流血牺牲,但“难道我们解放欧洲就是为了把锁链套在我们身上吗?难道我们给了法国一部宪法,反而自己不敢讨论它吗?难道我们用血汗换来的国际地位就是为了在国内让人们受侮辱吗?”十二月党人领袖彼斯特尔早年曾经主张在俄国实施君主立宪改革,法国之行结束后,他表示:“我在心里变成了共和主义者,并且认识到任何统治形式也不会像共和主义统治形式那样,给俄国带来更大的幸福及更大的安乐。”他认为:“我从君主立宪思想方式转变为革命的思想方式,最主要的是由于下列论题和见解的影响,——德杜—德—特拉西的法文著作对我发生很强烈的影响。”因此,十二月党人自称是“1812年的产儿”,他们在民主思想的指引下,坚定地走上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道路。 “政府属于人民,它为给人民谋幸福而成立”
1821年在彼得堡成立了一个秘密团体——北方协会,它的***是尼基塔·穆拉维约夫,北方协会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实行君主立宪,它主要体现在由穆拉维约夫起草的宪法草案中。
同年在乌克兰成立的南方协会是十二月党人最有影响的秘密团体,它的***是彼斯特尔,这个团体的政治主张是彻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实行共和制。1824年,南方协会通过了由彼斯特尔起草的《俄罗斯法典》( 又名《伟大的俄罗斯人民不可侵犯的国家证书,它是改善俄国政体的约法,是交给人民和临时最高权力机关的信守不渝的委托书》),这是一部革命纲领,也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这部宪法是以法国1793年宪法和土地纲领为蓝本,集中地反映了十二月党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主张。按照彼斯特尔的设想:“《俄罗斯法典》是给临时最高政权机关的委托书或者说指令,同时又是给人民的告示:他们将得到哪些自由和可以重新获得哪些权利……《俄罗斯法典》规定了最高政权机关的义务,并且是对俄罗斯的一份保证书,保证临时政权机关将一心一意地为祖国的利益而工作。”
《俄罗斯法典》宣布农奴制度是一种野蛮的生产方式,因为“把别人当作自己私有财产,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自己的专横无道……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以及违背神圣的基督教义,并且还是违背天神的诫条与意志的丑恶事情”,“必须坚持废除奴隶制度,贵族必须永远放弃占有他人的卑鄙的优越地位。”因此“消灭奴隶制度和农奴状态是临时最高政权机关最神圣和义不容辞的义务”,谁阻挠废除农奴制,谁就是“祖国的敌人”和“叛徒”。农民应该在取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得到他们生活所必需的土地,使“他们将确信,在自己乡里随时能找到一块土地来养活自己。他可以从这块土地上得到食物,不靠别人的施舍,也不再依附于他人,而是靠耕耘所付出的劳动过活,他本人作为乡的一员和其他公民是平等的。”
《俄罗斯法典》宣布人人生来是平等的,“一切人都是为追求幸福而生,人人都是上帝所创造的,那种只把贵族等级的人物称为高贵,而称其他等级人下贱的行为是极不公正的。”因此必须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除贵族阶级所享有的特权,使所有的俄罗斯人都成为“高贵的人”,建立一个“统一的公民等级”,凡年满20岁的成年男子都拥有选举权,选举权不受财产和教育资格的限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拥有自由择业权、迁徙权、言论和出版自由以及宗教信仰自由。《俄罗斯法典》对未来的新政权提出了要求,它应该保证每个人的人身公民权,因为“人身自由是每个公民首要的权利,是每个政府最神圣的职责。国家大厦的整个建筑以此为基础,没有人身自由,就没有安宁,就没有幸福。”
未来的国家政体将采取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为一院制的人民议会,人民议会的选举分两级进行。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交给由5人组成的最高杜马,其成员由人民议会选出,并且向人民议会负责,任期为5年。中央监察机关为最高会议,其职责是监督宪法和其他立法的执行情况,由120个人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应该选举产生,任何国家立法和行政机构应该服务于人民,人民有权推翻不称职的政府和***,因为“俄国人民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家族的。恰恰相反,政府属于人民,它为给人民谋幸福而成立,人民不是为给政府谋幸福而生存的。” 1825年11月19日(公历12月1日),在南方塔甘罗格军港检阅军队的亚历山大一世突然病逝,8天后这个消息传到彼得堡,宫廷内部出现了一片混乱。按照皇统世系,亚历山大一世去世后,皇位应该由他的大弟弟康斯坦丁继承,但康斯坦丁因为同一个与皇族没有血缘关系的波兰女子结婚,已宣布放弃皇位。亚历山大一世生前指定了第二个弟弟尼古拉为皇位继承人。但有关的诏书在亚历山大一世生前并未公布,而是密藏于东正教教会、枢密院和国务会议。因此出现了尼古拉向远在华沙的哥哥康斯坦丁效忠,而康斯坦丁坚决拒绝皇位,并根据亚历山大一世的密诏向在彼得堡的弟弟尼古拉效忠的场面。因华沙与彼得堡相距遥远,往返书信无法及时送达,因此在俄国形成了十余天皇统中断的混乱局面。
十二月党人决定利用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势,赶在皇位继承人尼古拉举行再宣誓继位的1825年12月14日(公历12月26日)前发动军事行动,迫使新沙皇和枢密院宣布改制。他们选举了近卫军团长特鲁别茨科依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并且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立即召开立宪会议,成立临时政府,同时宣布废除农奴制,解放全国农奴。
1825年12月14日晨,由十二月党人军官带领的近卫军团体按照计划开进彼得堡的枢密院广场,在彼得一世的纪念像下近卫军排列好战斗方阵,到下午起义军人数增至3000余人,周围还有2万余名拥护起义的老百姓。然而尼古拉一世早有防备,他在1825年12月14日凌晨就紧急召开国务会议宣布继位,又命令枢密院议员向他们举行效忠宣誓。然后又派出大量的军队将枢密院广场层层包围,这时原定担任起义军总指挥的特鲁别茨科依临阵脱逃而不见踪影,起义军和周围的老百姓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因而延误了战机,而便于尼古拉一世调兵来镇压。在尼古拉一世数次下令开炮之后,广场上响起了激烈的炮声、枪声、人喊和马嘶声,起义最终被镇压,被打死的起义军官兵和老百姓共计1271人。
起义失败后,沙皇政府成立了“秘密审讯委员会”,对参加起义的人进行审判。十二月党人领袖彼斯特尔、雷列耶夫、卡霍夫斯基、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别斯图热夫—柳明以特等罪被处以极刑。有数千名起义参加者被处以重刑,有121人被流放到人烟稀少、寒冷荒芜的西伯利亚服苦役,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自愿抛弃优越富足的贵族生活,离开大都市,选择跟随自己的丈夫的长期流放的生活。 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上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一次巨大的冲击,它不同以往的以农民起义为主体的革命,十二月党人无论是在文化教育水平、政治素养和远见、政治斗争手段、组织能力等方面均远远胜于前者。列宁把十二月党人称为“贵族革命家”、“贵族中的优秀人物帮助唤醒了人民”,并且把这一时期称为贵族革命时期。
十二月党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不仅专注于理论建设和舆论宣传,而且更致力于革命实践。他们彻底地背叛了他们所出身的那个阶级,背叛了他们曾经捍卫的那个制度,自觉地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自己联结在一起,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地发起了向俄国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冲击,推进了俄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十二月党人身为贵族,却为废除自身的贵族特权,为社会的进步而斗争,彻底地背叛了他们所出身的那个阶级,背叛了他们曾经捍卫的那个制度,自觉地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历史的趋势联结在一起,献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这是令人十分钦佩的。然而,我这里要说:更令人钦佩的,是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崇高行为。
十二月党人是自觉地献身于自己的政治信仰的,正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则是在把爱情献给自己丈夫的同时,又把青春、富贵、本应是幸福的一生,无怨无悔地献给了丈夫的苦难事业。也就是说,虽然她们没有直接参加十二月党人革命,但是由于她们对于丈夫事业的支持,也就间接地为俄罗斯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叶尤杰琳娜·伊万诺夫娜·特鲁别茨卡娅是十二月党人特鲁别茨基的妻子。当她的马车在饕风疟雪中奔驰了五个星期,来到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茨克省时,省长大人奉沙皇的旨意,规劝她回到彼得堡去,她却坚定地说:“纵然我会死去,但并没有什么遗憾!我要去!我要去!我要死在丈夫的身边。”
亚历山大拉·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是在整整斗争了一个月,才争取到流放机会的。当尼基塔·穆拉维约夫在监狱里会见从莫斯科赶来的妻子时,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对不起你。你还是回莫斯科吧,我不愿你与我一同身受饥寒之苦。”穆拉维约娃回答说:“为了我们的爱情,我要永远跟随你。让我失去一切吧:名誉、地位、富贵甚至生命!”
法国姑娘唐狄在巴黎听说昔日的情人伊瓦谢夫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俄国,并向当局要求批准她到西伯利亚去与情人结婚。她得到了许可,他们结了婚,几年后,在冰雪和疾病的折磨下,一对异国情侣终于倒在了西伯利亚的千古荒原。
严酷的环境,窒息的生活,一度使青年军官瓦西里·伊凡绍夫忧郁和绝望。此时,他的家庭女教师、法国姑娘尤米拉·列丹久给他写了一封求婚信,并且不久就来到了他的身旁……
我想,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不能够完全理解丈夫事业的伟大历史意义,但是她们一定能够完全理解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爱情的真谛。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舞台上的祝英台,英国舞台上的朱丽叶,无法同她们相比。前者只是为了一个纯粹的爱情而“殉道”,后者则是把爱情的意义升华到了时代的最高度,她们所“殉道”的不只是爱情,还有自由和解放。正是这样一个她们可以放弃,亲友规劝她们放弃,沙皇命令她们放弃,而她们没有放弃的苦难爱情,才把她们的形象彰显得高大而辉煌。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啊!没有这群妻子的生死不离,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也许就不能够在冰天雪地里乐观地生活下去,也许就坚持不到30年后大赦的那一天。世界越世俗化、物欲化,她们的精神就越发显得超凡而脱俗,越发显得高贵而圣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