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结婚证是什么样的

2000年的结婚证是什么样的,第1张

我国发布了《民政部婚姻管理司关于统一引发婚姻证件式样及说明的通知》对结婚证的规格、内容、格式、字号、材料、图案都做了详细具体的说明。结婚证采用了护照式样,封面是红色皮革,印有国徽,内芯是粉红色花纹并带五角星水印钱币纸。这个时期的结婚证与现在所统一的结婚证外观相似,封面上只是多了汉字对应的汉语拼音。

大家都知道,现在男女双方要结婚,建立婚姻关系,需要到民政机构登记领取结婚证。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那么在古代,如果结婚,是否也有结婚证呢?

其实在古代,结婚凭证不叫结婚证,而称为婚书。清代以后,官方的“结婚证”才开始出现,然后不断演变,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结婚证。

婚书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周朝,《周礼》中就有管理婚姻事务的“媒氏”负责颁发婚书的记载,当时的婚书是写在竹简或木椟上,男女双方各执一半,作为婚姻的凭证和依据。那时婚书是与“六礼”相对应的书面表达形式,也被称为礼书。“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由于“六礼”太过繁复,秦汉以后就简化了,到了宋代精简为纳采、纳征和亲迎三礼。到明清之后,婚书上主要是记录新人的生辰八字、聘礼,以及行礼的吉日吉时等等信息。

婚书的内容包括:男方家庭请求缔结婚姻的通婚书和女方家庭允诺的答婚书以及男女双方各自的真实情况。婚书虽是私约,同样也具有法律效力。唐代法律明确规定:“女方仅仅毁约而没有许婚他人,官府要杖责女方六十大板;女方解除婚约而且别许他人的,要杖责一百;如果女方别许他人且已经成婚者,得服一年半劳役。”男方要想解除婚约,只需放弃聘礼即可。从中可以看出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男性在婚姻关系中占据主要地位。

结婚证的出现和发展正式官方的结婚证最早出现在清代,称为“龙凤帖”。男女订亲之后的7~10天,双方去当地县衙领取龙凤官帖,遵章纳税交款。帖上要填写定婚人姓名、年庚,并填写双方家长、主婚人和媒人的姓名,而且均需签押、盖章,以示郑重。经官府认可,盖上公章大印,证明婚姻已经取得合法手续。然后,选择吉日良辰,进行换帖仪式。

鸳鸯礼书太平天国时期出现过名为“合挥”的结婚证。其形式与清代差不多,这个时期的结婚证与以后的结婚证有非常相似的一点,那就是从民间私约上升为由官方收费发放。相比,这时的结婚证更具有契约性和合法性。

到了民国时期,结婚证书有了更多花样。不止样式多种多样,装饰的图案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牡丹吐蕊等,甚至有些加入了西方元素;另外叫法各异,有叫“自由证书”的,有叫“鸾凤谱”的,有叫“伉俪证书”的。

民国结婚证书建国后,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结婚证的样式也经过了多次的调整,现在我们使用的是2004年改版后的样式,在简化格式的基础上加入了防伪的技术。

在清朝的时候婚书就像是奏章一样,里面罗列了很多东西比如双方的生辰八字还有家乡籍贯这些简单的信息,有的还会有女方陪嫁都会一一的写的清清楚楚。后来再到民国时期婚书就像我们以前小时候那个奖状一样形式的,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结婚证是像团员证一样,双方的名字加上盖章,后来渐渐的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期的两个小红本本。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像这种形式越来越淡薄话,好像也不是那样的重要。在古代的时候这个证书还是非常宝贵的,这是唯一的证明,也是我们结婚的见证。大家知道之前的结婚男女双方可能都没有见过面,虽然在现在来讲真的很奇妙,没有见过面的两个人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万一不好怎么办,不喜欢怎么办等各种问题,但是其中我觉得应该也夹杂了浓重的好奇和期待,好希望看到真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之前的婚礼都非常的热闹,现在好像原来越简单了。当然简单有简单的好处跟时代的进步有关系,现在更加的追求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先见面了解再谈婚论嫁。结婚证的作用越来越小,它只代表着一种法律效力。而且现在还有电子结婚证在网络上可以查询,更加的方便但是好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感觉,没有了那种拿在手里的幸福感。就像现在大家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然后见面交流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当面聊和手机里面聊感觉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说我觉得现在的结婚证是越来越能直观的体现它的作用,以前的是更加注重那种形式和情怀。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带来的效果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样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46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