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雷王骏迪豪宅曝光,披露孙红雷15岁妻子的信息、照片和家庭背景

孙红雷王骏迪豪宅曝光,披露孙红雷15岁妻子的信息、照片和家庭背景,第1张

在过去,他的形象一直是硬汉。自从他参加的真人秀播出后,更多人了解了他的另一面。他简单,诚实,可爱。最近媒体曝光了女友的家庭背景。经过七年的异地恋,孙和女友正式修成正果。10月1日,孙在微博上贴出自己的婚纱照,并高调宣布:“哥们,我今天要结婚了。这是我媳妇,你可以带走。账号:999999。”。据报道,孙选择了巴黎作为他们爱情的发源地,巴黎位于塞纳河畔。

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孙早前已在巴黎黄金地段买下豪宅,并开窗眺望艾菲尔铁塔。那时候的埃菲尔铁塔好像在准备结婚。据悉,孙的妻子比他小14岁,并不是圈内人。他们的关系在2009年才公开,但是孙,我不想透露太多关于这个女人的事情。我只是说对方在学女高音,但我不想进娱乐圈。

孙1970年出生于哈尔滨。作为一名学生,孙洪磊很调皮,喜欢跳霹雳舞。他上中学的时候,经常晚上逃课去哈尔滨青少年宫跳舞。1988年,孙赴重庆参加第二届全国霹雳舞大赛,获二等奖。获奖后,孙被中国歌剧院发掘,进入中国霹雳舞明星艺术团。

1995年5月22日,孙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因为没有提前准备,被告知只有表演系的音乐剧班有招生名额。音乐课对考生的体型要求很高,所以孙开始减肥。一个月后,孙瘦了36公斤。那一年,700多人参加了音乐班的补充招生,只有孙人被录取。1997年,孙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班,因为他是一名观众生。孙毕业时,只拿到了结业证书。

他身高177厘米。据说是他现在的女朋友。他被媒体拍到在王府井和孙洪磊买糖果。他性格开朗,爱好广泛。他学习了**和电视,模特,钢琴和爵士鼓。他从小学习音乐艺术,14岁考入申银,17岁继续在澳洲学习声乐。他参加了许多演出和比赛,并在2005年(中华宇宙**选美年),他跻身前50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参加了许多演出和比赛。出国后,在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维也纳春之声歌唱晚会、2005年凤凰杯欧洲青年华人会奖歌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2008年初,第58届柏林**节拉开帷幕,一颗东方之星在冉冉升起——。中国导演王小帅的新作《左右》在第二天首映。女演员刘威葳在剧中扮演女主持人枚竹,形象生动,让观众从她身上看到了**的所有光辉,看到了母爱和人性的最高境界,感受到了东方女演员的独特魅力和高超演技,从而赢得了压倒性的赞誉。**节的评价尚未公布,但刘威葳获得了“银熊”和“**慈善大使”的称号。

       **节主席柯非常喜欢她,说她的演技太棒了,演过家庭巨变后坚持前行的女主角,对她角逐影后非常看好。好莱坞,最大的经纪管理公司CAA一直致力于**的拓展,其负责人非常看好刘威葳在平静中极具张力的表演技巧,认为非常适合在大银幕上发展。因此,该公司已经与刘威葳,签署了合同,今年将领导一部文学**和一部商业**。在这部文学**中,刘威葳再次挑战悲伤母亲的角色。吃面包不放弃馒头。她还在国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扮演了一个非常有气质的女性上官戒慈。

  刘威葳出生在哈尔滨,他的父亲来自文艺战士,后来成为一名舞蹈老师。从小,她的父亲就教威葳跳舞,不仅教会了她基本的动作技巧,而且用艺术修养的言行贯穿了她的童年。上小学后,威葳在一次文艺演出中被黑龙江电视台小天鹅艺术团的老师吸引,开始了他12年的艺术团生涯。初中时,她连续两年担任央视除夕6: 30播出的少儿春晚主持人。初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哈尔滨十八中的高中。

  大二的时候,刘威葳还是黑龙江电视台儿童部的主持人。这一天,她去了电视台,见到了著名导演李文岐,他执导了《雪城》和《赵尚志》等电视剧。当时,他正忙于他的新工作,所以他打算让刘威葳在剧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刘威葳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所以他们耽误不起!李文岐摇摇头:“把一个特别有艺术天赋的人放在普通高校里真可惜!现在参与拍摄,有助于她以后考影视院校,也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她的艺术才华。”就这样,刘威葳进入了《黑土》的拍摄组。

  1992年夏,刘威葳高中毕业,父亲陪同她到北京,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因为从小到大,唱歌跳舞都是强项,有人开玩笑对她说:中戏若不录取她就没人可要了!对此刘威葳自己也充满了信心。却不料,在“一试”中她就被刷下来了。父亲安慰女儿说: “刷下就刷下,我们难得来北京一趟,玩几天再回去吧。”

       两天后父亲才装着漫不经意地提醒道:“听说,北京**学院这几天也在面试呢,你不去试试?”试试就试试,反正被刷下的滋味也尝过了。刘威葳怀着无所谓的心理,又去报考北影。考北影比考中戏的人多多了,题目也难多了,可她一试、二试竟顺利通过了。三试那天,参加面试的30多名女孩全都打扮得油头粉脸花枝招展,只有刘威葳一人梳着马尾巴素面朝天,好像一堆鲜花里夹着颗土豆。三位主考老师到场了,巡视一看随即下令: “凡是化了妆的统统去洗脸!”于是乎那些鲜花就像被霜打过似的,全都蔫了下来,倒是那颗土豆,显得原汁原味。面试考题是每位考生自定题目、自选题材,做一个限时小品。

       不少考生都在考场外冥思苦想,紧张地反复练习考试小品,而刘威葳却若无其事地拿张小板凳跑进到考场内观看别人表演,并且看得津津有味,表演者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全都在她脸上的表情和眼神中反映出来了。当考场工作人员大声喊道: “考生刘威葳进场!”一直坐在场内的她应声站起,主考老师既惊喜又好奇地问: “你就是刘威葳?” “哎。” “为什么不在场外做考试准备?” “我已经在做小品了,不用准备。” “你表演的小品是?”刘威葳拿起小板凳, “就刚才在这里,题目就叫 《观众》。”老师们一愣之后,猛然省悟。就这样,刘威葳踏入了北京**学院的大门。

  当刘威葳进入北京**学院时,她非常激动。有那么多好看的中外经典**,少之又少,让她感动,震惊,被名师名演员的推心置腹的口述征服。她像干海绵一样掉进海里,到处寻找,疯狂地吸收。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创作理念和理论层出不穷,让她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她过了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开始确定方向和方式。她的理解从一个基本问题开始:什么是**?她曾经认为**是美丽的演员,有趣的故事,生动的画面等等。现在她意识到**只是一个载体,也就是导演和演员在生活中找到某种东西,然后还原到银幕上,回归到影响观众,如此而已。她的理解其实很笼统。

       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她认为好**之所以感动,是因为生活本身在感动,而不是影像。就这样,她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艺术更深更独特的文化内涵。

  刘威葳刚从北影毕业,受邀拍摄《红十字方阵》。这是她学成后的第一部作品,展示了她超凡的技巧,清新宁静,在含蓄平静中展现出巨大的情感辐射,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一些年轻的技巧和缺乏温度。而那些经验丰富的导演,却看到了在凸显质感的粗糙中自然体现出来的智慧光辉。之后,虽然**一部接一部,但因为刘威葳和男友分手,她还是不愿意拍更多的**,漂泊到意大利留学

  从意大利,回来的刘威葳,成了央视老节目《祖国各地》的现场主持人。两年多来,我享受了名山美景,品尝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但是复杂的人事关系和程式化的工作模式并不适合她的性格。她在北影,的一个老同学正在拍**,他鼓励她交朋友。看完她的表演,导演高群书激动地说:“你一定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演员。”然而,央视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主持人不应该关注拍摄。这种情况促使刘威葳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因此,刘威葳立即拍摄了《征服》,她在其中扮演犯罪团伙头目的情妇李梅,这个角色是她塑造的所有角色中最丑的。为了让表演更贴近人物本身,在镜头前,她一如既往的素颜,不化妆,不留头发,只要脸干净,头发梳理整齐。

       在剧中,因为她的爱人,李梅非常消瘦憔悴,刘威葳自动减肥。我开始吃减肥药,但是有副作用。过了几天脸上长了痘痘。后来虽然停药,但也没吃东西,经常饿晕。前期准备差不多完成了。当**即将开拍时,刘威葳发现她爱人刘华强,的扮演者是她多年前的老朋友孙红雷。

       孙红雷是她哥哥的高中同学。小时候,她看见哥哥和他一起玩。他跳霹雳舞跳得很好。没想到,10多年后,老朋友们不仅重聚,成为“恋人”,两个人都很惊讶,也很尴尬。孙红雷热情地说:“哎,过去的小姑娘都长这么大了!”刘威葳心里也感到奇怪。过去,大街小巷里突然冒出来的毛猴,突然变成了一个挺有男子气概的明星,有一种虎背熊腰,或者说是自己的“爱人”!戏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有点不舒服,但是过了两三天就越来越入戏,越来越出彩。

       最让刘威葳耿耿于怀的是,在拍摄警察围捕刘华强,李梅和两个杀手的最后一幕时,根据剧本,有五个以上的场景,但导演要求拍摄,其中情绪起伏,日程安排复杂,几个房间来回跑,整个上午都在四处走动。开拍的时候几个一拍即合,气氛非常生动。机器一停下来,几乎所有的演职人员,包括参赛的警察,都累得刘威葳立即瘫倒在地,而孙红雷仍然兴高采烈。

       后来,刘威葳说:“他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力量感。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特别善于捕捉事物的本质。他在《征服》的刘华强是不可替代的。”虽然刘威葳很卑微,但从《红十字方阵》年的思琪到《征服》年的李梅,刘威葳奠定了她悲剧第一的地位,刘威葳被观众誉为“悲剧女王”。

  在拍摄完《征服》之后,刘威葳还没有摆脱这部剧。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正在努力为自己的新片《左右》寻找女演员枚竹。枚竹这个角色很难演,关系到整部剧的成败。王小帅很谨慎。但是当他在《征服》看到李梅时,他立刻做出了决定:枚竹必须属于她!

  王小帅对刘威葳一见钟情,但刘威葳并没有对《左右》一见钟情。这个剧本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了主人公枚竹在与丈夫离婚后与女儿再婚的故事。发现女儿得了白血病后,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和前夫再生一个孩子,给生病的女儿提供匹配的骨髓,通过干细胞移植挽救女儿。但这时候两个人都有了新的家庭,就会突破伦理的约定,导致两个家庭的破裂。他们应该承担永远的耻辱,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枚竹明白这一切,但只要她救了女儿的命,她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最后,她的两个丈夫,张嘉译和成泰生,被她逼无奈。

       起初,枚竹和她的前夫成泰生试图在体外受孕,但他们连续三次失败。最后他们决定真的尝试一次,同时还要把家人藏起来。枚竹心中的矛盾和斗争可想而知。最后,枚竹终于如愿以偿,怀上了前夫的孩子,生活终于又充满了希望。

  “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道德底线。我有矛盾,不能接受。”看完剧本,刘威葳说。王小帅再三劝她:“再看看,再想想。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要多角度思考。”后来,刘威葳终于明白了,想通了。有孩子的人会觉得枚竹很伟大,会为孩子牺牲一切。母爱可以包容一切。《左右》是悲剧,源于高贵伟大的母性。当母爱像熔岩一样,被一个无奈的现实阻隔压抑,喷涌而出,倾泻在生命的原野里,融化思想的枷锁,冲破道德的堤防,火花美丽灼热,使影片具有前所未有的艺术张力。

  进入角色创作后,刘威葳几乎进入了真空状态,整个人都被角色“养大”了。她正在经历着生理上的变化,就像是在体力的极限里攀爬,无暇顾及周围的风景,而是拼命地攀爬。她致力于角色挖掘的深度追求,每一幅画面构图的改编,每一段音乐的抒情重合,以及故事主题积极意义的充分发挥。但是,演员的劳动不仅仅是发挥的问题,还需要高超的智慧和高超的演技。在一个场景中,为了救女儿,枚竹决定再次和前夫睡觉。之前,她去洗澡了。此时的她内心很矛盾很痛苦,心情复杂多变。这部剧的镜头需要像往常一样正面拍摄,因为这种复杂的情绪可以从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中很好地表达出来。

       但是,刘威葳拍裸戏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极限:只能从背后拍到腰部以上,其他都不行!退一步,怎样才能达到表演效果?我在镜头里看到刘威葳颤抖的肩膀和散落的湿头发,这使枚竹此时内心的挣扎显得有趣、激动、含蓄、有意义和难忘。在《左右》拍摄时,导演王小帅的一个朋友兼好莱坞,最大经纪管理公司中国民航局的负责人碰巧拜访了剧组。当他与枚竹迎面相遇,两眼交递时,头突然被刘威葳空洞但悲伤甚至冰冷的眼神所震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受伤”。这次受伤为刘威葳打开了进入国际**界的通道,不久,中国**协会与刘威葳签订了合同。

  虽然刘威葳在表演艺术方面前途光明,但她不想一路走到最后。她的规划人生分为两个阶段:40岁前的事业,40岁后的生活,婚后的生活。有朋友问:“你有这样的天赋,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放弃岂不可惜?”刘威葳这样认为:“每个演员都有机会和资格。只要他肯努力,成名是迟早的事。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当仍然单身的刘威葳,谈到他理想中的男朋友时,他坦率地说,“我喜欢一个比我优秀的男人,他必须比我聪明,我不能忍受愚蠢的人,有一个好的性格,特别勤奋,必须有才华才能给我指路。但是我不喜欢太帅。太美太完美就没意思了。”这可以用超常状态来形容!

小时候听妈妈给我讲,大舅上中学的时候最喜欢跳霹雳舞。为了引领潮流,大舅早早就留起了三七开的短版“披头士”款的头发,穿着在当时来说也很时髦,在学校是一霸,属于最让老师头疼的”刺儿头“那一拨里的。

我问我妈,什么是霹雳舞。我妈说什么我没记住,只是后来才渐渐知道,霹雳舞是那二年年轻人之间最流行的舞蹈,会跳霹雳舞就意味着掌握着一种前卫的文化潮流,就像如今红极一时的说唱文化Rap一样。

于是在当时我便对我的大舅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原来大舅并非一直都是看上去的那么严肃。当然,这也是我对“霹雳舞“最初的认识,会跳”霹雳舞“就意味着引领时尚和潮流。

再后来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孩子群里开始流行起来各种各样的“串串话“,也就是一些语言风格淳朴到没有下限的民俗俚语,顺口溜。

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但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关于这些”小把戏“更是自有一套,不仅说着爽,而且把这些大段大段的”串串话“一口气说完之后看着对方目瞪口呆半响无言的样子更是一种精神享受。特别是在和别的孩子因为某件事而生气对骂的时候,这种关键时刻往往总得靠说一段在场的人都没有听过、自己说起来特别爽、大家又听起来特别新奇有趣的”串串话“来镇场子,不把对方逼到哑口无言甚至失声痛哭都不算是英雄好汉。

我现在还隐约记得自己在当年特别拿手的几段“串串话“,现在想起来总会莫名其妙地对自己当年那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十足的勇气而从内心油然升起一股佩服之情,那时候真的是敢说敢做。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些生活在祖国西北部的孩子们似乎在头脑中对艺术创作这种事情有一种天然的灵性,几乎可以说是出口成章,是真的出口成章而不是”成脏“。当然这也归功于素质教育普及度的缓慢发展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智力发育以及文化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如今我记忆最深的几段“串串话“似乎像烙印一般留在了我的大脑里,虽然是隐隐约约,但我稍加思索便可以脱口而出,大概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早期文艺创作的启蒙吧。那时候的孩子们普遍来说野得很,不像现在的孩子吵架,实在斗嘴斗不过就大喊一声”反弹“,用以把对方说出的话再反弹给对方自己,像是真的可以反弹一样。那时候我们吵起架来是不吵则以,要吵就要”一吵惊人“。

比如说当时你在你的学校看到一个小子特别爱炫耀,做什么都想要有意无意地“显“出来好像他很优越一样。用现在的话来说叫”装“,程度深一些叫”做作“、再深一些叫”卖弄“,如果放在当时,我们会把他称为”装逼犯“,于是便有了一段描述”装逼犯“的”串串话“在孩子间流传:”装逼犯,三年半,白吃国家大米饭。“

你看这短短几句话真的就很形象的将一个喜欢卖弄的人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而且还有一股子良言相劝的感觉,意思是再这么装下去也没什么用,伪装总会被揭穿,面具总有一天要摘下来,大家都已经识破了你的卖弄,所以现在我来告诉你,做一个“装逼犯“的时间真的很短暂,最多只有三年半,但是”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在尽力表演“,我已经看穿你但我不会说出来,如此一来又表现出了说话人的古道热肠善解人意,真的是妙不可言。最后一句”白吃国家大米饭“更是妙笔生花画龙点睛,看样子是在说你这些年的饭都白吃了,但实际上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劝你要多思考多动脑,不要做一个只会”装逼“的小傻瓜而不深刻,我们谁都需要深刻一些,再深刻一些,不然就浪费了这些年来吃的粮食和走过的路。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足以看出当年“串串话“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我现在才觉得那时候的”野路子“是正确路线,生动活泼,俏皮可爱而不失幽默。于是我又想起来一例类似于现在的孩子嘴里那句”反弹“的意思但比”反弹“更活泼一些的一句”串串话“,即:“不听不听,毛驴念经。”

这就话就更有深意了:“你说的都对但是我不听。”现在人们总这么说,不过虽然犀利但缺少一丝义正言辞的力度,这句相比“不听不听,毛驴念经”就要逊色一些。你看,“不听不听”是一个重复句,为什么要连说两遍呢?表明了说话人的不耐烦和暴躁,带有了一丝不容分说的严肃意味在里面,表现出说话人认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后面的“毛驴念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还是个暗喻,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编这些“串串话”的人语文功底真的是深厚,有才,真的有才!而暗喻什么呢?很明显,是将对方的喋喋不休比做了一头正在念经的毛驴。

你仔细想想,一头驴子,怎么会念经呢?这里便是一个隐藏的修辞,即拟人化修辞。将对方比作毛驴,之后还是一头拟人化的毛驴,是不是特别巧妙?是不是特别具体形象?你现在再在你的脑海里幻想一下那个画面,一头四肢粗壮、毛色发亮的毛驴,一动不动地盘腿而坐(注意是盘腿),之后眯起那双水汪汪的大驴眼从嘴里发出来像和尚诵经般的呢喃声。是不是很有灵性?

再将这句话放到实际中去应用,说对方是驴已经是一个很粗俗的比喻了,现在他喋喋不休的样子不但像一头驴,还是一头念经的毛驴。真可谓是“入木三分,句句诛心”。被骂的人听到这句话多半会被气的背过气去。

所以说文化这种东西,并非真的就那么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生活中处处见文化。说到这种处处可见的文化,在“串串话”里最处处可见的却并非上面的那两句“串串话”,更多见的是骂娘的话。

曾经听过一句特别俏皮的顺口溜:“你妈的头像皮球,一脚踢进百货大楼。百货大楼卖皮球,卖的就是你妈的头。”还有一句:“你妈的屁惊天地,一屁蹦到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在看戏,闻了这股气,感觉很满意,谁蹦的臭封他当教授,谁蹦的响让他当校长。”不过这些顺口溜都是需要用普通话来说的,一旦加上了地方特色就显得有些生硬了。

而在我们当年,骂娘归骂娘,但内容上却是地方特色十足,就比如这句:“你妈卖,调凉菜。”简简单单六个字,地方习俗跃然于纸上。因为西北饮食口味偏重,顿顿饭菜除了调料特别重以外,每次吃饭总要加几个凉菜或者咸菜来配饭吃,这样很下饭。你看,一句话却表现出了一个地方的饮食习俗,是不是感觉很高明呢?

除了骂娘,再一个就是骂对方的老婆了。从这些细节上足以看得出母系血缘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虽然是骂人,但出于骂人的功利性以及“稳准狠”的特点而言,要骂就骂你最心疼的人,这和“捏人软肋”、“打蛇打七寸”是一个道理。

我曾经听过最狠的几句话都是关于骂对方老婆的,虽然是骂对方老婆但事实上还是骂你这个人,正所谓“指桑骂槐”就是这个意思,大有一些中国人含蓄的表达情感在里面。有一句“串串话”是这样的:“小气鬼,喝凉水,找下老婆一条腿。”这句话是不是很无情很刻薄?你想想看,我说你是一个小气鬼就算了,你平常小气到连吃饭都舍不得吃米而是用喝水来填饱肚子,这还不够,喝水也不喝热水,因为烧热水需要用火,烧火就需要炭和柴,你这个人小气的连炭和柴都不愿意用,而却要忍受喝凉水来使自己吃饱。所以也正是因为你这种小气的脾性,乃至于你最后娶的老婆是居然一个只有一条腿的女人。

这句话又暗含了“因果循环”的禅味在里面,正所谓“种善因得善果”,你做了什么到头来都会以另一种方式施加于你自己身上。是不是巧妙而深刻呢?没错。

还有一句是这样的:“偷人贼,不发财,老婆死了没人埋。”这句话就更狠了。简直不能用“尖酸刻薄”来形容而不得不用“阴狠毒辣”来总结了。怎么解释呢?是说你这个人是个小偷,但是你这种小偷终归是要遭受报应的,所以你注定了永远都发不了大财,你将会落魄穷苦一生而不发达,就算你捡了便宜娶了媳妇,在你媳妇将要老死的时候你因为太穷以至于连媳妇的尸首都难以下葬。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句“串串话”与之前的都不同,它有了诅咒的感觉。所以我很不喜欢这句话,因为少了幽默而多了愤怒,不过再仔细想想,我们这个社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强盗和小偷这两种社会毒瘤的看法略有不同,虽然都是危害社会的人不过似乎人们更加痛恨小偷,因为他们偷走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宝贵的东西。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于是再回头看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凶狠了。

而在这么多“串串话”中,我认为最有艺术气息的却是下面这句,也正是这句话改变了我对先前说的“霹雳舞”的看法。

“某某某,不争气,抽烟喝酒跳霹雳,男女厕所随便进。”这句话很有意思。

首先,这句话曾经一度流行于80年代,因为霹雳舞是那时候以及早于80年代之前的70年代最流行的舞蹈。其次,一些出生于80年代的哥哥姐姐们也和我说过这句话在的当时来说是专门骂地痞流氓的。那些小混混们整天除了抽烟喝酒跳霹雳就是耍流氓混社会为害一方,人们对其积怨已久但却敢怒而不敢言,于是有人编了这句“串串话”来教育小孩子,意思是你别不争气学那些流氓的做法,这样对你而言只有害处而没有好处。

于是我突然看到了这句话中的另一层意思,即带有传承性。这是不是文化的传承性呢?至少是民间文化的传承。从70年代流行的霹雳舞到80年代霹雳舞成为流氓的代名词再到现在,这句话活了将近40年。我不由得感叹文化这种东西的生命力,就算霹雳舞变成了贬义词,但它依旧活着,活在语言中,活在这些“串串话”中。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会跳霹雳舞,我相信是有的,也许我大舅多少还会一点吧。

就这样,由当年的“引领潮流”到“流氓的代名词”再到现在的“回忆专属”,霹雳舞在我的印象中渐渐加深起来,现在的“00后”、以及“后10后”决然是不会知道什么是“霹雳舞”的,尽管我也不知道这种舞到底是如何去表演,但是就光说那句串串话而言,“霹雳舞”对于我们之前的“80后”、”70后”来说更变成了一种“情怀既视感”,如今到了我这个“90后“这儿,多少也有些怀念的味道在里面吧。

当然,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这个。回想起当年的岁月,那时候“比巴卜“泡泡糖三毛钱一个,那时候一包“小当家“的面饼要远远比现在大,那时候饮料最贵只卖两块五瓶子还比现在大,那时候手机还不能上网但是人们却没有如今这般浮躁……虽然那时候BB机和大哥大已经是淘汰了的电子产品,但人们在那时候绝不会抱着一个诺基亚一整天不撒手。虽然那时候电脑还没有现在普及,但是整天上网泡论坛的都是文化人,是真的文化人。虽然那时候有很多所谓的”脑残“”杀马特“,非主流和火星文都是潮流的标志,但如今早已从那里走过的”90“后们无疑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他们并没有变得像当年那些”过来人“嘴里说的那样成为”垮掉的一代“……

是的没错,我不想用“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号召“这些冠冕堂皇的”大帽子“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我只是想说,如今走在时代最前面的这些人,你们不要忘记过去的岁月。而记住这些的目的并非怀旧,只不过是”仔细想想还有点意思“而已,我们一直在前行,但生活里需要一些”调味品“。我们都是从那些年过来的,我也惊奇地发现当年还被称为”孩子“的”90后“这群人里,如今已经有不少的人开始讲述”过去的事情“了(就比如说我),我们步入了社会,有了工作,结婚生子,也会为以后担忧,当年在”80后“中流行的”房奴“渐渐也成为了我们身上难以言表的尴尬与悲哀。

我们总是在奋斗,对啊,到了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事,奋斗是对的,但千万别忘了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事实上,生活的乐趣就像那些“串串话“一样,处处存在,时时延续,只要你稍微回想稍加留意,索然无味的人生便会立刻生动起来,像那些”串串话一样“……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过去的岁月,以及如今和我一同在奋斗路上的你们。我爱你,也爱这个世界。

孙红雷不是跳舞出道的,是演戏出道的。

孙红雷,1970年8月1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大专班。

1998年,孙红雷在改编自海岩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永不瞑目》中饰演建军一角,戏份不多。1999年,孙红雷出演个人首部**《我的父亲母亲》,正式进入**圈。

人物评价

从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中的深情寡言,到电视剧《大工匠》中的耿直刚硬;从电视剧《征服》中的狡猾专横,到**《七剑》中的阴郁狠辣;孙红雷诠释了不同的角色,演技日臻成熟。

在电视剧《潜伏》中,他收敛了以往的极致张扬,变成了谨小慎微、深藏不露的谍报人员。《潜伏》火了,孙红雷更红了,十年辗转,孙红雷尝尽了酸甜苦辣,因为男人的坚持,他的演艺之路,走得越来越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617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