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哪个最软弱

明朝皇帝哪个最软弱,第1张

朱见深成化皇帝最软弱,因为他的父亲朱祁镇先是被蒙古抓去,又被他弟弟朱祁钰打入冷宫7年,朱祁镇连他自己的生死存亡都顾不上,还哪有时间管得了他的儿子朱见深,朱见深的童年就是不断被他叔叔朱祁钰折磨,朱祁钰也有一个儿子叫朱见济,朱祁钰当上皇上,当然要封他儿子当太子了,所以全都欺负朱见深,朱见深就是在恐惧中长大的,唯一陪伴他的就只有大他十七岁的万贵妃,最后他们两个结婚了。朱见深没有什么朱见,只想安安静静的度过他的一生,所以他只想陪伴万贵妃,别的无论什么事都没有主见。后人给他的评价就是,朱见深是一个好人,却不是好皇帝。

因为明熹宗没有儿子。明朝是一个让人非常津津乐道的朝代了,明朝不少君王都挺“不务正业”的,尤其是这个明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更是个不务正业的文盲皇帝。比起国家大事和处理朝政,他其实更喜欢钻研建筑学和做木匠。如果当初他没有继位当皇帝,而是让他去主管建筑的话,可能要比让他当皇帝更好,说不定明朝也不会那么早灭亡。

自古以来,皇位的传承,除了那些篡权的以外,基本上都是父传子。不过明熹宗可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明朝的亡国皇帝,崇祯帝朱由检。虽然明熹宗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但是按照古时候人们结婚的年龄来看,朱由校这个时候应该是有孩子的。但是他偏偏就没有把皇位给自己的儿子继承,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检,这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朱由校的孩子全部早亡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和朱由校自身基因有关,又或者是因为魏忠贤和客氏试图掌控朝政,所以暗中谋害,总之,朱由校的孩子全部都没有活到长大。朱由校总共有六个孩子,三个男孩三个女孩,可怕的是,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全部都早亡。长子是皇后张氏所生,名为朱慈燃。当初张氏怀着朱慈燃的时候,客氏派了心腹前去皇后的宫殿内,使劲捶打张氏的腹部,导致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是个死胎,而且也使得张氏再无生育能力。

朱由校的第二个儿子朱慈焴早夭,而第三个儿子朱慈炅则死于天启年间的王恭厂大爆炸。当时王恭厂突然爆炸,皇宫也未能幸免,在上书房等待皇帝的臣子直接被坍塌的房子砸死,而后宫之人死伤也是非常的多。当时朱慈炅的母亲任娘娘的房子也发生坍塌事件,虽然没有当场将小皇子砸死,但是小皇子受到了惊吓,最终不治身亡。至于三个女儿,也都一两岁,甚至刚出生就夭折了。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也是他将皇位传给朱由检的原因之一。

二、皇后张氏的坚持

朱由校的皇后名为张嫣,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同时她也相当漂亮。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感情非常好,他很是宠爱张氏。但是魏忠贤和客氏视张氏为眼中钉,几番针对张氏。到了后来,朱由校因为重病不治,考虑皇储问题的时候,魏忠贤和客氏为了可以继续把持朝政,欺骗朱由校说他其实有两个怀孕了的妃子,只要是生下儿子,就可以立其为皇帝。

朱由校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但是却遭到了张氏的反对。张氏力主立朱由校的亲弟弟朱由检为储君,朱由校不愿意,两个人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朱由校妥协了。朱由检在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本来想要推脱,但是还是因为张氏的坚持,才同意继承皇位。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检在当了皇帝之后,对于自己的嫂子十分照顾的原因。

今天就来说说明朝被黑的最多的皇帝。这个皇帝名声不好,爱大龄宫女,重用太监,不爱上班。大多数人认为这个人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朱由校,明朝末世的皇帝。

当然,朱由校的第二个错误是重用了魏忠贤。基本上,魏忠贤做的所有坏事都可以归咎于朱由校。这是和客家人的二重唱,让朱由校晕头转向。第三是众所周知的木匠工作。朱由校喜欢木工。一天,他用一架飞机制作家具。有的是他自己准备用的,有的是卖的,也可以卖个高价。这当然不能正常工作。这些都是朱由校的黑点,一直黑到后面。甚至有人说不识字,魏忠贤不识字,朱元璋不识字。这一对文盲团队治理国家。不是这样的吗?

有一段记载是这样的:时光倒流西安,永贞,元亚,首先把要订的地名,要换的票都贴出来干话,说:“某部门户万岁,此处;某票某字要改。”还是从始皇帝御笔亲改,恶人不识字,从不批文件,不轮流批改,记性好,只在命令中表扬附和,栽赃党谋私利,或冷嘲热讽,挑起圣怒。说这些太监在皇帝身边,把皇帝当娃娃,让皇帝做这样的一批这样的一批,但毕竟说明皇帝是有文化的,是御笔改的。真正不识字的是魏忠贤。

那为什么朱由校是文盲?这可能与朱由校的经历有关。他结婚真的不是为了学习。所谓结婚读书,就是王子在殿里升到自己的位子上,大臣亲自指导他读书。明朝中后期,结婚读书代表成为太子。朱由校在前线执勤。他的父亲朱常洛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他自然不能让儿子结婚读书。但是,不在图书馆学习不代表不学习,只是没有部长教而已。你没考上清华,不代表你没文化。可能因为没有正式结婚读书,在部长口中成了文盲。再看第二条,说朱由校受魏忠贤控制,可以为所欲为。

难道不是吗?他是被弹的粉笔线吗?这里,我们来看另一个案例。当年,袁崇焕曾经写过一封信,说只要把关外的土地解决了,就可以轻松地接回迟来的黄金。他是这样说的:如果你这样做,如果你不交出你的奴隶,你就会被你的大臣俘虏。工厂大臣魏忠贤和内阁大臣都是由戚迹基隆挑选的。除了我,我谁也没遇到,所以我敢预言一切都会成真。老袁是下了军令状的。顺便拍了拍魏忠贤的屁股。

如果是拉线娃娃,直接点点头就行了,但是不行,朱由校给了回复:目的:对以方的防卫方说话,所以心平气和的讨论。可是怎么才能还回去,让军民互不妨碍呢?怎样分配才不会忽视农业战争?到底是什么演练,让所有的战士都在农业的缝隙里?有什么变化,让农民都是农民了?新疆的理由是什么,足以限制服兵役?如何保护它不偷吃?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小心处理。这本书里说奴隶不降,必定被俘,诸侯不乐。我数一数,奴隶未必会堕落,堕落也不足为信;会打胜仗的,不会轻言放弃。行动需要时间,但行动需要时间。是的,很神奇。大家看了这个说明都很牛逼,因为他没有被袁崇焕的豪言壮语忽悠,而是提出了一系列非常专业和清醒的问题。想种地可以,但是怎么区分军民,怎么让军民共存,具体方法是什么,怎么做,怎么种田打仗,怎么打井,怎么让农民有战斗力,怎么轮换,老兵退伍怎么办,马怎么办,这个粮食收不收。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询问,表明朱由校绝对不是一个文盲或白痴,而是一个思维清晰的人。有他在,基本可以平衡朝鲜国内的力量。不要被任何太监或林东党所愚弄。林东党不一定是好的,宦官也一定是坏的。毕竟都是皇帝的打工仔。皇帝对谁用谁不用有自己的看法。看看朱由校的继任者崇祯皇帝,他是公务员最喜欢的皇帝。当他开始时,他打倒了太监,把权力交给了林东党。

如果林东党真的运作良好,那么大明应该繁荣。为什么一下子就跌了?而且一旦沦陷,投降的人有一半以上比太监还快。崇祯这个人才,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心腹,所以赵构才有桂可用。崇祯有谁可用?都是傻子。所以,如果朱由校多活20年,他可能已经熬过了大明最艰难的时期。最后,为什么朱由校喜欢木工?首先,人真的不只是做木匠,是一种爱好,也是工作。史书上记载:皇帝对边境局势观察非常敏锐。到时候东厂派人来关门,他们来报事情。被称为“比较忙”的人也工作,做木工真的是缓解压力的需要。如果你做过木工或者农活,你就会知道,其实这是一种享受。

很简单很纯粹。锤子是锤子,钉子是钉子。撞上了就对错了。不像这群阉割党的公务员,为了一个屁可以吵很久。他的大脑整天被噪音所伤害,所以他不得不做一些体力劳动。你看过《人民的名义》吗?高在压力大的时候喜欢锄地。

历史上所有的君王并不是都能够把权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有一些想要复制武则天道路的太后,就会搞出垂帘听政这样的一种形式来干预朝堂,干预政治,试图想要瓜分皇帝的权力。慈禧太后作为历史上比较臭名昭著的一个太后,她就曾经搞过垂帘听政这样的政策。但是在明朝的时候却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是因为明朝的大臣坚决反对当时的太后干预政治,并且态度非常的强硬,再加上明朝的君王也并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所以垂帘听政的事情才没有发生。

西李李康妃

在明朝的君王朱常洛去世之后,他其实为自己的长子朱由校留下了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就是朱由校的养母李康妃。李康妃虽然在宫中的地位比较低,但是她在朱常洛心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一直都受到朱常洛的宠爱。朱由校因为生下来之后母亲就去世了,所以就成为了李康妃的养子,李康妃对于朱由校的教养还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在朱由校长大之后,李康妃还牢牢地把握着他,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荒诞的抢太子

在朱常洛去世之后,朱由校迟迟没有被立为新的君王,而且一直被李康妃禁锢在身边,所以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非常的焦急。李康妃在大臣的心目当中就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太后,而且他们对于李康妃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满的,在这种不满的刺激之下,就出现了抢太子这样一个荒诞的局面。在朱常洛去世当天,杨链就组织了大臣们一起进入后宫把太子抢了回来,并且还一直不断地催促太子立名分。

左光斗煽风点火

在朱由校成功地成为了君王之后,他对于自己的养母李康妃还是非常忌惮的,而且对于她的处置还没有想出一个妥切的方法。这个时候左光斗就对犹豫不决的朱由校上书,并且矛头直指李康妃,李康妃听到左光斗炮轰自己的言论非常的愤怒,好几次想要召他入宫,但是都被左光斗果断的拒绝了。在这么多大臣的撑腰之下,朱由校终于发布了让李康妃移宫的命令,所以李康妃是没有机会能够垂帘听政的。

  清史第一迷案-----太后下嫁!

  一、“太后下嫁”之说

  河北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群山环抱,苍松掩映,乃清初顺治皇帝亲点的“万年吉地”,清代在这里先后修建了九座帝后陵和五座妃园寝,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位皇帝和众多后妃。今天,清东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进入陵区,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昌瑞山下一座孤立于风水墙外的陵园。仔细观览,于残垣断壁间仍可发现其规制相当特殊。该陵没有马槽沟、玉带河和券桥,但陵前建有神道碑亭。进入大门,但见其三座门位于享殿之前,隆恩殿已拆,仅存基址。有资料及旧照片显示该殿并非帝后陵中常见的歇山顶,而是规格更高的重檐庑殿顶,突显陵主的高贵尊崇。这就是昭西陵,陵中安葬的是清初有名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顺治皇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历经数朝,竭力辅佐儿孙两代幼主,定鼎天下,死后累加谥号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受到清室顶礼尊崇。她是清东陵安葬的辈分最高的人,但为什么却被置于风水墙之外呢?这就牵出了清初第一大疑案——太后下嫁。

  据野史记载,清朝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总揽朝纲,“出入宫禁,时与嫂侄居处,如家人父子。”而孝庄太后时当盛年,寡居无欢,认为多尔衮功高天下,又将帝位让给了她的儿子,忠心辅政,除非自己以身报答,不足以极其功,于是委身相事,借以笼络多尔衮。不久,多尔衮的妻子亡故,于是朝中范文程等大臣乘机鼓动皇太后与摄政王合宫,正式结婚,双方自然都很乐意。定下婚期后,就以顺治小皇帝的名义颁诏天下,宣称“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就这样,皇太后纡尊降贵,公然下嫁给了小叔子,摄政王多尔衮成了幼帝顺治的继父,其名号称为“皇父摄政王”。诏书中说得倒也直白,年轻的皇太后终于难守空闺,红杏出墙,自愿下嫁给刚刚丧妻的多尔衮。甚至有些小说中称,早在皇太极在世时,庄妃已与多尔衮两情相悦,暗渡陈仓了,此时结婚,终使两人夙愿得偿。

  据说,礼部为操办这次婚礼,还专门搞了一套特殊的婚礼仪规,洋洋六大册,称为《国母大婚典礼》,极为隆重,中外文武百官都上表称贺,蔚为盛事。就连远在浙东海岛上的南明抗清名将张煌言也风闻此事,特意写了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这就是说,太后的寿酒变成了婚宴的喜酒。

  但是,多尔衮死后,旋即被人告发谋逆,遭到无情的政治清算。孝庄的地位却越来越尊崇,由皇太后而太皇太后,自己反思起来也觉得改嫁一事荒唐,对不起前夫皇太极,无颜相见于地下。所以,她不愿死后被送回盛京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才嘱咐孙子康熙,将其葬于东陵。该陵建于风水墙外,即寓有贬抑之意,要罚她给皇家看守门户。如此等等,传说不一而足。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普通的民间寡妇茹苦守节,会受到表彰,立牌坊。如若再嫁,则难免遭到亲邻的非难物议。何况作为尊贵的皇太后绣球重抛,梅开二度,当然是惊世骇俗的旷古奇闻。此说一出,即广为流传,到民国初年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举凡谈前清掌故,莫不津津乐道,几同信史,以致后来有不少学者批评《清史稿》未能“秉笔直书”此事,为其阙失之一端。

  二、孝庄其人其事

  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或译作本布泰),野史传说中说她名叫大玉儿实在没有根据。她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科尔沁蒙古较早就归附了后金,并与后金联姻,以巩固双方的政治联盟关系。后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时年十三虚岁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吴克善伴送至后金新都辽阳,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三十四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也就是偏房。而早在11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已嫁与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九年以后的天聪八年(1634),已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又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于是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婚后,布木布泰接连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天聪三年(1629)生皇四女,后来受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天聪六年(1632)生皇五女,后来受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次年,又生下皇七女,后来受封为固伦端献长公主。三位公主,成年后分别嫁与蒙古贵族弼尔塔哈尔、色布腾和铿吉尔格。

  到了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称帝于盛京(沈阳),同时建立后宫制度,在其众多妻妾中分封了五宫后妃。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居次西宫——永福宫,皇太极颁给她的册文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写成,文辞简约:“……兹尔本布泰,系蒙古廓尔沁国之女,夙缘作合,淑质性成。朕登大宝,爰仿古制,册尔为永福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恪遵皇后之训,勿负朕命。”庄妃的姑姑哲哲当然是正位中宫为皇后,比庄妃后入宫的姐姐海兰珠被封为宸妃,位居东宫——关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其他两位西宫麟趾宫贵妃、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原为察哈尔蒙古林丹汗之妻,皇太极征服察哈尔部后娶之,并做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此,在后宫中,庄妃姑侄的地位是最突出的,除姐姐宸妃最受恩宠外,最年轻的庄妃也是比较受宠爱的。特别是崇德三年(1638)正月,宸妃所生被皇太极视为皇嗣的皇八子夭折,庄妃恰逢时机地于两天后生下了皇九子福临,更加抬升了她的地位。

  清代官书称庄妃曾“辅佐太宗文皇帝”,但在太宗皇太极时期,年轻的庄妃还不大可能在政治上有多少展露与作为。只有民间盛传“庄妃劝畴”的故事,为后来“太后下嫁”之说作了铺垫,似乎这位聪明美丽的庄妃娘娘惯施美人计。崇德七年(1642),明清松锦大战,关外明军的最高统帅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被俘,被押解到盛京。皇太极迫切希望洪承畴能够归降,为其所用,遂派范文程等一干汉族官员轮番前往劝降。但是,洪承畴似乎意志很坚决,不为所动,在狱中绝食等死,急得皇太极一筹莫展。一天夜里,牢门轻启,庄妃飘然而至,手进参汤,一席话打动了洪承畴,使其回心转意,拜倒在石榴裙下,归降了大清,后来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故事被很多文学作品演绎得很生动。但是据史书记载,洪承畴被俘之初拒不投降,却被皇太极抓住了他的思想弱点,亲自出马招降成功。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1643年9月21日),征战一生的皇太极因病身亡。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朝中出现了权力真空,造成诸王争位的混乱局面。最终,各派达成妥协,立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这时福临的生母庄妃作为五大后妃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八月二十六日(10月8日),福临即位登基,改年号为顺治,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虽然是个任性的皇帝,但在孝庄的督责下,各方面的学业还是比较优秀的。在他亲政后,孝庄仍时时告诫规劝其言行,使得他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可惜顺治英年早逝,孝庄于皇孙中亲自选择了不满八岁的玄烨继承帝位,自己再一次担负起保护、教化幼帝的重任,而其地位则进一步升为太皇太后,徽号累加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孝庄对康熙非常疼爱,幼时即将其留养膝下,并将贴身侍女苏麻喇姑拨出,专门照料服侍他。当然,孝庄对康熙的教育也十分严格。康熙后来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规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在康熙初年复杂的政局中,孝庄以自己的影响平衡着各种关系,尤其是她并没有继续从其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中挑选皇后,而是亲定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以索尼牵制专擅的辅政大臣鳌拜,体现了其政治家的胸襟与识见。康熙后来成功铲除鳌拜,也是与孝庄的支持分不开的。康熙没有辜负祖母的苦心和期望,很快成长为一代有作为的英主。他对孝庄也极尽孝道,祖孙感情极为深厚,晚年的孝庄是很幸福的。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孝庄以七十五岁寿终。弥留之际,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康熙遵嘱,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实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东陵风水墙内,反而形成阻隔。因此,该陵建于风水墙外乃顺理成章之事,毫无贬抑之意。

  三、多尔衮生前身后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为太宗皇太极异母弟。据说多尔衮相貌最像其父,深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曾有意将其作为自己的汗位继承人。但是,当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的母亲大妃乌喇纳拉氏被逼殉死,不满十五岁的多尔衮当然无力争夺汗位。在皇太极时期,年轻的多尔衮作战勇敢机智,很快以其卓越的战功、出众的才干和对兄长皇太极的忠心,超越几位兄长,被封为睿亲王,领正白旗,参决军国大事,并娶了庄妃的妹妹为妻。

  当皇太极去世以后,再次出现皇位之争时,很快就形成了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两派的严重对立。双方都握有重兵,多尔衮有两白旗的支持,豪格则有两黄旗的拥护,一时间剑拔弩张,各不相让。但是双方又各有顾忌,一旦刀兵相见,血溅朝堂,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最后,在五大臣会议上,多尔衮审时度势,拒绝了拥戴者对自己的推荐,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此议得到各方认可,既然立的是先帝之子,两黄旗大臣也无话可说,于是诸王大臣盟誓效忠,从而避免了在明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和相互残杀。多尔衮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却在粉碎政敌豪格皇帝梦的同时,大大强化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几个月后,多尔衮敏锐地抓住时机,接受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请求,亲率大军入关,击败刚刚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举占领北京。顺治元年(1644)九月,奉迎两宫皇太后和幼帝福临入京,定鼎中原,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梦寐以求的夙愿。在分兵南下继续征战的同时,他又取法于前明,制定各种内外制度。多尔衮总揽朝纲,尽心王事,在明清王朝更替的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权势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称号由“叔父摄政王”进为“皇叔父摄政王”,直至“皇父摄政王”,等于就是太上皇了。不过,多尔衮还是清醒的,他时时告诫诸王大臣不可谄媚自己而不尊朝廷,不尽忠皇上。

  然而,功高天下的多尔衮并不长寿。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塞外,于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病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滦平),年仅三十九岁。灵柩回京时,顺治皇帝亲率诸王大臣出城跪迎。顺治发布哀诏,追怀其功德:“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以疾上宾,朕心摧痛,率土衔哀,中外丧仪,合依帝礼。”接着,又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追封其元妃为“义皇后”,夫妇一同升祔太庙祭享,即视同一位真正的皇帝,极具哀荣。

  但是,当年帝位之争造成的矛盾在压抑多年后终于爆发了。多尔衮当政时,威信自专,对待政敌豪格不公,于顺治五年(1648)将其迫害致死,对当初反对过自己的两黄旗大臣打击压制,致使一些人对多尔衮极为愤恨,却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多尔衮一死,他们翻身的机会就来了。顺治八年(1651)二月,有人揭发多尔衮生前曾制有八补黄袍等物,于是诸王大臣群起攻击,称多尔衮专擅,有谋逆之心。刚刚亲政的顺治马上下诏,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开除宗室,追夺所有封典,籍没家产人口入官,其养子多尔博归宗(多尔衮无子,抚其弟多铎子多尔博为嗣),更有甚者,还将多尔衮陵墓平毁,鞭尸示众,并砍掉脑袋。短短两个多月内,多尔衮的名誉有了天壤之别。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后,多尔衮才得到彻底平反昭雪。乾隆皇帝专门发布诏谕,肯定多尔衮首先统兵入关,“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并称每览《实录》中所载其言行,“未尝不为之坠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能笃忠荩、感厚恩,深明君臣大义,尤为史册所罕觏”,断然否定了多尔衮有谋逆之心,“实为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因此,下令将多尔衮复还睿亲王封号,并追谥为“忠”,补入玉牒,仍令多尔博一支承嗣。多尔衮作为非常时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

  以上转自 芜湖论坛 作者:湖边竹

  http://wwwwuhubbscom/thread-13237-1-11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650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