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接。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计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你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若有拜访必须预先约定。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夫人很少在场。
禁忌
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敬重。不但电台定时播出国歌,而且影剧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国歌,观众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和韩族的不敬。
韩国人禁忌颇多。逢年过节相互见面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生气、吵架。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圾、扫地,更不能杀鸡宰猪。寒食节忌生火。生肖相克思婚姻,婚期忌单日。渔民吃鱼不许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别人家里剪指甲,否则两家死后结冤。吃饭时忌带帽子,否则终身受穷。睡觉时忌枕书,否则读无成。忌杀正月里生的狗,否则三年内必死无疑。
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迸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认为是粗鲁的。
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社交礼仪
在社交礼仪上,韩国一般不采用握手作为见面的礼节。握手时讲究使用双手,或是单独使用右手。在晚辈、下属与长辈、上级握手时,后者伸出手来之后,前者须先以右手握手,随手再将自己是左手轻置与后者的右手之上。 在韩国,妇女和小孩一般情况下,妇女不和男子握手,以点头或是鞠躬作为常见礼仪。 在称呼上多使用敬语和尊称,很少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要是对方在社会上有地位头衔的,韩国人一定会屡用不止。
服饰礼仪
社交场合中,大部分韩国人会讲英语,对讲日语的人没有好感。 在韩国,穿衣上不会过于前卫,是庄重保守的。男子一般上身穿袄,下身穿宽大的长档裤,女子一般是上穿短袄,下穿齐胸的长裙。
餐饮礼仪
韩国人在一般的情况下喜欢吃辣和酸。主食主要是米饭、冷面。菜肴有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等。总体来说,韩国人的菜品种不是太多,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比较清淡。一般来是说,韩国的男子的酒量都不错,对烧酒、清酒、啤酒往往来者不拒,妇女则多不饮酒。平日,韩国人大都和茶和咖啡。但是,韩国人通常不喝稀粥,不喜欢喝清汤。韩国人一般不喜欢吃过油、过腻、过甜的东西。不啻鸭子、羊肉和肥猪肉,至于熊掌、虎肉。吃饭时,一般用筷子。为环保,韩国人的会为你提供铁餐具。与长辈吃饭时不许先动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用餐完毕后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饭时,不宜高谈阔论。吃东西时,嘴里响声太大,也是非常丢人的。在韩国人的家里宴请时,宾主一般都是围坐在一张矮腿方桌周围。盘腿席地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都是不允许的。
习俗禁忌
韩国人珍爱白色。国花是木槿花,松树为国树,喜雀为国鸟,老虎为国兽。忌讳数字是"4"和"13",在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相似的"私""师""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日本货。
韩国有男尊女卑的讲究,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坐下时,女人要主动坐在男子的后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声谈论。
民俗风情
一、姓氏与乡亲观念
韩国人的姓名大都三个字,少数是二个字。第一个字是姓,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是名,其中有一个字表示宗代,这个字一般附在男子的名字中,每一代都不同,可任意放在第二个或第三个字的位置上。据李朝末期《增补文献备考》记载,韩国的姓氏计有496个,但在1960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只有411个,其中最大的10个姓氏是:金(约占217%)、李(约占148%)、朴(约占8·5%)、崔、郑、姜、赵、尹、张、林。大多数是单姓,少数为复姓,如鲜于、雨宫、冈田、长谷川等。法律规定,同籍贯同姓不能结婚。如擅自强行结婚,不仅父母不予承认,而且政权机关也不予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近年来,要求取消这条规定的呼声很高。
韩国人"血缘"、"乡土观念"非常强,亲戚关系网特别发达,即使是远亲,交往也都比较膊,同乡往往是见面熟。政治关系也受地域观念的影响,选民一般只支持本地区的候选人。强烈的乡土观念也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如庆尚南北道与全罗南北道就存在地区对立。一千多年前,庆尚道是古代新罗国家的发祥地,金罗道是古代百济国家的所在地,后来新罗灭百济统一了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自古至今统治韩国的大多是庆尚道人,朴正熙、金斗焕、卢泰愚和金泳三等四位总统、大财阀李秉哲(三星)、具仁会(金星)、金宇中(大字)和70%-80%的军队高级将领都出身于庆尚道。而在野党最有名的***金大中、反对独裁政权的著名诗人金芝河等均出身全罗道。1980年的光州反政府暴动也是发生在全罗道。
二、礼仪与忌讳
(一)礼仪
韩国受儒家教育的影响很深,礼仪方面的特点是重视地位、辈分、老幼、男女之别,对地位、辈分高的,对年长者和男性都要表示尊重,说话要用尊称(韩国语持有的语法形式),见面要先问候,同行时要让路,不能走在他们的前面。在家庭中,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提倡“贤妻良母”气家务劳动几乎全落在妇女身上。男女7岁以上不能同席。家庭经济好些的,妇女婚后大多不参加工作,即使参加工作,报酬也比男子低。近年来女权运动有所发展,争取男女平等、同工同酬,要求将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从43岁改为50岁等。
1、问候认识的人见面时,一定要相互问候,可视身份关系用点头、鞠躬、握手或拥抱等形式。
2、介绍家里来客人时,父母与客人相互行礼,再向子女介绍每来客的身份、称呼,并要求子女向客人们行鞠躬礼或行跪拜礼。如是在工作单位,则先将本单位的人介绍给来访的客人。
3、招待韩国人十分好客,招待客人往往是尽其所能,将家中最好吃的都拿出来,而客人应尽量多喝多吃,吃得越多越能显示感情的深厚。韩国男子普遍好饮臼酒,且酒量很大,互相敬酒,边喝边谈边唱,极为热闹。中国史书《魏史东夷传》中就记述了韩国人饮酒、唱歌、跳舞的习俗。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1年的调查统计,韩国每年每人平均消耗的白酒量是92公升,名列世界前茅。饮酒时按身份、辈份的高低就座,依次斟酒。位高者先举杯,依次相随。地位相差太大的人不能同桌而饮,因情况特殊不得已时,地位低的人应背脸而饮。相互碰杯时,身份低的人应用杯沿碰对方的杯身,不能平碰,否则是失礼。地位低的需向地位高的人敬酒时,应征得其同意,上前敬酒时,先鞠躬,说些祝贺的话,右手持瓶,左手托瓶底。要注意的是,敬酒人只斟酒,而不陪饮,离开时也应鞠躬。接受敬酒的人要说些答谢的话。身份地位相似的人相互敬酒时,要相互斟酒,碰杯对饮。
4、敬烟向客人敬烟也是韩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但是,一般情况下身份地位低的人不能在身份高的人面前抽烟。子女绝不能在父母面前抽烟,更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
5、注意穿袜子进韩国人家里要脱鞋,到韩国式食堂进餐也要脱鞋,因此一定要注意穿干净的袜子。袜子不干净或有破洞是失礼行为,被人看作没有教养。入座时,宾主都要盘腿席地而坐,不能将腿伸直,更不能叉开。
(二)忌讳
韩国人普遍忌"四"字。因韩国语中"四"与"死"同字同音,传统上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韩国没有四号楼、四层楼、四号房,军队里没有第四师,宴会厅里没有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点烟不能连点四人。此外,孕妇忌打破碗,担心胎儿因此而裂嘴;婚姻忌生肖相克,婚期择双日,忌单日;节庆期间要说吉利话;男子不要问女子的年龄、婚姻状况;打喷嗖、打幅时要表示歉意;剔牙要用手或餐巾盖住嘴;交接东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传统观念上认为"右尊左卑",认为用左手交接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等等。
三、服饰和帽饰
现代韩国男子多穿西装,女子着连衣裙,款式很多。传统服饰富有民族特色,男装主要有袄、裤、坎肩、长袍等。袄多为白色,称"则高里",袄的右襟在里,左襟在外,用袄带在右胸前系以一定式样的活扣。裤称"巴基",裤的裆、腿和裤脚都较肥大。坎肩套在袄外,颜色花纹较丰富。女装的最大特点是袄短,紧贴身。裙子分长裙和筒裙,长裙长及脚跟,是婚后妇女穿的,婚前妇女穿筒裙,长及小腿,腰间有许多细糟。妇女做饭洗衣时还穿围裙,称"幸州裙"。"幸州裙"的名称是有历史来历的。传说公元1593年2月,日本出兵围攻离汉城20多公里的幸州山城。城中军民在权律将军指挥下,进行决死战斗户。幸州就妇女用围裙运石头支前,有力地鼓舞了守城将士的士气,打败了敌人,守住了城堡。从此,韩国妇女系的围裙就改称"幸州裙"。
韩国妇女喜欢戴头巾。头巾分为三角巾和四方巾,料子有丝绸、缎及化纤等。有的印花,有的绣花,年老的妇女多用白头巾。男子外出劳动、旅行或生病在家时,头上常缠一条毛巾,既可防尘土,又可擦汗洗脸。韩国民间传统的男帽式样很多,大体有:1、岩巾。用马尾编成的一种帽子,顶部前低后高,呈梯形,现在戴的人已很少;2、笠男人戴的一种宽檐帽子,最流行的是一种黑笠,呈圆筒状,罩于头顶,帽檐很宽,用来遮阳、挡雨雪。制作的材料为芦苇、竹箴、松箩、绸缎、棉布、纸和马察等;3、冠。亦称纱帽,用人发或黑色马寨编织而成。有方形、扇形和复翼形等。男人尤其是老年人有戴冠的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四、饮食习惯
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有“食为五福之一”的说法。韩国菜的特点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韩国人的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八珍菜的主料是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椿梗、藏菜、蘑菇八种。
韩国人特别喜欢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酱是平时不可缺少的调味料。这与韩国气候寒冷湿润、种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湿有如泡菜是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备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萝卡洗净晾干之后,加辣椒、蒜、葱、海鲜等各种调味料,用大缸掩渍起来,密封半个月至1个月后食用。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腌制泡菜的独特手艺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韩国人爱吃牛肉、鸡肉和鱼,不喜欢吃羊肉、鸭子以及油腻的食物。狗肉是他们喜欢吃的肉食之一。
韩国多泉水,泉水干净清凉甘美,因两韩国人一般不喝茶和开水。
韩国人都习惯在矮桌上吃饭,小桌上摆有饭碗、汤碗、盛酱的小碟,以及装小菜的盘子。吃饭也使用筷子和汤匙。
韩国著名的乡土名菜主要有:各种生鱼片、木浦臭酶鱼、光州炖乳猪、烤牛肉、生拌牛胃(即牛百叶)、人参鸡、神仙炉(即悦口子汤,类似中国的火锅)。
韩国人的饮食离不开脆制品,种类很多,主要为泡菜和腌鱼。
韩国人喜爱喝汤。汤是韩国人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就餐时所不可缺少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大酱汤、狗肉汤等。
韩国人常吃甜点、糕点和面食,主要有麦芽糖、油蜜果、打糕、蒸糕、发糕、甲皮饼,油剪饼、冷面等。
韩国人的日常饮品,包括酒类和软饮料两大类。三亥酒是一种浊酒,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罗、百济、高句丽时期。因系农家当酿制,俗称农酒,清蜜混毡,但酒精度低,清凉可口;此外,还有保存期长的清酒和适宜冬天酿制的甘酒。软饮料主要有民间自制的花茶和柿饼汁,前者与中国的花茶同名而实质不相干,后者多在元旦时饮用。
五、人生习俗
韩国人从出生到成人,要举行许多仪式,现在已逐渐简化。传统的仪式主要有:
挂禁线生孩子的人家,必需在大门上拦根草绳,俗称禁线。如生男孩,就将木炭、松枝和辣椒夹在草绳上;如生女孩,就将木炭、松枝和纸条夹在草绳上。禁线要挂21天,凡服丧与患有病者均不得进入。
三七婴儿出生后的第兰个7天称兰宅,婆婆要为产妇做特别好的食物,并把蒸糕和海菜汤分送给亲戚、朋友和邻居,表产妇和婴儿健康无恙,此后近亲可来探望。
取名一般由父亲在满月前为婴儿取名。
卖子有些家庭怕孩子夫折,就认树木载文在壁为父,祈其保佑孩子无病无灾、健康校寿。为此,小孩的名字要作相应的改动。
百日婴儿出生100天称百日。这一天要宴请亲友和邻居。客人们向产妇和婴儿赠送小衣服和礼品,祝愿婴儿健康成长。
周岁小孩出生一周年这一天交母给樱儿穿上彩虹衣服进行“抓周”到了现代,多为孩子周岁留影纪念;然后亲戚朋友前来祝贺,主人设宴招待。
冠礼男子20岁时进行加冠礼节,表示已长大成人。古代冠礼礼仪式繁缛,现在已大大简化,甚至不再进行了,仪式一般选阴历正月的吉日进行。
笄礼女子年满15岁举行结发插替的仪式,一般由受笄者母亲主持。
花甲60周岁生日称花甲。祝贺花甲是家庭的一件大事。仪式一般在长子家中进行,亲戚朋友也来祝寿。祝寿仪式很隆重,儿孙、亲朋按辈份依次施礼,赠送礼品,祝老人长寿。
进甲70周岁为进甲。父母到了进甲之年,子女们要为老人祝贺生日。仪式与祝贺花甲相同。
六、民间游艺及农乐歌舞
(一)民间传统游艺
韩国人民自古以勇敢、智慧、乐观而著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学习和发展了许多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游艺活动。
秋千韩国妇女和儿童逢年过节时的一种传统游戏。比赛时以高度决定胜负。一般是指定一个树梢为目标,看谁能踢到或咬到。有的是挂一个铃铛,秋干越荡越高,铃铛也越升越高,直到脚碰不到为止。
挠挠板韩国妇女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性。每当农历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妇女们穿上节日服装,聚集在一起,参加烧晓板活动,尽情欢乐。有双人跳、四人跳,既可比高度,又可比翻跟斗、钻圈等惊险技巧。
绩麻韩国妇女用麻或棉纺线时,往往是十几户甚至几十户在一起,相互帮助,边劳动边唱歌。
场院舞在农家场院举行的一种舞会。舞会开始由乐队进行演奏,继而姑娘们持手绢表演舞蹈,接着青少年跳刀舞,最后是箫笛等乐器独奏。
摔跤亦称角戏、角力、角抵,是韩国人男子传统的节日体育比赛活动之一。冠军可得大黄牛一头,其余的按名次可猪、羊、鸡、鸭奖品。
射箭韩国男子喜爱的节目竞赛项目之一。根据射的距离远近和中靶环数多少而定名次,比赛时,选手们身穿民族服装,场面极为壮观热闹。
拔河节日时常举行倒的一种附传统姗游戏,参加人数常达几百至几千。韩国的拔河与一般的拔河有很大不同。拔河用的草绳有主干绳分支绳之分,根据参加人数,确定绳的粗细长短,几百人参加比赛的主干绳直径为50-60厘米左右,长300-400米,每隔1-2米拴一根分支绳,多的有100多根支绳。正月十二日和十三日,先举行两村儿童的拔河比赛,规模较小。第二天进行大规模的成年男子拔河比赛。胜方除奖品外,还可扛走负方的全部拔河绳,回村举行庆功活动。
马术人骑在马上表演各种技巧。有单人表演也有双人表演。
除上述活动外,还有投石战、车战、掷骰、赛风筝、投壶、游览胜地、升官图等娱乐游戏。
(二)农乐歌舞
农民自春天准备耕种开始,到秋收为止,根据劳动内容不同,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比较主要的劳动歌有:送肥歌、春耕歌、插秧歌、打麦歌、磨镰歌和丰收歌等。主要的舞蹈有农乐舞、互助舞和嗡嗨呀舞等。
七、住房
韩国民间的传统住房很有特色,反映了韩半岛温和美丽的自然条件和过去人们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的特点。传统的住房都是平房,根据住房的位置和布置,可分为以下三类:
单排房由里间、外间和厨房组成。每个房间都有向外开的门,各间还有相通的小门,里间和外间的正面有前廊。里间和外间的地面为一长方形火炕,中间用拉门或间壁隔开。单排房前院有篱笆院墙,正面有大门。
双排房由后面的正房和前面的门房组成,中间两侧以篱笆连接,构成庭院。正房由里间、外间、前廊和厨房组成,门房中间有门洞,右侧有客房,左侧分为客房与畜舍。庭院有正门和侧门,来客从正门出入。
直角房由正房和厢房连接而成直角形。正房与厢房相接处有一宽敞厨房。正房由厨房、里间(有的里间又分上里间和下里间)、外间和前廊组成;客房分上客房、下客房和小走廊。每个房间都有向外开的门,相邻房间还有小拉门相通。以篱笆围成庭院。
四合房亦称井字房,是一种四合院型的住宅,由直角房加上厢房和门房构成。厢房有两间库房,有的也住人;门房有两个房间和简易厨房,还有门洞和畜舍。
客人串门须先打招呼,主人回话后,客人把鞋脱在走廊,从正门进入外间,不能从厨房或里间进入外间。有厢房的家庭,专门设有客房,客人在客房与主人叙话。‘"…'
以前封建礼教严格的家庭,成年男子一般不进厨房,男客人更不能随便进入厨房。现在虽已不注意这种习惯,但男客人无特殊情况也应尽量避免进入。
八、婚姻及丧葬
(一)婚俗
韩国的婚姻习俗是传统婚俗、新式婚姻和宗教婚礼并存,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韩国的婚姻习俗发展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结婚年龄从低渐高,过去13~14岁甚至更小的男孩就要娶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妻子,目的在于早抱孙子,并由妻子把丈夫侍养成人。现在法律规定男子20岁,女子18岁才能结婚,但在实际生活中,男女都致力于工作和学习,结婚比法定年龄还要晚。二是婚礼从繁变筒,费用大大减少。无论是结婚程序、宾客人数或是庆贺延续的时间和方式等等都日趋简化,使人们从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中解放出来。新式婚姻是自由恋爱,订婚仪式可有可无,结婚仪式各地虽不尽相同,但大体有如下程序:在音乐声中,穿着婚礼服的新郎、新娘入场,相互致礼;主婚人介绍新郎、新娘简历,宣读结婚证书,新郎和新娘互换礼品;主婚人致词,男女方代表讲话,新郎、新娘致答词,来宾致词祝福;在乐曲声中新郎、新娘退场。仪式结束后,由男方设宴招待客人,人们载歌载舞,为新人祝福。
韩国传统的旧式婚姻程序多,礼仪很繁杂,大体包括以下程序:议婚经媒人介绍,男女双方家长为自己的儿女商议婚事和订立婚约称议婚。按惯例,男女双方是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订立婚约的。
纳彩订婚时,男方派人给女方送聘礼,亦称"送函"(本盒)。函内装书信与青、绿两色的彩缎,供女方做上衣和裙子用。女方还要复信。
纳币结婚时,男方用两个箱子,分别装"礼状"(书信)和礼品。礼品用红丝线系好,先装红缎,后装青缎。箱子由男方未婚的亲友送到女家。
涓吉结婚前,女方将选定的结婚日期函告男方称涓吉。婚前女方要按双方的四柱、五行进行占卜(称"宫合),并选择结婚的良辰吉日。
迎亲结婚当日,新郎早起,穿好结婚礼服(纱帽、团领、胸背、绣带、黑靴),向父母行拜礼,由父母到祠堂告祝拜祖。此后,新郎骑马与随行者一道去新娘家迎亲。随行者中的上客,系指新郎的父亲或叔父,需抱"木雁"同行。一路上撒盐,以示视贺。新娘头戴丝绒花冠,身穿美丽的彩虹婚服,向父母告别,父母则再三叮嘱要孝敬公婆,注意礼节。亲属簇拥新娘,送到中门。在院中,新郎与新娘进行"奠雁"仪式。所谓"奠雁",就是指新郎抱雁进入女家,置于桌上,并拜见岳母,请她给雁喂面条,表示新婚夫妇将如大雁一样爱情专一,白头借老。献雁之后,新娘出来会见新郎,相互鞠躬,以蓝、红两色丝线连结手腕,共饮三盏交杯酒,并交换结婚戒指。接着新娘在母亲或亲属搀扶下来到轿前,新郎掀开轿帘,新娘进入轿内。新郎骑马在前引路,花轿尾随其后。路过城惶庙时,要以白布条拴在庙前。花轿到新郎家后,新郎下马入院,花轿随后越过用草燃起的篝火,才能进院门。迎接的人向花轿投撒豆粒。院子的地上铺着草席,桌子上点着一对花烛,放着二个插有松枝和竹子的花瓶,几盘栗子、枣子和柿饼,另外还放有一只母鸡和一只公鸡。新娘下轿入院时,先向雁(由新郎家的人抱着站在院里)鞠躬致敬,与新郎对拜,相互敬酒,宴请宾客,进入新房。进新房以后,新郎揭掉新娘的盖头,亲戚朋友可以捅破窗户纸偷看,因此房中往往备有屏风,以利遮挡。新房中的烛火不能用嘴吹灭,必需用筷子或剪刀剪灭,否则据说夫妇之中必有一人会失去好运。结婚时,新郎、新娘一定要吃两样食品,一是冷面,面条长,象征白头借老幸福安康;二是圆形的大年糕,象征花好月圆,夫妻相亲相爱,生活美满。婚礼当天要宴请宾客。
披露宴婚后第二天,新娘拜见公婆后,公婆为答谢新娘而举行的家宴叫披露宴。要邀请亲友和邻居参加,对因年迈或贫寒而不便赴宴的人,要送去酒食和菜肴,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关心。
再行结婚仪式后的第三天,新郎和新娘去妻子家拜见岳父、岳母及亲戚,这叫再行。
觐亲新妇回娘家拜见双亲称现亲。婚后两个月或满一年时,新妇由丈夫或公公陪同,带着食品和礼物回娘家拜见父母。个别地方有三年之内不许觐亲,甚至终生不能回娘家的习俗。但聪明的人想出了中途相遇的补救办法,就是亲家之间,事先约好时间、地点,婆家为媳妇备好食品并送到约定之处,同娘家人会面并在野外聚餐。
以上这种传统婚俗,不仅礼仪繁多,而且带来很重的经济负担。现在民间逐渐出现新式结婚仪式,但仍有些人沿袭传统婚俗。
1、寒食节的来历
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
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2、寒食节的习俗
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扩展资料:
主要价值
艺术
寒食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被《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反复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启蒙读本《古文观止》,《中国散文鉴赏》第一篇就是"介之推不言禄",成为中国古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在历代诗词作品中,题咏寒食节的诗词从战国屈原、西晋孙楚到现代从未间断,仅全唐诗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诗词及元曲也有一百余首,涉及唐玄宗、张说等历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成为研究中国诗词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胶州风俗习惯青岛婚丧嫁娶风俗
节令习俗
年除日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年除日,即除夕。是日,做供品、办酒菜、挂年画、贴春联,中午合家团聚吃隔年饭,下午到祖坟前烧纸磕头,告祭祖先回家过年。各家堂屋正北要挂财神像、挂祝子、列祖位、摆供品、香案。院内撒干草、马料。晚烧香,包过年饺子。三巡香后,接回灶神,做好过年的一切准备。晚上,旧时守岁至新年开始。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部分封建迷信习俗渐减,但鞭炮、礼花的品种、花样和数量大增,欢乐喜庆气氛益浓。
过年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在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除夕夜子时起,新年伊始。旧时,在供桌上供素饺子,并由家长为首,儿孙相随开门接神,焚纸马、酹酒浆、叩首拜。全家人穿新衣、食素饺,俗称过大年五更。此时只许说吉利话,为避免禁忌词语,多不许小儿说话。饭后,子孙辈于供桌前依次给长辈磕头拜年。父祖则分给 “压岁钱”,盼孩子们长命百岁,福寿双全。拂晓,邻里亲友互致庆贺,作揖口呼“恭喜”、“发财!”谓之拜年。建国后,此节依旧,但祭神、祀祖等习俗已不盛行。机关、团体盛行团拜,慰问烈军属,送光荣灯、光荣牌成新风俗。
正月十五 即元宵节,主要活动为张彩灯、踩高跷、“打灯虎”、放鞭炮、虔“拴孩”、游寺庙、放焰火、吃“元宵”(汤圆)。农村有做“神虫”、面油灯的习惯。晚上将面神虫放在粮囤,将面油灯放在祖坟、庙前,院内院外处处灯火。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续灯。此三日,白天高跷、旱船、秧歌等民间杂耍演于街市(农村各村相互串演),热闹非常;夜间,街市、庙宇、店肆均张挂彩灯,灯上写有谜语为“灯虎”。人们看花灯、“打灯虎”、放鞭炮、点“焰火”,童稚各打彩灯到处照。各庙宇开山门迎香客,善男信女罗拜佛像前;寺内香烟缭绕,烛光闪耀,钟磐声声,纸灰纷飞,一派迷信气氛。胶城钱市街财神庙中,香烟尤盛,拜神者多为不育**,手捧红线,套于佛前泥娃颈上,叩首再三,以求生子,此为“拴孩”。各寺庙游人如堵,常有母子被冲散者,儿啼母喊,加上鞭炮交响,震耳欲聋之声深夜不衰。1945年后,庙宇多废。建国后,“拴孩”等迷信活动已无人相信,但庆元宵活动依旧,尤其彩灯加以电器化,质更好,量更多。1983年元宵之庆,盛况空前,新花样彩灯数以千计,焰火以万数。胶州城区花灯齐放,游人比肩接踵,欢声笑语不绝。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也称龙抬头,谓龙开始治水,春雨将临。主要活动为“打囤子”,凌晨各家于院内、场中,用草灰圈画囤子形,囤边画梯子,“囤子”中心置五谷数十粒,以此预祝五谷丰登。并炒黄豆、炒“旗子”(鸡蛋、白糖和面粉做成的菱形小块)为节日食品,以祝人丁兴旺。
清明 胶州民间也称“寒食”。虽有禁火三天以寒食纪念介之推的故事流传,但禁火习俗已除。主要活动为扫墓和春游、放风筝、植树。节日大都食炒面和菠菜豆腐做的“青龙白虎汤”。建国后,大批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以缅怀忠烈和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五月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端阳节”、“五月节”,相传是为纪念诗人屈原。此日吃粽子,儿童的手腕、脚踝系五彩线,谓“端午线”,据说能防蛇蝎。耳鼻中涂雄黄,谓能避瘟疫保平安。日出前,青少年去野外以巾沾露水擦眼,谓能防眼病,称“拉雾露”。家家门窗悬艾,谓能驱恶魔。囊裹朱砂,谓能祛邪祟。食小蟹,饮雄黄酒,谓能防百病。
过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谓过半年,一般只吃顿饺子。
入伏 入伏多农历六月,是日吃面条,谓吃入伏面。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因时逢雨季,胶州流传喜鹊搭桥,织女落泪等神话故事。此日,妇女做各式印花小面食,以线串连,称为“巧饽饽”。当晚,少女齐集一堂,做素饺子、瓜果在院里摆供,向织女祈祷,请求帮助提高缝纫刺绣技巧,因名乞巧节,现农村仅存做小面花的习俗。
八月十五 即仲秋节。当晚,家家陈案皓月之下,供以月饼、西瓜、葡萄和苹果等,焚香祭月老。人们边吃月饼边赏月,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旧时这一天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等活动。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农家节。此时农事结束,场屋门关闭,雇工回家另谋生路。建国后,农民多在这天改善生活,以庆丰收。
过冬 即冬至,农家要上坟、烧纸,摆供品,祭祖先。全家吃顿饺子。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此日,民间兴以8种粟米干果煮粥喝,谓“腊八粥”。旧时塾学开始放寒假,塾师解聘。家家扫尘,准备迎接新年。
辞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又称小年,旧时以糖瓜(麦芽糖)水果供灶前,焚香烧纸马,谓送灶王爷上天。建国后此俗大减,有的仅晚饭吃水饺。
生活习俗
服装 解放前乡民服饰所费,占总收入的一、二成,衣料有土布(俗称小棉布)、“双龙”白布和蓝色的“阴丹士林”布。男上衣为对襟褂、对襟袄,布扣、两个口袋。裤子为直裆带腰宽腿单、棉裤。女上衣为右偏襟褂、袄,裤与男式相同。冬季男女均用扎腿带子扎裤脚。男帽为毡帽头、三大扇帽,男鞋有双脸布鞋、圆口鞋;女鞋多为绣花鞋。冬季,也兴蒲鞋、毛窝子鞋。夏天也兴草鞋,俗称三里(亨)儿。建国后,男装兴国防服、中山服、学生服,女装有列宁服和各式大翻领、小翻领上衣。80年代,人们衣着多姿多彩,讲究款式先进新颖大方、流行色。衣着质料趋向化纤布为主。
饮食 建国前,多数城乡居民终岁辛勤所得,十之七八用于食。冬季朝夕两餐,主食为甘薯杂以粟、豆、高粱、小麦。春夏秋三季每日三餐,食粟居多,杂以薯干、小麦。蔬菜普遍多食白菜、菠菜、韭菜、萝卜、茄子等。常年有自制的腌萝卜、腌辣菜和自制的豆酱。普通饭为饼子、粘粥和小豆腐。喜咸甜,厌酸辣。平民改善生活、过节、待客以面条、饺子为上。建国后,群众生活提高,一般食用玉米面饼子和窝窝头、白面馒头。1983年以后,小麦产量大增,人们以白面做主食。
房屋 清末民初,乡民住房喜南向,3间一套居多,堂屋(正面)居中,东西两间寝室;也有的一套5间,寝室还有里间。寝室设土火炕,堂屋设锅灶二套,烟道通过寝室火炕。每间屋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建国后,住房逐步改善。实用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1983年以后,草房已绝迹,建房多讲究宽大、明亮、卫生。
用器 清末民初以来,胶州居民日常家具以木器为多。富户,间有红木名贵家具。70年代开始,兴写字台、大衣橱、木制椅子。80年代兴沙发、茶几、高低柜、书橱、综合橱、电视橱和各式软硬铁制折叠椅子。
取暖用具 建国前农村主要靠火炕或火盆,有少数人家生煤炉子,俗称憋里气炉子。80年代,有人开始自装家用暖气。
炊事用具 有锅灶、风箱。锅盖为高粱挺秆做的盖垫。竹筷子、黑瓷碗、白瓷碗、陶盆、水瓢、水罐。建国后,家家有暖水瓶和茶、酒具。黑瓷碗逐渐淘汰。80年代使用液化气炉灶者迅速增多。
照明灯具 清末民初为豆油灯,60年代以前民间多用煤油灯,70年代,农村逐步普及电灯。
礼仪习俗
嫁娶喜庆
说媒 民国以前,胶州男女婚姻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十五六岁,其母便央媒人找门当户对的女家求亲。如女方向男方求亲,称倒提媒。经媒人说合后,双方便开始暗地打听情况,无非是相貌、性格、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称捎亲。有的还要合“八字”,看双方是否有冲克。如各方面均满意,即可决定婚姻。
定亲 男女议定吉日,男方备好首饰、衣物及猪肉、鲜鱼、点心等礼品,由男方家长或代理人同媒人一起送至女方。女方设酒宴款待来客,还要以鞋、帽和绣花腰带或文房四宝等物回礼。男方的彩礼和女方的回礼根据经济状况,多少不定。
下媒柬 男方在印好的媒柬上写“抑候金诺”或“抑希金诺”,并由家长和女婿具名。然后附以丰厚礼品送至女家;女家收礼,在回柬上写“敬答玉音”,并由家长具名,另备鞋帽等礼品,与男方互换媒柬以示情意相合,故又称“投契”。也有作为书面依据,以防反悔的作用。
送日子 男方将结婚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叫“送日子”,喜期的择定,受封建迷信约束。择定结婚日期后,还要附迎婚帖,上书新婚冠笄,坐帐、开面、梳妆及上下轿的面向与送迎女客所忌的属相等。到女方“送日子”时,女方所要彩礼必须付齐。
迎亲 迎亲前几日,男女双方的亲友邻居多馈赠礼品或现金,以示祝贺。给男方送礼为“看喜”,给女方送礼为“添箱”。男方自结婚前2~3天开始请送礼者喝喜酒。迎亲日,男女双方大门贴喜联,男方多用“关睢兆瑞,麟趾呈祥”;女方多用“礼隆往送,诗咏于归”。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前后,富家迎亲都乘花轿,新郎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帽插宫花,身披红彩绸,一身状元打扮,名曰“小登科”,坐在前轿。后轿一般乘一男童押轿。新郎轿至岳母门前,女方陪客迎到大门,彼此行礼,进厅入席,饮茶进膳。新娘要上戴凤冠,穿莽袍,披云肩霞帔,无论冬夏内衬棉袄棉裤,取“厚道”吉祥之意,还要系玉带,蒙上罩头红。下穿八摺绣花罗裙。迎娶至男家,夫妇先拜天地,新娘被架进新房,按预定的方向盘腿端坐炕上,谓坐庐帐。须不言、不笑、不动,任凭晚辈男女嬉闹,谓之“闹喜房”。婚后第二日,女家迎新娘回家,称叫二日;翌日返夫家叫回三;第四天夫妇一同到女家,叫望四日。结婚时期的应用物品尚红忌白、尚双忌单,被褥衣物的缀物多用花生,象征长生不老和花花着生儿育女,再用红线串系红枣、栗子、清钱,多处放置,以兆早生贵子。民国年间,胶城及附近村庄有自由恋爱成婚者,也始有文明结婚仪式,结婚行鞠躬礼。席间,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要在结婚证书上盖印,征婚人和来宾代表要致祝酒词。有的用军乐,有的摄影留念。不过,文明结婚人数过少,极难推行。建国后,男女双方都注重事先经过了解熟悉,双方同意后,并符合婚姻法,便到政府登记结婚。婚娶礼俗大减,彩轿、吹鼓手、仪仗队废除。农村尚有拜天地、坐庐帐等旧习。城镇和部分村庄的大多数青年多崇尚新事新办。迎娶多用马车或自行车,婚期多择定元旦、“五•一”或国庆节等节假日。亲友邻居送贺礼,男方设酒宴热闹一番。70年代末期开始,婚事日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颇盛。也有男女双方置办新家具,单位组织举办集体婚礼,有的则实行旅游结婚。
生孩子 婴儿出生第三天,设宴请客叫过三日,婴儿的外祖父家要在第8天或第9天(男8女9)送面卷子、鸡蛋、红糖、油条、猪蹄、小米等物,谓送汤米。亲友邻居也适量送汤米,回赠的礼物中定有染红的熟鸡蛋。婴儿生后百日,亲友再次赠送银手镯、脖锁、小儿衣物等,谓送百岁。有俗语:“姑家的裤,姨家的袄,妗子的鞋穿到老”。
过生日 胶州一般人家,无论长幼,每逢过生日都要吃面条以示庆贺,称吃“长寿面”。又忌喝粘粥,有俗语:“喝了粘粥,一年糊涂”。富裕家庭,凡年过6旬的生日叫寿辰,要大庆。亲友赠送寿幛、寿联、寿匾、寿画,一般写“福如北海,寿比南山”等祝词,画是寿星图、松柏图、仙鹤、寿桃图等,也有送糕点、猪肉和钱币的。主家要设宴款待宾客,吃长寿面,喝长寿酒。80年代,人们对过生日、祝寿越加重视,亲友和儿女赠送寿辰蛋糕、高级点心、糖果等。有的子孙辈过生日也是大操大办,请亲朋喝酒。
搬家 亦称乔迁,迁入新居要贴对联,一般写“移来新舍寓,还是旧邻居”。并向邻居馈赠面条等食品,称认邻舍,表示睦邻。亲友们要馈以馒头、猪肉、糕点等表示祝贺,称为烧炕。主人宴请宾客为谢。
丧葬祭祖
报丧 丧主请人将死者逝世及安葬的日期通告亲友。
入殓 旧时胶州用棺椁,兴土葬。死者咽气,全家恸哭,谓“报庙”。翌日晚,丧家到土地庙焚纸、香和纸扎的轿、马,谓送盘缠,亡人的长子手执长棒,站在方凳上高呼指路。死者脸遮黄表纸,口含铜线,手握小面饼(富家有的握金银),穿戴成套寿衣冠,被褥具全,由儿女亲属将尸体抬入棺内。棺内放香、纸灰等杂物,盖棺封口,外敷黑油漆,置于当门屋正北,外加遮灵帐,灵前没饭桌、瓦盆、灯罐和五谷囤,儿女守灵,亲友吊唁。1968年以来实行火葬,把遗体送往火化场,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当门正北,设供吊唁,或寄存火化场骨灰厅。
戴孝 父母亡故,儿子穿白孝衫、鞋上表白布,戴孝帽并扎白布条,腰束苘绳,手执柳木哀杖,女眷头顶白布褡头,侄孙按辈份穿孝服。建国后,逐渐改为臂佩黑纱。若死者男性,其儿女左臂佩黑纱;若死者女性,黑纱则佩在右臂。
出殡 旧时出殡,富贫相差悬殊。富家出殡设棺罩、灵床、主楼、旌幡,还有仪仗队和鼓乐队,并有纸扎的童男女,有的还设打路鬼、开路神,大摆路祭。死者的长子和其他子孙或亲友都要按照辈分和身份,分别穿白衣、披麻戴孝,耳旁挂棉球,手持哀杖,哭送灵柩至墓地。埋葬前,在坟地焚烧纸扎的童男女,并在圹内随葬陶器和铜、铁、锡、漆制器皿。棺材下葬后,仪仗返回,称回灵。回灵后,丧主向亲友邻居分遗饭(用面蒸的大饼切成小块和小馒头状食品)。出殡当日晚,丧主要宴请所有帮忙人员,谓酬劳。
上坟 葬后3日,丧家赴墓地祭扫,称为三日坟。第35日,再赴墓地上五七坟,此后要上百日坟,周年坟。一年内,丧家人口皆不得穿红着绿,过年只能贴蓝纸对联,以表对死者的哀悼。其后除在清明节、冬至、春节期间祭扫墓地之外,3周年和9周年时的上坟特别隆重。一般要烧纸钱、摆供品,并把纸扎的箱、柜、摇钱树、聚宝盆等在坟前焚烧。实行火化之后,多数乡村仍把骨灰盒土葬、筑坟,有的还立碑为记,祭扫方式仍沿袭旧习。
家祭 对故去的先人要过周年、3周年、9周年。10年后为忌辰。每年的春节、清明、冬至节,都要在家摆供设祭。
祠祭 望族大户都设祠堂,有公田,专供祭祖。春节时,祠堂内摆放列祖列宗的牌位,有的挂祝子摆供品,烧纸、香。正月初一晨,有威望之长辈带领本族男人,赴祠堂行祭礼。族规森严,妇女不准入祠堂,同族人认为不肖者均不得入祠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