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春,李艳芳入嵊县黄泽办起的第二副女子科班“新新凤舞台”学戏。习小生。半年以后随班在浙东一带城乡演出。 (另一说为:1928年,李艳芳入嵊县黄泽办起的第二副女子科班“锦新舞台”学戏。 )
1932年中国戏剧研究社出版《越中三绝》,介绍当时称为“越中三绝”的著名越剧艺人赵瑞花、姚月明、李艳芳的艺术成就。
1933年夏,李艳芳与王杏花搭档,彼此配合默契,处处用心,观众对这对搭档大表欢迎。
1936年,李艳芳与姚水娟二进杭州大世界。
1937年,在温州演出时,开始与姚水娟搭档合作,是年进入杭州大世界演出。
1938年春节(1月31日)的三天里,李艳芳、姚水娟领先的“越升舞台”在上海通商旅馆演出,花旦姚水娟挂头牌,小生李艳芳挂二牌,老生商芳臣挂三牌。 第一天,日场《仁义缘》、夜场《沉香扇》,第二天,日常《三看御妹》、夜场《前本三笑缘》,第三天,日常《十美图》、夜场《后本三笑缘》。当时通商剧场有250个座位,演出常常客满。 戏曲评论家蔡萸英送去花篮,演员们很高兴,日夜场捧进捧出,在台上放了半个多月,此后送花篮成为越来越盛的风气。 4月,她们移至老闸大戏院,该戏院有400多座位,虽是小剧场,但剧场规格较高,作为绍兴大班的基地是名正言顺的正规剧场,演出亦场场客满。 7月,李艳芳与姚水娟拆档。继与赵瑞花搭档至1940年4月。
1940年8月1日,农历庚辰年六月廿八日:“劝募绍属平粜捐”女子越剧八班大会串举行。卡尔登大戏班(今长江剧场)当天晚上开演全本《梁祝哀史》,袁雪芬、小白玉梅、筱丹桂分饰前、中、后的祝英台,张湘卿、李艳芳、马樟花分饰前、中、后的梁山伯。第2天日场演《盘夫索夫》,小白玉梅、袁雪芬、筱丹桂分饰前、中、后的严兰贞,马樟花、张湘卿、李艳芳分饰前、中、后的曾荣。 8月1日至2日,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假座卡尔登大戏院,举行“劝募绍属平粜捐”女子越剧八班大会串。剧目为《沉香扇》、《梁祝哀史》、《盘夫索夫》、《碧玉簪》,主要演员有:施银花、屠杏花、小白玉梅、姚水娟、商芳臣、李艳芳、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傅全香、贾灵凤等。秋,姚水娟再度与李艳芳合作,水云剧团改组为越华剧团,继续在沈益涛掌管的皇后、卡德龙门等戏院轮番演出。 同年,由胡知非编导,姚水娟和李艳芳合演《泪洒相思地》,此剧是越剧从路头戏(幕表戏)向剧本戏进化的开端。 10月,李艳芳和姚水娟搭档,在上海皇后大戏院把《蒋老五殉情记》搬上越剧舞台,编导就是从事过文明戏的樊篱。这出戏的演出形式更偏重写实,演员身着旗袍、西装,采用写实不惊,台上搭楼,有人力车上台;灯光采用侧光和追光,并随剧情气氛变化时强时弱,用音响效果模拟轮船在海上行驶时的波涛声和人落水时的响声,姚水娟还在观众席中出现,从台下走到台上。为表现生活真实,排烟期间演员还去会乐里妓院吃花酒,以观察妓院中的种种情景;去招商局轮船上体验乘海轮的感受。这出戏打出了“话剧化、**化”的旗号,有意识地吸取话剧和**的成分,在女子越剧表现城市现代生活方面做了探索,引起观众浓厚兴趣,创造了连演六十三场,总共演出一百十六场的票房纪录。 此后,姚水娟、李艳芳联袂上演《魂断蓝桥》、《大家庭》等戏。
1941年1月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六日:上海“全市女子越剧大会串”举行中国救济妇孺总会募捐运动在上海新新电台举办“全市女子越剧大会串”,施银花、屠杏花、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徐玉兰、商芳臣、李艳芳、邢竹琴等38位演员,参加播音演唱。1月21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四日:“全沪越国红星十班大会串”在上海浙东大戏院进行。日夜场演出折子戏。 李艳芳与姚水娟饰演《楼台会》。1月22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五日:越剧九班大会串举行。1月22日至23日,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故乡灾款游艺大会,联合在大来、天香、卡德、民乐、永乐、南洋、同乐、浙东、万国等戏院演出的越剧团,假座上海更新舞台举行九班大会串。剧目有《碧玉簪》、《孟丽君》、《沉香扇》等。马樟花、李艳芳、王水花、毛佩卿扮演王玉林,施银花、筱丹桂、竺水招、邢竹琴、林黛英扮演李秀英,小白玉梅、姚水娟、王明珠、袁雪芬扮演孟丽君,竺素娥、张湘卿、尹桂芳、屠杏花扮演皇甫少华,小白玉梅、姚水娟分饰蔡兰英,屠杏花、竺素娥、张湘卿、尹桂芳分饰徐文秀。6月11日,李艳芳又与姚水娟搭档,在卡德大戏院演出《啼笑因缘》,仍由樊篱编剧,该剧分上中下三本,亦轰动一时。 7月29日至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委员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等。参与主演的有屠杏花、王杏花、小白玉梅、邢月芳、商芳臣、筱丹桂、贾灵凤、袁雪芬、马樟花、徐玉兰、赵瑞花、竺素娥、邢竹琴、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姚水娟、李艳芳等演员。
1942年,李艳芳歇夏离开越华剧团。
1944年5月11日,上海越剧联谊会假皇后大戏院,举办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3天。有傅全香、范瑞娟的《送凤冠》;李艳芳、邢竹琴的《十八相送》;筱丹桂、贾灵凤的《人心》;尹桂芳、竺水招的《陈琳与寇珠》;姚水娟、王水花的《拾玉镯》;王杏花、竺素娥的《贩马记》;施银花、屠杏花的《化缘认妻》;余彩琴、张桂莲、陆锦花、戚雅仙、徐天红、吴小楼的《明末遗恨》。7月,其时正值姚水娟改良越剧之际,她俩轮番在皇后、卡德、龙门戏院,主演了60多部新戏。其中影响较大的戏有《蒋老五殉情记》、《啼笑因缘》、《泪洒相思地》等,一再创越剧场子上座之新纪录,这是其演艺生涯的全盛时期。9月起至1946年5月下旬,先后与筱丹桂、金香琴、傅全香搭档,演出于国际、天宫、红宝等剧场,上演了20多部新戏。其中与筱丹桂合作主演的有《姊做媳妇妹做婆》、《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与金香琴合作主演的有《艳阳天》、《渔村泪》等;与傅全香合作主演的有《小妹妹》、《花朝春》等。
1950年5月,丽都舞厅改建为丽都花园大戏院。于6月1日开幕。 李艳芳参加演出。 6月7日晚,丽都大戏院由文宣越艺社上演《车辚辚》,讲述春秋战国的故事,李艳芳一饰两角。 7月,丽都大戏院夜场时装新戏《海棠红》,由李艳芳饰演海棠红,卖座颇佳。 7月29日起,文宣越艺社日常上演《绣鸳鸯》,夜场上演《梁祝哀史》,李艳芳主演。7月30日上演反串戏《三看御妹》,李艳芳反串花旦,余彩琴反串大花脸,许瑞春反串小丑,谢素云反串老旦。 8月,影都工会越剧分会筹募福利基金,全沪越剧名演员会串两天,李艳芳与徐玉兰、竺素娥演出梁山伯,票价最高为两万,最低为三千。 8月29日上午,戏曲研究班表演系越剧演员在大舞台演出越剧观摩老戏《狗报恩》,徐玉兰饰演农民,王文娟饰演张氏,沈月凤饰演王氏,李艳芳饰演陈茂生,魏梅照饰演陈茂林。 9月,徐天红发起欢迎“东山”越剧团胜利归来茶会,李艳芳参加。 9月,息影数年的李艳芳与许瑞春一起组建芳春剧团,于1950年10月4日演出于宁波大戏院。 剧目为《冯小青》。 10月,参加文化越剧团,与许瑞春、小傅全香、陈佩君等,演出于宁波大戏院。
1951年9月,在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的义演中,李艳芳参与演出《梁祝 回十八》、《碧玉簪》、《盘夫索夫》。 此后,即息影舞台。
1952年,开始学医。
1953年4月,苏州戏剧界联合演出,李艳芳参演《碧玉簪》。
1955年,学医结束,随义姐迁居北京,在东城区卫生院登记分配,后进入人民医院专做保健医学。
1959年2月,原以参加东风越剧团的李艳芳下乡探亲回到上海。
1963年,46岁,经人介绍,与石油部专家管毓济结婚。
1965年,因爱人调陕西宝鸡筹建石油机械厂,随夫调到了陕西宝鸡做厂医,直至退休。后由于爱人过世,又未生小孩,加上对上海感情颇深,故现选定上海为叶落归根之地。
2008年12月,逝世。
李艳芳
李艳芳(1917年12月-2008年12月),越剧女小生,浙江省嵊县黄泽镇人,为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之一。
她1929年春入“新新凤舞台”学戏,1932年与赵瑞花、姚月明一起被称为“越中三绝”。1940年,她与姚水娟主演《泪洒相思地》,10月,又主演《蒋老五殉情记》,打出了“话剧化、**化”的旗号,有意识地吸取话剧和**的成分,在女子越剧表现城市现代生活方面做了探索,引起观众浓厚兴趣,创造了连演六十三场,总共演出一百十六场的票房纪录。1941年6月11日,李艳芳又与姚水娟搭档,在卡德大戏院演出《啼笑因缘》,仍由樊篱编剧,该剧分上中下三本,亦轰动一时。
李艳芳以越剧小生闻名于越剧舞台,她推动了越剧从路头戏发展为幕表戏,而她在时装戏方面的成功也拓宽了越剧剧种的题材,对女子越剧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其名被列入了《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之内。
中文名:李艳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
出生日期:1917年12月
逝世日期:2008年12月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泪洒相思地》、《蒋老五殉情记》、《魂断蓝桥》、《啼笑因缘》
主要成就: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之一
“越中三绝”之一
人物经历
1929年春,李艳芳入嵊县黄泽办起的第二副女子科班“新新凤舞台”学戏。习小生。半年以后随班在浙东一带城乡演出。(另一说为:1928年,李艳芳入嵊县黄泽办起的第二副女子科班“锦新舞台”学戏。)
1932年中国戏剧研究社出版《越中三绝》,介绍当时称为“越中三绝”的著名越剧艺人赵瑞花、姚月明、李艳芳的艺术成就。
1933年夏,李艳芳与王杏花搭档,彼此配合默契,处处用心,观众对这对搭档大表欢迎。
1936年,李艳芳与姚水娟二进杭州大世界。
1937年,在温州演出时,开始与姚水娟搭档合作,是年进入杭州大世界演出。
1938年春节(1月31日)的三天里,李艳芳、姚水娟领先的“越升舞台”在上海通商旅馆演出,花旦姚水娟挂头牌,小生李艳芳挂二牌,老生商芳臣挂三牌。第一天,日场《仁义缘》、夜场《沉香扇》,第二天,日常《三看御妹》、夜场《前本三笑缘》,第三天,日常《十美图》、夜场《后本三笑缘》。当时通商剧场有250个座位,演出常常客满。戏曲评论家蔡萸英送去花篮,演员们很高兴,日夜场捧进捧出,在台上放了半个多月,此后送花篮成为越来越盛的风气。4月,她们移至老闸大戏院,该戏院有400多座位,虽是小剧场,但剧场规格较高,作为绍兴大班的基地是名正言顺的正规剧场,演出亦场场客满。7月,李艳芳与姚水娟拆档。继与赵瑞花搭档至1940年4月。
1940年8月1日,农历庚辰年六月廿八日:“劝募绍属平粜捐”女子越剧八班大会串举行。卡尔登大戏班(今长江剧场)当天晚上开演全本《梁祝哀史》,袁雪芬、小白玉梅、筱丹桂分饰前、中、后的祝英台,张湘卿、李艳芳、马樟花分饰前、中、后的梁山伯。第2天日场演《盘夫索夫》,小白玉梅、袁雪芬、筱丹桂分饰前、中、后的严兰贞,马樟花、张湘卿、李艳芳分饰前、中、后的曾荣。8月1日至2日,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假座卡尔登大戏院,举行“劝募绍属平粜捐”女子越剧八班大会串。剧目为《沉香扇》、《梁祝哀史》、《盘夫索夫》、《碧玉簪》,主要演员有:施银花、屠杏花、小白玉梅、姚水娟、商芳臣、李艳芳、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傅全香、贾灵凤等。秋,姚水娟再度与李艳芳合作,水云剧团改组为越华剧团,继续在沈益涛掌管的皇后、卡德龙门等戏院轮番演出。同年,由胡知非编导,姚水娟和李艳芳合演《泪洒相思地》,此剧是越剧从路头戏(幕表戏)向剧本戏进化的开端。10月,李艳芳和姚水娟搭档,在上海皇后大戏院把《蒋老五殉情记》搬上越剧舞台,编导就是从事过文明戏的樊篱。这出戏的演出形式更偏重写实,演员身着旗袍、西装,采用写实不惊,台上搭楼,有人力车上台;灯光采用侧光和追光,并随剧情气氛变化时强时弱,用音响效果模拟轮船在海上行驶时的波涛声和人落水时的响声,姚水娟还在观众席中出现,从台下走到台上。为表现生活真实,排烟期间演员还去会乐里妓院吃花酒,以观察妓院中的种种情景;去招商局轮船上体验乘海轮的感受。这出戏打出了“话剧化、**化”的旗号,有意识地吸取话剧和**的成分,在女子越剧表现城市现代生活方面做了探索,引起观众浓厚兴趣,创造了连演六十三场,总共演出一百十六场的票房纪录。此后,姚水娟、李艳芳联袂上演《魂断蓝桥》、《大家庭》等戏。
1941年1月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六日:上海“全市女子越剧大会串”举行中国救济妇孺总会募捐运动在上海新新电台举办“全市女子越剧大会串”,施银花、屠杏花、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徐玉兰、商芳臣、李艳芳、邢竹琴等38位演员,参加播音演唱。1月21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四日:“全沪越国红星十班大会串”在上海浙东大戏院进行。日夜场演出折子戏。李艳芳与姚水娟饰演《楼台会》。1月22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五日:越剧九班大会串举行。1月22日至23日,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故乡灾款游艺大会,联合在大来、天香、卡德、民乐、永乐、南洋、同乐、浙东、万国等戏院演出的越剧团,假座上海更新舞台举行九班大会串。剧目有《碧玉簪》、《孟丽君》、《沉香扇》等。马樟花、李艳芳、王水花、毛佩卿扮演王玉林,施银花、筱丹桂、竺水招、邢竹琴、林黛英扮演李秀英,小白玉梅、姚水娟、王明珠、袁雪芬扮演孟丽君,竺素娥、张湘卿、尹桂芳、屠杏花扮演皇甫少华,小白玉梅、姚水娟分饰蔡兰英,屠杏花、竺素娥、张湘卿、尹桂芳分饰徐文秀。6月11日,李艳芳又与姚水娟搭档,在卡德大戏院演出《啼笑因缘》,仍由樊篱编剧,该剧分上中下三本,亦轰动一时。7月29日至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委员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等。参与主演的有屠杏花、王杏花、小白玉梅、邢月芳、商芳臣、筱丹桂、贾灵凤、袁雪芬、马樟花、徐玉兰、赵瑞花、竺素娥、邢竹琴、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姚水娟、李艳芳等演员。
1942年,李艳芳歇夏离开越华剧团。
1944年5月11日,上海越剧联谊会假皇后大戏院,举办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3天。有傅全香、范瑞娟的《送凤冠》;李艳芳、邢竹琴的《十八相送》;筱丹桂、贾灵凤的《人心》;尹桂芳、竺水招的《陈琳与寇珠》;姚水娟、王水花的《拾玉镯》;王杏花、竺素娥的《贩马记》;施银花、屠杏花的《化缘认妻》;余彩琴、张桂莲、陆锦花、戚雅仙、徐天红、吴小楼的《明末遗恨》。7月,其时正值姚水娟改良越剧之际,她俩轮番在皇后、卡德、龙门戏院,主演了60多部新戏。其中影响较大的戏有《蒋老五殉情记》、《啼笑因缘》、《泪洒相思地》等,一再创越剧场子上座之新纪录,这是其演艺生涯的全盛时期。9月起至1946年5月下旬,先后与筱丹桂、金香琴、傅全香搭档,演出于国际、天宫、红宝等剧场,上演了20多部新戏。其中与筱丹桂合作主演的有《姊做媳妇妹做婆》、《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与金香琴合作主演的有《艳阳天》、《渔村泪》等;与傅全香合作主演的有《小妹妹》、《花朝春》等。
1950年5月,丽都舞厅改建为丽都花园大戏院。于6月1日开幕。李艳芳参加演出。6月7日晚,丽都大戏院由文宣越艺社上演《车辚辚》,讲述春秋战国的故事,李艳芳一饰两角。7月,丽都大戏院夜场时装新戏《海棠红》,由李艳芳饰演海棠红,卖座颇佳。7月29日起,文宣越艺社日常上演《绣鸳鸯》,夜场上演《梁祝哀史》,李艳芳主演。7月30日上演反串戏《三看御妹》,李艳芳反串花旦,余彩琴反串大花脸,许瑞春反串小丑,谢素云反串老旦。8月,影都工会越剧分会筹募福利基金,全沪越剧名演员会串两天,李艳芳与徐玉兰、竺素娥演出梁山伯,票价最高为两万,最低为三千。8月29日上午,戏曲研究班表演系越剧演员在大舞台演出越剧观摩老戏《狗报恩》,徐玉兰饰演农民,王文娟饰演张氏,沈月凤饰演王氏,李艳芳饰演陈茂生,魏梅照饰演陈茂林。9月,徐天红发起欢迎“东山”越剧团胜利归来茶会,李艳芳参加。9月,息影数年的李艳芳与许瑞春一起组建芳春剧团,于1950年10月4日演出于宁波大戏院。剧目为《冯小青》。10月,参加文化越剧团,与许瑞春、小傅全香、陈佩君等,演出于宁波大戏院。
1951年9月,在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的义演中,李艳芳参与演出《梁祝回十八》、《碧玉簪》、《盘夫索夫》。此后,即息影舞台。
1952年,开始学医。
1953年4月,苏州戏剧界联合演出,李艳芳参演《碧玉簪》。
1955年,学医结束,随义姐迁居北京,在东城区卫生院登记分配,后进入人民医院专做保健医学。
1959年2月,原以参加东风越剧团的李艳芳下乡探亲回到上海。
1963年,46岁,经人介绍,与石油部专家管毓济结婚。
1965年,因爱人调陕西宝鸡筹建石油机械厂,随夫调到了陕西宝鸡做厂医,直至退休。后由于爱人过世,又未生小孩,加上对上海感情颇深,故现选定上海为叶落归根之地。
2008年12月,逝世。
演出剧目
古装戏
《梁祝哀史》(即《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盘夫索夫》、《泪洒相思地》、《姊做媳妇妹做婆》、《杨乃武与小白菜》、《艳阳天》、《渔村泪》、《小妹妹》、《花朝春》、《车辚辚》《海棠红》《狗报恩》《冯小青》等。
现代戏
《蒋老五殉情记》、《魂断蓝桥》、《大家庭》、《啼笑因缘》等。
唱片留存
1938年,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她演唱的《梁山伯回书》唱片1张,与赵瑞花演唱的《楼台相会》唱片3张。1939年,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她演唱的《十二抽屉》唱片1面。1942年,胜利唱片公司灌制了她和姚水娟演唱的《十八相送》唱片3张。
艺术风格
李艳芳嗓音响亮,容貌俊美,表演细腻,擅演时装戏,容易引人入戏,其搭档王杏花曾说:“与李艳芳搭戏,我演严兰贞,她饰曾荣,使我在台上更加挥洒自如”。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一种“时髦牌”香烟,深受欢迎,其外壳封面印有一位时髦漂亮的女郎头像,越迷看戏后,说李艳芳形象很像“时髦牌”香烟外壳上的女郎,由此而称其为“时髦牌小生”,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人物评价
李艳芳是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之一。
李艳芳对越剧的创新、对女小生的形象塑造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她与姚水娟一起,为女子越剧打响上海,占据上海,并使之成为越剧的强大根据地,从而促使越剧从农村文化转轨为城市文化。
李艳芳在与姚水娟一度合作期间,她和姚水娟一起,对女子越剧尝试改革走新路,一是通过与绍兴大班同台演出吸收长处,二是用丝弦伴奏对唱腔作了改进,三是积极向文明戏演员学习,将“路头戏”在规定情节中掺进单片唱词,形成了“幕表戏”的格式。在于姚水娟二度合作时期,她们主演了60多部新编戏,一再创越剧场子上座之新纪录,其中不少为时装戏。比如主演《蒋老五殉情记》,她饰演小商人罗炳,连演26场,场场爆满,开旧剧未有之先例,成了演时装戏的带头人之一,这无疑是她从艺一来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之后又排演第二个时装戏《啼笑姻缘》,她饰樊家树,又连演20余场,场场满座,又一次获得成功。李艳芳演时装戏时,很重视从话剧和**界吸收艺术影响,她经常和姚水娟一起去争取各方面的力量帮助越剧提高艺术水平和进行创新。而她连续不断地新编上演时装戏,为越剧这个剧种,也为自己的艺术发挥,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越剧中的“三花一娟”指的是什么
三十年代后期,越剧流行一种说法,叫“三花不如一娟”这种说法虽然不准确,但是也反应了一个历史事实,三花,一娟是当时最有影响,最引人注目的越剧女演员三花指的是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一娟,指的是姚水娟。他们都是女子越剧中的代表人物,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都对当时的越剧,做出杰出的贡献,三花一娟在越剧的旅途中,一路坎坷,一路波折是四昆腔的代表人物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上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年评剧刚进北京时,有人以轻蔑的口气称之为蹦蹦戏。但是,一经接触,便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北京的一大剧种。其实,评剧就是由东北的民间歌舞蹦蹦与河北唐山一带盛行的坐唱艺术莲花落,吸收、延用了全套河北梆子乐队组成的。最初是贫苦的农民以唱莲花落走村串户来谋生,通过在演唱中不断地改变、丰富,很受欢迎。唱到东北一带,与同样由莲花节子板伴奏的蹦蹦很自然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剧。后来由金菊花、成兆才等组成的演出班子到唐山市的茶园演出,为适应剧场的演出需要,他们对演出形式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改造,不仅增加了梆子的伴奏乐队,还把演员分成了行当,丰富了唱腔和音乐,并取名为平腔梆子戏。
评剧的演出剧目以民间风情故事为主,如《王二姐思夫》、《杨三姐告状》、《王小二赶脚》、《老妈妈赴善会》等。评剧的发展很快,随着月明珠、金开芳等人到东北、天津等地的演出就开始在东北一带流传。出现了辽宁的李金顺等人的奉天落子戏班;天津刘翠霞等人组成的唐山落子戏班;芙蓉花、白玉霜等人进入北京后曾轰动一时;不久白玉霜、喜彩莲到上海也大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又成立了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魏荣元等人组成的中国评剧院;筱俊亭、韩少云组成的沈阳评剧院;鲜灵霞等组成的天津评剧院;喜彩苓为主的黑龙江评剧院。先后上演了《小女婿》、《刘巧儿》、《小二黑结婚》、《向阳商店》、《秦香莲》等。另外在中南、西北、西南地区也广为流传,已成为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剧种。
作为中国戏曲第一大地方剧种,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评剧艺术,以她地域特色和独有的惟美艺术魅力,深深地扎根于东北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特别是沈阳评剧院创始的“韩、花、筱”三大艺术流派响誉全国,广为流传、影响致深。“韩、花、筱”作为重要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沈阳这座城市文化的代名词,与她的成长密不可分,“韩、花、筱”是沈阳的骄傲。
沈阳评剧院早在60年代就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剧院,评剧院曾创作并演出脍炙人口的《小女婿》、《黛诺》、《风流寡妇》、《疙瘩屯》等众多经典剧目,影响着几代人,有的名段传唱至今,不仅让人们记住了舞台上鲜活的艺术形象,戏剧情节给人们带来的启迪,至今难以忘怀,“韩、花、筱”的艺术流派已成为中国戏曲的瑰宝。沈阳的评剧艺术在中国评剧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曾创下了许许多多的辉煌。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及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目前,这个剧种除了华北,东北地区广为流传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中也有不少评剧表演团体,无论在城市和农村,它都有广泛的观众基础,生命力日渐兴旺,影响亦臻扩大。特别是其代表剧目《秦香莲》、刘巧儿》、花为媒》和《杨三姐告状》等摄制成影片公映后,这个剧种亦为全国各地的广大观众所熟悉与喜爱
越剧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称“小歌班”、“的笃板”、“绍兴文戏”。发源于绍兴地区嵊县、新昌一带。流行于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以绍兴为古越国都城,因而1938年改剧种名称为”越剧”。
历史沿革
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落地唱书是嵊县一带的曲艺形式,早期曲调与佛徒的宣卷调关系密切。清咸丰二年(1852)由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炳所创。后经不断发展,演变成 “呤嗄调”,一直延续使用到越剧形成之后。落地唱书向越剧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一、“小歌班”(又名”的笃班”)阶段 光绪三十年(1906)清明节,嵊县东王村艺人高炳火、李世泉、钱景松等,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门板搭成临时戏台,穿上从农民家借来的大布衫、竹布花裙,演出了《十件头》、《双金花》等剧。这是唱书艺人在嵊县本地第一次登台演出,称”小歌文书班”,后简称“小歌班”,以区别于绍兴大班(绍剧)。从此,唱书艺人纷纷登上舞台,次年全县已有十三副小歌班在各地演出。光绪三十二年(1908),小歌班分三路走向外地:一是从新昌、余姚到宁波,向东北方向发展;二是从东阳、诸暨到金华,向西南方向发展;三是从上虞、绍兴向西北方向流动到杭嘉湖地区。宣统二年(1910),钱景松等的小歌班进入杭州。
二、男班“绍兴文戏”阶段 1916年后,小歌班数度进入上海, 1920年,小歌班艺人四十余人集中一起,在上海演出《琵琶记》、《梁祝哀史》、《碧玉簪》、《孟丽君》等反映妇女命运的新剧目,受到观众欢迎。从此小歌班开始在上海站住脚跟。1923年,马潮水、王永春、叶琴芳、梅月楼等三十多名演员升平歌舞台分出另行组班,在大世界游乐场演出,第一次挂出了“绍兴文戏”牌子。“绍兴文戏”阶段的最突出的一点是音乐和表演上的改革。艺人魏梅朵等采用板胡(后改平胡)、斗子伴奏(定弦1、5,称“正调”),在唱腔上吸取了绍剧 、余姚清腔、武林调的音乐成分,丰富板式,创制了倒板、快板、清板、还阳调等。小歌班在上海打响后,组成第一专职乐队,试验用丝弦乐器拉“引子”和“过门”,以后又用丝弦托腔。唱腔方面则吸收了绍兴大班中的导板、流水、二凡等曲调融化进”呤嗄调”这中,使原来散唱的唱腔有慢中板、中板、快板等板式,初步形成了板腔体的音乐体制。伴奏的丝弦乐器初为板胡,以后改为音乐较柔和的平胡、胡琴定弦为“1-5”,称为“正调”,因此男班绍兴文戏时期也称为“男班丝弦正调”时期。在表演上也借鉴绍剧、京剧的程式技巧等艺术特长,并在剧目、化装等方面也有所改进。从演生活小戏走上演古装大戏的路子。从此男班进入黄金时期。
三、女子绍兴文戏阶段 1923年,在上海京剧“髦儿戏”的影响下,升平歌舞台老板王金水委托艺人金荣水办起了第一副女子科班。短期训练后即以“绍兴文戏”、“文武女班”名义进入上海演出, 1928年后,女子文戏科班大量涌现。因女声音域与男声相差四、五度,琴师王春荣根据女演员的嗓音条件,吸取京剧西皮的特点,将丝弦正调以胡琴“6-3”定弦,创造出适合女声的“四工调”女子绍兴文戏阶段因此也称作“四工调阶段”。第一副女班在流动演出中,曾与男班艺人同台。这就是越剧史上的“男女混演”(在上海、以小白玉梅为代表的女演员,进行过“男女混演”)。通过学习男班艺人的技艺和吸收绍兴大班等剧种的长处,第一批女演员在唱腔、表演上都有很大进步。其中以施银花最为有名,后被称为越剧“花衫鼻祖”。1929年,在嵊县黄泽办起第二副女班锦新舞台;从1930年起,嵊县女班如雨后春笋,比较重要的有群英舞台。1937年抗战前夕,女班有近二百副。从1933年起,女班开始进入上海,多在茶楼、旅社演出。这时期最有名的女演员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她们是“四工调”时期的代表人物。1936年后,女班终因扮相俊美,曲调流畅,而取代了男班,盛行于浙江和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为“孤岛”。从1938年1月底起,女子绍兴文戏陆续涌往上海。据1939年9月统计,上海有十三个演女子绍兴文戏的剧场。1938年秋,已用“越剧”名称代替“女子文戏”。1941年初已有三十四个戏班,居上海各剧种首位。抗日战争前期,上海成了女子绍兴文戏的中心,几乎所有的著名演员全集中在这里。这时期,女班已完全取代男班。女演员的艺术水平有所提高,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演员,如: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屠杏花、姚水娟、筱丹桂、马樟花等。常演剧目以才子佳人戏为主,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双蝴蝶》)、《龙凤锁》、《碧玉簪》、《三看御妹》等。 1942年, 袁雪芬在大来剧场首倡改革,聘请吕仲、韩义、郑传鉴等为编导;以剧本制代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度;改革服装;采用油彩化妆;改进舞台布景、灯光;充实乐队,并与琴师合作创造定弦5、2的尺调腔,成为新越剧的声腔基调。演员在表演上也吸收昆曲和话剧表演艺术之长,使越剧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全面艺术改革阶段 1942年10月,袁雪芬在上海大来剧场倡导越剧改革,打出“新越剧”旗帜。1945年3月,袁雪芬、范瑞娟为首的雪声剧团正式成立。其他剧团,也相继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活动,促使越剧的风格、演出体制形成,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改革活动。从1942年秋袁雪芬倡导改革时起,从事“新越剧”的各剧团建立了剧务部,聘请新文艺工作者担任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最早参加革新的一批知识分子从新文学、话剧、**中吸收营养,为越剧引进了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在戏剧文学方面,改幕表制为剧本制,上演的都是新编剧目和经改编的传统剧目。在舞台艺术上,废除了说戏制,建立了导演制。表演上吸收了话剧、**的表现方法,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同时又吸收、融合昆剧等剧种的身段。在音乐方面设置作曲职务,第一出戏都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人物设计、创造唱腔与伴奏。舞台美术方面,废除了衣箱制和“守旧”制,根据剧情设计服装,采用油彩化装,使用灯光、效果、立体布景。
1946年5月,雪声剧团在上海演出了根据鲁迅名某种《祝福》改编的《祥林嫂》。这是越剧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越剧在这阶段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果。上海解放后,上海和四明山从事越剧改革的队伍会合。1950年4月成立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直属华东文化部领导。1951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剧团。在此期间,上海的三十几个、浙江的七十几个专业越剧团,也先后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人、改戏、改制的工作。
在40年代,越剧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被公认的艺术流派有六个:袁雪芬的“袁派”,她主要师承王杏花,唱腔纯朴委婉,情真意切,表演端庄沉静,重视体现真情实感,塑造的多为善良、温淑的女性形象。傅全香的“傅派”,她主要师承施银花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唱腔跳跃跌宕,表演活泼多姿,塑造的多是热情、痴情的女子形象。戚雅仙的“戚派”,从“袁派”演化而来,唱腔迂回沉郁,表演自然大方,塑造的多是悲剧形象。尹桂芳的“尹派”,唱腔流畅深沉,表演潇洒儒雅,塑造的多为风流倜傥的书生形象。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富有男性美,质朴醇厚,表演富的生活气息,擅演耿直戆厚的男子。徐玉兰的“徐派”,唱腔华丽奔放,表演充满活力,以塑造深情的书生才子
熟知越剧的朋友们都知道,越剧有越剧皇后,越剧皇帝,还有“三花一娟”,三花一娟也是风靡一时,都是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早期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了解被称为越剧三花一娟的越剧四大名旦。
三花——施银花
施银花(1910——1984),女,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习小旦。学艺刻苦专心,得师傅金荣水悉心教学,唱、做俱佳,脱颖而出,成为科班头牌。1924年1月,科班携带了刚教会的《双珠凤》、《玉连环》、《龙凤锁》、《四香缘》、《后双金花》等5出大戏,来上海演出,首演于闸北升平歌舞台。其后回到嵊县、绍兴、杭州、嘉兴一带演出。
在演出绍兴文戏之时,又学唱绍兴大班,学会了《宝莲灯》等戏和(流水)、(二凡)、(三五七)等板式。1925年,与琴师合作首创适合女演员的“四工腔”,人称“施腔”,在相当长的时间施银花成为越剧主腔。1926年,在嘉兴演出时,在琴师王春荣的帮助下,吸取京剧(西皮)的音调和过门,改胡琴1-5定弦的(正宫调)为6-3定弦的(四工调),开创了女子越剧一代新腔。
1927年2月,她与屠杏花、王湘芝领衔演出于上海神仙世界。1928年,结婚后离开舞台。30年代初期复出,以客师身份搭班,演出于宁波、绍兴一带。1937年6月,与屠杏花作为四季春班客师,演出于上海通商剧场。她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着名旦角。
1938年6月,以她和屠杏花为首,组成“第一舞台”,与赵瑞花、屠杏花合称越剧“三花”,为三花之魁,被誉为“花衫鼻祖”,因长期与屠杏花合作,配合默契,人称“银杏并蒂”,“银杏并蒂”的合作局面达3年之久,先后演出于通商、皇后、天香等戏院。1939年7月,在大中华戏院首次演出了从申曲移演的《雷雨》,饰演繁漪,开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之先。
1940年10月,又演出了时装戏《黄慧如和陆根荣》,饰演黄慧如。还演过清装戏《杨乃武与小白菜》。1941年9月与尹桂芳配对演出于同乐戏院。12月19日起,同由老生改演小生的徐玉兰合作,演于老闸戏院,直至次年3月5日。之后,离开上海,在宁波一带演出。1949年春,随丈夫去台湾。50年代在台湾领衔演出,后患乳腺癌去世。唱腔上学习、继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
三花——赵瑞花
赵瑞花(1912——1982)女,汉族,演员、教师。浙江省嵊县孔村人。12岁进第赵瑞花剧照一副女子越剧科班学艺,工花旦。因身材矮小,特穿着定制的半高跟靴,踮起脚尖苦学苦练基本功,成为与施银花、王杏花齐名“三花”之一,尤以《龙凤锁》之金凤、《双珠凤》之秋华两角广受观众青睐。1924年1月,随科班来上海演出,后随该班改名的“女子的笃班第一舞台”在浙江演出5年多。
1932年与魏素云(小生)领衔组成“瑞云舞台”,在宁波演至1938年,后因战乱避难到上海演出。1940年因结婚短期辍演后又重新登台,与人搭班演出于老闸、通商、同乐、天潼、金门等戏院,虽年仅30,却已“老牌名旦”的称号。
1941年某日,在上海南京东路新新公司屋顶的“新新玻璃电台”,为普善山庄募捐,直播演唱《叶香盗印》和《方玉娘哭塔》,一次即获听众捐款1000多银元,可见其号召力之强。其唱白特点为咬字准、吐字清、发音嘹亮,且从不倒嗓。唱腔以质朴明快的(四工调)为基础,糅入嵊县牧歌小调,唱来凄清婉转,真挚动人。
《叶香盗印》为其成名杰作,拿手戏还有《六月雪》之窦娥、《孟丽君》之孟丽君、《盘夫索夫》之严兰贞、《方玉娘哭塔》之方玉娘,均为其拿手好戏。对戏曲同行虚心学习,日夜两场间稍有空隙,常急步前往别家戏院观看京剧旦角戏或越剧姐妹们演出,以资借鉴。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任主要演员。60年代初,应聘至浙江省艺术学校任越剧班教师。
三花——王杏花
王杏花(1917——1999),女,着名越剧演员。1917年2月出生于浙江新昌城西蟠龙村,父母务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1年,入刘香桂、刘香贤兄弟俩办的越新舞台科班学艺,工青衣、闺门旦。进科即学演了《双珠凤》等戏。1931年底到上海,演出剧目有《双龙会》、《绣鸳鸯》等。在沪期间,向一京班师傅学了京剧中的花枪、大刀对枪等把子功夫。一年后独去杭州,陆续在好几个班子里客串。
1933年春,先和着名男班旦角演员琴素娥合演《白蛇传》,后与马樟花合演《红鬃烈马》。因多次借助京剧演技和化装,艺术长进较快而一举扬名。同年夏二赴上海,应永乐茶楼老板倪杏生邀请挂牌主演《盘夫》、《龙凤锁》、《碧玉簪》等剧。10月16日,又应叙乐茶楼老板之邀,与屠杏花、小白玉梅、徐玉兰等合演《拣茶叶》、《送凤冠》、《梁祝》、《大堂会》、《武家坡》等剧目。以后重返杭州演出。
1936年秋搭“四季春”班进上海老闸大戏院演出。同年,还和袁雪芬、钱妙花等在高亭唱片公司灌了唱片,唱段为“志贞哭图”,这是女子绍兴文戏所灌的第一张唱片。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辗转沪、杭各地,先后与屠杏花、竺素娥、王文娟等同台演出过《玉堂春》、《孟丽君》、《沉香扇》、《二度梅》等传统剧目,还演出了特地请人编写的《马革裹尸》等新戏。
在艺术上不断求新图变,曾在服装、化装、表演、剧本诸方面作过不少变革尝试。尤其是对剧本要求甚严,力求唱词韵脚整齐、文辞雅洁、雅俗共赏,并尽力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有“先进名旦”之誉。其拿手戏《秦雪梅训子》,由北海唱片公司灌成唱片4面。
30年代走红上海,与施银花、赵瑞花一起并誉为绍兴女子文戏“三花”。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兼业务团长,在大众剧场首演了《沉香扇》。1960年,担任上海越剧院学馆表演老师。她的代表作《叶香盗印》,常选作花旦的启蒙戏教学。1959年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她和竺素娥演唱的《叶香盗印》唱片1张。1971年退休。1999年10月病故。
马樟花,生于浙江嵊县马家村。
1931年,随养姐赵香佬到邻村“文明女子化装团”习艺。
1932年初,插班进“锦花舞台”越剧科班学戏,工小生,刻苦勤奋,艺事大进。
同年底,其父自组戏班,令马樟花回村,数日后即上演《蝴蝶杯》,饰男主角田玉川,颇受好评,自此在浙江走红。
1936年赴沪演出数月。1938年7月再次到沪,应聘于大来剧场四季春戏班,任二肩小生,不久即擢升为头肩,与袁雪芬搭档。
1939年7月1日起,先与傅全香、继同袁雪芬到华东电台播唱,开创了越剧演员唱电台的先例。之后,被报刊誉为“闪电小生”、“越剧皇帝”。
1940年,她与袁雪芬、傅全香、钱妙花等合演据《聊斋志异》小说改编的《恒娘》,试用布景,连满64场。
1940年又与袁雪芬、傅全香、钱妙花等合演《恒娘》(饰洪大业),试用布景,满座64场,成为越剧改革的初步尝试剧目之一。
马樟花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为了摆脱恶势力纠缠,于1941年与鲍姓大学生结婚。
同年7月离开大来剧场,另组天星剧团,与花旦支兰芳合作,8月底在九星戏院演出新戏《恩爱村》,卖座颇佳。当时,大来剧场老板陆根棣和庸俗小报却对马樟花大加诬蔑,她郁愤成疾。
1942年2月19日去世,年仅21岁。
1942年22日,上海殡仪馆为她大殓时,数百名越剧演员和观众自发前往吊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