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流程有哪些?其中又会涉及哪些环节呢?

中式婚礼流程有哪些?其中又会涉及哪些环节呢?,第1张

第一部分:服务人员分工、职责

  (一)证婚人、主婚人;酒店总管、车队总管;司仪、摄像师、照相师。

  一、证婚人、主婚人 证婚人顾名思义是婚姻合法的证明人。

  以男方家族为中心,从礼仪的角度证婚人居客位,礼仪次序上一般在主婚人前面,过去通常由红娘担任。证婚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就是:"婚姻合法、恭喜新婚"等。通常证婚人由女方聘请,大多是新娘单位领导。证婚人当然也可以由男方聘请。 主婚人按传统礼俗是由新郎的父母担任,从礼仪的角度主婚人居主位,礼仪次序上一般在证婚人后面。

  现在父母大多不亲自主婚而是委托别人替自己主婚,所以主婚人的工作就是替父母主婚,他讲话的要点就是:"感谢嘉宾,叮嘱新人,提些成家以后的要求"等,俗称致"新婚训词"。主婚人必须男方聘请。 证婚人、主婚人婚礼时佩带身份红花,婚礼致辞不能长篇大论。必须准时到达酒店,以上午10点30分为好。

  二、酒店总管。

  酒店总管对酒店准备工作整体负责,由他牵头,5--6名迎宾人员配合。

  主要工作是:

  1、往酒店搬运喜庆用品,包括三大类:

  A、 烟、酒、糖、瓜子、饮料。

  B、'喜'字、双面胶、证婚、主婚的胸花、结婚证、议程、婚庆道具(比如:花廊、花环、婚誓宣言等)。

  C、彩桶、气球、礼宾炮、鲜花瓣等婚礼用品;其中彩桶、气球、礼宾炮、鲜花瓣要在采购的总量的基础上拿到酒店三分之二。带到酒店的气球彩桶等主要是婚礼使用,新娘下车时不要多踩多用。礼宾炮一般在室外按司仪要求的时间使用。

  2、贴'喜'字、喜联、婚礼议程、布置婚礼现场背景道具、挂条幅、试音响、检查麦克风、婚礼进行曲等(可交由专业婚庆公司安排)。

  3、准备婚宴引导、指示标识、台签;重点按排娘家桌,安排专人迎宾等。迎宾时要礼貌得体并注意防止外来不相干的人员参与(换言之:提防喜贼浑水摸鱼)。

  4、摆台、准备交杯酒

  与酒店衔接安排服务员摆台,瓜子、酒烟、饮料、喜糖;

  交杯酒选用高脚杯,倒可口可乐或红酒,托盘装载,下衬白口布撒红玫瑰花瓣。

  摆台时可视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在婚礼结束后再摆放饮料,以避免个别客人用饮料摇晃后喷射新人。

  5、给车队封礼、拆花车的鲜花。车队到了酒店不管客人下车与否按约定给礼车封喜礼;安排专人迅速拆花车的鲜花,花车引擎盖上的花团原样取下送到典礼舞台装饰。

  6、在星级酒店举行婚礼还要和酒店保安衔接不要让其他车紧贴酒店大门台阶处停放。因为花车一般不从正常的行车道进入酒店,多是选择酒店台阶下的广场停在酒店门前,这样视觉开阔利于制造宏大的现场效果。如果酒店门口有喷泉等要提示酒店打开。

  7、代表主家和酒店商定。其一:婚礼没有开始不要上凉菜。因为婚礼开始时要喷花、撒花容易污染菜肴;上好凉菜也不利于来宾集中注意观礼。其二:凡是非约定的消费,酒店必须征的酒店总管或主家同意,避免非正常支出过多。其三:与酒店印证婚宴酒席总数,确定首次开席总数;尽可能安排十人一桌后开席,避免浪费。其四:注意婚宴酒席要在正中留出新人出场过道和婚礼现场应有的空间。其五:商定酒水放置地点、供应程序等,并有专人负责。

  8、婚宴结束后提醒帮助主家收摊。安排服务人员就餐,检查是否有客人遗失物品,收拾剩余烟酒等,剩菜打包等。

  三、车队总管

  1、帮助新人按民俗要求因地制宜拟定行车路线,迎娶时间,并确定双方迎送人数安排足够的迎亲车辆。

  行车路线定下后最好能预先跑一遍,作到用时、交通管制、禁行等心中有数,然后划出正规的能一目了然的行车路线图并标明出发地、娘家、酒店、什么路段整理车队及车队总管、酒店总管、新郎等相关人员的联络方式等相关内容。 迎娶时间以保证上午10:30回到酒店为最好。依据这个标准考虑路程远近、交通状况拟定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娘家等。娘家从进门到出发要留最少40分钟的时间。整体时间设计还要有最少15分钟的预留量,应付堵车等突发事件。

  2、车队总管要对花车以足够的重视,什么时候去扎,什么时候扎好都要心中有数。

  同时,胸花、手捧花、鲜花瓣也要一个不少的准时带回。花车最好在出发前半个小时回到出发地,因为新郎出发前还要用身份花、手捧花等。

  3、婚日早晨按约定时间顺车队。

  摄像车在最前面,离花车最少60米就位;然后花车打头,其余依据礼车档次的高低考虑民俗的要求依次顺好,要求顺成笔直的一条线;给每台车发行车路线图并在礼车倒车镜上按民俗讲究系红布条、红花后者贴'喜'字。

  4、车队到娘家后依据娘家地形考虑车队进入、摆放、调头等问题。车队出娘家还要考虑娘家街坊邻居拦喜,一般备喜糖喜烟应付。

  5、车队到酒店后花车按约定位置停放(花车一般不走正常的车道),车队总管要提醒配合酒店总管给车队封喜礼、待新人下车后拆花车花等。

  二)娶女客、压车童、灯光师、音响师、礼炮手、撒喜糖、撒鲜花、酒店迎宾、辅礼人员。

  一、 娶女客受男方父母委托参与迎娶,重点是迎接娘家人。到娘家后陪娘家人寒暄致意、互相道喜,出门时陪同引导娘家人上礼车,到酒店后陪同引导娘家人到指定的酒席就坐,避免大家都簇拥着新人娘家人没人照顾,要使女方客人至始至中感觉有专人照顾。

  二、撒喜糖讲究撒的越晚越好,最好在娘家新娘上花车后,娘家人也上的差不多的时候撒;撒喜糖要注意防止围观群众哄抢提兜;撒喜糖时还要注意不要一次撒完要留一点以备有人拦喜时用。

  三、礼炮手打礼炮时要仔细阅读礼宾炮的说明书,观察风向,一般顶风打。注意按司仪要求的时间、方位准时打响。

  三)婚日当天服务人员、来宾的基本礼仪要求

  一、整体听从司仪安排指挥,然后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在约定的时间内把自己承诺的服务工作准时完成。严禁推委、扯皮。

  二、众星捧月。注意随时随地簇拥新人,服务人员、来宾的站位最好在新人的后面,使其充分感受“一 生中当回主角的幸福”。

  三、注意不要挡镜头。摄象机与新人之间的直线距离大家不要遮挡或者来回过。

  四、注意庆典的安全问题。彩桶是易燃品,使用时要避火源,点烟时要避开喷射的彩桶。

  五、注意喜庆用品的均匀使用,不要扎堆用,最好是婚庆全天都有喜庆用品烘托气氛。

  六、注意闹喜时给新娘以基本的尊重。喷射彩桶时不要往新娘脸上喷射。

  七、注意服饰整洁,忌衣饰邋遢,穿违反吉利的服饰;闹喜忌讳恶作剧的方式。

  第二部分:喜庆物品的采购准备

  一、宏观 包括新房、装修、家具、电器、生活必需品、洞房装饰、摆件等。

  二、微观

  1、 烟、酒、糖、瓜子、饮料 按需采购。其中酒要注意包括给车队司机的封礼,新人婚宴敬酒所需。喜糖、瓜子考虑婚礼过后给个别朋友亲戚的回礼。夏天还要准备啤酒。

  2、 摄像、胶卷、闪光灯电池。非商业摄像服务的时候(朋友帮忙)要考虑录像带、录像灯等,视婚礼档次、规模按需采购。商业摄像服务所需的摄像器材摄像师自带。婚礼建议请口碑比较好的商业摄像师,

  3、 彩桶 彩桶分为彩花(也叫喷花)、彩雪(飞雪)、彩条(彩带),选购时注意三种都要,以彩花、彩条为主,彩雪为辅。还要注意盖子的颜色,一般盖子是什么颜色,喷出来的花就是什么颜色,所以要多选择红色并注意色彩搭配。彩雪注意一定不要买白盖的,最好是红盖。 彩桶要注意选购正规厂家的产品,保证庆典质量。通常要检查彩桶包装上是否有厂名、厂址、电话,不要买三无产品。彩桶视婚礼档次、规模按需采购。一般需要16桶--60桶。以20桶为例:8桶彩花、8桶彩条、4桶彩雪这样的花色数量搭配为最好。

  要注意在婚日前把商标拆下、口袋拆开等。 新婚信物常见的是结婚戒指,也有彼此为对方准备一份有纪念意义的婚前保密的礼物婚礼上相赠,并让对方猜一猜。婚誓宣言彼此拟就或者是司仪提供。也可以彼此用对方的语气为对方拟就对方的婚誓宣言,婚前保密,婚礼请对方宣读,这种方法非常有趣。

  4、 胸花、手捧花、头花、腕花、鲜花瓣。 戴胸花的人有新郎、新娘;双方家长;证婚人、主婚人;伴郎、伴娘;司仪、贵宾等,相应准备。 手捧花一束,由新郎见到新娘时献上。头花、腕花指新娘盘头、手腕所用的鲜花,一般由百合、洋兰等组成。鲜花瓣指红玫瑰花瓣,数量多多益善,在婚日当天娘家迎娶、大婚礼上抛撒。

  5、 留言本、请柬、红线、大小红包、喜字、喜联、议程、、装喜糖小塑料袋、双面胶、戴胸花的别针。

  6、 婚庆活动所需的各种烘托喜庆气氛的道具。 比如:婚礼背景、音响、音乐光盘、花廊、彩虹门、红地毯、喜庆红烛、演艺伴宴、条幅、乐队、放飞气球鸽子等等。

  第三部分:新人礼仪要求

  一、 大方得体,喜笑颜开。新郎新娘彼此准备一幅灿烂的笑容。

  即使个别人闹喜有些过分,新人也不能发脾气、不高兴。至始至终都要满面春风。

  二、 坦然的享受服务。婚前新人在司仪协调下把一切事情分配到人,婚日新郎要找到首长的气派,千万不要进入总管的状态;新娘找到公主的感觉,彼此坦然的享受服务。即使朋友们所做的服务工作与新人的要求有些距离也要随其自然,因为新人在婚日当天再去安排什么几乎于事无补。还影响新人的风度。

  三、 新人要注意在婚日当天,时刻行影相伴,行"挽臂扎"最好,保持肩并肩、膀靠膀和幸福的微笑

  四、 在室内空间比较小的时候要注意给摄像师个“面子”,以方便他多拍新人正面镜头。

  五、 新娘要注意自我保护。在闺房要给新郎开门时、到酒店要下花车时、婚礼开始新娘出场时都是彩桶喷射最火暴的时间段,新娘要注意这些时候把头纱放下遮挡。

  六、 新人敬酒本着长幼有序,先女方客人、后男方客人;先长辈、领导,后一般朋友的原则。敬女方客人新郎端酒,敬男方客人新娘端酒。新人敬酒不要踹酒、缠酒,做到敬酒不劝酒,要快速得体,以保证桌桌到为原则,一般酒席尽可能一桌一端。

  第四部分:确定婚礼风格、形式、档次

  一生大喜是婚礼。怎样把婚礼办得隆重气派很满意,甜蜜幸福常回忆?

  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婚庆形式。每一种婚礼形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性内容。现代流行式婚礼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婚庆形式,花车娶亲、酒店典礼、大宴宾朋、新人敬酒、喜闹洞房等。

  集体婚礼是最省心省事的选择,也是政府大力提倡的,但不利于突出婚礼个性。传统的婚礼形式又称纯中式婚礼,其主要内容是花轿摇、唢呐响、接新娘、红霞帔、红盖头、戴红花、点花烛、拜天地、敬高堂、入洞房等。每个民族的婚礼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婚礼‘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有千秋;想使自己的婚礼办得新颖别致,充满异乡情调,借鉴少数民族的婚庆习俗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欧美教堂圣经唱,指的是欧美婚俗,采用这种婚礼形式一般新人中至少有一位是基督教徒;其主要内容是教堂、神父、圣经、圣水、婚誓、婚戒、唱诗班等。中西合璧式婚礼是指教堂婚礼和现代流行式婚礼的结合,这种形式在港、澳、台很常见,采用自助餐的形式,别开生面,婚礼溶入舞会和表演之中,大家载歌载舞,众星捧月共同为新人祝福。绿色田园结鸳鸯是室外婚礼的代表,在大自然中天地作证、山河作证、来宾作证,结发成婚;共植爱情树,焚香立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另类婚礼的形式多种多样,空中结婚、水下结婚等等;目的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新颖刺激,终身难忘。

  确定婚礼形式和内容后,要明确婚礼的档次、规格和投入计划,然后委托专业人员策划、安排、操办或者自行设计计划书有条不紊进行准备。

  周密细致的婚前准备是婚礼圆满成功的基本条件。那么怎样进行新颖细致的婚礼创意和策划呢?婚前准备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婚礼创意和策划因人而异,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只要盛大喜庆,‘一生中当回主角’,使新人充分体验到婚姻的神圣幸福,心满意足,终身难忘,就是好的创意和策划。

可以去婚礼妈妈看看,上面的回答希望对你有用。

1首先是定亲,定亲的礼节一般都是由男方请媒人或者是男方父母准备被聘金去女方家中提亲,然后就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正式定亲的时间。

  2其次,择吉。选择结婚的吉日一般由男方家进行选择,在农村举行婚礼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冬天,因为春秋是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会比较忙碌,所以农村在冬天举行婚礼的多。

  3备婚。男方会准备婚房和装修,女方需要为自己购买结婚服饰等,农村婚礼一般女方举行一次婚宴,男方举行一次婚宴。

  农村结婚的习俗有哪些讲究:

  1 送礼:中国人参加新人婚宴都会送红包,而红包内会装好适当的礼金作为贺礼,送个新人。

  2 入席:婚宴场地设用引导者,如果在引导着忙着的时候,则可以自行和相熟的亲友坐在一起。

  3 敬酒:新郎和新娘会在酒席中轮桌给大家敬酒,这是大家应该起立举杯,祝贺新人。

  4 撒纸屑:以前新人结婚的时候会撒糖果,现在大多用彩色纸屑代替,洒向新人的同时,也会洒向道贺的宾客。

  5食汤圆:新郎前来接亲时,在出发之前要和父母、姐弟们吃吃团员饭,离别的时候也要哭。

  6 讨喜:迎亲时,伴娘出题为难新郎,新郎过关后才可与新娘见面。

  7 拜别: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需鞠躬。

  8 出门:新娘出门要用撑红伞,婚礼当天新娘最大,但是最大不能大过天。

  9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10 敬扇:新娘对着迎亲队伍出发之间,会有一个小男孩持扇给新娘,新娘要给他一个红包作为答谢。

  11 不说再见:女方随迎亲队伍离开,不可以和娘家说再见。

  12 掷扇:礼车出发前,新娘要将手中的扇子丢出车外。

  13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4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5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按民间传统,新娘打扮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婚礼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南北民间都流行着古色古香的沐浴更衣、“上头”、“开脸”的礼仪习俗。

开脸,亦称开面。所谓开脸就是用刀剃掉、或用两根线互相绞合,用以绞尽脸面上或脖子上的汗毛,修齐鬓角。开脸必须在婚前一日进行,而且必须有儿女双全的有福的妇人来完成。近、现代某些地区仍有这样的礼俗。巴金先生的小说《春》曾写过这样一个细节,蕙要出嫁了,周氏来给蕙开脸,她一面用丝线仔细地绞拔蕙脸上和颈上的汗毛,一面絮絮地对蕙讲了一些到人家去做媳妇的礼节。开脸之后便是蒙上“盖头”,或坐轿、或骑马前往夫家了。

浙江绍兴一带新娘在娘家中举行沐浴仪式。仪式均由两位夫妻双全,多子多女的中年夫妻主持。一人手拿畚筛,筛上放些染红的喜果、鸭蛋、下面用大脚盆接着,另一人用热水从畚筛淋到脚盆中,再用毛巾蘸水让新人连续揩三次。新娘子沐浴后行“开脸礼”。当地风俗未婚女子称“毛脸”,婚前是第一次开脸,请一老媪用线绞除脸上汗毛,修眉毛,整理鬓角,并拔下新娘的头发7根与新郎的头发混合搓成线,供新娘扎发髻,寓意“结发夫妻”。

湖州一带,男家在向女家发“上头盘”,即送上轿衣的同时,还要送上“开脸盘”。“开脸盘”共有6个盘,分别盛肉、鱼、鸡、喜果、炮仗红烛、胭脂花粉。女家收到开脸盘后,即由舅母等女性长辈给新娘开脸。滑稽的是有些地方开脸后由喜娘给新娘涂上厚厚的一层水粉,直到眉毛都看不出为止。

广东东莞一带旧俗在结婚前夕,择好良辰,新娘在娘家举行“落阁礼”。请一位好命妇人,摘一些柚子叶烧水给新娘沐浴,浴后换新衣,然后用红绿丝线替她绞去面毛,并把原来的辫子改梳成“上轿髻”。沐浴、开脸,梳头完毕,母亲端上煮熟的—只全白羽毛的鸡,俗规鸡头,鸡屁股一定要吃掉,取意“好头好尾”。

有些地方特别讲究新娘的“上头”和“开脸”。在江苏高邮一带,姑娘出嫁前夕先行“上头仪”。是日姑娘沐浴更衣,面对梳妆台端坐,点上红烛,先喝两口茶,俗称“闭口茶”,意为从此已成新娘子,不能多嘴多舌乱讲话,俗规要到夫家吃了开口茶后才能开口。然后请二位福命妇人来替她“上头”。他们先把姑娘的发辫拆开,连同刘海一起梳向脑后盘成发髻,脸搽上胭脂花粉,再用两盘叠成双层的红纱带,从前额箍到脑后,要紧紧地箍上12道,俗渭“十二月太平”,表示教诲新娘学会耐性子。按俗规即使头勒疼了也不能喊叫,一定要忍着。传说只有这样,到了婆家遇着不遂心的事也不会发脾气。开脸要到夫家后的第一天进行,是日婆家特请“换新妈”为媳妇开脸。新媳妇早早起床,梳洗完毕便端坐着,换新妈拿起两只事先煮熟染红的鸡蛋,在新媳妇脸上滚几下,用红纱带将额前头发往上抹,再用挑簪把短发向下挑齐,涂上香粉,拨去短发,用双股棉绒绞去脸上的汗毛,把眉毛修成细细弯弯的。

浙江丽水举行婚礼之前,女方要请梳头娘,为新娘梳头,梳头娘要选择父母双全、子女众多的大娘。由于打扮新娘一般都在夜晚进行,所以女方还要请来一对命好的未婚姑娘为新娘掌灯,梳头娘除梳头外,还要为新娘穿戴。打扮好的新娘,头戴凤冠,身穿宫装,外披霞帔,腰横玉带,下着大红裙,全身挂满饰品,俨若娘娘。

在河南地区,嫂子给将嫁的妹妹梳头,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梳成髻,即媳妇头,意味着妹妹将成为人家的媳妇。一是还按闺女的发式梳,即梳长辫子,意即妹妹是待出阁的闺女,等到婆家后,再由婆家嫂子或者婶子大娘挽成髻。给姑娘梳头时有歌。在豫北长坦县,其歌词为:“前拢七,后拢八,婆家娘家一齐发。婆家发了二顷半,娘家发了二顷八,走到半路发庄嫁。”

新娘的穿戴十分讲究,可说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光彩的时刻。近代以后,城市男女结婚时,新娘皆披兜纱,长长的白裙拖地尺余,行步,两小孩在后持之。这是欧美国家婚礼习俗影响的结果。装饰方面,现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新娘一般都用金银珠宝等饰品来装扮自己。

新娘服饰,以江苏吴县一带最为讲究。按当地俗规,凡新婚女子必须有三套服装在举行婚礼时和婚礼后穿戴。第一套:棉裤,俗称“帖肉棉袄夹裤”,是男方迎亲时送给新娘穿的。这套衣服除结婚日穿以外,翌日回门时可穿,婚后第一个春节回娘家拜年时可穿,参加母亲50岁以后“念佛开斋堂”仪式时可穿,参加同辈至亲好友的婚礼时可穿。第二套:头上戴珠冠,粉红色绣凤穿牡丹等花纹的花衣,花裙,是与花轿一起租来的。这一套仅在轿上和举行婚礼仪式中穿戴。第三套:土布衣,靛青色土布包头巾,靛青色土布加衫、蓝地白花印花土布裤,靛青色土布长襦裙,裹小腿的桃红色印花土布卷绑,蓝印花土布袜,绣花板趾头鞋,这一套在婚后劳动时穿。新婚期间的新娘子穿的鞋子也很讲究,同样要备三双。举行婚礼仪式时穿“玉堂富贵”纹样的鞋;上轿时放在“轿前盘”糕上的鞋,俗称“踏糕鞋”,上面绣着福寿齐眉纹样,随接新娘的花轿抬到男家;第三双是婚后替换鞋,绣着梅、兰、竹、菊的纹样。

民间还有一种“催妆衣”的奇俗。所谓“催妆衣”,就是大红棉袄。这种风俗的形成当然与喜事多在冬季举行有关,所以冬天穿上大红棉袄结婚当然暖暖和和,这本不为奇。奇的是江西一些地方的新娘子,即使是在赤日炎炎的夏天结婚,上轿时也非穿“催妆衣”不可。因为当地风俗,当新娘入门后由叔、伯长辈抱进厅堂。此时亲朋邻舍,不论长幼,皆可持木棒打新娘的背,如果不穿棉衣难以承受。当地还有一种不可理解的怪俗,即在新娘子的大红新棉袄上,加上一件临时向苦力工借来的、污浊不堪的破衣服,不知何因浙江一带也有新娘上轿必穿棉袄的风俗,略有变通之地,即若在六七月的热天结婚,可以让新娘不穿棉袄而以在上衣口袋中放一团棉花代替,俗渭:“新娘身上无棉,老公不值钱(不爱)”。

新娘穿新嫁衣也有俗规俗习。在浙江富阳一带,当花轿抬到女家,放在簸箕上面时,新娘才开始化妆换衣,换好小衫裤后,要立在蒸桶上面穿红棉袄和红棉裤。有趣的是头上戴好凤冠,准备穿大红裙时,要拿12个鸡蛋从裤腰里放下去,从裤脚下滚出来,俗传这样可使新娘婚后不论哪个月生孩子都如母鸡下蛋一般,快当,顺利。

福建泉州旧俗新娘在出嫁前的打扮叫“笄礼”。花轿到来时,新娘在送嫁娘的伴引下到厅中梳妆,俗谓“对轿梳妆”。由一被称为“宾”的有福的妇人为她加冠笄,然后由送嫁娘为新娘服背子,“宾”为新娘穿肚裙,肚裙用红布做成,裙内有袋子,袋里放入皂荚,铁采尾,泥孩子,猪肉片等18样东西。

江苏扬州新娘的打扮非常现代,上轿时还要戴一付有色眼镜。不明根由的人感到奇怪,其实此俗源于一种迷信风俗。当地俗规认为新娘子的目光是犯穷的,穿上了婚嫁衣的新娘看到哪里哪里穷,看多远就穷多远,看到媒人媒人穷,看到婆家婆家穷。于是便立了一条俗规:新娘穿好新嫁衣上了轿后,就必须闭上眼睛,一直要到入洞房坐上床后才允许睁开眼。但在繁杂的婚礼过程中新娘实在很难坚持。后来聪明人想出一个办法,用戴眼镜来代替闭眼,果然方便了。

婚礼上的新娘是最美的,最耀眼的。她不仅会得到周围人的欣赏和赞美,也可能招徕鬼神的羡慕和嫉妒。因此,为避免乐极生悲,新娘的梳妆打扮往往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这就使得新娘的装饰风俗犹如万花筒,干奇百怪,无奇不有。

广西苍梧一带新娘出嫁须穿黑衣、黑裤、黑袜,黑鞋,奇特得令人咋舌。浙江嵊县山区,新娘须穿素服上轿,到了男家才换吉服举行婚礼。江苏靖江一带的新娘出嫁,也是—身朴素的打扮:土青布衣、土青布裙,俗称“掸草衣、掸草裙”直到现在穿得再时髦,再讲究的姑娘,到结婚时也非得设法做一套土青布衣裙来穿上。

陕北一带旧俗新娘子的打扮很是滑稽。准备上轿的新娘,穿上了红衣,绿裤,花鞋,头上戴了鲜花,干娇百媚,可是俗规要用锅黑把新娘漂亮的脸蛋涂得黑漆漆的,与花枝招展的服装形成了大反差。迷信传说,假若不这样做,在迎娶途中新娘要被鬼怪截去。

浙江湖州、安吉一带新娘在娘家开脸后,专门烧一缸浴汤给她洗澡。洗好后从里到外全部穿上男家送来的衣服,为此当地有“男家浴缸里捞人”的俗语。旧俗这时新娘还要罩上一件大袖红袍,腰间束一根带子,背上缠一丛万年青。俗信这样可防止妖怪来抢新娘。

宋淳祐年间(1241-1252),浙江畲族蓝姓始祖蓝敬泉支族由福建罗源迁徙至金丘驮磨庵,自此金丘村成了景宁畲族的聚居地和蓝姓畲民入浙的最早发祥地。因当年垦地掘得黄金数金,故取名金丘。

古老神奇的畲寨金丘村,自有着灿烂的畲族文化,其中的婚嫁习俗更是古朴、带有宗教色彩、极富浓郁的畲族风情。

畲族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早先实行族内远房成婚,对歌找恋人,自许终身,后来逐渐演变为经媒人介绍,双方同意后聘礼成婚。

嫁妆是一些劳动工具和木质家具为主,还有一些稻、麦、豆、花生等种子,寓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婚嫁仪式有拦路、举礼、喝宝塔茶、脱草鞋、借镬、杀鸡、撬蛙、对歌、对盏、留箸、留风水、行嫁、拜堂、传代、回门等礼仪环节。

其中拦路对歌、借镬杀鸡等仪式极具趣味、富有特色。

结婚这天,迎亲队伍到女方大门时,有一个热闹的场面叫“拦路”,也叫“拦门”。意在让迎新队伍多放鞭炮、多递小红包,增添喜庆气氛。

媒人放三只响炮,报讯迎亲队伍的到来,女方也随即放两炮表示做好迎接。然后,便是女方的阿姨舅母姑嫂们拿着杉枝拦门要求对方多放鞭炮,并要求对歌,等亲家伯赤郎做出回应。

男方用右手折下三枝杉枝抛路边,再折一枝抛路下,递给“接礼包”,姨母姑嫂们接过红包才放行。此时鼓乐鞭炮齐鸣,喜迎迎亲队伍进门。收礼后,给迎亲队伍每人一碗肉丝面,吃过后,脱草鞋,洗脚,换上新鞋,叫“脱鞋礼”。

接着,便是在新娘家中堂举行的“捉田螺”仪式,即家族中较有威望的男女双方长辈分别排一排,两两一对,相互作揖,一躬到底,力求手掌碰地,以示尊敬,因为十分像捉田螺的姿势,所以也叫“捉田螺”仪式。

婚宴晚餐由男方宴请女方客人,感谢对新娘的养育之恩,叫“请大酒”,但必须在男方向女方借炊具后才能办酒席,借炊具的的仪式叫“借镬”。

借镬时,中堂祖宗香案上点上香烛,赤郎来到灶前,阿姨舅母端来一面盛着猪肉、豆腐、香烛的米筛,向赤郎作个揖,赤郎回礼后再向灶神作揖,将米筛放在灶台上,开始唱歌以对女方的赞美。然后,女方姑嫂们将能藏的炊具都藏起来,赤郎年“借镬”词,词中涉及各种炊具,念一样拿一样,如有遗漏也不会告诉少了什么,而是要赤郎重新“借”。

“借”齐炊具后,由赤郎执刀杀鸡。

杀鸡时,地上摆着碗,如果血滴到外面地上,就要罚酒,一滴罚一碗。爱耍的姑娘们会趁机故意推搡赤郎,使鸡血滴到碗外,罚赤郎喝酒,甚至把锅灰抹到他脸上,戏耍热闹。总之,整个借镬的过程是充满欢乐和情趣的,是畲族婚嫁中独特的习俗。

晚餐由“亲家”主位,请女方贵宾,如舅公、舅舅等坐中堂首席。婚宴中会有劝酒、敬酒、等活动。新娘手托木盘或米筛,上面放着一对银手镯,一只九连环银戒指,点一对红蜡烛,放三只酒杯,在赤娘的陪伴下逐桌唱劝酒歌。

歌毕,每人都给一个红包,畲语叫“撬蛙”。

宴后是热闹的对歌活动,长夜对歌,天将分晓时唱“催亲歌”,歌毕,新娘打扮完毕,对歌就此结束。接着就是“别亲上轿”,有“留箸”和“衔千金饭”的仪式。在中堂的方桌上摆好供品“三牲一付”,后面摆一大碗饭。娘家有几人就摆几双筷子,分成两把放在碗后面。请本族长老讲祝语后,新娘由其哥哥或弟弟抱入中堂,站在凳子上“溜筷子”:新娘拿起桌上的两把筷子交叉递给哥或弟,对方又将筷子从新娘腋下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如此进行三次,结束。接着新娘告别父母,低头衔三口饭,吐在准备好的手绢里,由哥或弟包好放进新娘的衣袋,由“带来娘家饭,养大夫家猪,年年兆丰年”的寓意。

事后,新娘接伞遮头动身起步到中堂要进二步、退三步,畲语叫“留风水”。然后“传代(袋)”出门。这时大小鞭炮齐响,“踏路牛”在前头开路,新娘上轿“行嫁”。三天后“回门”。

传统的畲族婚嫁习俗是畲族文化的经典之作,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异常名录。

凡男宾到家,主人不管有无下酒菜先敬以酒。若无酒而满桌鸡鸭鱼肉,主人也自感不成敬意。在婚宴酒席上要唱“酒歌”,叙述族源历史。布依族尤其喜食狗肉、牛肉和腌肉。凡上等贵客到来,主人都要设法弄一只狗来杀给客人吃,以表敬意。杀狗又很重视狗灌肠。布依族妇女服饰有四种:其一,头戴银碗,包刺绣土布青帕,两端翘于耳后,额上一块条形白果花勒帕拢着头发,额前一串银铃花吊。发辫盘于头顶,斜插银簪,耳垂银环。其二,青布挑白果花条形勒帕把发辫拢成一股,独辫垂于脑后。其三,独辫拉于脑后,耳垂银环,穿斜短上衣,长短适中,领扣锁三道白果花疙瘩纽扣,腋下亦如此。其四,头帕为花格青白色,青为主色,两端为扁形,交叉搭于两耳上方。

紫云境内布依族婚姻缔结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矩。凡婚姻缔结均须遵守,具体规定是除磨安乡的韦姓,同姓不同宗可通婚处,其他各姓包括韦姓在内同姓严格禁止通婚。另有李、罗两姓,据说是同胞兄弟繁衍,也不可通婚。父母为子女定婚较早,结婚也较早。过去有开“背带亲”的,有的六、七岁就结婚。

布依族婚姻缔结过程

说亲。首先由男方特色婚姻对象。媒人带去的礼品者若女方家收下,即暗示缔结婚姻的门没有关闭;如媒人出门便退礼品,则表明这桩婚事联不成。这样一般要往返三次以上。许婚后,杀一只大公鸡款待媒人,俗称“开口鸡”。订婚。当女方家答应这桩婚事后,男方家就择吉日到女方家吃“订亲酒”。吃小酒。要由老人和女婿赶一头百多斤重的肥猪去杀给女方家族和亲戚“喝活血”。结婚,布依族称“办酒”或“接大回”,男方家“办酒”的头一天是女方家的酒。届时,女方家的亲戚,朋友都带上礼品前来祝贺,谓之“送礼”。男方请一位能方善辩,有较强应变能力的人当“押礼先生”。男家请一位父母双全、机灵伶俐的男童去“背八字”,另请两位父母健在的兄弟姐妹的男音及两名机灵漂亮的姑娘去作接亲。布依族结婚时,有的地方有“打接亲”的习俗。男方的接亲客进入女方家的寨门时,就会被女方寨中的男女青年、孩童团团围住,一坨坨的粘草籽向他们飞掷。因此,抬嫁妆嫁奁的男青年们,一般不与接亲者同时进入女方家寨子,以免遭此“迎击”。入家手续,礼仪繁杂,有开伞、关伞钱、新娘钱、进家钱、脚步钱街等等。“接小回”。布依族结婚有不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一般结婚后的第二年农历正月间,夫家备些礼品,请原来迎新的两位姑娘或新郎自己妹妹去接新娘。新娘坐家,生第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立即着人带上鸡和酒到外家去报喜。如生男孩子,报喜鸡是公鸡;如是女孩,则抱母鸡去报喜。接着是做“三朝”和办“月米酒”。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宴请宾客叫“做三朝”。这天杀一只雄鸡,再备一些菜肴,祭祖后即请族中的女家主来吃“三朝”。办月米酒。外家要送背扇、小棉被、夹被、甜酒、汤圆面,大米及鸡蛋等。水塘乡布依族的礼节更隆重,凡送有布料者,主人家都有要杀一只鸡,砍成八块煮熟,用芭蕉叶包好作为回敬礼,办一次“月米酒”,杀上百只鸡为常事。紫云的布依族对唱山歌,是两男对两女,不能单唱。这种“朗绍”的地点是向阳处,有人通行的大路边或田坝,。对歌、交谈时,双方距离在 一米 之处,而且不能面对面;相互间语言必须文明,行为必须规矩,世忌“动手动脚”;太阳落坡前必须各自回家,严禁在夜间单独幽会。布依族婚姻有入赘称之为“上门”。凡入赘所生的儿女随母姓者叫“一招二抱”。入赘者既是女婿,又是养子。其子女三代后还父姓,叫“三代还宗”。 离婚的情况在布依中不算多,但在过去男人提出离婚较易,若女人提出离婚则较难,故有“男人不愿一张纸,女人不愿除非死“之说。布依族的家庭出身,大多有分居的习惯,特别是兄弟多的人家,大都在婚后分阶段家另居,此如谚云:“人大分家,树大分丫”。布依族姑娘在未出阁前,备受父母兄嫂钟爱,大家都把她当客人对待,她们一年中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纺纱织布,制作自己一生的穿戴。解放前富有之家的姑娘出嫁时,除正常的嫁妆外,还要陪送一头水牛,有的还划一份“姑娘田”。

女儿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有:新娘的行头、新娘出嫁当天带的东西、厨房用具等。

新娘的行头包括汉服一件、小礼服一件、鞋子两双、回门衣服一套、首饰若干。

新娘出嫁当天带的东西包括床上用品2套、拖鞋两双(男女各一)、睡衣两套(男女各一)、袜子两双(男女各一)、内衣裤两套(男女各一)、牙刷牙杯2个、牙膏1支,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红色脸盆2个、带盖红桶2个、小孩洗澡红盆一个、毛巾两条、浴巾两条、化妆箱一个含镜子头梳(镜子要圆的不能方的)、肥皂盒一个、喜娃娃一对、痱子粉、厨房围裙、化妆品一套、大小碗盆等各10件、钱若干、喜碗、喜杯等、准备装礼金的红包一个。厨房用具包括电饭锅、炒锅、蒸锅、刀铲等。

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5、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6、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7、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8、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晨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9、过文定,过大礼: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後,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10、哭嫁: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後,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也有以下的说法:说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1、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通常是男掀女的红盖头(比如说任泉和李冰冰)。对於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於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後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2、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 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著,作为“避邪”的意思。 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13、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14、出门: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著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在出门的时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这是因为嫂字有著扫帚星的扫字的谐音,是故人们相信嫂嫂於出门时相送会带来不吉利。现在的新娘出门时,由伴娘撑起红伞护著新娘,取其开枝散叶的意思。大妗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後便不会啄新娘。最後上花车前,新娘子会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5、过门: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後,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然後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後拜祖先。新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後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後,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16、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後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 、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 、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17、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18、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19、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20、酒筵: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其最主要的意义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21、合酒: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 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22、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我们都知道结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双方的父母养育了孩子二十多年,怕的孩子就是有这么一天盼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找一个真心爱她的人,两个人能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几年之后为他们生一个孙子,可以让他们安享晚年,而且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当中,人们也都崇尚婚姻自由,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不会干预自己孩子的感情生活,在结婚之前,自己的孩子肯定也会带着自己的另一半去见双方的父母。

如果觉得那个人适合自己的孩子,能够看出来他是真心从心里面爱自己的孩子,那么父母们也都放心,不会再去过多的要求什么,因为父母最想看到的就是孩子能够每天幸福快乐,但是有一些家长却并不这样认为,就像是发生在贵州遵义的一个事情一样,双方原本已经定好了结婚的日期,而且准备好了结婚用的东西,定好了结婚的酒店,但是由于那里的习俗是在结婚的时候男方要给女方买一套内衣,而由于男方给女方买的内衣尺码太小不合适。

女方就去跟男方说,但是没想到南方进来说买不到,你穿一个旧的不行吗。

这样的一句话也是让新娘非常的生气,而且新娘的父母也都在新郎的身边,然后他们觉得这个男人特别的不负责任,在后边他们还听到男方家里面竟然宣称女方是因为收了彩礼,所以现在也不想结婚,而女方却又站出来反对这一谣言,表示彩礼已经退了回去,她们也不稀罕男方家里的彩礼,可以说两人之间的感情因为一个习俗闹得非常的不愉快,最后两个人的婚礼也是没有办成,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都已经快三年了,其实说到底双方也都有一定的责任,男方的态度归强硬,而女方原本可以事先告诉男方自己所穿的尺码。

网友们也表示,这样的男人不值得嫁,细节见人品,显然这个男人没有达到要求,其实不只是在贵州遵义,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结婚的习俗,比如说我们这里就有在结婚后的第三天,女方要带着礼品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俗称回门,新娘和新郎的新床上要放置枣,花生,桂圆,还有莲子四样东西,寓意新郎新娘早生贵子,另外,在新郎去迎接新娘的时候,还要喂新娘吃饺子,寓意着将来能够团团圆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7193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