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引发地质环境分区及水环境治理措施

地下水引发地质环境分区及水环境治理措施,第1张

一、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现状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海(咸)水入侵、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

1海(咸)水入侵

海(咸)水入侵是指由于陆地地下淡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海(咸)水直接侵染淡水层的现象。

区内海(咸)水入侵始于1976年,主要发生在莱州湾海岸。据1999年调查,入侵累计面积达57320km2。近些年来入侵范围不断扩大,波及半岛其他地区。2002年入侵面积已达16533km2,其中烟台市入侵面积为7508km2,青岛市入侵面积为136km2,威海市入侵面积2849km2,潍坊市入侵面积为413km2,东营市入侵面积686km2。

海(咸)水入侵总趋势是入侵面积不断扩大和速度不断加快。如1992年入侵面积为9824km2,2002年入侵面积达16533km2,比1992年增加6709km2,每年以增加671km2的速度发展。

2地下水超采漏斗

(1)概况

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使采区地下水位下降,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形成地下水位的下降漏斗。如果开采量长期大于补给量(即超量开采),地下水漏斗就会逐渐发展扩大。2000年以来全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有5处,超采总面积为6280km2,其中烟台1349km2,以潍坊、淄博、东营地区面积最大,达4289km2(表6-6)。

表6-6 山东半岛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基本情况一览

(2)浅层地下水超采漏斗类型及危害

在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中,已形成20余超采漏斗,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漏斗见表6-7,主要分为裂隙岩溶水和孔隙水两种超采漏斗类型。

表6-7 山东半岛城市区主要地下水超采漏斗现状统计

岩溶水超采漏斗以淄博大武水源地超采漏斗为代表。该水源地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允许开采量为3900×104m3/d,多年平均开采量为5156×104m3/d,1998年实际开采量为4900×104m3/d,开采潜力指数为079。由于开采量长期大于补给量,因此形成超采漏斗。漏斗形成于1980年,当时37m水位线封闭的漏斗面积为21km2,中心水位为364m,以后水位迅速下降,漏斗逐年扩大,1990年中心水位降至-138m,10年间中心水位下降了502m,周边下降了2868m,-9m水位线封闭的漏斗面积为534km2。大武漏斗的形成,造成区内许多机井报废,并引起污水大量回流,造成地下水污染,1991年矿化度为32196mg/L,1995年上升为47914mg/L,5年间上升了15718mg/L。

孔隙水超采漏斗以桓台-广饶-寿光-寒亭-昌邑超采漏斗为代表。桓台-广饶-寿光-寒亭-昌邑超采漏斗,在1995年前为5个各自独立的漏斗,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漏斗相应扩大,1995年地下水0m水位线将各漏斗相连组成东西条带状的一个漏斗(图6-5)。1997年该漏斗面积为2210km2,埋深4537m。该漏斗的形成造成区内大面积的海(咸)水入侵,使水资源紧张局面更加严重。在桓台地段,部分机井吊泵、出水量大减,并导致地下水污染。

3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是在松散的第四系岩层中,人为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含水层及其上部的土层压密,造成地面高程垂直缓慢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在鲁北的东营市附近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引起了地面缓慢沉降,至2000年累积沉降量达284~397mm。2002~2003年间地面沉降量为22~23mm。

地面塌陷是在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活动中,由于赋存地下水的土体与地下水之间的力学关系发生了变化,使地下水流速增大,土颗粒迁移,从而造成地层土体突然沉陷的地质灾害,在鲁中南古生代隐伏岩溶发育地区的淄博、济南、潍坊等地常发生这种灾害。如淄博地区沂源县西冶村1978年焦化厂大量抽水引起地面塌陷,至1989年共发生地面塌陷11处,分布面积0003km2,塌陷造成数十间民房开裂。

除上述海(咸)水入侵、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类型外,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下水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尚有地裂缝、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盐渍化、海岸侵蚀、植被退化及地方病等多种类型和灾害,不仅引起地质生态环境的恶化,还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表6-8)。

图6-5 淄博-潍坊超采区地下水降幅等值线图(据王开章等,2002,略加修改)

二、地下水地质环境质量分区综合评价

1综合评价原理和方法

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是将地质环境系统分解成n个子系统,然后从各个子系统分别选取评价因子,再将各评价因子的相应指标值按权重值进行叠加,得出各评价单元评价指标,即地质环境质量指数。本节所提出的模糊质量指数就是通过模糊数学运算求出一个综合质量指数(FQI),模糊质量指数实际上反映了评价单元地质环境的好坏,FQI值越大,地质环境质量就越差;FQI值越小,则地质环境质量就越好。根据FQI值进行质量分区,FQI=1,为地质环境质量优等区;1<FQI≤2,为地质环境良好区;2<FQI≤3,为地质环境中等区;3<FQI≤4,为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4<FQI≤5,为地质环境质量差区(图6-6)。

表6-8 水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下山引发地质环境问题一览

图6-6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下水引发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2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中对区内逐个评价单元进行了统计计算,确定评价指标值和权重,采用微机进行模糊运算,并用MapGIS软件自动生成FQI等值线图,然后根据环境地质评价单元实际情况对等值线进行必要的修正,使评价结果更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最后根据FQI等值线图对评价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图6-7)。

图6-7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下水引发地质环境质量分区

从评价成果图可看出,地质环境质量差区、较差区分布于黄河三角洲、莱州湾沿岸,界河河谷,莱州市南部崩滑流分布区,栖霞市东北部地面塌陷、崩滑流分布区,其中质量差区位于黄河三角洲中下游沿岸和东营、潍北地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良好区分布于质量较差区外围、黄泛平原区和部分河谷及河流入海口滨海平原。地质环境质量优等区和良好区分布于胶东半岛低山陵区、鲁中南山前冲洪积平原南部和黄泛平原。

评价结果与工作区地质环境现状基本一致,质量差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较差,地质灾害较发育,地质环境破坏较强烈,如黄河三角洲沿岸地区为无淡水区,水环境差,且海岸侵蚀速率为全区之冠,评价结果与现状相符。优等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良好,水环境优良,无较大污染源,地质灾害稀少,评价结果与现状相吻合。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分析及治理措施

1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分析

山东半岛城市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总的看来以下降和逐渐恶化为主。虽然局部地区由于加强治理有了一定的好转,如莱州湾海水入侵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鲁中南岩溶区超采地下水及名泉断流问题已有一定的缓解等,但从整体情况看仍以下降趋势为主。从山前到滨海平原区,污染将会进一步扩大,由点状污染、条带状污染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从城市向周围蔓延。污染方式除污水直接或间接渗入地下外,咸水或深层高矿化热水及油田水污染淡水含水层的事件将会进一步发生。

2002年海水入侵面积已超过1653km2,比1992年增加了670km2,平均每年以671km2的速度发展;超采漏斗面积已超过628km2。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和开采量的加大,特别是地表降水逐年减少,这些都必然促使超采的力度加大,从而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下降速度预计为每年1~2m,相应地其他地质环境问题也会不断发生。即使是南水北调工程全面运转,预计情况不会有根本改变,主要是因为平原区农业发展是耗水大户,调水解决不了农业供水问题,更有可能加剧平原区本已减缓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建议在加强工程治水为主的同时,重视地下水涵养研究,加快洪水资源化和咸水的改造利用及海水淡化研究,加快在大中城市制定水危机应急水源计划。在华北地区就地解决水资源不仅可能,而且是可操作的可持续之举,应采取源头治污、全面节水、优质优用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城市供水系统和全面开源,是改善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的根本出路。

2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治理措施

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水资源环境不断恶化、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城镇缺水问题严重及水的有效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作者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循环经济的主要表现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主要措施就是加强科学规划、科学监测与科学管理,节约用水,合理开发利用水及提高技术、防治污染、广开水源等。

地下水的治理对策,其核心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保持水环境系统良性循环,实现水资源系统优化联合开发利用。满足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多方面工作,并相互支持。通过对半岛地区及山东全省水资源分布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合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如下管理对策:

1)统一规划、全面开发、联合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

2)加强地下水动态地质环境监测,指导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

3)强化节约用水管理,提高节约意识,推广节水技术。

4)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勘察评价,为水源地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5)保护好地下含水系统,防止污染地下水,特别是地下含水系统防护功能脆弱地区更要注意防范污染。

楼主提供一下你是哪个城市的,这样我绝对帮你知道!

你可以锁定一下是初中或者小学吗?

楼主也去晋城贴吧问下吧,我查了半天!实在有点摸不着头脑!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朝天宫小学校 / 北石店镇朝天宫村 晋城市城区南街第二小学校 / 黄花街文化路西侧 / 0356-2035575 晋城市城区书院小学 / 北街古书院村 / 0356-3032522 晋城市城区第三小学校 / 南大街人和巷45号 / 0356-3031353 晋城市城区西上庄乡友谊小学校 / 西上庄乡庞疙瘩村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南石店小学校 / 北石店镇南石店村 / 0356-2110724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临泽小学校 / 北石店镇临泽村 / 0356-2110974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刘家川小学校 / 北石店镇刘家川村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东王台小学校 / 北石店镇东王台村 / 0356-2110834 晋城市城区凤阳小学 / 凤阳小区 / 0356-2034367 晋城市钟家庄乡东谢匠小学校 / 钟家庄东谢匠村 / 0356-2051527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窑头小学校 / 北石店镇窑头村 / 0356-2102263 晋城市西上庄乡友谊小学校 / 西上庄办事处吴家沟村 / 0356-2090508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河东小学校 / 北石店镇河东村 / 0356-2104331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西王台小学校 / 北石店镇王台村 / 0356-2110814 晋城市城区景德桥小学 / 苗庄村17号 / 0356-3032795 晋城市城区南街第三小学校 / 南街三居委 / 0356-2051076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东上村小学校 / 北石店镇东上村村 / 0356-2102175 晋城市西上庄乡山西底小学校 / 西上庄乡山西底村 / 0356-3090731 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 / 凤台小区新华巷84号 / 0356-2025691 晋城市城区西城小学 / 西上庄办事处西马匠村 / 0356-3086771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鸿村小学 / 北石店镇鸿村村 / 0356-2111041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孙村小学校 / 北石店乡孙村村 / 0356-2111217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司徒小学校 / 北石店镇司徒村 / 0356-2100247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小张村小学校 / 北石店镇小张村村 / 0356-2104410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小车渠小学校 / 北石店乡小车渠村 晋城市城区北街后河小学校 / 西后河村 / 0356-3031187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大车渠小学校 / 北石店镇大车渠村 / 0356-2102075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王台铺小学校 / 北石店镇王台铺村 / 0356-3622086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丰安小学校 / 北石店镇丰安村 晋城市城区五星小学 / 五龙河西村 / 0356-3044942 晋城市西上庄乡东掩小学校 / 西上庄乡东掩村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太平小学校 / 北石店镇太平村 晋城市西上庄乡岗头小学校 / 西上庄乡岗头村 / 0356-3080100 晋城市城区南街第一小学校 / 泰昌小区 / 0356-2035030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徐家岺小学校 / 北石店乡徐家岺村 / 0356-2102114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北石店小学校 / 北石店乡北石店村 / 0356-2110784 晋城市城区第二小学校 / 东谷洞5号 / 0356-225774 山西晋城城关后河小学校 / 北街西后河21号 晋城市城区南街第四小学校 / 晋韩路北新村 / 0356-2033251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大张村小学校 / 北石店镇大张村村 / 0356-2104234 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校 / 凤鸣小区 / 0356-2032111 晋城市西上庄乡南畔小学校 / 西上庄乡南畔村 / 0356-3090717 晋城市西上庄乡苗匠小学校 / 西上庄街道办事处苗匠村 / 0356-3046427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七岑店小学校 / 北石店乡七岑店村 / 0356-2100264 沁水县樊村河联区樊村小学 / 樊村河乡 / 0356-7888013 沁水县加丰镇潘庄小学校 / 加丰镇潘庄村 / 0356-7082072 沁水县郑村乡郑村中心小学 / 郑村镇肖庄村 / 0356-7086187 沁水县土沃乡土沃中心小学 / 土沃乡土沃村 / 0356-7051124 沁水县胡底乡胡底小学 / 胡底乡胡底村 / 0356-7040006 山西省沁水县实验小学 / 沁水县北街 / 0356-7026585 沁水县端氏小学校 / 端氏镇 / 0356-7033980 沁水县郑庄乡郑庄中心小学 / 郑庄镇郑庄村 / 0356-7030065 阳城县凤城镇王坪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王坪村 / 0356-4950397 阳城县凤城镇卫家凹中心小学校 / 阳城县凤城镇卫家凹村 / 0356-4950307 阳城县凤城镇岳庄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岳庄村 / 0356-4295301 阳城县凤城镇南关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南关村 / 0356-4222678 阳城县东冶镇西冶完全小学校 / 东冶镇西冶村 阳城县凤城镇卧庄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卧庄村 阳城县凤城镇中李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中李村 / 0356-4281383 阳城县凤城镇壁头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壁头村 阳城县凤城镇上会庆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上会庆村 / 0356-4293334 阳城县固隆乡西南完全小学校 / 固隆乡西南村 阳城县町店镇义城中心小学校 / 町店镇义城村 / 0356-4890557 阳城县町店镇杨腰小学 / 町店镇杨腰村 阳城县演礼乡佛沙中心小学校 / 演礼乡佛沙村 阳城县凤城镇山头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山头村 阳城县演礼乡献义中心小学校 / 演礼乡献义村 阳城县润城镇刘善完全小学 / 润城镇刘善村 / 0356-4814069 阳城县演礼乡东庄完全小学校 / 演礼乡东庄村 阳城县凤城镇下李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下李村 / 0356-4281373 阳城县润城镇大夫街完全小学 / 润城镇大夫街村 / 0356-4814512 阳城县芹池镇贾寨中心小学校 / 芹池镇贾寨村 / 0356-4980100 阳城县凤城镇砖窑沟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砖窑沟村 阳城县润城镇李街完全小学 / 润城镇李街村 / 0356-4814512 阳城县凤城镇石家庄直属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石家庄村 / 0356-4292680 阳城县凤城镇岭后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岭后村 / 0356-4823126 阳城县润城镇望川完全小学 / 润城镇望川村 / 0356-4818050 阳城县演礼乡栅村中心小学校 / 演礼乡栅村村 阳城县町店镇大宁中心小学校 / 町店镇大宁村 / 0356-4896082 阳城县润城镇屯城完全小学 / 润城镇屯城村 / 0356-4818130 阳城县东冶镇三窑完全小学校 / 东冶镇三窑村 阳城县润城镇王村完全小学 / 润城镇王村村 / 0356-4816461 阳城县芹池镇北宜中心小学校 / 芹池镇北宜村 / 0356-4980100 阳城县凤城镇坪头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坪头村 / 0356-4222349 阳城县芹池镇伯附中心小学校 / 芹池镇伯附村 / 0356-4990406 阳城县第四小学 / 凤城镇南关村 / 0356-4298578 阳城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 新西街建新巷 / 0356-4223097 阳城县润城镇北音完全小学 / 润城镇北音村 / 0356-4829147 阳城县固隆乡西下庄完全小学校 / 固隆乡下庄村 阳城县凤城镇阳高泉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阳高泉村 / 0356-4280158 阳城县实验小学二硫化厂 / 白桑乡涝泉村 阳城县实验小学校办工厂 / 人民巷13号 / 0356-4222671 阳城县凤城镇东关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东关村 / 0356-4222239 阳城县寺头乡吉利希望小学校 / 寺头乡寺头村 / 0356-4970040 阳城县实验小学 / 凤凰东街人民巷13号 / 0356-4222671 阳城县润城镇柏沟完全小学 / 润城镇柏沟村 / 0356-4814817 阳城县芹池镇阳陵中心小学校 / 芹池镇阳陵村 / 0356-4980362 阳城县凤城镇尹庄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尹庄村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小学 / 北留镇皇城村 阳城县凤城镇院掌小学校 / 凤城镇院掌村 阳城县润城镇上伏完全小学 / 润城镇上伏村 阳城县芹池镇芹池中心小学校 / 芹池镇芹池村 / 0356-4980275 阳城县演礼乡尚礼完全小学校 / 演礼乡尚礼村 阳城县润城镇润城完全小学 / 润城镇润城村 / 0356-4814336 阳城县凤城镇南安阳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南安阳村 / 0356-4291547 阳城县町店镇增村中心小学校 / 町店镇增村村 / 0356-4897095 阳城县凤城镇南底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南底村 阳城县润城镇西坡完全小学 / 润城镇西坡村 / 0356-4814512 阳城县芹池镇刘村中心小学校 / 芹池镇刘村村 / 0356-4980057 阳城县凤城镇官道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官道村 / 0356-4292774 阳城县润城镇河头完全小学 / 润城镇河头村 / 0356-4815161 阳城县凤城镇下芹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下芹村 阳城县凤城镇汉上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汉上村 阳城县凤城镇东进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东进村 阳城县凤城镇白沟小学校 / 凤城镇白沟村 阳城县润城镇何庄完全小学 / 润城镇何庄村 / 0356-4817228 阳城县凤城镇上芹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上芹村 阳城县东冶镇东轩完全小学校 / 东冶镇东轩村 阳城县町店镇町店中心小学校 / 町店镇町店村 / 0356-4890109 阳城县北留镇大桥小学 / 北留镇大桥村 阳城县凤城镇土涧完全小学校 / 阳城县凤城镇土涧村 / 0356-4950128 阳城县芹池镇羊泉中心小学校 / 芹池镇羊泉村 / 0356-49870100 阳城县凤城镇宋庄小学校 / 凤城镇宋庄村 阳城县凤城镇后则腰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后则腰村 / 0356-4292077 阳城县润城镇贝坡完全小学 / 润城镇贝坡村 / 0356-4810279 阳城县润城镇东山完全小学 / 润城镇东山村 / 0356-4828355 阳城县凤城镇水村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水村 / 0356-4238860 阳城县演礼乡南任完全小学校 / 演礼乡南任村 阳城县润城镇下伏完全小学 / 润城镇下伏村 / 0356-4817071 阳城县凤城镇张村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张村 / 0356-4281418 阳城县演礼乡演礼中心小学校 / 演礼乡演礼村 阳城县凤城镇北安阳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北安阳村 / 0356-4291004 阳城县凤城镇酒庄中心小学校 / 凤城镇酒庄村 / 0356-4282368 阳城县凤城镇下会庆小学校 / 凤城镇下会庆村 阳城县凤城镇荪庄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荪庄村 阳城县芹池镇吕家河中心小学校 / 芹池镇吕家河村 / 0356-4982061 阳城县演礼乡清池完全小学校 / 演礼乡清池村 阳城县凤城镇窑头完全小学校 / 凤城镇窑头村 阳城县演礼乡台底完全小学校 / 演礼乡台底村 陵川县实验小学 / 望洛北路31号 / 0356-6202369 泽州县下村镇史村中心小学校 / 下村镇史村村 泽州县李寨乡李寨小学校 / 李寨乡李寨村 / 0356-3856030 泽州县大阳镇南社中心小学校 / 大阳镇南社村 / 0356-3804233 泽州县犁川镇下犁川中心小学 / 犁川镇 泽州县李寨乡坚水小学校 / 李寨乡坚水村 / 0356-3858786 泽州县周村镇李焉中心小学校 / 周村镇李焉村 / 0356-3803271 泽州县大阳镇三分街中心小学校 / 大阳镇三分街 / 0356-3847574 晋城市周村镇下町小学校 / 周村镇下町村 / 0356-3802220 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下掌中心小学校 / 周村镇下掌村 泽州县下村镇中村中心小学校 / 下村镇中村村 泽州县犁川镇铁南东中心小学校 / 犁川镇铁南东村 / 0356-3818677 晋城市犁川镇上犁川小学校 / 犁川镇上犁川村 / 0356-3818244 泽州县大阳镇一分街中心小学校 / 大阳镇一分街 / 0356-3847716 晋城市泽州县犁川镇崔河中心小学校 / 犁川镇崔河村 / 0356-3818667 晋城市郊区周村小学校 / 周村镇周村村 泽州县下村镇下村中心小学校 / 下村镇下村村 / 0356-3827354 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甲村中心小学校 / 周村镇甲村村 泽州县周村镇苇町中心小学 / 周村镇苇町村 / 0356-3858084 泽州县大阳镇东街中心小学校 / 大阳镇东街 / 0356-3847594 泽州县大阳镇李家庄中心小学校 / 大阳镇李家庄 / 0356-3847791 泽州县陈沟乡甘润中心小学校 / 陈沟乡甘润村 晋城市犁川镇天水岭小学校 / 犁川镇天水岭村 / 0356-3814132 泽州县下村镇柳树底中心小学校 / 下村镇柳树底村 泽州县陈沟乡南连氏中心小学校 / 陈沟乡南连氏村 泽州县陈沟乡东头中心小学校 / 陈沟乡东头村 高平市城关镇城东村红旗小学 / 育红街2号 / 0356-5222210 高平市实验小学 / 友谊街 / 0356-5246111 高平市东方红小学 / 城关镇城北村东关后街28号 高平市城关镇西关村小学校 / 城关镇西关东街24号 / 0356-5222584 晋城市实验小学校 / 建设南路11号 / 0356-223268 晋城市中原街小学 / 中原街 / 0356-2036446

王平村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平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13110025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30131。邮政编码为0504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11 ,车牌号码为冀A。王平村与洪子店村、北东黄泥村、南白楼村、南泽营村、中白楼村、北泽营村、东岗上村、北白楼村、杨西冶村、李家庄村、王母村、丁西冶村、沿庄村、宋西冶村相邻。

王平村附近有王母阁遗址与王母墓地、西柏坡红色旅游区、驼梁山、黑山大峡谷、天桂山等旅游景点,有平山绵核桃、平山白灵菇、平山姬菇、平山金针菇、平山黑木耳等特产。

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很多村民在河洗澡,忽见两只大绵羊在河滩斗架久久不停,大家都不知所终,回来向一长者请教,长者一听大惊失色,说声不好,众人问其究竟,长者说上古有个传说,遇见二羊在河滩斗架预示将有天灾发生,众人大惊忙问应如何?长者说他也不知道,只是传说要用三牲祭典方可免灾。众人听了纷纷杀猪宰牛进行祭典,二羊受了香火和三牲,顺炉沟河北上,至郝甲山神庙前不见,众人为保免遭天灾,商议在山神庙对面山坡为其修建庙宇塑其金身,让其享受人间香火保一方平安。待物料准备就绪准备开工修建时,一夜之间物料不翼而飞,众人寻至白龙沟崖上发现所有物料一样不少,认为是神显灵为其选址,经商议在此修建了庙宇。庙宇建成后请来工匠塑其真身,但塑像师怎么也不知道应该塑成什么模样,正好有一柳泉村放牛儿童在此放牛,塑像师灵机一动,以放牛孩童模样完成了塑像,完工之时放牛孩童却离奇死亡。放牛孩童死后,其亲属来此将他安葬,路过庙前看到所塑神像竟和死去的孩童一模一样,心中大喜,想此孩竞是神灵转世,便跪地大礼参拜,众人见此情景准备三牲供品,举行庙宇落成大典,待众人祭典完毕,忽听庙底传来咕嘟咕嘟的声音,感觉很是奇怪,就在此时,众人看到在庙前台阶下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顺崖而下形成天然瀑布很是壮观,此庙坐落在白龙沟崖上取名白龙庙。从此人们经常来此参拜,让白龙爷保佑风调雨顺每年都有好收成,免除灾难,每逢大旱众人便到此向白龙爷祈求降雨,每次祈雨必有甘露,慢慢形成了来此祈雨的习俗。若干年后有一放羊人无意中将一石头放入泉中,忽见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夹带鸡蛋大的冰雹倾盆而下,不一会将庄稼全毁,当年颗粒无收,连续大旱三年所收无几,多次祈雨无果,柳泉村派人来到白龙庙,将其塑像偷回柳泉暴洒在村井后石台之上,每天向其塑身浇水,待下了透雨,才给其穿戴新衣,用八抬大轿笙乐相送,西冶村民鼓乐相迎将其送回庙中安放,渐渐形成这种祈雨的习俗流传至今。

城市建设

2006-2010年,交城县共投入资金5亿元,实施了迎宾大道、新开路中段拓宽改造工程、旧307国道城区拓宽改造工程、卦山生态园一期工程等重点市政工程42项,涉及拆迁个户500余户、院落250余处、建筑面积8万余平米。 交城县累计硬化道路568公里,栽植各类苗木720万株,改造、新建科技文化活动室81个,农民休闲健身广场73个,便民连锁店167个。

路网结构

2006-2010年五年来,交城县共投资784亿元,完成了经济开发区路网一期工程、307国道县城段改线工程等30项重点公路建设。

电力

2006-2010年五年来,交城县共投资349亿元,对交城县主网、农网、主干线路及变电站进行了新建、改造。

水利

2006-2010年五年来,交城县投资986亿元的柏叶口水库工程完成大坝封顶,2012年底全部完工;龙门渠供水工程已奠基将开工。

环保

2006-2010年五年来,交城县累计投资105亿元,实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00余个,增加和改造治理设备1080台(套),关停取缔违法排污企业100余户。 旧石器时期遗址

本县旧石器文化遗存分布在西冶河和瓦窑河之间及瓦窑河东岸一线。在瓦窑、坡底、郑家庄、西岭、高家圪台、木槽、细曲、横头、马岭、野则咀以及偏交等村,共49个地点。遗存区东西约15公里,南北约30公里。属旧石器时代中期。1957年,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贾兰坡教授鉴定,相当于山西丁村文化期。

文化遗存主要是打制石器。计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核器4种,石器原料以角页岩为主,火石、石英料很少。石器由两面用交互方法打击者为多。旧石器文化分布范围很广,除打制石器外,未发现灰层。

新石器时期遗址

(一)瓦窑遗址

瓦窑遗址位于瓦窑村,分布于瓦窑河两岸的斜坡及台地上。瓦窑河东呈梯形:北至卦山西顶,东至文昌宫,南至驮煤道,西至瓦窑河;瓦窑河西呈弯月形:北至碌碡坪,西至神头凹,南至村,东至瓦窑河,总面积70万平方米。1962年,发现其北部遗址2000平方米。1982年春县发现西东部大面积遗址,报告国家文物局。1983年,经山西省考古所王克林等专家鉴定,分属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

遗址文化遗存丰富,有陶窑、墓葬、白灰面土窑洞居室、大量灰层。较典型的彩陶有尖底瓶口沿及各类彩陶器皿残片。灰、黑陶有鬲、盂等炊具,三足瓮、甑等残片及纺轮、刀等工具。石器有刀、斧、锛、凿、锄、纺轮等生产工具,环、璧等装饰品。玉器有黄玉璧残段。骨器有刀、环、鹿角器。发现的白灰面居室有5处,穹顶圆形或长方形,四壁施以白灰。

石器的制法为琢制、磨制,石质为石灰岩及少量砂岩。陶器多系拍制,兼有部分轮制。彩陶原料为第四纪黄土质陶土,饰有几何形花纹。灰陶、黑陶质地分为细泥陶、夹砂陶、红土陶,纹饰为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几何形刻纹。器形以平底、三足居多。

除上述遗存外,灰坑内还有许多猪、犬、马等遗骸。

(二)广兴遗址

广兴遗址发现于1983年春,该遗址位于广兴村西和开栅砖厂东,北至新公路北,面积约为2 500平方米。属仰韶晚期文化,龙山初期文化。

遗存文物为石器、陶器、骨器。石器有石斧、石球、石刀、圆形刮削器;陶器全部为红陶残片,饰以绳纹、篮纹;骨器有骨针、蚌壳等。石器质地为石灰岩、页岩,前者居多,磨制、琢制而成;陶器质地为细泥陶,表面磨光,拍制、轮制而成;骨针通体打磨,一端钻孔。文化层厚度达2米。除石、陶器具外,还保留了一部分鱼骨。

(三)南堡遗址

1957年,发现四圣宫后小面积遗址,1985年春,发现大面积遗址,该遗址位于南堡村文峪河东岸武元城。北至武元城北,南至黄崖沟,东至黄土坡顶,西进入水库区。遗址沿文峪河东岸成带形,分布在三个黄土丘上,总面积达98 000平方米。属仰韶晚期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以龙山文化为主。

地面拣拾文物分陶器、石器、骨器三类型:陶器有彩陶、黑陶、灰陶3种。彩陶质地为细泥陶、夹红泥陶、夹沙陶,绘以几何纹等图案,以红陶黑彩、桔黄陶紫红彩为主。器型有斧、钵、盆、罐等炊器盛器,底部勒有绳纹。黑、灰陶质地为夹砂、细砂、细泥夹胎3类,器形有袋形三足器、平底器两种。从残片分析,有甑鬲等炊具,盆罐等盛器。纹饰为绳纹、篮纹、刻纹附加堆纹,制法主要为拍制,兼少量轮制。

石器遗存丰富,除石斧、石铲、石刀等常见石器外,还有因材而用、造形独特的靴形石器。石质为石灰岩。制法为打制、磨制。

骨器地面散落不多,有鸟翅骨、蚌壳两种,弧面略加打磨成刃,非常锋利。

此外,还有泥壁陶窑一座。遗址面散落有烧结石。

(四)洪相遗址

洪相遗址北部发现于1956年,东西部发现于1982年。位于洪相村东石壁沟口两侧,总面积合11 000平方米。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

遗址地表散落有灰陶残片及石器。陶器以拍制为主,施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为三足器与平底器;陶器遗存有钵、盆、双耳罐、鬲等炊、盛器。石器以磨制、琢制为主,偶有打制。陶器土质一般为黄土,石质为石灰岩、砂岩。石器有斧、锛等砍砸器。骨器有磨制三棱骨簪。

(五)坡底遗址

坡底遗址发现于1982年春,位于坡底村东杨家洞山坡上。东至磁窑河西岸,西至村东砖厂,南至交岭公路,北至黄土坡顶,呈斜梯形,总面积达7 500平方米。属龙山文化。

遗址文化层有的厚达3米,文物内涵丰富。遗存文物主要为石器、陶器两类。石器有打制刀形器、尖状器、圆形刮削器,磨制石斧、石凿、石锛、鬲足。石质为石灰岩、砂岩;陶器有陶刀、鼎、钵、罐、盆等炊器具。饰以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以平底、三足为主。陶色为磨光黑陶、灰褐陶。陶土以黄土为主,兼有少量红土。拍制器皿居多。

(六)磁窑遗址

磁窑遗址发现于1983年,位于磁窑村南黄土坡,呈不规则梯形。东至果园,西至磁窑河东岸,南至沿山大道,北至磁窑村南,总面积为3 600平方米。时期与河南龙山文化相当。文化层出露很少,地面仅有少量磨光石器及篮纹灰陶残片。保存较好的是8座“白灰面”土窑洞居室,分筑于3处。屋顶穹形,座向朝南、朝西,穹顶及地面抹一层厚度O.5厘米的白灰。居室中间有圆形火灶。石器比较精致,石质为石灰岩。

(七)覃村遗址

覃村遗址发现于1983年,位于覃村村北山坡上,呈梯形。北至云梦山下梯田顶部,南至县陶瓷厂东北,东至黄土冲沟,西到小河沟。总面积为14 000平方米。与龙山文化同期。

遗址地表散落有石器及陶器残片,石器有石斧、石凿、石刀等生产、生活用具,琢制、磨制而成,石质为石灰岩。陶器纹饰以篮纹为主,大都为罐、甑、鬲、杯等炊器、储器残片,以灰陶为主,制法以拍制为主。灰坑内,还发现松树芯残段,直径约20厘米。

(八)水峪贯遗址

水峪贯遗址发现于1983年,位于水峪贯村,由南至北分为3段:南段地处村南河滩东,呈方形;中段地处村东山梁,呈带形;北段地处村北山坡上,呈不规则方形。总面积3 500平方米。与龙山文化同期。

遗址文物中无完整器皿,地表散落残陶片很多,器形有鬲、甑等三足器,盆罐等平底器。饰以绳纹、篮纹、附加堆纹。陶色以灰陶为主,偶有黑陶。陶质为夹砂陶、细泥陶,原料为红土、黄土质陶土以及其它粘土,大部分拍制。石器有斜刃石斧、石球等器具,上端琢制,刃部磨制。间有个别打制石器,石质为石灰岩。

(九)会立遗址

会立遗址发现于1984年,位于会立村。遗址东临文峪河,西靠山,呈C形环绕会立村。面积为850平方米。与龙山文化同期。

地表出露有一定数量的残陶片,多数为三足器及平底器的口沿耳腹底等残片,纹饰为绳纹、篮纹。陶质为粗泥陶,胎壁一般较厚。颜色为灰陶,拍制多,轮制较少;石器散落不多,石质为石灰岩,刃端磨制;骨器以钻孔骨刀为代表,用大型蚌壳磨制。

(十)东坡底遗址

东坡底遗址发现于1984年,位于东坡底村南西葫芦川道,北至东坡底粮站南,东至东葫芦河,西至东坡底村边,面积2 500平方米。与龙山文化同期。地面散落石器很少,陶器残片丰富,为三足器、平底器口沿耳足部分残片,无完整器皿。泥质为粗泥、夹砂泥。颜色为灰陶,饰以绳纹、篮纹。拍制为主,偶有轮制。 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址有1956年发现的覃村花果山黄土坡遗址,1959年发现的范家庄遗址,1979年发现的西冶村遗址,1980年发现的广兴北坡遗址,1982年发现的瓦窑塔儿坡遗址。

脊椎类动物化石遗址主要为1982年发现的坡底村西驼鸟蛋化石层。

植物化石遗存点目前发现的有覃村龙眼沟,瓦窑汉池沟北坡。瓦窑村北石井壁尚有一直径40厘米的古树化石裹在二迭纪砂岩中,已炭化。

此外,县境东南平川段村、梁家庄等村均在地面以下20~300米的地层中发现海蚌、田螺等动物化石。西岭窑儿头村山沟亦发现有属刘家沟组古动物化石。 交邑冶铁始于战国,宋代初期,立大通铁冶监于狐突山西侧义泉社,名日西冶。之后历数百年到明代中叶,冶炼经久不衰。据查,宋元遗址现存的主要有7处。

西冶村遗址:位于村西铁炉地、村后大炉沟。遗址内铁渣堆积层最厚处达3米多。明代冶司府旧址一片废墟,仅剩高1.7米青石雕狮一尊。附近建有一安置历代刻石之碑亭,已毁于兵火。

陈台沟遗址:位于陈台沟东口,旧名砧台,系冶炼与锻造之地。遗址大堆残渣,建西冶铁厂时处理殆尽。

水峪贯遗址:位于水峪贯村南。遗址出露面积约400平方米、铁渣堆积层约2米,间有刀剑农器残片。

东、西孟家山遗址:位于铁炉梁。梁畔残片堆积多处,逐年被河水冲刷,今仅遗残迹。

席麻遗址:位于席麻村南小炉沟。

野则咀遗址:位于野则咀村西沟侧,今遗址尚有残铁可寻。

寨立遗址:位于寨立村路侧,遗存残炉为竖炉,高1.3米,内径1米,呈瓶状底大口小。 交城鼓书

交城鼓书是流传民间的一种说唱形式,新中国成立前演唱者多为盲艺人。1956年,县文化馆成立了“交城县盲艺人宣传队”,对交城鼓书进行了整理革新,交城鼓书由十字句或七字句组成。鼓书音乐旧以板鼓为主,辅以三弦、胡琴等弦乐,六十年代始加入大众琴及板胡、响铃。传统长篇书目有《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传》等。1980年9月,由张有洛创作、李学成演唱的交城三弦书《会安排》,参加了山西省曲艺会演大会,分别获得创作奖和表演奖。

交城莲花落

源于太原莲花落清代以前即在交城县境内流传。光绪二十九年(1903),祁县著名莲花落说唱家毕者山收交城县成村吕著为徒,传授莲花落艺术。光绪三十一年(1905),吕著自立书摊,成为清末民国时期交城县艺术造诣较高的莲花落艺人。由于吕著亦精通晋剧、碗碗腔,将莲花落融进了戏剧艺术,自成体系。1962年,县文化馆系统整理了莲花落艺术,并聘请吕著收徒传艺。

交城叮叮呛

源于“拉洋片”。1972年,县文化馆张有洛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叮盯呛为坐架脚踏式。坐架内装置木梆、手锣、小镲、小鼓、木鱼5件打击乐,用双脚踏动踩板表演,表演者坐于其上演奏弦乐,文场武场,说、拉、打、唱集于一人。由他创作并与武秀兰合演的叮叮呛《吕梁人民学大寨》,1973年推选出席山西省曲艺调演,获表演第一名;1974年参加了华北曲艺调演。

交城顺口溜

交城县民间很早流行一种“四六句”口头艺术,句式可长可短,押韵顺口。用方言土语演说,风趣幽默。张有洛的叮叮呛本世纪六十年代,“四六句”经县文化馆张有洛整理改革,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交城顺口溜”。初期,顺口溜沿袭民间传统,以方言土语入韵,题材多以农村生活为主。1978年以后,逐渐以普通话入韵,扩大了听众范围。有张有洛创作的《怕茶壶》、《胡批》、《双送子》等一批顺口溜小段。

交城杂则

亦称快板书,七字句句式,上下旬连续反复演说。有张有洛创作的《二奴子避孕》、《破除迷信》等段子。1964年,收集整理了以杂则为主的专集《交城曲艺》。“文化大革命”之后,杂则小段除盲艺人继续表演外,已逐渐被顺口溜取代。

美术书法

交城美术主要有绘画、版画、剪纸、木雕、泥塑等。交城书法届颇有建树的有任杰生、任利生、韩学武先生等。

民歌

交城方言属于以太原话为代表的晋中方言的一个次方言。清代中叶,悲怆哀怨的民歌《交城山》流传于交城县,成为清末秧歌《割莜麦》主调。交城县流传民歌有:《交城山》、《刨洋芋》、《要死要活相跟上》3首。新中国成立以来代表性民歌主要为《交城是个好地方》。

玉皇岭位于西冶村东北部,与王帽山隔沟相望,站在玉皇岭山顶可以看到阳城南部以及河东地区全貌,东可看北留电厂工业区,南可看南太行山峦叠嶂,西可看析城山风景秀美,北可看太岳烈士陵园塔峰。放眼四周,石柱峰直插云天,知指山狼牙交错,析城山山脉蜿蜒,五十公里范围内有西冶水库、蟒河景区、中条山第一漂、杨柏大峡谷、析城山景区、町店战役遗址、皇城相府、海会寺、天官王府、郭峪古城堡、潘家庄园、九女仙湖、磨滩风景区等,好似南太行的天然观景台。说到玉皇岭还有个传奇故事,这个传奇故事要从王莽赶刘秀说起。

第一节  刘秀挥剑成就涧河

话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家子孙尽被诛杀,只有刘秀外逃,王莽下令追杀,从陕西咸阳开始出潼关过河东,一路追赶刘秀到历山、析城山,刘秀顺析城山山脉东逃,来到了桑林马甲村下面不远处一个村庄,为逃命赶路,干粮和水都已用完饥渴难耐,当时的获泽大地十年九旱,百姓无水可吃,无奈之下仰望长叹,“天绝我刘秀也”,拔出佩剑准备自尽,无意之中看到山沟边有一块地方比较湿润,便用宝剑猛戳了下去,在拔出宝剑的瞬间一股清泉涌出,刘秀大喜之下手捧泉水就喝,这泉水清凉甘甜很是爽口,刘秀喝足了水感觉精神大振,备好路上用水一路北上曹山沟逃命,就是这无意一剑救了刘秀,也造就了获泽南部山区中是涧河,造福了涧河沿岸百姓。

第二节  山神劈山天台祭天

刘秀一路沿曹山沟、南坡、台头、石臼、窑圪坨、涧坪、东冶方向逃命,王莽一路追杀,刘秀逃至涧坪,前面一条大河拦住去路,眼看王莽追来,无奈之下急转向西顺山而逃,过了龙洞河转向西南,或见前面有一高山森林茂密,慌不择路进了树林顺山而上,无奈山形陡峭举步难行,回头眼看追赶人马就到,刘秀不顾一切爬到半山,见一不大的山神庙,庙内塑有手握大刀的山神神像一尊,扑通一声跪地就拜,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山神救命,山神一看刘秀身材魁梧长相特别,不是一般人,再者山神已接到玉帝旨意,说有真龙天子遇难将到此地,要山神助一臂之力,山神想此人相貌不凡难道是真龙天子?慌忙离神座还礼,又不能泄露天机,只告诉刘秀我也只能帮点小忙,说完手持大刀对准半山用力辟了下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山体一分为二直通山底,形成一个相隔十余丈的山沟,刘秀一见倒地就拜,感谢山神救命之恩,山神说不必多礼,告诉刘秀此山名叫祭天台,让刘秀到得山顶拜天,只有上天可以保佑他度过难关,赶紧逃命去吧,刘秀千恩万谢后不顾艰难向山顶爬去。王莽追兵来到半山腰,见山体一分为二相隔十余丈无法通过,眼看刘秀在对面山上,且不能捉拿,只得重新寻路追赶,刘秀利用这个间隔来到祭天台,仰望苍天三拜九叩,许下诺言:“如上天保佑我刘秀终成大业,我定回此山为其修建庙宇塑其金身”。刘秀拜完上天起身看见追兵已到眼前,不敢停留向南逃命,就在此时或见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顷刻间山洪暴发,时值傍晚又下着大雨,伸手不见五指,王莽只好休兵祭天台,待天亮雨晴再继续追赶,刘秀借助闪电之光匆忙逃命。

第三节  汤王托梦神龟渡河

不久来到西冶,村前大河拦住去路,又不敢惊动村民只得找了一个存放草料的草棚将就一晚,为避追兵彻夜难眠,想我刘秀遭此大难不知何时是头,又因人困马乏,凌晨时分迷迷糊糊间一头戴王冠之人来到眼前,问其为何卧身此间,刘秀就把自己的遭遇向此人诉说,前面大河拦住去路,后面又有追兵要求得到帮助,此人说:“我是汤帝,到析城山祈雨造福百姓路过此地,告诉他村东一里许赵沟栗家坳有一对千年神龟可助你过河”,说完一晃不见,刘秀一惊醒来天已大亮,跪地就拜许下诺言,“待我成就大业定到此地为其修庙塑身让其享受人间香火”,拜完起身前往村东而去。一路来到栗家坳果然见一对大龟四目圆睁,紧盯一个椭圆形的东西,走近细看是个龟卵,这才明白二龟对望是用意念孵化龟卵,只好站在一旁不好意思求龟渡他过河,就在此时听见不远处人欢马叫,眼看追兵就到,只得跪地求拜,神龟一见是真龙天子慌忙还礼,问应如何帮你,刘秀只求其帮助渡河之事说明,二神龟一听这有何难?留下一龟看守龟卵,让其爬上龟背一跃进入河中向对岸游去。

第四节  黑虎救驾桑椹渡命

刘秀来到对岸,快步来到下河川东崖下,紧张的心稍微平静点,但为逃命干粮早就用完,只得找个僻静的地方躺下少作休息,或见地上很多指头大小紫色的东西,拾起一个放到嘴里甘甜爽口,仰望崖顶一棵桑树上的桑椹和自己刚才吃的一模一样,心中大喜忙来到崖上摘了桑椹饱吃一顿。

再说王莽一路追赶,看见刘秀已过河,也来到栗家坳,硬逼留下守护龟卵的神龟渡他过河追赶刘秀,神龟不肯,王莽一怒之下抽出佩剑向神龟左肋刺去,淡红的血水流个不停,据传流了整整三年后变成一股清泉,无论如何干旱至今从未断流,现被村民张晚锁引回家中生活用水。神龟受伤无奈之下只得渡王莽过河,到河心就看见刘秀正在对面崖上,王莽搭弓在手一箭射出,因神龟受伤渡河时体力消耗太大,影响了王莽这支箭的力道,这时刘秀已吃饱正在对着桑树表示感谢,言到待成就大业定封你为树中之王,或见一支响箭迎面而来,顿时吓得面无血色闭目等死,心想吾命休已,只听砰嗖…嘭,巡声望去只见身后黄河口对面半山被箭穿了个洞,至今此洞尚在,刘秀吓出一身冷汗,再看一只大黑虎挡在身前,原来是这只黑虎用爪子将这支箭给挡了出去,刘秀赶忙弯腰施礼表示感谢,黑虎连忙还礼说道:“自己是财神赵公明的坐骑,财神接到玉帝圣旨,自己受赵公明的指令在此救难,告诉他不可直接向南,到西南有一深沟自有他人相助”,说完一晃不见。刘秀暗在心中感激,眼看王莽追兵就到,急忙转身逃命,王莽追得急,不得已只得顺河南岸向西在水磨沟折向西南顺沟而去。再说一对千年神龟,一个渡刘秀过河返回不见另一只心中着急,半天才看见另一只吃力返回,仔细查看才发现受伤不轻已奄奄一息,原来这只神龟受伤后又渡王莽渡河,体力消耗过度,返回不久就死去,另一只神龟非常痛苦,守候多年也静静死去,天长日久一对神龟就变成石龟。

第五节  巨蟒渡河光武避险

刘秀一路走来到了台上风门口,又饥又渴便在山上寻找,在不远处找到一棵有青果的树,原来是棵山杏就摘些青杏坐下来休息,取下宝剑就势插在地上,就见插宝剑的地方有水渗出,拔出宝剑一股清泉流出,见状万分高兴,不顾青杏苦涩吃饱喝足,又摘些杏子装满水袋向蟒河而去。说来也怪,刘秀当年喝水的山泉至今仍在从未断流。

话说刘秀从台上风门口出发经双圪通顺沟而下,来到了沟底见一山泉从一洞口涌出,手捧泉水喝了一口,感觉甘甜无比,又吃了些带的山杏,吃饱喝足正准备休息一会,耳旁只听山上追兵已然很近,不敢怠慢起身就走,到得一个叫洪水的村庄,村前一条大河拦住去路,见追兵就到眼前,心急如焚无计可施,或见河中一根好似木头的东西漂到眼前,不顾一切跨上这根东西顺水漂去,慢慢漂到对岸,刘秀来到河岸回头一看,原来自己骑的是一条巨蟒,吓出了一身冷汗,跪地拜谢巨蟒救命之恩,巨蟒点头没入河水中不见。

第六节  挥剑劈石纵马穿山

刘秀沿河岸前行不久,一块巨石挡在眼前,眼看王莽追兵就到,情急之下抽出宝剑对准巨石劈了下去,纵马在劈开的石缝中穿过,王莽见刘秀就要通过石缝,搭弓在手一箭射出,刘秀耳听身后箭响,心知无处可躲急忙全身前倾趴在了马背之上,躲过了这一箭,就听前面嘭的一声巨响,王莽的这一箭硬是把前面的山穿了个通透,刘秀荒不择路,硬着头皮从这通透的窟窿中穿山而过逃命去了,王莽一见大怒,心想自己这一箭没有射杀刘秀无意之中反而救了刘秀,纵马急追而来。

第七节  误入天台奇遇棋仙

刘秀过了窟窿山一路逃命,王莽紧追不舍,不久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高直插云霄,根本看不见山顶,只得向山上而去,却不知自己已误入天台,天台之上有两个头戴斗笠白眉老头正在下棋,再看四周全是云海根本看不见山下情况,只是能听见山下有人大叫,“刘秀已上山,将此山围住不可放走刘秀,要将刘秀困死山上”,刘秀一听急忙求下棋之人救命,两位下棋之人看看刘秀没说话,其中一人摘下斗笠戴在了刘秀头上,顿觉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四周没有一点声息。再说王莽追到山下,见刘秀已上山,又看不清山上情况,只得下令围住此山,要将刘秀困死山上,一围就是两年多,不见刘秀下山,心想刘秀早已饿死山中,只得收兵做罢。刘秀在山上也不知过了多久见眼前一亮,两个下棋之人还在下那盘残棋,四周静悄悄没有一点声息,忙拜谢两位下棋之人,感谢救命之大恩大德,只听其中一位说“你已在山上躲避了三天,山上一天山下一年,你的灾难已过,不见山下有动静想必追你之人已经撤兵,放心下山成就大业去吧。”说完一挥长袖赶刘秀下山,刘秀正准备再次拜谢,两位下棋之人忽然不见,这才明白原来是两位仙人在此助他度过此难,只好行三跪九叩大礼表示感谢。

第八节  光武大帝祭天封山

刘秀下得山来确实追兵已撤,一路到洛阳平定天下建立东汉王朝,成为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大帝。

刘秀平定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想起自己逃难时的种种遭遇和得到的帮助,心想是实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了,派得力大臣沿自己逃难路线逐步实施,在祭天台修建了玉皇庙,西冶避难的草棚汤王托梦的地方修建了成汤庙,吃桑椹的地方为桑花崖,桑花崖修建黑虎庙,台上风门口杏树下修建成汤庙,用时三年待所有工程竣工后,准备祭品带领文武大臣沿路还愿祭天,为怀念巨蟒救命渡河命名洪水村前大河为蟒河,天台仙人下棋的地方为棋盘山,王莽射穿通透的山为窟窿山,剑劈巨石的地方为铡刀缝,蟒河山泉为黑龙洞,吃桑椹的地方为桑花崖,栗家坳有神龟的地方为龟圪坨,赵沟半山腰为歇马台,山神大刀劈山处为断山,用宝剑戳出水的地方为出水村,出水泉下游河为剑河(后被人们慢慢叫成涧河)。

刘秀率众一路而来,每到一处不是命名就是祭拜,特别是在桑花崖进了黑虎庙,上齐供品三跪九叩祭拜财神,祭毕出了黑虎庙,到处寻找桑椹无果,却不知当年他是初夏逃难此处,现在已是仲秋时分哪里还有桑椹?或见一颗椿树上有春树籽,当地百姓叫椿咕咕,以为就是椿咕咕当年救了他,便手指椿树就封为树中之王,椿树心中窃喜无功受禄,只听嘭的一声,原来是旁边的桑树听到刘秀封椿树为树中之王,怒气之下便嘭的一声气爆了树干,刘秀一看指着桑树说到黑心,从此桑树无论大小树干都是黑心,年代稍长的树干都爆了,被百姓作为笑谈流传至今。

从此西冶下河川桑花崖有了黑虎庙,逐渐有附近百姓前来祭祀财神爷,保佑全家平安财源广进,财神爷也是有求必应,慢慢形成每年三月十五财神爷生日,西冶及周边百姓都到黑虎庙举行祭祀活动,逐渐形成这种习俗,明清时期每年三月十五祭祀活动阳城晋城以及河南济源、沁阳、温县、孟县、博爱等地都派人参加。

刘秀等人到西冶成汤庙祭拜了汤帝,到栗家坳见一对神龟已变成石龟,惋惜之余封此地为龟疙瘩,上了歇马台,在歇马台洗手净面重整衣冠,率文武大臣三步一跪,一跪三叩一路来到祭天台玉皇大殿,举行了祭天仪式,感谢上天助他成就大业,御封祭天台为玉皇岭。

结  语

后来玉皇岭成了兵家必挣之地,历朝历代战乱都派兵驻扎,玉皇岭四周筑有寨墙挖有战壕,现在还可以看到残缺的战壕,据传寨墙和战壕是宋代抗金时期留下的,特别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日寇占领阳城后派兵驻扎,被国民党九十三军第十师打败,第十师撤兵后又被日寇占领,直到一九四四年被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解放。

此文根据张良胜口述整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7265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