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奥斯汀的国内外评论 中英文皆可 最好有关于《情感与理智》这本书的评论

关于简·奥斯汀的国内外评论 中英文皆可 最好有关于《情感与理智》这本书的评论,第1张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中文名: 简·奥斯汀

外文名: Jane Austen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国斯蒂文顿小镇

出生日期: 1775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 1817年7月18日

职业: 小说家

主要成就: 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

代表作品: 《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 《爱玛》 《劝导》

目录

人物生平

画像留存

相关影片基本信息

剧情简介

幕后制作

个人评价史威考德研究

小说魅力

**简评

爱情经历情窦初开

终身未嫁

代表作品

写作经历创作过程

文学地位

小说特点

语言特色

作品中人物性格

奥斯丁与摄政王

作品简介《曼斯菲尔德庄园》

《劝导》

《诺桑觉寺》

《爱玛》

《理智与情感》

大众评论简迷由来

简迷的发展

反“简”派

两派驳论

人物生平

画像留存

相关影片 基本信息

剧情简介

幕后制作

个人评价 史威考德研究

小说魅力

**简评

爱情经历 情窦初开

终身未嫁

代表作品

写作经历 创作过程

文学地位

小说特点

语言特色

作品中人物性格

奥斯丁与摄政王

作品简介

《曼斯菲尔德庄园》 《劝导》 《诺桑觉寺》 《爱玛》 《理智与情感》大众评论

简迷由来 简迷的发展 反“简”派 两派驳论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 简·奥斯汀

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1]

编辑本段画像留存

尽管奥斯汀家的几个儿子都有专业画像留存,卡桑德拉的水彩画(被她亲爱的小侄女安娜评价为:“和真人天差地远”)是简·奥斯汀目前已知唯一的“画像”。一八六九年,有人制作了改良版的小型复制品。一八七零年,钢印版被用在詹姆斯·爱德华·奥斯汀-利的《简·奥斯汀传》一书中。

编辑本段相关影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奥斯汀书会/我们都是奥斯汀迷 **《成为简·奥斯汀》两位主角

英文名称: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发行时间:2007年 语 言:英语 类 别:爱情 / 剧情 导 演:罗宾·史威考德 Robin Swicord

剧情简介

有些事情即使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变更,也是永远都不会发生改变的……我们仍然全神贯注于婚姻、友情和爱情的纠缠、事业、社交礼貌的复杂环境中,直到精疲力竭仍然乐此不疲。也许你觉得简·奥斯汀在任何一本小说中创造的故事情节都不可能与现代生活有所交集,然而这里却有六个人找到了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他们组成了“奥斯汀书会”,通过讨论奥斯汀那绝妙的描述,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中重新找回了回应、预言、警告和智慧。 伯纳黛特是“奥斯汀书会”的发起人,而她的生活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否则这个令人温暖、有智慧、现实且无拘无束的人,怎么会结过六次婚?现在,她已经50多岁了,却仍然是单身。大多时候,伯纳黛特都是那种最棒的朋友人选,因为她会静静聆听你的不幸,然后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相对于城市中喧闹的生活,你总能从伯纳黛特身上找到平静……将朋友们召集到一起组成“永远的奥斯汀”读书俱乐部,就是伯纳黛特的主意,因为再没有作家比简·奥斯汀更会治疗这个世界对人们的折磨了。 与伯纳黛特甘愿在婚姻上冒险完全相反,她的朋友乔斯琳似乎天生与“浪漫”这两个字无缘,她甚至宣称自己从未恋爱过--即使有,也是和她的那只罗得西亚脊背犬普赖迪。它是她最忠诚的伴侣,血统高贵,所以不难想象,当普赖迪死后,乔斯琳是如何沉浸在悲伤之中不能自拔的……朋友们一致认为应该找点什么事情让乔斯琳分分神,好从痛失爱犬的不幸中尽快走出来,但乔斯琳可没有他们想象得那般脆弱。

幕后制作

小说与现实生活,影片就好像是简·奥斯汀六本小说中讲述的故事在21世纪的现代版 **《成为简·奥斯汀》

本,书友会里的六名成员也经历过爱情的渴望和绝望,都曾因为友谊得到过安慰和误解。作为一个复杂社会的社交动物,他们无一例外都需要面对无数个使生活变得愈加复杂的难题。书友会里的成员每个月都需要阅读一本奥斯汀的小说,然后从中寻找和自己的生活相似的元素进行比较……正在离婚的西尔维娅无疑是《曼斯菲尔德庄园》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这部小说里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分裂、对爱情的失望、婚姻的缺陷以及通奸,西尔维娅在讨论的时候甚至会因为乔斯琳的一句话而嚎啕大哭。虽然乔斯琳有点不屑做这种无意义的读书行为,但她也能从简·奥斯汀的小说中找到自己的参照物:那就是《艾玛》中的女主角,一个可爱、富有、活泼的女性,喜欢不厌其烦地管闲事、做媒婆,她自认为能够洞悉身边每一个人的需求,可爱情降临到她的身上时,却又变得愚蠢且盲目……乔斯琳任性、固执地忽视格瑞格对她的爱意,然后将他推给西尔维娅。不过西尔维娅显然为这次离婚伤透了心,没有注意到这些小细节。在小说《诺桑觉寺》中,女主角就是因为太过迷恋那种哥特式的传奇故事而变得有点神经兮兮,有趣的事,格瑞格在郊外的村屋就是以万圣节的风格进行装饰的。在谈及《傲慢与偏见》的时候,里面就增添了许多反讽的调调,因为这部简·奥斯汀作品中最浪漫的故事,竟然在书友会的讨论中得到了最多的悲叹和忧虑……至于乔斯琳与格瑞格之间的斗嘴,真的像达西和伊丽莎白·贝内特那般恶毒,而父亲和母亲的离婚使孩子遭受到的痛苦,也与小说中提及的一模一样。《理智与情感》中,错位的婚约打破了两个穷困的姐妹对爱情所有美好的期望,这部小说为书友会的成员提供了一个故事背景,可以将他们之间存在的所有不和谐观点和态度全部说出来……《爱情游戏》是书友会讨论的最后一部小说,最终溶解了许多发生在六位成员身上的故事:这里有一对多年前在痛苦中分手的恋人,他们在互相伤害中重新找到了解决办法和曾经的爱情,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踌躇和误解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二次机会”。普鲁迪和迪安之间发生的一切就可以套用到这部小说里,当然也包括西尔维娅和丹尼尔,同时它还鼓励了乔斯琳、格瑞格、阿莱格拉和伯纳黛特,帮助他们重新走上了生活的道路上。与书友会有关的每一对情侣在影片的结尾处都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和幸福,这与简·奥斯汀一贯在小说中使用的美满主题再一次不谋而合。

编辑本段个人评价

影片的编导罗宾·史威考德是在好友--制片人约翰·卡利(John Calley)的建议下,才决定去读凯伦·裘伊·弗勒(Karen Joy Fowler)创作的小说《奥斯汀书会》的……恰逢史威考德正在为索尼公司的一个原创剧本伤脑筋,她打算在故事里为观众展示一个全部是简·奥斯汀的书迷的家庭,以及其中的家庭成员需要面对的各自的混乱和烦恼。

史威考德研究

史威考德说:“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研究有关奥斯汀的一切,不仅仅是反复读 **《成为简·奥斯汀》

小说那么简单,还得从其他作品下手,比如说信件或儿童读物,这种做法允许我可以从多个不同的学术角度去分析奥斯汀的私人生活,然后进入每一个可以想象得到的角落。我记得自己当时还和索尼公司的高层开玩笑呢,称自己可能成为好莱坞的第一人,拍了一部要鸣谢一大堆小说的喜剧。但是,当我读过《奥斯汀书会》后,我发现自己不再对原先的那一家子知识分子着迷了。小说中描述了一群比我还要普通的人--读者,他们看小说是为了寻求庇护和陪伴。现代人将奥斯汀的小说看成了一个避难所,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暂时离开拥挤的交通、响个不停的电话、候诊室里喧闹的电视。而且我注意到,奥斯汀的六部小说,其中的四部在西雅图飞机场的报摊上都有得卖,因为晚点在候机室里等上几个小时,相信你会非常高兴地拿起奥斯汀的小说,感受一下差不多两个世纪前的英国乡村的清新味道。”

小说魅力

当你开始喜欢简·奥斯汀,她在小说中创造的那个世界就不会显得陈旧过时了。她的角色总是为了钱担心,还要与难纠的家人周旋,因为不善交际而有所退缩--他们将本应该用来谈恋爱的时间大多花在了这上面,最后就连最基本的期望也变得毫无价值了。罗宾·史威考德说:“简而言之,奥斯汀给出了许多和我们很像的人物角色,只除了我们不能通过交罚款而代替监禁,当然也不用每天工作12-14个小时。” 当罗宾·史威考德读完了凯伦·裘伊·弗勒的小说,她发现自己已经没办法按奈住自己的冲动了:“生活的快节奏和速食文化将我们变成了那种善于言辞的同时还要习惯性隐藏真正的自己的人,即使在家也没办法完全放松,因为对于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家也成了一个工作场所。我们在网上聊天、收邮件、浏览网页、看在线小说,即使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忘发短信给选秀节目投票,在信息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却越来越少地探求彼此,这真的很荒谬。在这个利己主义盛行的时代里,我们也只能面对现实,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轻易不肯迈出来。但弗勒的小说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因为她记录了这个物质化世界中的一次勇敢行为,这里有六个人,他们同意阅读简·奥斯汀的六本小说,然后每个月一次从城市的各个角落聚在一起进行讨论……体现出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英雄气概。”

编辑本段**简评

《奥斯汀书会》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完全照搬小说是一件多么愚蠢的选择。 简·奥斯汀

——《**见解》。 俏皮的玩笑和优美精练的对白,足以让观众得到比阅读简·奥斯汀的小说更多的乐趣。——《洛杉矶时报》。 罗宾·史威考德创造了几个让你感到似曾相识的角色,但她至少赋予给书友会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关心的是会员的生活,而非小说本身。——《芝加哥太阳时报》。 一流的演员团队,无论是装可爱、令人讨厌、迟钝还是过度自怜,他们奉献出的都是最可爱的角色。——《综艺》。

编辑本段爱情经历

英国19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爱情著作相继被搬上银幕,而她本人唯一一段刻骨铭心恋情却鲜为人知。随着**《成就简》3月开拍,这一空白将被弥补。奥斯汀用独特和细腻笔触创作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自己却终身未婚。而《成就简》一片就将解开她的情路历程。这部影片以人物传记《成就简·奥斯汀》为蓝本,而传记作者斯彭斯也成为影片的历史顾问。

情窦初开

1796年,20岁的奥斯汀遇到勒弗罗伊。情窦初开的她对这个聪明狡黠的爱尔兰年轻律师一见钟情。然而,奥斯汀的牧师家庭希望未来女婿拥有经济实力,而偏偏那时的勒弗罗伊还是个穷小子。而拥有6个孩子的勒弗罗伊家也执意与富贵之家联姻,因此要求勒弗罗伊返回爱尔兰。从此两人便再没有相见。当年,奥斯汀在致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表达了无奈伤心:“终于,这一天还是到来了,我将与汤姆·勒弗罗伊告别。而当你收到这封信时,一切都已结束。一想到这些,我不禁泪流。”后来,勒弗 **《成为简·奥斯汀》

罗伊如家人所愿地娶了个大家闺秀,还成为爱尔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直至晚年,他才向侄子坦言,曾与一位作家有过一段“少年之爱”。

终身未嫁

初恋以被迫分手告终,奥斯汀选择终身不嫁,而将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 。“爱的小屋”身价飙升这段恋情没有让奥斯汀成为勒弗罗伊太太,却激励她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是他告诉她,她拥有才华。是他鼓励她在写作中追随自己的思想。尽管他俩没有在一起,但这段恋情却激发她成为职业作家。”雷说。另一方面,奥斯汀和勒弗罗伊第一次相遇的房子也行情看涨。这座名为“迪恩小屋”的房子坐落在汉普郡,充满浓郁的英式特点,典雅而舒适。悠久历史、建筑价值再加上凄美爱情故事,这座小屋已经被开出1000万英镑的高价。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理智与情感》又名《理性与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1811) **《成为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1813) 《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 1814) 《爱玛》(Emma, 1815) 《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 1818, 死后出版) 《劝导》(Persuasion, 1818, 死后出版) [/color][/b]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是一个我国读者非常熟悉的名字。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以及据此拍摄的**恐怕早已为大家所熟悉了。据英国广播公司最近调查统计,《傲慢与偏见》在英国人最喜爱的小说中,名列第二。《爱玛》(EMMA)是这位女作家的第四部作品,一般都认为是她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

编辑本段写作经历

简·奥斯丁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过着祥和、小康的乡居生活。兄弟姐妹共八人,奥斯丁排行第六。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只是九岁时,曾被送往姐姐的学校伴读。她的姐姐卡桑德拉是她毕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奥斯丁的启蒙教育却更多得之于她的父亲。奥斯丁酷爱读书写作,还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已开始以写作为乐事了。成年后奥斯丁随全家迁居多次。1817年,奥斯丁已抱病在身,为了求医方便,最后一次举家再迁。然而在到了曼彻斯特后不过两个多月,她便去世了。死后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简·奥斯丁终身未嫁。逝世时仅为四十一岁。 [2]

创作过程

奥斯丁创作的小说,几乎都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修订改写。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加上她去世后出版的《诺桑觉寺》(1818),都写于十八世纪的九十年代,通常算是她的早期作品。而《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与《劝导》(1818)则写于十九世纪,算是后期作品。这六部作品,总共不过一百五十万字(中文),数量不算多。作品初出版时,销量也不算很大。

文学地位

可是她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却随时间的过去而日益显得重要,以致竟有批评家认为: 简·奥斯汀作品《爱玛》封面

“作家当中其手法最接近于(莎士比亚)这位大师的,无疑就要数简·奥斯丁了,这位女性堪称是英国之骄傲。她为我们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托·巴·麦考莱语)。另一位将她与莎士比亚相比的是现代美国的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他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上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与简·奥斯丁是经久不衰。”赞赏奥斯丁的作家,从瓦尔特·司各特开始,可以说是绵延不绝,粗略一排就有:特洛罗普、乔治·艾略特、柯勒律奇、勃朗宁夫人、骚塞、爱·摩·福斯特等位。但是她的杰出与伟大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也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弗吉尼亚·吴尔芙就曾说过:“在所有的伟大的作家中,她的伟大之处是最最难以捕捉到的。”

小说特点

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简·奥斯丁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过程。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加上她的机智和风趣,她的现实主义和同情心,她的优雅的散文和巧妙的故事结构,使她的小说能长期吸引读者。”并且说:“当时(指十九世纪初)流行夸张戏剧性的浪漫小说,已使人们所厌倦,奥斯丁的朴素的现实主义启清新之风,受到读者的欢迎……到二十世纪,人们才认识到她是英国摄政王时期(1810--1820)最敏锐的观察者,她严肃地分析了当时社会的性质和文化的质量,记录了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评论家也赞佩奥斯丁小说的高超的组织结构,以及她能于平凡而狭窄有限的情节中揭示生活的悲喜剧的精湛技巧。” 本文作者在阅读了中外评论家对奥斯丁的分析评论之后,觉得还是以上所引的 简·奥斯汀作品《理智与情感》封面

简短结论最为准确精到。内中惟一未突出提到的是奥斯丁塑造人物的巨大才能(每部小说的主角都是青年女性,但她们无一雷同),以及她能站在更高角度,冷眼看待、评论这些人物(特别是她心爱的人物)的睿智目光。奥斯丁曾说过什么是好的作品。她说:“……有些作品,其中展示了才智最强大的力量;其中作者以最精心选择的语言向世人传达了对人性最透彻的了解、对这种丰富多彩的人性恰到好处的描绘,以及对机智幽默最生动活泼的抒发。”(见《诺桑觉寺》第五章末段)奥斯丁的几部作品,可以毫无愧惭地说,都是达到了这样的标准的。

语言特色

奥斯丁的语言确实出色,这在提高她作品的水准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她的对话不但符合人物性格,而且常含机锋。(奥斯丁小时候曾和家人演戏自娱,写好对白自是她的特长。)叙述描写部分语言通常徐缓舒展,与她所写的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与人物身份非常配称。 作者偶尔亦用曲笔,不动声色地说几句谑而不虐的反话,使读懂的读者不禁要发出会心的微笑。(批评家瓦尔特·艾伦就说过,整部《爱玛》,“就是在嘲弄中孕育成的。”)在结构上,《爱玛》亦极匀称紧密。除了书中高潮处外,每一章亦都有精彩的“看点”。 这就使得翻译者苦苦奋斗工作时,又自有乐趣,仿佛是“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相信读者在读她的书时,也会有这样的体会的。有批评家说过:“在《爱玛》中,整个主题就是女主人公痛苦的认识自身并逐渐抛开幻想的过程。”

作品中人物性格

同样,在译者译,读者读的过程中,大家都逐渐认识了爱玛这一活生生,有着各种优点与缺点的形象,同时也通过这面镜子的反照,能对自我有比以前较深一些的认识。说到底,阅读文学作品最大的益处无非就是通过这一活动,帮助自己更深刻地了解自我、他人,认识社会与这个世界。爱玛的自信、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好心做坏事、不愿承认错误,还多少有点势利眼,这样的性格上的毛病,岂不是在我们自己与周围人的身上,依旧存在的吗?而且还不但存在于作为个体的人的身上,连集体的人——小至一个团体大到一个国家那里,不也是同样是会存在。《爱玛》是奥斯丁于1814年1月开始动笔的,1815年3月底写完,并于年底出版(初版本扉页上标明的是1816年)。1816年3月出版的《每季评论》上即刊出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激赏奥斯丁作品特别是《爱玛》的长文。1817年的7月18日,奥斯丁溘然去世。《爱玛》成了她生前最后一部与读者见面的小说。但读者并不知道作者是谁。直到1818年,她的作品才由她的哥哥署上真名出版。

奥斯丁与摄政王

奥斯丁在世时,英国由摄政王统治。他的父亲乔治三世晚年精神失常,国会安排由他摄政。1820年老王去世,摄政王即位,是为乔治四世。据说他非常喜欢奥斯丁的作品,在每个住 简·奥斯汀作品

处都存有一套。他还写过一封信给奥斯丁,表示了自己的钦佩并希望她能把下一部作品献给自己。奥斯丁在一封信里说:“对亲王的感谢,我感到荣幸。”同时也多少有点违心地写了《爱玛》书前的那篇献词。据记载,摄政王藏书室的负责人曾建议奥斯丁写题材大一些的作品。 奥斯丁在回信中说:“我不写传奇。我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继续走自己的路,虽然在这条路上我可能永不会再获成功。我却相信在别的路上我将彻底失败。”奥斯丁向亲属表示过,她自己能做的只是“写乡野的几户人家”,“在一小块(两英寸宽的)象牙上……用一支细细的画笔轻描慢绘。”今天,人们自然要庆幸亏得奥斯丁没有采纳那样的建议。而且她也不纯粹是“为小题材而小题材”。她也能做到小中见大。她在作品中关怀妇女、恋爱、婚姻问题,探讨社会在这些方面的谬误与偏见并从而揭示人性中的一些弱点。探讨人性,这难道能说是在写微不足道的小题材吗?古代的希腊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莫若是“认识自我”。他们在德尔菲神庙上铭刻的就是这几个字。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织,感性与理性交融。利亚姆·奥弗莱厄蒂著名书集《传播》风格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织,感性与理性交融的感情。利亚姆·奥弗莱厄蒂,是爱尔兰作家,他的作品还有《《第一次起飞》、《石头》等。

大学生必看英文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必看英文书籍推荐,希望您喜欢!

 大学生必看英文书籍推荐

1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 by Henry David Thoreau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内容简介:1845年春天,梭罗来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的瓦尔登湖畔,度过了两年多的隐居生活,自耕自食,沉思写作,崇尚心灵的自由与闲适,忠实记录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在他笔下,自然、人及超验主义理想交汇融合,浑然一体。

梭罗于1854年发表了记叙这段经历的 散文 集《瓦尔登湖》。几个世纪以来,书中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文字,赢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读者共鸣,成为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传世经典。

2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Charles Darwin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和观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自然选择是演化的机制,并通过《物种起源》这本书证明进化论的真实性。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3The Iliad by Homer (伊里亚特)

《伊利亚特》相传为荷马所作,与《奥德赛》并称为占希腊两大史诗。描写的是希腊部族联军攻打东方部落特洛伊人都城伊利亚特的10年战争,尤其是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发生的 故事 。生动地展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热情讴歌氏族英雄的英勇机智、不怕牺牲、献身集体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个人意识的滋长和战争的残暴并已广泛地反映了当时氏族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 、风俗等各方面的状况。

《伊利亚特》是英雄史诗,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氏族英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希腊英雄阿基里斯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希腊英雄阿基里斯因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盛怒之下拒绝作战,希腊军因此受挫。后因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他再度上阵,终于刺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赢回光荣。

《伊利亚特》规模宏伟,结构布局巧妙、紧凑。穿插很多神话和 传说 ,反映了占希腊人的生活,被誉为欧洲史诗的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Selected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狄金森诗选)

狄金森(1830—1886),美国著名女诗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当时还是个小镇的艾默斯特;在艾默斯特学校受完中等 教育 又入芒特霍利约克女子学院就读不足一年。从25岁开始,弃绝社交,在家务劳动之余埋头写诗;到1886年5月15日,由于肾脏疾患而在昏迷中离去时,已给人间留下了自成一格、独放异彩、数量可观的诗篇。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狄金森诗选(英汉对照)》从狄金森的诗集中精选若干名篇,充分地展现了狄金森作品丰富的 想象力 和高超的诗歌技巧。她的诗作为美国文学作出了重大独创性的贡献。

5The Art of War by Sunzi(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不穷。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字里行间不乏曹操的真知灼见。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有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本书在郭化若注评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曹操的注,将孙武、曹操、郭化若的军事思想融为一书,以裨读者把握我国两千年来军事思想演化的脉络。同时为方便阅读,在开本、版式、装帧等方面亦作了精心的设计。堪称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6The Prince by Niccolo Machiavelli(君王论)

《造就政治领袖的50堂课:新君王论》内容简介:《君王论》是一本惊世骇俗的书,它以赤裸裸的语言来教导君主,如何玩弄各种王侯将相术,把臣民驾驭在手掌上,它说一个君主应该同时学会做狮子和狐狸——狡黠如狐,凶狠如狮。只要能有助管治,一切手段,纵使是阴谋诡计、背信弃义、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等,都是天经地义的,而教授这些权术,也正是《君王论》的主要内容。

事实上,当时这本离经叛道的书,一度在教会及卫道之士的口诛笔伐下而在欧洲被禁。但在权位的强大吸引力下,不少盖世枭雄仍是对它趋之若鹜。比如:人们在清扫滑铁卢战场时,在拿破仑弃置的专用车里,发现到一本写满批注的《君王论》;

7Jane Eyre by Charlotte Bronte(简爱)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8A Tales of Two Cities by Charles Dickens(双城记)

这是世界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之一,也是英国文豪狄更斯作品中故事情节最曲折惊险、最惊心动魄的小说之一,小说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叙述梅尼特医生一家充满了爱与冒险的遭遇,中间穿插了贵族的残暴、人民的愤怒、审判间谍……

内容简介:巴黎的梅尼特医生因告发贵族厄弗里蒙地兄弟欺压平民,反遭陷害,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8年。获释后,他随女儿露西侨民伦敦。露西与法国青年查尔斯·达奈相爱结婚,而达奈正是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侄子。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因故返回巴黎的达奈被革命者以贵族身份判处死刑。最后,与达奈容貌相似的英国律师卡顿牺牲自己,救出了达奈。

9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y Mark Twain(汤姆索亚历险记)

主要内容:汤姆•索亚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劳动,也从不喜欢在早上早起。但他喜欢 游泳 和钓鱼,还有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冒险。他有许许多多的冒险经历。但是汤姆的这些经历有时危机四伏。一天晚上,他和哈克•费恩在坟场上看到三个男人。他们是谁半夜在坟场干吗然后这两个孩子看到其中一人是印江•乔。

汤姆和哈克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晚上。他们害怕印江•乔——他们应该害怕,因为印江•乔用刀极快。

10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by Alexandre Dumas(基督山伯爵)

这是大仲马最优秀、最受人欢迎的通俗小说之一。小说通过青年水手唐代斯被告密而遭迫害,越狱后化名基督山伯爵报恩复仇的故事,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时期一些上层人物的罪恶发迹史,暴露了复辟王朝时期法国司法制度的黑暗,同时宣扬了大仲马所主张的社会哲理:赏善罚恶。 小说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湛完善的艺术技巧,博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次被拍成**。尽管这部小说问世已有一个半世纪之久,但它至今仍在世界各国流传不衰,被公认

一百多年以来,这个复仇的故事以其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了难以计数的读者。远洋归来的代理船长邓蒂斯在婚礼上遭人陷害,从此在死牢里度过了14年的光阴。越狱之后,他找到了狱友所描述的基督山岛的宝藏,摇身变成了学识渊博、举止高雅的基督山伯爵,回到巴黎展开了一系列复仇……

11War and Peace by Leo Tolstoy (战争与和平)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战争与和平》描写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抨击了那些谈吐优雅,但漠视祖国命运的贵族,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12Essays by Ralph Waldo Emerson (爱默生的散文)

《爱默生散文选》选译了他的散文中最为精彩三十六节篇章,如《论自然》、《论自信》、《正确的读书 方法 》、《行动的意义》、《论艺术》、《论美》、《论爱情》、《论修养》、《论自助》、《论成功》等等。史家称他为“新英格兰的先知与探索者”。而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思想与 文章 至今仍使人感到清新爽朗。

爱默生擅长以朴实的语言、浅显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深刻的哲理,他的文章就和他的演讲一样,气势恢宏,狂放恣肆,具有鼓动性。史家称他为“新英格兰的先知与探索者”。而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思想与文章至今仍使人感到清新爽朗。

13Wuthering Heights by Emily Bronte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黑色英雄”小说作品之一,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列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嘉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本书为“外国文学经典”系列中的一本,保持了英文版的原汁原味,值得一读。

内容简介:18世纪末,在遥远的约克群地区,呼啸山庄里曾发生过一个凄婉的 爱情故事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然而凯瑟琳却嫁给了温柔、富有的林顿。希斯克利夫愤然出走,几年后狠狠地报复了林顿家族,但从此他也永远地失去了心爱的凯瑟琳。幽灵在呼啸山庄徘徊,似乎永无宁日……

14The Complet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全集》是1623年,莎士比亚的演员同僚们倾注心血集结出版了历史上第一本,著名的第一对开本,这是300多年来许多导演和演员最为钟爱的莎士比亚文本。三个多世纪以后,应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邀约,当今世界最为著名的两位莎学专家。Jonathan Bate 和 Eric Rasmussen 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第一对开本进行了首次全面修订。谨以这本用莎士比亚手迹作封面背景的全新《莎士比亚全集》献给2l世纪的中国读者。

15Apology, Crito, and Phaedo of Socrates by Plato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 The trial and condemnation of Socrates on charges of heresy and corrupting young minds is a defining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Athens In tracing these events through four dialogues, Plato also developed his own philosophy, based on Socrates’ manifesto for a life guided by self-responsibility

《柏拉图注疏集: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是公元前399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16Symposium by Plato (柏拉图的《研讨会》)

把柏拉图著作当成戏剧来读,不仅不是时下人们所欣赏的、别出心裁的“创造性背叛”,而恰恰是一种对柏拉图本身的回归。从柏拉图对话的戏剧特征出发去理解柏拉图,既是文本自身构成的要求,也更是进入柏拉图丰富而多元话语系统的前提。既然生活本身不可以一言以蔽之,那么,柏拉图用戏剧而不是用论文来表达自身,也就正是为了更全面、更活生生地呈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大部分人仅仅满足表层生动的故事,让细心而智慧的读者既领悟其中的“微言”也不忽视其“大义“。

17The Divine Comedy by Dante (神曲)

《神曲》意义丰繁,书中引用《圣经》和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作品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既有表面的情节层次,也有寓言、神话、象征层次;既讲人类的罪恶,也讲人类的救赎;既微观,也宏观;不仅论述诸神、诸天以及宇宙的各种力量,且全面描绘西方文明,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极大。难怪艾略特推崇整部《神曲》只有莎士比亚全部剧作堪与比拟。

《神曲1:地狱篇》内容简介:但丁·阿利格耶里,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与莎士比亚、歌德并称为西欧文学史上的三个世界级天才。但丁历时十余年完成《神曲》——长达14233行的古典长诗。全书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分。主要故事为:但丁在黑林里迷路,危急时获维吉尔之助,跟随他穿过地狱和炼狱,后来获贝缇丽彩亲自引导游历天堂,最后得见上帝一面。是魔幻、新奇、恐怖、历险、智慧的奇境之旅。

18Paradise Lost by John Milton (失乐园)

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19Pygmalion by George Bernard Shaw (卖花女)

世界上打赌的事千奇百怪。你可知道大文豪萧伯纳笔下的一个打赌的故事出身高贵的语音学家,偶然遇见了一个卖花女。他跟好朋友打赌,要让这个出身贫贱、满嘴土话乡音的姑娘在三个月内跻身上流社会。于是他真的开始了这一近似疯狂的试验——千方百计地对这姑娘进行训练,改变她的发音吐字、讲话方式、行为举止,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符合上等人的标准。给她这样从头到脚重新包装,让她在贵妇人聚集的晚宴上,美丽、优雅、光彩照人……

他这个赌打赢了吗试验结果如何那位姑娘的命运如何萧伯纳这部享誉世界的剧作会给人带来许多的“意想不到”……

20Leaves of Grass by Walt Whitman (草叶)

《草叶集》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

《草叶集》中对大自然、对自我有着泛神主义的歌颂,泛神主义是崇拜大自然,以自然万物为神的;诗中极力赞美大自然的壮丽、神奇和伟大。它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它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00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