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扩展资料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当他们走向成熟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这一代作家必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证明他们存在于文坛的意义。
他们利用起自己曾下乡、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并透过这种生活经验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并非是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以后,他们不得不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
所以,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
《新时期文学思潮》文学理论集,陈剑晖著,21万字。1989年广东省高教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系统科学和历史美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整体和宏观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引人注目的文学思潮,如“伤痕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思潮”、“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寻根文学思潮”以及“感伤浪漫主义思潮”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归纳概括和审美的描述分析。其价值在于:较早从思潮角度来研究当代文学,开拓了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阈;对文学思潮、文学流派进行了科学的界说;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审美描述和理论概括融为一体,文笔优美,描述中富于激情。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好评,获第3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成为高校的教材。寻根文学(陈晓明认为没有所谓的寻根文学,都是知青文学的变种)阿城 张承志 张炜 莫言 韩少功 王安忆 贾平凹(另外还有一部分写民俗风情的作品被认为是民俗风情小说:刘绍棠 刘心武 汪曾祺)
中国式现代派(心里小说派 心态小说派)王蒙 宗仆 徐星 刘索拉
先锋小说 马原 洪峰 孙甘露 格非 苏童 余华 直到现在的曹寇等人
新写实主义 刘震云 迟莉 方方
另外还有女性主义思潮,在80年代博兴,比如王安忆 铁凝 陈染 林白
90年代活跃的新生代作家大多是60末70后 :李洱 东西 邱华栋 陈染 林白 等等
另外现在又有所谓的80后90后文学
非虚构写作也在兴起 著名的作品是梁鸿的《中国在梁庄》
诗歌方面:号称开新时期文学之先的朦胧派诗歌 北岛 顾城 舒婷
第三代诗人也叫新生代诗人活跃在80年代中后期 比如我们很熟悉海子 西川 韩东等
很多学者反对给新时期文学作文学史,就是因为时间太短太冗杂,没有确定的流派界限也没有准确概括的思潮。
寻根文学的特点:
一是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
二是寻找作家的个性自我。
寻根文学彻底摒弃了对生活和历史进行单纯政治层面剖析的创作手法,而把探寻的笔触伸进了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结构中去,超越政治批判层面而突人到历史文化反思层面。
从宏观上说,它表现为现实主义时期文学进程中一种必然的深化、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批判、对人类理性天空的向往。
尤为重要的是寻根文学虽然也写民俗,但并不停留新旧民俗的斗争上。
扩展资料
寻根文学兴起的背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但是如何应对这些思想,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两种主要看法:
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
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 ,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寻根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具有文学史意义,它以文化寻根为宗旨,在文学风格和审美取向上追求民族化和本土化,试图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中国文学的“民族精魂”,以超越当时流行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等风潮。
寻根文学在文化观念上与“文化大革命”后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有所不同。它试图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中国文学的“民族精魂”,以超越当时流行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等风潮。寻根文学家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较为深刻,他们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探索,寻找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当代文学之路。
寻根文学在审美倾向上追求民族化和本土化,强调作家的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这种审美取向与当时流行的“反思文学”等主流文学不同,反思文学主要是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问题角度反思历史和现实,而寻根文学则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去探索中国文学的未来之路。
寻根文学的出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寻根文学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但它在后来的文学史中却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阶段。
“寻根文学”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化创作潮流。其作品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从现实与传统的断裂上去寻求隐退在民间的精神,挖掘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内容;二是从现实与传统的暗中相连上对传统进行批判,通过对传统的批判达到对现实的批判。
韩少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爸爸爸》被视为“寻根文学”的典范之作。在《文学的‘根’》中,他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他发出过这样的询问:“绚丽的楚文化到哪里去了?”“浩荡深广的楚文化源流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中断干涸的呢?”《爸爸爸》就是他对楚文化的寻找,以及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找出埋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的劣根。
《爸爸爸》描写了一个几近与世隔绝的、被称作鸡头寨的小山村中村民们的生活。时间在这个地方同样是停滞的,因为从远古以来事物就很少发生变化,那么时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作者将一个小村寨隐伏于大山深处、白云之上,拿掉它的具体来向和时代坐标,寓言般地将其塑造成了一处巫楚民间文化生活的虚拟场景。
贯穿小说始终的主人公丙崽,天生就是一个痴呆儿,只会说别人教会的两句话:“爸爸”和“x妈妈”,遇到他高兴的事情,就赶着别人叫“爸爸”,要是别人惹她生气或者是欺负他,他就会骂上一句“x妈妈”,而且无论讨好别人亦或是咒骂别人,招来的都是辱骂和殴打。这是一个畸形、丑陋、呆滞的形象,而这样的形象是作为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来创造的,象征着丑陋、顽固、无理性的生命本性以及畸形、落后的传统文明。
在鸡头寨里有很多据说,比如:据说蛇好*,然后就有了一个特殊的取蛇胆方法;据说有一种挑生虫,中毒后吃鱼会腹生活鱼,吃鸡会腹生活鸡,而解毒办法就是喝白牛血后学三声公鸡叫;据说迷路了要赶紧撒尿、骂娘,以驱赶所谓的“岔路鬼”;据说放蛊害人,放蛊之人益寿延年等等。这个地方也有着很多传统的迷信和禁忌,比如:烧窑要挂上太极图;禁止女人和小孩上窑;后生担泥坯时禁出恶言秽语;丙崽的娘是因为得罪了蜘蛛精才会生下畸形儿等等。但凡遇到超乎理解的现象、无法决定的大事,鸡头寨里的人都会求助能通天知地的巫师,让他指点迷津。而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都可能是巫性思维方式的遗风。
韩少功在《爸爸爸》中,再现了湘楚大地那些原始色彩浓郁的生活状态,并且在再现的过程之中通过对丙崽的刻画,勾勒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种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通过对鸡头寨全体村民种种行为的描写,显示了村民们愚昧、盲目、缺乏理性的精神状态,从而剖析了古老、封闭近乎原始状态的文化惰性,表达了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劣根性的审视和批判。同时,在作品中也体现了寻根文学的特点,如: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了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法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手法,又运用了现代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底蕴,等等。
文化寻根意识包括三个方面:
•
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
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
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但这些方面并非绝对分开,许多作品是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但"寻根文学"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