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从古至浪漫音乐时期的发展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2中世纪时期的音乐
公元590年-604年在位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编出一套用于庄严礼拜的曲目,并用法律形式规定在祈祷仪式中必须有音乐,形成一整套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宗教创作的典范,后来又发展出记谱法,虽然尚没有小节线和五线谱,但使用高低位置记谱的方法为五线谱的发明提供了基础,这种记谱法只有四行线,每行前面有三个菱形谱号,结尾有一个菱形谱号提示下一行音高,基本是五线谱的雏形,但不能表示节奏。还成立了培养歌手的学校,在教会势力范围内大力推行音乐,使教会音乐在10世纪以前成为欧洲的主要音乐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较有影响力的乐派:尼德兰乐派,威尼斯乐派,罗马乐派
4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艺术领域方面,巴洛克风格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巴洛克时期是贵族掌权的时代,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奢华的排场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中心,而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也直接的影响到了音乐家的创作。十七、八世纪宫廷乐师所写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是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所需而做,为了炫耀贵族的权势以及财富,当时的宫廷音乐必定得呈现出炫耀的音乐以及不凡的气度,以营造愉悦气气氛。
5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
6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方面的考虑。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浪漫主义的因素,则包含在从古至今的音乐创作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浪漫主义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体现。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史蒂芬大教堂,霍夫堡皇宫,美泉宫,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时代的辉煌为维也纳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雄伟建筑,而作为“音乐之都”也吸引了贝多芬、莫扎特和马勒等众多音乐家,继承了他们的古典主义音乐作品和文化遗产,使得维也纳成为一座远近闻名和深受欢迎的旅游城市。
维也纳永远充满着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的文化节目。无论是古典音乐或现代戏剧、**、舞导演出或歌剧、音乐剧、艺术展览或音乐会及演唱会,无论您何时驾临、您都会有无限的发现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闲地坐在闻名世界、气氛浓厚的维也纳咖啡厅喝杯咖啡,或拜访一流的传统葡萄酒场(Heurige)。在维也纳您还可品尝到欧洲各国高级的烹饪技术。
游客乘坐具有维也纳特色的马车行走在维也纳的内城即老城,老城的中心是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老城内还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霍夫堡、皇宫、奥地利最繁华的步行街KärnterStraße大街、有名的蛋糕店和旅馆、富丽堂皇的Ringstraße环城大街,还有各式各样的酒馆、爵士酒吧、舞厅和艺术画廊等。维也纳的大部分旅游景点常年开放,比如美泉宫、霍夫堡皇宫(Hofburg)、贝尔佛第宫(Schloss Belvedere)和维也纳博物馆区(MuseumsQuartier),游客大多选择夏季来旅游,也有不少游客在每年12月来到维也纳参加圣诞市场。哈布斯堡王朝在维也纳的美泉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而市中心的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标志。
维也纳同时也是一座国际会议城市,2006年共承办了147项国际性会议,超过了巴黎和新加坡,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会议城市。
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一些卓有建树的舞蹈理论家和优秀舞蹈剧作品及表演艺术家。
舞蹈理论家有维甘诺、卡洛·布拉西斯和泰奥菲勒·戈蒂埃。维甘诺(1769—1821)是诺维尔的学生,曾任意大利斯卡拉剧院以及维也纳、威尼斯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歌剧舞剧院的芭蕾大师。他曾为实现诺维尔舞蹈艺术的统一形式和情节表现的理论进行过多方探索,他发展、丰富了哑剧的舞蹈表现形式,创作出一种新的舞蹈剧。他以雕塑的手法塑造群体的舞蹈造型,为芭蕾艺术的发展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布拉西斯(1787—1878)也是接受了诺维尔思想影响的一位意大利舞蹈家,他还是一位有名的雕刻家。他曾在1830年出版了一部名叫《舞蹈法典》的书,还有一些舞蹈图像,图像上有一些民族民间舞蹈。布拉西斯要求学生要按照芭蕾法则进行形体训练,了解芭蕾技巧的机械力学,研究人物舞蹈、哑剧舞蹈等。布拉西斯是19世纪的舞蹈教育家,他促使芭蕾艺术向浪漫主义芭蕾艺术方面发展。戈蒂埃(1811—1872)是法国著名诗人、艺术评论家。他撰写了大量文章评论当时的优秀舞蹈家和优秀舞蹈作品,还对舞蹈的审美特性和舞蹈技术进行研讨,推动了浪漫主义芭蕾舞艺术向纵深发展。戈蒂埃不仅是权威的舞蹈评论家,还是杰出的舞蹈编剧家。他曾写过《吉赛尔》《帕凯列塔》《沙恭达罗》等舞剧剧本。其中他撰写的《吉赛尔》成为欧洲芭蕾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戈蒂埃读了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论德意志》一书,书中介绍婚前身亡的女鬼维丽丝的故事,她们“在婚前死去,不甘于坟墓里的寂寞,在她们的死去的心灵中,在她们的死去的腿脚中还燃烧着那股生时未曾得到满足的对舞蹈的激情。于是她们半夜从坟墓爬出来,成群结队地走上大路,碰到她们的年轻人就会倒霉!他必须陪她们跳舞,她们疯狂地拥抱他,他不停地跟她们跳舞,连口气也喘不了,直到倒地死去”。戈蒂埃根据这段传说,又与雨果诗集中一首《幽灵》短诗中描述的西班牙少女狂舞的形象相结合,写下了《吉赛尔》舞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