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调歌头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水调歌头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1张

表现出苏轼是一个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唐代诗派代表中,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这也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浪漫主义诗派

浪漫主义诗派是我国诗歌主要流派之一,战国时期的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出生贵族,有一腔报效祖国的决心,但却不被贵族容纳,在极度苦闷的心情下投江自尽,去世后留下了名为“浪漫”的萌芽,开创了浪漫主义流派。从屈原开始,诗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李白继承并发展了屈原的浪漫主义,他的诗艺术成就极高,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对后代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苏轼这个人不可等闲视之,要了解一个人得先了解这个人经历过什么。通过苏轼的人生经历来推断他的性格品质,不失为一种分析历史人物的好方法。

苏轼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我们逐步来说。苏轼20岁的时候跟他的弟弟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博得主考官欧阳修的眼球,考取进士第二名(本应是第一),这一点证明了他的少年不凡、文采斐然,更为他以后的曲折的从政之路埋下了伏笔。

在史称为“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的人生可谓是一帆风顺,名动京都,他才华横溢又生性正直,还很喜欢钻研美食(所谓的“东坡肉”便是他在后来被贬官期间的独创美食),喜欢品茗,广交文人雅士,如果说这时候的他少去谈论政事,安心地做一个老实本分的才子佳人,那么也许他的一生将会过的比较顺畅,但这样子也许他的一生就会少了很多传奇色彩。

他这个人的性格就是耿直率真,不会隐藏自己的心思,王安石贵为当时的宰相,他提出的变法活动,苏轼他也敢去反对,这说明他是一个不畏权贵,坚持自己独立主见的有风骨的文人。

王安石敢义正言辞地提出变法的请求不仅在于得到了宋神宗的许可,还在于当时的朝廷上已经有很多新政支持者了。苏东坡既然反对了变法活动,也就站在了这一些新政支持者的反面,他的被孤立也就成为了事实,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被迫地提出要出京城任外职了,宋神宗亦是有爱才之心,几番权衡之下把他调到了杭州当了个通判官,后来他又兼管徐州、密州。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州期间,黄河决堤,百姓被困。苏轼急忙请动武卫营的禁军,呼吁他们一起同老百姓抗洪,还上书朝廷,请求加固护岸,防止洪水再犯。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是一位胸襟坦荡的能够挽狂澜于既倒的人。

这些都不是重点,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在于乌台诗案,这个时候的他时年四十三岁,可以说是处于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他险些被杀头,逃过杀身之祸的他被不断贬官,正如他在《自提金山画像》一文中的自我调侃“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样,他被一贬再贬,越贬越远。作为一位从小就胸怀壮志,想要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来说,这基本是政治生涯的结束,同时也是苏轼人生理想的葬送。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苏轼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悲观,甚至可以说乐观得过分。他的很多名句偏偏都是在被贬期间写成的,诸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豪迈洒脱之情油然而生。

被贬到惠州的时候,他还不忘享受岭南的荔枝,并作《惠州一绝》,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经典名句,人家从北方被贬偏僻的岭南地区都是水土不服,吃不下饭,像白居易到了江西后就在《琵琶行》一文中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苏轼倒好,居然还想常住在岭南吃荔枝,这种旷达和风趣历史上有几位文人能够与之相比肩,恐怕寥寥无几。毋庸置疑,苏轼的这种浪漫主义与乐观主义的精神正是构成他传奇人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一书中有一句经典名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讲,苏轼是一位真正的勇士,是真正的英雄。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他们无派,只有词才分婉约派与豪放派 ,李白也写过词,但由于在唐朝,没有划分派别 。陆游,辛弃疾,张孝祥、苏轼的诗词风格豪放,都属于豪放派。纳兰容若的词,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传统认为应该属于婉约派。 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缘情婉转,语多凄黯。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哲宗后,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扩展资料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与其父苏洵(1009~1066)、其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以豪放为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宋史》有传,苏轼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东坡乐府》三卷。

苏轼留下的词有着《念奴娇》《水调歌头》、《江城子》、《浣溪沙》、《蝶恋花》这一些,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这些都是给了后世很深的影响的一些文学作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思想内容:1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2讴歌理想,抒发悲愤3 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4情绪起伏,充满矛盾 风格: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风格: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 风格: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风格:人民痛苦之深,既夸张,又富于想象,且比喻奇巧新颖。后面发议论,回环往复,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发人深省。语言上骈散兼行,错落有致,词采瑰丽,声调和谐。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种平板单调的弊病。风格: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风格: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

  oo ~~~ 累死我了。●▽●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旷达精神、独特风格以及丰富思想,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词虽没有完全否认词的音乐功能,但是却有摆脱音乐性的趋势,他并不是不懂音律,也不是不能做为可歌的词,他的与人不同之处是为文学而作词,不完全是为歌唱而做词。这一转变是词的文学生命重于音乐生命的开始。诗庄词娟这是大家公认的诗词界限,苏轼却不遵守这正统理论和因袭的精神。他一扫旧习,而以清新雅正的词句、纵横奇异的气象,形成了他豪迈旷达的诗画词风。

他的诗词突破词家传统藩篱,以诗入词,不受音律束缚,扩大了词的范围,不拘一格,风格多样使词从花间樽前走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开创了豪迈词派。

最能表现他的风格的作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打旦,大醉做此篇,兼怀子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朗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前首词里,作者幻想琼楼玉宇的“高处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对人间生活寄予热爱。后一首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和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给人以壮丽的感觉,表达了他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豪迈心情。

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浪漫旷达的精神,是苏诗苏词的主题基调。“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当日何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洲”等,体现他文章事业上的自信,使其能以豪迈旷达的态度对待政治上所受到的挫折。“菊花开处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随缘自足的态度,又使他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可爱之处,经常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襟怀。“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是诗人丰富的联想向好处向有成处生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诗人的比喻总是那么贴切而生动。所有这些,跟他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和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苏诗苏词旷达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苏轼作品的浪漫主义与旷达精神,为后来很多在文艺上要求创新的人物所喜爱所推崇,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

我觉得我不是一个非常尽职的粉丝,因为在查资料之前,我竟然不知道“诗神”指的是我最喜欢的诗人苏轼,大概是我太迷恋于他的诗词了吧,完完全全忽视了他的一些消息。

唐朝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而在我心里宋代的诗神苏轼一个人就可以撑起整个宋朝的词话。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浪漫主义流派的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流派的诗他们可以说泾渭分明,要不是有有关他们两个人的诗词流传出来,我还不能相信他们两个是朋友。

而在我心里,苏轼是结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于一身的人。他有豪情壮志,但也潇洒自如。我记得苏轼的东坡肉,记得他踏雨归的潇洒,也记着他水调歌头的思念。苏轼创造了非常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可以说是宋朝诗人的头一人。我最喜欢的诗句是他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最开始知道他是因为他的水调歌头,在书本里渐渐知道了他这样一个人。后来在自己读一些诗集的时候,总能在一些篇章里看到美好的句子。

每一个句子都让我心惊和感叹,里面含着美好和深意都值得我们去不断的探究和感知。苏轼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活得很透彻的人,当然,这也和他的家庭分不开。

我认为他之所以能无所顾忌地去做一个大诗人,多多少少和自己的弟弟庇护有关系。但是无论怎样,他所留下的诗词的确有给人与美好的力量,诗神这一称号不是浪得虚名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27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