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全面战争如何打城墙

帝国全面战争如何打城墙,第1张

榴弹炮刚开始用觉得爽;时间长了你会觉得还是平射炮好用。打城墙一般是用24磅步兵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其实机枪拆城墙才是最快的。炮兵不要太单一,主力部队里面炮兵要混搭,比如3平射3榴弹。其实有平射炮的话可以把榴弹炮换成750射程的臼炮。有了触发榴弹的臼炮是攻城神器。

今天了解几个字的古今意思变化:

1攻,右边如今是个“文”,但实际上此字的本义却是动武、攻击,因为在隶书之前是“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表示击打。

2城,左边原本坚固的城墙到小篆就简化成了“土”,倒应了《红楼梦·好了歌》那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难道改字者乃类似跛足道人的方外高士?

3野,本字是“埜”,现在这个字依然存在,也读yě,解释是“同‘野’”,可不知道为什么被“野”给取代了。

4战,本来只有“单”这一种武器,后来又加了“戈”,战斗力增强了。

5若,甲骨文字形是女子对镜梳头表示顺从,现在已经见不到这个意思了。纳兰容若,越看越发现这名字不一般,包容、顺从,分明是对女子的期待嘛,难怪把个才子憋屈死了呢!古文中见到用“诺”表示应允,或许是出自本义吧!

一来满族世代居住在辽东苦寒之地,身体素质相对居住在气候宜人地区的汉民族远远占优,在冷兵器为主的近身肉搏战中明军难以与之对抗。且八旗军拥有大量机动力很强的骑兵,明军以步兵为主体,在对抗中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明朝凭坚城固守,用高大的城墙和深广的护城壕沟尽最大可能抵消八旗军的战术优势,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还是可以一战的

城墙大炮的本质,就是大明军队发现野战打不过后金,所以只敢躲在城里开炮。城墙大炮战术的价值,就是让大明可以理所当然地缓慢等死。

如果我们更仔细地看一下宁锦之战,我们会发现一个绝望的事实:尽管魏忠贤派遣许多部队给袁崇焕,但袁崇焕仍然在城里打着城墙大炮战术。这不是袁崇焕胆小,而是大明在局部战场上总是吃亏。

在满清的重压下,他绝对不可能在没有叛徒带路的情况下就能征服大明。他的体重很小,只要没有带路党,大明中央政府就算完全不做任何设防,后金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明积极支持游击队和盟友,就能有效地困住后金,从而保持北方的权力平衡。这种力量平衡很脆弱,但也可以为大明节省的宝贵时间。

只要有时间,大明就能训练一名好士兵去对抗后金。然而,当我想到官僚集团的那副德性,我觉得这有点不现实。在明末官僚集团专制君主的统治下,明朝中央政府不敢积极思考军事问题。因为军事问题绝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涉及广泛的问题。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解决,优秀士兵和将领,将永远不用考虑。

作为一个人,可以把追求利益和避免伤害视为一种自然存在。可作为一支军队,如果你利用和避免伤害作为本能,那么这支军队将无法赢得战斗;作为一个政府,如果军队趋利避害的行为被视为一项伟大的发明,那么政府注定要在绝望中崩溃。

游侠会员:guduxiyi 原创

一直战团都是 弓箭流,后来火与剑就真的不爽了,特别是国家士兵护甲后,有盾牌,在拿到 高属性弓前真的很难搞定,而且在面对 正常难度级的火枪方阵时,更是悲剧,我射别人一件20点伤害,别人火枪队 20发子弹 只要中一发 都半血(近距离)。后来想起来箱子(就是开站时候的旗子前的箱子)可以瞬间补充弹药。 于是就有想法——————————带3把手枪行李箱里面带 一套近战工具。等后面需要近战的时候换!

战斗方法概述: 本人因为要跑商,追人,逃跑,所以都是带骑兵,将骑兵装备换好,换上远程枪械(推荐用马上长枪,真的,火枪方阵太可怕了,弓箭不行了现在),一开始就选 全部队跟随,将骑兵带到箱子后面,分散阵型,自己站在箱子前面(方便瞬间按f 补充弹药,更换近战装备),3把火枪(我一般都是跑出 3把双管荷兰手枪),然后开始等待对方冲锋,这时候 就是你练习射击的时候咯,打玩一把枪,立即按滚轮切换到下一把枪,然后再切换下一般枪(最好都是威力大的枪,不用考虑cd时间),3把枪都打完,立即按f 切换到箱子包裹,然后退出,所有 3把枪的子弹都恢复了(免除了cd换子弹时间),立即切换出来继续发射3把枪的子弹,然后再按f进箱子,然后就这样循环。这样的战法最适合对方骑兵少的情况,如果对方骑兵多,可以让英雄npc出去勾引(因为npc不会死,只会晕),带出去遛马,在我们的火枪骑兵队面前挨射!

射击技巧:一般在很远的时候,你的手枪也要和弓箭一样,面准的是大体方向,同样和弓箭一样瞄准的是要考虑抛物线,对方的移动速度(将自己幻想成战场上的目标,想想他下一分钟要移动到哪里,预秒), 要打远方的“身体”,要瞄准很远地方的敌人的头顶(这个只能大家想一下仍石头打人了),很经常可以打出射击难度50以上的,火器熟练度上升很快。这时候的火枪可以看成是威力大的弓箭,但是发射速度慢,哪里比现在的手枪

骑兵推荐:我只说雇佣兵营地的,帝国骑兵暂不讨论。比较推荐瑞典雇佣骑兵(也叫欧洲雇佣骑兵), 雇佣兵欧洲骑兵的护甲高(半个罐头啊,近战好难砍),火器熟练度相对高,火枪威力相对比较高;其次就是哥萨克的骑兵,火器熟练度高,打的准,但是护甲就真的不怎么样了,出去抓抓人可以,攻城的话,近战武器真的不行(一个锤子,专门击晕,抓俘虏好帮手),关键是一上城墙没办法变成铁皮罐头,攻城损伤大,冲锋的话十分畏惧长武器的兵种,但是这个兵种很适合用来不跑商,抓俘虏卖的打法。可能有朋友要说,为什么不用射手兵配上马匹呢,因为射手兵威力是大,但是有个问题,即使配了马,射手的大地图移动速度还是一样按照原来的计算(或许有修正过,但是反正就是同等大数量马上射手比骑兵的大地图移动速度慢!),本人不喜欢跑慢慢的,当然如果你真的喜欢,我也没办法,推荐 马上哥萨克 火枪手,虽然骑术只有1,但是 骑射技能却有7,而且熟练度不错(我说的是初始的新雇佣兵),喜欢带兵绕着打的很不错的,威力比其他的要强,但是同样也是没办法变成罐头,上城墙就是恶梦,要死好多!(注意雇佣兵的武器有些是不能在马上使用的,别选了用不了骂我) ,俄罗斯的骑兵比较一般,波兰和欧洲的比性价比就比较差了,鞑靼兵种真的落后一个时代(不能用马上火枪)直接不考虑,不过满屏幕的弓箭飞来飞去还是很刺激的!

昨天晚上通宵了火与剑,精神有点恍惚,一开始写错了 波兰和 欧洲的装备, 现在修正回来了,不推荐波兰骑兵带 火枪 ,属性比较如下

波兰骑兵HP58装备 同上

近战武器 同上 远程武器 轮簧卡宾枪 78/80/27 盾 简易盾

铁骨4 强击4 强弓4鞑靼弓LV3 21/91/87

武艺6 跑动1

骑术6 骑射4

单128 双108 杆118 弓67 火86

头部防御 50

力16 敏11

身体防御 54

腿部防御 8

欧洲骑兵HP62

近战武器优质阔剑远程武器米克莱卡宾枪 81/82/28盾 无

铁骨5 强击4 强弓0头部防御45 头部防御 45

身体防御56

腿部防御24

武艺6 跑动0

骑术5 骑射5

单136 双116 杆126 弓0 火97

力17 敏14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点小心得,喜欢不喜欢都在于你们,我只是希望分享一下经验。

大学生情侣必去的20个赏雪地

冬天实在太适合情侣出去玩了,尚尚整理了国内2⃣️0⃣️  个情侣必去的赏雪地,这个冬天记得带上TA一起邂逅浪漫~

漠河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

听《漠河舞厅》,寻找“中国最北”的惊喜

雪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

一下雪,雪乡则成了儿时的童话乡

伊春

黑龙江省中部伊春市

中国姿态最优美的雾凇林

长白山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

瀑布、温泉、云雾、冰雪于一身的人间仙境

魔界风景区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河面上云雾缭绕,两岸村落炊烟袅袅

雾凇岛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乌拉街满族镇

“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南大街2号

骑着自行车缓缓穿过白雪覆盖的城墙,浪漫至极

北京故宫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

西藏林芝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赏尽白雪皑皑的山,和千里冰封的湖

稻城亚丁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

雪山、树林、草甸、溪流笼罩在纯白的雪下

达古冰川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镇

连绵的冰川、翻涌的云海,一场独有的冰雪盛宴

喀纳斯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

雪原气势磅礴,桦林雾凇晶莹剔透

呼伦贝尔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一眼望不到边的银装草原

阿尔山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天池镇

天池被白雪全然覆盖,不冻河上弥漫着白色水雾

乌兰布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

马儿踏飞雪,银白色林海相伴,满足一切雪中撒欢的幻想~

玉龙雪山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如银色的玉龙横卧山巅,秀丽挺拔

老君山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七里坪村

皑皑白雪遍布峰峦,处处银装素裹,冰雕玉砌

西塘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北部

石桥、长廊、粉墙黛瓦被雪覆盖,最美不过落雪时

禾木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州布尔津县

晨雾弥漫、炊烟袅袅,摄影爱好者拍摄大片的好去处

赛里木湖

新疆维吾尔自治州博尔塔拉州博乐市

冰蓝色湖水中冰块浮动,不输贝加尔湖的蓝冰景象在此上演

守城时为什么要城墙上拼肉搏?

在一些古装战争类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攻城战的情节。这些战斗场面中,往往能看到攻城一方的士兵们,将十几米长的梯子搭在城墙上,通过梯子来进攻城池,比如老版《三国演义》,无论是哪次战役,只要出现攻城战镜头,都会有这种类似普通木梯的攻城梯出镜。一些网友们在看到这一场景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守城一方的士兵,为什么不直接把梯子推倒,反而要冒风险和对方进行肉搏战呢?事实上,这种影视作品中的攻城场景,并不符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出于成本考虑,许多**、电视剧在拍摄这些画面时,往往会对细节进行简化。

首先,这些战争场景中出现的那种攻城梯,并不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所谓“云梯”,这种攻城梯的原型,应该源自一种名为“飞梯”的攻城战具。关于飞梯的记载有很多,这里我们采用《通典》的记载,飞梯的头顶两端,安装类似于滑轮的工具,士兵们举着飞梯靠近城墙后,可以飞快的将滑轮沿着墙体向上顶去,如此一来,即节约了安放飞梯的时间,同时飞梯安放完成后,顶端的滑轮也可以直接卡在城垛边缘,梯子和士兵们的自重加在一起后,守城士兵们没有趁手工具时,短时间内几乎难以取下这种骑具。和飞梯类似的,《通典》还记载了一种名为“竹飞梯”的攻城器械。书中记载,“独杆大竹,两旁施脚涩以登”,虽然竹飞梯为独杆,与影视剧中的形象略有不同,但是它们同样是通过简易的脚蹬当做攀爬登城的工具。而从相关描述来看,竹飞梯甚至比飞梯的设计还要简陋,完全可以看做普通木梯的放大版。

一些冷兵器题材的游戏,如《中世纪2全战》《骑马与砍杀》,和许多影视作品一样,也安排了攻城元素,其中也出现了类似于飞梯的攻城武器。但玩过这两款游戏的玩家一定深有体会,如果单纯利用飞梯攻城,那么攻城方哪怕是拥有数倍的人数优势,都有可能打出GG,即使侥幸取胜,但最后的战损也一定让人心疼。

游戏中如此,在真实战场上也是一样。无论是飞梯还是竹飞梯,都太过依赖防守方的失察,不适合正面攻城使用。毕竟,守城方具备居高临下的优势,同时,还可以在城墙上提前预备各种不同的器械应对敌人的攻势,一旦进入正面对抗环节,使用这两种类型飞梯的攻城士兵,就是活脱脱的靶子。

这种飞梯虽然会在前面挂上钩子以勾住城墙,并且重心靠前,不好推倒。但守城方只要有可能,还是要推倒这些飞梯的。

在《中世纪2全战》中,的确可以利用携带飞梯的炮灰部队消耗敌人的体力,或者以炮灰部队阻遏对手在城墙上的协调调动。但战场上就不同了,古代行军作战,攻城“先登”和野战“陷阵”都是堪比“斩将擎旗”的大功,尤其是“先登”,更是如此。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执行这一任务的往往是具有一定主动性的精锐部队,没有任何一个将领会肆意消耗这些精锐的生命。因此,飞梯往往用于偷袭和配合作战。五代乾宁三年,郓州之战中,后梁牛存节曾经“遣王言夜伏勇士于州西北,以船逾濠,举梯登陴”。

这里“举梯登陴”中所说的梯子应是飞梯或者竹飞梯之类的器械。之所以要使用这种攻城器,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郓州城有着较为完备的城濠(护城河),在护城河被填平之前,重型攻城装备一时间难以运抵城下,最后牛存节选择在夜间偷袭郓州并一击得手,可见,飞梯是一种讲求速度和突然性的进攻型武器。

除了飞梯以外,还有一种经常与之混淆的攻城器:云梯。像《太平御览》就将它称之为“飞梯”,但其形状描述,却和前文提到的飞梯不同,而《通典》则又称之为“飞云梯”。这种攻城器的出现时间追溯起来可就久了,《墨子·公输》开头就提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在《公输》篇中,“云梯”几乎是公输盘和楚王攻宋的所有信心由来,最后还是墨子亲自出手在推演中击败公输班(鲁班),这才打消两人的野心。

这种被寄予厚望的装备,自然不会是前面飞梯那种,结构简单到几个士兵都能手搓出来的木头梯子。《墨子》中曾经提到,“云梯,重器也,其移动甚难”,可见在刚刚发明之初,云梯是一种结构极为复杂的攻城器。

《通典》有言:“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牙有检梯,节长丈二尺有四,桄桄相去有三尺,势微曲,递互相检,飞于云间,以窥城中。有上城梯,首冠双辘护,枕城而上,谓之飞云梯”。

由此可见,至少截止到《通典》作者杜佑所处的唐德宗时期,当时的云梯就已经基本成型,云梯车既有方便移动的车轮,也有了可以活动使用的副梯。而到了宋代,针对守城方愈发强悍的远程火力投射能力,攻城云梯的防护力也再次得到加强,开始用生牛皮和泥进行包裹防护,箭矢对其能够造成的伤害少的有限,而无往不利的火攻,面对被泥巴糊满的牛皮来说,同样没有什么作用。不仅如此,副梯与主梯之间的连接采用新式转轴折叠,节省空间的同时也减少了敌人在云梯展开之前攻击副梯的机会。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云梯样式,才最终定型。和飞梯简易、轻便的特性不同,云梯是一种移动较慢但防护更强的攻城器。一般来说,云梯往往会修建的比城墙高出不少,如此一来,攻城方就从“仰攻”变成了“俯瞰”,敌人的箭矢威胁逐渐减弱。

同时,平缓结实的副梯使得攻城部队获得了更为宽阔的腾挪和前进空间,一旦成功登城,他们就不必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状态。这种需要依靠大量人力进行推动的重型攻城战具,自然不是三两个守城士兵就可以直接推开的,同时,在交战过程中,攻城部队一般还会获得己方远程武器的支援,弓箭手们会依靠自身的火力优势压制登城地区的守城部队,给登城勇士们创造机会。因此,若守城方无法摧毁云梯,一旦云梯接近城墙,攻守双方往往免不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不过,随着军事战争技术的传播,尤其是霹雳车、火弩、尖头木驴、望楼等攻守战具的出现,攻城战也开始愈发考验起攻守双方军队内部的配合能力,云梯一出谁与争锋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相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才是常态。

事实上,即使是在战国时期,云梯也并非是什么可以扫平一切守军的攻城利器,作为防守方,只要应对得当,就能极大的限制攻城方云梯的使用。除了挖掘护城河来限制云梯的靠近外,在一些重要的都城和重镇周围,人们还会事先砍伐树木,防止被敌方用于修造攻城器,一般来说,这一圈不怎么绿色的防御半径足足有三十里,也就是说,如果筹备得当,敌人只能从至少三十里外的地方修造和运输笨重的云梯过来。根据《春秋战国之攻城与守城技术略考》的说法,即使是在攻城战已经开始之后,只要敌方未能全面围城,守城方也会预留部分士兵在城外进行侦查警戒,这些游弋在外的机动力量,对于攻城方的运输队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宋代之后,针对云梯、飞梯的战术针对就更加直接了。守城方往往会在城墙附近的区域配备狼牙拍、撞杆、绞车等守城战具。其中,撞杆、狼牙拍就是专门用来应对云梯、飞梯的秘密武器。撞杆又名撞车,是一种四轮载具,其外观看上去有些类似攻城方冲击城门所用的攻城冲车,只不过,这是一种专门在城墙上防御的车辆。撞车中间悬挂一根圆木撞杆,为了增加撞击力,撞杆头部还会用生铁包裹,一旦发现敌方云梯接近,守城士兵就会用撞杆去摧毁逼近的入侵者。云梯虽然外部以牛皮泥土覆盖,但主体结构依旧是木质,很难抵挡这种撞杆的冲撞,一旦命中,便是梯毁人亡。

至于狼牙拍的用法就更加简单粗暴了,攀登飞梯的士兵往往处于城垛之下,而狼牙拍则是悬挂在城垛前端、包裹铁钉的拍子,其上端悬挂铁环,穿上绳子后就可以用来当做无限回收使用的滚石檑木,守城士兵们看到有人用飞梯登城就直接将狼牙拍砸下,来回荡来荡去的狼牙拍就像是一个AOE伤害制造机,面对这种依靠重力和铁钉杀敌的工具,什么护具铁铠根本都毫无招架能力,再加上连枷这种由农具转变而来的武器,飞梯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了,这也是飞梯往往只能在特殊条件下偷袭或者配合使用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359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