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弗瑞诺是美国18世纪著名的诗人,被成为美国诗歌之父。尽管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John Milton和Tomas
Gray等英国诗人的影响,在诗歌的主题和形式上都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他却颇有独创地把传统英诗的创作模式运用于讴歌北美大陆特有的土著居民和花卉鸟兽中。他的诗歌融合了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充满美国情调,其特点在于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运用明确的意象手法,并反映出崇尚自然和原始生活的倾向。而这些特点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所以菲利普·弗瑞诺本人被认为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18世纪末期的英德两国,当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酝酿到一定程度后,欧洲便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文学共同构成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并在那时起逐渐影响到全世界。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便是明治时期被派往德国留学的森鸥外。
在介绍森鸥外及其作品前,先了解浪漫主义文学是什么?答案在于三个方面:
浪漫主义的出现,是对古典主义文学上保守和僵化的挑战,是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的人性解放,是人类在追求爱和艺术时的精神需要。
在森鸥外回国发表的“留德纪念三部曲”《舞姬》、《泡沫记》、《信使》后,日本进入了浪漫主义文学时代,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更加重视自己的内心和情感,在鸥外的启发下,一众经典的作者像樋口一叶、与谢野晶子、泉镜花、谷崎润一郎开始登上文学舞台。
小说家中野重治在《森鸥外》书中所云,“倘若有人要写一部明治元年以来近百年的日本史,只要他是把历史作为历史来写的,就必然会提到一百至一百五十个特殊的人物。其中一定有几个文学家。他们之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无疑是鸥外。”
森鸥外的本名叫森林太郎,1862年2月出生于医生世家,比夏目漱石大五岁,鸥外的父亲是当地藩主的私人医生。母亲生性好强,据说在女性几乎不念书的时代,鸥外的母亲竟然熟谙四书五经,并一心要把鸥外培养成出类拔萃、赫赫有名的人才,于是让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汉学、荷兰学的教育。早期求学经历所认识的人,对鸥外未来的的事业和情感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为什么中野重治对鸥外的评价如此之高?而鸥外的母亲又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先看一下森鸥外的成长经历,从小就有“神童”美名的他,非常听父母的话,5岁读《论语》,6岁学《孟子》,7岁看“四书”,8岁习“五经”,9岁听《左传》,10岁计划出国留学而学习德语,12岁进入东京大学医学部学医,19岁大学毕业,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医学学士。1884年,22岁的鸥外被派遣去德国深造,26岁回国,又历任军医学校教官、校长、陆军军医总监、陆军省医务局长,官达中将军衔,他几乎触摸到军医官职的天花板。1890年发表的处女作《舞女》,以及随后的《泡沫记》和《信使》,三部小说又奠定了他作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先驱的身份,此时的他,才28岁!
一切就像命中注定一样,在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效率和成果的最大化,这种履历就算放眼全日本,也找不到几个能和他媲美的对象。
不过,这样的人生真的是鸥外想要的吗?在他的代表作《舞女》中,讲述了同样从小天赋异禀的少年太田丰太郎的爱情故事。丰太郎在德国柏林留学时,遇到了美丽的舞女爱丽丝,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谁料他过于前卫的思想和恋情,很快就因遭人嫉妒,引起了顶头上司的不满,所以失去了留学资助。残酷的现实导致他的生活变得穷苦,这并没有击垮他,爱情的力量支撑着两个人前行,他们依然决定相伴一生。谁知故事的发展突然急转直下,丰太郎在爱丽丝怀孕时,得到国内政府的提拔和任命,要求他立刻回国效力,爱情和事业的抉择让丰太郎无比纠结,他深知无法带爱丽丝回日本,而如果不把握住机会的话,恐怕这辈子也再无出头之日了。故事最后,丰太郎在权势的诱惑和封建道德的压力下,做出抛弃爱丽丝孤身回国的决定,亲手毁了自己的爱情,而爱丽丝则在巨大的打击下发疯。
现实生活中的爱丽丝,其实曾在森鸥外回国后,一路追随到日本,最终
被鸥外的家族成员阻拦、劝返。森鸥外在作品反映的,不仅是他个人的故事,还代表了在个性解放时期,人们普遍会面临的问题——当内心想法和社会现实在选择上出现矛盾时,究竟是遵从自己的意愿,还是向现实妥协,这种纠结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
一年后,鸥外在长辈的安排下,和海军中将的长女,赤松登志子成婚,没有情感基础的婚姻关系不到两年就以离婚收场。离婚不久后登志子就病死了,据说鸥外为此十分愧疚,于是过了数十年的独身生活。直到40岁,他又在母亲的撮合下,和日本高等法院法官荒木博臣的女儿茂子步入第二段婚姻。这次的婚姻也带来了诸多烦恼,强势的婆婆和大**身份的媳妇之间,总是针锋相对,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在日本现代和近代文学前后三驾马车中,比起另外五个人的悲惨经历,鸥外的童年是幸运的,青年时期也享尽了长辈们的关照和疼爱。森鸥外的作品侧重于体现他的伦理道德观,反映了明治时期上层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矛盾,指出个人选择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早期作品文笔优美,抒情气氛浓郁,后期往往采取冷峻客观的笔调。不论是鸥外的爱情经历,还是他作品中传达的开放思想,都与当时根深蒂固的封建保守势力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文化上的开放与保守,民主与专制,自由与禁锢的对立思想启发了新一代作家的创作思路,在这种矛盾思想的碰撞下,日本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此后,日本浪漫主义文学进入三个阶段,一是以樋口一叶为代表的“充满青春和奔放气息”的浪漫,二是以泉镜花为代表的“鼓励人们大胆追求内心生活幸福”的浪漫,三是以谷崎润一郎为代表的“沉溺于性与美等官能世界”的浪漫,到了第三阶段,充满肉欲、异国情调和唯美主义的作品风靡一时,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感到这种“日本特色”。
鸥外作为日本明治至大正年间颇有影响力的人物,虽然当时对外的身份是医务军官,但最终让世人记住的,却是他作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的角色。
应该是屈原吧!以前中学的时候老师讲过过,屈原的《楚辞》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还满意吧?嘿嘿
引言:1778年7月2日,贫困潦倒身心皆病的卢梭逝世于巴黎东北面的一座小镇。此前他一直生活在一所简陋的小屋子里,靠誊抄乐谱挣取微薄报酬为生。更早之前,他因《社会契约论》、《新爱洛漪丝》和《爱弥儿》等著作被统治阶级视为异端,书籍被焚毁,本人亦被下令逮捕、焚烧,不得不开始了凄惨的流亡生活…… 卢梭生前饱受争议备受迫害,但死后却得到了无上荣耀。1789年,也就是卢梭辞世11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路易十六哀叹: 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罗伯斯庇尔推崇说: 这场革命,卢梭是导师。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在国民议会大厅竖立起了卢梭的半身雕像,以金字题词——「 ”自由的奠基人”。之后,卢梭的遗体在民众的拥护下极为隆重地迁入了巴黎名人公墓。 日内瓦的卢梭雕像 241年过去了,历史已对卢梭做出比《忏悔录》更为公正的评判,卢梭的作品也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与其同时,在许多读者心目中,卢梭只是一个和伏尔泰、狄德罗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本文即从作为平民的卢梭、作为启蒙者的卢梭和作为文学家的卢梭三个方面入手,尽可能还原出一个具体的卢梭。 一、终身贫困的平民思想家 在启蒙运动中,有许多思想家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如伏尔泰曾因异端邪说被监禁,狄德罗曾因编纂《百科全书》而坐牢。但卢梭却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他一方面受到统治阶级的责难,另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启蒙思想家的攻击。 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卢梭受到统治阶级的责难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启蒙主义触动的是统治阶级的核心——政教政权。但卢梭为什么还会受到同为启蒙主义阵营的思想家们的攻击和批判呢?这和卢梭本人不合群的性格有关,但更为核心的原因是——卢梭是一个平民思想家。 让·雅克·卢梭 伏尔泰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更是出生于普瓦图省的一个贵族家庭,这使得伏尔泰自小过着优越的生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也为伏尔泰对资产阶级的妥协态度埋下了伏笔。狄德罗虽生于一个剃刀师傅家庭,但自小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启蒙主义之风刮起后,他更是出入于报馆、咖啡厅,力图成为一个新派知识分子。此外,狄德罗还曾写过低俗小说。当然,这些为生存所做的努力并不能消解狄德罗的价值,但也反映出了他和卢梭的不同。狄德罗很像卢梭在《论科学与文艺》中提到的「 ”狂热分子”,受时代、国家和社会意见支配的启蒙时代的狂热分子。 伏尔泰 卢梭和伏尔泰、狄德罗等人完全不同,他不是一个心存幻想的改良主义者,也不是一个狂热的启蒙主义者,他是一个平民思想家。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困的钟表匠家庭,在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因病逝世。十岁那年,卢梭的父亲与人决斗,事后遭受通缉,不得不抛下幼小的卢梭,独自离开家乡。从此卢梭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当过小学徒、店员、杂役,后来因忍受不了苛待,选择了逃离日内瓦。在流浪的岁月里,卢梭一边自学,一边艰难谋生,其间还被送入过宗教收容所。 年少时经历的艰难困苦,使得卢梭对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有了极为深刻的了解。有过这种经历的普通人往往会发誓要脱离这一阶级,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以摆脱悲惨的生活。但卢梭却没有这样想,因为他知道那些不劳而获的上流社会的人是不道德的,他们的贵族生活是建立在剥削之上的。卢梭选择成为了一名平民思想家,不惜以颠沛流离终身贫困作为代价。 二百年前的欧洲图景 当霍尔巴赫男爵问卢梭为什么对他冷淡时,卢梭直言不讳说: 你们太有钱了。事实上,作为平民思想家的卢梭,思想远比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们大胆。其他启蒙主义哲学家们仍对君主立宪制心存幻想,但卢梭却对一切君主制毫不妥协。卢梭比其他启蒙主义者更为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旗手。 伏尔泰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讽刺为「 ”穷人的幻想”,这与其说是讽刺,倒不如说是对卢梭的一种肯定。事实上,卢梭就是一个穷人,一个保持终身的穷人。他童年、少年时代贫穷,是因为有个不幸的家庭。但他成年之后贫穷,却是因为只有保持贫穷,才让自己有着说真话的底气。1752年,国王路易十六要亲自赐给卢梭年金以示拉拢,但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卢梭为了自己的独立果断拒绝了赏赐。 1792年对路易十六的审判 二、为消除不平等而奋斗的启蒙者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且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了一些头脑非常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奠基人。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指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私有制出现之前,人类只有自我保存和怜悯这两个原则,这使得人类区别于动物,但又不会去区分什么是「 ”你的”什么是「 ”我的”。 初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一方面肯定了私有制的产生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也指出它使得人类从此陷入了不平等的困境。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告别了自然状态之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富人和穷人阶层。 人数少的富人为了控制人数多的穷人,想方设法制定了法律:你们需要我,因为我富而你穷;因此我们互相商定,我允许你们荣幸地为我服务,而你们则把你们所剩下不多的东西交给我,作为我指挥你们的指挥劳动的报酬。而到了封建君主专制时代,这种不公平达到了极致,此时除了君主之外,任何人都是奴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又获得了一种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新的平等。 穷人和富人 卢梭并没有停在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和解构之处,他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建设。通过《社会契约论》中对契约论思想的神话,卢梭指出了一条出路。契约论的思想在欧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古希腊时代的伊壁鸠鲁已对其有较明确的论述。到了十七世纪,霍布斯对社会契约思想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此后,洛克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阐述了政治权利的起源,论述了 在其中的作用。 但与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相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与他们有较大不同。如关于权力的转让问题,卢梭不同意霍布斯的转让第三方以及洛克的上交 的方法。卢梭指出:自由是人性的首要法则,放弃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人类的权力与义务,并全部取消了意志自由与行为的道德性,不合人性。此外,卢梭还在《社会契约论》中主张了一种自然宗教的有神论——公民宗教。因为卢梭他并不相信自私的个人有了理性后就会自发地去汇聚成一种公共福利,相反他认为人的自私会使人宁可违背自然法则的普遍规律而损人利己。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为了使一个新生的民族能够爱好健全的政治准则并遵循国家利益的根本规律,便必须倒果为因,使本来应该是制度的产物的社会精神转而凌驾于制度本身之上,并且使人们在法律出现之前,便可以成为本来应该是由于法律才能形成的那种样子。这样,立法者便既不能使用强力,也不能使用说理;因此就有必要求之于另外一种不以暴力而能约束人、不以论证而能说服人的权威了。 「 ”不以暴力而能约束人,不以论证而能说服人的权威”其实就是宗教,此处亦可看出卢梭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分野。卢梭一方面强烈批判当时的基督教,另一方面又对原始基督教较为推崇。在卢梭看来,原始基督教是这样的:没有庙宇、没有祭坛、没有仪式,只限于对至高无上的上帝发自内心的崇拜,以及对道德的永恒的义务。 原始基督教 由此,卢梭提出了他的公民宗教的设想: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宗教可以使他们热爱自己的责任,这件事却是对国家有很重要的关系的。但这种宗教的教条,却唯有当其涉及道德与责任———而这种道德与责任又是宣扬这种宗教的人自己也须对别人履行的———的时候,才与国家及其成员有关。 三、开创浪漫主义文学先河的文学家 在《启蒙哲学》中,卡西勒曾这样描述18世纪:理性成了18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 , 它表达了该世纪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一切 , 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对于启蒙思想家来说,理性无疑是一种可以照亮蒙昧之心的高于一切的神圣之物。 启蒙运动 但卢梭却认为:正是通过情感的活动, 人的理性才得到完善。卢梭把情感看作是先于理性的东西,期望通过情感引导理性。《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宗教,其实正是是情感的产物,而非理性。这在卢梭的文学作品中有更为具体的阐述,体现为「 ”自然”、「 ”人性”和「 ”美德”等。 《新爱洛漪丝》中的圣·普栾和于丽,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等级的人,但出自一种天然的情感呼唤, 他们双双坠入了爱河。这是一种被还原到了自然状态的爱,是一种极为纯洁和崇高的爱。但于丽的父亲有很深的封建等级观念,他拒绝把女儿嫁给没有财产地位低下的圣·普栾。不仅如此,他还要求于丽嫁给年近五十的伏尔玛。表面上看是因为伏尔玛对他有救命之恩,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伏尔玛是个大贵族。 《新爱洛漪丝》插图 卢梭借此对虚伪腐朽的上流社会进行了批判,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卢梭并没有停留在对上流阶级的批判上。于丽起初强烈 嫁给伏尔玛,并痛斥父亲配不上「 ”父亲”这个神圣的称呼。但在母亲因看到自己和圣·普栾的书信气极而死后,于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于丽最终意识到:不应该为了爱情而牺牲亲子之情。 于丽最终嫁给伏尔玛,与其说是一种让步,不如说是一种牺牲。而这种牺牲在那个情境中是非常必要的,母亲已经被气死了,善良如她如何舍得再去伤害父亲?于丽早看清了封建思想的罪恶,曾大步向前与其斗争,但为了亲情她又往后退了一大步。这一进一退之间,闪耀的正是人性的光辉。 但是,于丽并没有忘记对圣·普栾的爱。出嫁后她向伏尔玛讲述了自己跟圣·普栾之间的情感,伏尔玛慷慨大度表示谅解, 并主动地圣·普栾请来担任儿子的家庭教师。这样的处理方式可谓是理想得不切实际,但不能据此认为卢梭浅薄幼稚。恰恰相反,卢梭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 ”美德”的新型友爱关系。在于丽临终之时,这种「 ”美德”更是具有了救赎的意义。 《新爱洛漪丝》插图 于丽这样对圣·普栾说道:我的品德无瑕疵,我的爱情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而不后悔。美德虽使我们在世上分离,但将使我们在天上团聚。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死去。用我的生命换取永远爱你的权利而又不犯罪 , 那太好了。 不难发现,此时的「 ”美德”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宗教式的情感。但和基督教不同的是,基督教是以神为主体,而到了卢梭这里则变成了人。基督教忏悔的对象是抽象的神,而「 ”美德”使于丽直面自己真实、善良和美好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设想的自然宗教其实就是人的宗教,它崇拜和尊奉的并不是行走在天上的神,而是善良、友爱和纯洁的人性。在《爱弥儿》中,卢梭曾这样高呼:良心!良心!神性的本能,是永恒的和上帝的声音,是它引导无知和有限、却又有智慧和自由的生命,也是它成为善与恶的不偏不倚的法官,使人类似于神。 爱弥儿 除了呼吁人性回归自然之外,卢梭还深入而全面地展现了大自然本身的美: 从汝拉山高处发现日内瓦湖那瞬间,是我狂喜和心醉的瞬间。我的故乡,如此亲切的故乡,那儿快乐的激流曾充满在我的心头;阿尔卑斯山的如此有益于健康和如此纯净的空气;比东方的香料更甘美的祖国的空气;这富饶和肥沃的土地,这唯一的。人类眼睛从未目击过的最美丽的风景,这可爱的。我在周游世界时没有看到过能与之比美的住所;一个幸福和自由的民族的面貌,季节的温和,气候的静朗,那唤醒我曾品尝过一切感情的千百种甜蜜的回忆。 日内瓦湖畔 不仅是在法国,即使在整个欧洲文学史上, 卢梭也可称得上是深入全面地描绘大自然、并借此呼吁人们回归自然的第一人。18世纪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的浪漫主义诗人,可以说正是在响应卢梭「 ”回归”自然的号召。再加上前文已经指出卢梭的自然宗教对应的其实正是「 ”人性”、「 ”美德”和「 ”自然”,这些元素其实正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卢梭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文学第一人。 结语: 歌德曾这样感叹: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时代,而卢梭开始了一个时代。伏尔泰结束了黑暗的封建时代,但卢梭比伏尔泰走得更远,因为他更加关注普通人的自由、平等和人性。 参考文献: 卢梭 《论科学与文艺》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卢梭 《爱弥儿》 卢梭 《新爱洛漪丝》 卢梭 《忏悔录》 卡西勒 《启蒙哲学》 姚介厚 《略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邓晓芒 《从黑格尔的一个误解看卢梭的「 ”公意” 》 柳鸣九(主编) 《法国文学史》 王树人、 李凤鸣 《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归隐自然的倾向。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年-1796年)和威廉·布莱克(1757年-1827年7)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们在英语诗歌文体和语言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尝试。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则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在20世纪大放异彩,影响了整个现代英诗。
然而,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的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年-1850年)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萨缪尔·柯勒律治(1772年-1834年)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然而华兹华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则是长诗《序曲》。骚塞的诗歌极富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湖畔派三位诗人均蛰居于英国西北湖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
乔治·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他的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音韵铿锵,更有“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名句传世。拜伦是19世纪上半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其诗作充满异域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深入骨髓的检阅,发人深省。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晚年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因伤寒而死于希腊战场。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还包括约翰·济慈(1795年-1821年)。他的创作生涯只有5年,却写出了著名的抒情诗《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沉醉于古代世界田园牧歌的美景之中。瓦尔特·司各特(1771年-1823年)以创作小说为主,《艾凡赫》以12世纪的英国为背景,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他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德国
生平简介年2月26日,维克多雨果诞生在法国东部的贝藏松城。维克多的母亲索菲雨果,接受的是自由教育,她少年时代最早的朋友就是书籍,尤其是伏尔泰的作品。母亲的这一爱好对维克多的一生也深有影响。维克多的父亲为拿破仑波拿巴服务,总是东征西讨。雨果小时候,曾随母亲到过意大利的热那亚和罗马、西班牙的马德里等地去看望这位身穿军服、腰挎马刀、威风凛凛、名声显赫的父亲。奇妙多彩的异国风情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年,母亲把维克多和哥哥欧仁送进了巴黎的一家私塾,他们在这里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课余时间,兄弟俩就在花园里玩耍。在学习和游戏中,维克多的想像力不断得到丰富、发展。不久,传来了父亲在西班牙升为将军的消息。
年春,他们到达了马德里。父亲把他们兄弟俩送进了马德里贵族学校。雨果兄弟首先被安排在低年级班上就读,由于他们勤奋好学,于是,由低年级跳到上个年级,后又进了“修辞班”。他们说一口流利的拉丁语,使同班的那些西班牙贵族子女们忌妒不已。1812年,雨果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雨果与哥哥欧仁便又随母亲回到了巴黎。他们不再去上学了,由私塾的老师到家里给他们上课。不久,父亲和大哥回到了巴黎。他对母亲的这种教育方法极为不满,于是强行将他们送进学校,大哥阿贝尔到中学念书,雨果兄弟被送进高底埃和德高特寄宿学校。父亲希望他们在这里准备功课投考综合工科学校。由于雨果兄弟看书比较多,所以对文学和戏剧比较感兴趣。在一次课间休息时,维克多和欧仁向同学们提议,在学校里组织一个具有血肉之躯演员的真正剧团,于是演戏的热潮很快就波及了全校。他们自己编写剧本,内容都是有关战争的。由于这些演出活动,丰富了雨果的生活,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历史业绩年,维克多的第一部诗集《颂诗与杂咏》出版了。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书的封面上,维克多真是喜不自禁。后来,这本书传进了杜依勒王宫,国王很喜欢它,决定褒奖这位年轻的保皇党诗人,赐给他1000法郎的年俸。
随着文学上的成功,雨果的政治观点也开始有了改变,1827年他在《(克伦威尔)序》中发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宣言。《克伦威尔》是雨果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也是雨果世界观转向进步的明显标志。此后,从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许多绚丽多彩的诗歌、戏剧、小说从雨果笔下像泉水般涌流出来。浪漫主义剧本《欧那尼》上演成功,标志着新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完全确立。1831年,雨果发表了反封建反教会的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小说中的一切都有现实的、充分“人世间的”解释。作者的目的是要唤起读者美好的情感,人性的情感,激起人们去反对过去时代的、并且仍然笼罩着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的现象。小说刚一发表,立即就被翻译成欧洲的各国文字,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雨果积极参加了这场革命,但革命最后失败了,1851年,雨果又因反对路易波拿巴而遭流放。在1851~1870年流放中,雨果的创作获得了思想和艺术方面的更高的成就,他创作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一系列优秀小说。流放结束后,又创作了长篇小说《九三年》等。
《悲惨世界》,1845年动笔,历时16年才最后完成。其实上,早在1840年,雨果便拟定了这部小说的初稿提纲。为了写好这部巨型的社会小说,他花费了大量心血去搜集材料,亲自到巴黎的贫民区和里尔市的贫民窟进行采访,并于1849年7月在国民议会上发表过《论贫困》的著名演说。1861年5月写完了该书的最后一页。雨果在这部描写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的小说中,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社会的黑暗和法律的不公正提出了有力的控诉。
年5月18日,雨果肺部充血,他在极度昏迷中,还在念着一句优美的诗:“这儿正在夜以继日的战斗。”5月22日,雨果,这位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闭目长眠,终年83岁。
雨果勤奋了一生,战斗了一生。他一生中有60年的时间从事创作活动。出版了诗集26部,小说20部,戏剧12部,理论著作21部,共79部作品,为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学遗产。
1、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2、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世纪病”即是忧郁病,勒内乃其典型。
具体作品: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因体现其思想之精髓而在雪莱诗中占中心位置。该诗剧分四幕,写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被缚与解放。该诗使雪莱的两大主题)——社会变革与人间情爱——交织互补,并配之以两条线索:普罗米修斯与朱庇特的善恶关系和他与亚细亚的分别与重逢。
这两条线索由代表必然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冥王来串连,由他来影响众神之命运,决定不同人物的胜败。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起源的社会背景:
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