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句意思是什么

关于诗句意思是什么,第1张

1诗句的意思

“酒阑客散小堂空,旋卷疏帘受晚风;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意思酒宴过后客人各自散去,小厅堂空无他人,(我)盘着腿疏宽门帘享受着晚风的吹拂,坐久了忽然惊诧地发现有清凉斑驳的影子在晃动,(抬头一看原来)梧桐树间升起了一轮新月。

赏析文徵明诗文与柳宗元、白居易风格接近,独步于当时“七子”拟古文风之外,自成一格。他的诗淡雅秀丽,清新自然,大多为感兴、纪游、题画和赠酬之作。表现热心隐逸生活的诗为数不少,其中《闲兴》“之四”:“酒阑客散小堂空,旋卷疏帘受晚风;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景情甚协,人称为“仙境”。

2有内涵的诗句,较唯美

1 北城别。回眸三生琥珀色西城诀。转身一世琉璃白。

2 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3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7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8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9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0 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

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1 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12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13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14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15 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16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17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

18 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19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20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1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22 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23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24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25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6 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向忘于江湖。

27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28 离离渐渐长相忆,此情不关风与月。任时光如水,任红尘万丈。

29 红 颜 弹 指 老 、刹 那 芳 华

30 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3古诗加诗意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象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唐诗评选》)

行吗

4翻译古诗的诗意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桥名,在江苏吴县阊门西。 2乌啼:乌鸦啼叫。乌,指乌鸦,亦指夜晚树上的栖鸟。3江枫:江边的枫树。 4姑苏: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名。 5寒山寺:在离枫桥西边一里的寺庙。据传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两个和尚住此,因而得名。 6夜半钟声:唐代寺庙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翻译:月亮落了下去,乌鸦在啼叫,清霜布满了天空

我对着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无法成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阵阵钟声夜半十分传到客船上来

赏析:

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诗歌一、二句,虽然写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和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三、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捎带着禅的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内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

5表达诗句意思的有

6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5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 不信人间有白头。

4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古诗《鹿寨》的诗意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原文

鹿寨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2、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鹿柴

730首古诗带诗意和诗人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将进酒》(其中“将”读qiāng,阴平,意思为请),一作《惜酒樽》,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宋书》: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有《将进酒》曲。《乐府诗集》:《将进酒》古词云: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宋何承天《将进酒》篇曰:将进酒,庆三朝。备繁体,荐佳肴。则言朝会进酒,且以濡首荒志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阳轻薄子,但叙游乐饮酒而已。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继李白之后李贺也是同题诗歌。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生于公元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诗句。永王军队为唐肃宗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来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岁时,李白还请求从军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却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岁时在他的族叔当涂县(安徽马鞍山)令的李阳冰家。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写作背景 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宴饮。当时距是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原文 将(qiāng)进酒 (李白)〖唐〗{乐府诗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何足贵(注:此处也可作“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径须:直截了当。) 五花马,千金裘(qiú),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词语解释 青丝:喻指黑发。 雪:指白发。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夫子是尊称。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生,是对平辈朋友的称呼。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指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精美的饭食。 高堂:有时可指父母,在此指高高的厅堂。 沽:通“酤”买。 销:同“消”。 姿:纵情任意。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诗文解释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正直和邪恶得到公正的对待而慷慨悲愤白了头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淌一波月色。 苍天造就我雄才伟略就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 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 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 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那就应当买了酒来让我们恣意畅饮啊!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孩子们拿去统统换了美酒, 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美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诗文赏析 『一』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转癫狂,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 『二』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何以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叡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 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千古名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出自小学六年级北师大版《黄河之水天上来》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补充将进酒李贺 将进酒 作者: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纬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李贺诗文赏析 李贺这首诗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其艺术特色主要可分以下三点来谈。 一、多用精美名物,辞采瑰丽,且有丰富的形象暗示性,诗歌形式富于绘画美。 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盛:杯是“琉璃锺”,酒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陈设为“罗帏绣幕”。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令人心醉,无以复加。它们分别属于形容(“琉璃锺”形容杯之名贵)、夸张(“烹龙炮凤”是对厨肴珍异的夸张说法)、借喻(“琥珀浓”“真珠红”借喻酒色)等修辞手法,对渲染宴席上欢乐沉醉气氛效果极强。妙菜油爆的声音气息本难入诗,也被“玉脂泣”、“香风”等华艳词藻诗化了。运用这么多词藻,却又令人不觉堆砌、累赘,只觉五彩缤纷,兴会淋漓,奥妙何在?乃是因诗人怀着对人生的深深眷恋,诗中声、色、香、味无不出自“真的神往的心”(鲁迅),故词藻能为作者所使而不觉繁复了。 以下四个三字句写宴上歌舞音乐,在遣词造境上更加奇妙。吹笛就吹笛,偏作“吹龙笛”,形象地状出笛声之悠扬有如瑞龙长吟──乃非人世间的音乐;击鼓就击鼓,偏作“击鼍鼓”,盖鼍皮坚厚可蒙鼓,着一“鼍”字,则鼓声宏亮如闻。继而,将歌女唱歌写作“皓齿歌”,也许受到“谁为发皓齿”(曹植)句的启发,但效果大不同,曹诗“皓齿”只是“皓齿”,而此句“皓齿”借代佳人,又使人由形体美见歌声美,或者说将听觉美通转为视觉美。将舞女起舞写作“细腰舞”,“细腰”同样代美人,又能具体生动显示出舞姿的曲线美,一举两得。“皓齿”“细腰”各与歌唱、舞蹈特征相关,用来均有形象暗示功用,能化陈辞为新语。仅十二字,就将音乐歌舞之美妙写得尽态极妍。 “行乐须及春”(李白),如果说前面写的是行乐,下两句则意味“须及春”。铸词造境愈出愈奇:“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青春将暮”,生命没有给人们多少欢乐的日子,须要及时行乐。在桃花之落与雨落这两种很不相同的景象中达成联想,从而创出红雨乱落这样一种比任何写风雨送春之句更新奇、更为惊心动魄的境界,这是需要多么活跃的想象力和多么敏捷的表现力!想象与联想活跃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正是李贺形象思维的一个最大特色。他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银浦流云学水声”、“羲和敲日玻璃声”等等例子不胜枚举。真是“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由于诗人称引精美名物,运用华艳词藻,同时又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了色彩、线条等绘画形式美。 二、笔下形象在空间内作感性显现,一般不用叙写语言联络,不作理性说明,而自成完整意境。 诗中写宴席的诗句,也许使人想到前人名句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作》),“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杜甫《丽人行》),相互比较一下,能更好认识李贺的特点。它们虽然都在称引精美名物,但李贺“不屑作经人道过语”(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序》),他不用“琥珀光”形容“兰陵美酒”──如李白所作那样,而用“琥珀浓”取代“美酒”一辞,自有独到面目。更重要的区别还在于,名物与名物间,绝少“欲饮”、“盛来”、“厌饫久未下”等等叙写语言,只是在空间内把物象一一感性呈现(即有作和理性说明)。然而,“琉璃锺,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诸物象并不给人脱节的感觉,而自有“盛来”、“欲饮”、“厌饫”之意,即能形成一个宴乐的场面。 这手法与**“蒙太奇”(镜头剪辑)语言相近。**不能靠话语叙述,而是通过一些基本视象、具体画面、镜头的衔接来“造句谋篇”。虽纯是感性显现,而画面与画面间又有内在逻辑联系。如前举诗句,杯、酒、滴酒的槽床……相继出现,就给人酒宴进行着的意念。 省略叙写语言,不但大大增加形象的密度,同时也能启迪读者活跃的联想,使之能动地去填补、丰富那物象之间的空白。 三、结构奇突,有力表现了主题。 此诗前一部分是大段关于人间乐事的瑰丽夸大的描写,结尾二句猛作翻转,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前后似不协调而正具有机联系。前段以人间乐事极力反衬死的可悲,后段以终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回过来表露了生的无聊,这样,就十分生动而真实地将诗人内心深处所隐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最大的矛盾和苦闷揭示出来了。总之,这个乐极生悲、龙身蛇尾式的奇突结构,有力表现了诗歌的主题。这又表现了李贺艺术构思上不落窠臼的特点。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词语另解现代歌词 歌曲:将进酒 歌手:罗大佑 歌词: 潮来 潮来潮去,日落日出 黄河也变成了一条陌生的流水 江山如画,时光流转 秦时的明月汉时关 双手拥抱是一片国土的沉默 少年的我迷惑 摊开地图,飞出了一条龙 故国回首明月中 music 风花雪月,自古依然 祖先的青春刻在竹板上 爱情如新,爱情不在 圣贤也挡不诅流的情怀 多愁善感的你已离我远去 酒入愁肠成相思泪 漠然回首,想起我俩的从前 一个断了翅的诺言 music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童年的文章如此做 青春不再,往日情怀 我未曾珍惜的我不再拥有 亲爱的朋友,你的心事重重 何处是往日的笑容 莫再提起那人世间的是非 今宵有酒今宵醉 莫再提起那人世间的是非 今宵有酒今霄醉

1 写关于诗歌鉴赏的作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2 文章的赏析怎么写,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回答~

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A作者简介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3 求一篇关于诗词赏析的作文600字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头就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惊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可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

请看,在"公瑾当年"后面忽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真象在两座悬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说它险绝,因为这里原插不上小乔这个人物,如今硬 去,似乎不大相称。所以确是十分冒险的一笔。说它又使人叹绝,因为插上了这个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风流俊雅极有精神地描画出来。从艺术角度来说,真乃传神之笔。那风神摇之处,决不是用别的句子能够饱满地表现的。

"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充分显示周瑜的风度闲雅,是"小乔初嫁了"的进一步勾勒和补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这里就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神游",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许多感想——好象自己的灵魂向远古游历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难免要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这里,作者对自己无从建立功业,年纪又大了——对比起周瑜破曹时只有三十四岁,仍然只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综观整首词,说它很是昂扬积极,并不见得;可是它却告诉我们,词这

返回诗词目录

个东西,绝不是只能在酒边花间做一名奴隶的。这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划时代的进展。

词坛的新天地就是通过这些创作实践,逐步发展并且扩大其领域的。苏轼这首《念奴娇》,正是一个卓越的开头。至今为止,仍然象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大道上。

4 对古诗赏析,写篇作文

杜牧的《阿房宫赋》一出世,就引得士林惊叹,争相诵读。

杜牧秉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使用散体笔调,把散文的笔法、句式引进赋里,经纶世务,针砭时弊,突破了六朝以来赋文日益骈俪化、声律化、形式化的趋势,开创了我国古代赋体的新体式——散赋。《阿房宫赋》文句奇偶错落,骈散互用,长短结合,融叙述、描写、议论于一体,全文洋溢着史论的理性风采,又焕发着诗画灵动的光芒。

纵观全文,以下三点作者独具匠心,历来被人们所景仰,所称道。 首先,文章对阿房宫的铺陈描写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开首第一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用韵急峻,先声夺人,突兀有力,让人有“泰山压顶之感”,不仅简捷地交代了阿房宫的背景,并把全文置于一个国家兴亡、朝代更替的视角与高度。接着,作者采用了现今所谓的“摄像”技术,多角度地带动读者的视觉去感受阿房宫建构的宏大与精致之美。

“覆压”“骊山”两句高空俯瞰,极绘阿房宫占地之广,规模之大;“廊腰”一句属仰观,重楼叠阁,长廊高檐,气势非凡;“盘盘焉”一句把镜头拉长、拉阔,以宏观的角度去远看一组组的亭台楼阁;“长桥”“复道”两句则让读者的视野随镜头而推转,把读者直接带入缤纷画图之中。这里,作者先总后细,由远及近,虚实结合,逐一展示了阿房宫的宏伟豪华,内外奇观与丰姿盛态。

其次,本文观照现实,立意高远,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代,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怀抱着中兴唐王朝的理想。

《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是借古讽今,以秦警唐,提醒唐王朝统治者应充分认识到荒*无度必然导致民怨沸腾,国亡族灭的道理,表现出了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旷世济俗的情怀。

本文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着重描写与铺陈,分别从宫室建筑、宫中美女和宫中珍宝三个方面详细叙写了秦朝统治者奢靡荒*的生活。后一部分着重说理与议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更是犹如巨钹洪钟,永远响彻在历史的天空,回荡在人们的耳际,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 第三,多种修辞手法的纵横交错运用,更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作为“散赋”的开山之作,本文突破了骈文的四言句式,全文句式长短不一,骈散结合,句与句之间有相当的跳跃性,具有散文的意脉,有时又参用纯散文句式,使文章带上了散文、散文诗灵动多变的特点。特别是在修辞上,本文综合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比喻、比较等多种手法,而且常常是把几种修辞纵横交错糅合在一起,从而使文章语言显得凝练简洁,新颖奇特,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长桥”“复道”两句整体上看用了对偶,单句看又用了比喻中的“诘喻”,对偶使前后句子整齐划一,诘喻则婉曲而形象地描绘出了桥梁与复道的奇丽壮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六句整体上看用了排比,单句看用了比喻中的“强喻”,强喻中又暗含比较、夸张修辞;这一段正是因为把排比、比喻、比较、夸张等几种手法综合起来交错运用,才有力地突出了阿房宫内供统治者享用的各种物品之多,从而说明了秦统治者的生活是极其奢靡的,封建帝王的奢侈享乐是建筑在人民痛苦的生活之上的。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五句,也是兼用了排比、比喻(暗喻)、夸张等多种修辞,特别是使用暗喻手法,把喻体放在本体前边,突出喻体,先给人鲜明、生动的画面,然后出现本体,唤起读者的丰富想像,加深了读者的印象,渲染了阿房宫美女之多,间接地揭露了秦统治者的荒*无道。 杜牧的《阿房宫赋》在艺术风格上摆脱了纤细、绮靡的文风,一扫六朝旧习,有着极大的独创性;在意趣和识度上,一反千古谩嗟荣辱的悲叹,站得高,看得远,借古讽今,寄意遥深,《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他“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是恰如其分的。

答案补充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答案补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

5 古诗赏析 初中作文600字

大概就是吧古诗的情景再现一下 给你个例文

改写《清明》

“沙沙沙!沙沙沙!”又下雨了。雨纷纷扬扬的,轻如牛毛,细如丝线,如尘似雾,从天空飘落下来。那雨轻轻地落在树枝上,树枝上的嫩芽钻出了可爱的小脑袋,睁开美丽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雨悄悄地落在草地上,草儿顽强地掀开了压在它身上的泥土,努力地钻了出来。它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开始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小草这儿一堆,那儿一簇,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衣裳。草丛中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黄的油菜花、红的玫瑰花、紫的三角梅、白的郁金香,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几只燕子从空中叽叽喳喳地飞过,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真美啊!”

可这样的雨中美景,却吸引不了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的目光。他们来去匆匆,个个心事重重。行人中,有的扛着扫把,带着祭品,去扫祖墓,想起去世的亲人,心情十分悲痛;有的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前途未卜,心情压抑;有的正走在投靠亲友的路上,前景不明,更是心烦意乱。他们头上顶着阴郁的天空,心情在小雨的浸润中显得更加沉重了。

行人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杜牧。他身材偏瘦,皮肤白净,戴着斗笠,背着行囊,步履艰难。杜牧脸色憔悴,眉头紧锁着,形成了“川”字,一边走,一边还摇头叹息着什么。他已经赶了好几天的路了,加上这“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到处迷迷蒙蒙,更使他情绪低落。此时此刻,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口渴得喉咙像要冒烟。他多么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口热饭,填饱肚子,再喝上几口老酒,解解渴,暖暖身子,然后好好地睡上一觉,该有多爽啊。然而这人生地不熟的,叫他往哪儿找酒家啊。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悠扬的笛声。那声音是那样清脆、悦耳。杜牧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他抬起头来,放眼望去,只见迎面走来一只黄牛,黄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大约十一二岁,黑里透红的小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出了几分机灵、几分可爱、几分淘气。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庄,有村庄就有酒家,对了, 何不向他打听一下?他想到这里,走向前去,很有礼貌地问:“小兄弟,请问这儿有酒家吗?”牧童看见了他,点了点头,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个鬼脸,拿着笛子往身后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杜牧明白了,他连忙谢过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脚步,往前走去。果然,不久,一个村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那儿道路两旁开满了杏花,几个酒幌子在随风飘舞着,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兴奋极了,灵感也随之而来,一首七言绝句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6 有关于诗歌的赏析作文(500子左右)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山谷的句子,每一读此,都有种忍不住击节一叹的悲怆无关羁旅,不在离愁,只为这从容淡定的思念

人总是这样,少年时意气飞扬,到老来萧疏落寞,就像花开漫天,团团锦蔟,转眼聚的已散,零落风中,其可奈何可是人的生命中,又总是有些东西,让我们在暮年夹风带雪扑面而来的时候,仍然小心翼翼揣着藏着掂着想着山谷七尺男儿,半生漂泊,阅尽沧桑,念念不忘的,只是那一场桃李春风把酒言欢一夕桃李春风,十年江湖夜雨,两个人半生的遥遥对望,怎样的一个朋友,怎样的一场桃李春风,怎样一份山长水阔,其情不改,其色不易的情谊,才能让人在十年里,无论颠沛流离,无论世事沧桑,都一直一直想起!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

十年,也许碌碌无为,四处奔波

十年,也许儿女牙牙,想不起曾经说要挣扎

十年,也许市侩琐碎,磨嘴磕牙,也许皮包香粉,一路摇曳

十年,有很多东西会改变。

如果有一天,我们离散在天涯,对着不眠雨夜里的孤灯,会不会想起当初那杯酒,无痛亦无伤?

就趁现在吧,好好的~~管它友情还是爱情,别哭,别伤,美景良辰,春风得意,举酒曼舞笙歌,柳下花前,玉杯盛满琥珀光,饮尽风流年少,醉眼朦胧,看清此刻桃李春风,记住眼前簪花少年,这才对得起繁花胜锦,对得起十年夜雨~~

黄庭坚 寄黄几度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

7 古诗炼字赏析文章很紧急

1、李弥逊的《春日即事》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首句中的“网”字妙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是千古名句一轻一闹逸趣横生如丝的杨柳临风飘拂,如轻烟淡雾,这已是绝妙的比喻,但词人还觉不够,又用通感的手法,着一“轻”字,让气温有重量,似乎可称斤计两;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3、杜甫《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句想象明晨雨后春色满城、百花盛开的美景一个“重”字写出了花因有雨水的滋润而沉甸甸的,表现出春雨过后红肥绿翠的蓬勃生机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5、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8 提高作文审题水平和诗歌鉴赏能力的书我每次写作文基本都跑偏,

其实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语文需要你多读多看多记,有时间的话,平时多看点书多积累点就搞定了市面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书,至于名字么,每年都会有新的资料书出来,更好更全面的,你到书店随便转转就能买到你想要的其实专门练这方面的书,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看你的提问应该还是高中学生吧,那平时在学校里接触到的关于文章点评之类的东西应该不少吧,学校准备的资料还是比较好的,你多看看多记些,教科书就很好哇,老师们平时也不是说知识在书本上么,而且最后复习的时候,落叶归根,还是得回到教材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能坚持就有提高,加油,趁现在还有时间。

该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全文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天上的月亮,把它称为白玉做的圆盘子。还怀疑它是瑶台的仙镜,飞在白云上边。月中的神仙垂下双脚,月中的桂树多么圆!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吃?蟾蜍吞食圆月影,本来光明的夜变得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深析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也许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许是希望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显然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更多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http://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ca15a1a1dfe74e4eb756c598c7568cea&from=kg0&highlight=%E5%B0%8F%E6%97%B6%E4%B8%8D%E8%AF%86%E6%9C%88%20%E5%91%BC%E4%BD%9C%E7%99%BD%E7%8E%89%E7%9B%98

安徒生的写作风格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写作特点:

一是具有诗意的美。这个风格和特点多体现在早期创作的歌颂性童话中,如《海的女儿》、《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野天鹅》、《丑小鸭》等。这些童话充满著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在描写现实中又具有浪漫的情怀。

二是具有喜剧性的幽默。这个风格和特点体现在中后期创作的讽刺性童话中,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这些童话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揭露了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安徒生的写作背景

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丹 麦)

(1805——1875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的写作时代

1822年,《阿芙索尔》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话集问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童话。

从这一年起,每一个圣诞节都有一本新童话来到孩子们身边。他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

安徒生的第一时期 (1835-1844): 说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浪漫主义”安徒生的第一集童话出版之后,当时以诗人厄楞士雷革(1779~1850)为首的浪漫主义运动正在丹麦进行。安徒生和当时的浪漫主义者不同,他那种富于想象的活泼文体丝毫没有华而不实的味道,而是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此期代表作品:《拇指姑娘》、《国王的新衣》、《小美人鱼》。 《拇指姑娘》(1836)“再会吧,美丽的小鸟儿!”她说。“再会吧!在夏天,当所有的树都变绿的时候,当阳光温暖地照着我们的时候,你唱出美丽的歌声!我要为这感谢你!”于是她把头贴在这鸟儿的胸膛上。她竟马上惊恐起来,因为他身体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跳动……《国王的新衣》(1837)《海的女儿》(1837)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同时在她上面飞舞著无数透明的、美丽的生物。透过它们,它可以看到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彩云。它们的声音是和谐的音乐…… 安徒生的第二时期 (1845-1852): 新的童话——转向严酷的现实主义安徒生。此时期的作品从浓郁的浪漫主义转向严酷的现实主义,自诩为“新的童话”,不仅照旧为小读者喜爱,而且也吸引成年人——同时还使他们看了不得不深思。此期代表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母亲的故事》和《影子》。 《卖火柴的小女孩》(1846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这火柴一灭掉,你就会不见了,你就会像那个温暖的火炉、那只美丽的烤鸭、那棵幸福的圣诞树一样地不见了!”于是她急忙把整束火柴中剩下的都擦亮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母亲的故事》(1848)每一棵树和每一种花都有一个名字,它们每一棵都代表一个人的生命;这些人还活着,有的在中国,有的在格陵兰,散布在全世界。……不过这个悲哀的母亲在那些最小的植物上弯下腰来,静听它们的心跳。在这些无数的花中,她能听到自己孩子的心跳。《影子》(1846)“这未免做得太过火了!”学者说,“我不能接受,我绝不干这种事。这简直是欺骗公主和全国的人民。我要把一切事情讲出来——我是人,你是影子,你不过是打扮得像一个人罢了!”“绝对没有人会相信你的话!”影子说,“请你放聪明一点,否则我就要喊警卫来!” 安徒生的第三时期 (1852-1873): 新的故事——内涵已压缩到单纯“故事”的范围。安徒生此时直接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虽然写法仍保留童话特点,幻想亦相当丰富,但其生活历练更深,思想视野更为宽巨集。有时则是用童话形式所写的散文诗。此时期代表作品:《沙丘上的故事》、《树精》、《幸运的贝儿》。 《沙丘的故事》(1860)任何人的童年时代都有快乐的一面,这个阶段的记忆永远会在生活中发出光辉。……卵石拼成的一片图案——像珊瑚一样红,像琥珀一样黄,像鸟蛋一样白,五光十色,由海水运来,又由海水磨光……这一切都使眼睛和心神得到愉悦和娱乐。 《树精》(1868)我们旅行去。去看巴黎的展览会……这儿有埃及的皇宫,这儿有沙漠的旅行商队。这儿有来自太阳的国度、骑着骆驼走过的贝杜因人,这儿有养著草原上美丽烈马的俄国马厩。……我必须走进活生生的人群中去。在人群中跳跃,像鸟儿一样飞,观察,体验,做一个不折不扣的人。《幸运的贝儿》(1870)

巴金先生的写作风格

巴金的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史铁生的写作风格

一、写作风格: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著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二、特点:1、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2、利用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 引起读者反思、追问。

三、余秋雨简介

1、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2、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安徒生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富恩岛欧登塞市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后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配角演员,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3年去义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义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年)。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著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义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游记,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他一生未婚。1875年8月4日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共写了160多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想象丰富、思想深刻、充满诗意、引人入胜,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著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作品还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艾丽丝漫游仙境》、《夜莺》、《白雪皇后》等。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新青年》杂志1919年1月号刊载了周作人所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译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开明书店陆续出版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本、安徒生传及其作品的评论,译者有郑振铎、茅盾、赵景深、顾均正等。不过解放前的译本都是从英语、日语或其他国家文字转译过来的。解放后,著名作家、翻译家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1988年8月,叶君健因毕生从事安徒生著作的翻译,并将这位丹麦童话作家的作品全部翻译成中文而荣获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颁发的丹麦国旗勋章。 〖安徒生事迹〗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 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8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采纳哦

安徒生的写作时代背景

浪漫幻想主义与现实交织的时代

刘勰的写作风格

第一,他分析了形成创作个性的先于因素和后天因素,深刻地论证了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第二,他注意到题材和体裁对风格的制约作用,从而敏锐地接触到风格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多样性与一致性的辩证关系。

第三,他注意到风格的承传性和时代性,并且提出“参伍因革”的“通变”论,深入探讨形成优良风格的途径。

看看 有没有用

孙犁的写作风格

读孙犁的作品,最早是从小说开始的。给我强烈的印象是风格别致。同是战争题材,却很少描绘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地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著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那时最爱读的是《芦花荡》和《荷花淀》,至今一闭眼,便浮现出朦胧迷离的月光下,听水生说明天要到大部队去,水生嫂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多细腻、传神的细节哟!

也许是年龄小、阅历浅吧,那时不怎么爱读孙犁的散文,觉得太平淡,没有奇崛的句子,词藻也不花哨,写人叙事,多是白描。那时更喜欢浓妆艳抹,词藻华丽,热烈奔放,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假、大、空”式的抒情散文。随着年龄地增长,阅历地加深,才感到孙犁的散文讲究情感的节制,含蓄蕴藉,朴素洁净,像在水中淘洗过似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才领悟到浓妆艳抹易,平淡自然难,做到“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就更难。这时,爱其散文胜爱小说,对其新时期的散文更是钟情不已。《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无论怀人记事,思及故乡,追忆童年和战争岁月,还是咏物之作,都融入了深刻的生活感悟。孙犁先生不喜欢官场,远离热闹,自甘寂寞,正因有了这种难得的品性,才能长期以宁静沉潜的心态,进入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巨集大深邃的艺术境界。

孙犁先生的散文是“写人生”的散文。他是一位富於哲思的作家,他的这些哲理思考,大都伴随着形象和 一起出现,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又帮助著其作品诗情画意地形成。他常常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升华出人生的感慨,在作品中凝聚、昭示著深沉的人生情致,不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更让人从中悟出关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道理。读其散文,如同聆听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平静随和地倾诉,需静下心来,慢慢地去品读。《黄鹂》中,他充满深情地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贾平凹散文集序》中,他赞喻贾平凹像是在一块不大的园田里耕耘不已的农民,同时又提醒作家:“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躁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经受得住污蔑和 。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 孙犁先生生活简朴,不慕荣华,他对头年冬季贮藏的大白菜根部生出的黄白色菜花喜爱之极,精心放在水盆里,摆在书案上。于是便有了那篇字字珠玑的美文《菜花》。他认为菜花小而平凡,但同样是美的。作者在结尾写道:“现在,我已衰老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许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巨集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相当于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1992年孙犁先生写了一篇意味淡远的《扁豆》。“白扁豆细而长,紫扁豆宽而厚,收获以后者为多。我自幼喜食扁豆,或炒或煎。煎时先把扁豆蒸一下,裹上面粉,谓之扁豆鱼。”写到这里,突然一转,切入1939年的生活记忆,与一个单身游击队员共同生活的时光。“每天天晚,我从山下归来,就坐在他的已烧热的小炕上,吃他煎的玉米面饼子和炒扁豆。灶上还烤了一片绿色的菸叶,他在手心里揉碎了,我俩吸菸闲话,听着外面呼啸的山风。”由物及人,对战争年代同志间生死与共、相见以诚的和谐关系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与怀想,朴实真挚,情理兼备,境界高远,细中见大,灵动飘逸,炉火纯青。

文如其人。孙犁一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低调为人,爱憎分明。作家谢大光在《孙犁印象记》中说得好:“孙犁的作品和他的为人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信赖的。这里可以借用他在纪念俄国作家契诃夫时所说的一段话:‘我们只能从他的作品认识他。……对于像这样一个真诚的作家,我们只要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便可以全面地理解他了。

妮斯·莱维托芙(Denise Levertov,1923–1997),1923年10月24日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伊尔福市。1947年,莱维托芙与美国作家米切尔-古德曼结婚,1956 年加入美国国籍。晚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1997年12月,因淋巴瘤综合症去世。主要诗集有:《长在我们后脑勺的眼睛》(With Eyes at the Back of our Heads,1959年),《雅各的梯子》(The Jacob's Ladder,1961年),《噢,尝尝再看》(O Taste and See,1964年),《重学字母表》(Relearning the Alphabet,1970年),《吸水》(Breathing the Water,1987年),《井中的沙》(Sands of the Well,1996年),《最后的诗——伟大的无知》(This Great Unknowing: Last Poems,1999)。

  

  丹妮斯·莱维托芙(Denise Levertov)的诗

  

  译介:

  

  丹妮斯·莱维托芙(Denise Levertov),1923年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伊尔福。她的母亲是威尔士人,喜爱文学;她的父亲是信仰哈西德教的犹太人,后来改信基督教,在莱维托芙出生之前定居英国,并成为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莱维托芙从小受到极好的家庭教育,五岁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十七岁时在《诗季刊》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1946年,她的第一本诗集《重影》出版,被评论为“新浪漫派”诗人之一。1947年,莱维托芙与美国作家米切尔·古德曼结婚,一年后移民美国。1956 年,莱维托芙夫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同年,她出版了到美国后的第一本诗集《此时此地》,这本书使她成为美国先锋派中的一个重要诗人。

  

  在美国期间,莱维托芙接触到大量现代主义诗人,包括爱默生、梭罗、庞德、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姆斯等诗人,后来与黑山派诗人交往密切,尤其受到其中的罗伯特·克瑞里(Robert Creeley)和罗伯特·邓肯(Robert Duncan)等诗人的影响。莱维托芙承认自己所受到的这种影响,但她拒绝接受任何一个流派。她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各种诗歌表达形式,致力于寻找自己的声音。1960年代,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许多评论家也认为,莱维托芙在1960年代的诗歌代表了她的主要成就。

  

  政治题材在莱维托芙的作品中占有极重的份量。这一部分诗歌一方面表现个人对社会的积极干预,她相信通过个人的想象和个体经验的表达,可以促使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表现战争和暴力所带来的苦难。莱维托芙政治题材的诗歌注重直接的描写和尖锐思考,但她注重用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来做一种平衡,试图同时呈现语言之美与人类暴力的丑陋。她的诗歌追求一种对话似的交流氛围,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无论是对战争的思考还是对其他政治事件的抨击,都渗透着一种东方式的慈悲情怀。她本人也积极介入现实,从1960年代开始,她参与了反越战以及后来的反海湾战争的政治运动,并积极参与环保运动和反核武器运动。担任《国家》杂志的诗歌编辑期间,她以杂志为阵地,支持当时的各种反战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

  

  莱维托芙的诗歌结合了视觉神秘主义和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她强调诗歌与外在世界的完整联系,注重表现客体事物的稳定特性,对客体进行细致的描写。同时,她又强调视觉投射,以视觉为灯光、为放大镜,极力使客体世界显示出其神秘的一面。她于1951年开始与威廉姆斯通信,这种通信对她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对客观世界的重视,其实也受到威廉姆斯“只要物,不要理念”这一诗歌宗旨的影响,但是莱维托芙利用自己的视觉观察和梦幻色彩对这一宗旨做了修正。

  

  经过多年的政治运动实践和诗歌表达,莱维托芙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美、诗歌和政治无法合一。于是她逐渐转向了宗教,最终成为一名罗马天主教徒。事实上,因为家庭缘故,莱维托芙很小就接受了宗教的影响,她从父亲那里了解了犹太教和基督教。她坚信,她的出生和家族渊源与她的写作具有内在的深刻联系。黑山派诗人推崇的神秘主义,爱默生和梭罗的超验主义都与她从小受到的宗教影响产生一种内在的呼应。在她后期的诗歌中,宗教更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在她涉及宗教题材的诗歌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主题是表达个人的精神提升之旅。她早期的宗教诗歌弥漫着一种渴望、追寻和空虚的情绪,致力于探求生命的意义,而后期的宗教诗歌则开始深入对灵魂与真理的理解。这正是她本人的精神历程。

  

  此外,婚姻与爱情也是莱维托芙的一个重要诗歌主题。1975年和丈夫离婚之后,她仍会经常回到这个主题,不过她从不以自白的方式袒露自己的情感隐秘。

  

  莱维托芙在生命的后半期投身于教育事业,先后任教布兰代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塔夫茨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从1982年到1993年,她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1997年12月,因淋巴瘤综合症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作为诗人、政治活动家、教师和评论家,莱维托芙经历了丰富的一生。她始终追求作为个体、作为诗人与社会人之间的平衡,也从未回避自己的社会责任。她创作了包含独特视角、多元文化传统和道德使命感的诗歌,为她选择为终身归宿的国度——美国作出了其特有的贡献。(倪志娟)

  

  1、活着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火,在叶子和草丛中燃烧,

  那么绿,仿佛

  每个夏天都是最后的夏天。

  

  微风拂过,叶子

  在阳光中颤抖,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一只红色的蝾螈,

  那么冷漠,极易

  被捉住,做梦似的

  

  摆动它纤细的脚

  和长尾。我张开手

  让它飞走了。

  

  每一刻都是最后一刻。

  

  2、致读者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正如你所读到的,一只白熊不慌不忙地

  撒尿,把雪染成了

  金**,

  

  正如你所读到的,一些神

  躺在藤蔓之间:黑曜石般的眼睛

  看守着新旧交替的叶子,

  

  正如你所读到的,

  大海正翻开它黑暗的书页,

  翻开

  它黑暗的书页。

  

  3、渴望月亮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不是月亮。而是一朵花

  浮现在水的另一边。

  

  水汹涌而去,

  裹挟着树枝,卷走了一整棵树,

  

  一座谷仓和一座桥。花

  在遥远的岸上歌唱。

  

  不是一朵花,而是一只鸟,

  藏在最幽深的树林中鸣唱,歌声

  

  掠过水面,在河流棕色的褶皱中

  制造出一种沉默。

  

  月亮。不,是一个年轻男子正走在

  树下。树叶间

  

  挂着灯笼。

  温柔,聪明又慈悲,

  

  他的脸焕发着天然的光芒,

  我看见它穿过水面,仿佛消失了。

  

  是一个小丑。他的铃铛庄严地

  摇响,一种悲伤的曲调,

  

  我在河岸应和着起舞。

  

  4、禁果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知识树是理智树。

  这正是为什么它的味道将我们

  从伊甸园赶走的原因。它的果实

  本该被晒干,精磨成粉,

  作为一种调味品,每次只需使用一点点。

  上帝也许打算迟一些再告诉我们

  这是一种新的美味。

  我们却狼吞虎咽,

  把它塞了满满一嘴,但是,然而,可惜

  但是,我们仍然没有懂得更多。

  过量使用就会中毒;烟雾

  充斥我们的大脑,逐渐蔓延到全身,

  形成坚硬浓密的云层,

  这是我们和上帝——天堂之间的一堵墙。

  并非上帝没有理智——而是那种过度的理智

  是专政,

  将我们封锁在它的限度内,一个磨得铮亮的天花板

  照出我们自己的脸。上帝居住在

  镜子的另一面,

  仍然从墙壁

  与地面的缝隙间

  努力塞进——仿佛被过滤了的光,

  火的碎片,一些时隐时现的

  音乐旋律。

5、伟大的黑色苍鹭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自从我放弃了常去的小路,

  更多地去树林中散步,我经常观看的

  是树;但是对于同行的人,

  我最喜欢看的是一个老妇人,

  她独自在码头一端垂钓,

  连续几小时,乐此不疲。

  一场雨后,俄罗斯人采蘑菇,

  他们背后蔓延着一个世界:红色短上衣,

  夜莺,茶壶,燃到天明的炉子

  (无疑,他们自己

  遗忘了这些)。越南人喜欢

  钓鱼,或者只是坐在附近的

  水边,我还记得河内,笼罩着琥珀色光芒的

  湖,我们到达那里的第一个夜晚,受着时差症的折磨,

  见证了战争中的和平。

  这个经营快乐的女人,唤起了

  一个完整的文化,正如顽强的野花

  在红土的国度,

  在棉花田中,在骡子

  和主人的脚下,自在地开放。我看见她,

  一个打赤脚的孩子,站在泥泞的河边,

  学习钓鱼技术。她经历了

  怎样的战争,怎样的劳作?

  她聚集这个世界所有的时间

  ——没有遗漏——等待着尚未到来的奖品,

  如同一只苍鹭,完善了自我。

  

  6、与忧伤交谈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与忧伤交谈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哈,忧伤,我不会像对待一只流浪狗那样

  对待你,

  它为一块面包皮,

  一根肉骨头,来到了后门口。

  我会信任你。

  

  我会将你

  哄进房子,为你

  布置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角落,

  给你一块旧毛毯

  和一个水碟。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已住在

  我的门廊下。

  你渴望真正属于你的地盘,渴望冬天来临之前

  拥有它。你需要

  名字,

  项圈和绳子。你需要

  权利,能对着闯入者吠叫,

  能

  把我的房子当做你的,

  把我当做你的主人,

  把你

  当做我的狗。

  

  7、在脑海中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我的脑海中,有一个天真的

  女人,她淳朴

  

  美丽,散发着

  苹果或青草的气息。她穿着

  

  一件幻想的衬衫或T恤,浅棕色的

  头发,柔顺光滑,她

  

  善良又端庄,毫不

  做作——

  

  但是

  她没有想象力,

  

  还有一个

  骑月亮的女孩

  

  或老妇人,或者两个都在,吵闹无比

  带着宝石,穿着塔夫绸

  

  和羽毛,

  会唱奇异的歌,

  

  但是不善良。

  

  8、庆祝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这明亮的日子——是一个年轻的艺术鉴赏家。

  晨光的阴影被锋利的剪刀——

  灵巧的手,剪开了。每一个绿色的奇迹,

  无论是蕨,青苔,松针,

  还是细长灌木上性急的小芽——

  都比以前更绿了。松树

  举着新的球果进入赐福的光,

  这是一种欢庆的权利,歌唱着风为他们改编的

  大海般的赞歌!

  这个日子,闪耀着寒冷的光芒,

  像冠军的铜绶带,飘荡在

  炭尘弥漫的

  乡村大路上,与理智的忧郁断言

  争执不休。

  

  9、井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十六岁时,我相信月光

  能改变我,只要它愿意。

  当月亮

  慢慢移过窗格,

  我在枕头上

  转动我的头,移动我的床。

  

  我渴望美,一种危险的

  钢的反光,我的身体变得更瘦,

  我苍白的脸变得更白。

  我坚持不懈地

  做月光浴,如同其他人做日光浴。

  但是月亮严肃的眼神

  使我失眠。早晨,

  我浑身发烫,心绪不宁。

  

  只有沉睡的夜晚,

  我才经常做梦,梦见沉在井中,

  安静地醒着,即使不美丽,

  也拥有其他的能量。

  

  10、里尔克的主题变奏曲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某个日子为我呈现;

  我与它相遇——一片天空,虚无,光:

  一种存在。当它从正午的高度

  开始落下之前,它倾斜着,

  仿佛用一柄剑

  敲着我的肩膀,赋予我

  荣耀和使命。这个日子敲打出

  金属似的声音——或者它就是我,一只被唤醒的铃铛,

  我听见的是完整的自我

  正述说着、歌唱着它所了解的:我能。

  

  11、花园墙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墙壁上的砖,

  比房子更古老——

  也许在这条街道建成时

  从一座倒塌的农场运来——

  另一个世纪的窄砖。

  

  虽然搭配着朴素的木板和围栏,

  隐藏在花丛后——

  玫瑰,蜀葵,银色的

  羽扇豆,芳香的

  夹竹桃,和灰色的

  薰衣草——

  毫不起眼,

  但我发现,

  当水管喷洒的水珠,

  在墙上布下点点瘢痕,

  它内在的颜色,就醒来了——

  

  一点朦胧的红,一点

  稻谷的黄,一小块阴影似的

  紫,从安静干爽的褐色中

  跳出来——

  世界的

  完美典范,总在

  世界之外,它

  可遇

  而不可

  求。

  12、瞄准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我是一片风景,”他说,

  “一片风景和一个走在风景中的人。

  其中有令人生畏的悬崖,

  以及安于平淡的

  棕色平原。但是,也有

  污水沟,危险的

  恐怖地带,狭窄

  而险恶的深渊。”

  “我知道,”她说。“当我独自

  走进去——也许在一个

  晴朗的下午,这无关紧要。

  我迟早会走到莎草

  和白花丛中,那些花可能是沼泽上的

  芸香花,我知道

  那里有沼泽,能将我拖进

  鼓着气泡的泥浆中。”

  “我小时候,”他告诉她,“我们有一只年迈的狗,

  一只善良的狗,非常友好。但是他的头部

  受了伤,如果你不小心

  碰到那个伤口,它会狂吠,

  还会跳起来咬你。它咬伤过一个小孩,

  他们不得不让兽医杀掉了它。”

  “没有人知道那个伤口在哪里,”她说,

  “甚至没有人能不小心触及它:

  它在我的风景之中,我独自一人,翻山越岭,

  全神贯注地开辟我的道路,

  当我在森林中的青苔上睡觉时,

  我自己毫无防备地触及了它,

  我自己跳起来——”

  “——或者及时地

  缩回去了。”

  “是的,我们知道

  我们正在谈论的不是恐惧,而是痛苦:

  我们身体里的某些地方,正如你的狗受过伤的头部,

  将有永远的伤痕,时间

  绝不会使它愈合,绝不会。”

  

  13、1961年9月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这一年,老人们,

  伟大的老人们,

  把我们孤单地遗弃在路上。

  

  这条路通向大海。

  我们的口袋里放着词语,

  一些模糊的指示。老人们

  

  带走了他们的光芒,

  我们看着它升上山顶,

  消失在山的另一边。

  

  他们并非濒临死亡,

  而是退回

  充满苦痛的隐居地

  

  去过一种没有词语的生活。

  庞德说:“如同濒临死亡”——威廉姆斯说:“我

  无法向你描述

  

  我的变化。”——

  H D说:“一言难尽。”

  黑暗

  

  盘旋在风中,星星

  多么渺小,地平线上

  笼罩着城市迷蒙的光雾。

  

  他们早已告诉我们

  这条路通向大海,

  已将语言

  

  放进我们手中。

  每当我们听见一辆卡车

  风驰电掣般地经过,

  

  留给我们新的沉默,

  我们就听见了自己的脚步声。

  这条路

  

  没有尽头,我们难以

  到达大海,除非

  我们避开终点,跟随

  

  空中的

  老鹰,斜着身子,

  沉默地滑行,

  

  最后,飞进幽深的树林。

  

  但是这条路

  延伸着,我们数着

  口袋中的词语,真想知道

  

  假如没有它们又如何,我们不能

  停下脚步,我们知道

  有很远的路要走,有时

  

  我们觉得晚风

  吹来了大海的气息……

  

  14、看了一小会儿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我以为我正在长出翅膀——

  它是一个茧。

  

  我以为,现在是步入火中的

  时刻——

  它是深水。

  

  末世论,是我在孩提时

  学会的一个词:对末日的论证;

  

  面对我的镜子——不再年轻,

  新闻——总是死亡,

  狗——从沉睡中醒来,骚动不安,

  吠叫着,吠叫着,

  

  不过

  在看了一小会儿之后,我明白了

  那不是它:它是

  开端。

  

  一个词接着一个词

  越过草地,

  向我飘来。

  

  15、喜好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我喜欢发现

  不能被直接

  看见,而是

  

  安宁、独特地

  处于另一个自然之中的事物。

  玻璃似的海鸥羽毛,隐藏在

  

  白色的肉中:我拔出

  一片片鱿鱼骨

  放进水池中——

  

  仿佛迅速变尖,刺痛了

  心灵,但是易碎,现象

  悖离了本质。或者一只水果,比如曼密果,

  

  有粗糙的褐色果皮,和红**的

  果肉,而种子:

  种子是一颗木质的石头,胡桃色,

  

  被精雕细琢,形状

  像一只巴西果,只是更大一些,

  大得足以充满

  一只饥饿的手掌。

  

  我喜欢青草多汁的茎,它包裹在

  粗糙的叶片中,

  也喜欢长笛上

  

  淡黄的光彩,

  为炎热的清晨带来忧郁和凉爽。

  

  16、气息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一种纯粹的

  忍耐。

  树直挺挺地

  跪在

  雾中。雾

  慢慢

  笼罩了山间。

  在小鹿

  寻觅过苹果的地方,

  白色的蛛网破碎了,青草

  倒伏着。

  森林

  沿着小溪

  延伸到山顶,俯瞰着

  雾,没有一只鸟

  飞过。

  多么纯粹,这

  就是

  幸福本身,一种宁静的气息

  若有若无。

  

  17、秘密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两个女孩

  在一句

  草率的诗中

  发现了生活的秘密。

  

  写出

  这句诗的我,对此却

  一无所知。她们

  (通过另外一个人)

  

  告诉我,

  她们发现了这个秘密,

  但不知道它是什么,

  也不知道

  

  这句诗的含义。无疑,

  一个多星期后,

  她们就忘记了

  这个秘密,

  

  这句诗,以及这首诗的

  名字。但我爱她们,

  爱她们发现了

  我无法发现的,

  

  爱她们爱我

  写下的这句诗,

  爱她们遗忘了这个秘密,

  从而

  

  在临死之前,

  她们可以

  在另外的诗句,

  另外的

  

  事件中,

  千万次地重新发现它。爱她们

  想了解这个秘密的渴望,

  最主要的是,

  

  爱

  她们相信

  有这样一个秘密的

  信念。

  

  18、结婚戒指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我的结婚戒指躺在篮子中,

  如同躺在井底。

  没有什么能将它钓起,

  让它回到我的手指。

  它躺在

  被遗弃的老房钥匙,

  将被钉进墙壁的

  钉子,

  没有名字的电话号码,

  以及无所事事的回形针之间。

  它不能被丢弃,

  因为担心带来厄运。

  它不能被卖掉,

  因为婚姻存在时

  一起都是美好的,虽然那段时间已经消逝。

  能否让工艺师改造它?

  将它敲打成明亮的石头,做成

  一个耀眼的指环,不再用它来代表

  无法实现的神圣婚约

  或诺言;它只是

  我送给朋友的一件小礼物。

  

  19、海湾战争时期在加利福利亚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在虫害蔓延的桉树间,在被圣诞节的霜

  打蔫了的灌木丛间,

  园子和山坡因持续五年的干旱而显得荒凉。

  

  一些幻影似的白花

  和一丛又一丛深浅不一的粉色花准时开放了——

  娇嫩的繁花。它们像

  

  客人一样,快乐地抵达一如既往的

  狂欢节,没有意识到这一年发生的事,没有看到

  其他人正穿着丧服。

  

  对某些人而言,萧条的风景正好抚慰了

  耻辱和苦痛。永远蔚蓝的天空

  和阳光,如微笑的按钮,使我们恶心。

  

  而花,附在细弱的枝条上,

  比灵敏飞翔的鸟儿更轻盈,

  使沉重的心灵

  

  违心地振作起来。

  但花儿并不是

  希望的象征:它们如此脆弱,

  就像我们的抗议一样——一次次抗议

  

  以我们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是的,年复一年,它们会回来,

  是的,它们朴素地开花,以宁静的喜悦

  面对黑暗时代的

  

  邪恶。它们和它们的存在

  是难以言说的静——是轰炸,曾经,现在,

  无疑,将来也是;那种静,那同时发生的巨大

  

  声响。没有承诺被遵守,花儿

  不是和平鸽,也没有彩虹。当战争

  宣告结束时,其实并没有结束。

  

  20、迷失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你从我身边漂走,

  过了很久

  我以为你仍和我在一起:

  

  你随着潮水

  靠近岸,

  用肘轻轻推醒我,

  

  如同一艘船触碰码头:

  莫非我就是一个码头,

  半沉半浮在水中?

  

  交融的喜悦,

  使我彻底迷失了,

  在我看着月亮沉落,

  

  明白自己将再次

  孤独之前,

  潮水已将你卷走,

  

  淤泥吮吸着

  我深灰色的木板,

  淡淡的绿色之梦凋零了。

  

  21、侏儒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在这个世上,

  侏儒并不比人

  矮小,他们能像人那样走路,

  比大多数人更优雅,

  他们拥有同样必死的命运。

  

  他们的美使他们不再是

  男人或女人,

  除非一个女人内心拥有

  诗的冷艳之火:凭借它,

  

  她能看见他们,凭借它的光,

  他们可以了解她,毫无担忧,

  而银铃般的情话

  将摇曳在他们之间。

  

  22、致一条蛇

  

  [美]丹尼斯·莱维托芙\倪志娟译

  

  小青,我将你环绕在我的脖子上,

  抚摸你冰凉、跳动的咽喉,

  而你对着我吐信子,锋利的金色鳞片

  闪闪发亮,我感到了

  你在我肩上的沉重,

  你银质的摩擦声

  在我耳边低旋——

  

  小青——我向我的同伴发誓,

  你绝对无害!其实

  我并不肯定,也不抱此希望,我只是渴望

  拥有你,为了那份快乐——

  一种愉悦

  久久蔓延,而叶子摇晃,

  你溜进青草和阴影的

  图案中,我神思恍惚,微笑着

  回到一个黯淡的清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42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