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画家有哪些

现实主义画家有哪些,第1张

现实主义画家有哪些

柯罗(1796~1875),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成为19世纪风景画创作所遵循的方向。在他的风景画中追求的是真挚、纯洁的情趣。

柯罗的风景画结构严谨,调子轻松,用色巧妙,光与空气表达得充分。他的艺术总是给人一种柔和、高雅的感觉。他能够忠实地描绘大自然,同时又加入柔和的感情,产生出诗一样的韵味。柯罗的风景画极少表现被强烈的光照射下的风景,而大多表现傍晚、早晨、大自然物体带有温和情趣的风景。看他的作品,树木好像在烟雾迷离之中,仿佛在半梦幻般的世界里。画面上流露出一种诗意,使观赏者产生对田园美景的爱。

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定居在巴黎以南的巴比松村,一生画了许多描写田园风景和农民生活的作品,被誉为伟大的农民画家。

米勒的画风质朴、凝重,所创造的形象严整、崇高,富有纪念性,有一种雕塑的感觉。为了寻求画面的整体和谐统一,他极力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他的艺术语言十分平静,造型单纯、情调含蓄、旋律稳健。在油画笔法上朴实沉着,色调处理上浑厚调和,充满真挚的感人力量。欣赏他的作品常常能使人陶醉于一种苍茫沉寂的意境之中。米勒的代表作品是《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

库尔贝(1819~1877),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中的重要画家,曾担任巴黎公社革命 美术委员会主席。库尔贝1819年生在法国东部奥尔良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早年学习过法律,后又进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他一直都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艺术家。在艺术上,他反对当时那种脱离社会生活的学院派风气,而重视创作的社会意义,并力图在自己作品中加以实现。

库尔贝在他的作品和宣言中确立了以生活真实为创作依据的原则。他曾宣布:“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在艺术上他倡导反映现实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艺术。《打石工》《筛麦的农妇》是体现他艺术主张的代表作品。库尔贝的画风力求写实,造型明确,色彩沉着,用笔宽畅,不拘细节,画面有庄重厚实感。另外,在油画技法上,库尔贝经常不用画笔,而用调色刀,画出带有彩色大理石般肌理效果的表面。

杜米埃(1808~1879),19世纪法国具有战斗精神的讽刺艺术的画家,也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像米勒那样避开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是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之中,把握时代的脉搏,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讽刺画,嘲讽丑恶,揭露时弊。

超现实主义画家及作品有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弗罗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受其影响,在1922年前后,在达达派艺术内部,产生了超现实主义,对整个欧美影响巨大的现代画派。

代表画家有米罗(Joan Miro)、达利、恩斯特、马格里特(Magritte)、伊夫·唐吉、保尔 德尔沃、马森·克利等人。

马格里特代表作有《两姐妹》、《受威胁的凶手》等。

米罗代表作有《羽毛美丽的鸟》、《哈乐群的狂欢节》等。

达利代表作有《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兆》等。

超现实主义油画

:bkbaidu/view/892974

超现实主义

:bkbaidu/view/39616

超现实主义画派

:bkbaidu/view/730517

超现实主义绘画

:bkbaidu/view/837245

马格里特 马格里特Magritte,Rene(1898~1967)比利时画家。1898年11月21日生于莱西讷,1967年8月15日卒于布鲁塞尔。早年受业于布鲁塞尔艺术学院。成熟期的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特点。代表作有《两姐妹》、《受威胁的凶手》等。他的创作对年轻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S达利、麦桑等和波普艺术家,有一定的影响[1] 。

达利 达利(1904—1986),西班牙著名画家,是超现实主义绘画运动中最有影响力领军人,他在绘画、[1] 文学、**、珠宝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相信有人看过他的《记忆的永恒》这件作品,从绘画的角度来讲,它是绘画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画中描绘了一个死寂般宁静的旷野。平静的海面、平坦的沙滩、荒凉的海岸,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方形台座,一块板,一棵树。画面中突出表现的三块软饼似的钟表:一个块挂在树上,一块垂在台座上,另一块软软地搭在人脸形的白色生物上。还有一块红色的钟表,上面爬满了黑色的蚂蚁。画中还有一只歇著的苍蝇。画家在绘制这件作品时,写实非常手法。但画中的一切却是荒诞不经的,采用了违背情理的表达方式,脱离了常规逻辑的脉络,这里看不见现实的踪影,只有神秘、荒诞和怪异。但不可否认,透过表面,我们看到了一些实在却又不实在的东西。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件绘画作品。更是一首写在画布上的诗歌[1]

米罗 米罗(1893—1984),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其代表作《羽毛美丽的鸟》,画面上流畅的曲线连线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点和面,点线面之间错综复杂、神秘莫测。标题语言颇有诱惑力和诗意。整幅画并没有出现鸟的形象,仅仅在画面中出现两个“眼睛”状的圆点,和叶子形的“鸟嘴”。整幅作品折射出一种超越现实的优雅幻想和沁人心脾的神秘。虽然作品没有具体的东西,但观者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具象的东西无法给我们带来的享受。这一点,和我们当前的一些优秀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一样的[1] 。

什么是现实主义画家?

现实主义的发展要大力强调思想性。现实主义画家比起一般画家来讲,他要具备相当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而对比写实画家来讲,他更要具备深刻的思想能力。现实主义者区别那些工匠画家、传统文人画家乃至现代嬉皮画家之处,在于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严肃的知识分子画家。现实主义作品区别于一般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品之处,也在于作品之中表现出来的高于现实生活的思想性,包括强烈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批判意识。现实主义不是零度写作,现实主义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主体缺席;现实主义不是题材的猎奇,光有题材不叫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不仅在于画了什么重大的现实事件,更重要的是在于事件的视觉表现中所折射出来的独到思想。而一件现实主义作品是否成功,关键还在于作品思想的深度。如果想深度地进入现实生活,寻求现实生活中的深层内含,赋予事物以深刻的生命意义,没有非凡的思想洞察力是不行的。显然,依靠来自意识形态的即定概念无法达到洞穿现实生活的力度,洞穿的力量必须来自艺术家个人的锐利思考。

现实主义画家和写实主义画家有什么区别

超级写实主义:

亦称“照相写实主义”。1970年发源于美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逐渐在西方流行。

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 必须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现实。

所绘物件尺幅多较巨大,如头像 比原头部大十倍,面部连汗毛孔等都丝毫无 异地画出来,只着重于表现生理细节。

所作塑像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上肤色,穿上 衣服,配以道具,极度逼真。题材大都为车祸或殴斗枪杀现场情景。

七十年代起转向再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如学生、旅行者、超级市场的顾客、流浪汉等。

代表画家为克洛斯(Chuck Close,1940-) 、埃斯蒂期(Richard Estes)、莫利(MaleolmMorley)。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 )是在法国开始的艺术潮流,源于达达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和下意识。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主要的印象是当时刚发明的心理学来的;佛洛依德的文章指著了unconscious(无意识的)对人类的基本角色;在创造方面也有一定的含义 佛洛依德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是关于列奥那多.达芬奇(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一幅画。unconcious的精神动作给超级现实主义者"自动写"的观念 1924年,法国诗人安德列·布列东(André Breton)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Manifeste Du Surreali e),并正式组织一个超现实主义艺术团体。

超现实主义的题材是别于一般正常的思维规律。主张要打破理性和现实的界限,企图将现实经验、潜意识、梦境结合,常将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幻象。

艺术上的表现以探索潜意识中的矛盾为主,如生与死、过去和未来¨等,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也为了表现这样的奇发异想,大多运用拓印法、黏贴法、自动性技法等,特殊的表现技法来创作。另外为了表现与真实世界的扭曲或矛盾,他们也常常采用精细而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超现实的世界。

很多艺术家和作家都参加了超现实主义,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位: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安德列·布列东(André Breton)是超级现实主义派的主要讨论者,他自己主要当了超级现实主义的作家和诗人,又写了《超现实主义宣言》(Manifeste Du Surreali e)。

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1904-1989〕

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

列耐·马格利特 〔Rene Magritte 1898-1967〕

米罗〔Joan Miro 1893-1983〕

奇里科(〔基里科) Giio de Chirico 1888-1978〕

德尔沃

夏卡尔

在现实主义之前有哪些画家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程序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之前的画家可太多了。主要的流派有文艺复兴、样式主义、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

从文艺复兴开始,画家个人的地位才开始提高,名字才被大众知道,并能载入史册,就从文艺复兴开始说吧。

1、乔托:被认定为是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最著名的四幅是:《金门之会》、《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和《哀悼基督》,后两幅是乔托最有名的杰作。

2、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基罗。这不用我废话了吧。

3、乔尔乔内:乔尔乔内最著名的人物造型则是《睡着的维纳斯》(约1510),它开创了西方绘画中历久不衰的一个题材:裸体的躺卧著的女神像。以维纳斯入画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一个充分体现,自15世纪后期以来即成为新美术中最受欢迎的题材。另外两幅公认的乔尔乔内代表作是《暴风雨》(约1505)和《三位博士》(约1510)。

4、提香:画坛上著名的色彩大师。其代表作有《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圣母升天》、《基督下葬》、《酒神祭》等。

5、勃鲁盖尔:画风古朴而率直,素有“农民画家”的美誉。著名的《冬猎》《农民婚礼》及《盲 人的寓言》等杰作

6、丢勒: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骑士、死亡与恶魔》

7、卡拉瓦乔:义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曾师从米兰画家培德查诺学画,继承了义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弹曼陀铃的女人》

8、鲁本斯:17世纪巴洛克绘画风格在整个西欧的代表《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9、伦勃朗:荷兰17世纪的一位现实主义绘画巨匠,《夜巡》

10、维米尔: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11、普桑: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在法国17世纪画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与伦比。《阿卡迪亚的牧人》为其重要代表作。

12、洛兰:自他开始,法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晚年作品由金**的暖调子,转变为银灰色的冷色调。主要作品有《乌尔苏拉登船远航》、《欧罗巴被劫》、《中午》、《帕里斯的评判》、《有舞蹈的风景》等。

13、华托:洛可可艺术代表

14、委拉斯贵支:西班牙画家《教皇英诺森特十世》

15、戈雅:《枪杀起义者》《穿衣的玛哈》

16、达维特《马拉之死》

17、安格尔:《泉》

18、德拉克罗瓦:《但丁之舟》

俄罗斯 美国现实主义画家有那写(急用)

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

1。特鲁托夫斯基,КА(1826-1893)

风俗画家特鲁托夫斯基的创作倾向于赫尔岑、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政论文中所宣扬的启蒙思想。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好友,阿克萨科夫和格利波耶多夫的亲戚,画家对人民生活中充满尖锐矛盾冲突的场景总是抱有浓厚的兴趣。特鲁托夫斯基经常与俄罗斯文学界的先进分子和早期的巡回展览画派画家来往,逐渐以新的视角来观察俄罗斯现实生活。由描绘乐观开朗的乌克兰农民转而刻画库尔斯克省贫民悲伤的节日,和尖锐批判贵族们的生活。

作为农奴制的坚决反对者,他对1861年的改革感到十分高兴。1864年实行土地改革时,他非常愿意减轻农民的负担,于是作为地方自治会主席开始着手对农村生活进行改造。在自治会半年的工作使特鲁多夫斯基明白,农民参与自治完全是一种假象,把持一切的始终是那些大地主。

作为一名出色的素描画家,他还投入了很大精力在书籍插图上,并由克雷罗夫和舍甫琴科的著作中得到灵感,创作了风景画。他在莫斯科绘画学校担任了10年的监察员。虽然住在莫斯科,但他总想回乌克兰,在那里他创作了最优秀的风景画作品。

2。伏尔科夫,АМ(1827年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生奇姆托沃村,1873年卒于彼得堡)

风俗画家,历史和神话题材画家。农奴之子。1814-1816年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历史画班学习。1853年凭历史画获得大银质奖章。1856年转向创作“人民生活场景的画”。1858年获得小金质奖章。与其他风俗画家一起确立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常生活题材在绘画中的新意义。1861年获得画家称号。对日常生活题材的兴趣和敏锐的观察力体现在他的素描作品中。1858年起他开始在讽刺杂志上发表漫画。1871年自己出版讽刺漫画杂志《画匠》。

3萨符拉索夫,АК(1830年生于莫斯科,1897年卒于莫斯科)

风景画家。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在莫斯科雕塑绘画建筑学校学习(1844-1854)。1854年为了修建谢尔盖修道院、公爵夫人玛丽·尼古拉耶夫娜的别墅而前往彼得堡。萨符拉索夫因此而获得了院士的称号。在1857-1882年间萨符拉索夫在莫斯科绘画学校风景画班授课。在1860年到1870年间他对俄罗斯风景画派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是俄罗斯抒情风景画的奠基人,确立了风景画的民族性主题。萨符拉索夫风景画的革新表现在他著名的画作《白嘴鸦飞来了》 (1871,特列恰科夫画廊收藏),该画作被认为是俄罗斯风景画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从1857到1882年间萨符拉索夫在莫斯科绘画学校执教期间,主要教授风景绘画,培养了十九世纪后期一大批风景画家,为俄罗斯风景画十九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在莫斯科艺术爱好者的社团的帮助下萨符拉索夫经常到欧洲旅行,也常在俄国国内的伏尔加河旅行,并在雅罗斯拉夫市久居。萨符拉索夫是巡回派画展的创始人之一(1870)。在十九世纪80年代他经历了创作的危机,这个转折确定了他以后的创作道路。他留给后人重要的遗产之一是素描和水彩。

4。萨符拉索夫,АК(1830-1897)

萨符拉索夫在19世纪七十年代游览伏尔加河流域,创作了大量描绘伏尔加风光的作品。 《伏尔加河上》曾多次在他的创作展和巡回展览画派的展览上展出,表现了纤夫的艰苦劳动,着重强调了社会意义和当时普通俄罗斯人民的艰难处境。作为民族艺术中抒情风景流派的首创者,中世纪俄罗斯鲜为人知却美丽非凡的景色的鉴赏者,萨符拉索夫在创作中很少以“积极的风俗画主题”去处理那些巡回派画家习以为常的情节。他的画往往是看着越有趣的,越是被加入了风俗画的主题。

整件作品颜色协调,各色调过渡完美,充满著复杂的情感。画家用高超的技巧生动展现了俄罗斯这条伟大河流的壮阔全景、河岸鳞次栉比的房屋以及城中最高处的教堂。大河向四处奔流,观察整幅画,目光投向远方的地平线,只能看见乌云笼罩的平静水面和广阔天空。某处,几丝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水面上,照亮了船帆和水面上低飞的海鸥。很快,雷声响起,大河即将彰显强大的力量。而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的人物的存在,是为了强调雷雨前的状态。

5。艾伊瓦佐夫斯基,ИК(1817年生于斐奥多西亚,1900年卒于斐奥多西亚)

风景画家,海景画家。出生于黑海岸边小城中的一个小商人家庭。早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对素描和写生的兴趣。1833-1837年在彼得堡美术学院的风景画和战争画班学习。毕业时获得最高荣誉--大金质奖章。1840-1844年间在义大利生活并工作。1844年回到俄罗斯后被授予院士和海军总司令部画家的称号。曾多次参加俄罗斯海军军事演习。

艾伊瓦佐夫斯基喜欢描绘大海。他一生所画的几千幅画,大部分是海景。描绘俄罗斯海军史和大型海战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847年他成为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的风景画教授。1865年在斐奥多西亚创办了自己的美术学校。他也是彼得堡美术学院和罗马、巴黎、阿姆斯特丹等欧洲美术学院的名誉院士。1880年他在斐奥多西亚开办了博物馆,并留下遗嘱将自己毕生的创作留给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

他曾参加过伦敦(1862)、巴黎(1867)、维也纳(1873)、芝加哥(1893)等世界画展和1878巴黎沙龙在费城的国际画展(1876)。

6。索科洛夫,ПП(1821-1899)

索科洛夫是著名肖像水彩画家彼·费·索科洛夫之子,19世纪初著名彩色写生画家博留索夫之侄。他的作品涉及各种题材。最初,索科洛夫在父亲的影响下酷爱肖像画,后来转向反映人民生活的场景和1877-1878年俄土战争的题材。

彼得·索科洛夫最受欢迎和最为著名的画是描绘马和打猎场景的。油画《猎犬训练员》正好综合了这两个题材。画中描绘的是仆人们,即驯犬人把猎犬“拖出”犬社,去打猎的情景,再现了改革后俄罗斯的典型生活。

索科洛夫在平凡的情节中显示了自己作为优秀动物画家的才能,和对俄罗斯大自然、日常生活、社会环境的熟悉。

7。伊格廖夫,ЛС(1822年生于萨拉托夫省库兹涅茨县卡玛罗夫卡村,1893年卒于萨拉托夫省库兹涅茨县卡玛罗夫卡村)

乡村教堂司事之子。毕业于萨拉托夫神学院。1845年在彼得堡神学院学习圣像画。1847年起在那里教授画圣像画。1848年起在美术学院听课。1850年获得画家称号。1854年被授予院士称号,并被选为荣誉肖像画教授。1857-1864年在北京的东正教传教团担任画师。在北京期间创作了肖像画和风俗画。1865年在美术学院的展览上展出了在中国创作的许多作品。《寒风中的中国乞丐》(1858)被著名的收藏家特列恰科夫收藏。1869年因未被证实的诉讼他被剥夺所有权利和称号,并判流放,但他还是留在了彼得堡。1870年在彼得堡手工业协会的绘画车间担任技师,绘制圣像和肖像。参加了1880-1881美术学院的画展。生命的最后几年在萨拉托夫度过。在中国度过的时光永远留在他记忆中。

美国现实主义画家:Steve Hanks

Steve Hanks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画家他的作品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画出了生活的平淡,却又让你怦然心动,那时一种平和中的感动, 中的平淡 他获得过很多奖项,包括西方艺术国家学院金奖(1992), 国家水彩社会贡献奖(1991),一直是美国顶尖艺术家之一,受到了批评家和收藏家的一致称赞他的作品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自于每一个温馨的时刻,看他的画,你会忘记美术作品的色调、笔触、甚至构图,而仿佛在读一首诗,仿佛在体悟人生的真谛,因为你在看画的一瞬间就被某些我们都能看懂的部分所吸引

下面是Steve Hanks竖版的部分作品

美国的现实主义画家仿佛不多,超现实主义的比较多。这里我也只整理出来了一个。

维米尔

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荷兰画家。写实主义。1632年10月31日生于代尔夫特,1675年12月入葬于同地。关于其生平,可靠的史料极少。其父是丝绸商人兼旅店老板,可能兼做美术品生意。维米尔于1653年结婚,并成为代尔夫特圣路加公会的画师。1655年父亲死后他继承家业,依靠从商养家。

他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他的作品不多,至今被认定为真迹的只有36幅。

维米尔留存下来的油画真迹,其中署有最早年代的为《老鸨》(1656,德累斯顿画廊),可是有两幅未署年代的油画《基督在马太和马利亚家中》(爱丁堡国立苏格兰陈列馆)和《狄安娜和她的女伴们》(现藏海牙莫里斯皇家绘画陈列馆)显然属更早阶段。这说明,维米尔早年可能绘制宗教神话画,后来才改变题材,主要画风俗画。偶尔也画城市风景画。他的风俗画中有些是带有寓喻性的。

维米尔的油画取材于市民平凡的日常生活,却赋予它以抒情诗般的意境。画中往往只有一两位妇女,在洁净的室内从事于家务或消遣性活动,柔和的光线自左边的窗口射进,整个房间显得温暖、清新而宁静,如《倒牛奶的女人》。画家偏爱黄、蓝和银灰色调。他的油画幅面较小,但经过严格推敲,精心琢磨。画面效果单纯、明快,不仅强调整体感,而且还注意表现多种不同形体所形成的变化和对比,被人们形容为古典的、超越时间限制的和纪念碑式的画面。画家可能曾利用当时当地的科学研究成果——现代照相机的古代前身“暗箱”以及镜子等,来探索在画面上表现光、色和空间的课题。代表作有《花边女工》(卢佛尔博物馆)、《读信的少女》(约1657,德累斯顿画廊)以及幅面较大的《画室》(约1665,藏维也纳,(见彩图 《画室》(约1665) )、《代尔夫特风景》(约1660,藏海牙莫里斯皇家绘画陈列馆)等。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其代表作。

《倒牛奶的女人》

从维米尔的早年画风来看,他可能受到过乌得勒支画派和伦勃朗学生C法布里蒂厄斯的影响。他死后曾长期被后人忽视,其许多作品曾被当作别人的作品,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重新重视。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名声越来越大,被公认为继伦勃朗、哈尔斯,F后在荷兰出现的又一位大画家。

维米尔1632年出生于达尔夫特一个小业主家庭,1675年卒于同地。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往往只有一两位人物,一般是从事着家务劳动的妇女。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他在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色,他的绘画形体结实、结构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和空间感。

维米尔的绘画给人一种真实性,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信仰上的真实感。他的画光线并不是太多,却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虽然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但是画中这种平实的情感起到了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

史国良

史国良(释慧禅),1956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师从蒋兆和、黄胄和周思聪先生,1980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及首都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他的作品《刻经》荣获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为此又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荣誉嘉奖。他的画风以写实手法,反映时代生活为主。功底扎实、笔墨厚重,是中国人物画坛写实派的重镇。1989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披剃出家,为当代中国画僧的再传人,2010年5月还俗;现定居北京。

2020年6月4日,史国良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1,872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33位。

中文名:史国良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6年

职业:国画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

代表作品:《刻经》

简介

国画家史国良(释慧禅),1956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师从蒋兆和、黄胄和周思聪先生,1980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及首都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北京唐风艺术顾问,金水阁书画院名誉院长。

国画家史国良的作品《刻经》荣获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为此又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荣誉嘉奖。他的画风以写实手法,反映时代生活为主。功底扎实、笔墨厚重,是中国人物画坛写实派的重镇。与范治斌等都是现代画家的代表。

国画家史国良1989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披剃出家,为当代中国画僧的再传人,2010年还俗。

个人履历

史国良1989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出家,为当代中国画僧的再传人,现定居在北京。

1973年从师周思聪学画;

1975年毕业于北京带三师范美术班;

1976年从师黄胄学画;

1977年参加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

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

1980年毕业分配至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

1981年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研究班;

1985年调至北京画院;

1995年在西来寺出家为僧;

1997年回国定居;

2003年参加中国佛教代表大会。2010年还俗。2011解放军艺术学院师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绘画风格

他的画风以写实手法反映时代生活为主,功底扎实、笔墨厚重、是中国人物画坛写实画派的重要的代表。

作品展览

1975年《新的一页》参加北京美展;1976年《越唱心里越快活》参加北京优秀作品展;

1978年《月色》《牧鸭》参加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第一、二届展览;

1979年《山里人》、《藏区写生》参加中国中青年画家习作展;

1980年《八个壮劳力》、《买猪图》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

1981年《高蠡暴动》参加全军美展;

1981年兰州群艺馆史国良观摩展;

1982年举办刘大为、史国良、尚丁速写联展;

1982年四川美术学院史国良画展;1984年《访状元》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添灯油》参加北京画院迎春画展;

1986年《空门》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8年台湾高雄名家画廊史国良画展;

1989年赴加拿大讲学办展,并移民温哥华;

1990年香港大会堂史国良画展;

1994年参加温哥华中国画家无人展。

1997年《小昭寺》、《母子图》等,

1998年北京文雅堂史国良画展;

2001年《礼佛图》参加全国民族画展;

2001年香港荣宝斋史国良画展;

2003年《八个壮劳力》、《买猪图》参加中华世纪坛《世纪风骨》50家提名展、个展。

艺术年表

1956年生于北京;

1973年从师周思聪学画;

1975年毕业于北京带三师范美术班;《新的一页》参加北京美展;

1976年从师黄胄学画;《越唱心里越快活》参加北京优秀作品展;

1977年参加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

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月色》《牧鸭》参加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第一、二届展览;

1979年《山里人》、《藏区写生》参加中国中青年画家习作展;

1980年毕业分配至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八个壮劳力》、《买猪图》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

1981年《高蠡暴动》参加全军美展;兰州群艺馆史国良观摩展;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研究班;

1982年四川美术学院史国良画展;举办刘大为、史国良、尚丁速写联展;

1984年《访状元》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添灯油》参加北京画院迎春画展;调至北京画院;

1986年《空门》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8年台湾高雄名家画廊史国良画展;

1989年赴加拿大讲学办展,并移民温哥华;《刻经》参加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出版《史国良速写集》、《水墨人物画技法》(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史国良画选》、《史国良画集》(香港出版);出版《写实水墨人物技法》(天津美术出版社);获第23届蒙特卡罗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荣誉嘉奖;

1990年参加为非洲难民筹款的“饥馑三十”义卖活动;获加拿大中华总会杰出艺术奖;举办香港大会堂史国良画展;

1991年参与兴办为修西藏寺庙筹款的义卖画展;

1994年参加温哥华中国画家无人展;

1995年出版《史国良画集》、《史国良速写集》(荣宝斋出版社);在西来寺出家为僧;

1997年《小昭寺》、《母子图》等,回国定居;

1998年参加中国佛教学会举办的赈水灾义卖;参加为失学儿童筹款的义卖画展;参加抗沙尘暴植树义卖画展;参加为来京打工者失学子女捐书义卖画展;举办北京文雅堂史国良画展;

2001年出版《史国良新作品》(文雅堂出版);《史国良画集》(中国画报社);举办香港荣宝斋史国良画展;《礼佛图》参加全国民族画展;参加中央电视台环保活动义卖;

2002-2003年史国良访谈

2002年参加保护什刹海活动;

2003年《八个壮劳力》、《买猪图》参加中华世纪坛《世纪风骨》50家提名展、个展;参加为残疾人筹款义卖;参加保护母亲河义卖;参加中国佛教代表大会;

出版作品

1989年《史国良速写集》、《水墨人物画技法》、(四川美术出版社)《史国良画选》、《史国良画集》(香港出版)《写实水墨人物技法》(天津美术出版社);

1995年《史国良画集》、《史国良速写集》(荣宝斋出版社);

2001年《史国良新作品》(文雅堂出版);

2001年《史国良画集》(中国画报社)。

获奖情况

1989年《刻经》参加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

1989年第23届蒙特卡罗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荣誉嘉奖;

1990年加拿大中华总会杰出艺术奖。

义卖活动

1990年参加为非洲难民筹款的“饥馑三十”义卖活动;

1991年参与兴办为修西藏寺庙筹款的义卖画展

1998年参加中国佛教学会举办的赈水灾义卖;参加为失学儿童筹款的义卖画展;参加抗沙尘暴植树义卖画展;参加为来京打工者失学子女捐书义卖画展;

200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环保活动义卖;

2002-2003年史国良访谈2002年参加保护什刹海活动;

2003年参加为残疾人筹款义卖;参加保护母亲河义卖。

个人事迹

从画家到画僧的嬗变,可不是一件轻松洒脱的事情。

只有受过“三坛大戒”,才可成为正式的出家人。受戒之前,戒子们(等待受戒的男女)的集训生活比军营更加严格。每人被授予一个号码,代替了各自的姓名。所有的戒子编为若干班,史国良被指定为比丘三班的班首。每天清晨4时起床,只有10分钟的整理内务和盥洗时间;一间寮房(和尚居住的房间)住九个人,卫生间里只有两个便器。为了不因站队迟到而受罚,早上的“如厕战”进行得无比紧张而激烈。

早课的第一堂是朝山,从山脚开始,念一句佛号,趴在地上叩一个头起来,向山上迈一步;再念一句佛号,再叩一个头,再起来一直叩到山顶,即使赶上下雨地上全湿的时候也要叩下去。炎热的夏季,戒子们仍然要按规矩穿好六层僧衣,即使不下雨,浑身上下从里到外也会被汗水浸透。在西藏,史国良看过也画过一队队男男女女的藏民背着行囊摇着转铃,走一步叩一个长头,直叩到佛住的地方。

朝山过后是念经。

吃饭叫“过堂”。每餐都要站队,在纠察师傅的带领下唱开斋偈;东面都为男众,西面都为女众,每个人面前放置一个汤碗、一个饭碗,坐要笔直,双目看前方,不能说话,也不能四处张望。第一天用的是竹筷,第二天就改用铁筷了,这是对戒子们进行无声行为的训练。饭毕,还要集体念“结斋偈”。

上午的早课后,一般是去大殿听讲。下午课主要是练习佛门的规矩:如何合掌,如何行礼晚课过后往往已是夜11点。晚上睡觉也有规矩:面朝里,右手托头侧卧——如释伽牟尼涅盘时的睡姿,这也有个名称,叫做“吉祥卧”,而且必须盖棉被。天那样热,戒子们总要到后半夜才能睡着,刚刚进入梦乡,起床的钟声又敲响了

山上有许多燕子,史国良把它们写进了日记。“小燕子,你们是候鸟,都集中到我们这座山上了。你们很快就要飞回北京去繁育后代了,如果在城北的护城河边的一个大院里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就是我妈妈,你们给她捎个信儿,说我想她。你们要是能飞到温哥华就好了,替我去看看我的孩子和他的妈妈过得好不好,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按照寺里的规定,每天午饭后,亲属可以来看戒子。哪位戒子的亲属来了,纠察师傅就会在结斋时叫:“×号,留下来!”

史国良知道自己的亲人和自己远隔着千山万水,根本不可能来看自己的,可每次结斋时还是暗暗盼着能听到自己的编号。自然,每次他都怀着失落和怅惘离开斋堂。

受戒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剃度仪式在1996年9月27日举行,和史国良一同剃度的还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41名男众和女众。

那是一个盛大的法会。

史国良双手合十跪在地上。自从下定出家的决心,他一直处在一种亢奋之中,以殉道者的心情体味着献身的勇敢和悲壮。然而,现实的僧侣生涯把他的浪漫和幻想彻底地击碎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为了实现画僧的理想将要付出何等的代价。

戒场上,黄幡飘舞,香烟缭绕,法器齐鸣。法钟“咣咣”,每一声都让他全身的肌肉震颤;法鼓“咚咚”,每一下都像敲在他的头顶上;法号“呜呜”,他觉得自己的心一片一片地破碎了。

这也是一个他与尘世告别的仪式。从此以后,那个年轻的教授史国良、大画家史国良、名人史国良不复存在了,他变成了慧禅和尚,置身于小沙弥的队伍中,长伴着青灯、古佛、暮鼓、晨钟。

可尘世中,还有多少他无法扯断的牵挂。

还俗访谈

1995年遁入空门的画家史国良,2010年9月“还俗”,后履行系列手续,进入文化部下属的国家画院任专业画家。

史国良1956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招考硕士专业研究生,他报考了中央美院,并被录取。曾师从黄胄、李可染、叶浅予等人。1980年从美院毕业后,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史国良移居北美,后于1995年在美国西来寺披剃出家。现为中国画坛人物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

记者:您何时有“还俗”的想法?

史国良:已经很久了。调到国家画院,这是个契机。作为文化部的直属单位,它有其行政要求。

记者:记得您曾言“安做画僧”?史国良:画僧,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页。我出家时,就想要把这一脉传承下来。但是,我还是太理想化了。传统的画僧,多画山水、花鸟,修身养性,或画菩萨,供信众朝拜。我不属于这二者。身在佛门里,我虽然努力用绘画诠释佛法,但画的多为宗教和人的关系,着力点依然是人性的美,这被佛门中人认为烟火气太重。譬如,一位女信众给孩子喂奶,一个小喇嘛在嘬手指头,我就会画《幸福的回忆》,诠释他对母亲怀抱的留恋。这种写实的画法,在艺术上是为人接受的,在其他方面会引起争议。

记者: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史国良:出家后,在美术界看来,我是出家人;在宗教界人士看来,我是画家,一个会画母亲、甚至会画裸体的画家。这样的身份,有些尴尬。后来我想,出家、在家只是一种形式。我对真、善、美的信仰,未曾改变。

记者:言及“形式”,您如何看待“放下”?

史国良:1995年出家时,有人问我,你放得下吗?我说能放得下。再问,你连陪你度过美国最艰难时光的妻儿都放得下,你能爱众生吗?我说,那我放不下。再问,你放不下,还做和尚?我这个人比较麻烦,这辈子都在一种中间状态里。

记者:您的“中间状态”,是对您的成就,还是对您的局限?这是否与在乎他人的看法有关?

史国良:艺术,一定是自由的、多情的、感性的。这些因素,对人也一定是“双刃剑”。在乎他人的看法,是人性的一部分。只是多少的问题。

记者:您还俗,佛教中人怎么说?

史国良:他们表示理解。佛门进出,也是常态。张大千,也曾有过这段经历。出家时,我不太重视前辈有过这种经历。

记者:引您入佛门的星云大师知道么?

史国良:他还不知道。我相信他会理解。他说,佛法就是活法,活法就是佛法。

记者:害怕非议么?

史国良: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脆弱的。别人不解,我可以接受。但只要别人表现出丝毫的歧视、偏见,我可能会选择沉默。

记者:现在如何看待自己最初出家的选择?

史国良:我不后悔。对我自己,这是很重要的生命体验,也深刻影响我的艺术创作。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经历前者,复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的心大不一样了。为什么说出国后的人更爱国?可能也是这个道理。

记者:您与佛门的一段缘,丰富了您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深刻影响了另两个人的生命轨迹——您的妻子和儿子。

史国良:我妻子等了我15年;儿子的整个青春期,我几近缺位。我后面人生道路上,最要弥补的,就是他们。

记者:您和妻子会履行手续,恢复夫妻关系么?

史国良:会。

记者:和妻子团聚的这一刻,什么感觉?

史国良:悲欣交集。

作何感想?

史国良:也是悲欣交集、感激、愧疚都有,说不清楚。

代表性论文

GShiandSChen,PositiveSolutionsofFourth-OrderSuperlinearSingularBoundaryValueProblems,BullAustralMathSoc,Vol66,2002,95-104(SCI:IDSNo:592XU)。

GShiandSChen,PositiveSolutionsofEvenHigher-OrderSingularSuperlinearBoundaryValueProblems,Computers,MathApplic,45(2003),593-603(SCI:IDSNo:661BJ;)。

GShiandSChen,ExistenceofPositiveSolutionsofFourth-OrderSingularSuperlinearBoundaryValueProblems,IndianJPureApplMath34(7):997-1012JUL2003(SCI:IDSNo:722DU)。

散文作品

再说画速写作者:史国良发布时间:2007-12-2114:24:38

前些日子,我与龚建新、李尧天等先生一起去新疆画速写。面对火热的生活、鲜活的形象,一时手忙脚乱,找不着北了。

按理说,我画了几十年的速写,技法书都写过了好几本,心里想得到,手却跟不上。

以前画速写的口诀就是九个字:“眼、心、手、稳、准、狠、精、气、神。”“眼、心、手”保持统一,才有能力抓住生活的一瞬间,把形象留在纸上。眼睛看到的物像,心里想的是怎么画,画什么,手能配合,三者统一了,才会下笔果断、准确、有力。有了稳、准、狠,就能很自信,面对生活就有了冲动,就会兴奋,就有精力。如果达到了这三组口诀的标准,画的画一定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没有前面眼、心、手的统一,后面的口诀就是空话。

即使你曾经有一个时期达到这种统一,但是以后脱离了生活,画速写少了,手头的功夫也会退缩。就像一个曾经是一流的芭蕾大师,别说三年就是三个月不练功,再站在舞台上也会不知所措。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正是这个道理。绘画也是一样,眼、心、手的统一,可以使手头功夫保持临场状态,一旦需要,随时上场。

过去学画画时,老师常说,手生点好,画出的东西有拙味,不宜画得太油滑。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你的明白,这指的是不动脑子,不结合创作,毫无目的地重复、傻画。如果把这种说法当成不花速写的理由,那就惨了。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画写实人物的人,如果长期不画速写,就会手生、木纳,感觉迟钝。

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是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和题材。而速写的功能,最终目的是为创作收集素材。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普及,照相机、录像机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画家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深入体验生活、画一大堆速写了。而是以旅游、玩乐为主,拍了一堆照片回来拼一拼、贴一贴,就凑成了一幅“作品”。

画家们自己愿意这样做个人行为也就罢了,也懒得下功夫。这种情况很严重,令人担忧

今天坐在塔什库尔干高原上想一想,几个月不画速写,手就这么生、这么累。如果几年不画速写、不深入生活会怎么样呢?想想都让人害怕

作品图册赏析

《倒牛奶的女工》的右下角有一个暖脚炉,暖脚炉后面的墙上贴着的瓷砖上画着小小的丘比特。暖脚炉和丘比特在当时有着很明显的性暗示。然而女工完全无视了能让她舒适的暖脚炉,而是专心致志地用着不再新鲜的面包和牛奶做着面包布丁,所以这幅画其实描绘了17世纪荷兰所崇尚的勤俭持家、把小家庭经营得很好的美德(domestic virtue)。

库贝尔

Boucher, Triumph of Venus, 1740

这是洛可可大师布歇尔的一副充满着情色意味的作品。画中左下角有一个女子,正在自慰 当时在上洛可可艺术,教授讲到这幅画时,她的措辞是"Oh, she is well pleased with herself" 上另外一堂课时,教授也讲了这幅画,她年纪比较大,讲到这个时非常尴尬,她说: "Look! What she is doing!" 然后就匆匆跳到下一页幻灯片了hhhhhhhhh。

库贝尔

William Blake, Newton, 1795

布莱克是一位英国的诗人和画家,他热爱自然,追求一切有着灵性(spiritual)和神圣的美好事物,他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非常讨厌牛顿,一个用物理用数学用各种科学来理解世界测量世界的人。更可恨的是,牛顿还给色彩制定了一套理论(光色原理),而对于布莱客来说,光是非常神圣的、充满无限的灵性和无限可能的美好事物,是不可以被理性或者科学亵渎的,于是布莱克便画了一幅画来讽刺牛顿。

库贝尔

这幅画描绘了布莱克讨厌的牛顿,他坐在黑暗的海底的最深处,专心测量着他几何,研究着他的数学。他背上的的一块块肌肉,仿佛龟壳,又仿佛铠甲,将他深深的包裹在自己的世界中,与外面神圣的大世界隔离。他对眼前海底世界的一切,那些怪石,植被,微生物等奇妙的存在,都熟视无睹。他是一个冷冰冰的人,只专注于冷冰冰的理论,完全无视了身边任何神圣超然的存在。

(嗯,物理不及格数学艰难过的我也讨厌牛顿hhhhhh)

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等。

1、爱德华·马奈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 - 18830430)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

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

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2014年11月5日,他的《春天》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得3320万美元。

2、克劳德·莫奈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3、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印象派重要画家。1841年生于法国Haute-Vienne的小镇里蒙(Limoges),后来随家搬迁到巴黎。印象画派成员之一。以油画著称,亦作雕塑和版画。

早年当过徒工,画过陶瓷、扇子、窗帘等。曾从学院派画家格莱尔(Charles Gabriel Gleyre, 1806—1874)学画,后受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影响,对鲁本斯及法国18世纪绘画有较深的研究。

在创作上能把传统画法与印象主义方法相结合,以鲜丽透明的色彩表现阳光与空气的颤动和明朗的气氛,独具风格。作品有《包厢》、《游船上的午餐》、《小玛高脱像》、《煎饼磨房的舞会》等。

4、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

中学毕业后,德加报考了美术学校,他在意大利学习意大利的艺术,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此同时,他又在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S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的一位得意门生路易·拉莫特(Louis Lamott)的画室里学画。

5、西斯莱

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法国画家。主要画风景画,曾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绘画展览。

早期代表作《木料场》、《枫丹白露河边》、《圣马丁运河》等表明他对色彩感觉特别敏锐,笔触轻快而有变化,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关系,表现具有诗意 的自然景色。

后期因受新印象主义影响,作画多采用点彩技法,作品有重在表现物象实体感的倾向,但缺乏内在诗意。作品还有《鲁弗申的雪》("Snow at Louveciennes",见插图)、《马尔港的洪水》、《洪水泛滥中的小舟》等。

-西斯莱

- 埃德加·德加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克劳德·莫奈

-爱德华·马奈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戈雅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人物。代表作有《裸体的玛哈》《着衣的玛哈》《阳伞》《巨人》等。——常识艺术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28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