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法国大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波旁王朝)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当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由小资产阶级掌权的,小资产阶级指农民、商人 …… 等,他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他们不依靠剥削和压迫来获取利益。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资产阶级推翻了小资产阶级,展开了垄断和完全的压迫。
这样的状况持续到了1799年,当时已经有很多拥护者的拿破仑发动了政变,推翻了由家族高贵与否来决定地位的状况,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拿破仑后期野心增强,不断扩张,国内外均有战争。
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时候,人们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一颗自由的种子了,到拿破仑统治后期,自由的观念空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现实感到不满,由此,浪漫主义就产生了。
1最初源于中世纪的罗曼斯。
2后来在堂吉诃德针对骑士制度所写的一部小说中有所体现。
3正式确立 “ 浪漫主义 ” 这个术语,是在卢梭的《孤独的散步者》这首诗中。
“ 浪漫主义” 实际上就是政治上的 “ 自由主义”,它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浪漫即自由。
当时 “ 自由主义 ” 的口号是:个人独立,极端自由。
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著作有:康德《天才与灵感论》,费希特《个人主义论》,黑格尔《自然的艺术》以及谢林《自然哲学》。
哲学为解放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思想的解放,才导致了浪漫主义的产生。
空想社会主义。
其代表人物有圣西门,欧文,傅立叶。
他们所提倡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十分投合浪漫主义者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的特殊心态,因而推动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1强调主观情感,崇尚自我,表现自我,向往唯情论,重视抒情性。( 补充:中西诗歌有“我”与“无我”的比较,中国古典诗歌由于集体意识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没有主语的,但西方就很擅长抒发自我,喜欢直接用“我”“你”这样的称谓来作主语。
2追求自由。
3热爱自然。
4崇尚中古风(中世纪民间文学)。
由于“浪漫主义”是政治“自由主义”的同义词,所以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气,而不是简单的文学现象,文学、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说19世纪浪漫主义的初选,打破了17世纪以来尊重权威(指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的现象。
19世纪的世纪病,是指忧郁、孤独等症状,用于文学中,就成了浪漫主义。
本篇文章是我本次听课后写下的总结,老师讲的知识点比较杂,我自己也没有完全梳理得很清楚,所以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这个问题很专业。我们知道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不同于东方,因此,在人与人交往中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而浪漫主义作为西方典型的社会形态,也经常出现于文学作品中,与我们理解的感性认知不同,西方人在男女交往中掺杂着理性的辨析,因此,当现实不足以满足浪漫的条件时,社会中大量存在理性思考后的不了了之的男女交往事例,文学作品不同于社会现实,它往往将典型的事例或者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于人们的视野,而忽视大众化的过程,毕竟小说吸引人的还在于它的出众之处,因此,期待在文学作品出现突破感性的浪漫色彩就不称之为浪漫了,而是与现实趋近,因而淡化在文学作品当中,值得注意的是,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写实派,忠实社会生活,但这类文学作品展现的多为历史题材,完全不同于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在19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所期望的。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浪漫主义文学偏重从主观理想出发,用热情
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对比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
的文学。它跟客观冷静地观察和如实具体地反映生活
的现实主义文学同为文学创作中的两大主要倾向或思
潮。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浪漫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早在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理
念论”和古希腊、罗马的部分诗歌创作中已初现端倪。
经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罗提诺、意大利作家但丁、文
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论家卡斯特尔维屈罗和贾科莫·
马佐尼的丰富、发展,到16世纪已基本形成了整套以
“理念论”为指导思想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中古欧洲
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17世纪英国作家弥尔敦
和18世纪法国作家卢梭的作品及英国感伤主义诗歌,
在一定程度上都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但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流派和运动,浪漫主义则
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
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
大革命后的欧洲现实及启蒙思想家所应许的“理性王
国”面貌的失望,也表现了不满现状,追寻理想和摆脱
文学上的新古典主义束缚的强烈愿望。但作家们受当
时流行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影响,创作中大都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主张
自由想象,崇尚象征、对比、巧合手法,描写非凡环境和
非凡人物。因作家们的立场观点不同,创作中还常表现
为重在揭露私有制罪恶、同情劳动人民疾苦,并幻想建
立自由平等理想社会的积极倾向的浪漫主义和重在缅
怀逝去时代、美化宗法农村,并常宣扬宗教神秘观念的
消极倾向的浪漫主义这两个不同思想派别。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原意为传奇、想象、
热情、诗意……,我国只取译音。浪漫主义文学最早出
现在德国,接着在英国和法国形成高潮,俄国及北欧、
东南欧也形成浪漫主义文学湖流。著名作家作品有德
国作家诺伐里斯的长诗《夜的颂歌》、海涅的组诗《诗歌
集》,英国著名民主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
德游记》、雪莱的诗剧《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法国
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俄国诗人普希金
的故事涛《茨冈》、雷列耶夫的政治讽刺诗《致宠臣》、茹
科夫斯基的长诗《斯薇特兰娜》……等。
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巩固和
发展.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潮地位逐渐被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代替。但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它仍在继
续为一些作家采用。十月革命后,革命的浪漫主义更成
为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实主义文学 指强调客观、冷静地观察和如
实、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它跟强调主观想象的
浪漫主义文学同为文学创作的两大主要倾向或思潮。
作为一种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和古希腊的部分
文艺创作中,已有初步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
亚、塞万提斯和18世纪的狄德罗、莱辛、席勒、歌德等,
又在自己的论著和文学创作中,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
这种艺术既依据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摹仿自然”观。以
致文学评论中出现了“占代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现实
主义”、“启蒙主义的现实主义”等术语。
但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运动和流派,现实主义则
是在19世纪30年代后,代替浪漫主义而走上历史舞
台的。在资本主义尚处发展、巩固时期的历史条件下,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论证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联
系和区别,肯定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真实再现现实的
俄国“自然派”的文学创作。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
是生活”的著名现实主义论断。法国作家斯丹达尔、巴
尔扎克、福楼拜等,十分重视文学的真实性、典型性和
社会批判作用。恩格斯更在总结果戈理、巴尔扎克、狄
更斯……等作家创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现实主
义定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在资本肆虐,矛盾重结的19世纪,现
实主义文学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具有深入揭发批判
社会黑暗的特点。因此.这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又常被
人称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具体地展示了广阔的
社会生活画面,深刻地揭发批判T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满怀同情地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多方面地表
现了精湛的典型化艺术手段和技巧,无论在思想、艺术
或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现实主义前此历史的顶峰。但
这类丈学的作家们大都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自己
创作的思想摹础,因l雨在批判社会黑暗时大都不了解
社会罪恶的真正根源.在要求革除社会弊病时,又往往
找I:到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在同情劳苦大众时,
则常常宣扬忍让、仁爱和个人奋斗,有时还难免陷入和
平改良和悲观宿命的泥淖。因此,到1 9世纪末,随着无
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深入,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的
过渡,以及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
学的兴起,1 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也逐渐走向了衰退。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到20世纪,它仍
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继续发展。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是法国作
家斯丹达尔的文学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和长篇小说
《红与黑》、巴尔扎克的文艺论著《<人间喜剧)前言》和
小说总集《人间喜剧》、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
人》、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
翰·克利斯朵夫》,以及英国、俄国、意大利、美国、波
兰、挪威……等众多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从纵向上看,浪漫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
浪漫派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的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现代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扩展资料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激动人心的特定时期。这个时代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大释放时期。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遗迹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处于憧憬与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浪漫主义即是这股文学潮流的折射。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代替了古典主义,成为遍及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思潮,浪漫主义远不只限于文学范畴,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自觉、解放运动在文化上的反映。
它在对旧传统、旧制度的否定过程中掀起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浪潮。同时,它带来了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放。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
浪漫主义文学家的创作气质主要表现为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他们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都是对人本主义的高扬。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
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在创作方法上,它反对古典的、理智的和毫无个性的种种规范和束缚,强调艺术家个性和感情的表露,强调按理想反映生活。他们喜爱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和神话题材,主张发挥艺术家高度的想象力,用幻想和夸张创造奇特的、使人触目惊心的艺术形象。
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费希特等古典主义哲学家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因而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倾向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预测,也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理想问题的论文
[论文摘 要] 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各国人们在表达心中对于未来美好理想的作品中都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在大方面相似的同时,他们又各具时代特色和国域特色。本文试从比较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理想问题入手,分别从社会理想,生活理想,人物理想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方浪漫主义的不同以及其原因。
[论文关键词] 浪漫主义 社会理想 生活理想 人物理想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浪潮主要是产生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十九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其源头可以追述到古希腊时期。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要比西方早几百年,有很多理论体系并不完善,但其对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浪漫主义文学最主要的特征是抒发个人主观情感、展望未来美好理想。中西方浪漫主义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他们心中对于未来的美好理想,但在大方面相似的同时,他们又各具时代特色和国域特色。
一、社会理想——脱离人间的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乌托邦
中国关于社会理想的描述,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已存在。屈原在《离骚》中,展现了其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则是为人们塑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自耕自食,不问政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的唐代诗人李白,更是在《梦留天姥吟留别》里,借梦境表达出自己所向往的仙人之境,一个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在其小说《巨人传》里,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蓝图——特莱美修道院,反映了当时在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美好、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德国作家歌德的《浮士德》里,浮士德用生命建造的海滨乐园则是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所梦想的理性王国的蓝图。
可以说,中国作家笔下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脱离人间的桃花源,并没有具体展现;而西方作家笔下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乌托邦,虽然是描绘的未来世界,但是却是描绘具体,蓝图清晰。这是由于当时时代所造成的。中国当时正处于封建社会统治时期,社会长期停滞,缺乏先进思想指导,因此古典浪漫主义作家很难具体描绘未来乌托邦社会,只能采用托古改制、游历仙境等间接方式展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西方由于有很多先进的社会思想作指导,因此他们有可能具体展现乌托邦的理想社会,使读者读后能受到莫大的鼓舞。
二、生活理想——超自然的曲折幻想和坦率自信的'直接追求
西方作家所描述的生活理想多是关于个人主体的幸福。文艺复兴时期,他们多是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幸福。在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中,就有大量是以歌颂生活、爱情为主题的。到了十九世纪,这种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生活理想逐渐升华成一种反封建、争取自由的事业理想。雪莱的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塑造的革命夫妻莱昂和茜丝娜就是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
中国作家对于生活理想的描述,更多的不是爱情,而是将笔触放到了追求功名利禄、叙述人伦上。这并不是说中国文人的生活理想中没有爱情,《牡丹亭》和《孔雀东南飞》中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但在这些爱情故事当中也会掺杂一些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像《西厢记》中,莺莺的母亲不同意女儿和张生在一起,直到张生考取了状元才默许这段婚事。
因此对于生活理想中的爱情,中国不如西方影响深远。这是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爱情婚姻历来是由父母、媒人包办,青年男女受到封建制度和思想的压制,几乎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歌颂自由爱情的作品较少。
除了生活理想的内容、题材不同之外,中西方作家对于这种理想的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
中国古代作品表现生活理想时多是曲折含蓄,往往采用一些超自然的方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有的采用打破生死界限的浪漫主义手法,使生前不能在一起的男女情侣,死后能够得到幸福,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有的作品在结尾处加入一段幻想,来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如《孔雀东南飞》。还有一些作品是通过鬼神的力量帮助弱者达到伸冤雪恨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们心中的生活理想,像关汉卿的《窦娥冤》。
而西方作品表现生活理想更加直接了当。往往是一种主人公坦率自信的去争取自由幸福的个人生活理想。
中西方作家之所以表现方式不同,与他们生活的时代分不开。中国由于资本主义不发达,封建社会各种制度对人们的压制,束缚了人们对生活理想的大胆追求,所以人们只得采取那些曲折含蓄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生活理想。而西方浪漫主义作家生活的时代,封建主义逐渐没落,资本主义发展,作家对于战胜封建势力、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所以他们能够用直截了当、大胆热情的笔触去构建美好生活的蓝图。
三、人物理想——性格单一的超人和个性化的普通人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理想人物大概可分为三种类型:
1积极向上的叛逆英雄
他们积极向上,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热心与力量。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为了摆脱现有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目标,敢于与魔鬼缔约,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还是显示出其英勇的胆识。这也表现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有胆有谋的可贵品质。还有雪莱笔下的普罗米修斯为了建立没有纷争和压迫的大同世界,敢于与封建暴君斗争,这也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精神。
2拜伦式英雄
他们敢于反抗现实,但是又摆脱不了身上固有的恶习,不愿与人民群众为伍,由于脱离群众,而陷入到忧郁和孤独的状态之中。最典型的是拜伦创作的一系列人物。这种英雄人物身上所带有的特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性已经消失、无产阶级革命尚未成熟的时代的叛逆者身上所特有的性格。
3“世纪儿”
他们对现实不满,有理想但是却对未来缺乏信心,因此终日无所事事。像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缪塞在《一个世纪儿的忏悔》里塑造的沃达夫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这一时期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丧失了一切的贵族青年。表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地位那种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阴暗的心理和郁郁寡欢的情怀。
中国古典浪漫主义作品中对于理想人物的塑造,虽不如西方类型清晰,但是却也有较为鲜明的代表。以下举两个最为典型的例子:
(1)屈原在《楚辞》中化身的灵均
屈原在《楚辞》中通过灵均即“我”,表达了很多高尚的品格,例如坚忍不拔的民族气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孙悟空
孙悟空成为人们心中理想人物的原因主要有二:首先,它是一个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的叛逆形象,这主要体现在它取经之前。取经之前,孙悟空偷吃蟠桃、大闹天空,将一个叛逆者形象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也客观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对暴君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它是一个智慧无穷、降妖除魔的英雄形象,这主要体现在它取经途中。救王妃、公主,帮百姓、僧人……这些英勇行为都深深的印刻在我们脑海里,这也客观的反映了广大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智慧、侠义、勇敢并存的英雄。
中西方作家虽都在作品中表达了他们心目中的人物理想,但是他们笔下所塑造出的英雄人物,却并不相同。
西方绝大多数是十八、十九世纪欧洲中小资产阶级民主阶层的代表。他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虽然是理想人物,但是并没有超凡入胜,他们拥有一般人的缺点和优点。所以说,西方塑造的浪漫主义理想人物大多是个性化的普通人。
中国浪漫主义理想人物和西方相比,性格比较单一。大多数是受到各个时代人民普遍推崇和敬仰的时代英雄。他们的主导性格鲜明突出,但是却缺乏各自的个性。所以说,中国塑造的浪漫主义理想人物多是个性单一的超人。
虽然中国古典浪漫主义和西方成熟的浪漫主义体系相比,显得并不完善,但是其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今后的发展还是奠定了基础。中国浪漫主义作家通过自身对当时时代社会的体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与西方世界完全不同的有民族特色的理想天堂!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勃兰兑思:《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郑克鲁:《外国文学作品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