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第1张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帮算式宝宝搬家的过程中,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进行分类。

 2、能迅速准确地进行8以内加减运算。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算式卡片(8以内加减算式卡)分类图一张

 学具:分类图、加减算卡、看标记写算式的小鸡图

  活动过程

 一、学习游戏:

 1、碰球(7、8)

 2、开火车(8以内的加减)

 二、帮算式宝宝搬家中学习按两个特征分类

 1、算式宝宝要搬家了,他们想请小朋友一起去帮忙。有那些算式宝宝要搬家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分类图读一读)这些加法、减法算式宝宝应从哪条路上走呢(引导幼儿讲出按运算符号走)那这些算式宝宝的新家在几号楼呢(引导幼儿讲出按得数找家)

 2、教师先示范,然后请部分幼儿练习按两个特征分类,随机引导、纠错。

 三、练习活动:

 1、帮算式宝宝搬家

 2、看标记写算式(小鸡图)

 四、讲评活动:出示个别幼儿的小鸡图,集体检查,然后带标记读算式、去标记读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形与色的对应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能够使幼儿有条理地分析问题;

 3、通过操作培养幼儿的形色对应能力。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鸭子和小鱼的实物特性卡,红黄蓝三色颜色特性卡,红黄蓝三色鸭子和小鱼的实物卡;

 2、画有轮廓图的白纸若干张,彩色纸条若干,油画棒;

 3、小绿人及衣帽组。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感知形色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师出示磁性教具,让幼儿都看一遍。请一位幼儿选一个事物特性卡(如鸭子)藏在一个盒子里。请另一名幼儿选一个颜色特性卡,不让其他幼儿看到,把它放在另一个盒子里。教师让幼儿猜这个盒子里放进去的是什么物品,在指另一个盒子,猜一猜里面放的是什么颜色,然后将特性卡拿出,摆在对应表上,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这是一只什么颜色的鸭子。请幼儿将这只鸭子找出来。

 2、幼儿给图形宝宝涂颜色,从而理解形与色的对应关系;

 让幼儿每人选择一张画有图形的纸,一个彩色纸条;请幼儿按照纸条的颜色给图形涂上颜色;将涂好的作品贴在展板上,说一说它们为什么涂成这个颜色;

 3、给菲比(小绿人)穿衣服,培养幼儿的形色对应能力。

 请幼儿从学具盒中拿出菲比(小绿人)和衣帽组,引导幼儿根据对应关系表的要求,给菲比穿衣服;

 4、评价练习。

 嘟嘟牛和贝贝羊的幼儿园在今天下午要举行毕业典礼联欢会,它们都有漂亮的演出服,一起来看一下,翻开幼儿用书第16页,请一名幼儿看着关系对应表,给小动物们试穿演出服,其他幼儿讨论这名幼儿穿的是否正确。

 小朋友们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动物们穿演出服,好吗?现在让我们先到外面去休息一会吧!

 教后记:

 1、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课时,整节教学活动的气氛始终都是轻松、愉快,并且井然有序。评价练习环节,幼儿在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去完成幼儿用书的课后测试题,再一次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在这时候只是个观察者和辅助者,观察幼儿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在哪个阶段,并考虑是否需要延伸;

 2、教师以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为导引,以隐含数学概念的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幼儿自己先去比较它的颜色、形状,然后教师请幼儿听音乐尝试找相同的颜色和图形。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很快就找对答案,并初步感受形与色的对应。在这个环节设计中,教师只提出游戏的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去尝试形状与颜色一对一的对应方法;

 3、在布题、做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启发幼儿独立思考,让幼儿获得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手中的泡棉图,自己去探索、发现形色对应合成的方法,并愿意大胆表达,和同伴一同分享操作的结果。在动手操作泡棉拼图时,教师利用适当的语言来启发孩子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目的是让孩子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教师能通过游戏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让孩子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动手脑操作、探索,来发现、某些物品的中心点,从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点的原理。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探索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准备:绳子、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一根绳子,请幼儿来找出它的中心点。

 2教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又快又好,准确地找到这段绳子的中心点。

 二、幼儿操作、探索寻找圆的中心点

 1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纸片,请你来找找看圆的中心点在哪?

 2幼儿动手脑进行操作、探索,寻找圆的中心点,用笔点好。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进行个别辅导。

 3请幼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点的?你的圆的中心点在哪?

 4教师: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结果,并选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准确的操作结果。

 5请幼儿再试试:学用刚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儿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

 1请幼儿动手脑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

 2幼儿动手脑进行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用笔点好。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进行个别辅导。

 3请幼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点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在哪?

 4:边对边、角对角对折,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它的中心点。

 四、幼儿探索寻找圆形队列的中心点

 1出示:九个圆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刚才我们是用对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点,现在这九个圆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么,它的中心点在哪里呢?

 1请幼儿动脑后讲出中心点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在中间的圆心上,横的中心线与竖的中心线交叉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中心点。

 2出示:八个圆片排列成的长方形。那么,它的中心点在哪里呢?

 3请幼儿动脑后讲出中心点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在两条中心线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中心点。

 五、幼儿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点

 1那么,你知道我们桌子的中心点在哪儿吗?

 2请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测量出桌子的中心点。

 3让幼儿来介绍与同伴合作的操纵过程和结果。

 六、活动延伸:

 还有好多东西我们可以去找找它的中心点,请小朋友回家去与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测量,寻找中心点。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复习ABABAB的排列规律,学习ABBABB式的排列规律。

 2、进一步明确绘本故事中隐藏的排列规律,提高幼儿观察、判断、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中班的幼儿对物体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有规律的物体比较感兴趣,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玩积木,拼搭玩具等。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音乐入场引入活动。请小朋友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ABAB)的规律排好队进场坐好。

 2、回忆故事内容,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你们愿意和公主一起去拯救王子吗?

 二、基本部分:

 (一)复习ABAB的规律。

 1、通过观察找到开启城门的钥匙。

 2、分享小结:小朋友真棒,按规律找到了钥匙,我们一起来开启城门吧!

 感知ABBABB式排列方式,并学习排序。

 1、进入规律之城,观察小猴子排队规律,感知ABBABB的规律,学习接着往后排。

 2、引导幼儿模仿小猴子动作进一步加深对ABBABB的规律的掌握。

 3、分享小结。

 (三)通过分享、合作、操作进一步巩固ABB的排列规律。

 1、通过观察森林小路,教师引导幼儿找出ABBABB的排列规律。

 2、幼儿分三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小结。

 (四)幼儿分组操作,运用ABB式的规律插空排序以及创造性的排序。

 1、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2、幼儿独立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验证,分享小结。

 三、结束部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整理好了宴会大厅终于见到了王子,为了感谢你们这些聪明能干的小朋友,王子将为你们颁发王国的智慧勋章,请大家快来领奖吧。规律之城还隐藏着更多的规律,等待着我们下次再去探索去发现。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

 2、了解"0"在自然数列中的排列位置及不同的实际意义。

 3、充分认识到数字和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8个小瓶,分别放入数量为7、6、5、4、3、2、1的糖果,第8个小瓶内不放糖果。

 2、有关"0"的实物和若干(温度计、尺、门牌号、比分牌、信封等)。

 3、0--9的数字卡片。

 4、数字操作卡片人手一份,胶水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糖果",初步认识数字"0"

 1、出示小瓶(共8个),请幼儿依次揭开瓶盖,数一数瓶里有几颗糖果?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最后一个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可以用"0"表示。("0"可以表示没有)

 3、出示"0"的数字卡片,说说"0"像什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写"0"。

 二、探究"0"表示的不同意义

 1、启发幼儿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没有了,要用"0"来表示?(幼儿举例)

 2、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

 3、出示相应实物及,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尺上的"0"表示起点。

 (2)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界限。

 (3)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得分,0:0表示平局。

 (4)门牌号、车牌号、邮政编码上的"0"是一种编号。

 三、数字排队

 1、请幼儿将数字1--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2、出示"0","0"该排在什么地方?

 提问:

 ①"0"为什么应该排在"1"的前面?

 ②"0"在什么情况下比这些数字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大,即"1"和"0"组合,就是10,比9大,依此类推。

 ③如果"1"后面的"0"越来越多,这个数会越来越怎么样?

 四、操作"0"(数字1、2、0)

 1、有很多数字朋友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大,可以找谁帮忙?(0)

 2、变魔术:最大和最小。

 现在,我们找一找,在0 的帮助下,怎么样才能变出最大的数?怎么样才能变出最小的数呢?(幼儿操作)

 总结:刚才的游戏告诉我们"0"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数字中,"0"的位置不同,它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五、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

 2、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活动准备

 1、小猪7只(1只大的,6只小的;4只白色的,3只红色的;2只戴帽子的,5只不戴帽的; )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和一份记录表。

 3、礼物:大挂图,笔,磁铁。小数字1-7和分解条数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毛毛虫”复习6的组成 。

 “昨天我们学了6的组成,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呀?好,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复习6的组成分解)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请你们来玩个毛毛虫的游戏。小朋友分成3组,看看自己身上的数字宝宝找到相对应组成6的数字宝宝,比一比看哪组速度最快又准确。(老师开音乐,游戏开始)

 二:学习7的组成

 今天小朋友玩游戏都表现非常棒,可是今天我们班上也来了几位小客人,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那待会小客人来时小朋友要点数看看来了几位小客人?”教师依次请上小猪,让幼儿点数,并让幼儿瞧瞧这些小猪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按小猪的大小,颜色等来分,并引导幼儿找找还可以怎么分(反过来分)。最后幼儿和老师一起口述一次: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7可以分成2和5,2和5合起来就是7等。(得出的分解式:)同时把相应的算式列出来让幼儿有所了解。

 7 7 7 7 7 7

 uv uv uv uv uv uv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三:游戏:

 “好!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再来跟小朋友玩一个游戏,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现在呢老师这里有很多数字宝宝,分别都是1、2、3、4、5、6,请小朋友听音乐找相对应7的分成的数字朋友。

 游戏2-3遍后,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做亲子游戏。

 四:解拼图游戏

 “哇!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小猪们都很开心,它们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好!数3声睁开眼睛哦!”教师出示 “礼物”“咦?礼物呢?哈哈!秘密就在里面。小朋友只要算对了这6道分解题,礼物就会自然出来啦!小朋友有没有信心闯关呀?好!加油哦!”其中,当幼儿答对一道分解题时,就翻开一角,等答完题时礼物就会出现了。激发幼儿探索的意识,让幼儿加深巩固7的组成。

 “ 原来小猪要邀请我们去它的农庄做客,好!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开火车出发到小猪的农庄吧!出发罗!!!”结束课程。

 五:亲子作业活动延伸:

 幼儿分成三组,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和记录纸,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在记录中巩固。其中每一个桌子上的记录材料都不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7的分成,在这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点非常浓,游戏参与率高。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能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并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很好的掌握教学知识,达到我上课的一个教学效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并发现电话号码里的秘密。

 2、尝试将数字0——5进行组合,排列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3、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练习本,铅笔;记录纸,粉笔,记号笔,小兔、小鸡。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说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老师记录电话号码(记录纸)

 二、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号码的秘密

 1、你发现了什么

 重点引导:这些号码由哪些数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2、老师 小结

 我们德清地区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开头都是数字8,它们分别由0——9这些数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都不一样。

 三、设计6位数的电话号码

 动物园里要装电话了,请小朋友帮忙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个别幼儿上来给小兔、小鸡设计号码,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四、幼儿练习

 练习本第17页,给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四只动物的号码都不一样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采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点数活动的兴趣。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全家福照片一张。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筐内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橱照片、鞋柜照片)

 3、《幼儿画册》(第一册P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做客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小明家里做客,你们开心吗

 可是去别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没有哪个宝宝来说一说(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分别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去别人家里做客,首先我们要有礼貌,(要向主人家的大人们问好,然后呢要换鞋,注意卫生,不能把客人家里弄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能随便去碰主人家里的东西。

 2、师:好,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小明家里吧。(播放背景音乐,开火车去小明家里)

 二、具体过程:

 1、目的地已到,请宝宝们下车。

 师:宝宝,小明家已经到了,我们到站了,要下车喽。我们先来敲敲门,然后呢换好鞋子,进小明家里。

 2、出示全家福照片(播放PPT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1)师:“瞧,宝宝们看,一进门的地方挂着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许多人,哪个宝宝说说都有谁”(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照片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小明,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是小明最亲近的人。

 (2)师:“那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师指一指,宝宝说一说,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师小结:照片里一共有七个人,我们从左往右要一个一个地数数,不能把小明的家人漏下哦。

 3、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1)根据鞋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看完了小明的家人,我们紧接着来参观小明的家喽,先走进玄关看一看,这里有一面大大的镜子,还有一个鞋柜(播放PPT2),我们来看看小明家的鞋柜里有什么样的秘密,等等等等。”(老师装作神秘状态)

 师:“这是小明家的鞋柜,里面有许多许多的鞋子,看,有大大的鞋子是妈妈的,有漂亮的鞋子是妈妈的,还有小小的鞋子是小明的,那究竟有多少双鞋子呢小明说数对了才能接着参观他的家哦!”(师带领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共同点数,请宝宝一起说一说,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2)根据碗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宝宝,用你们的小鼻子闻一闻,那是什么味道啊”

 宝宝:“是香香的味道。”

 师:“原来是小明的妈妈在给宝宝们做好吃的呢,那我们就进小明家的厨房看一看吧!”(播放PPT3)

 师:这是小明家碗柜的照片,这次我想请一个宝宝来数一数小明家里有几只碗(师请个别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3)根据衣橱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刚刚经过香喷喷的厨房,接下来我们向着下一个参观的地方出发——卧室(播放PPT4),卧室是宝宝和爸爸妈妈睡觉的地方,这里有床,还有放衣服的地方,衣橱,下来,我们打开衣橱看一看,请你数一数里面有几件衣服”(请宝宝们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参观了小明家的玄关、厨房、卧室,还重点看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橱,一起数了数有多少双鞋子,多少只碗,多少件衣服,主要是学会了数数的方法,要小手点好一个,小嘴说一个,要按照顺序,这样数数就不会多不会少,也不会漏掉啦。小朋友们真是聪明,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更大的挑战哦。

 4、幼儿拿小筐里的物件进行5以内的点数。

 师:“在你们的椅子底下,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小,想请你们数一数究竟有几张,都不一样哦,自己数完的小朋友还可以数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播放PPT5)

 5、完成《幼儿画册》的练习,巩固5以内的点数。

  活动延伸

 再宝宝们自己操作点数以及完成画册,宝宝点数熟练以后,可以增加点数数量至7。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小明家的摆设让幼儿能够点清楚相应物品的数量。在点数的过程中我们利用相应的CD的相应的功能丰富幼儿的整个活动,幼儿对活动比较感兴趣,同时大部分幼儿都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1 先进的教具。在我们这个活动中,配套的教具对辅助我们整个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边点数一边写下相应的数量。在写数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小朋友已有经验比较丰富。于是,我一起带领幼儿边说边写下,比如5,幼儿会跟着说弯钩之类的话,能力强的幼儿对于这一次的点数是一次巩固,而能力弱的幼儿学到了新的知识。对于简单的数字,我还请个别幼儿进行书写,拿着鼠标书写的乐趣,幼儿既好奇又感兴趣。虽然机会不多,但是有了很好的尝试。所以,在活动中有趣的道具为幼儿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在《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的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的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所以,教具就给了幼儿很好的探究欲望。

 2 操作的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般是传统的个人操作和集体操作。先通过问答的形式分别以个人和集体的形式进行操作。而两者有利有弊,所以借着这一次的活动,我也分别就不同的利弊对两种方式进行了改正。比如在个人回答的时候,在没有示范的情况下,请能力强的幼儿先进行示范。再请能力弱的幼儿进行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供帮助并解决,这也有利于幼儿在下次操作的时候不要犯相同的错误。在集体操作的时候,让幼儿养成好的习惯,如独立完成。这很重要,我们在批改的过程中,能及时对幼儿进行个人指导,让幼儿掌握相应的知识。所以,“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在幼儿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要把好关,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排队

  活动目标:

 1、通过将花片进行分类、排列、记录,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学具:1、幼儿人手一份双面操作板和积塑(大、中、小各十个)。

 2、记号笔人手一支。

 3、同样长度即时贴两条。

 教具:1、示范用操作板两份。

 2、小橘子、大苹果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花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里有什么?(花片)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不一样。

 (1)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师:请你们帮忙做件事,给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队。

 出示操作卡正面提问:

 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师: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数字记在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操作,用花片在纸板上排队。

 (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并讨论“为什么都是十个,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因为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4)小结:相同数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 观察纸板另一面,提问:

 看看纸板上的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花片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一样;不一样)

 (2) 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寻求答案。

 师:请你们用不同的花片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3)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4)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花片用的数量多,大花片用的数量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 出示橘子和苹果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橘子和苹果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橘子小,排的队伍长;苹果大,排的队伍短。)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橘子和苹果谁用的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苹果用的数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数量多。

 (2)师幼游戏“走钢丝”。

 老师和一幼儿走“钢丝”,全体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为老师和幼儿点数步子。

 师:“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大家帮着数数用了几步?”

 讨论: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小结:走一样长的“钢丝”,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脚小,用的步子多。

 师:让我们把今天的许多新发现、学会的新本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篇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今天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巩固邻数。

 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朋友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朋友。幼儿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打乱顺序。)

 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盘游戏“找邻居”。

 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游戏反复进行3—4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三: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几和星期几。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感念。)

  四: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讲讲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五: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继续进行。

  篇三: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门卡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然后结束教学活动。

  篇四:大班数学活动:保龄球馆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幼儿园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温州三幼得胜园区 潘雪如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篇五: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篇六: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活动准备]

 1、教具

 ⑴教学课件(第一幅图出现10个小数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后一幅依次出现1-10 ,每幅画出现一个数字)

 ⑵1——10的数字头饰。

 ⑶用废旧的纸盒做立体的小火车一列(要有10个车厢,并且把10个数字依次贴在车厢上)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张。

 2、学具

 幼儿每人一支胶棒,一套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数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车(10节车厢,在每节车厢上刻一条缝,让幼儿能把水果卡片插入进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游戏、动手操作来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字认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一、看电视了

 1、教师引起幼儿看电视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第一幅图,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些数字娃娃,并且说出数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课件其他,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数字,并且说出与数字对应的象形,如:1像铅笔、2像小鸭。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二、数字娃娃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1、引导幼儿参与和数字娃娃做游戏。

 2、10个小朋友分别戴上1—10的数字头饰,走进活动室,分别自我介绍自己是数字娃娃1—10。

 3、全体幼儿认读数字娃娃头饰上的数字。

 4、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过程:教师找一名幼儿找出教师所说数字娃娃的名字,找对了,数字娃娃把头饰送给找对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说:“对,我的名字是X(数字),我把头饰送给你,我们是好朋友。”然后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戏持续到数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为止。

 三、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来运水果吧。

 师:果园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运水果(火车)对,是火车,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火车厢上有什么(数字)

 1、请幼儿一起复习火车厢上的数字1—10。

 2、出示水果卡片,请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苹果装入6号车厢里,上来的幼儿便将苹果卡片插入6号车厢内。直道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水果名,幼儿回答在几号车厢内。

 4、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四、小朋友都来运水果了。

 1、发给幼儿学具,让幼儿按顺序粘贴数字,靠近火车头的第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最后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0”,中间依次排开。

 2、要求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将水果卡片插入相应的车厢里。教师作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让幼儿同伴之间相互玩,一个幼儿提出口令将什么水果卡片放入几号车厢,另一名幼儿动手操作,然后交换角色,游戏反复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88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