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都梁的《血色浪漫》

怎么评价都梁的《血色浪漫》,第1张

血色浪漫,是一种红色的浪漫,说是浪漫,实际上更多的是无奈。钟跃民亲身经历了身边无数人的生死,虽然很多人的死和他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每一次死亡,每一次他的眼睛看到鲜血的时候,对他都会造成极大的触动,都会或多或少的改变他的生活,也会改变他的一些观念,包括对人生的看法。

对于爱情,钟跃民始终很无奈,过于厚重他无法承担,最简单的了结方式在很多时候是无奈的表现,对于爱情,他从来不能得心应手的驾御,但他善于改变,善于在爱情的夹缝中生存,他喜欢变化,不甘于平淡和寂寞,就注定他要寻找一个可以为他付出和等待,爱他胜过爱自己的女人,幸运的是,最终他找到了。

浪漫,男人女人都很期待,只是浪漫的代价不要太大,不需要用鲜血来染色,浪漫很简单,它存在于你的内心,只要简单的几句话,用你的双手,就可以堆砌让自己和他人感到幸福的浪漫。

第一,周小白母亲提出反对意见。当周小白按照家里的习惯,子女谈恋爱不隐瞒,家长也不反对,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但周小白的母亲经过询问以后,看出钟跃民缺乏家庭责任感。话虽不错,可钟跃民自己也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家庭,所以确实缺乏责任感。第二,钟跃民不想依赖于人。去周小白家得知小白的父亲是军区首长。并且对钟跃民赞赏有加,也愿意帮助自己。父亲同样是军人出身,自己的父亲却人身不自由。他不想依赖于人,有父亲的气魄和骨气!

第二,钟跃民不想伤害小白。周小白被钟跃民的潜在诗人气质所吸引,并且爱的死心塌地。但是钟跃民知道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这样的两个人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钟跃民不想伤害小白,所以忍痛放手,毕竟长痛不如短痛。第四,好兄弟张海洋。最初钟跃民和张海洋因周小白而冲突,最后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兄弟。张海洋比钟跃民更爱小白,而且和小白一样专情,又和小白青梅竹马。钟跃民知道好兄弟张海洋才是周小白最好的归宿。钟跃民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玩心太重。而周小白需要踏实稳定的生活,而最后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吉大欢喜。

最后,再说一说钟跃民。在那个特殊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父母都投身革命,缺少陪伴,身上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但是在民族大义上一点不含糊。在军队服役期间,同好兄弟张海洋一起上过战场,铲除过毒枭,拍过地雷阵,表现异常英勇!继承了父辈们的优秀军人气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发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奉献精神。他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虚伪的,真实的人。

平凡而不平庸,多情却不滥情!他的性格是那是时代造就的,正因为有他们不寻常的存在,才映射出现在的美好!

钟跃民是一个 游戏 人生的人,他想要的人生是提高人生的宽度,是体验不同的人生。不管是当好学生、当坏学生,学小流氓拍婆子,去当知青插队,去要饭、去学信天游、去当兵、去摆摊卖煎饼、去经商再去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拿着步枪开着大切诺基去追捕偷猎者。 周晓白是个传统的女孩子,父亲是中将,自己有着不用努力就可以四平八稳的前途。周晓白追求的是平平安安,稳稳当当,有个自己喜欢的男人,生几个孩子,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周晓白在部队就是护士,医生,后来转业以后仍然是医生。

从两个人的经历对比来看,钟跃明不接受周晓白有3点!

第一,价值观不一样

钟跃民讲究的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他觉得只要是两个人不喜欢了,不舒服了,就应该是分开,各过各的,互不牵绊。

所以,钟跃民遇到秦岭以后,就深深地爱上了秦岭。因为秦岭跟自己的价值观是相同的,都是及时行乐的人。

当钟跃民当兵要走的时候,秦岭并没有拦着,而是放钟跃民走,因为那是钟跃民的前途。

秦岭第一次给了钟跃民,也不要求钟跃民为自己做什么,这就是爱,不求回报。

倘若是周晓白,那肯定是死缠烂打到底的,事实上即使是周晓白的第一次没有给钟跃民,也是死缠烂打要跟钟跃民在一起。

第二,性格不一样

周晓白的父亲是中将, 可以用家世显赫来形容,也不为过! 所以,周晓白的性格中 带有骄横跋扈,大**脾气。

这一点跟从小没有妈, 爸爸经常不在家的钟跃民不一样,钟跃民是个野孩子 无拘无束惯了,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但是周晓白却有很强的控制欲,就光是这一点钟跃民就不可能接受周晓白。

钟跃民最后接受高玥 ,也正是因为高玥不约束自己,自己想要干什么都可以!

缺钱了给拿钱,需要帮忙了,人立马就到! 想要去可可西里,那也是无条件支持的。

尽管自己很委屈,但是仍然愿意成全自己深爱的这个男人!

第三,钟跃民的理想对象不是周晓白

钟跃民的理想对象是一个 可以陪自己疯,陪自己傻的人,用钟跃民自己的话说!

如果突然有一天,他想去神农架抓野人,自己的女人就会打包行李一起走!

如果突然有一天, 他想去要饭体验生活,自己的女人捡个棍, 拿个破盆就可以跟自己去要饭。

无聊的时候两个人坐在草垛上互相给自己虱子玩!

这一点,更像 《侣行》里面的张昕宇跟梁红他们两口子那样, 女人无条件支持男人!

写在最后的话

钟跃民的想法固然是很荒诞,在正常人看来,钟跃民的择偶标准对于正常女人来说确实像疯话!

但是,这就是钟跃民独特的地方,钟跃民满足了几乎所有男人的幻想,当过兵,扛过枪,当过富豪,要过饭!

最重要的是,钟跃民他快乐啊!他活得很自由啊!这是男人心中该有的男人的样子!可惜,大多数男人都在咬着牙,干着自己不想干的事情!

血色浪漫是我比较爱看的一部电视剧!钟跃民的爱情故事有几点启示!

1钟跃民最爱秦岭,秦岭也真心爱钟跃民,但造物弄人,事与愿违!所以,秦岭后来见到钟跃民时为钟跃民甘心情缘的付出那么多!

2钟跃民爱不爱周小白,答案肯定是爱!但钟跃民讲义气,懂得付出,懂得爱,以当时情况,钟跃民知道自己不能够给周小白她想要的生活,所以选择放弃,况且这样还成全了张海洋。

3钟跃民爱不爱高玥,这很不好回答?首先,两个人从毕业专业后的背景,经历差不多!其次,高玥太聪明了,知道为自己的爱去争取!看看,她对钟跃民的宠爱,理解!所以,这告诉我们,爱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而不是一时的勇气,多少付出!

综上,这只是电视剧里的理想主义!现实与这差距很大!估计在现实当中1对待周小白,现实中很多男人先占了便宜再说,因为简直是太漂亮了。2对待秦岭,我觉得基本上没有这样的女人,即使有,估计这个男人绝对是吃软饭的,而不是钟跃民这种性格的人!3高玥,贤妻良母型的代表。

首先,钟跃民是活在路上的人,他的生活只享受过程,从来不问结果!对于他而言,过什么生活都一样,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不管怎么样的生活方式,他都全情投入!

他需要一个能陪他在路上的女人,而晓白太传统,还有点大**脾气,钟跃民受不了任何的牵绊和束缚,他也容忍不了晓白的执拗!

其次,钟跃民外表看起来对什么都满不在乎,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是他有着浪漫的情怀,这从他迷恋陕北民歌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在陕北插队的时候,会唱民歌的秦岭深深入了岳民的心,让他找到了灵魂伴侣!

显然晓白不能给他这样的情怀,晓白爱的认真执拗,钟跃民不能在她那里找到让他灵魂共鸣的东西!

第三,张海洋喜欢钟跃民,他两又是好哥们,为了哥们义气,他不愿意夺了哥们所爱!

拾忆还记得上小学时看刘烨、孙俪、连奕名、林好等主演的电视剧《血色浪漫》时,就被刘烨饰演的玩世不恭、追求自由、讲义气的钟跃民所吸引,感觉这个角色魅力极大。

在《血色浪漫》这部电视剧中,钟跃民也凭借自己强大的个人魅力吸引了众多女生,比如孙俪饰演的周晓白、王力可饰演的秦岭、孙赢饰演的何眉以及林好饰演的高玥这几个女生。

而在这几个女生中,气质应该比较超群,精明能干的周晓白应该是钟跃民的初恋了吧,当时为了追周晓白钟跃民也是一波三折,然而到最后令拾忆最可惜的就是钟跃民没有和周晓白在一起,说起原因,是以人为有以下几点:

1 钟跃民个性比较浪漫自由,认为自由高于一切,然而大院出身的周晓白则个性相对比较强势,在和周晓白交往期间,钟跃民一直被管束着,这令钟跃民极为不舒服。

2 钟跃民喜欢周晓白时,钟跃民的好兄弟张海洋同样也喜欢上了周晓白,两人作为好兄弟又是出生入死的战友,处于兄弟情义,钟跃民退出了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3 钟跃民知道天生热爱自由,没事喜欢瞎折腾,从最后放着酒店老板不做而去可可西里保护野生藏羚羊就可以看出钟跃民内心是不安分的,而拥有这样性格的钟跃民绝对不会安居于北京和一个女生相处终老,相反,他更需要的是高玥这种可以理解他,支持他的女生。因此,钟跃民知道自己和周晓白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不会给周晓白想要的生活,为了周晓白的幸福,自己也只能忍痛拒绝周晓白了!

但是,拾忆认为钟跃民真的是爱过周晓白并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从当年周晓白和张海洋结婚时,钟跃民在两人婚宴上失态,在之后自己喝醉时想起的也是周晓白就可以看出。说实话,周晓白应该是钟跃民心中的一片白月光,可以只可远观,为了周晓白的幸福,钟跃民也只能违心的拒绝周晓白。

一个很像薛宝钗,端敬贤淑,一个想学贾宝玉,跳出樊笼。其实钟跃民就一个字:作!

周晓白家里背景太厉害,他惹不起,他知道自己这种见一个爱一个的性格迟早会出事。而且当时他家正倒霉,他的自尊心也不允许他以不平等的地位和周晓白交往。秦岭,高月,都是他玩儿得起的人,她们这种没背景的姑娘翻不起来浪,对他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我认为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

《血色浪漫》是都梁先生写的很棒的一部作品,故事性非常的强。即使是只看过电视剧的朋友,也能很深刻的感受到作者笔下鲜明的人物性格和那个特殊的热血年代。

想知道钟跃民为什么不接受周晓白,就必须首先要研究透第一主角钟跃民:

钟跃民在作者的刻画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1部队大院里的“纨绔子弟”--顽主

钟跃民 性格叛逆,爱出头,胆大,臭贫,不服管教 ,这是贯穿整部小说的。

文革时,他是在部队大院里属上号的“顽主”,和郑桐,袁军一起做了很多“坏”

事。打架,拍婆子更是家常便饭。(此时的周晓白便是钟跃民拍婆子认识的),相较于纯情的周晓白,在钟跃民的心中 玩闹和显摆的 成分更较多一些。

部队生涯,一直都是出名的刺头兵。当然也因为自己的大胆,不受约束,反而受到了领导的赏识,凭借鬼点子多和拳脚工夫一步步成为了侦察营长。

退役后,安置工作时和工作人员闹翻,回头就去路边卖煎饼。被工商扣押煎饼摊,还大闹工商局。后来和宁伟那一段纠缠,更是全书的高潮。

2感性,真实,热心,讲义气,光明磊落----生活中的侠客

他是感性的诗意的-----喜欢看书,喜欢欣赏音乐,和周晓白相处不长的那段时光,周晓白就被他的分析音乐时的样子吸引。后来知青下乡,又喜欢上了信天游,也因为对歌爱上了秦岭。

他是真实的——从不会说谎话恭维人。 见周晓白父母时,直接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部队里,领导问他对军演的看法,直言像过家家。后来,认识了高月,也直言自己是一个不会困在婚姻里的人

他热心,讲义气,光明磊落---- 和张海洋一块去搞“小混蛋”,后来又反过来救李奎勇。下乡插队时,帮大家去讨粮食,给放羊爷爷的孙子分东西吃。帮助宁伟,退伍后更是为了他直接做了牢。为了不打扰好哥们张海洋的爱情,直接不再和周晓白联系。帮助李奎勇一家

3向往自由,追求新鲜

顽主当腻了,插队,然后又想办法去了自己向往的部队。在部队里干到别人羡慕的高度又坚决退伍。回到地方上,干了很多行业,终于事业女人都稳定了,又去边境打击偷猎去了

那么钟跃民的爱情观是什么?

分析完钟跃民这个人,我们会发现作者太偏爱他了,把他写成了一个男人女人都喜欢的非常有魅力的人。但是, 这个人是矛盾的,他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想要的爱情是什么,他总是关心别人的事多过自己

因此钟跃民为什么不接受周晓白的原因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断一下:

以下是个人的一点见解:

《血色浪漫》主线故事围绕一群生活在60年代玩世不恭的年轻人们从 游戏 人生走到成熟从一群顽主(流氓)到出人头地从一群整天调戏女孩的坏男孩到堂堂正正的男人的故事。而钟跃民更是玩世不恭的一群人中的佼佼者,以至于大家都已经看清时代的真面目的时候,他还沉浸在自己的顽主世界,喜欢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有不想背负责任与承担,只想着自己的自由世界,他肯定不会和周小白结婚的原因分析如下:

1最初的认识原因是因为迫不得已,仅仅是因为周小白的容貌,通过其油嘴滑舌认识了,戏中钟跃民的性格和顽主的生活作风,对于那个年代无所事事的年轻女孩有很大吸引力,所以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就这么认识了,随着剧情不断发展肯定会发生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2周晓白爱了钟跃民20年,最后,却嫁给了同样爱她20年的张海洋,而张海洋却是钟跃民最好的朋友。周晓白虽然选择结婚来迎接钟跃民给她带来的所谓打击。哥们情义在其心中远远比一个爱自己的姑娘重要的多,张海洋也同时喜欢周小白,钟跃民在意张海洋这个兄弟,所以宁愿拱手相让,也不想因为这件事破坏了他们两肋插刀的兄弟情。

3后期的钟跃民觉做到了给不了周小白最好的那还不如选择放手。周晓白出身显赫,也造就了她傲慢的性格。她一向认为只要是自己想得到的,她就应该得到,而且一定可以得到,包括钟跃民这个人。但她错了,因为他自以为非常了解钟跃民,却不知道他时而嬉笑、时而冷峻的表情下是一颗坚强的心,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无能,不能容忍自己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甚至是拖累别人,难受和痛苦,他愿意一个人承担。

用现代的观点评论,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决定了他与周小白的结果,与现代人的自私恰恰相反,所以喜欢自由和见一个爱一个是他的借口。

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不爱,钟跃民当初追求周晓白只是骑虎难下而已,并非发自内心的喜欢。另外也有家庭条件和性格的因素。

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钟跃民追求周晓白是在哥们儿的起哄中开始的。玩世不恭的钟跃民看见漂亮的周晓白之后只是想撩一下而已,没想真处成女朋友,但哥几个一起哄,问他“敢不敢去拍”,好面子的他只能硬得头皮上了。所以说,追求的初衷就不是出于真喜欢,而是面子。

接触之后,钟跃民对周晓白也有一定好感,但到不了像爱秦岭的地步。周晓白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传统的,另外有些富家**的味道,对钟跃民有较强的管控欲。而钟跃民崇尚自由,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喜欢冒险和对新鲜事物的尝试。所以在性格上,两人相去甚远。

在钟跃民去见周晓白的家长时,她的父母尽管表现得很有修养,也比较客气,但多少也有些许盛气凌人的感觉。整体条件确实比钟跃民家强太多了。钟跃民并不喜欢依附于人,对方的优越条件反而给他带来了反感。从周晓白家门出来后,也许钟跃民就下决心要跟她分手了。只不过没表现出来而已。

钟跃民最终选择了高玥,但最爱的应该还是对着大山唱歌的秦岭。只不过缘分没到。

(文/LZ)

  小说:《血色浪漫》是都梁编著的小说。

  讲述1968年,北京的钟跃民和好友袁军、郑桐等整日游荡在大街上,为单调的生活寻求着刺激。在一场钟跃民看来似乎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恶作剧中,高雅、纯情、浪漫的周晓白无意中闯进了钟跃民的生活。

  鉴赏:

  血色浪漫之友谊论

  《血色浪漫》中钟跃民和袁军成了朋友,周晓白和罗芸也建立了友谊。当生命受到威胁,前者依然会选择朋友,虽然这看起来有点流里流气;当面对爱情和前途,罗芸却选择后者,更是不惜以谎言为代价用周晓白的前途换取自己的前途。

  同样是友谊,为什么有的亘久弥香,有的却如一壶浊水。这种情况下把朋友做一个区分是有必要的,那些是绝对朋友,那些是相对朋友。爱因斯坦说,物理定律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那么绝对朋友与参考系的选择也无关。人们平常所交的朋友大多是相对朋友,在甲需要时乙能给甲以帮助,在乙需要时甲能给乙以帮助,当然前提是你的需要不要触动他的利益,对一个相对朋友来说,这就够了。

  下面谈谈绝对朋友:

  朋友其实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些相处了几年的朋友有时却不如交了几个月的,这里面应该主要是个人特色的原因。向后推,可以得出交友必慎。向前推,甲和乙为什么能成为绝对朋友。我想大抵有以下三个原因:

共同的信仰。人是应当有信仰的,而且不能低俗,最好有点理想化。因为如果信仰低俗的话,比如说甲和乙因共同信仰高官厚禄成为朋友,突然有一天,甲和乙面对着同一个职位,这个时候对甲来说,乙和职位就产生了矛盾,甲只能不择手段选择职位,否则就不叫信仰了。但如果甲和乙因都信仰广义相对论而成为朋友,对甲来说,乙和广义相对论会产生矛盾吗?不会,就是因为信仰的理想性。这样的话,即使面对同一个职位,甲也不会不择手段的去陷害乙,因为职位不是他的信仰,他们都不在乎职位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起生活的经历。这的确能够建立友谊,但这种友谊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逝,只有两种情况除外。一是甲和乙从出生就一块玩,这并不是说邻居就行,这需要机缘;二是共患过难,这需要机会。除了这两种情况外建立的友谊,时间一长,必会消融。即使甲特别仗义、不吝财富,十年如一日,乙也早已不是当年甲所认为的乙,因为这种友谊的基础并不牢固。好像需要给绝对朋友下个清晰的定义了,举个例子,甲和乙一年不联系了,突然甲去乙家免费吃住了半年,甲没有任何不好意思,乙待甲始终如从前,那么他们应该就是绝对朋友了。

相互利用。这是当下普遍的一种交友观念,我结识你,因为你对我可能有用,这个既实在又实惠。这种交友观念我既不反对也不赞同。之所以不反对,是因为成为绝对朋友的前两个条件太过苛刻,只可一遇,不可强求;之所以不赞同,是因为这种利用往往只反映在利益方面,这就低俗了。如果相互利用的是对方的学识、人格等闪光的东西,我是极欣赏的,因为这有点像信仰,有点理想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89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