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是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的传统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其形似马头,可用来伴奏歌舞、讲故事、修辞等多种用途。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拓展知识:
1、马头琴的起源和演变
马头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蒙古高原地区。最初,马头琴的表现形式是一根弯曲的木棍,后来发展成为用马骨、兽皮等材料制作的乐器。在经过不断改良和演进后,现代的马头琴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精湛的音乐艺术形式。
2、马头琴的构造和演奏方式
马头琴的外形像马头,有一个类似弓的弦轴。其共有两根弓弦和一个弓托。演奏者通常同时使用手指和弓来演奏它。马头琴的音色丰富多彩,有很大的演奏空间,可以演奏出各种音调和节奏。
3、马头琴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应用
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藏族等民族的音乐艺术中,马头琴被广泛使用。在蒙古族的传统舞蹈和唱歌中,马头琴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外,在讲故事、诉说民间传说、表述个人情感等方面,马头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4、马头琴的文化价值和保护
马头琴因其独特的音响效果及其在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中的积淀,被视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马头琴这一传统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推广传统音乐、加强马头琴制作技艺传承、举办文化活动等。
马头琴蒙语称作“莫林胡尔”,是一种饰以马头的二弦琴。七个多世纪以来,这种乐器在蒙古游牧民族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文字记载,琴柄上装饰着马头的弦乐器在13—14世纪的蒙古帝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马头琴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器乐功能,它是庆典仪式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一:马头琴象征着什么意义 马头琴的故事,就是曾经有一匹小白马,主人非常喜欢,小白马死后,主人为了怀念它。就仿照小白马制作了马头琴。马头琴可以说是草原文化的一部分,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望得罪象征。
问题二:马头琴的名字由来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别名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 “弓弦胡琴”等叫法。除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问题三:马头琴到底代表什么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问题四:马头琴 是什么 马头琴分解图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问题五:马头琴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放牛娃,名字叫苏和。
一天,太阳下山了,天慢慢地黑下来了,苏和才赶着羊回家。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路边有个毛茸茸的东西,走近一看,啊,原来是一匹刚生下来的小白马,多可怜啊,苏和就把它抱回家去养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白马一天天长大了,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人见了人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每天骑着小白马去放羊,他们真象一对好朋友,一时一刻也分不开。
一年,草原上的王爷举行赛马会,四面八方的人都去参加。苏和对他心爱得小白马说:“小白马,小白马,人家都去参加赛马会,咱们也去,好吗?”小白马不会说话,一边点着头,一边咴咴地叫,好象在说:“咱们也去,咱们也去!”苏和别说有多高兴了,他带上干粮,骑着小白马也去参加了。
赛马会开始了,好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骑着棕色的、黑色的、**的马在草原上奔跑,可谁也没有苏和的小白马跑得快。小白马象一道闪电,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王爷一看,得第一名的是个穷小子,心里很不高兴,他让人把苏和叫来,对他说:“你是个穷小子,不配骑这样好的马。喏,我给你三个金元宝,把这匹小白马卖给我。你回去吧!”苏和怎么舍得他心爱的小白马啊,他对王爷说:“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说着牵了小白马就走。
王爷一听发了火:“你这个放羊的穷小子,敢顶撞我王爷!来人啊!拉下去狠狠地打!”苏和挨了一顿打,被王爷赶了回去。
王爷抢了苏和的小白马,就想在别人面前显一显。第二天,王爷摆了酒席,请了许多许多客人,王爷对大家说:“我刚得了匹小白马,奔跑起来,就象一道闪电,谁也比不过它。你们好好瞧着。”
他说完话,就骑上了小白马,可是小白马一动也不浮,王爷生气了,就拿鞭子打它,这一打可不得了,小白马猛得一跳,把王爷摔了个四脚朝天,小白马撒开腿就跑,去找它的小主人苏和了。
“捉住它,捉住它!”王爷从地上爬起来,没命地喊着。可是谁也追不上它,王爷接着喊:“别让它跑了。用箭射死它!”
几十支箭,嗖嗖嗖嗖,向小白马射去。小白马让箭射中了,血不断地流出来。可是小白马很勇敢,它忍着痛,一个劲地向前跑,一直跑到小主人苏和家。
苏和给打得浑身上下都是伤,躺着一动也不动,心里正想着他的小白马,忽然听见一阵咴咴咴的叫声,啊,是小白马,是小白马,是小白马回来了。他忍住痛,一个翻身爬起来,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小白马回来了,可是小白马呀,雪白的毛都让血染红了,它亲了亲小主人苏和的脸,倒在地上就死了。
小白马死了,苏和几夜都睡不着觉,心里不停地说着:“小白马回来吧!小白马回来吧!”一天晚上,苏和刚一睡着,看见小白马回来了。苏和搂着小白马的脖子,亲了又亲,说:“小白马,我真想你啊!”小白马轻轻地说:“我的小主人,我也真想你啊!你拿我身上的东西做一把琴吧!这样,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
苏和睁开眼睛一看,小白马不见了,原来刚才是在做梦呢。他含着眼泪拿小白马的骨头做了一把琴,拿它的筋做弦,拿它的尾巴骨做弓,琴杆顶上雕刻了个马头。这就是马头琴的来历。从此,苏和天天拉琴,拉了许多好听的曲子,远远听起来,就象小白马在唱歌。
其它的牧民听到这优美的曲子,都学着苏和的琴的样子,用木头做了许多马头琴,他们一边放牧一边弹着马头琴。就这样马头琴传遍了整个草原。>>
问题六:次中音马头琴和中音马头琴的区别是什么 你是要乐谱还是歌词啊?我倒是有乐谱,可以给你电子版的
马头琴是(蒙古族)独特的传统乐器。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多种叫法。除了内蒙古以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就已流传民间。不过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尚以弹拨乐器为主,蒙古军人和牧民们喜跳集体踏歌。后来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发展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才脱颖而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且最终取代了弹拨乐器的地位,成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间乐器。
马头琴的演奏技法
1、马头琴演奏技法目前普遍采用以“单音演奏法”为基础的方法。由于左手中指的运用,给演奏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尤其在快速演奏时,更显示出它的优点,同时还吸取了“土尔古特演奏法”和“科尔沁演奏法”的一些优点。既能保持其清楚干净的特点,也能保持其独特的音色,既能不失风格地演奏传统乐曲,也能独出心裁地演绎现代乐曲。
2、马头琴是一种演奏技巧颇为复杂的乐器,必须注意各部位正确的互相协调,用弓时右手持弓法虽与二胡相似,但却有差别,由于马头琴是多股尼龙弦,右手要使马头琴发出纯正的乐音,所需的力气要比二胡大的多,同时需要无名指和小指施加不同的压力。
3、现代的马头琴曲中,已引入了小提琴的许多弓法和技法,大大丰富了表现力。马头琴的左手按弦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虎口微张开,拇指微扶琴杆,食指和中指是用指甲盖顶弦,无名指用指尖靠近小指一侧顶弦,小指则从外弦下面用指尖顶弦,同时由于其独特的演奏和特殊的技巧,才会使马头琴音乐别具一格。
4、马头琴的几种特殊演奏技巧,如:“潮尔演奏技法”、“装饰音奏法”、“四胡技法”、“传统泛音技法”等也常在单音演奏法中使用。“潮尔演奏技法”又称双音奏法,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马头琴演奏法,善于以外弦空弦的持续低音形成一种二声部效果。
虽然不是音乐生,但也来说说吧··
我先说说少数民族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说到音乐特色必须要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因为没有舞蹈的音乐是不完美的,那就没有民族的特色了,也就没有民族风格了!维族的民歌基本上都与舞蹈有关系,他们节奏很简单,咚嚓嚓咚嚓这个节奏适合新疆的民族舞蹈,在那遥远的地方之类的歌,都是歌颂新疆那美丽的大草原是典型的草原民族他们的乐器丰富而简单,有阿地力,冬不拉等等还有吹奏乐器新疆民歌的最大特点是艺术性很强,尤其是舞蹈艺术性很强,算是很好的舞蹈即兴伴奏歌曲那轻快的节奏,仿佛流动的河水在蟠曲而行新疆舞蹈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惟美,优雅,轻快,活泼!这也算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格!他们在大草原的生活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很显然,大草原的生活是美好的,才会有那么优美的新疆舞蹈还有那么动听的新疆民歌!
说到新疆,当然就不能忽略蒙古族人民他们和新疆的维吾尔的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大草原那种豪情奔放!虽然这样,但是也有不同,比如音乐形式就不一样,蒙古族的乐器有很多,而且这些乐器更可能的抒发在草原的心情,蒙古族的马头琴所表达的含义不是欢快,而是幽静在茫茫的大草原中,那种马头琴发出的声音让人听了就凄凉,听了就有种心旷神怡的幽静应该说蒙古族比新疆的维族更加贴近"草原之夜",毕竟蒙古族讲究的礼数很多很多,这样在音乐形式不同也就会引发舞蹈的不同舞蹈形式应该说新疆的舞蹈是无与伦比的新疆舞舞步很灵活,而且跳得也轻快,而蒙古族的舞蹈略与草原或者说是家乡联系的紧密一些!要说到家乡那蒙古族的风格都与家人,家乡,母亲有关,相信腾格尔的蒙古人你是听过的歌曲叙述的就是他深爱的家--大草原他一生的顽皮都寄托给了让他长大的神圣的大草原!
可以说是维族和蒙古族两个民族是非常相象的,但也有略不同也许是政治因素所造成的,但这个不是所关心的,真正的答案也许在那些已经经过历史磨练的音符里面,说不定只有音符所表达出来的旋律才是真正他们为什么不同的答案!
说完了北方的歌曲,南方歌曲一样有他的魅力所在,比如说云南吧,音乐的风格很有江南风采,很流行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已经家喻户晓,周杰伦<菊花台>结尾的那段就用到了它,可以说他乐器搭配的是无懈可击云南的少数民族很多,傣族白族等等,在这样一个大民族汇聚的地方,舞蹈肯定是大众化的,就必须欢快,有潮流,有内涵,虽然风格和北方的新疆舞蹈差异很大,甚至舞蹈元素很简单,区别不同的是他们的舞不同之处是节奏,可以说南方的舞蹈节奏很丰富,而北方的节奏性很单一,也有的没有节奏的感觉就一跳而过,很优美的舞步一个连贯的动作就完成舞步不同也就意味着音乐不同,南方的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是所谓的江南风格正如旧式中国风风格的歌曲有古筝,二胡,琵琶它们一听上去就很优美,有的叙事,有的抒情,有的感怀在音乐领域上是略胜一畴带有江南色彩的曲调包含了有意境的中国风歌曲毕竟是能被中国人所接受的!
总之,民族音乐风格收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相互沟通,世界才会流动!永不静止,永葆生机!
马头琴是蒙古族独特的传统乐器。
马头琴的介绍: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马头琴的由来:
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此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
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
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
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
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
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蒙古族“双手勒马转身接平转”的音乐特点及节奏的类型如下:
1、旋律优美悠扬:蒙古族的传统音乐通常以优美悠扬的旋律著称,而“双手勒马转身接平转”的音乐也不例外,旋律流畅,富有变化,能够很好地展现舞蹈的情感和内涵。
2、以马头琴为主要乐器: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因为马头琴的音色独特,能够很好地表现蒙古族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表达。在“双手勒马转身接平转”的音乐中,马头琴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在蒙古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马头琴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当您接触到深情委婉的马
头琴,自然会被她纯美的音色及草原风格的演奏所吸引,领悟到蒙古民族勤劳、朴实的品格。
马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也具有构造精细、
携带方便的特点:一棵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
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
形的半身像。
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采用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早期
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合,
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随着社会的发
展,马头琴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马头琴的来历
--------------------------------------------------------------------------------
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放牛娃,名字叫苏和。
一天,太阳下山了,天慢慢地黑下来了,苏和才赶着羊回家。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
面路边有个毛茸茸的东西,走近一看,啊,原来是一匹刚生下来的小白马,多可怜啊,苏和
就把它抱回家去养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白马一天天长大了,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人见了人人
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每天骑着小白马去放羊,他们真象一对好朋友,一时一刻也分不
开。
一年,草原上的王爷举行赛马会,四面八方的人都去参加。苏和对他心爱得小白马说:
“小白马,小白马,人家都去参加赛马会,咱们也去,好吗?”小白马不会说话,一边点着
头,一边咴咴地叫,好象在说:“咱们也去,咱们也去!”苏和别说有多高兴了,他带上干
粮,骑着小白马也去参加了。
赛马会开始了,好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骑着棕色的、黑色的、**的马在草原上奔
跑,可谁也没有苏和的小白马跑得快。小白马象一道闪电,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王爷一看,得第一名的是个穷小子,心里很不高兴,他让人把苏和叫来,对他说:“你
是个穷小子,不配骑这样好的马。喏,我给你三个金元宝,把这匹小白马卖给我。你回去
吧!”苏和怎么舍得他心爱的小白马啊,他对王爷说:“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
说着牵了小白马就走。
王爷一听发了火:“你这个放羊的穷小子,敢顶撞我王爷!来人啊!拉下去狠狠地
打!”苏和挨了一顿打,被王爷赶了回去。
王爷抢了苏和的小白马,就想在别人面前显一显。第二天,王爷摆了酒席,请了许多许
多客人,王爷对大家说:“我刚得了匹小白马,奔跑起来,就象一道闪电,谁也比不过它。
你们好好瞧着。”
他说完话,就骑上了小白马,可是小白马一动也不动,王爷生气了,就拿鞭子打它,这
一打可不得了,小白马猛得一跳,把王爷摔了个四脚朝天,小白马撒开腿就跑,去找它的小
主人苏和了。
“捉住它,捉住它!”王爷从地上爬起来,没命地喊着。可是谁也追不上它,王爷接着
喊:“别让它跑了。用箭射死它!”
几十支箭,嗖嗖嗖嗖,向小白马射去。小白马让箭射中了,血不断地流出来。可是小白
马很勇敢,它忍着痛,一个劲地向前跑,一直跑到小主人苏和家。
苏和给打得浑身上下都是伤,躺着一动也不动,心里正想着他的小白马,忽然听见一阵
咴咴咴的叫声,啊,是小白马,是小白马,是小白马回来了。他忍住痛,一个翻身爬起来,
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小白马回来了,可是小白马呀,雪白的毛都让血染红了,它亲了亲小主
人苏和的脸,倒在地上就死了。
小白马死了,苏和几夜都睡不着觉,心里不停地说着:“小白马回来吧!小白马回来
吧!”一天晚上,苏和刚一睡着,看见小白马回来了。苏和搂着小白马的脖子,亲了又亲,
说:“小白马,我真想你啊!”小白马轻轻地说:“我的小主人,我也真想你啊!你拿我身
上的东西做一把琴吧!这样,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
苏和睁开眼睛一看,小白马不见了,原来刚才是在做梦呢。他含着眼泪拿小白马的骨头
做了一把琴,拿它的筋做弦,拿它的尾巴骨做弓,琴杆顶上雕刻了个马头。这就是马头琴的
来历。从此,苏和天天拉琴,拉了许多好听的曲子,远远听起来,就象小白马在唱歌。
其它的牧民听到这优美的曲子,都学着苏和的琴的样子,用木头做了许多马头琴,他们
一边放牧一边弹着马头琴。就这样马头琴传遍了整个草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