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让他们主动和你交流?

如何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让他们主动和你交流?,第1张

在亲子沟通中,我经常讲到,要想孩子好好合作,首先家长就要跟孩子建立尊重平等的关系。

因为,关系第一,教育第二

可是,有一些家长却产生了困惑,就是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跟孩子建立尊重平等的关系。

那么,在这里,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你们拿回去直接用。

1、客观地陈述你所看到的问题,不评论和指责

我们经常跟孩子怎么说话的?比如,“你怎么总忘记进家门时脱鞋子,你看你把家里弄得多脏!” “告诉过你多少次了,出门之前把鞋子放在鞋架上,你总是不听话!”

这两句话,是对孩子的指责和评价,指责他,忘记脱鞋,把家里弄脏了,评价他,不听话。而且,里面带有自己的情绪。

那么,这样子跟孩子说话的话,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辨护和反抗

孩子可能会说:“知道啦,真啰嗦”、“地弄脏了,拖一下么好了”、“我不就忘记放了嘛,这跟听不听话,有什么关系”。甚至,有的孩子,就当没有听见。

然后,家长,就更来气,孩子居然学会顶嘴了。接着,对孩子又是一顿教训。

你一言,我一语,本来就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却导致了亲子间的“战争”。

而如果你说:“我看到,地上有好多你的鞋印。”、“鞋子没有放在鞋架上”。

这样说,你只是描述了你所看到的客观事实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你所描述的这个事实上,而不是被不满的情绪所左右

听了你的描述,孩子会本能的看一眼地上,发现真的有很多自己的鞋印,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没有换鞋,他就会立马去换。

他也会本能的看一下鞋架上,自己的鞋子还真的没有放上去,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忘记了,然后立马把鞋放在鞋架上。

同时,孩子还要自己告诉自己,下次要记得。

这一个技巧,需要父母不断的练习。因为,开口就指责,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说话习惯了。要想改变一个不好的习惯,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运用好的习惯来替代坏的习惯

2、明确的指示

很多家长,经常告诉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但就是不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要做?不这么做,那该怎么做?

比如,告诉孩子:“不要跑来跑去”、“不要乱扔玩具”、“不要大声喊叫”,然后呢?他不这么做,他能怎么做呢?

所以,你会发现,说了半天,孩子还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然后,家长就给孩子贴上一个“不听话”的标签。

难道真的是孩子“不听话”?,其实,是他没有接收到明确的指示,所以,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好的

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跑来跑去容易摔跤,牵着妈妈的手,慢慢走”、“这个收纳盒是专门放玩具的,玩好之后,把玩具放在这个收纳盒里”、“大声说话,容易影响其它人,要小声说话”。

明确的指示,容易让孩子接受,因为他有了方向,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合理的。

3、语言表述简单

跟孩子说话,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孩子的注意力有限,他没有办法从你的长篇大论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你认认真真的说了一大堆,孩子没听进去几句。当你看到孩子一脸茫然,又会忍不住责备他:“你听明白没有?”孩子会点头说:“听明白了。”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你说了什么。

所以,父母在跟孩子表达的时候,语言一定要简洁,信息太多,孩子也不知道该做哪个好。

比如说,跟孩子说:“晚饭时间到了,关掉电视,过来吃晚饭。”而不是跟孩子说:“吃晚饭了,怎么还在看电视呀,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赶紧过来吃晚饭。跟你说过,电视看多了,伤眼睛,非得把眼睛弄近视了,才好是吧”

话说多了,很容易就变成了指责。指责的语言总是很让人抵触的。

4、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般跟孩子沟通,用“你”开头,很容易给人指责的感觉。比如,“请你不要插嘴”、“你把电视声开那么大干嘛”。

那怎么办呢?

改成用“我”开头,这样不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容易让孩子接受。比如,“我不喜欢别人随便打断我说话”、“电视机声音一大,我就感觉头疼”

当你用“我”开头,表达出了你的感受,孩子就会自动自发的,在你说话时不插嘴,跟你一起看电视时,把音量调小。

5、给孩子写信

有时沟通不一定非要说话,文字表达,也是一种很好的沟方式。尤其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闹的很僵,孩子都不愿意开口时。

父母可以给孩子写信,表达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和对孩子的期望。

当然 ,也可以用写便条的方式提醒孩子做该做的事情。

比如,“宝贝女儿(儿子),妈妈看到你的房间好乱,没有收拾,妈妈帮你收拾好了,我相信下回你会主动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的,永远爱你的妈妈。”

我的老师,曾经就用写便条的方式,跟他超级叛逆的女儿沟通。他每天都写,坚持了几个月,女儿主动跟他说话和谈心了。

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追问孩子,有没有看你写的东西,有什么想法。你只管写就行了。

  在与孩子发生争议时,聪明的父母会耐下心来,换个角度思考让孩子合作。

  在平常生活中,父母跟孩子之间肯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吵架也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孩子叛逆期,孩子变得敏感,脾气会比较急躁,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和父母争吵起来,父母一定要会处理这种情况,不然会对亲子关系有很大的影响,父母要理解孩子在叛逆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要耐心的沟通和引导,多和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心里真实的想法,这些都是处理孩子青春叛逆期的方法,尽量还是避免吵架的情况出现,出现争执时要冷静处理。 

  在与孩子发生争执时,首要做的是承认错误。我们要认识到双方的错误,如果孩子不愿意认错,父母可以先向孩子认错,其次就是要承担责任。不管是哪一方我们都要承担起自己发脾气的责任,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并不代表你要对孩子的感受完全顺从,重点在于表达你试图去了解他们的感受。 为自己刚才错误所造成的矛盾承担起应该要负的责任,然后就道歉和解。父母要做到向孩子道歉,真的不容易。但是,对于帮助孩子修正错误和成长却非常有效。父母还要和孩子一起想一想,下一次遇到争执时,怎么做才能有效的解决?双方可以达成一个协议,以便当问题再次出现时,双方能用彼此尊重且有效的方式去应对。

  孩子们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不如大人的,作为家长就需要控制好情绪,,避免因为自己的动怒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不要和孩子争吵,冷静考虑问题,是父母与孩子合作最重要的一点。 

只有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们的感受,才能排除干扰,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和孩子进行沟通时,我们可以描述问题,表达感受,给孩子提示,或者采用游戏的方式去化解矛盾,掌握了这些技巧,孩子就会积极地与家长合作。除此以外,家长和老师还应该注意,表扬孩子时不要贬损,批评孩子时不要伤害。

一、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的学习常常会受到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因素的干扰。如果我们忽视这些情绪,孩子内心的委屈得不到解决,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即便孩子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也要先从接纳他们的情绪开始,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专注于学习本身。

具体的解决办法是: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情绪,试着去表达他们的感受,而不是随意地进行批评或给出忠告。

在接纳孩子的情绪时,我们需要在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之间划定一条明显的界限,并让孩子明白:他们有权表达愤怒,但没有权利伤害别人,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情感上。

二、吸引孩子合作的一些技巧

1描述问题

简单地描述问题,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于问题本身,孩子也会更愿意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2表达感受

对于性格比较粗线条的孩子而言,有时候只是描述问题并不足以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时候就需要表达感受。由于感受是私人的,也是别人所无法衡量的,所以当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哪怕存在小小的夸张,也不用担心会伤害到他人。通过表达感受的方法,孩子能够理解大人的情绪,同时进行自我反省,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这个结果是自己造成的,也会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3.给孩子提示

有时孩子会因为玩兴正浓而忘记自己需要遵守的纪律,并非他们不懂道理,而是他们自控力不够强,对于事情的轻重缓急也缺乏自己的判断,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提示。

提示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用简单词语或手势进行提示。这个技巧非常适合于反复提醒多次的情况,特别是丢三落四的孩子。简单的提示能让孩子迅速从语言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同时意识到自己的粗心,他们不喜欢听严厉的训斥或冗长的教导,一个简单的词或手势就能帮助他们执行操作,并且思考下次该怎么做。

另一种是陈述性提示。当孩子犯错时,平静地陈述道理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千万不要使用侮辱性的提示。这是因为,侮辱性的提示只是在宣泄愤怒,并不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相反,孩子会被这样的语言激怒,从而变得极不合作。但当我们用陈述性的提示代替侮辱时,孩子会更愿意做出改变。

除了以上两种提示方法以外,用便条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方式。孩子都讨厌说教,如果能将老生常谈式的说教换成一张简明扼要的便条,孩子会有一种完成任务的使命感,这种感觉会吸引他们重视便条上的内容,并且乐于去实施。孩子一旦养成阅读便条的好习惯,也会模仿大人自己制作学习用品备忘录、计划清单等繁琐而又重要的小任务,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更高效也更有条理。

4用游戏的方式化解矛盾

如果前面几种方式全都不起作用,还可以尝试采用游戏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孩子们非常热衷于在刻板的生活中加入幽默的调味料,一个小笑话、一次角色扮演、或者一个假想中的游戏,会大大提升他们参与的兴趣,让他们变得乐于配合。当大人用游戏的语言给孩子提建议时,孩子会感觉非常新奇有趣,在欢乐的气氛中愉快地完成他们的任务。

三、表扬和批评孩子的方法

行之有效的表扬和回避锋芒的“批评”对孩子来说都很重要。

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空泛笼统的评价,而要多使用描述性语言,去肯定他们的行为、努力和过程。孩子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和薄弱环节,所以并不喜欢空泛的赞美。当他们希望得到评论时,其实是希望有人认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用完全敷衍的语气说“你真是个天才”。

而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错误上,而应从孩子的优点或成绩开始描述,然后再指出他们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点非常微妙,也非常重要。它表明你对孩子的整体态度是欣赏的,但你也希望能帮助他做得更好。他只要稍微再改进一下就能更加完美。

同时还应该注意,在描述好的方面时,不妨带着赞许的神情。而在指出不好的方面时,应该尽量不带感情色彩地去描述事实。

父母如何以自己的经验向孩子传授培养合作能力呢?

父母要指引孩子在角逐中懂得合作。

仅有在角逐中懂得合作和在合作中懂得角逐的孩子才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也仅有善于合作的孩子才懂得应该怎样角逐。独自一人的勇气永远是微薄的,仅有合作就能整合起强悍的勇气,完成个人所不可做到的事情。不明白合作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和困难,无法得到人家的协助,可能难以完成计划。

父母要给孩子供应合作的课外活动场景。

父母要主动勉励孩子参与母子课外活动、社区活动、母子协作等。课外活动是造就孩子合作交往水平最有效的技巧,在课外活动中孩子可慢慢社会化。要让孩子参加平常家庭中的部分事,大家一块做家务,相互为对方查阅、讲典故等。要与孩子一块理解部分问题,相互互动自己的感受。

父母要指导孩子解决合作中遇到的矛盾。

孩子与同伴在课外活动中有矛盾是经常有的事,父母要指引孩子懂得领会同伴,懂得谛听对方的观点,相互之间商讨,通力合作。当孩子懂得谛听多个方面的意见和观点时,便能提高学会解决问题和解决分歧的水平,如此,各方面就能持续合作。

父母要造就孩子合作的观念。

父母要造就孩子与同伴合作的观念,唤醒孩子与同伴合作的期盼。父母能够利用放假或节假日带孩子一块购物、一块玩游戏等。孩子独自一人活动、办事时,父母能够问孩子:“要我帮助吗?”唤醒孩子合作的观念和期盼。父母也可以给孩子讲部分合作的典故和缘由。

父母要指引孩子为人家着想。

父母要指导孩子与人家友好合作。要让孩子懂得为人家着想。父母应教导孩子在课外活动时对同伴有涵养,不乱吼同伴,不能够有凌辱性、鄙视的称号。在相处中要互相谦虚,友好共处,分享图书,对都爱好的图书或活动不能够争抢,要懂得轮替玩,一块感受。如此,孩子遇到事情才能考虑到其他人,也就能玩得开心。若是孩子不可为其他人着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就不会与别人友好合作了。

学会倾听,允许孩子发脾气。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如果一个孩子为某事生气,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坐下来,静静地等待孩子,静静地看着他们,不要打断他们,用心听,不要东张西望,停下手头的工作。这就相当于告诉孩子,你受到了我们的关怀,我们在认真倾听,关注你的感受或问题。

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遇到问题,需要家长的帮助。父母给予的指导越具体越好。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解决一些小问题。通过讨论,方向会更加明确,问题本身也会清晰明确,这些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像你需要尊重一样尊重你的孩子:很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开始不自觉地处于主导地位。其次,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说教,沟通往往成为一方家长的发言。父母和孩子之间还有一种沟通问题,就是从头到尾的指责。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善待自己,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和孩子说话,想到孩子发自内心的想和你沟通合作,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终尊重孩子。

不要只是责备:为了建立孩子的自尊,父母应该经常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总是批评孩子的缺点。很多家长没时间听孩子说话,有时间责备孩子,却不知道过分的责备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允许争论是平等交流的具体体现。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对外界的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当沟通过程中因意见不同而产生分歧时,与父母争论能让他们感到关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他们孩子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家长要耐心理解孩子的反对理由。如果子女的话合情合理,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不妨妥协,或者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026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