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表达爱意有多浪漫
1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孟郊《结爱》,译文:两个人之间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结成了深刻的爱意。
2尔尔辞晚,朝朝辞晚。——宋玉《高唐赋》,译文:每天早晨和黄昏,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每一盏灯后面都有着对爱人的等待,每一盏灯都散发着对爱人的馨甜。
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译文:多么希望我是星星你是月,每一个夜里你我光明洁白的光彩辉映着。
4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周练霞《寒夜》,译文:即使没有月亮,没有灯光,但只要两情相悦,一切都会变的美好起来。
5若以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译文:如果能够像天上的圆月,长盈不亏,那么我愿化作冰雪,不惜为你融化。
6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王昌龄,译文:我和你相隔千里,但能相互了解、彼此交心,就不在乎深远的云海将我们分开了。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原来在诗友们眼里,古人做的最浪漫的事儿不过如此了罢。
世间浪漫有千千种,也许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亦或者只是早晚的问候,更或者只是一句轻声的安慰。如果说现代人的浪漫是一种直接的告白,那么古人浪漫中的小资情调,当属浸着慢慢的小布尔乔亚情调的浪漫。
若从历史的滚滚车轮中看来,情永比金坚,谱写出爱的诗篇:“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沈复要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这就是相爱之人最为真实的写照,而他们两人的爱情是从一开始的承诺“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取”而开始。
刘禹铜:清饮小酌,吟诗作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的诗名为“问刘十九”,在一个即将下雪的傍晚,作者白居易邀请朋友刘十九到自己家中小酌一杯。所谓刘十九,是白居易同时代诗人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备好新酿的美酒,升起红泥筑成的火炉,邀一知交好友,乘兴赏雪,不知又有多少诗文要作了。悠闲从容又趣味盎然,将普通的小事写成如此轻松可爱幽默诙谐的小诗,何尝不是一种浪漫呢。
钱镠:陌上花开缓缓归这句话出自吴越王钱镠。吴越王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但她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下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十分眷恋妻子,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地回来。我等你。钱鏐少时其实是个无赖,后来靠贩私盐为业,生平颇有水浒好汉行径,后来参军通过镇压黄巢起义军发迹,终成一方霸主。但英雄铁汉柔情起来,丝毫不逊色于文人骚客的浪漫吧。
欢迎各位小伙伴来互动评论。
古人秀恩爱的方式有好几种,许多浪漫的桥段并不见得比现代人秀恩爱的要少。虽然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并不比男子的地位那么高,很多夫妻在成亲之前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还有很多新娘直到出嫁之前都没有见过她的夫君。但是若两人偶然遇见,因为一些事情产生了喜欢,那么这两人结成一对佳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古人和现代人浪漫的地方不尽相同,要么惊心动魄,要么平静如水。就好比那周朝的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宁可点燃烽火台,引来众多诸侯,也要让他的美人能够开怀一刻。除却惊心动魄,则是杜甫宠妻的日常,杜甫擅长写诗,也擅长在诗中表达他对妻子的喜欢,他虽然是个爱国诗人,但是写起情诗也是毫不逊色,在他所著作的所有诗句中,给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数目是最多的。
除此之外,秀恩爱的方式还有许多,在花灯节之时与心爱的人一起出游,两个人走在桥上,亲手将花灯送入湖中。或者游览山水,在山水途中互诉衷肠,又或者拥有共同喜好,经常一起探讨文言大雅。古人秀恩爱的方式往往质朴而又充满了独特,他们会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对喜欢的人浓厚的情感。
古人浪漫起来,也大多是不考虑后果的。在古代,如果王侯将相将这种浪漫付诸于美人,那么必然会导致王朝衰落,民不聊生,更别说是身居高位的天子了。然而这也不是不给他们浪漫的理由,只是古人相比较于现代人来说,他们如果对一个人真心实意,便会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爱情事业当中,因此也会容易松懈对其他事业的发展,也就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祸端。
古代男人送定情信物,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意,寓意着和对方互相定情,之所以不直接说喜欢是因为古代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含蓄。
古人喜欢用礼物表达对心爱之人的思念,因此我们在看古代剧的时候,两个分隔异地的人经常会拿着互送对方的礼物,以此来睹物思人,在古代男人送不同的礼物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既然是送定情信物,女方收到礼物以后也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根本不需要再说我喜欢你了。
而且在古代并不一定存在“我喜欢你”的说法,这就需要去查证历史了。从我所了解的历史当中,古人对待感情并不像现代人这么开放直接,加上当时男女地位不平等,那时候能够互送定情信物的男女其实也并不多,且很少有姑娘主动这么做,因此当男人看到自己喜欢的姑娘,自然需要主动送定情信物表示自己的爱意。
男人送定情信物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仪式感,信物不必过于贵重,确实自己十分珍惜的东西,一旦和男人交换了定情信物,就代表把自己托付给对方,这是属于古人的浪漫恋爱方式,现在恋爱表达仪式感就很简单,多为送名牌礼物、苹果手机、整套口红,这些是属于现代人恋爱的仪式感。
古时候的关于“喜欢”的表达方式通常为诗句,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恋爱观去思考古人恋爱的方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男女恋爱方式,古时候男女之间的爱情更看重浪漫,或让女子去联姻的方式达到强强联合,现代人男女之间的感情更讲究现实。
从根源上两个时代人恋爱的方式就不一样,因此怎么可能让古人用现代的恋爱方式直接说出我喜欢你这几个字呢!那时候人们说太过直白的情话,只会被人说不合礼节。
要说古人的爱情,确实是不幸福的居多,但是论浪漫,古人的手段可谓是高明。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人们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的双方往往是没有经历爱情就步入了婚姻,所以当洞房花烛夜来临,很多人虽然不喜欢对方,但也是将就着活了一生,极为不幸福。但倘若对上了眼,那婚后就会幸福很多,好的爱情能成就一段浪漫的佳话。
古人撩妹的手段很浪漫,是因为古人善于写诗,往往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就能俘获一个妹子的芳心,浪漫程度跟诗词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婚后幸福的人很多,用诗词撩妹的诗人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西汉的司马相如,他撩妹的手段不得不令人折服,他的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为之神迷,最终选择跟他私奔,要知道那时的司马相如可谓是一贫如洗。
除此之外,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大量的爱情诗篇,其中不乏撩妹的诗,虽然作者不可考,但是诗中描写的意境可谓是浪漫。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描写了一位男子对心仪已久的女子的表白,这样的诗就是搁在现在,也为很多文艺青年拿出来撩妹,古人的撩妹手段,从这首诗中可见一斑。
在古代,婚姻制度严谨,女子没有什么自由可言,但是每个女子心中都有一个王子跟公主的美梦,而不管在哪个时代,有权有势,获得爱情总是很简单的。但是贫苦文人,要想获得爱情,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情诗写得好。比如宋代文人柳永,一生落魄潦倒,但就是因为词填的好,所以获得了众多女性的青睐,终日流连于烟花柳巷,就算是死也是红尘女子凑钱安葬的,可见他的撩妹手段之高,可谓是古代撩妹的巅峰。
虽然古人爱情不幸福的居多,但是撩妹的手段确实浪漫无疑了,毕竟情诗艳词写得好,那就是浪漫。
唐朝人谈恋爱的话,我们把背景放在李世民他们所创造的唐朝的一个盛世时期。爱情嘛,无论是哪个时代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些非常朦胧美好的记忆。
所以我们首先从爱情初期开始,因为在唐朝是一个民风比较开放的朝代。所以其实不太忌讳于男女之间出游和交往这一件事情。
所以我认为最开始他们可能会在过节的时候三两成群,不仅仅是一男一女,而是一群人出去玩。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互相传递书信,也就是写一写小酸诗呀,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然后在游玩的过程中,互相了解心意。
然后再到恋爱中期阶段,他们就可以两个人一起逛街呀,比如说在上元节,相约一起出门看灯花,一起猜字谜,然后在一起看烟花,顺便勾勾小手。
当然,这也需要隐秘的进行。然后在唐朝这样一个盛行佛家的时期,两个人可以一起去寺庙求神拜佛,顺便再约个小会之类的,应该也是非常美好的吧。而且还可以一起去游湖泛舟赏景。同时在这样一个唐诗盛行的时期,应该会举行很多诗词大会,也可以一去参加。
到了恋爱后期,应该也要开始家长表明对对方的爱慕之意,这样的话才能够修成正果吧。毕竟从古时候起,对于父母之命,媒数之言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的。而且,无论是唐朝人的浪漫,还是现代人的浪漫,给她一个家人认可的,自己认可的,世俗认可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
青年男女相爱,用食物表达思念之情,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抛梅子”、“抛木瓜”的记载。古时男女青年于夏季果熟之际,聚会林中,互相抛掷梅子、木瓜选择情人。唐·王维《相思》诗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则是汉族男女相爱,以赠红豆作爱情信物的明证。时至当代,仍不乏其例。所不同的是,寄物寓情,非比当初,如赠金戒指等。但追根朔源,又以现在部分民族以食物来求爱,别具古趣。
景颇族
传树叶情书,是云南景颇族表达爱情的通信方式。景颇族的小伙子一当爱上某家姑娘时,就用一片栗树的树叶包上树根、大蒜、辣椒、火柴丝送给意中人。栗树叶表示有许多知心话,要给姑娘说。树根表示思念爱慕姑娘。大蒜表示愿与姑娘结成良缘。辣椒表示自己忠贞炽热的爱。火柴丝表示自己态度之坚决。姑娘接到“情书”后,如同意即将原物退回。如需考虑,则加上奶浆草。如不同意,则加上木炭以示反感。当小伙子接到要考虑的“回信”后,又摘下两片嫩栗树叶,面对面合在一起,加上包谷、谷子、豆子,再次表示愿跟姑娘成家立业,共同生活。经过多次联络,如姑娘答应这门亲事,即收下“信件”,以烟草回赠;如不同意,便把栗树叶背合在一起送还小伙子。当男女双方恋爱成熟时,如遇父母反对,姑娘则以树叶包上含羞草、刺、火药等寄与小伙子;若男方要私约女子逃婚,便以 树叶包上蕨菜尖送与女方,女方同意,便加上茅草送回。
赠芭蕉叶包,是云南景颇族表达爱情的另一种方式。当小伙子相中某一姑娘时便用彩线扎一个芭蕉包送姑娘。若包内夹有沙枝、野芥子叶等树叶,则表示对爱情坚贞不渝,姑娘如同意,常以此为骄傲。如不同意,则退回。
僳僳族
生活在云南陇川和盈江县的僳僳族,男女求爱时,采用“来苏”表达思想之情。“来苏”是用芭蕉叶包上两小节长短一致的茅草,表示你我差不多,一个大蒜,表示愿结为一体;一枚槟榔,表示让你含在口中,草烟,然后包上同样内容的“来苏”,外加芫荽,表示愿和你相好,用白线表示自己是洁白的,如不同意,则把相合的树叶背过来,外加一块木炭。完全拒绝,则加一节辣子,原物退回男方。
文帕寨彝族
云南镇沅县文帕寨彝族支系香堂人,从男女互相追求相爱开幕始,以物寄颇富诗意。如无字情书即是一例。当小伙子与姑娘见面相识后,如姑娘对小伙子的求爱表示同意时,就用芭蕉叶包上一个小把盐巴,托人带给小伙子。小伙子一旦见到此盐巴,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就带上定婚礼物到姑娘家去喝定婚酒。因为,绿色的芭蕉叶表示他俩年轻的生命和青春,盐巴表示姑娘对追求她的小伙子有缘法、有感情,姑娘的父母对他们的婚事很喜欢。反之,如果姑娘不同意,就用纸或芭蕉叶包上一只苍蝇寄给对方。
独龙族
“搭弓”是云南怒江州独龙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搭弓”由男青年以藤篾编织而成。约15厘米大小,扁圆形,制作精巧,美观别致。当男青年相中一姑娘后,即在夜深人静时,用“搭弓”装上食品,挂在姑娘家门口,姑娘据“搭弓”的编制风格,猜度其人,若也有情意,即将它挎在身上,作为已有了对象的凭证。反之,则原物挂回原处,让男方取回。
苗族
赠糯米饭,则是流行于云南苗族的传情方式。当姑娘一旦相中某一男青年时,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便主动送给意中人一包糯米饭,数量越多,表示爱情越深挚。如男方亦有情,便欣然收下,禀报父母,托媒人提亲。
婚恋习俗: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个民族的婚恋习俗世代相沿,各有特色,形成了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
“丢包”、“卖鸡肉”觅偶
“丢包”,傣语称为“端麻管”,是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一种传统的娱乐和体育活动,更是一种觅偶的独特方式。每当傣历新年“泼水节”来临之际,各村寨“小卜哨”(姑娘)便穿上节日盛装,带上自己精心用花布拼制的一种四角菱形布包(内装棉籽,角上缀有约五寸长短的丝线束或花边,它有一条一尺多长的提绳,供丢包时握绳甩掷),汇集到约定的广场、寨边的草坪或椿树下集中。“小卜冒”(小伙子)这时也从各村寨赶来参加这一盛会。男方由未婚的男青年组织的“乃冒”带领,女方也由未婚的“乃哨”带领,男女双方各为一队,相对而立,中间相距20-30米。双方含情脉脉相互对视片刻后,姑娘便手握花包提绳轻甩几圈,再“嗖”地向小伙子甩去,开始时只是漫无目的地乱甩。见花包飞来,小伙子便争相抢接,接住的便欢呼雀跃,接不住的便得给丢包的姑娘献鲜花或有纪念性的礼物。小伙子得到花包后,也仿效姑娘的动作,轻甩几圈又将花包掷出,让姑娘们去抢接,未接住包的姑娘,得向掷包的小伙子敬献一朵鲜花。如此你丢我接我丢你接地丢到一定时候,便进入实质性的高潮,即开始相互物色对象了!于是,心有灵犀的青年男女便开始相互结对丢包。这时候,花包已成为传递感情的使者,带着情与爱飞向对方:姑娘若看中了某个小伙子,便将花包丢给他,小伙子若接住了,就表示他也喜欢这位姑娘,于是两人便对丢起来,两人对丢一段时间后,姑娘忽然把包丢得又高又远,会心的小伙子就假装接不住包,然后跑到姑娘面前“认输”,并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献给姑娘,然后两人便悄然离开丢包现场,隐于树木之中或溪泉岸边相互倾诉爱慕之情,最终成为情侣。小小的花包,不知为多少的傣族青年男女牵线、搭桥,使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傣族觅偶的另一种方式是“卖鸡肉”。每当傣历新年泼水节或其他节日来临之际,姑娘们便把自家的肥鸡杀了,把鸡肉清炖煮熟后,放上香茅草、姜、葱、蒜、青辣椒等调料,盛在小盒里摆到场坝上去卖,等待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如果来卖鸡肉的小姑娘不称心,就会要高价,小伙子就会知趣地走开;如果是不明此中“奥秘”的外地旅客来买,往往不是遭姑娘的白眼、冷遇,就是姑娘开出“天价”让对方感到莫名其妙。如果是姑娘看中的小伙子来买,情况就完全大不相同了,当两人含情脉脉的目光相触后,姑娘便会羞怯地低下头来。小伙子便用这样的“开场白”来“投石问路”:“农呃农(妹妹),你做的鸡肉怎么这样香呀?放的是凤凰山上的青辣椒,孔雀湖里的盐巴,芳香园里的香茅草吧?是不是有客人预先定做的?”姑娘便答道:“岩龙(哥哥)呃,我这盒鸡肉放的是最普通的香茅草、最普通的盐巴和青辣椒,只不过是加上了我一颗炽热的心罢了。如果岩龙不嫌弃的话,就请来尝尝吧!”姑娘说完,就把事先准备好的藏在身后的小凳子拿出来,请小伙子坐在身旁。小伙子这时若有意于姑娘了,就会说:“我们傣家有句俗话说‘一起抬才轻,一起吃才甜’。最好我们俩一起吃,鸡肉才会有味道。”为了方便说话,避开众人耳目,姑娘便会接着说:“岩龙呃!我们傣家还有句俗话说:‘放开来吃才香甜,放开来做才利索’。这里人多嘴杂,干脆我们抬到林子里去吃,那里又凉爽、又安静。”于是,两人就搬上凳子、端着鸡肉,走向树林深处去相互倾诉彼此的爱慕之情……。
树叶情书
云南的景颇族,多居于深山之中,历史上由于文化落后,识文断字的人寥若晨星,故景颇族青年男女恋爱时,就常用树叶作为“情书”,一封“信”里有几种,甚至十多种树叶,每一片树叶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但有的叶子的含义,只有通信的男女双方才知道。当“写信人”要想向对方传递自己的深情时,便把一片片树叶按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把它们依先后次序排列好后,用布包好,最后用彩线捆扎,托人送给对方。对方打开布包,依次拿起这些树叶来一片片看,树叶看完,“信”也读完了。景颇族树叶的叶语为:蕨叶表示“我想念你”;拨叶表示“我真心爱你”;黄花叶表示“希望能见到你”;独芭蔗叶表示“认识你很幸福”……等等而捆扎树叶信的彩线也能表示某种特定的意思,例如:白线表示“我是洁白无瑕的”;红线表示“我的心最好”;若捆扎线有两个结头在一边又结得很牢实,这是表示“我们两个永远一条心”……等等。如今,随着时代和生活的巨变,景颇族已有了文化,甚至还产生了一些作家,已大多不用树叶当情书了。但有些青年男女在相互思慕的时候,不由想起这古老的习俗,仍喜欢用这种古老而又浪漫的“树叶情书”来传递彼此的心声,用树叶来做他们的爱情信物。
兰花烟传情
在僳僳族山寨,几乎每户院中都栽有兰花烟树,并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对僳僳族青年男女相爱,但因双方父母反对而被活活拆散,姑娘含冤自尽。小伙子闻讯悲痛欲绝,前往姑娘墓地祭奠时,发现坟上长出一棵开着白花的小树,他采了一片树叶含在嘴中,但觉清香、甘美异常。消息传开后,人们都采下这种树的叶子晒干,卷成烟卷,点火抽烟,其味比咀嚼更香。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树移栽到家园,精心栽培,并将这种树叶做成的烟称为兰花烟,僳僳族男子和老年妇女都喜欢抽它。在僳僳山寨,青年男子在择偶求爱时,都很庄重地在腰间装上兰花烟的花烟包,若看中哪位姑娘了,便将装有兰花烟的花烟包解下来送给她;姑娘若觉得对方不中意,便会委婉拒绝;若中意了,就会接住花烟包,并将自己的花烟包回送对方,以此“定情”。花烟包,就是这样成为僳僳族青年男女之间的一种爱情的信物。
“抹锅灰”与“打媒人”
云南的布朗族男青年到20岁前便开始“串姑娘”:一声口哨,全寨的小伙子便集中起来,结队前往。姑娘们听到口哨声后,也都汇集到一户房屋宽敞的人家,把火塘烧旺,并把手伸到锅底抹一下藏在身后,小伙子一进门,就一个个都被抹上一脸黑,大家相互对望都哄笑不止。洗去锅灰后,大家便围坐在火塘边,在悠扬的三弦声中男女双方对唱,通过含蓄诙谐的对歌,男女双方进行各方面的了解,如果一对男女青年通过对歌恋爱成功了,便会回去和父母商量,男方家庭自会请媒人去说亲。说亲是隆重的,媒人要穿戴一新,挑上米、酒、肉等礼物,堂而皇之地前往。进了女方的家门,姑娘既高兴又害羞,但这时她必须装作恼怒的样子,拿起一根棍子去打媒人的脚,但这是假打,棍子只打在地上,她打一下,媒人就跳一下,惹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有如演了一场喜剧。过一会,父母就会出面假装责备女儿不懂事,姑娘也就此收棍退场。媒人则被请到火塘边,主客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肉,酒至半酣,主客引吭高歌,欢声笑语不断。到举行婚礼这一天,全寨男女青年都要来贺喜,他们敲着象脚鼓,弹着小三弦,载歌载舞,欢笑之声不绝。新郎的父亲,便备好酒肉招待客人,特别是牵线的媒人,这时更受到新郎新娘的分外尊敬。
无言的谈情求婚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除主体是白族外,还有另一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彝族,由于两族共居一地,天长日久,乡风民俗相互影响、渗透,从而形成了两个民族相近、相似的婚恋习俗:无言的谈情和无声的求婚。
在鹤庆、剑川山区的白族人家,正屋中都设有火塘,是接待客人和全家议事的地方。每当阴雨和风雪天,热恋的青年男女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些痴情的小伙子往往就会主动到姑娘家去“访恋”。客人来了,主人家便会拿出烟,酒或瓜果招待客人,“访恋”者便会主动谢绝一切热情的招待,这是暗示:本人之意不在吃喝,在乎你家姑娘也!此举使主人家明白客人来意,便会找各种借口主动离去,把火塘让给这对热恋中的情人。因为是在家里多有不便,也不能在野外相互唱山歌,亦不宜用哥呀妹呀死呀活呀的话语来表达情意,于是他们便用彼此都能心领神会的“物语”进行无言的感情交流。这时,姑娘会借故加柴添火,两手各持两节柴薪并排放入火塘,这个动作如果用山歌来表达的话,意即为:“盼星盼月盼哥来,好比火塘盼干柴;火塘无柴如冰坑,哥到妹家暖心怀。”小伙子自然能“读”懂这种“物语”,便把自己右手的手指伸直并为梅花形,手心面向火塘伸向对方,意即为:“山崖顶上红牡丹,花红叶绿香又香,想把牡丹移家种,只怕种花人心不甘。”这是小伙子向姑娘求婚来了,他借“物语”来试探姑娘及家庭对此的态度。姑娘羞红了脸,便会羞答答拿起夹火的竹筷,上端并拢,下端分开,以此向对方交心,这动作意即为:“花恋蜂来蜂恋花,种花人爱蜂也爱花;只要蜂莫乱采花,牡丹随蜂移你家”。若小伙子送给姑娘一束用青藤缠扎的茶花,意即为:“好花鲜来好花鲜,好花开在河那边;有心采朵好花戴,河又宽来水又深”。若姑娘用双手接过花束摘下一朵插于发间,并献给对方一杯装有橄榄的香茶,意即为:“蜜蜂采花飞千山,不怕艰险靠心坚;只要郎心合妹意,翅膀变作摆渡船。”若姑娘虽爱着对方但又怕遭人非议,小伙子便会从火塘中选出三根燃着的柴枝,按品字形插在火塘边上以示鼓励,意即为:“罗汉前边点对蜡,观音面前点盏灯,大风吹来火灭了,罗汉伸手摸观音,神仙也有情和爱,怕谁来嚼烂舌根?”姑娘得到鼓励,坚定了爱情的信念,忙献给情人一杯沸水泡红塘的薄荷茶以表心迹,意即为:“薄荷红糖心连心,哥妹相恋情意深;清水锅里煮白菜,不放油盐味也真;效学星月永相伴,清清白白结姻缘。”……过去白族的“物语”有近百种,但流传至今仅剩20多个“语汇”了,这些“物语词汇”经老歌手一“翻译”,就成了一组组优美的情歌。因为它们熔铸了白族人民的情和爱,同时也熔入了白族人民的灵巧和智慧,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大理州洱源县(也是白族聚居地,与鹤庆、剑川县毗邻)的彝家,求婚和白族一样使用“物语”,这样,即使求婚遭到拒绝,也不会难堪,彼此双方以后仍能和谐相处。在这里,小伙子若爱上了哪位姑娘,便会去请她做双鞋垫,姑娘都会应允,但若做的鞋垫是没绣花的,则表示拒绝,小伙子收到的会知趣地走开;如果小伙子收到的鞋垫是绣了花的,便意味着姑娘答应了他的追求,便会告之父母到女方家去送求婚酒。求婚时,由父母领着儿子,选一个双月双日的吉日,给女方家送去一坛好酒,酒坛上系一条红绸带,放在客厅的桌上,女方家庭的人自然心领神会,双方对婚姻之事只字不提,只是拉些家常话,吃完主人招待的饭菜后就告辞回家。女方的父母家人若喜欢这门婚事,便会喝了这酒表示应允;若拒绝则不动它。一个月后,小伙子又到姑娘家串门,趁主人不备就瞅空悄悄看看桌上的求婚酒是否喝了。如果没喝,从此他便会知趣地永远走开;如果喝了,就会回去告之父母,由父母来与女方家庭具体商量该如何举办儿女的婚事……
回答者: 良之品 - 助理 二级 12-10 18:09
景颇族
传树叶情书,是云南景颇族表达爱情的通信方式。景颇族的小伙子一当爱上某家姑娘时,就用一片栗树的树叶包上树根、大蒜、辣椒、火柴丝送给意中人。栗树叶表示有许多知心话,要给姑娘说。树根表示思念爱慕姑娘。大蒜表示愿与姑娘结成良缘。辣椒表示自己忠贞炽热的爱。火柴丝表示自己态度之坚决。姑娘接到“情书”后,如同意即将原物退回。如需考虑,则加上奶浆草。如不同意,则加上木炭以示反感。当小伙子接到要考虑的“回信”后,又摘下两片嫩栗树叶,面对面合在一起,加上包谷、谷子、豆子,再次表示愿跟姑娘成家立业,共同生活。经过多次联络,如姑娘答应这门亲事,即收下“信件”,以烟草回赠;如不同意,便把栗树叶背合在一起送还小伙子。当男女双方恋爱成熟时,如遇父母反对,姑娘则以树叶包上含羞草、刺、火药等寄与小伙子;若男方要私约女子逃婚,便以 树叶包上蕨菜尖送与女方,女方同意,便加上茅草送回。
赠芭蕉叶包,是云南景颇族表达爱情的另一种方式。当小伙子相中某一姑娘时便用彩线扎一个芭蕉包送姑娘。若包内夹有沙枝、野芥子叶等树叶,则表示对爱情坚贞不渝,姑娘如同意,常以此为骄傲。如不同意,则退回。
僳僳族
生活在云南陇川和盈江县的僳僳族,男女求爱时,采用“来苏”表达思想之情。“来苏”是用芭蕉叶包上两小节长短一致的茅草,表示你我差不多,一个大蒜,表示愿结为一体;一枚槟榔,表示让你含在口中,草烟,然后包上同样内容的“来苏”,外加芫荽,表示愿和你相好,用白线表示自己是洁白的,如不同意,则把相合的树叶背过来,外加一块木炭。完全拒绝,则加一节辣
中国古代的婚庆礼仪,大体有六项,故称“六礼”。据唐杜佑〈〈通典〉〉“周制,限男女之岁,定婚姻之时,亲迎于户。六礼之仪始备。”可见,“六礼”在周代就已形成。秦汉以后,六礼逐渐形成定制。所谓“六礼”者,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所谓纳采,就是说采择之意,即男子选择妻子。男方欲择某家之女为妻,便托媒妁交通女方,试探女家之意。倘女家同意,则可收下男方送去的采择之礼。纳采的礼物,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周制,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唐`杜佑〈〈通典 礼典〉〉。可见周代的纳采礼是用雁的,也称“奠雁”。之所以要用雁作为纳采之礼物,是因为“雁飞成行,止则成例。”胡培翚《仪礼正义》云:"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纳采用雁,为的是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纳采也有用羊者。羊者,祥也,取其群而不党。
在古代,纳采还有一套繁琐的仪式。杜佑在〈〈通典〉〉中记载了周代纳采情况“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使者玄端至,傧者出,请事。曰:吾子有惠,贶室某也。某有先人之礼,使某请纳采。女父对云:某之子愚蠢,又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辞。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再拜。宾不答拜,揖入。宾升西阶,当阿东面。使者致命曰:敢纳采。主人阼阶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间,南面。宾降出,主人降,授老雁。又执雁,请问名,如初礼。曰: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对曰:吾子有命,且以备数而择之,某不敢辞,曰某氏。
傧者出,请醴宾者曰:子为事故至于某室, 某有先人之礼,请醴仆者。宾对曰:某既得将事矣,敢辞。傧者曰:先人之礼,敢固以请。宾曰:某辞不得命,敢不从。礼毕,出,主人送于门外,再拜。”也就是说两家人是要有几番客套的。
问名:纳采仪式结束后,使者退而复返,向女方的父母问女儿之名,从纳采的仪式记载来看,纳采和问名当是同一时间进行的。既然使人来呈纳采之礼,男家当然早已知道女方之名,此时再问,所谓问名其实是问女方的生辰是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以备问卜,也便是“纳吉”,后来的人也称为“合八字”。
纳吉:中国古代婚姻大事,均要通过占卜,即所谓“纳吉”。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天神之光”以占卜而问天意是中国古代男女之间婚姻能否成就的又一决定性因素。古代在纳采之时,使者要返回去再次“问名”,以备占卜。后来是男方先把生辰八字写在“庚贴”上托媒妁送到女家,媒妁再把女方的年庚八字带回男家,双方均请“先生”看看年庚八字是否匹配。倘八字匹配,婚事便可初步定下来了。我国古代是以干支纪年、纪时的,天干、地支相配组成的六十组名目极其顺序分别指代一定的年、月、日、时,分别由四组干支指代,共有八个字,就是所谓的“生辰八字”。男女双方在合八字时所写的“庚贴”是有一定格式的,大体如下:
男某某乾造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时建生
女某某坤造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提某时瑞生
“庚贴”所书“八字”,须为偶数。倘出现奇数,则须增减一个不很要紧的字而凑成偶数。“八字”收到后,男女双方要先将其供于祖先牌位前,如在三日之内家宅平安(既无吵架、生事、失火、打碎物品、失盗等时间发生),则可请先生“批看八字”了。在批“八字”之时,除看年庚八字外,还须参照双方属相及阴阳五行等。这其中各项之间是绝对不能相克的,如有一项相克则婚姻之事只好作罢。如果八字完全匹配,则婚事基本上就初步定下来了。当然,男方在形式上是要再派媒妁通知一下女家的。
纳征:又称纳币,即民间俗称的“过大礼”、“下彩礼”、“下财礼”。“征”有“成”的意思。即“过大礼”之后,两家的婚姻就算成立,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与今天的订婚,不同的地方是古时候是以“过礼”为先提条件的。只有此项仪式后男家方可娶女家过来。纳征是中国古代婚姻习俗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一个环节,即便是“贵为天子”的帝王亦不能免。“纳征”现象的存在,大概就是后人称中国古代婚姻为买卖婚姻的缘起罢。
用于纳征的物品因地域、时代、地位、贫富各有差异。古代按《仪礼 士婚礼》记载纳征要以玄 、束帛、俪皮(成双的鹿皮)为礼品。后世富足者金银玉玩、鸟兽酒食、衣服家具均是纳征的物品。帝王娶皇后纳征则须另加玉圭及束帛。诚然,一般寻常百姓人家自然是办不起许多金银作为纳征物品的,故《大唐律》明确规定“聘财无多少之限”。古代民间“过大礼(纳征)”一般情况下的物品是:金花(簪)一对、金环(镯)一对、金戒指(一金一铜)一对、豚肉、喜酒、羊、喜糕、红绸二尺四寸,乌纱绸七尺、红蜡四对、爆竹、礼香各两把、耳饰一对、姜花、礼饼各若干。男方要择定吉日,鼓乐吹奏,将庚贴用红绸系好,连同礼单将礼品送到女家。媒妁则引导男方家长亲戚同到女家,女家要对来的客人盛情款待。女家接受聘礼后,要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十二种礼物,送还男家作为答礼。聘礼无论多少,均要有吉祥的寓意,且均为偶数,取其成双成对的意思。
纳征之后,双方便要订立婚约。据载,婚约在周朝已然有之,刻于竹简,男女两家各执一半。按规定,婚书订好后要由当事双方及保亲人和媒人签字画押,并上报官府。婚书格式各代有所不同,基本格式如下:
纳聘书格式
某州某县某处某姓,今凭某人做媒,某人保亲,以某长男名某,见年几岁,与某处某人第几令爱名某姐,见年几岁,缔亲,备到纳聘财礼若干。自聘定后,择日成亲,所愿夫妇偕老,琴瑟和谐,今充婚书为用者
年 月 日婚主姓某押 启
女婿姓某押
合同婚书 保亲姓某押
媒人姓某押
回聘书格式
具乡贯姓某,今聘某人为媒,某人保亲,以某第几女名某姐,见年几岁,与某处某人长男名某,见年几岁,结亲,须讫财礼若干。自受聘后一任择日成亲。所愿夫妻保守,嗣续繁昌。今立婚书为用者。
年 月 日 婚主姓某 押 启
女姓某 押
合同婚书 保亲姓某 押
媒人姓某 押
男家拿到婚书后,要把婚书供于祖先神位之前,报告祖先已和某家缔亲。婚约一旦订立,男家便可择日成亲了。
请期:俗称“择日”,北方民间也称“要日子”,即男家要请“先生”择选结婚的“黄道吉日”之后,告知女家。《仪礼 士婚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主人致辞之后,媒人告以婚期。”由此看来,古人的请期不是简单的告知,也是有一定仪式的。其实婚约鉴订之后,女家已然是“自受聘后一任择日成亲。”把选择结婚日期的决定权交给了男家。之所以用“请”字,是表示一下客气,男家不敢自专,请求女家同意的意思。
亲迎:即为正式举行婚礼。也就是今天的所谓迎亲。顾名思义,是指在约定的日期,新郎亲往女家迎接新娘。古时男家去女家迎亲时,均在夜间。《仪礼•士昏礼》谓:“昏礼下达。”郑玄注曰:“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并且,“主人爵弁、裳、淄,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亦即迎亲的人均穿黑衣,车马也用黑色。此俗与后世以白天迎亲、穿红色服饰的婚俗,迥然不同。自唐代开始,始将迎亲的时间改为早晨。据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礼,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阴来也。今行礼于晓。”由此可见,至少是在汉代以前古人的婚礼均是在晚上举行的,而且著黑色衣裳,乘黑色的车子(墨车),执烛,一切均与夜色相匹配。到了唐代才开始有了白天结婚的习俗。
后来的人在结婚择定日期的时候,要把新人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请“先生”选定“良辰吉日”,托媒人征得双方同意后,于是日举行仪式。其仪式各有所不同。据《礼记婚义》记载“子承父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受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入。” 当新郎穿着礼服,遵从父命带领着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新郎执雁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 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三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新娘到婆家后在大门口与新郎相互致礼后,一同走进家门。 然而,后世的迎亲之举就要复杂得多了。亲迎的队伍也甚为壮观,多者可达几十人。在汉代迎亲用的是轩车,唐代用带有图绘的障惋车。可以说,在隋唐以前,亲迎用的都是车,直到宋代以后才流行使用“花轿”。当然,亲迎的队伍中乐队也是必不可少的。《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说的就是那位“好逑”的“君子”欲琴瑟钟鼓将“窈窕淑女”娶将过去。可见婚庆乐曲在中国具有相当的渊源。不过也有记载先秦婚礼是不用乐的,到了汉代才有了结婚用乐的习俗。据《汉书•宣帝纪》记载:“五凤二年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苟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无所乐,非所以导民也。”汉宣帝这一诏书的目的,就在于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奏乐庆贺。后世的迎亲队伍,特别是明清以来,大多有“僭越”的趋向,如迎亲队伍前面有“开道”、“回避”等字样的禁牌,新郎戴官帽,新娘着只有命妇在大典时方能穿戴的凤冠霞帔,甚至模仿帝王仪仗,加入金瓜、斧钺等。但因为婚姻是人生大事,虽有逾礼,官府也一般也就不加干涉了。不过从先秦时代起,婚礼使用的器物就有超越身份的现象,例如,士亲迎用的墨车,是大夫的车;用作见面礼的雁,也是大夫的规格。郑玄将这种现象解释为"摄盛",意思是在婚礼这种特殊的场合,可以允许稍有越位的行为。
花轿迎至男家,街坊邻居(主要是小孩)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糖果等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此外还要有人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称为“撒谷豆”,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
新娘子下轿的时候双脚是不能着地的。这是古人出于对天地诸神的敬畏,认为地与天都是不可侵犯的,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土地之神,故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是传宗接代的意思。直到民国商户人家成亲和南礼中还有用面袋的,称之曰“倒袋”,也是“袋袋相传”,不断烟火的意思。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平安安,还要迈火盆,一方面是避煞,火以压邪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预示新人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
古代婚礼的"六礼",一直延续到唐代。到了宋代,"六礼"被简化为纳采、纳币(相当于古礼中的纳吉)、亲迎等三种仪节,又相沿到清代。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乃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为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