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曾对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好的!反之,我,总觉得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有的来描绘它。”乔治·桑的这段话表明她在创作上所遵循的是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创作方法,这就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就是按照作家认为生活应当有的样式来反映生活,因而总是理想地描写对象或者描写理想化的对象。
由于要反映“人类所应当有的”生活,浪漫义义作家的主观情感就特别强烈,爱憎异常分明;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浪漫主义作家经常借助于热烈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用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描绘色彩斑斓的理想世界。
浪漫主义由于理想性质的不同,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理想,是与社会发展的趋向,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一致的,因而能够激励人们改造现实,增强人们的斗争意志。高尔基说:应用浪漫主义的方法,可以美化人性,克服兽性,提高人的自尊心。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西游记》,郭沫若的《女神》,就是我国这类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消极浪漫主义的理想,反映的是没落阶级对现实变革与社会进步的敌视。消极浪漫主义作家总是美化和怀恋已经消逝了的社会生活与制度,妄想历史能够按照他们的愿望倒退,因而思想悲观,情绪悲哀,作品内容表现为怀旧,逃避现实,或者陷入神秘主义。在艺术上则是格调低沉,色彩灰暗,往往蒙上一层迷离恍惚、虚无缥缈的纱幕。十九世纪英国的湖畔派诗人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类。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古已有之。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却形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僧侣主义的斗争相当激烈,主张“天赋人权”,要求“个性解放”,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反对古典主义,提倡革新创造。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欧那尼》上演时,轰动法国文坛,从此战胜了古典主义,确立了浪漫主义作品的地位。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得到了肯定与提倡,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P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色;首先,英国的浪漫主义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它是由少数作家自由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其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早在十八世纪末,从威廉·布莱克(1757--1827)和农民诗人罗伯特·朋斯(1759--1796)等人的诗篇中,就吐露出浪漫主义的苗头,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拜伦、雪莱的诗作为高潮,直到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37--1901)执政的时代,依然还可以从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人的诗歌中,看到浪漫主义的余声。再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明显地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消极浪漫主义先于积极浪漫主义登上文艺舞台,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力,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1800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在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和《爱尔那尼》一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乔治·桑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揭露金钱万能罪恶的小说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也属优秀作品。然而,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最早的主要表现是德国的狂飙突进时期。施莱格尔兄弟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中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施莱格尔兄弟编辑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耶拿派浪漫主义。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创作自由,提出打破各门艺术界限。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德国浪漫主义的另一个派别是海德堡派 。代表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格林兄弟等人,重视民间文学,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和童话,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此外,霍夫曼、荷尔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也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把诗歌看作“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宣言。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他们抨击封建教会势力,表现出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发展和丰富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小说中的代表司各特善于把历史事件和大胆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19世纪初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打破古典主义规范 ,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莱蒙托夫的早期浪漫主义创作,充满了革命激情,讴歌反专制、争自由的思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以波兰革命诗人A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革命诗人S裴多菲为代表 ,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逐步被现实主义文学所取代。
浪漫主义美术 18世纪60~70年代,一些在罗马的画家曾在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严格学院主义原则范围以外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画奇怪异常而最为突出,其《梦魔》一画着重刻画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国画家和诗人布莱克在基督教神话的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精心构制的宇宙论,他的水彩画技巧精美绝伦。在后来一代的画家中康斯特布尔和泰纳把水彩画技法的鲜艳性和油彩结合使用。康斯特布尔画英国乡村景色,探索了大气的光和色的复杂性。泰纳发挥了光的自然效果,创造出有动力感的构图,使观众如历其境,似乎在随画面一起游动。在德国,风景画家龙格力图以象征手法把个人的心灵气质描绘为普通的自然灵性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是虔诚的宗教徒 ,他以高入云霄的一棵孤树或十字架之类形象来暗示自然和心灵的可敬可畏。在法国,采用历史和文学题材的主要浪漫主义画家是德拉克洛瓦。除在色彩和光方面进行实验外,他以雄健的笔力表现了他的感情。异国的主题,特别是北非沙漠的游牧生活使他着迷。其热情洋溢地描绘动物生活的作品 ,反映了他和热里柯相似的兴趣,后者在选择当代事件作为创作题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 18世纪60年代~19 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 19 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故又称哥特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英国是浪漫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最有名的建筑作品是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浪漫主义音乐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论作曲或演奏,都以个性为重点,注重感情表现。这种变化部分地是由于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所致。17世纪的作曲家是受托为贵族保护人而创作,而18世纪的作曲家则依靠城市音乐会的听众。就这一意义来说,贝多芬上承古典主义时期,下启浪漫主义时期,因为他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但他把自己的音乐看得高于一切,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从而为19世纪作曲家树立了重要的典范。一般认为CMvon韦伯是真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开端 。 他以《魔弹射手》建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随后有舒伯特、柏辽兹 、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大量作曲家。他们分别在艺术歌曲、标题交响乐、钢琴小品、交响诗、歌剧等浪漫主义新体裁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不论在浪漫曲还是在器乐方面,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吸取灵感。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更加自由 ,它服从于感情上的需要,有意识地带有片断或即兴的性格 ,对远距离和声和调性关系的探索使和声语言大为扩展。把浪漫主义理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19世纪的大歌剧,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奇异的布景和服装,描述性音乐 ,以及交响和声乐配曲所显示的精湛技巧,都是构成浪漫主义音乐的因素。
浪漫创作方法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它反映客观现实往往主观出发,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偏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崇尚自然,歌颂自然美,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相对照,鞭打了现实社会的丑陋,重视民间文学,喜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一、卢梭与美学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一个意义庞杂、内涵宽泛的概念。它的身上垒积着前人从不同立场、不同视野赋予它的东西,叠加着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思潮的要求与使命。以至于一些学者发出这样的慨叹:“什么是浪漫主义?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似乎很难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浪漫主义的现象。这不仅仅因为人们无法给它那丰富多彩的内容下一个统一的定义,还因为它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矛盾性:浪漫主义既是革命的又是反革命的;是世界主义的又是民族主义的;是现实的又是虚构的;是复古的又是幻想的;是民众的又是贵族的;这种矛盾性不仅贯穿整个浪漫主义运动,而也贯穿于一个作家的一生和他的全部著作,甚至在他的同一本著作里也能看到这种矛盾性。”无法解释,是否就不予论定呢?
正像对美的本质的追寻一样,在浪漫主义论题上,要想获得一个世上公众一致认可的、绝对精确的概念也是不可能的。但不能由此而拒绝了相对性的界定,至少在学科域限上可以做出界分。后者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界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从未明确地在这一向度上做过辨析的工作,我们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浪漫主义交织着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重内容,是政治学等和美学的混合体。由此,导致了文学理论进入实践课题研究时的困境,例如,沈从文曾自封为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个浪漫派”,对于他的这一自白,一些研究者便显得茫茫然而无法应对。
浪漫主义不像现实主义一样,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它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勃兰兑斯曾对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作过这样的概述:“浪漫主义曾经几乎在每个文学部门使风格赋有新的活力,曾经在艺术范围内带来了从未梦想过的题材,曾经让自己受到当代各种社会观念和宗教观念的滋润,曾经创造了抒情诗、戏剧、小说和批评,曾经作为一种滋润万物的力量渗入了历史科学,作为一种鼓舞一切的力量渗入了政治。”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概念运用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它不仅涉及到文学艺术,而且还渗入到历史科学、政治等。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论及“浪漫主义运动”一章时也写道:“浪漫主义运动在初期跟哲学并不相干,不过很快就和哲学有了关系。通过卢梭,这运动自始便和政治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必须先按它的最根本的形式来考察它,即作为对一般公认的伦理标准和审美标准的反抗来考察,然后才能了解它在政治上和哲学上的影响。”这里,浪漫主义涉及到了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美学,学科界域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围。
卢梭,罗素称之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并予以这样的评判:“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政治哲学的发明人。”卢梭为绝对化的情感主体和伪民主独裁政治哲学的创始者,这就涉及到以情感为本体的浪漫美学方面和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所排斥的“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的政治方面。卢梭的《新哀洛绮思》以感伤的笔调、奔放的情感,开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是启蒙运动中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笵导;同时,他的《社会契约论》宣布了人民主权原则与自由意志,但又为极权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是法国大革命时罗伯斯庇尔施政的“圣经”。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思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在学术研究中既不能把它所涉及到的各个学科向度绝对地割裂开来,也不能把它们笼统地混为一谈。
以卢梭为创始者的浪漫主义美学,其情感主体的强化与政治革命、伦理判断等是纠合在一起的。如若从现代性的视角审视卢梭,我们将发现对于人类文明的建构与文明的解构这一巨大的对立集结于他的一身。虽然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到《社会契约论》,如研究者所揭示的那样,有着从个人主义走向专制集权主义的偏误,但他所奠立的个人权力、自由意志毕竟凝聚在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之中,成为至今未能动摇的人类遵循的共同准则,从这一向度来看,卢梭思想有其现代的价值立场,具有“历史现代性”的意义。但卢梭思想中更重要的是他对文明的解构,是其深层的仅为康德所读懂的“异化”内质:“卢梭之出现,使人们意识到,历史进步是由文明的正值增长与文明的负值效应两条对抗线交织而成。前一条线导向人类乐观的建设性行为,后一条线导向人类悲观的批判性行为甚或是破坏性行为。”这一解构与批判,即对现代性的反思,即“审美现代性”,它集中展现在卢梭的成名作——《论科学与艺术》之中。
人类文明建构的乐观性、进取性的信念,在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中遭遇到第一次强有力的阻击:“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从埃及流传到希腊,说是科学的创造神是一个与人类安宁为敌的神。┅┅天文学诞生于迷信;辩论术诞生于野心、仇恨、谄媚和谎言;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一切,甚至道德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因此科学与艺术的诞生乃是出于我们的罪恶。”以科学、艺术为代表的人类文明一向是人类的骄傲,人类理性的标志,在卢梭这里成为新的“原罪”,成为被否定的异化现象,遭到了激烈的指控。文明的正值增长中所内含的负值效应被卢梭以一种矫枉过正的语言公开地暴露出来,人类第一次看清了自身两难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浪漫主义思想史家马丁亨克尔作出了这样的论定:“浪漫派那一代人实在无法忍受不断加剧的整个世界对神的亵渎,无法忍受越来越多的机械式的说明,无法忍受生活的诗的丧失。所以,我们可以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modernity)的第一次自我批判’。”
因此,以卢梭为代表的美学浪漫主义的发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内质,决非“情感至上”一言所能概括。十八世纪后半叶以来,为历史现代性所推崇的工业文明在经济领域创造了奇迹,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带来了物质的丰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物质享受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人类文明的正值增长所内含的自否定因素也日益呈现出来:“物欲”无限度地急剧膨胀,技术思维的单向、片面的隘化,人与自然的日渐疏离,商品交换逻辑渗透至生活及人的意识的深层,意识形态所涵盖的话语权力严密的控制,人类精神的“神性”和生存的“诗性”沦落、丧失这些异化的现象引发了卢梭的忧虑及抗衡。他的美学的浪漫主义正是作为反思现代性的批判力量而出现,从这一前提来看,也可以说卢梭是对充满乐观主义信念的人类文明的解构。正如赫尔岑所揭示的:“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跟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为的文明了。”对人类文明负值效应的忧虑、质疑与抗衡,才是卢梭“情感”的特定内涵,才是卢梭为代表的美学的浪漫主义的特定内质。
新人文主义宗师白壁德在抨击卢梭的浪漫主义时,曾涉及到浪漫主义概念的界定问题,他指出:“错误的定义大多是由于在多少近似的事实中,把实际上是次要的东西当成了主要的东西。例如,把向中世纪回归认定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事件,然而这一种回归只不过是表征,决非是原本的现象。浪漫主义的混乱与片面的确是起源于此——他们企图把并非处于浪漫主义中心的而是处于边缘的东西说是主要的东西,于是整个论题就不正确了。”我国文艺界历来忽略了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事件——对人类文明负值效应的忧虑与质疑,因为类似于“回到中世纪”、“回到自然”,或抗衡科技理性的“情感主体性”等,这些特质仅是由这一中心派生出来次要的、边缘的东西而已。
以卢梭为源端的这一浪漫美学思潮,历经康德、谢林、施勒格尔、诺瓦利斯、叔本华、尼采、里尔克,直至海德格尔、马尔库塞,“他们始终追思人生的诗意,人的本真情感的纯化,力图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震颤,启明在西方异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惨境中吟痛的人灵。”只有在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对峙中,在人类文明的建构与解构纠合中,在历史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抗衡中,也就是说,只有在宏大的历史性的语境中来审视,我们才能真切地理解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根本内质。
简谈西方文学史——理性与原欲
人于生俱来的是理智、道德还是欲望、罪恶?我们应该崇尚制约还是解放本性?这种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之声,对人类自身的思考琢磨,自始至终回荡于西方文学之中,也推动着它的发展和变化。
一、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其中蕴涵的关于“人”的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学的传承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古希腊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人智)。在这种文化中产生的古希腊文学,就呈现出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生命价值的特征,具有根深蒂固的世俗人本意识。这种意识是原欲型的,虽然其中也不乏理性精神,但这种精神主要是对人的肯定而并非是与原欲相对的理性意识和道德规范。
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但同时也带有自身的独特性。古罗马人有种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因此其文学也较古希腊文学更具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审美品格上更趋于庄严和崇高的风格。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意识观念的主体仍然是古希腊文学的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原欲型文化的范畴。
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涵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希伯来民族信仰一神的上帝,强调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尊重灵魂,主张人的理智抑制肉体的欲望;轻视人的现世生命价值和意义,看重来世和天国的幸福。显然,希伯来文化是种重灵魂、重群体、重来世的理性型文化。原欲与理性是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因此古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是既统一又对立,它们被称为“异质文化”。在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叶,希伯来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出现了第一次碰撞。希伯来文化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后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基督教文化。但古希腊文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希伯来文化,因此基督教文化仍属于古希腊的异质文化。
基督教文学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蕴涵的是种理性化的人本意识,或者说是种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学中的英雄不像古希腊文学中是人化的神,而是神化的人。他们并不是因为人类的智慧而显得神通广大,是神的附着才赋予其无穷威力。基督教文学中人让位于神、“灵”取代“肉”的现象体现的是人对上帝的崇拜,也体现了人对人性本质的追寻趋于理性和精神的境界。但另一方面,这又表现了一种人们对人原始生命力和生命价值的压制,是对欧洲古典文学世俗人本意识的排斥。总之,重视人的精神、对理性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早期希伯来文学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学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然而,世俗的教会把基督教精神推向了极端。尤其在中世纪后期,上帝的权利畸形膨胀,人的主体性显得微不足道。生命的本能冲动、人的合理要求都被基督教教义视为罪恶或无意的,人的本性遭到了严重的压抑。这时,原始基督教对人类的理性追求最终走向了对人类思想的扼杀。
二、
之后,欧洲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源流与希伯来基督教源流形成了比“希腊化”时期更大规模的碰撞,带来了欧洲文学中人文观念的重大变化。这就是“文艺复兴”,欧洲文化的大转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文化走向极端,压抑着人们,一些人文主义者就借用古典文化向其发起了攻击。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权反神权、以人性反神性、以个性自由反禁欲主义等,要从上帝那里找到人类自己。这是与基督教文化相冲突的,而这种冲突实质上也就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冲突。古希腊罗马文化吸收了希伯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汇集成了人文主义。而文艺复兴便是历史给予欧洲社会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契机。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在此时期,莎士比亚是欧洲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对人理解的深刻要远远超出前辈人文主义作家。其深刻之处在于通过悲剧告诉了人们:人的自由是有限的,仅仅满足人的欲望和解放并不能把人引向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人的价值更应该体现在理性力量上,因此,人必须在自然欲望与社会道德、原欲与理性、出世与入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正确把握。犹如哈姆雷特,在他身上世俗人本意识和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就十分明显,这也正是近代欧洲文化模式的典型。
17世纪的欧洲讲究理性,讲究秩序,这一精神也集中体现在了这一时期文学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中,带来了文学中人文主义观念的演变。文艺复兴虽然带来了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它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又过于偏激,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这种社会现实使人意识到了理性、秩序的重要性,再加上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成果告诉了人们宇宙是井然有序的,因而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在这种精神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古典主义文学,便以理性作为自己的生命,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同时又否定了神性。相对于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更注重人的理智对情感欲望的制约,强调对自由的规范,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极端追求个性自由的反拨。在古典主义文学中,人通常都处于理智与情感、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纠葛中,而服从王权则是最高的理性。古典主义文学中蕴涵的是种理性化的人本意识,既肯定了个体,又强调约束。
18世纪启蒙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但它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肯定人的情感的合理性。这既是对神性更彻底的否定,又是对否定情感自由的古典主义的调节和反拨。启蒙文学家大多把个性与情感自由提高到了理性与秩序之上。卢梭是其中的典型,他否定原罪说,认为人的本性是美和善的,一切发自人的欲望和要求都是合理的,而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才是人性的污染物和罪恶的滋生地。但卢梭对人的理解过于理想、超时代,歌德则显得更现实、更理智。歌德的思考与莎士比亚有相似之处,笔下的浮士德苦苦追寻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寻找既张扬个性又不与外在冲突,既满足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两全其美的道路。然而,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浮士德一生执着地探索追求,但最终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这也正是歌德关于“人”的理解的困惑。歌德通过《浮士德》,把“人”的探索推向了更渺远的天地。启蒙文学对个性情感自由的理性追求,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三、
浪漫主义流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那是个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新旧交替的时代。浪漫主义文学在反古典主义精神中发展起来,强调自我、追求自由,竭力倡导自由思想,可以说是人文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中的再现。
浪漫主义的自由思想是和法国大革命精神相吻合的,可以说它是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产物,是法国大革命精神在文学上的表现。但这种自由精神的倡导者是卢梭,卢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之父”。法国大革命过去了,原先人们认为能带来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然而,现实却让人们感到,在新的社会中自由仅仅是种形式,资本主义文明使人的生命力受到压抑,使自由得而复失。但此时卢梭的自由思想早已在大革命浪潮中深入人心,因此,在新的社会中,人们追求自由的热情依然十分强烈,“自由”是18世纪末19世纪欧洲时代精神的最强音。浪漫主义者认为现代文明带给人们压抑,因此崇尚自然,倡导“归返自然”。他们有的留恋湖光山色,有的向往原始森林,有的追怀宗法式的田园生活,就是不接纳现代文明,坚持认为只有自然才能给予人们真正的自由。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在“自然”的境界中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中的再现。浪漫主义所讲的“人性”,其侧重点不是人文主义所讲的“人智”,而是“原欲”;不是古典主义的王权意志、公民责任和理性思维,而是个人情感及欲望;也不是启蒙主义的“自然法则”、“社会道德律令”,而是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命意识。浪漫主义的理性与原欲、理智与情感的天平明显是倾向于后者的,它的人文观念已经表现出对欧洲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叛精神。尽管还不至于完全脱离理性主义文化传统,但这种反叛与后来“重估一切价值”的现代反传统思想在本质上有着一衣带水的关系。所以,浪漫主义文学中蕴涵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文化基因,这也正是现代主义又被称为“新浪漫主义”的重要原因。
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的时期。这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和崇拜更为狂热,大多数人忙于争夺财富。人的“个性自由”表现为对金钱的极力追逐,人的欲望使许多人丧失理智、丧失道德责任、丧失了人与人间的温情。现实主义比浪漫主义作家要理性得多,他们力图通过文学细致地展现现实,深入解剖在利益驱动下的人的心灵,从而警告世人:不要在物质面前失去人的自尊,从人道主义出发,对社会做出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呼唤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道德意识和人格尊严。因此,现实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
浪漫主义作家所倡导的个性自由,在现实主义文学中被视为追求物质和满足私欲的自由,现实主义作家将这认为这是人本性中的“恶”,是人类自身的破坏力,是一种与人的高贵理性相对立的动物本能。他们隐隐感觉到,人在获得“自由”后,并不像浪漫主义者所想象的人因自由生长而显得尽善尽美,也不像人文主义者所讲的人因有高贵的理性而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因为人还有种于生俱来难以抑制的私欲。他们呼唤理性,却又觉得理性在本能面前实在势单力薄,根本无力阻止人们的堕落,因而“人”的形象也就不再显得理性和高贵。现实主义作家把这种“恶”看成是人身上所固有的,并对它的自由泛滥感到深深地忧虑和恐惧,希冀人们能用理性来抑制。可见,现实主义作家总体上来说是传统理性主义的倡导者,遵循的是近代理性主义价值观念。但是,他们对人类自身“恶”所表现的忧虑、恐惧甚至悲观,泄露了对欧洲传统理性主义文化的怀疑与反思。这正是20世纪文学中弥漫的悲观情绪和危机意识的精神源头之一。所以,现实主义人文观念的发展,其中也孕育着20世纪现代文化的基因。
现实主义作家对人是否存在动物性感到迷惑不解,而后起的自然主义则非常肯定地回答了人动物属性的问题。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后期,1859年问世的《物种起源》对它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在达尔文之前,人因拥有灵魂而不被列入动物的范畴,而进化论却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动物的一部分。这一振聋发聩的观点一被人们所认可,就启发人们沿着自然主义的思想来研究人”。自然主义就是在这样一个进化论影响下的社会中产生的。在创作中,自然主义作家往往把生理研究和社会分析结合在一起。此时,为现实主义作家所疑虑的人的“动物性”已被看成既定的科学事实,“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被用来解释人类“恶”的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从前文学中高贵的“人”的形象已从神圣的理性殿堂跌入到动物王国。因此,自然主义文学在文化观念上对传统理性主义已有所超越,从而跨入了非理性主义文化的门槛。
四、
20世纪西方文学是在现代非理性主义文化中生长起来的,欧美文学表现出了对与传统文学的重大差异。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倾向的文学,都更注重对人的内心做哲学的思考,并往往以荒诞不经的形式加以表现。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把理智与情感、理性与原欲、灵与肉、善与恶等主题推向深入。有些现代作家还认为人的非理性元素是人生命的本体,蕴涵的是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显示了欧美文学在人文观念上的新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在“返回自然”的追求中,虽已露出了非理性的端倪,但还十分朦胧,其本质仍与理性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主义文学对人本性中破坏力深感忧虑,并对理性的制约力感到怀疑,但最终又在理性主义信念中找到生存的勇气和力量。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把浪漫主义的“返回自然”进一步推到返回原始的荒蛮时代,以非理性的自由去反抗现代文明,反抗宗教理性、科学理性、政治理性和经济理性。这时的“理性”也已拥有了更广泛的内涵,指的是抑制人生命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是罪大恶极的刽子手,是荒诞的、不讲理的、总是与人作对的力量。许多作家都站在反理性的立场上描写神秘的非理性和潜意识冲动给人们所带来的自由感,这就是20世纪文学频频描写病态、畸形、死亡、梦境、幻觉、白日梦、痴人梦、性冲动、歇斯底里、长篇独白、内心回忆等等的重要原因。因此,在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中,已很难听到以往文学中对人性美的赞歌,这正是欧美文学人文观念转型的表现。
在对待物质文明的态度上,20世纪文学也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反抗。这时的“物”已被泛化为金钱、物质、科技、社会等整个物质世界,人与物的对立也被泛化为人和除了精神世界外整个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对立。以往的文学在描写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依然相信人自身的理性力量,保留着几分乐观与浪漫。即使是浪漫主义作家,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时也并不抹杀人与物之间的差别,也不认为人丧失了对物质世界的支配权而沦为“物”的奴隶。现实主义作家也一方面表现人被物质改变的同时,又一方面表现其对这种改变的抗拒。而20世纪欧美文学则着重表现人在物前的无能为力,物质世界抛弃了人类,人处于一个难以理喻、无法解释的陌生世界。人自己蜕变成了物,世界是荒诞的,人类的生存失去了意义。20世纪表现的这种人与物的矛盾人对物质和科学理性的反对,实质上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维护,表现了一种新的人道原则。
非理性倾向是20世纪欧美社会的时代特征。作家们对人类非理性的本质常常表现出忧虑、恐惧甚至否定。他们真切观察到了人的非理性内容并视其为人的生命本体,但对于回归原始状态,完全释放本性的人,又是充满忧虑的,这正是20世纪欧美文学中危机意识和被悲观情绪产生的原因。在20世纪文学非理性倾向的背后,隐藏着作家们对人的处境和命运的理性思考。即使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家,在创作中依然包含着对更高意义上的理性的追求。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追求理性的倾向更为明显。这种“更高意义上的理性”虽然较之传统的理性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其实质已露出了人道主义信仰精华与近代个性、科学思维相结合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后的欧美文学中,这种趋向已十分明显。可见,经过漫长的历史起伏,文学中又出现了恢复对“上帝”与“理性”的崇拜和追寻。当然,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帝与理性了。由此可见,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文学的人文观念,又开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附简表:
古希腊罗马文学: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中世纪文学: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塞万提斯 莎士比亚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莫里哀
18世纪启蒙文学:歌德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拜伦 雨果 普希金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司汤达 巴尔扎克 狄更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 契诃夫
易卜生 马克·吐温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左拉 莫泊桑 波德莱尔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高尔基 肖洛霍夫 艾特玛托夫 罗曼·罗兰 德莱塞 海明威 劳伦斯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艾略特 卡夫卡 乔伊特 萨特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贝克特 品钦 海勒 马尔克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