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魔术简史?

世界魔术简史?,第1张

正确的魔术起源时间无从考据,推测从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了魔术。魔术的起源是宗教和信仰。在古代,人们相信自然界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有精灵或神灵操纵,因此巫师或祭师利用人类迷信的心理,利用人们所不知道的原理制造神绩,让人们相信这些是由精灵或神灵所行出来的,借由魔术强化宗教的仪式,信徒们更加确认他们的信仰。 

历史上最早的魔术纪录是在古埃及,大约是在西元前2600年,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

1823年发现的威斯卡手稿,文献上记载了一位名叫德狄的魔术师,受召为法老王进行表演。他能将鹅的头砍下,而断了头的鹅依然能走动,最后再把头接回去恢复为原本的鹅。该纪录描述了这名魔术师对鹈鹕和公牛也进行了相同的戏法。但法老要求他也对犯人施行相同的戏法时,他拒绝了。 

古希腊的神殿也利用了魔术的原理。例如祭师打开神殿大门时,风箱会吹向地面,祭台上便出现了火焰。还有应用风管制造的会说话的神像。 

而最早的戏法纪录则是杯与球戏法(Cups And Balls),这是目前人们所知最古老的戏法。在埃及的壁画中(Tomb of Baqt III at Beni Hassan BC 2500)如附图也有纪录。而真正其历史表演的纪录则可追溯到西元一世纪时。此戏法在中世纪时大受欢迎,被魔术师们广泛表演于市集中。当时的魔术师被称为杂耍者(Juggers)。这些四处旅行的表演者与乐师、诗人、特技表演者到村庄的空地上以简单的戏法娱乐村民。

  到了中世纪末期,魔术师的苦难开始了。欧洲魔术师开始面临来自教堂的强烈反对。因为那时人们十分相信巫术与超自然现象,在这迷信的年代中,任何未被教堂所认可的魔法,就会被认为是黑魔法。只要一个人指证,魔术师就被会面临审判。钗h魔术师都遭到指控,被指证他们与恶魔结盟。 

尽管受到迫害,魔术师依然是个既危险,又受到欢迎的职业。一些魔术师受到大地主与贵族的青睐与保护。这时期四处游走表演的魔术师,只有有限的戏法可以进行表演。当时扑克牌还不普遍,需要大型道具的戏法又昂贵。所以魔术师要依赖灵巧的手法和说故事的技巧。用鸟类和动物表演的戏法相当受到欢迎。 

近三百年前,宗教对于魔术的迫害逐渐加深,在英王亨利八世统治期间,表演魔术的惩罚是死刑。到了16世纪末,对女巫的迫害到了大屠杀的地步。由于这些疯狂的行径,钗h魔术师都受生命威胁,若不分享魔术的秘密,恐怕会被处死。因此促使了第一本英文魔术书籍的诞生,1584年的《巫术探索》(The Discovery Of Witchcraft)。该书作者雷吉诺史考特的目的,是为了要拯救魔术师的性命,为了将魔术师的技巧与女巫的邪恶力量作为区分,在书中揭露了不少魔术秘密,以证明这些看似奇迹的神迹,事实上是由一些自然的技巧来达成,而非借助于邪恶的力量。而他的作品,的确避免钗h的魔术师脱离被烧死的命运。 

在历史上,只要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魔术师的表演就会高堂满座。在十八世纪,人们最常聚集的地方是每年的市集。各种马戏表演、特技表演都会来这。但是在这竞争中,唯一的明星就是魔术师。十八世纪最伟大的魔术师,是埃赛克福克斯。他在1720年代声名大噪,在各城镇的主要市集上,都能见到其踪影。埃赛克的经典魔术是蛋袋(Egg Bag),从空无一物的袋中,不断拿出鸡蛋与小物品。要观看福克斯表演需付一先令。他是这项技法的先师,因此成了高收入者,甚至还有死忠的支持者。在他 1731年逝世时,报纸报导了他留下了一万英镑的遗产,相当于今日的100万美元,由此可知他多受欢迎。 

到了十九世纪,随着剧院的兴起,魔术师找到了新的舞台。最早将魔术带进戏院,并在剧院打出名号的魔术师,是被称为“北方的大巫师”(The Great Wizard of North)的苏格兰魔术师,约翰·亨利·安德森(John Henry Anderson 1814-1874)。他的创新表演风格,影响了后世众多的魔术师。魔术师将巧手结合灯光和舞台效果,展开了魔术的新纪元。有史以来魔术师登上了历史的巅峰,许多魔术为了因应戏院而诞生。十九世纪末是魔术表演的黄金时期,各地的魔术表演都是高堂满座。魔术师当时穿着正式的燕尾服,就像当时上戏院的观众们一样,这也是魔术师穿燕尾服表演的起源。有些魔术师甚至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魔术大师是脱逃大师胡迪尼(Harry Houdini 1874-1926),传奇魔术大师胡迪尼,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胡迪尼擅长于脱逃术表演,手铐、紧身衣、牛奶罐、中国水牢和最著名的水底脱逃。胡迪尼同时也是揭发以魔术为方法欺骗大众的所谓特异功能人士的先驱者。直到今日人们依然记得他的事迹。 

但是,1930年代**工业的起飞,造成魔术表演市场的快速衰退。因为在**中,任何魔法都可能发生。唯有真正的魔术大师,才能让观众着迷。 

如今,人们对魔术的需求又再度升高。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已经取代了古代的营火。赌城拉斯维加斯等娱乐城的发展,与电视的魅力,造就了钗h新一代的魔术巨星。这些魔术大师索费高昂,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支持者,这是过去的魔术师所无法想像的。在今日,魔术依然能满足了人们对于惊奇和娱乐的需求。 

魔术告诉了我们,生命充满了惊奇和梦想;也告诉了我们,所有的事情,可能不是只像表面上所见的那样。而相信魔术的历史,也将随著人类的历史,继续发展向更遥远的未来。

中国魔术:

魔术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魔术活动的踪迹。人类的童年,对太阳、月亮、火、雨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只能解释为是神话般的非人力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征服自然的愿望,盼望着能采撷到丰富的食品,希冀庄稼丰收、畜牧兴旺,于是,头脑中幻想自然地产生。中国浩翰的神话海洋,如“盘古开天劈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乃至种瓜立即结瓜,爬树可以登天,支解后而复活等等,就是证明。 

这些幻想情景,体现在古人祭天、祈年等游艺色彩较浓的习俗活动中,魔术的雏型由此产生了。正如《吕氏春秋》所载的上古“葛天氏”三人手执牛尾而舞那样,古代戏剧、舞蹈、杂技、魔术都处于萌芽状态,并未明显分家。

古人无法抗拒自然灾害,因此,他们相信天与地有道路相通,相信有“不周山”那样的撑天的柱子。于是,”出现了能来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巫、觋和稍后一些时候的方士。这些人为了使人相信他们具有非凡的本领,大都有些验证的办法,这就是原始的魔术师。 

魔术,作为具体节目表演,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举行百戏盛会,盛会上即有中国的传统魔术《鱼龙蔓延》等节目,又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了《吐火》、《吞刀》、《自缚自解》等西域魔术。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凤凰含书》、《拔井》人划地成)收等多个魔术节目。隋扬帝时出现《黄龙变》,变来满地的水族。唐玄宗时流行的《入壶舞》,表演者从左面缸中钻进去又从右面缸中爬出来,都是冠绝一时的魔术佳作。 

到了宋代,魔术开始分科,出现“手法”、“撮弄”等若干专业,同时还出现了专业魔术师们组成的民间社团——云机社。宋代著名魔术家杜七圣,擅长杀人复活的把戏,名噪一时,称为“七圣法”。明、清时期,各种魔术戏法节目在民间街头巷尾流传,中国著名的《九连环》、《仙人栽豆》、《古彩戏法》等,均在世界魔坛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清代中叶以后,中国艺人一部分飘零海外,欧美和日本的魔术团体也不断来华演出,促进了中外魔术的交流,中国魔术师们在保持自己魔术的传统习惯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外国魔术的表演形式、内容、技巧,逐渐形成了中国魔术舞台上今天这样五花八门的节目。 

部分更正:中国最早的魔术是三国时期的《钓鱼》,到现在还有表演的。 

外国最早的魔术是三杯,也叫三仙归洞,有人说这是中国传出去的,也有人说起源于印度。 就像中国人必须了解中国历史一样,作为一个中国魔术爱好者也必须要了解中国的魔术史。

哈里·胡迪尼[1874-1926]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魔术师,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逃逸艺术家。他还是本世纪最为著名的揭穿所谓魔鬼传说的大师。在长期的表演生涯中,他将法国著名魔术师,"世界脱铐和越狱大师"罗伯特·胡迪尼的姓作为自己的艺名。后来,他将魔术知识用来揭穿那些所谓"具有X光射线功能的斯潘尼亚","埃及神秘人"等所谓特异功能的秘密。胡迪尼向媒体挑战,在实验的条件下进行表演并说明产生这些真正的物理现象的原因。如果能够说明这一切,就可以获得《科学的美国人》刊物设置的1万美金。他在该领域中的贡献,包括他的书籍《精神、神秘奇迹和方法中的魔术家》导致了他与精神论崇拜者亚瑟·克南·多勒爵士之间友谊的决裂。1926年,胡迪尼突然去世,他的妻子贝丝试图通过灵媒将胡迪尼的灵魂与事先准备好的信件联接起来。10年后,贝丝将她在胡迪尼画像前摆放的"永垂不朽之光"熄灭,下结论说,"胡迪尼没有来。我认为他是不会来的。"胡迪尼的生平在许多**、书籍和他生前做过表演的地方都有描述。胡迪尼的传奇故事得到永久流传。

在1920年代所出版的书里,他曾解释了一些他戏法的奥秘。大部分的锁或手铐利用巧劲都可以轻易解开,某些则需要利用鞋带的辅助。另外还有些时候,他会偷偷夹带着解锁的工具或者钥匙,把小钥匙反刍出来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他能从一个看似牢固的牛奶罐里脱逃出则完全是因为从罐子里面可以轻易的把颈部和罐身分离开来。当被绳索或约束衣紧紧困绑住的时候,为了整取扭动的空间,他先扩张肩膀和胸部,并把手臂向外撑开,然后让他的肩膀脱臼。原本他都隐藏在帘幕后方表演约束衣脱逃术,然后只有在脱困的时候才现身,但胡迪尼发现观众更能享受他在帘幕前表演时的整个挣脱过程。在许多场合里,他甚至会把自己倒吊在屋顶上来表演约束衣脱逃术,以增加悬疑效果。

1891年, 他正式成为一个专业的魔术师并开始自称为哈利·胡迪尼。胡迪尼(Houdini)的原由则是为了向一位法国魔术师让·欧仁·罗贝尔—乌当(Jean Eugène Robert-Houdin)表达致敬的意思。(直到1913年胡迪尼才成为他法定的名字)。起初他的魔术师生涯并不算成功,不过在1893年他结识了同行的Wilhelmina Beatrice(Bess)并且经过三个星期的热烈追求之后,两人便步入礼堂。之后的表演生涯当中,Bess都会担任他的表演助理。

胡迪尼起初都是表演一些和扑克牌有关系的戏法,甚至曾自称“扑克牌之王”。他最著名的,但不是和脱逃术有关系的戏法是:他曾经在伦敦的赛马场让一头成年巨象从一座游泳池上方的舞台消失。

他不久之后开始尝试脱逃术的表演。1899年当哈利·胡迪尼遇到了马戏团老板马丁·贝克时,才终于在事业上有了“重大突破”。马丁对胡迪尼表演的手铐戏法大为赞赏,于是建议他继续专注于脱逃术的表演并且安排他在奥芬(Orpheum)杂耍剧院巡回表演。几个月里,他不断出现在许多国内顶级杂耍剧院的舞台上。1900年,胡迪尼更巡回欧洲各地表演。直在1904年返国时,他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整个1900年代和1910年代,胡迪尼在美国的表演经常都是非常成功的。他将自己从手铐、铁链、绳索和约束衣中解脱出来,而且通常在被绳索吊著或困在水中时表演,有时也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表演。1913年他推出了堪称他最著名的戏法“中国水牢(Chinese Water Torture Cell)。他会被倒吊在一座由玻璃和钢铁制成的密闭箱子里,而且箱子中的水不停的被灌满直到溢出为止。

在1920年代所出版的书里,他曾解释了一些他戏法的奥秘。大部分的锁或手铐利用巧劲都可以轻易解开,某些则需要利用鞋带的辅助。另外还有些时候,他会偷偷夹带着解锁的工具或者钥匙,把小钥匙反刍出来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他能从一个看似牢固的牛奶罐里脱逃出则完全是因为从罐子里面可以轻易的把颈部和罐身分离开来。当被绳索或约束衣紧紧困绑住的时候,为了整取扭动的空间,他先扩张肩膀和胸部,并把手臂向外撑开,然后让他的肩膀脱臼。原本他都隐藏在帘幕后方表演约束衣脱逃术,然后只有在脱困的时候才现身,但胡迪尼发现观众更能享受他在帘幕前表演时的整个挣脱过程。在许多场合里,他甚至会把自己倒吊在屋顶上来表演约束衣脱逃术,以增加悬疑效果。

胡迪尼的整套戏法,包括脱逃术,虽然都是相当困难的,但也曾被安排在不同的巡回表演中,由他的兄弟,席奥·怀兹(Theo Weiss)(怀兹家族的“破折号”),利用“哈顿”(Hardeen)这个艺名所演出。而两者主要的不同点在于约束衣脱逃术:胡迪尼能够让两个肩膀都脱臼,但是哈顿则只能让一个肩膀脱臼。

胡迪尼于1926年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死于因盲肠破裂而引起的腹膜炎,享年52岁。在两个星期以前,胡迪尼曾经接受了一位来自麦基尔大学的拳击学生J Gordon Whitehead针对下腹部的打击。长久以来胡迪尼的表演之一便是邀请一位观众上台打击他的下腹部,但是在那一次的表演当中,他在没有充分的准备之下被打了好几拳,而且之后还必须躺在沙发上。大多数的人认为是盲肠炎导致了他的死亡而非下腹部的打击。不过因为打击所带来的疼痛确实有可能遮蔽了盲肠炎的疼痛,进而导致延迟就医。

胡迪尼的丧礼在同年的11月4日于纽约举行,到场参与的哀悼者超过了两千位。他被埋葬在纽约皇后区的Machpelah墓园,墓碑上雕刻了“美国魔术师协会”的荣誉徽章。该协会直到今日都还会在他的忌日到他的墓地举办“破裂的魔术棒”(Broken Wand)仪式。

事隔81年(2007年)胡迪尼的侄孙哈汀希望挖出他的遗体,由一批顶尖的刑事调查专家验尸,以确定他是否因拆穿一些所谓通灵人的谎言而遭到忌恨,被人家下毒害死。 当时并未进行验尸,而1926年11月20日发出死亡证明时,胡迪尼的遗体已经由火车从底特律运到纽约曼哈顿的中央车站,并安葬在皇后区,此事可能涉及任何阴谋的证据也随之埋进土里。 几天后,一家报纸刊出标题为“胡迪尼是否受到谋害?”的报道。新出版的传记“胡迪尼的秘密生活”再度提出这个问题,使哈汀和其他人相信胡迪尼确有可能被毒死。 胡迪尼如果确实遭到杀害,嫌疑最大的可能是一批所谓的通灵人,因为他生前最后几年,一直在舞台表演努力揭穿他们的降神骗术。 福尔摩斯作者柯南道尔也崇信通灵,而胡迪尼的传记中提到柯南道尔1924年11月写了一封信,宣称胡迪尼“将罪有应得,很快就会遭到报应”。 两年后,胡迪尼在53岁生日前去世。传记中指出,通灵界在这方面的手法通常是下毒,而且可能是用砒霜。

(Harry Houdini)

哈里·胡迪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魔术师,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逃逸艺术家。他还是本世纪最为著名的揭穿所谓魔鬼传说的大师。在长期的表演生涯中,他将法国著名魔术师,"世界脱铐和越狱大师"罗伯特· 胡迪尼的姓作为自己的艺名。后来,他将魔术知识用来揭穿那些所谓"具有X光射线功能的斯潘尼亚","埃及神秘人"等所谓特异功能的秘密。胡迪尼向媒体挑战,在实验的条件下进行表演并说明产生这些真正的物理现象的原因。如果能够说明这一切,就可以获得《科学的美国人》刊物设置的1万美金。他在该领域中的贡献,包括他的书籍《精神、神秘奇迹和方法中的魔术家》导致了他与精神论崇拜者亚瑟·克南·多勒爵士之间友谊的决裂。1926年,胡迪尼突然去世,他的妻子贝丝试图通过灵媒将胡迪尼的灵魂与事先准备好的信件联接起来。10年后,贝丝将她在胡迪尼画像前摆放的"永垂不朽之光"熄灭,下结论说,"胡迪尼没有来。我认为他是不会来的。"胡迪尼的生平在许多**、书籍和他生前做过表演的地方都有描述。胡迪尼的传奇故事得到永久流传。

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Thomas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魔山》。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一度为帝国主义参战辩护,但30年代即大力反对法西斯主义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

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影响。代表作是被誉为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被看作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

中文名:托马斯·曼

外文名:ThomasMann

国籍:德国

出生地:德国吕贝克

出生日期:1875年6月6日

逝世日期:1955年8月12日

职业:小说家和散文家

主要成就: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

生平简介

早年

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市吕贝克,他的父亲是经营谷物的巨商,母亲出生于巴西,有葡萄牙血统。托马斯曼是五个孩子中的老二,长他四岁的亨利希·曼后来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作为成功的商人,托马斯曼的父亲作风实际,在吕贝克很有影响;而他从母亲那里则得到音乐、文学和艺术的熏陶。父亲的实用主义与母亲的艺术气质所代表的二元性,成为托马斯·曼后来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

青少年时代的托马斯·曼并非是一个缺乏天赋的孩子,但他对于学校的课程表现地毫无兴趣。他更愿意致力于发展其由来已久的对于写作的爱好,并以散文随笔和作文的形式参与其与他人共同编辑出版的杂志《春天风暴》。在一封保存下来的1889年的信中,当时只有14岁的托马斯·曼在信的末尾属名“托马斯·曼,抒情戏剧诗人”。这反映了托马斯·曼对于自己将来当作家这件事是很认真的。

托马斯·曼的父亲于1891年在41岁的年龄上早逝后,孩子们被指定了一位监护人。这位监护人认为,托马斯·曼离开学校后应该选择一个正当的职业。托马斯·曼顺从了这一意愿,并且在此之后任职于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在办公桌前的工作对于托马斯·曼来说极其无聊和不具挑战。

1892年,托马斯·曼的母亲迁往慕尼黑。托马斯曼则留在吕贝克完成大学预科学校的学业。他把大部分精力转向了文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毕业时只得到了一个中等文凭。

1893年,托马斯·曼离开吕贝克前往慕尼黑。1895年,托马斯·曼放弃了在火灾保险公司的工作。

1894-1896年间,他参加了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历史、艺术和文学课程。最初,他心里想着的是选择从事记者这一职业。中学时期的毫无目标,依然在他大学学习期间延续。

文学创作

当1896年托马斯·曼年满21岁时成年时,他有资格从父亲所遗留下来的财产中获得每个月160到180马克的零花钱。这样,他就有了足够的收入。托马斯·曼决定从那些被动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解脱出来,成为一名自由作家。

1897年,托马斯·曼开始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等勃洛克一家》的创作。1901年这本小说发表并立即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了托马斯·曼在德国的文学地位。

1905年,托马斯·曼同卡蒂娅普林斯·海姆结婚。尽管曼对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不是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压抑克制。他们生了六个孩子,三儿三女。除了长子克劳斯曼,长女艾丽卡·曼也是一位作家、演员和社会活动家。克劳斯·曼和艾莉卡·曼都是公开的同性恋者。

托马斯·曼1912年写成中篇小说《在威尼斯之死》搬上银幕之后,引起了国际上的注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托马斯·曼深受叔本华、尼采和瓦格纳影响,充满浪漫的民族主义思想,把战争看成是某种精神的净化、解放和希望,认为战争可以保卫德意志的民族精神。而当时斯蒂芬·茨威格、赫尔曼·黑塞、施尼茨勒和罗曼·罗兰都是反战的。托马斯·曼的哥哥也反战,为此两兄弟几乎绝交了。战争的失败使托马斯·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此时他认为,“民主与人文主义是统一的,如果人们要遵循人文主义,就要学会人与人之间民主地相处。对于自己过去的反理性主义,他感到一生的“罪过、负债与责任”。

1919年,托马斯·曼被授予波恩大学哲学系的名誉博士。

辉煌时期

托马斯·曼从一个不问政治的艺术个人主义者转向社会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1922年,魏玛共和国外交部长瓦尔特·拉特瑙被年轻民族主义分子杀害,这个事件使他站出来公开表态支持共和与民主,并发表演讲谴责“感伤蒙昧主义从事的恐怖活动”,指出“未来的思想是人性、博爱”,不同文化的融合是可能的。他称自己的政治活动是想要把青年人“争取到共和国,争取到被称之为民主,以及我所说的人道主义一边来。”对此,那些“无知和没有教养”的青年公开对他表示不满,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骂他背叛了德意志。

在一次演讲中,托马斯·曼曾抨击了“种族优越”,为此惹怒了在场的纳粹党徒,迫于他们的*威,托马斯·曼不得不从后门离开大厅。1923年,托马斯·曼开始了流亡生活。起初,他在瑞士生活了五年,以后又移居美国。在美国期间,托马斯·曼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另外一种德国的面貌,在那里他发挥着比在国内更大的作用。他曾是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客,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29年,托马斯·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大选,纳粹一跃成为得票率奇高的党派。托马斯·曼一直不赞同这种煽动性的政治势力,于1930年10月17日在柏林贝多芬厅发表了被称为“德意志致词”的讲话,他质问是否“纳粹理想所要求的那种低级的,纯种的,思想单纯的,脚后跟行军中啪啪作响的,幼稚听话的,激情荡漾的真诚;这种高度的全民族的单一化在一个成熟且经验丰富的文化民族里,如德意志民族,真的可以实现。”除了托马斯·曼自己的作品不合纳粹的胃口之外,他哥哥亨利希·曼的进步言论,他妻子的犹太血统以及他子女公开的同性恋身份都足以令纳粹咬牙切齿。目睹理性知识分子日益受到排挤、迫害,目睹曾受良好教育的德国青年在大街上跟随纳粹焚烧书籍,作为德国贵族礼仪的典范,托马斯·曼开始采用了谩骂的形式。在他的私人书信中,开始频繁出现“白痴”、“流氓”、“令人厌恶的小丑”、“悲惨的可怜人”、“蒙昧主义的痴呆”、“奴隶的劣根性”这些词,他用足了全部带有侮辱性的字眼,对纳粹德国及其人民“开骂”了。他在通信中写道:“德国人民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因为他们并不热爱自由,相反认为自由是一种可以完全忽视的形式。尽管遇到残酷的幻灭,在新的恐怖的制约下,他们甚至会比在共和国的环境中,还要感觉良好和幸福。”他把这种只有国家概念,没有人的概念的现象看做是一个民族智性和道德的衰败。他甚至认为野蛮的德国已经不配称作“国家”,而应当称为“白痴野战营地”。

1935年,他与爱因斯坦一起获得了哈佛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的头衔。

1936年,托马斯·曼终于从私人书信转向公开表达:“对人类、道德及审美的无数观察让我确信,现在的德国政权对德国和世界都不会有什么好处。”同年,他被剥夺了德国国籍。同时,纳粹还剥夺了托马斯·曼于1919年被波恩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称谓。他声明不承认那个“占据在德国土地上的灭绝人性的统治政权”,当时的德国“没有思想,却又反对思想,反对所有高尚的、美好的、正派的东西,反对自由、真理和正义”。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撰文谴责法西斯对德国文化的歪曲和破坏,发表《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的著名演讲,而被迫流亡国外,于1938年移居美国,1941年托马斯·曼举家迁往PacificPalisades(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附近)。加入美国国籍一事一拖再拖,直到1944年,托马斯·曼才取得了美国国籍。

晚年

虽然他的著作在德国被查禁,他的国籍和波恩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被剥夺,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以著名的公开信表明了反法西斯的严正。流亡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并坚持创作,发表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的前三部以及《绿蒂在魏玛》(1939)等。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流亡:“这令人难以忍受。不过这更容易使我认识到在德国弥漫着荼毒。之所以容易,是因为我其实什么都没有损失。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我带着德意志文化。我与世界保持联系,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失败者。"

战后德国几家报纸推荐托马斯·曼当任第一位联邦德国的总统,他拒绝了。战后,托马斯·曼始终不肯返回德国。多年之后,托马斯·曼才愿意跟他的德国同胞重新和好。

五十年代,迈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肆虐。而二战后的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托马斯·曼最终选择于1952年返回瑞士定居。他一直在瑞士客居,但经常回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访问,在那里朗读他的作品。这期间,他的作品范围更进一步扩大。1955年7月20日托马斯.曼被确诊患了血栓。治疗没能启到效果。托马斯.曼于8月12日由于动脉硬化症在苏黎世的医院逝世,享年80岁。

人物作品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戏剧

《佛罗伦萨》(Fiorenza)

杂文

写作特点

从长篇小说处女作,到中篇佳作《死于威尼斯》,直至后期集大成之作《魔山》、《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以及《浮士德博士》,死亡和疾病都是托马斯·曼小说经常出现的主题。托马斯·曼对于此类结局的倾向性,除了世纪之交的颓废派文学的时代大背景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其深受叔本华以批判理性、宣扬悲观主义的特点的哲学体系影响。曼曾把叔本华与尼采和瓦格纳一并比喻为照亮自己思想的三颗明星,在其随笔《叔本华》中,托马斯·曼也坦言:“初读叔本华作品,那醍醐灌顶的兴奋只有少年时初识爱情、初尝性爱的快感能比较”。叔本华作为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始祖,把康德哲学体系中的物自体阐释为“意志”,而意志“本质上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意志的本质就是不可抑制的冲动和盲目的欲望,因此也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叔本华认为只有在死亡中才存在对意志的否定,或者当完全沉浸在艺术欣赏、艺术陶醉中,可以得到短暂的平静和解脱。因此,托马斯·曼笔下的疗养院,作为生命意志和意志否定,即生命和疾病(半死亡)之间的灰色混沌地带;同时也常常蔓延着艺术的氛围,遁入其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如进入黑洞般无法再返回曾经的世界。

从创作倾向上看,早年《布登勃洛克一家》无疑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自己也说过:“英国、俄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杰出的小说家、瓦格纳史诗式的舞台歌剧、福楼拜以及龚果尔兄弟的卓越技巧,对他的创作有积极的影响。托马斯·曼谦逊地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于他的时代。

托马斯·曼以后接续写成的几部小说,进一步巩固了作者的国际声望。特别是《魔山》一书,曾被许多人赞誉为杰作。它是托马斯·曼在完成《布登勃洛克一家》二十五年后写成的。他在《魔山》一书里大量的人物对话中,运用了他所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作家生动地刻画出二十世纪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紧张对立状态。文学评论家马赛尔·莱西·拉尼茨基对此书作了这样的评价:“《魔山》一书应归于德国精神和德国艺术那些为数不多的高峰的行列,这种说法曾经盛传全世界。是的,在经历了种种的曲径旁途之后,这种认识最终总算也来到了作者的故乡。”这些“迂回曲折”是当时统抬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所造成的。《魔山》嘲笑了当时一般民主主义者的高谈阔论,讽刺了马志尼门徒空泛的政治诡辩。凭着艺术家的敏感,作家对日趋猖撅的法西斯主义作了公开揭露。结果德国禁止出版托马斯·曼的书籍,威胁作家的安全,因为他在许多演讲和文章中,表现出一定的政治倾向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是托马斯·曼创作的丰收期。作家的晚年可以说是幸福的。他一直保有清晰的头脑、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对语言的敏感和观察生活的睿智。这期间,托马斯·曼写了关于老年歌德的小说《绿蒂在魏玛》从这部诗趣盎然的小说中,读者重新认识了“有时是伟大的,有时是渺小的”歌德。托马斯·曼以十年时间,完成了四部曲《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这部宏篇巨著取材于《旧约》关于约瑟夫的传说。小说借用希伯来传说痛挞了法西斯主义。1947年,托马斯·曼完成了他的后期杰作《浮士德博士》,这部饶富哲理的小说,对资产阶级文化作了全面的分析与批判。

托马斯·曼是一个魔术师—一位运用语言的艺术家。正如作家瓦尔特·延斯所说,这位语言艺术家最为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位天才作家来说,即使是最复杂的事物,也能运用语言的手段,几乎毫不费力地加以文学再现。”托马斯·曼常使用一些冷漠的、经过推敲的、表达填密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语句,这些语句还蕴含一种使人难以觉察的略寓讽刺的意味。托马斯·曼把这样一种讽刺的手法运用到现代小说中来,这对于那些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小说作者来说,也不窗是一种典范。这种讽刺手法的运用,在托马斯·曼的最后一部著作《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中,尤为鲜明易见;同样,在他的借喻性小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一书中,也是如此。托马斯·曼曾用这样一句话,对他作品中讽刺手法的运用作过解释:“发自内心深处的笑,是世上最美的享受。”作家弗里德利希·托尔贝克因此认为,托马斯·曼亦是德国文学所造就出的最伟大的幽默作家之一。

至于托马斯·曼小说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那些不寻常的,令人起敬的市民,《魔山》中的那些博学多识、侃侃而谈的疗养院住客,四卷长篇小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中的那个神秘的预言者与顽童;《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中的那个幼稚狂妄的流浪汉;《浮士德博士》中的那位浮士德式的多情善感的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他们之所以如此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迄今仍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这不能不归功于托马斯·曼的准确而又精细的观察能力。这期间,托马斯·曼笔下所塑造的那些人物,已为四十个国家的读者所熟悉。托马斯·曼1912年写成的中篇小说《在威尼斯之死》搬上银幕之后,也引起了国际上的注视。

人物评价

《布登勃洛克一家》又译作《布登勃洛克家族》。1901年,托马斯·曼的第一部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出版了。小说一经发行马上就在读者和文学评论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和共鸣。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创作的有极大影响的作品之一。28年后,就是由于这本书的创作,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托马斯·曼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曼为人争取和平与民主的事集献出了自已光辉的一生。他以六十多年如一日的勤劳创作,丰富了德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宝库。他不但是卓越的天才作家,而且是和一切黑暗势力作不倦争斗的人道主义者和百折不撩的和平战士。

1975年,德国某电台访问多位作家,征询他们对托马斯·曼的意见,回复多数是否定性的。一位女作家说,托马斯·曼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但他将这些经历干干净净地排除在了作品之外。这种说法,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诚然,托马斯·曼的小说作品没直接写到世界大战,但是——不知道这位女作家是无知还是无视——你能说《马里奥和魔术师》、《绿蒂在魏玛》不是对大战期间德国社会政治领域云谲波诡的反映吗?小说之外,托马斯·曼的文论作品对法西斯主义的直接批判还少吗?莫非这些作品,就不算作品?此一问题,美国批评家雷纳·韦勒克有一个不错的总结:“托马斯·曼可以充当反映文学批评与政治动乱互为依存现象的一位代表人物。”

后世纪念

托马斯·曼去世50周年,德国总统科勒主持仪式纪念会,隆重纪念《魔山》的作者、伟大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去世50周年。

据报道,纪念仪式在托马斯·曼的家乡吕贝克市圣玛丽教堂举行,约有800位来宾出席。科勒在致辞中说:“在托马斯·曼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德国文化的众多精义,亦可看到,无论今日,还是过去,通向邪恶与毁灭的道路总是敞开着的。”

在作家诞辰100周年之际,学者探讨了为何托马斯·曼没有弟子的问题。文学家彼得·帕斯(PeterPutz)撰文《托马斯·曼对于当代德国文学的影响》一针见血地指出:托马斯·曼的影响“不在于传习而是对立”。由于无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所以只能是反对他。文学评论家马塞尔·拉尼奇(MarcelReich-Ranicki)总结说:“不少作家称,没人对他们来说要比《魔山》的作者更无关紧要了--但他们又愤怒又大概也很妒嫉,是用着颤抖的声音这样说的。”

人物思想

托马斯·曼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一切法西斯化,不管是他的祖国的,或是任何共它国家的。他痛恨美国的法西斯化,也反对美帝国主义者举备反苏战争。亨利希·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流亡时所作的回忆录《观察一个时代》中,以“我的兄弟”为标题这样一段话:“当我的兄弟前往美国的时候,他直截了当地说:’我到哪里,哪里就有德国文化。”,这句活表面上好像有点夸大,但实际上就是表示这位作家对美国法西斯文化的视蔑和痛恨。他认为真正代表德国文化的,不是德国的那一帮法西斯暴徒,而是像他自己一样的追求进步的作家们。

托马斯·曼始终是为争取世界和平和德国统一而努力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半期,他替对英、美两国不迅速避开第二战场一点力加谴责。战后,他又以实际行动,投身于世界人民保护和平的斗争。他以尖貌有力的言辞发表文章和演说,号召大家争取德国统一和捍卫世界和平。他也在斯德哥尔摩禁用原子弹的宣言上签了名。在这个的时代中,无论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这位老作家总是挺身而出,发出巨大的正义呼声。为了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号召,他以八十岁的高龄再度回到祖国,参加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纪念大会。民主德国作家和人民对他表示热烈的欢迎,一致把他当作和平和统一德国的旗帜。德团作家协会主席约翰尼斯·具希尔在欢迎会上说,托马斯·曼这次访问对连通东德与西德的文化,对德国的统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托马斯·曼还曾专门著文,对审美主义展开批判。在《从我们的体验看尼采哲学》中,他认为尼采哲学的核心是他从叔本华那里继承下来的审美主义:“尼采始终是叔本华的弟子,即使在他否定了这位大师以后很久依然如此。”他继承了叔本华的下列名言:“生活唯有作为表象,纯粹加以直观,通过艺术再现,才是一生有意义的戏剧。”即是说,生活唯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有存在的理由。”“尼采是思想史上最不折不扣、最无可救药的唯美主义者。”值得指出的是,在托马斯·曼看来,向以天才和特异著称的尼采的审美主义哲学其实带有极大的普遍性,“欧洲精神用以反叛资产阶级时代全部道德的第一个形式就是唯美主义”。但审美主义并不足以完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审美世界观对我们义不容辞要解决的问题一筹莫展。”在托马斯·曼看来,人们恰恰应该摒弃“十足的唯美主义”,转而追求真理、自由、正义等“普普通通的概念和理想”。面对近代以来声势浩大的审美主义思潮,托马斯·曼堪称最早的批判者。其后,无论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通过《奥德修纪》中塞壬的故事对审美主义的悖论性后果所做的揭示,抑或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对诗人雅罗米尔的批判,都可以在托马斯·曼这里找到精神的源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131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