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艾青是中国现代诗代表诗人之一的说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据:
1 艾青的创作生涯太过短暂,仅有3年时间,诗作数量有限,无法与其他现代诗人如郭沫若、郁达夫等相比,难以被视为现代诗的代表。代表性诗人应有较长期的创作与较丰富的作品。
2 艾青的诗作主要集中在五四运动时期,它们虽然反映了当时的革新思想,但文学成就相对有限,不足以代表整个现代诗的发展历程。现代诗演变近百年,代表诗人应有跨时期的重要影响力。
3 艾青的诗风格与语言特征比较单一,大多属于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而现代诗的风格是多样的,还包括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艾青的创作难以涵盖现代诗的各个流派,不足以代表现代诗的全部面貌。
4 艾青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继承和发展并不突出,他的诗主要受西方影响,这使他作品中的民族特色不强,而代表性诗人应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注重本民族传统的继承与革新。
5 艾青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虽然较高,但并不及其他现代诗人如茅盾、胡适、沈从文等,他的代表意义还不如郭沫若、郁达夫那样深远。代表性诗人的影响应更加广泛和持久。
综上,尽管艾青是五四时期重要的诗人,对现代诗产生过一定影响,但考虑到他诗歌生涯的短暂,作品的限制,风格的单一,以及影响的局限,还不足以令其成为中国现代诗真正的代表性诗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与探讨。
原文: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赏析:单就自面看,格调挺清新全诗大意是:在春天开的那些大紫大红的花朵经过了一个春天都凋零化做尘埃了,在布谷鸟的声声啼叫中夏天到来了,我行走在两边种有桑麻的道路上一直走不尽头,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之世
初夏是令我激动的。我扛着那巨型三脚架,在阳台上固定好了寻星镜,便开始了我的星际旅行。在这城垣之中,再没有比夏夜星空中更明亮的星了。我在天空中搜寻着维纳斯,调焦,忙地不亦乐乎。 说不上是繁星满天,也是星光点点,有时候月明星稀,倒令我想起“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来。初夏的夜是闷热的,热的舒心,热的畅快。这还不像仲夏时的“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等到仲夏时节,一家老少在夏夜,拿上凉席,在雨后散发出清香的草地上纳凉。倒也真有些许诗意。正如杜甫的《夏夜叹》说:“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初夏里最优美的还有夜空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星星像是浸在水里一样,而萤火虫就在这水一样的空中扶摇而上。有人抓上几只,放在瓶里,它们便发出美丽的光芒。萤火虫就代表着夏天,即使是初夏。 夏日的午后是闷热的。坐在篮球场边的长凳上,我的心早已飞奔在森林之中。初夏的墨绿的大森林中,凉意弥漫开来。日光和谐地,静谧地从枝头泄下,暖暖地洒在肩头。碧蓝的天空像玛格丽特的水晶球一样,闭上眼睛,初夏的微风拂过耳朵,会把头发凌乱地吹在脸上。绿叶婆娑,初夏的风缠绕着参天古木的躯干,我便和风一起低语,走向更遥远的仲夏。而面前的,便是球场上飞奔的身影。 初夏总是和海洋联想在一起的。最初的印象是伫立于海岸上,带着一分活力与热情,伸开手去感觉穿过指间的海风。背景是淡淡的色调,嬉戏的人们的身影变得模糊。瞬间的泪眼朦胧,宛如凌空的女神撒下的花朵… …这是初夏的曼妙的日光海岸。 我靠着榕树坐下,听着悠扬的乐曲,品着一杯淡淡的香茗,寻找我的初夏绝句。风促然吹过,引得花儿飘零,那如绯红的轻云般灿烂的花瓣就这样在初夏时节,芬飞。
《艾青诗选》作为八升九同学的必读名著,或许会让同学们感到头痛,到底应该如何读年代久远的诗?
螺蛳君认为,读诗至少要做到三点: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2品味诗歌独特的语言,把握语言的美感;
3把握诗歌的意象,读懂隐喻。
做到这三点,要读懂一首诗,其实并不难,现在就跟着螺蛳君来品读《艾青诗选》吧。
一、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艾青(1910~1996)
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建国后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二、太阳、土地和爱国主义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据统计,艾青首诗中,借土地来激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且这类诗多是大篇幅的制作,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吹号者》等。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
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如他的《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用真实而朴素的诗句,说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艾青是一个深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的人,这种来自土地耕植者的忧郁又强化了艾青对土地怀有永恒的忧患感。在此后的诗中,他关注的始终是和土地合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复活的土地》写出了土地--农民的复活;《春雨》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和解放。
通过这种描绘,艾青的诗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和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士兵的生活和斗争。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艾青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和理想世界的呼唤者,他曾经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艾青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和火焰,这是艾青的"永恒主题"。如他写的光明颂《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
三、忧郁的诗绪
“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忧郁”。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道:“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旷野》中写道:“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等。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这一时期诗美风格的集中。他忧郁的诗情里积淀了早期生命历程的坎坷与不幸,也是发自内心他置身于黑暗大地上的痛苦的生命情怀:
幼年时缺父母亲情的冷漠凄清,少年时飘泊异乡的辛酸孤苦,三年囚徒生涯的悲愤伤感,以及人世间的苦难不平、对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深思忧虑……
这一切自然而然地流注在他血泪凝成的字里行间,形成他许多诗歌沉郁的底色。在这首带有自叙叙传记性质的长诗中,艾青用丰厚的感情,朴实的口语,大量的排比,细腻的笔触,形象的语言,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
四、重要篇章
1《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集中展现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艾青因未能见大堰河最后一面而感到内疚悲痛,同时也对她及旧中国母亲受尽人间凌辱的悲苦命运表达出愤懑与不平,唱出了一支流着母亲血泪的歌。
2《太阳》
整首诗气势恢宏和磅礴,“太阳向我滚来”和“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中的“滚”和“撕”更是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这首诗可说是以象征手法表现的浪漫主义诗歌,太阳便是其中的象征,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又多么艰难,太阳以它决然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指明了历史不可阻挡的步伐,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是一首充分体现艾青早期感情基调的诗,他以一种急切忧虑的心绪,冷竣而真实的笔触,把当时的社会现实传达了出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是整首诗的主旋律,以一种激荡的气势让读者瞬间置身其中,身内身外顿时落满了厚重的雪,同时也是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强烈呐喊。
这是一个满怀正义和激愤之情的诗人所唱出的一支深沉昂扬的歌,其中充满悲愤力量的诗句,有力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了感情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鼓舞!
4《火把》
《火把》是艾青最有影响力的一篇叙事性长诗,整首诗篇采用口语和对话的方式,用梵高那样粗犷而灼烈的浓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真实的历史图景。
艾青首次在诗中刻了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物:唐尼和李茵,通过对她们在一次火炬游行中不同的表现和心理状态,以及唐尼最后的转变,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5《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一个黑人姑娘在唱歌》,是艾青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停留期间写下的优秀诗篇之一,描述了一个黑人姑娘为别人看管孩子,边抱着孩子边唱催眠歌的情景。
在这首诗里,诗人塑造了一位美丽、善良、温柔、勤劳而又带有哀怨的黑人姑娘形象,并通过孩子和姑娘两个形象的强烈反差表达了对黑人姑娘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对这不公道世界的批判和控诉,特别是对不人道的种族歧视进行了揭露和谴责。
五、重点人物分析
1大堰河
大堰河是位童养媳,她卑微得没有姓名,没有人生自由,只靠出卖乳汁和汗水为生。她对艾青极其疼爱,她勤劳宽厚、仁慈无私,不向艰难的生活低头,但丑恶的旧社会让她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麻木不仁。
2唐尼
唐尼的哥哥五年前为革命斗争而献身,在抗战初期,唐尼表现得很激烈,但是,渐渐地她在平庸的生活中消沉起来,沉溺在个人的恋情中。恋爱后的唐尼显得有些软弱,她渴求爱情,渴求友谊,她需要别人三番五次的邀请和催促,才能稍微坚定自己的革命之心。但在参加火炬游行后,她逐渐清醒过来,终于认识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个人的悲欢荣辱都算不了什么,只有民主和革命才是热血青年最终的目标。
3李茵
李茵相对唐尼来说更加坚强,乐观,懂得苦中作乐。虽然她曾被一个军官玩弄抛弃,受尽了旁人的妒忌和嘲笑,吃遍了苦头,但她却没有自甘堕落,而是独自从沦陷的家乡跑出来,与时俱进,发愤图强,热切地投身于革命。
4黑人姑娘
这位黑人姑娘长得十分美丽,她善良、温柔、勤劳而又带着些哀怨。在世界不公和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她的生活很悲惨,但为了生活,她依然要为小主人唱着欢快的催眠曲,让人忍不住关注和同情。
六、直击考点
1、(2019·仪征市三中初三月考)
下列对于《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C.《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
D.绘画出生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有误。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这也是他的成名作。故选A。
2、(2019·湖南初三期中)
下列关于《艾青诗选》内容或文学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C.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为诗人赢得了“太阳与火把”的歌手的称号。
D.1978年,诗人“归来”后的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诗中有画”一直是艾青诗歌的一大特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选项“原名蒋海澄”错。故选B。
3、(2019·嵊州市崇仁镇中学初三月考)
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向礁石“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浪,象征着迫害他人的人;而伤痕累累,却依然挺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则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A项“高傲自负”有误,故选A。
以上插图均来自螺蛳名著视频课件
沙
--艾青
太阳照着一片白沙
沙上印着我们的脚迹
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
江水在风里激荡
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
但呼声被风飘走了
赏析
这是一首很耐人寻味的小诗,生活的情趣流溢于字句的行间。它的精美使我们热爱。由此,也使我们感觉到,诗人对于大自然,哪怕是大自然中的小场景,也怀着怎样的热爱之情啊,诗人对于生活,是多么痴情啊。这种风格的小诗,并不是轻飘的,也不是为美而美。它是诗人另一种生活的体验,是这种生活体验的诗化、艺术化。不错,艾青受到过法国后期浪漫主义诗歌和后期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但是艾青与西方象征派的追求不同,他极力摒弃西方象征派单纯追求“自我”的幻觉,只注意表象的效果上。他在注意吸引西方象征派一些有益的表现手段的同时,更注意把这些手段用于对于生活体验的表现上。就是《沙》这样的小品,也决不是海市蜃楼的幻影,也不是空中楼阁的飘渺,而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
《沙》这首诗,与《树》、《旷野》等,都是写于湖南新宁。不能说,在这同一个时期,诗人写了《树》、《旷野》等凝重的作品,就不该再写《沙》这样的作品。也不能说,写了《沙》这样的作品,诗人离民族存亡的大局就远了。在创作上,就是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诗人也应该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不能够要求诗人只唱一个调子的歌。也不能说,有了《树》、《旷野》等这样的诗,《沙》这样的诗就不足道了。
艾青诗选中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明确无误地表白诗人对于伟大时代的服从与献身的生命之歌、心灵之歌。
正是这个如同“带着暴风雨似的狂啸隆隆滚辗而来”的时代,把诗人推到“不平的道路上”和“时间的深沟里”,使艾青体验了人生的痛苦,使他更理解了太阳、土地、战争和人,更领悟了赞扬与毁谤、怨恨与打击、“黑夜似的仇恨”与“闪耀的幸福”。同样是这个时代,又使诗人的精神从痛苦与沉默中觉醒过来和升腾起来,“带着一个生命所能发挥的热情”,敢于面对“比一千个屠场更残酷的景象”,甘愿为时代奉献出全身心,“交付给它从我的肉体直到我的灵魂”,而排拒那种贵族式的自我安慰、满足或欺骗。应该说,这种强烈的主体情绪正是得之于那个时代。诗表现了自我,却同时又表现了自我对时代的深刻感受。也就是说,诗人身外那个巨大、庞杂的客观存在物——时代,一旦进入诗,是经过艾青主体情感的同化了的。这种“同化”,是指现实生活在诗人主体熔炉中产生了诗性的变形、变质与变态。时代在他心中,“变形”为“在天边带着沉重的轰响”的列车;时间在他笔端,“变质”为可以容纳赞扬、毁谤、荣辱、怨恨与打击的深谷;强者在他的情感世界里,“变态”为主体体验过的渴望“让它(时代)的脚像马蹄一样踩过我的胸膛”的信徒。无论是“闪光的东西”或“阴沉的注视”,都成为时代的赐予和见证。显然,《时代》有异于那类直着脖颈喊叫的浮泛的颂歌,诗人是以全部主体的深挚情感在拥抱自我、拥抱时代,建立起一种个人与时代之间血肉式的联系。
也正因为如此,《时代》一诗由于从浮泛的颂辞进入情感的深层,作品所映现的诗人的肉体与灵魂不是轻飘飘的,而是沉甸甸的。诗所呈示的痛苦是智慧的痛苦,所表达的渴望是心灵的渴望。这种痛苦与渴望之所以美,正是人的真实灵魂的一种时代的投影与折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