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最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何塞·德·埃斯普龙塞达(1808-1842),其抒情诗对不平的社会表示愤恨,并对帝制和教权提出抗议。他还写了诗剧《萨拉曼卡的学生》。何塞·索里利亚·伊·莫拉尔(1817-1893)也是名噪一时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戏剧家,以写作传奇叙事诗见长,题材都采自中世纪传奇故事。其诗剧《堂胡安·特诺里奥》以诗句韵律优美取胜,至今仍为深受观众欢迎的保留剧目。后期浪漫主义诗人古斯塔沃·阿道弗·贝克尔(1836-1870)和罗萨莉亚·德·卡斯特罗(1837-1885),发展了前一辈浪漫主义诗人的风格,使之更加优美,更加纯净。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1]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简称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 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巴勃鲁·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一位美国/英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其作品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1948年,60岁的艾略特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在英国伦敦出生-1824年4月19日在希腊逝世),英国诗人;作家,世袭爵位,人称拜伦勋爵Lord Byron,引领风骚的浪漫主义文学泰斗,又译摆伦。其代表作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等。唐·璜是一部未完的作品。
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也译做贝托尔德·布莱希特,1898年2月10日 - 1956年8月14日)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戏剧家与诗人。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最伟大诗人之一,象征派诗歌先驱,现代派的奠基人,以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留名後世。
但丁·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以长诗《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埃米莉·迪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诗人。诗风凝炼,意象纷沓,比喻尖新,常置格律以至语法於不顾。生前只出版过10首诗,默默无闻,死後近70年开始得到文学界的认真关注,被现代派诗人追认为先驱。与同时代的惠特曼,一同被奉为美国最伟大诗人;其驾驭英语的能力,被认为可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出生时用名哈利·海涅(Harry heine),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作为批评家、热心于政治的新闻工作者、随笔作家、讽刺性杂文作家、论战者,他既受喜爱,又遭惧怕。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中的一员。海涅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可能是由门德尔松为之作曲的通过音乐传播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老水手吟〉(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Friedrich Schelling)为首的德国唯心论。他的「鸦片瘾」、他的个人魅力、他与华兹华斯的微妙关系,使他成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令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索里亚,位于西班牙中北部,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莱昂索里亚省的一个城镇,也是索里亚的首府。索里亚是一座建于中世纪的城市。这个城市有许多历史遗迹。如今,这座城市只有不到4万人,其中近70%是中老年人。坐落在杜埃罗海岸的索里亚,是一座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城市,因为许多诗人都留下了与索里亚有关的诗篇,这里也被称为诗人之城。这座中世纪古城很小,中心区有很多古建筑。各种中世纪建造的教堂、城堡、现代建筑并存。在这个中世纪小城,你一定要看看圣佩德罗联合大教堂、桑多明戈教堂、圣胡安修道院等一些古建筑。城市的中央大街上有许多酒吧和餐馆,是整个城市的活动中心。尤其是晚上,很多人都会来这里吃饭、喝咖啡、品酒,相当热闹。
圣胡安德杜罗修道院圣胡安德杜罗修道院
和欧洲很多中世纪的城市一样,索里亚是一个充满迷人中世纪风情的地方。精致迷你,不乏各种景点。当然,散步是最好的探索方式。西班牙几乎每个大大小小的城市都会有一个广场叫市长,意思是“大”。无论广场面积大小,都可以以市长广场为起点开始徒步探索之旅。索里亚的市长广场和这个小镇一样精致,中央有一个两只海狮的喷泉,周围是咖啡馆、小店和住宅。这座西班牙中部城市虽然温差很大,但白天却不缺温暖的阳光。不怕太阳的人坐在广场的休闲椅上面对太阳,怕太阳的人坐在树荫下聊天,悠闲自在。也许是阳光太美,这里的花也开得灿烂。住在广场附近的人们似乎喜欢花艺,紫色的牵牛花像瀑布一样从上到下洒落下来,装点着米**的外墙,成为人们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周末,这个市长广场会有一些特色市场。秋天和冬天是该地区蘑菇松露的收获季节,因此可爱的蘑菇市集应运而生。老建筑静心,感受古典之美。从市长广场开始,你可以在索里亚找到各种古老的建筑。据史料记载,早在10世纪,杜罗河就是西班牙人抵御摩尔人北方入侵的重要防线,索里亚就是这条防线上的要塞。此后,西班牙中部的这座城市建起了许多古老的教堂和建筑,市中心的几条街道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的特色。
里奥杜罗
桑多明戈教堂是一座非常显眼的教堂,位于广场外的街道上。据说这座教堂被认为是西班牙12世纪最和谐的建筑。这座罗马式建筑以其美丽的玫瑰窗和雕刻精美的门廊而闻名。由四个圆顶组成的门廊被称为石头圣经,因为上面的石雕刻有许多关于圣经的故事,包括对耶稣生平的详细描述。
桑多明戈教堂
继续往前走,很难忽略矗立在街道上的宏伟的迦马拉伯爵宫殿。这是索里亚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省议会大厦前的守护神雕塑也让人觉得十分传神。就在议会宫的对面,还有另一座著名的圣胡安教堂,它展现了罗马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的外观和简洁的内部结构相映成趣。就这么走着,似乎时间的流逝是对的。诗人之城遇见美丽的爱情在西班牙,索里亚被誉为诗人之城。许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关于索利亚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东尼奥马查多,他是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许多人将他与英国诗人叶芝、法国诗人瓦列里等相提并论。20世纪初,马查多去索里亚教书。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诗人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利奥诺,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惜,这样的快乐时光太短暂了。莱昂诺尔的早逝让马查多痛苦不堪。他离开了索利亚,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有再结婚。然而,这段奇妙的爱情改变了马查多的写作风格,并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作为抒情诗人的地位,以至于诗人在信中写道,他对索里亚的爱是如此之深。走在索里亚城,你会经常发现与安东尼奥有关的标记。比如马查多心爱的妻子莱昂诺尔的雕像,矗立在他们举行婚礼的圣玛丽亚教堂门口,见证了马查多的欢乐与悲伤。在桑多明戈教堂附近,有站在石碑上的诗人的卡通头像,有坐在椅子上的诗人的铜像,都有当年诗人的足迹。驴友觉得被那种不在乎的气质迷住了。索利亚是一个安静的小镇。一条主要街道两旁是餐馆和精品店,连接着两个广场。我喜欢从这里散落的窄巷,总能找到有意思的店铺或者老建筑。或者清晨和傍晚在公园散步,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香。或许相对而言,索里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热点,而是一个能让人们更多感受卡尔奥诺雷和慢生活的地方。城市里有很多老年人,无论是老教师还是老太太都穿着优雅,许多老夫妇手拉着手散步,这表明他们正在享受这个城市的生活。的确,这就是索利亚的魅力所在,那种闲适与世隔绝的气质,是渴望逃离喧嚣都市的人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加油站信息签证:可以在西班牙驻广州领事馆办理西班牙申根签证。如今西班牙签证的签发速度已经大大提高。如果材料齐全,一般2~3个工作日就可以出。交通:可乘坐土耳其航空公司航班从广州到土耳其,耗时11个多小时,再转机到马德里,耗时约45小时。到达马德里后,可以坐火车去索里亚,大概需要3个小时。食物:索里亚的餐厅集中在中心广场,多为简单的酒吧,提供塔帕、面包、咖啡等。在西班牙餐馆吃饭时,你通常要付额外的小费。小费的多少由顾客自己决定,一般建议为消费的5%~10%。住宿:在索里亚市区可以找到很多宾馆和酒店。阿方索八世酒店是这个城市最好的酒店之一,平均每晚500多人民币。
文/记者陈薇薇
拜伦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了理想而战斗的勇士,积极的投身于革命事业,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诗人拜伦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人拜伦的简介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诗人拜伦的生平简介
剑桥大学毕业。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 Harold's Pilgrimage,1809—1818)。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Don Juan,1818—1823)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方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在旅途中,他开始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其他诗篇,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不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一位安娜·密尔班克**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宥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象《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
诗人拜伦的主要作品
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且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他未完成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的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第2部诗集《闲暇的时刻》(Hours of Idleness,1807)出版后受到《爱丁堡评论》(Edinburgh Review)杂志的攻击,诗人乃答之以《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1809)一诗,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才华和讽刺的锋芒。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拜伦因私生活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斥,愤而移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写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3、4两章(1816、1818年)。这部抒情叙事长诗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拜伦还写了一系列长篇叙事诗,如《异教徒》(The Giaour,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1813)、《海盗》(1814)、《柯林斯之围》(The Siege of Corinth,1816)和7部诗剧,如《曼弗雷德》(Manfred,1817)、《该隐》(Cain,1821),以及许多抒情诗和讽刺诗,如《审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ement,1822)。
1823年初,希腊抗土斗争高涨,拜伦放下正在写作的《唐璜》(Don Juan,1818—1823),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志士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军中。他的诗歌在欧洲和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