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座男生最喜欢娶什么样的女生

水瓶座男生最喜欢娶什么样的女生,第1张

水瓶男的婚姻观

水瓶座男性在25、35岁左右有结婚的冲动和欲望。如果是学生时代谈恋爱,可能会在24岁到27岁成家。40岁以后,水瓶男的兴趣会转移,成家的意愿会下降。

水瓶男最想娶回家的老婆

独立坚强的女人最好嫁。

虽然男性普遍喜欢天真无邪的少女型女性来照顾和保护自己,但“不走寻常路”的水瓶座男性更喜欢独立坚强的类型。因为非常重视夫妻双方自由的水瓶座男人,不仅希望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也希望妻子有自己的交际圈和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粘在自己身边。

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女孩

水瓶座男生对另一半会采用高标准,除非对方家庭背景好,可以促使他为对方放弃整片森林,因为他认为家庭背景好的女生气质会好,将来下一代基因也会好。

男水瓶伤老婆指数:75%

水瓶座对伴侣总是很挑剔,所以找个老婆不容易,所以水瓶座总是晚婚。但是,一旦遇到真正爱的人,水瓶座会对此异常热情,所以水瓶座也很爱自己的妻子。水瓶座男生非常注重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总是很努力的为老婆赚钱。

水瓶的男人浪漫指数:

水瓶绝对是浪漫的代名词,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是12男星座中最浪漫的,没有之一。来自火星的水瓶座男人通常看似对感情漫不经心,但他是那种会彻夜不眠给伴侣发DIY相册的人,会专心致志为爱人开发食谱、煲汤的人,偶尔会心血来潮飞到其他伴侣身边去看他们的人。他总是带来惊喜,而且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重复。所以,做水瓶座男人的情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要他真的爱你,他每天都会用不同的方式给你惊喜,给你浪漫,让你成为你梦寐以求的“偶像剧”。

水瓶男最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有思想有共鸣的才女

水瓶座一直在寻找灵魂伴侣,共鸣是重点。同时,他喜欢有个性、有见解、能表达自己意见的聪明女孩。只要满足了这两点,他就不会在意什么长相,家庭背景,穿着品味等等。况且,一个自以为是,对自己没有主见的女人是最让他反感的。

水瓶男不想娶啥样的老婆

,最恐怖的守夜人!

婚姻是什么概念?想到独身其实挺好的!超级讨厌的女人在乎他。他和他共用一个空间。结婚后最好走自己的路。谁也不关心谁。只要在他有生理或者人为需求的时候给他24小时送货服务就行了!一个想和他共度余生的女人,应该趁早死了!

水瓶男在意另一半什么条件

你有一定的学历吗?

水瓶座男生是十二星座男生中内心最丰富的。他们的脑袋相当像百科全书,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内心如此丰富的水瓶座男生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认识一个不识字的山野村姑。

所以女生是否有一定的学历是水瓶座男生很重要的条件。因为高学历意味着高知识,可以和水瓶座男生有更深入的交流。

水瓶男娶老婆的标准

有气质。

男人懂得欣赏水瓶。她们看中的女人不一定漂亮,但一定要有魅力,有气质,内心丰富,品味更好。

因为水瓶座男人认为好女人不是打扮起来好看的那种,也不是身材火辣的那种。喜欢挑剔的水瓶座渴望优雅与众不同,所以希望妻子能像奢侈品一样浑身散发出一种奢华的品质。

所以如果你的心上人是水瓶座,那么你就要在着装上下功夫,选择低调但高端的品牌,完美搭配。漂亮的出门,要注意眼神和动作看起来是不是很优雅。

水瓶男对另一半的要求

保存

水瓶座是一个创新,多变,叛逆,不可预测和强烈的个人主义的标志。它喜欢新鲜刺激,更喜欢交朋友,但一般只持续三分钟。对待爱情很理性,懂得保持自我,尊重对方。就算分手了也不会执着。

姓名:屈平 别名:屈原 国籍:楚国 出生地: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出生日期: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壬子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 职业:官员,诗人 主要成就:促成楚齐联盟

创立“楚辞”文体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官职:左徒,三闾大夫 纪念日:端午节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

屈原

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现在定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张翔洲作品《屈子投江图》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据说就是因此而来的。编辑本段家族信息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楚武王熊通之子瑕被封在屈地,屈原是他的后代以地名屈为氏,即芈姓屈氏,有别于国君一族芈姓熊氏。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所以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由此可知,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出生

屈原画像

屈原的出生日期,自古以来有很多人研究,一直到解放后考古文物的出土才定为公元前340年。研究屈原生辰,主要是根据《离骚》中的两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认为"摄提"是指"摄提格",太岁在寅曰摄提,这是以岁星所当的年次而言;朱熹则以为"摄提"是星名,这个摄提星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这里以摄提星所指的月份而言。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1976年陕西临潼县出土了一件"利簋",器内有铭文4行,32字, 记述了周武王伐纣的过程。汤炳正先生在经过认真考证后认为,"利簋"铭文"岁鼎克"三字中,"岁"指岁星,古人或称"摄提",今人称为木星。"鼎"即贞,训为当。"克"与"辜"同字,为月名,十一月为辜。"岁贞克"意为岁星正当十一月晨出东方,此系指木星的会合周期而言。这样,"利簋"铭文"珷征商,唯甲子朝,岁贞克,昏夙有商"就与《史记》的"正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的记载完全吻合。"利簋"铭文"岁贞克",与《离骚》"摄提贞于孟陬"说的是同一范畴

李振凯笔下的屈原[1]

的问题,都是以岁星的运行标记年月。若按《离骚》为例,铭文可以引申为"摄提贞于仲辜";若以铭文例之,《离骚》中的"摄提贞于孟陬"也可以简化为"岁贞陬"。《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岁星恰恰出现于孟春正月的那个月、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了。这里屈原虽然没有正面记述诞生之年,但是凡夏历正月岁星晨出东方,正标志着这一年必然是后世所谓"太岁在寅"之年。这就说明了王逸以"摄提"指木星所当年次之说的正确性,而朱熹关于"摄提"是指星名的说法是片面的。[2]天文学家根据汉简《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和帛书《五星占》,计算出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正月, 木星的位置恰恰是晨出东方,即所谓摄提格之年。以此为座标,再运用木星的会合周期和恒星周期的规律,并结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楚世家》中的历史资料,可以推算出屈原的出生年月。从周显王三年,木星经过两个恒星周期即24年的运行,于楚宣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 年)正月又晨出于东方,这一年应当就是《离骚》"摄提贞于孟陬"的"摄提格"之年。又根据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战国长历"该年正月朔乙丑进行推算,这一年的正月二十六日恰恰是庚寅日。因此屈原应当是出生于公元前342年夏历正月二十六日,亦即楚宣王二十八年乙卯, 夏历正月二十六日庚寅[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日书》也称庚寅日出生的男子为贵。[2]云梦本为秦地,据学者研究,云梦秦墓墓主喜为入秦之楚国遗民,因此,《日书》名为秦简,实则反映了楚人的宗教意识,这符合屈原的自述。取名屈原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这四句是说: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屈原的生辰名字被解释为符合《史记》中所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经历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从屈原的作品中看,他做为贵族参与了楚国的巫术活动。考古文献表明,楚国上层贵族信巫成风。[2] 学者称:“将江陵楚墓竹简所载诸神和《楚辞·九歌》祭祀的神灵进行对应比较,可以发现竹简所载的神与《九歌》所描写的神都是相互配套的,各自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这进一步为人们了解屈原当年从事巫术活动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旁证材料。”[4]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流放流放背景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斡弃周鼎,宝康瓢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5]在贾谊笔下,屈原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尊显,圣贤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国之重宝周鼎被抛弃,空瓦罐被当成宝物;疲牛跛驴骖驾着马车,千里马却拉着沉重的盐车;帽子本应戴在头上,现在却垫在脚下,被汗水湿透。这就是楚国的时局。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名士苏秦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强烈反对,与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1、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3、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4、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5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李白

-李贺

-龚自珍

-屈原

-曹植

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乔治·拜伦、雪莱、约翰·济慈、瓦尔特·司各特等,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一、代表人物

1、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2、乔治·拜伦

乔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3、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4、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他的诗篇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5、瓦尔特·司各特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过副郡长,他以苏格兰为背景的诗歌十分有名。

而后逐渐转行开始写作历史小说,终于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在他死后,浪漫主义时代也随之走向结束。

二、代表作品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及音乐剧。

2、《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3、《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1812年-1828年拜伦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1812年-1828年出版。

诗中主人公恰尔德·哈罗尔德是一位高傲叛逆的拜伦式英雄,第一章叙述他在葡萄牙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和普通百姓的苦难,在西班牙见识了西班牙人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叙述在希腊、阿尔巴尼亚的游历,反应了对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思考。第三章写滑铁卢战役之后,普通人的境遇并无根本改善,传达了死亡是一种解脱的思想。

第四章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号召意大利人团结推翻奥地利的统治。贯穿全诗的是拜伦对自由的歌颂。

4、《唐璜》

《唐璜》是长篇诗体小说,作者是拜伦。

该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5、《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简称《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代表作,它表达了雪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

诗剧是雪莱移居罗马时写作的,完成于1819年。当时,欧洲神圣同盟和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以及它们对人民的残酷镇压,激起了诗人极大的愤慨。于是他利用古希腊神话的素材,创作了这一诗剧,表达自己反抗暴政的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

1、英国诗人全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表现在文学中有以下几方面体现:

⑴首先是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

⑵其次是对高级动物的喜爱和对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

⑶第三是明显的个人独立性,作家们都很有点个人癖性。

⑷第四是讲求实际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与追求正义的强烈意愿。

2、英国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又有着各自的一些特点:

⑴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

⑵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坚持启蒙思想,表现出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进步思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2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