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独奏花香醉了谁唱的

二胡独奏花香醉了谁唱的,第1张

《花香醉了谁》是一首著名的二胡独奏曲,由著名的中国音乐家、作曲家郭兰英作曲。这首曲子被广泛地演奏和传唱,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但是,关于《花香醉了谁》的歌词和歌唱者的信息并不是很清楚。事实上,这首曲子最初并没有歌词,只是一首纯音乐作品。后来,一些歌唱家根据这首曲子自己添加了歌词并演唱,使这首曲子更加丰富多彩。

据一些资料显示,最初把《花香醉了谁》这首曲子演唱的歌手是中国著名的女歌手邓丽君。邓丽君被誉为“亚洲天后”,她演唱的《花香醉了谁》版本非常动人,深受听众的喜爱和追捧。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歌唱家也演唱过这首曲子,比如韩红、林忆莲、李宗盛等等。

无论是哪位歌唱家演唱,都无法掩盖《花香醉了谁》这首曲子所传达出的深情和温暖。这首曲子通过二胡的悠扬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让听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中国十大二胡名曲主要有二泉映月、良宵、空山鸟语、闲居吟、病中吟、光明行、月夜、赛马、江河水、秦腔主题随想。

例:

《二泉映月》

创作背景

作者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

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

阿炳年过而立之后,他的境遇急转直下,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扩展资料

1、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创。阿炳的演奏技艺是他二胡艺术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苍劲有力、刚柔相济、感人至深,他民间音乐修养广博,演奏技巧精湛高超。

2、在演奏该曲时,他运用二胡的五个把位,并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在变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将意境展现得无比深刻,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二胡十大名曲

根据时间和作曲家的方式分类: ·1920至1930年代 刘天华: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包括:《病中吟》(1915)、《月夜》 (1918)、《空山鸟语》(1918)、《苦闷之讴》(1926)、《悲歌》( 1927) 、《良宵》(1928122)、《闲居吟》(19286)、《光明行》(1931) 、《独弦操》(19321)、《烛影摇红》(1932) 阿炳:《听松》(1939)、《二泉映月》、《寒春风曲》 ·1950年代 刘文金:二胡协奏曲《豫北叙事曲》 (1959) ·1960年代 刘文金:二胡协奏曲《三门峡畅想曲》 (1960,陈钢编曲 )、《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梁祝协奏曲》 黄海怀:《江河水》 ·1970年代 鲁日融:《迷胡调》、《秦腔主题随想曲》、《欢乐的秦川》、《采花》、《摇篮曲》、《曲江吟》 周维 :《葡萄熟了》 ·1980年代 刘文金 :《长城随想》 吴厚元: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 朱昌耀:《江南春色》、《苏南小曲》、《欢庆锣鼓》 陈耀星:《战马奔腾》、《陜北抒怀》 张晓峰、朱晓谷::二胡叙事曲《新婚别》 (1980) 陈刚、 何占豪:《梁山伯与祝英台》 谭盾:二胡、扬琴二重奏《双阙》 (1984) 陈能济:二胡协奏曲《明月几时有》 (1988) 何占豪 :二胡协奏曲《乱世情》、二胡协奏曲《别亦情》 杨春林:双二胡协奏曲《长恨歌》 何占豪:二胡协奏曲《莫愁女幻想曲》(1987) 阎惠昌:二胡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幻》(1987) ·1990年代 王建民:《第一二胡狂想曲》、《天山风情》 (1992)、二胡与管弦乐队《姑苏行》(1995)、二胡协奏曲《杨贵妃的故事》(1998) 高韶青:《随想曲》 谭盾:《火祭》 (1995) 严洁敏:《卡门主题随想曲》 黄安伦:二胡与交响乐《敦煌古谱四首》 (1997) 瞿春:《霓裳曲》 (浙江民间乐曲) 吴华:二胡及革胡双协奏曲 《天仙配幻想曲》 (1995) 黄晓飞:二胡协奏曲《爱河之春》(1997)、二胡协奏曲《长恨歌》、二胡协奏曲《母亲》、二胡与钢琴《怀念》、二胡协奏曲《六月雪》 关铭:《蓝花花叙事曲》 金夏载:《春江水暖》 庐亮辉:《疆风舞韵》 顾冠仁:二胡协奏曲《夜月》 许可:二胡与钢琴《风韵》(1991)、二胡与钢琴《思念》(1993)、《摇篮曲》(1996) 王燕樵 :二胡与管弦乐队《百鸟朝凤》(1990) 陈怡:二胡与弦乐队《胡琴组曲》(1998) 外山雄三:二胡与管弦乐队《桥》(1998) 松尾佑孝:胡琴协奏曲《天风爱舞和庵》(1998)、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 作曲:梁云江 ·2000年代 刘文金:《二胡套曲——如来梦》 (2002)、二胡与琵琶与乐队《火—彩衣姑娘》( 刘文金曲,二胡:王颖 琵琶:邓乐 刘学轩)、《第二二胡协奏曲》、《二胡协奏曲》、《山林之秋》二胡与丝竹室内乐团、《二》低音二胡与南管团、《港都、春花、夜雨》给二胡与民族室内乐 贾鹏芳:《睡莲》(2002) 关乃忠:《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 陆橒:《西秦王爷》 (2003) 莫凡:胡琴协奏曲《京风》 谭盾:胡琴协奏曲《卧虎藏龙》 (2003) 王建民:《第三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 杨青:《秋之韵》 王之辉、景建树:《黄水韵》 王曙亮、梁奇:《剪窗花》 许可:《大莫敦煌》(2004)、《黄沙古道》(2004) 杨勇:二胡与大提琴二重奏《河曲》(2001) 蔡东铧:二胡协奏曲《浮徒》(2007)、二胡与乐队《幽满庭》(2007)、(二胡、中阮、扬琴、打击乐)《三生石》(2007) 朱毅:二胡与管弦乐队《西域风情》(2004) 王燕樵:二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阿吐什的朝晨》(2001) ·改编作品 《查尔达斯》(维多里奥·蒙第) 《流浪者之歌》 ( 巴布罗·萨拉萨第) 《渔舟唱晚》(关伟07年) 《中花六板》 (江南丝竹) 《罗西尼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90年编) 《浪漫曲》(鲁宾坦/93年编) 《乘著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93年编) 《夜曲》(柴可夫斯基/95年编)等。

《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除夜小唱》、《闲居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刘寿椿[1]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在乐器的制造改良上,他对于他所擅长的二胡、琵琶进行改革。他在二胡制造的材料、技术上进行改变及定制,以期达到好的音色及音量,对二胡二根弦的音准进行调整,又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现力。

天华先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两个字。”可以说我们今天在二胡艺术上所取得的任何进步与成就,都是踩在天华先生巨人的肩膀上,才有所收获的。

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分别是:1、歌舞引:《歌舞引》是刘天华于1925年系观意大利歌剧表演引起的灵感而创作的第一首二胡曲。乐曲充满了歌舞情调,表现了轻歌曼舞的场面。采用中国传统民间乐曲中常见的多段体结构,但在曲式、节奏、气氛、弹奏技巧方面又新颖别致。其速度快慢幅度变化大,节奏强弱对比强烈。2、独弦操:《独弦操》创作1932年月1月,当时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不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刘天华先生对祖国的前途忧心忡忡,为此写下了这首乐曲,并命名为《忧心曲》。因为均用内弦演奏而定名为《独弦操》,这一奏法进一步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法。3、光明行:《光明行》,公认二胡十大名曲之一,是刘天华于创作于1930年前后,发表于1932年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在二胡创作上是非常大胆的。虽然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先进因素,如在音调、转调、旋律的进行、音乐的结构及演奏技巧等方面,但整个乐曲仍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风格。4、良宵:《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之夜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该曲共分两个部分,以优美的旋律,轻松的情绪,抒发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5、闲居吟:《闲居吟》是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暑假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二胡曲中两首大曲之一,篇幅较长。该曲是一首二胡变奏曲,并首次采用了泛音的演奏手法,乐曲典雅清越,表达了作者在怡然自乐的同时,对事业的思虑及对未来的憧憬之情。6、空山鸟语:《空山鸟语》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其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7、悲歌:《悲歌》又名《处世难》,为刘天华于1927年创作。大凡悲歌之类,往往情绪压抑怨愤,音调哀愁低沉。有的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有的欲哭无泪难以名状。但此曲却非一般,它不是个人或家庭遭受什么不幸的“小悲小哀”,而是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充满关切的“大悲大愤”,是刘天华内心情感强烈表露的产物。8、苦闷之讴:《苦闷之讴》是刘天华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又名《苦中乐》。其中“讴”字是借用了楚调,蜀音,蔡讴等传统腔调的称为,作者曾对这首乐曲作解:“意为苦中作乐”。9、月夜:《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10、病中吟:《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于1915年开始构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发表。《病中吟》原名《胡适》,因与教育家、文学家胡适同名,遂改为《安适》。《安适》的意思是作者在贫困、失业的逆境中感到走投无路,就是“我讲到何处去”,但是使人误解为“安逸而舒适”,所以最后定名为《病中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21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