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时空的颁奖:刘慈欣与游戏《星球:重启》

一场跨时空的颁奖:刘慈欣与游戏《星球:重启》,第1张

12月10日,第十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宣布获奖名单,《星球:重启》荣获最佳科幻游戏创意奖。

荣获华语科幻殊荣:刘慈欣跨时空颁奖

《星球:重启》获得首个最佳科幻游戏创意奖,当虚拟人星澜从刘慈欣手中接过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奖杯,无数科幻迷与科幻作家一同见证了这一次跨时空的互动。

作为华语科幻最高奖之一,华语科幻星云奖代表着中国科幻力量的最高水准。刘慈欣,韩松,何夕,王晋康等作家都曾获得过华语星云奖,对于华语科幻来说,星云奖不但见证了十余年来华语科幻的发展,也将华语科幻的丰富想象力一直传承至今。

刘慈欣是亚洲第一个获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之于华语科幻的贡献毋庸置疑。2019年,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被改编成**,搬上荧幕,拿下中国第32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项,这是科幻迷为之振奋的一年。在这之后,华语科幻的里程碑之作——《三体》,传来即将影视化的消息,动画也已开播,华语科幻正在迎来更多的展现形式。

当科幻的载体从纸张平面,走向三维影视屏幕,再进入电子方程式构建的游戏世界中,时代和技术的演进,甚至让游戏虚拟人与刘慈欣展开跨次元的对话,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窥见,华语科幻的更多种可能。

正如大刘在颁奖词中所说——

“《星球:重启》把中国科幻从纸张和银幕上剪裁下来,编织进浩瀚的程序里,给予每个人决策星球未来命运的责任和能力,让我们得以探测到光年之外的星云中,全新的轨迹。”

2112的世界是怎样的刘慈欣与未来少女星澜的互动,让我们提前得到了答案。

2112年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在2112年,星球遭受外星入侵,危机重重的星球大陆上,四处蔓延着危险的外星异种。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重建文明家园,幸存者们付出了许多努力,而《星球:重启》的故事也由每一位幸存者共同创造。

《星球:重启》作为一款以外星入侵为背景的科幻生存游戏,承载着开发团队对科幻生存命题的不断思考和实践,旨在为各位幸存者构筑一个拥有无限生存想象的未来科幻世界。

幸存者通过搜集生存资源,制作食物与衣服,以此保证自己的基本生存。在这之上,幸存者依靠不断探索,搜集更多残存的武器零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作战武器。在未来,星球拥有多个武器厂牌:启明星重工、马丁重工、异晶动力研究中心等。不同厂牌拥有各自的独特武器属性,在幸存者面临危机时,是最好的保护伞。

保证自身安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横亘在人类面前的巨大难题,便是生活。在《星球:重启》中,幸存者可以通过搜集到的材料,搭建自己的家园。从中式建筑到赛博风庭院,家园设计由你决定。这是人们的庇护营,也是危机之中,人们最温暖的归宿。

未来是多样的,MMC工作室期望以游戏形式,给玩家带来新的视野与想象。游戏在测试时就受到海内外众多玩家认可,在东京电玩展及科隆展都受到了高度关注,展台活动热闹非凡。期待在不久的未来,《星球:重启》逐步完善游戏内容,呈现出更加真实的科幻未来世界,以此与期待游戏的各位玩家相见。

关于未来的42种想象:来自现实

有人说,科幻是人类在现有科技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展开对于未来的幻想。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不尽相同,构建一个未来科幻世界也并非轻易之事。为构建更真实,更庞大丰富的科幻世界,在颁奖典礼上,《星球:重启》官宣了长线共创合作计划:关于未来的42种想象。

关于未来的42种想象,这一计划虽然是首次正式对外公布,但MMC工作室已经广邀各个领域的顶级大师与机构,以更开放的合作方式,参与进《星球:重启》的未来设计之中。

今年10月发布的世界观PV预告中,提前公布了韩松、何夕、王晋康、陈楸帆、江波、刘洋六位中国知名科幻作家,将原创科幻小说改编成游戏原创剧情,以丰富游戏科幻世界观。

除了上述科幻作家外,MMC工作室还与高达设计师河森正治合作,深度参与游戏内的机甲设计;与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马岩松合作,打造游戏内的未来建筑;与《银翼杀手2049》音乐主创本杰明·沃菲斯齐合作,为游戏原创未来主题音乐等。

与刘慈欣开展跨时空对话的数字人李星澜,则是携手NVIDIA英伟达团队,集合了AI算法的探索应用,并在NVIDIA英伟达强大的算力支持下,从独特的外貌、个性化的动作和表情、对话的内容与情绪表达,声音的感染力等多个角度去量身打造了“未来少女李星澜”的顶尖AI交互体验。

无论是作为游戏基底的世界观、还是充满幻想的未来建筑、科幻浪漫的战斗机甲,MMC工作室始终期望通过携手各个领域的顶级大师与脑洞大开热爱科幻的玩家们,一起将各种未来的奇思妙想融入游戏,一起完善更科幻、更真实、更丰富的生存体验细节。

结语

《星球:重启》团队不只是想打造一款科幻生存游戏,更是想让“科幻”落地到游戏中,让游戏成为科幻的全新载体。从世界观构造到星球建筑,从战甲设计到游戏配乐,每一个关于未来的幻想,都在让2112的世界真实而丰满。

未来也许很远,但我们都曾是仰望星空的孩子,都有过无尽的未来设想。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对《星球:重启》的认可意义重大,相信MMC工作室会用心构筑这个承载所有游戏和科幻热爱者期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体验未来的更多可能。

在三体中,章北海并不是主角,描写他的笔墨也不算太多,但他无疑是三体里最鲜明的人物,甚至没有之一。

他是一个智慧、坚毅、隐忍、心思缜密又不乏铁骨柔情的中国军人。

当一个人同时具备了这么多的优点,也许就只能用完美来形容了。

他,是一个自带干粮的面壁者,是他,凭借一己之力保存了人类火种,延续人类文明。

今天,小三就和大伙好好聊一聊章北海这个人。

一、他是一个刚刚开始就被忽略的重要角色

章北海是随着唐号航母的结束而出现的,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以为只是个一扫而过的配角。

但是随着全文的推进,这一个人物的重要性会让你有打脸的想法,而且也是一个让人看了很有感觉的角色。

当上太空军政委,增援未来,利用陨石制造子弹,在太空制造陨石灾难假象用少数几人的牺牲从而确立未来航天发动机的发展方向劫持自然选择号,逃离人类家园人类文明能继续延续下去也是有他的付出。

二、是一个具备高度责任感,与目标明确的人

在一次关于三体文明入侵的讨论会中,人类无法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他知道了自己的目标。

章北海给自己加了个比思想钢印还要坚定的目标,既使所有的亲人都以不在人世,他依然选择带着一个只有自己才能知道的目标冬眠。

谁也不知道未来的世界是如何?可能是美好,也可能比现在更加残酷但章北海义无反顾,只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

当章北海从冬眠中被人唤醒,他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会让自己质疑的人类世界!随处可见旧世纪不敢想的科技,这个世界中都有,太空中还有人类2000多艘的宇宙战舰!前来入侵地球的三体人被新人类视为土著。

劫持自然选择号面对太空军司令质的的时候,他依然那句我为我的行为负责!这不是来源于想活下去而做出的行为,而是来源于为了全人类能延续火种带来的责任。

三、神级人物

章北海是整本书里我看了最有感觉的人物之一,让人看到的都是一往无前信念力量,不可思议。

是远离狼群的那头孤狼,一个潜伏在自己人当中的卧底!(孤独的人可能不被理解)

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走向“成功”,而是走向“失败”!

没有永恒的敌人与同志,只有永恒的责任

也正因如此人类文明延续了下去。

当然,这些只是目前的猜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刘慈欣的三体绝对是科幻小说的里程碑。

它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小说,而且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三体》时,我立刻被紧凑的情节和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所吸引。

书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和“降维打击”彻底颠覆了我对宇宙和世界的理解。

《三体》一共有三本,特别是第三本《三体——死神永生》,绝对是一部大作。

它以宇宙为背景展现了整个地球和整个银河系,真正引发了灵魂深处对人性的思考。

对于那些没有看过“三体”的人,我强烈建议你去看看。

它不仅能震撼你的阅读,也能唤起你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启迪你的价值观。

刘慈欣带我们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从未用汉字创造过的宏大而合乎逻辑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地球就像大海中的一片叶子,微不足道,危机四伏。

如果你想阅读,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让我们感受刘慈欣的宏伟壮观宇宙吧~

刘慈欣,中国科幻第一人。复旦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严锋曾说:“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高到了世界级水平”。

亚洲首获“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十次荣获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终身成就奖

霍金同款“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刘慈欣的“ 硬科幻 ”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所以小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

清华理工男高晓松在刚开始看《三体》时,前三遍都没看过第40页。第四遍,他咬紧牙关从第41页开始,直到看完前100页才走进了大刘的世界。他又立刻从头开始,一口气看完了三本。他赞叹道,《三体》是近十年来最伟大的中文小说。

《三体》收获了无数的赞誉,就连奥巴马都忍不住给刘慈欣发邮件催更。但是刘慈欣却感慨:“我从来没有用文字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真正表现出来,一次都没有。你们去看我的短篇,就能看到焦虑。”

刘慈欣认为,表现科幻最好的方式不是文字,而是图像 。深奥的“硬科幻”,只有用逼真的画面才能变得一目了然。

去年,由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同名**《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高达46亿,位列国产**票房榜第三位。这部**开启了国产科幻**新纪元,也使无数人沉迷在刘慈欣塑造的星辰大海之中,掀起了全民的科幻热潮。

但是,看过原著小说的科幻迷就会发现, 书中四分之三的精彩内容,在**中并未展现 。

为了更全面的展示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今年四月,刘慈欣作品首次改编的漫画上市了。首发第一天,就刷爆了朋友圈。

**《流浪地球》制片人的推荐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是刘慈欣亲自授权 ,由中国团队主导,联合全球11个国家,近30位顶级漫画艺术家倾力奉献。这个系列将一共 改编15本 刘慈欣的经典科幻小说,创作周期长达4年半,耗资千万。未来,将在全世界至少8个国家发行。

第一批改编的4本漫画,分别是《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梦之海》和《圆圆的肥皂泡》。

艺术品一样的美感,史诗级大片的震撼

漫画逼真的视觉效果,将刘慈欣脑海中的画面投影般地呈现出来,帮助读者打破想象力的天花板,迅速进入大刘的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中的“氦闪爆发”,太阳在宇宙中谢幕:

地面上,冻结的二氧化碳干冰首先融化,腾起阵阵白色蒸汽;海冰表面开始融化,受热不均的冰层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渐渐地,太阳照在地面的光柔和起来,强烈的太阳风产生了极光,苍穹中飘动着巨大的彩色光幕。

光最终还是消失了,一个暗红色球体在慢慢膨胀。行星在上亿度的辐射中化为轻烟。它已经不是太阳,不再发出光和热。太阳死了。

地下城

《乡村教师》中,外太空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之间恢弘的星际战争

《梦之海》中,低温艺术家带着冰冻的大海升到天空的惊人场面

《圆圆的肥皂泡》被五彩缤纷的肥皂泡包围的城市

这套漫画书非常大,阅读的时候就像翻一个大相册,并且里面暗含了多个惊艳的折页。

《流浪地球》的绘者,最喜欢的分镜是一个四页拉页,展现了雄伟高山上“上帝的喷灯”——地球发动机。他说:“人类在画面里非常小,但我希望能体现出人类虽小,却可以创造出比这些高山更雄壮的事物:那些能推动地球的发动机。”

《流浪地球》中,地球要逃离太阳系,有一个关键点是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

“引力弹弓”有个形象的比喻:假设你在广场滑旱冰,突然身后有一个速度更快的同学赶上来超过了你。超过你的时候,他伸出手拉了你一把,这时你就有了一个加速效果。

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任何物体都会相互吸引,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那么木星到底有多大呢?

木星面前,在沸腾的暗红色的云海上空,地球仿佛是一只蓝色小气球。

无比巨大的木星,就是这样拉动地球,使地球飞出太阳系。

在真实世界中,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发射外太空探测器时,也确实曾使用过“引力弹弓”。

忠于原著的结构和精神内核

将小说改编成漫画,最大的挑战就是既原汁原味地呈现原著,又创造性地还原其精神内核。出品人李赟表示,“ 读者不用担心原著被魔改 ,书中原有故事结构、原本的世界观、精神内核等等都不会改变”。

看过**《流浪地球》的人,不禁被大刘的的浪漫情怀所打动——在人类的终极生存面前,不是让一部分人坐飞船离开,而是2500代人带着地球一起去流浪。

这个想象,完全超越了国家、民族、时代的限定,而这却是刘慈欣早在1999的设想。

就连原著中过目不忘的金句,也一同保留了下来: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刘慈欣《流浪地球》

刘慈欣的许多作品,都适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一起阅读。

《乡村教师》中,一面是落后的乡村,一面是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破旧的教室、摇曳的烛光、举起的小手。老师撑着重病的身体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堂物理课,竟无意间拯救了整个地球。

当外星人得知人类没有“记忆遗传”时,表示这听起来就像个神话。而充当两代生命体知识传递的媒介,就是那个近乎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教师。

最后一幕,孩子们祭奠李老师的纸钱,在火光中飞舞,头顶星空一片璀璨。

集合全球近30位顶级漫画家,代表当代漫画最高水准

刘慈欣漫画团队几乎云集了全世界的漫画大神,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创作团队。

以大家最熟悉的两部作品为例:

《流浪地球》的绘者,是意大利漫画家斯蒂芬诺·拉弗雷。他曾参与《蝙蝠侠》、《X战警》的漫画创作。

拉弗雷笔下的《流浪地球》也是满满的美式风格,犹如3D**。据说,他为了不影响创作,至今还没有看过**版的《流浪地球》。

《乡村教师》的绘者,是中国青年漫画****张晓雨。最初,大刘在《科幻世界》连载这部作品时,张晓雨就是其中的插画作者。

张晓雨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中国乡村风情。

他细腻地描绘了孩子破旧的衣服、乱糟糟的头发,得食道癌的老师放在床头带血的痰盂。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都是这些漫画大神的亲笔手稿。为了更好地打磨作品,每一部漫画都配有3人小团队:1名专业的漫画编剧、1位风格相符的顶级绘者、1位专业的上色师。

同时,《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为了追求最好的印制效果,选择了屡获国际印制大奖、迪士尼认证的欧洲印刷企业——利奥纸品承印。每一张画稿,都是在欧洲打印色稿,并经过四次校色,色彩呈现堪称完美。

科幻的魅力

科幻作品对一个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科幻迷的话,让刘慈欣深以为然。这位读者对刘慈欣说,“ 希望你们能拉着我们的手在太空中飞行,在时间中看未来和过去,带着我们仰望星空,聆听宇宙最深邃的思想 ”。

之前,网友们看到一篇小学生作文,惊呼“逆天了!”这个孩子对时间深刻的理解,就连韩寒都忍不住点赞。

孩子的老师说,这名小学生喜欢阅读,更是刘慈欣的粉丝。

莫言曾说,科幻会在未来的文学领域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事实上,科幻文学已经受到了国内主流教育的认可。不论是初中语文课本,还是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都频频出现刘慈欣的作品。

刘慈欣的作品,不但具备科学理性精神,也不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这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科幻世界将带来开阔的思维和无尽的精神力量。

复旦大学教授严峰回忆,“ 多年以后,我还会记得看完《三体》的那个秋夜,我走出家门,在小区盘桓。铅灰色的上海夜空几乎看不到几颗星星,但是我心中却仿佛有无限星光在涌动 ”。

这就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拉普拉斯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推测黑洞是存在的。拉普拉斯的黑洞很好理解,我们知道,在地球表面发射火箭,如果初始速度不够大,不论火箭飞多远,最终还会落回到地球上。如果速度再大一点,例如超过79千米每秒,火箭就会越飞越远,永远逃离地球。对于宇宙中的每个质量点而言,都可以计算逃逸速度,质量越大,距离质量中心的距离越近,逃逸速度就越大。如果我们将地球的质量压缩到一个更小的球体中,地球表面的逃逸速度就会增大,因为万有引力变强了。拉普拉斯发现,如果这个质量点的半径足够小,逃逸速度就达到光速,因为没有任何速度大过光速,故而所有物体都不可能逃脱这个质量吸引。不论它飞多远,最终都会落回来,或绕这个质量公转,这就是拉普拉斯的黑洞。

史瓦西先生发现,黑洞是爱因斯坦理论的一个自然结果。在其去世的前一年,也是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的几个月后,他发现了爱因斯坦理论中的第一个严格解。在一个由中心质量造成的弯曲时空中,越靠近中心的钟走得越慢,到了一个固定的边界,时钟走得无限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站在外面看这个边界上的钟,它的秒针几乎不动。这个边界就是著名的黑洞视界。在这个边界上,光也无法逃逸。为什么光无法逃逸呢?很简单,尽管光速很大,但时间变得太慢了,对于我们的一个小时甚至一年,那里的时间几乎没有变,当然光在我们看来也就没有走了。

史瓦西虽然发现了黑洞解,但爱因斯坦并不相信一个质量可以被大幅压缩以产生视界,所以黑洞对他来说并不存在。

直到史瓦西在理论上发现黑洞五十年后,黑洞研究才成为热门,因为天体物理学家发现,黑洞会在宇宙中自然形成。

黑洞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说宇宙中到处都是黑洞,从质量只有几个太阳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到质量为太阳质量100至100000倍的中型黑洞,再到星系中心的黑洞,其质量高达10万至100亿个太阳质量。天文学家甚至猜测,所有星系的中心都是一个黑洞。

有一个简单的公式,黑洞的视界半径与质量成正比。根据这个公式,如果我们将太阳塞进半径大约为3000米的球体中,黑洞就会形成。如果要让地球成为黑洞,其直径或许不到1厘米。

其实,不大可能存在质量比太阳还要小的黑洞,这是因为天体物理不允许小质量黑洞的形成。较小的恒星形成黑洞之前就会停止核反应,形成白矮星或中子星。当恒星的质量足够大,以至于中子之间的排斥力不足以抵抗万有引力时,黑洞才会形成,这样的黑洞通常不会小于三个太阳质量。

点击我 ,了解更多有关《三体》的知识。

万有引力是近代科学最早确定的自然界中的基本力。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比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力理论早了一个半世纪到两个世纪,在解释天体运行、潮汐以及预言新行星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到了爱因斯坦时代,人们才发现牛顿理论并不完美,在原理上可以说完全不正确,因为它假设两个质量之间的超距作用,也就是说,假设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直接、瞬时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媒质传递,也不需要任何传递时间。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万有引力成了弯曲时空的效应。而如果我们从一个固定的时空出发,考虑时空对这个固定时空微小的偏离,爱因斯坦理论中出现了类似光子的东西,就是引力波。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引力波的存在说明引力传播速度也是有限的,在爱因斯坦理论里面就等于光速。自从希格斯粒子现身之后,引力波是现代物理学预言中唯一还没有被证实的预言,虽然存在间接的证据。

万有引力无所不在,可为什么引力波难以探测?唯一的理由,还是万有引力作用太微弱了。静态万有引力已经足够微弱了,只有当质量积累到形成如月亮和地球这么巨大的天体时,我们才会感到万有引力的存在,而引力波就更加微弱。

一个振荡的电荷会产生电磁波,两个天体互相绕着运动能够成为引力波的来源。事实上,引力波就是这么被间接发现的。两个中子星互相绕着转动,辐射引力波导致中子星损失能量,之间的距离变小,转动的周期变小,这个间接观测完全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天文学家泰勒和赫尔斯因为这个观测,共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宇宙中,超新星爆发,黑洞形成,一颗恒星掉入黑洞,都会产生引力波,而且比较强。虽然泰勒和赫尔斯在1974年就间接地观测到了引力波,但由于引力波非常微弱。

点击我 ,去点墨阁了解更多有关三体知识!

在谈到宇宙的未来之前,我们首先应了解宇宙现在的状态。其实,我们不需要知道太多,只需要弄清楚两个重要的问题:

在1998年以前,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宇宙虽然在膨胀,但膨胀在减速,将来的很多很多年之后,膨胀的速度可能无限趋近于零,也可能会降低到零,然后宇宙开始收缩变小。这是一个自然的想法,自从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大爆炸以来宇宙一直在膨胀,但目前的膨胀速度已经比宇宙早期变小了很多,许多人认为宇宙的膨胀一直在减速,观测也似乎支持这个自然而然的想法。有趣的是,几乎没有人质疑过观测数据,尽管现在回头看以前的观测数据,并没有在严格的意义上告诉我们宇宙的膨胀在减速。

为什么物理学家特别相信宇宙膨胀的速度在减小呢?这是因为主导宇宙的力是万有引力,即使是爱因斯坦的理论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在万有引力的主导下,宇宙中所有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都会变小。

爱因斯坦为了获得一个静止的宇宙引入了一个万有斥力。万有斥力只是宇宙加速膨胀的解释之一。从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他的理论相当于认为真空中存在某种永远不会因为宇宙膨胀而稀释的能量,这个能量的密度保持恒定。这种能量叫暗能量。

暗能量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宇宙的命运。这是因为,暗能量现在是主导宇宙的能量,它占宇宙中所有能量的60%以上,而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物质以及肉眼看不到的暗物质只有不到40%。

我们稍微谈一下暗物质,它是暗能量之外占宇宙能量组分最大的。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天文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发现它的存在了。它的存在导致星系和星系团的万有引力比可见物质引起的万有引力大得多,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恒星围绕星系中心的运动速度,可以推断出暗物质要比普通物质多了5至6倍。

不论是普通物质、暗物质,还是辐射,这些能量密度在宇宙空间膨胀下被稀释,而暗能量呢,在数十亿年之内没有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数十亿年到上百亿年之后,暗能量不仅主导宇宙,还远远高于其他能量份额。

还有一种可能,暗能量密度其实在慢慢变大。如果是这样,暗能量密度会在有限时间内变成无限大,也就是说,万有斥力变成无限大。不需要专家我们都能推测将会发生什么,宇宙中所有空间和物质都会被撕裂——首先是银河系被撕裂,然后是地球被甩出太阳系,接着是月球被甩出地球的引力范围,然后地球本身被撕裂……直到每个原子,每个原子核,每个质子和中子都被撕裂。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弄清宇宙在发生暴涨前的状态,但我们应该会知道宇宙的宿命,到底是一直膨胀下去,还是有一天会减速刹车,或者……发生大撕裂。

看完之后是不是对宇宙有了初步的了解? 点击我 ,带你了解更多宇宙知识和《三体》知识

相信大家也疑问过,在茫茫宇宙中到底存在多少生命?每个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同的答案,但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宇宙存在着大量的生命,我们所需要的是不断改进 探索 技术,未来融入这个大家庭。

不过虽然我们有着这种美好的想法,但在幻想与现实之中,终究难以达到一个平衡,费米悖论像恶魔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那颗向往宇宙的心,宇宙的生命唯一性似乎正在一点一点地摧毁我们的幻想,因为我们这个太空中,似乎生命并不是必须要的存在,而宇宙更可能的趋势是运动和无极化状态。

不过我们都知道,科学理论知识往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做到对宇宙的 探索 ,就必须要放开自己的思维,因此科幻领域的创作作品就变得非常有用,针对于外太空的生命现象,刘慈欣就提过一种大胆的猜想。

他的这种猜想来源于《赡养上帝》,他在里面介绍的生命可能并不是单独存在,他很有可能是一个又一个的统一整体,只不过被单独地分隔开来,例如它里面就讲到了,地球有着4个相同的兄弟行星,只不过被人为地给隔开了,那里面他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其实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必然就会存在播种的现象,而地球和那一系列的生命行星,其实就是高等文明进行播种的结果。

他那里面描绘到的一个文明虽然 科技 发展是没有上限的,但是一个文明它有着自身的发展桎梏,每发展到一个高度文明就会实现自我分组,例如高度的智能化使得整个文明的创造能力开始退步,最终使得整个文明和 科技 进入到老年化 社会 。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神级文明就需要在不同的行星上播种,然后产生出新的生命,让这个生命不断成长,并且未来将来到那颗行星上面,以此来养老,在大刘的笔下,他把外太空的生命描绘成了一种养老院的构造,生命也变得非常的多姿多彩,但我们本质上是被人培育的幼苗。

这种想法可就非常独特了,他就证明了生命并非微信,而我们的存在也存在着很多的被设计的可能性,我们之所以找不到其他的生命,是因为别人特意设计好的在这里,不过平心而论,这只是一种科幻的想法,而且比其他的殖民地的想法要温和得多,希望在未来人类能够走出自己的封闭圈,用我们的 科技 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否存在着一个设计者,还是说我们就是宇宙中的唯一。

很多人听过刘慈欣,但是不了解《三体》,其实《三体》不仅是一本伟大的、好看的科幻小说,同时也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刘慈欣凭借这本小说,成功斩获“星云奖”和“雨果奖”两项国际大奖。 说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一点也不夸张。

《三体》共3本,分别是:《三体I》——地球往事、《三体II》—— 黑暗森林、《三体III》—— 死神永生,从公元1453年,一直到公元后约100亿年,里面写到了 四维空间,冷冻睡眠,基因导弹,曲率驱动等 未来技术概念,可以说每一部都无比精彩。

其中《三体—黑暗森林》展开的是以面壁计划为基础而引发的一系列与宇宙黑暗森林状态有关的事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也有着作者独特的想法,处处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目前刘慈欣的《三体》早已火遍海内外,并且,在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300本课外书单中,《三体》赫然在列!

少喝两杯咖啡,就能让你体会到 这个世界上最贴近内心的巨作。

刘慈欣经典语录

 1、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值得为之献出生命,但没有东西值得为之不睡觉。

 2、斩尽杀绝,这是对一个文明最高的重视。

 3、黑,真他妈的黑啊。

 4、想象力谁都有,但人们对科幻想象有一个误解,认为是让想象力戴着科学的镣铐跳舞,其实不然,基于科学的想象比普通的想象更广阔也更自由,因为科学所发现的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奇迹比传统的神话要广阔和丰富许多。科学不是镣铐,相反是想象力的助推器、望远镜或催化剂,在科幻文学中,科学提供的不是限制而是自由,对于想象力,科学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条路。

 5、对生命和文明在宇宙中的前景来说,任何想象都显得软弱无力。

 6、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那是墓碑的黑色: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那是殓布的白色。

 7、当我翻开那本书时,却发现那梦想中的东西已被人创造出来。

 8、上岸的鱼不再是鱼,真正进入太空的人也不再是人。

 9、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10、其实正如有评论指出,忠于心中道德的人其实是最自私的,他(她)为了自己良心可以什么都不顾。

 11、维德抬头看着程心,目光中又露出了那种罕见的无助和乞求,他一字一顿地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12、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13、科幻小说的灵魂,第一是思想,第二是思想,第三还是思想。

 14、轻飘洒脱的思想和性格不一定就是缺点。这是一个令父亲这一代人恼火的时代,现在的成功需要的是逼人的思想灵气,经验、毅力和使命感之类的不起决定作用,凝重和沉重更是显得傻乎乎的。

 15、我很不幸地不麻木,所以难以生存下去。

 16、在文学上,缺陷发扬到极致就是优势,只要能用有美感的方式把这种缺陷表现出来。

 17、电脑下棋赢了人类不是AI,它下棋输了后恼羞成怒,把鼠标通电杀死对弈的人类棋手,这才是AI

 18、城市在下面扩展开来,像一片被剖开的集成电路,我不过是那密密麻麻的纳米线路中奔跑的一个电子。

 19、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吗

 20、现实社会本身就是一部不可超越的永远在写的文学作品。

 21、我是信使,我们的时代不想看到您太忧虑,所以派我来。

 22、大自然做的事总是有它的道理。

 23、任何长大成人的文明都是星舰文明,在太空进行着永恒的流浪,飞船就是它的家。

 24、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25、生命进化的趋势是向小的方向,大不等于伟大,微小的生命更能同大自然保持和谐。巨大的恐龙灭绝了,同时代的蚂蚁却生存下来。现在,如果有更大的灾难来临,一艘像您的着陆舱那样大小的飞船就可能把全人类运走,在太空中一块不大的陨石上,微人也能建立起一个文明,创造一种过得去的生活。

 26、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懒得跳动了。

 27、常常接触科幻小说的人往往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请不要惊奇。

 28、在日复一日灰色的生活中,我们深感现实的乏味与狭小,渴望把自己的生命个体以几何级数复制无数份,像雾气般充满整个宇宙,亲自感受无数个其它世界的神秘与精彩,在另一些时间和另一些空间中经历体验无数种不同的人生。

 29、一定要飞出去!不要问为什么,只是尽最大的力量向外飞,飞得越远越好!这样要花很多钱死很多人,但一定要飞出去,任何文明,待在它诞生的世界不动就等于自杀!

 30、直到今天,我们的科幻小说也没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自己的想像世界,我们只是在人家创造出的多个想像世界中演绎自己的故事。

 31、其实,有了时间就有了一切,只要时间足够,一只乱敲打字机的猴子都能打出莎士比亚全集。

 32、科幻小说的另一个独有的优势是它极其广阔的视野。一部《战争与和平》,洋洋百万字,也只是描写了一个地区的几十年的历史;而象阿西莫夫的《最后答案》这样的科幻小说,在短短的几千字内生动地描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宇宙几十亿年的历史。如此的包容量和气魄,是传统文学不可能达到的。科幻的视野能到达传统文学不可能到达的时空范围,科幻是最大气的文学!

 33、要记住伟大的探知可逆定律:如果你能看到一个低墒世界,那个低嫡世界迟早也能看到你,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什么事情都等别人做是危险的。

 34、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35、水娃从这经历中学到了一个哲理:事情得从高处才能看清楚。如果你淹没于这座大都市之中,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纷烦复杂,城市仿佛是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但从这高处一看,整座城市不过是一个有一千多万人的大蚂蚁窝罢了,而它周围的世界又是那么广阔。

 36、你再快都有比你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慢的。

 37、当几代人梦想、呼唤、寻找的外星文明终于降临地球的时,人类可能面临着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尴尬:外星人对热情伸出双手的人类视而不见,却去和蚂蚁拥抱交谈。这就生出了一个我们以前从未认真考虑过的问题:谁是地球的户主

 38、“智慧生命的精华和本质,真的是技术所无法触及的吗”大牙仰头对着诗云大声问,经历过这一切,它变得越来越哲学了。

 39、总结一本书的核心是我从小就头疼的事,要是几句话就能说清就不用写一本书了。

 40、所谓温暖,不过是宇宙诞生后一阵短暂的痉挛所产生的同样短暂的效应,它将像日落后的暮光一样转瞬即逝,能量将消失;只有寒冷永存,寒冷之美才是永恒的美。

 41、你害怕已久的事发生,有时是一种解脱。

 42、在水娃这时的感觉中,超重远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可怕,他甚至有一种熟悉的舒适感,这是孩子被母亲紧紧抱在怀中的感觉。

 43、这张纸单张的厚度约为零点一毫米,按此计算,你对折三十五次之后,纸的厚度为六百八十七万一千九百五十米,也就是六千八百七十二公里,相当于地球半径。

 44、喂,你走错纤维了!

 45、你的工作,远远看一眼就足够了。

 46、中国SF的社会内核已经启动,但经济内核尚未启动,它的经济规模还不足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在今天的经济社会,没有经济内核的东西其命运是飘忽不定的。中国SF在纸质媒体内可能永远发展不起来,小说之类的文字叙事艺术已处于迅速衰落之中,我们是在一艘正在沉没的大船上扬起风帆。

 47、按需分配,我就满足了。

 48、当年,古罗马人在宏伟华丽的浴宫中吹着口哨,认为帝国就像身下的浴池一样,建在整块花岗岩上,将永世延续。现在人们知道,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都有个尽头。

 49、对前面漫长而莫测的人生之路,他毫无准备,因而准备好了一切。

 50、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51、整个星际看起来很像是雨中泛起无数圈涟漪的池塘……

 52、竞赛代替不了战争,就像葡萄酒代替不了鲜血。

 53、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54、从物理学角度看,生命这种物质运动形式,与其他的物质运动相比并没有更高的含义,从生命中你找不到新的物理规律,所以从我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死与一块冰的消融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陈博士,你这人有时候想得太多,你应该学会从宇宙终极规律的角度看待生活,这样过得就舒服多了。

 55、程心看着废墟的黑暗深处那团幽幽蓝光,她现在知道那里可能有一个人,正在时间停滞的界面上永恒地坠落。这样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的视角中他还活着,在他自己的世界他却已经死了……有多少奇怪的命运又有多少不可想象的人生……

 56、呸,那个绵软的时代,那个没有男人的时代,那时最重的刑罚就是让罪犯看看杀鸡,他百分之百会晕过去。

 57、你认为是自己的错误毁灭了太阳系那是很可笑的,这样想实在是太自命不凡了,就像你在地面上做一个倒立,就认为自己举起了地球一样。

 58、我的物理学啊,你这个冷酷的情人,你已穷尽之后我如何活得下去!

 59、其实吧,从科学角度讲,毁灭一词并不准确,没有真正毁掉什么,更没有灭掉什么,物质总量一点不少都还在,角动量也还在,只是物质的组合方式变了变,像一副扑克牌,仅仅重洗而已……可生命是一手同花顺,一洗什么都没了。

 60、我一直试图使自己的世界观保持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

 61、只干,别多想。

 62、亲爱的,我们在末日等你。

 63、这时月球的两面都闪烁着强光,朝向前进方向的一面也有大量的岩石被炸飞到太空中,与推进面不同的是,这些岩石是朝着各个方向漫无目标地飞散开,从地球上看去,撞向吞食者的月球如一个披着怒发的斗士,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它!

 64、你会把你妈卖给妓院吗

 65、在一切都结束后,一切又开始了!

 66、我期盼着看到中国人能把自己的目光从日常事务中拔出来,望向太空,哪怕只是一小会儿。有时候,这可能是一件很现实的事。

 67、低熵体不一样,低熵体的熵还在降低。有序度还在上升,像漆黑海面上升起的磷火,这就是意义,最高层的意义,比乐趣的意义层次要高。要维持这种意义,低墒体就必须存在和延续。

 68、宇宙啊,你真不知道它有多大,你们所谓的沧海桑田天长地久,不过是时空中的一粒沙啊……话说回来,你感觉不到这些,有时候还真是一种幸运呢!

 69、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我们没必要互相理解。

 70、大低谷纪念碑: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71、遵循道德的人其实很自私,因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

 72、对于我们,至少科幻应不再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信仰,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进入科幻的世界。

 73、如果世界经历了这样一次“误诊”,那全人类同样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天空和太阳,更珍惜他们以前视为很平常的一切,人类世界将沿着一条更合理的轨迹运行。

 74、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

 75、社会也是这样,它的进化和活力,是以种种偏离道德主线的'冲动和欲望为基础的,水至清则无鱼,一个在道德上永不出错的社会,其实已经死了。

 76、你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你为什么读科幻因为科幻中的世界不在那儿!

 77、他们不知道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能给生活带来什么,他们为此激动,只因为这是哥德巴赫猜想。

 78、对前面漫长而莫测的人生之路,他毫无准备,因而准备好了一切。

 79、但他很坦然,他知道他们之间还有一个不可能中断的纽带,那就是在广漠的外太空中正在向地球日夜兼程的河鼓二的星光,他们都在默默地等待它的到达。

 80、我心中的位置大部分都被物理学占据了,只是努力挤出了一个小角落给你们,对此我心里很痛苦,但也实在是没办法。

 81、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却是是一个奢求。但也请所有人记住我们,站在这里的五千多人,既有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也有普通的列兵,是我们把信念坚持到了最后。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

 82、三天后,也就是十四日,在凌晨一点钟至五点钟,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

 83、生命进化的基础--变异,正是由DNA的错误产生的。

 84、现在他们只是觉得我在业余时间干了点儿私活。

 85、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86、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现实的引力实在是太沉重了。

 87、他们不知道我们是怎样想他们怎样想我们怎样想他们怎样想我们怎样…

 88、我们都是一个超级骗局的牺牲品!这个骗局之巨大之可怕,上帝都会为之休克!

 89、辛妮!跑到头!

 90、人们习惯将凡事分出黑与白,但很遗憾,现实全是灰色的。

 91、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们看看,像我这样看得入迷,并从中体会惨烈美感的变态观众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能从中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暴力,甚至进而想到什么是战争,因而由此产生的和平主义者会远比杀人狂多,还能从中悟出许多人世间一言难尽的深刻道理。

 92、没关系的,都一样。

 93、在科学精神之中没有包括对科学自身的无限崇拜——科学精神之中包括了怀疑的精神,也就意味着可以怀疑科学自身。

 94、不要问他们的世界在哪儿,这是这个宇宙的基本礼节。

 95、我们以后有很长的时间相处,有很多的事要谈,但不要再从道德的角度谈了,在宇宙中,那东西没意义。

 96、一个人用一生开一个玩笑也是一种使命。

 97、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

 98、《三体》中出现的政治形态都是由其世界设定的推导自然出现的,是情节的需要,作者在这方面没有野心挖掘更深的东西。

 99、但我们这一群人的真正内涵还在于:科幻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样式,而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是一群精神上的先遣队和探险者。

 100、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

刘慈欣《三体》提高了我国科幻小说水平,书中令我难忘的金句介绍如下:

1、我们学会把时光赋予生命,在这岁月的长河中,留下文明,以当作这个世界的证据。

2、死亡是一座永恒的灯塔,不管你驶向何方,最终都会朝它转。一切都将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3、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远的责任。 

4、越透明的东西越神秘。宇宙本身就是透明的。只要你看得见,想看多少就看多少,越看越神秘。 

5、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阱。

 

刘慈欣《三体》 故事梗概和赏析介绍如下:

《三体》是中国科幻银河奖九届得主、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故事从“文革”这个真实的社会背景开始,主人公叶文洁在“文革"中是一个受害者,来到另一个世界变成一个施暴者,以拯救世界自居,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牺牲丈夫、父母和孩子,执迷不悟的故事。小说里面的三体游戏,想象奇崛恢宏。作者在游戏世界、现实世界和科幻世界无拘无束地驰骋,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小说引导人类共同思考一个沉重命题一宇宙中是否有共同的道德准则,“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生存"

《三体》作为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充分体现刘慈欣作品宏伟大气,想象开阔绚丽,既有科学的内涵美感又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其诱人的魅力来自与现实相连,“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样真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278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