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虽然很想帮你,但是你要知道这里的悬赏无论再多,也远不能等同于实际的人力劳动。大多能给你的都是之前有现成的。否则没人愿意花时间去做的。
说到这首歌,不得不让我回想起了大学生活,话说一个室友快把马修莱恩的狼播放到烂的程度。几乎做梦都会响起这个旋律了,呵呵。那时cd机是奢侈品呢,还没有mp3所以虽然不能直接给你想要的还是想多少说两句。
这曲子网上是有简谱的。可以轻易搜到。无论是吉他伴唱,还是直接指弹,你只要自己加上和弦就好了。你要知道一首曲子在巴洛克或浪漫主义初都是只用3个正三和弦的,那么说 I、IV、V级和弦不就可以是万能配和弦了吗,这不是玩笑或笑谈,那么想多用一些材料可以尝试副三和弦,重属和弦,关系小调和弦,近调系和弦。既然你自己弹吉他,为什么不去做一个自己版本的曲子呢?话说伸手索取不是长远之计啊,你唱的再好能好过马修莱恩吗?你弹的再好能超过指弹大师吗?
比如这样的曲子算是小众的,没有人供谱你就一直等吗?我相信有这个时间你早就把谱子整理好了。慢不怕就怕等。一周不行就一月,一年。我记得自己在扒第一个曲子时用了一个多月,后来知识丰富了,回头看看那样的曲子简直就是10位加减法的程度。没有那些慢效率的工作也不会有今天的快速有效的结果。希望对你有用。
18世纪中期,小提琴弓还不是这种弧度,而是向外拱起,适于演奏巴罗克时期作曲家的作品,更适合演奏JS巴赫的复调小提琴作品。到J海顿、WA莫扎特时,音乐作品的旋律线条具有更大的起伏,音量上要求具有更有力的重音,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也随之而改变,从而产生了1785年法国人图尔特的现代小提琴弓的创制,在运弓上有了发展与提高。被称为现代小提琴演奏之父的GB维奥蒂是巴罗克时期过渡到古典主义时期体现小提琴艺术发展水平的代表人物。他把小提琴的歌唱性乐句和技巧性乐句结合在一起,并充分使用了E弦的音域。维奥蒂的《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1797)至今仍受到许多作曲家们的赞赏。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学派处于衰落时期出现的新的浪漫主义先驱。他的《24首随想曲》,一直是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范本。他所使用的新的旋律技法,大胆的转调,丰富的半音进行,尖锐的和声组合,有特点的节奏音型,多种速度变化,对以后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有很大影响。他的随想曲,被人们誉为“小提琴技巧的百科全书”。帕格尼尼演奏时所使用的许多技巧,如双泛音、连顿弓、抛弓、特殊调弦法、左手拨弦技巧、双音以及复杂的和弦、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远距离大跳等,都是与他同时代的小提琴家们尽力探索的秘诀。
摘 要肖邦是一个只有当外界触动他的神经和情绪时才去认识外界的作曲家,他讲的是自己,写的是自白。他的忧郁和感伤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气息,因为这一切都是在生活中体验过和真实感受到的。本文就着重分析肖邦的两首圆舞曲。从他的两首圆舞曲中窥视其圆舞曲的风格。
关键词肖邦;圆舞曲;风格
对于肖邦,无需介绍,无需陈述,有钢琴的地方,就有肖邦的音乐。本文重点以肖邦的b小调作品69之2和升c小调作品64之2作为浅析对象。肖邦的b小调作品69之2是在他离开波兰前创作的,升c小调作品64之2是肖邦在他的全盛时期创作完成的。先说肖邦的b小调作品69之2吧。
b小调作品69之2作于1829年。这是肖邦19岁时的作品,因还不熟悉巴黎社交界,曲中弥漫着思乡的情绪。是一首三部附有中段的回旋曲式,第一主题极为感伤,第二主题为B大调,转为明朗。最后回到第一主题到结束。这首曲子的难度不大,速度也不很快。但是要有一定的弹奏技巧和弹奏者对曲子的理解。极为感伤的第一主题:(见谱例)
肖邦的这首曲子用了b旋律小调,用了t-d-d-t的柱式和声织体。旋律线是波浪式的,不断的重复一个动机。在弹奏这个乐段的时候不是每个音符都像谱面上那样完全对齐的,就谱例来说:右手的旋律是要带着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来弹奏的,要有波浪起伏的感觉,要把曲子的感情把握好。这主要是表现作者当时内心的思乡的情绪。
接下来是一个短小的中段小插部。是整曲的过渡。(见谱例)
过后又回到了第一段重复了两遍后转入了它的关系大小调B大调。这段是比较欢快的乐段,它由T-D-T的柱式和声织体构成。从调性上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像作者在回忆自己在家乡自由快乐的生活。接下来就是第一段和插部的再现。最后在b小调的主和声伴奏下一句下行乐句中结束了全曲。(见谱例)
我们再来看#c小调圆舞曲,作品64之2。本曲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是圆舞曲抒情诗。关于此曲还有一段故事: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在诺罕庄园里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残秋。十一月,他们分开了。促使他们分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年六月,乔治·桑公开了她和肖邦的秘密关系,这使得肖邦十分难堪。另一个是:乔治·桑的孩子们长大了。儿子和女儿对母亲和肖邦的关系越来越不能容忍,最终乔治·桑被迫离开了肖邦。这年十一月,肖邦来到了巴黎,心情十分忧郁,身体也越来越坏,但为了生活,他还要带病教学生弹琴,第二年春天,他的身体稍微好一些,想起和乔治·桑在一起的这些年,他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C小调圆舞曲》。
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一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中段转为降D大调,多少明朗了些,但是很快又出现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了。乐曲没有前奏,一开始,就呈现略带忧伤的主题。在这后面是一段下行半音阶。接着反复了一遍。然后又是反复,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机械地转入毫无表情的PP。第二段从八度大跳开始,一个动机用模进手法,级进形式,为后面旋律的发展做好铺垫,模进后的旋律起伏很大,让人感觉好似心潮在起伏翻滚,从感情上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段起伏很大的旋律之后又恢复到模进形式的动机,这是两个乐句从旋律线、感情上、技巧上形成对比:(见谱例)
第三段乐曲转降D大调,这时,出现了一段抒情的慢板。好似是对以往和乔治·桑在一起幸福的日子的回忆。
在它之后,第二段再现,转回到#C小调上,再接忧郁的第一段,最后,又现第二段在焦躁不安的情绪下结束全曲。《#C小调圆舞曲》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为舞蹈伴奏,著名的芭蕾音乐《仙女们》运用了它。
参考文献
[1]苑丁著 钢琴教学法[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吉·德·布塔莱斯著 姜德山译钢琴诗人肖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斯门江卡著 梁全炳 姚曼华译如何·演奏·肖邦[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4]傅玉详 详云著伟大的浪漫主义音乐家—肖邦[M]农村读物出版社2004
首先你要把主旋律找出来,正常情况下,第一个乐句的右手部分就是主旋律要不然你就整份谱子认真看一次,很唠叨地重复好多次的乐句就是主旋律
有些谱子的版本厚道的话,会在主旋律的地方用大括弧(就是⌒,让你连着弹的那个符号)括起来
我的老师会让我把所有主旋律都找出来(因为左右手的部分都会有),然后在乐句的前面写个大写T,那练的时候就会留意到,有意识地加强那个声部的音量
然后把那三排分开 用相应的手逐排地练,如果有CD或mp3的话最好听听,看看他的层次是怎样表现的,然后两手合起来
有一个tip巴赫的东西通常比较温和,特别是二部和三部的创意曲,谱子标记要跳跃的一般不用管它,音弹完后松开键再弹下一个就好,相应地,没有大括弧(连起来弹的⌒这个)的话,把它连起来弹也没关系的
我觉得巴赫的三部很好玩,因为很多时候你同一只手上的两或三根手指同时触键时,力度会有所不同如果能很好地控制这种些力度和让两手配合是很有成就感的~我每次考级,只要有巴赫的创意曲,都会选考呢加油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