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1770-1827)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宫廷歌手。贝多芬4岁时就学习钢琴和小提琴,7岁第一次登台演奏钢琴协奏曲,12岁当上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堂的助理琴师。 贝多芬第一个真正的教师是聂耶菲,这位精通作曲技术的音乐家为贝多芬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并帮助他到维也纳去向莫扎特学习。后来,贝多芬又向海顿学习对位法。直到30岁时,才举行首次个人音乐会,巩固了自己的作曲家地位。贝多芬受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憎恨封建专制,向往自由、平等、博爱,创作中充满了革命热情和英雄气概,艺术上勇于创造,敢于革新,在音乐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因而获得了乐圣的称号。 贝多芬的生活是十分不幸的,他没有建立家庭,26岁开始耳聋。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始终坚持“自由、平等”的理想,继续创作。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以后写的。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几十部乐曲,几十部室内乐曲以及歌剧、神剧、弥撒曲等。
方玉莲。方玉莲他是一名古典舞老师,也是一枚地地道道的95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编导专业,她原苏州歌舞剧院主要舞蹈演员,加各类舞蹈编创演出利各类形式的舞台表演,并且拥有10年舞蹈教学经验。
这是著名舞蹈编导家张继钢历时7年倾力创作的大型原创音画舞剧作品:《千手观音》。
作品集结了国内外舞台艺术领域一线艺术家,在音乐、编舞、舞美等方面进行了独辟蹊径的尝试和探索,全剧贯穿始终的鬼斧神工般的编排巧思、出神入化的肢体语言和大爱无形的感召力量,彰显出张继钢作品里标志性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作品类型 作品名 原名 作品编号 创作时间 调式
交响曲 第一交响曲 Symphonie No1 Op21 1794--1796 C大调
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 Symphonie No2 Op36 1801-180210 D大调
交响曲 第三交响曲 (英雄) Symphonie No3 OP55 1803-1804 降E大调
交响曲 第四交响曲 Symphonie No4 Op60 180610 降B大调
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命运) Symphonie No5 Op67 1804-1808 C小调
交响曲 第六交响曲 (田园) Symphonie No6 Op68 1807---1808 F大调
交响曲 第七交响曲 Symphonie No7 Op92 1811-18126 A大调
交响曲 第八交响曲 Symphonie No8 Op93 1811-181210 F大调
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 (合唱) Symphonie No9 Op125 18242 D小调
交响曲 第十交响曲 Symphonie No10 遗稿
交响曲 战争交响曲 Wellingtons Sieg Op91 1813 D大调
序曲 莱奥诺拉 Leonore Overtures No1-1805 No2-1805 No3-1806 No4-1814
序曲 艾格蒙特 Egmond 1809
序曲 科里奥兰 Coriolanus Overture Op93 1807 C大调
舞剧 普罗米修斯的生民 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 Op43 1800-1801
序曲 斯蒂芬国王 King Stephen Op112 1811
序曲 向大厦献礼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p124 1822 C大调
骑士芭蕾音乐 Musik Zu einem Ritterballett WoO1 1790-1791
序曲 命名日庆典序曲 Ouverture “Namensfeier” Op115 1814 C大调
雅典的废墟 The ruins of Athens Op113
舞曲 12首小步舞曲 12Menuette WoO7 1795
舞曲 12首德国舞曲 12 Dertsche Tanze WoO8 1795
舞曲 12首对舞曲 12 Kontratanze WoO14 1800-1802
舞曲 6首兰德勒舞曲 6 Landlerische Tanze WoO15 1802 D大调
舞曲 11首维也纳舞曲 11 Wienertanze WoO17 1818-1820
舞曲 庆贺小步舞曲 Grarulations Menuett WoO3 1822
进行曲 为乐队而作的进行曲(6首) Marsh for Orchetra WoO18-22,24,29 1809-1810
协奏曲 第一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1 Op15 1796 C大调
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2 Op19 1794-1795 降B大调
协奏曲 第三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3 Op37 1800 C小调
协奏曲 第四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4 Op58 1805-1806 G大调
协奏曲 第五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5 Op78 降E大调
协奏曲 第六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D Op61 1807
协奏曲 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E flat WoO4 1784
回旋曲 钢琴与乐队的降B大调回旋曲 Rondo for Pinao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WoO6 1795
幻想曲 合唱幻想曲 Fantasie fur Klavier,Chor Und Orchester Op80 1808 C小调
协奏曲 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 Triple Concerto for vilin Cello and Piano Op56 1803-1804 C大调
作品类型 作品名 原名 作品编号 创作时间 调式
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Op61 1806 D大调
浪漫曲 浪漫曲两首 2 Romances Op40 1802-1803 C大调
小夜曲 小夜曲两首 2 Sereenades Op8,Op25 1796-11797 D大调
重奏 管乐8重奏 Wind Octet Op103 1792 G小调
重奏 管乐7重奏 Wind Septet Op20 1796-1800 降E大调
重奏 管乐6重奏 Wind Sextet Op71 1796-1797 降E大调
重奏 管乐6重奏 Wind Sextet Op81b 1794-1795 降E大调
重奏 管乐5重奏 Wind quintet Op16 1796-1797
重奏 弦乐5重奏 (3首) String quintets Op429104 1800-1801 C大调
重奏 第一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 Op181 17996 F大调
重奏 第二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2 Op182 G大调
重奏 第三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3 Op183 D大调
重奏 第四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4 Op184 1795 C小调
重奏 第五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5 Op185 A大调
重奏 第六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6 Op186 降B大调
重奏 第七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7 Op591 1806 F大调
重奏 第八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8 Op592 1806 E小调
重奏 第九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9 Op593 1806 C大调
重奏 第十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0 Op74 1809 降E大调
重奏 第十一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1 Op95 1810 F小调
重奏 第十二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2 Op127 1823 降E大调
重奏 第十三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3 Op130 1825 降B大调
重奏 第十四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4 Op131 1826 升C小调
重奏 第十五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5 Op132 1824-1825 A小调
重奏 第十六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6 Op135 182610 F大调
大赋格曲 Grosse Fugue in B flat Op133 降B大调
重奏 弦乐4重奏 String quartet in F Hess 34 1801-1802 F大调
重奏 钢琴4重奏 Piano qiartets WoO36 1785
重奏 第一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1 Op3 1796 降E大调
重奏 第二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2 Op8 1796-1797 D大调
重奏 第三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3 Op91 1796-1798 G 大调
重奏 第四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4 Op92 1796-1798 D大调
重奏 第五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5 Op93 1796-1798 C小调
重奏 第一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1 Op11 1792 降E大调
重奏 第二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2 Op12 1793-1794 G大调
重奏 第三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3 Op13 1793-1794 C小调
重奏 第四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4 Op11 1798 降B大调
重奏 第五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5 Op701 1808 D大调
重奏 第六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6 Op702 1808 降E大调
重奏 第七钢琴3重奏(大公) Piano trio No7 Op97 1811 降B大调
重奏 第八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8 WoD39 降B打调
重奏 第九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9 WoD38 1790-1791 降E大调
重奏 第十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No10 Op44 1792 降E大调
重奏 第十一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G No11 Op121a 1803 G小调
重奏 第十二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No12 Op38 1802-1803 降E大调
重奏 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D D大调
重奏 木管3重奏 Woodwind trio in C Op87 1794 C大调
重奏 3重奏 Trio in G WoD37 1790 G大调
重奏 2重奏 String duo in E flat WoD32 1795-1798 降E大调
奏鸣曲 圆号奏鸣曲 Horn Sonata in F Op17 1800 F大调
主题与变奏 6首 6 Tema Con Variazioni Op105 1817-1818
重奏 长笛2重奏 Flute duo in G WoD26 1792 G大调
重奏 木管2重奏 3 Woodwind duos WoD27 1792 C大调
变奏曲 根据歌剧<唐璜>主题的变奏曲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La ci darem la mano” aus der Oper “Don Giovanni” Von WAMozart WoD28 1797
变奏曲 根据<费加罗的婚礼>主题的变奏曲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Se Vuol ballare,Signor contino” aus der Oper “Le nozze di Figaro” Von WAMozart WoD40 1792-1793 F大调
奏鸣曲 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1 Op51 1796-1797 F大调
奏鸣曲 第二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2 Op52 G小调
奏鸣曲 第三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3 Op69 1808 A大调
奏鸣曲 第四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4 Op1021 1815 G大调
奏鸣曲 第五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5 Op1022 1815 D大调
变奏曲 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变奏曲 Variationens for Cello and Piano G大
变奏曲 根据<马卡布的犹大>主题的变奏曲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See the Conquering hero”aus “Judas Maccabeus” Von G F Handel WoD45 1796 G大调
作品类型 作品名 原名 作品编号 创作时间 调式
变奏曲 根据<魔笛>主题的变奏曲7段 7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Bei Mannern,Selche Liebe Fuhln” aus der Oper “Zauberflote” Von W A Mozart WoD46 1801 降E大调
变奏曲 根据<魔笛>主题的变奏曲12段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Ein Madchen oder Weibchen” aus der Oper “Zauberflote” Von WAMozart Op66 1796 F大调
奏鸣曲 第1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1 1795 D大调
奏鸣曲 第2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2 1795 A大调
奏鸣曲 第3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3 1795 降E大调
奏鸣曲 第4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23 1800 A小调
奏鸣曲 第5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Violin Sonata No1 Op24 1800 F大调
奏鸣曲 第6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1 1802 A大调
奏鸣曲 第7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2 C小调
奏鸣曲 第8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3 G大调
奏鸣曲 第9号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 Violin Sonata No1 Op47 1803 A大调
奏鸣曲 第10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96 1811-1812 G大调
奏鸣曲 第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 Op21 1795 F小调
奏鸣曲 第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 Op22 1795 A大调
奏鸣曲 第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 Op23 1795 C小调
奏鸣曲 第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4 Op7 1796-1797 E大调
奏鸣曲 第5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5 Op101 1796-1798 C小调
奏鸣曲 第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6 Op102 F大调
奏鸣曲 第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7 Op103 D大调
奏鸣曲 第8号钢琴奏鸣曲(悲怆) Piano Sonata No8 Op13 1798-1799 C小调
奏鸣曲 第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9 Op141 1798-1799 E大调
奏鸣曲 第1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0 Op142 G大调
奏鸣曲 第1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1 Op22 1800 降B大调
奏鸣曲 第1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2 Op26 1800-1801 降A大调
奏鸣曲 第1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3 Op271 1800-1801 降E大调
奏鸣曲 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Piano Sonata No14 Op272 1801 升C小调
奏鸣曲 第15号钢琴奏鸣曲(田园) Piano Sonata No15 Op28 1801 D大调
奏鸣曲 第1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6 Op311 1801-1802 G大调
奏鸣曲 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Piano Sonata No17 Op312 D小调
奏鸣曲 第18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8 Op313 降E大调
奏鸣曲 第1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9 Op491 1805 G大调
奏鸣曲 第2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0 Op492 G大调
奏鸣曲 第21号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 Piano Sonata No21 Op53 1803-1804 C大调
奏鸣曲 第2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2 Op54 1804 F大调
奏鸣曲 第23号钢琴奏鸣曲(热情) Piano Sonata No23 Op57 1804-1806 F小调
奏鸣曲 第2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4 Op78 1809 升F大调
奏鸣曲 第25号钢琴奏鸣曲(杜鹃) Piano Sonata No25 Op79 1809 G大调
奏鸣曲 第26号钢琴奏鸣曲(告别) Piano Sonata No26 Op81a 1809 降E大调
奏鸣曲 第2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7 Op90 1814 E小调
属于中国古典舞中的汉唐古典舞,创始人孙颖先生。
相较于往常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在“画风”和舞台形象上非常独特,具有极大的创新性,我们这么多年的古典舞都是很‘唯美’的,演员们都是非常苗条、修长的,但这个节目刻画的是“以胖为美”的唐代,作为故事原型的唐女俑,也是“圆圆胖胖”,憨态可掬。
于是这支舞蹈有了这样的开头:钢琴、钟磬和戏曲场面依次奏响,一群彩绘陶俑逐渐从定格的展陈文物,幻化成了各具性格的唐宫少女。
舞蹈《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创作,14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唐宫夜宴》共分5小段,其一是博物馆中的“定格”;其二是乐俑“活化”之后,在花园中穿行嬉戏;第三段是夜幕降临,少女们路遇一弯湖水,纷纷以水为镜敛起了妆容,有的忽然被触动了思乡之情,举起手中的笛子吹奏,有的在舒缓的音乐中恹恹欲睡。
但是紧接着,庄严的号角声响起,所有人立即整装列队步入殿堂,呈现出专业的一面,在夜宴上奉献了一场精妙的演出;最后一段,少女们逐渐背向观众,回到一开始的定格造型,重新化作“远去的历史”。
“芭蕾女皇”——安娜•巴甫洛娃
巴甫洛娃是20世纪初芭蕾舞坛的一颗巨星,她为芭蕾作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安娜.巴甫洛娃 1881年1月31日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农民出身的士兵,母亲给别人洗衣服,生活十分贫苦。巴甫洛娃10岁时考进圣彼得堡舞蹈学校,经过九年的艰苦训练进入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并迅速升为该团首席女演员。这时的俄国芭蕾一方面继承了19世纪彼季帕、伊万诺夫所奠定的伟大传统,另一方面以福金创作活动为标志,进入了在佳吉列夫“俄罗斯演出季”达到光辉巅峰的新的变革时期。而巴甫洛娃既牢牢扎根于古典芭蕾的沃土,又积极支持和参与了新芭蕾改革运动。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她的艺术特色和表演风格。巴甫洛娃表演过众多剧目:《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雷蒙达》、《舞姬》、《吉赛尔》、《仙女》、《埃及之夜》等。她的表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她的艺术作风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一位评论家曾这样分析她的成功秘决:“她无时不在训练,无时不在彩排。她从不因获得荣誉而停步不前。”1909年巴甫洛娃首次在巴黎的“俄罗斯演出季”中亮相便轰动了巴黎,轰动了世界。1910年她组织了自己的小型芭蕾舞团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旅行演出中,她到过中国、埃及、南非、乌拉圭、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44个国家,行程50万英里,演出数千场,观众不计其数,她一年要穿坏2000双足尖鞋。即使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这也是难以想象的。
巴甫洛娃为在全球传播、普及芭蕾艺术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她不仅推动了芭蕾在许多国家的诞生和发展,使一些国家濒于死亡的芭蕾焕发出生机,同时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如英国著名舞蹈编导阿什顿就是14岁时在厄瓜多尔看到巴甫洛娃的演出,从此便立志要献身于这门崇高的艺术并成为闻名于世的芭蕾大师的。
巴甫洛娃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芭蕾舞艺术,最后因辛劳过度于1931年1月在荷兰海牙准备演出时溘然逝去。当时英国皇家芭蕾舞正在进行演出,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后,乐队指挥宣布由安娜。巴甫洛娃表演《天鹅之死》—— 帷幕徐徐拉开,乐队奏起圣桑的乐曲,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束追光在缓缓移动。巴甫洛娃虽然去了,但她像一只不朽的天鹅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乌兰诺娃(1910~1998)
Ulanova,Galina Sergeevna
苏联女芭蕾演员。1910年1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出身于舞蹈演员家庭。1998年3月21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8岁。 1919~1928年在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主要教师是她的母亲和 瓦加诺娃 。毕业后先后在基洛夫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1928~1943)和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44~1960)任主要演员。1962年退休后,从事排练工作 。她曾两次访问中国(1953、1959),志在世界各地演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乌兰诺娃的舞蹈艺术特色是:富于抒情诗意,刻画人物细腻,善于表现复杂的人物性 格。在她的表演中,使舞蹈技艺、戏剧表演、造型姿态三者水乳交融,又都服从于形象塑造的要求。她反对为技术而技术,不单纯雕琢动作,而是追求表现人物内心的激情,即使难度很大的动作也显得自然、流畅,每个日常生活的简单动作则又表演得典雅而富有音乐感。她的舞蹈艺术,从一般的抒情逐渐发展成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晚期表演的角色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复杂。她的代表剧目有:《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 乌兰诺娃表演《天鹅之死》 《罗密欧与朱丽叶》 、《灰姑娘》、 《天鹅湖》 、 《吉赛尔》 等,吉赛尔发疯一场的舞 蹈表演,被公认为她悲剧艺术的顶峰。她的学生如 马克西莫娃 等已成为著名芭蕾演员。由于乌兰诺娃对苏联芭蕾事业的卓越贡献,曾两次获得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志多次获得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1951年,获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她还曾担任第1~第6届瓦尔纳 国际芭蕾舞比赛 和第1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的评委会主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