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社保基金现身122家公司 连续5个季度坚守54只个股

二季度社保基金现身122家公司 连续5个季度坚守54只个股,第1张

  随着上市公司2019年半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社保基金等长线投资者的持仓路径逐渐浮出水面。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截至8月16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649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其中,社保基金出现在122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量1878亿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3543亿元。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社保基金的调仓换股中,有54只个股被社保基金连续5个季度持有。

 从持股数量来看,通化东宝被社保基金持股数量最多,为102226万股。此外,华鲁恒升(86234万股)、荣盛发展(71387万股)、双汇发展(66801万股)、平安银行(55169万股)、西山煤电(54379万股)和海大集团(53351万股)等个股,社保基金持股数量均超5000万股。

 从持股比例看,社保基金持有比例最多的是我武生物,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为1033%。另外,亿联网络(857%)、一品红(739%)、克来机电(688%)、视觉中国(663%)、涪陵榨菜(603%)等个股,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均超6%。

 新进方面,截至二季度末,社保基金组合新进27只个股,平安银行是社保基金组合新进力度最大的个股。其中,社保基金104组合持有55169万股平安银行,新进该股第十大流通股股东;此外,通威股份(404097万股)、海格通信(15434万股)、禾丰牧业(1350万股)、超图软件(10667万股)和山大华特(106195万股)等个股获得社保基金新进持有超过1000万股。

 增持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社保基金继续对53只个股进行加仓操作。双汇发展(314925万股)、通化东宝(25171万股)、我武生物(25155万股)、西山煤电(24029万股)、荣盛发展(23527万股)、鲁泰A(154804万股)、视觉中国(147465万股)和伊力特(10826万股)等个股获社保基金增持股份数量在1000万股以上。另外,包括江阴银行、航民股份、承德露露等在内的45只个股期间也获得社保基金不同程度的增持。

 从行业看,医药生物、化工、电子和食品饮料等四大行业成为二季度社保基金新进或增持的重点品种。在80只社保基金新进或增持个股中,包括众生药业、通化东宝、长春高新等在内的14只个股属于医药生物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的涪陵榨菜、安琪酵母、双汇发展等7只个股也受到社保基金青睐。此外,化工和电子行业也均有7只个股被社保基金加仓。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医药生物行业受益于需求大幅增长,龙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长。化工行业受益于供求关系持续改善,产品价格上升令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电子行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效果进一步显现,同时5G将引领产业进一步升级,利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

 与此同时,近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提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长期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要积极服务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投资力度,推动完善所投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股将是未来的投资重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若要真正持续高质量地发展下去,需要一些新兴企业、科技企业不停地由小变大,这样才是有活力的经济。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国内资讯

 中国证券报一周“补水”超万亿 节后资金面回暖明朗

 进入9月下半月,央行又是降准又是开展逆回购交易,一连串的操作释放流动性超万亿元,堪称大手笔。分析人士指出,这恰恰反映出短期流动性面临多重压力,同时展现了货币当局为平抑流动性波动所做的努力。在央行操作护航与财政支出支援下,流动性实现平稳跨季是大概率事件。

 21世纪经济报道新LPR“满月”银行如何定价?缓两月贷款、采用浮动利率更划算

 记者采访多家银行人士了解到,自8月20日新LPR执行以来,银行按照“新老划断”原则推进。住房按揭贷款仍参考基准利率定价,10月8日后将按LPR定价。新增对公贷款已大部分按照LPR定价,但仍有小部分参照贷款基准利率。

 上海证券报深圳今日将召开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启动动员会

 深圳定于9月24日(周二)召开启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动员会,深圳市国资委负责人将介绍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的情况,并解读《深圳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

 券商中国“沪伦通”第二单!中国太保将发行GDR登陆伦交所 成首家A+H+G上市险企

 继华泰证券发行首只沪伦通产品之后,中国太保也出“大招”。中国太保9月23日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同意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Receipts ,GDR)并在伦交所挂牌上市。此次发行的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62867亿股,不超过此次发行前公司A股股份的10%。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本热捧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大规模推广还需10年?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不断推进,也催生出一波“投资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月,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投资项目已超过千亿,其中包括多个百亿级项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超过85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科技股狂潮:“千亿军团”大扩容 卓胜微3个月翻10倍

众多科技股龙头,正奔着千亿市值使劲。千亿科技股扩容的背后是,半导体、电子制造及元件板块的不断上行。若按申万行业划分,电子板块年内涨幅已达6065%,今年6月上市的卓胜微(300782SZ)累计涨幅更已超10倍。

 国际资讯

 中国证券报直升机撒钱!532亿+750亿+750亿+750亿+658亿!美联储十年不遇大放水

 9月下旬以来,负责执行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纽约联储通过回购工具连续五天向市场投放了近3500亿元的美元的流动性,约合人民币将近25万亿元。

 第一财经美区域经济分化又到临界点 诺奖得主:贫富差距积重难返

 谁该为近些年美国的政治两极化埋单?经济学家的答案直指不断加剧的区域经济差距。当地时间9月22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发表了一篇长达十二页的名为《区域经济学:理解第三次大转型》的报告。他认为,长期以来美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存在趋同和分离的临界点,而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第三次转折中。

 证券时报全球负收益债券规模再创新高

 随着美联储以及多家央行降息,加之贸易引发避险情绪升温,全球负收益率债券规模再创新高。据媒体报道,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初步估计全球负收益率债券的规模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7万亿美元水平。就在8月上旬,这一纪录还是15万亿美元。

 基金动向

 证券日报119家公募基金参与科创板打新 或浮盈20648亿元成大赢家

 继天奈科技之后,又有3只科创板新股——热景生物、山石网科和传音控股公布了网下打新结果,至此,先后有33只科创板股公布了网下打新结果。梳理发现,33只科创板新股在网下共向投资者配售1672亿股,其中,2034只公募基金产品合计揽入1072亿股,占比高达6411%,成为打新科创板的绝对主力。

 中国证券报“金主”频频发力 ETF再迎巨无霸 4只央企创新驱动ETF合计募集406亿份

 ETF再迎巨无霸。数据显示,最新成立的4只央企创新驱动ETF募集份额合计达40687亿份,上市公司股东大手笔股份换购成为重要的助推因素,而这一现象今年以来并不鲜见。

 上海证券报基金齐声唱多:黄金上涨仍在路上

 中国证券报看多策略不变 股票私募仓位创年内新高

 受欧美市场高位运行风险显现、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改变等因素影响,23日A股市场明显回调。但与此同时,部分科技股和成长股继续在高位强势拉涨。在此背景下,主流私募仍看好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最新统计监测数据则显示,目前股票私募的仓位水平创出年内新高。整体来看,私募“轻指数重个股”,看多并做多个股仍是其主要策略。

 证券时报8月公募规模增长逾千亿 债券型基金势头最猛

 公募基金规模继续高歌猛进。中国基金业协会昨日发布的8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继7月份实现接近2600亿的增长后,8月份,公募基金再接再厉,总规模又获得超千亿元的增长,达到1384万亿元,逼近14万亿大关。

 证券日报“瞄上”公募牌照 外资加速进入我国资本市场

 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近期,富达国际、贝莱德、瑞银资管等多家海外资管巨头正在酝酿谋求公募基金牌照。同时,外资机构控股券商的队伍也将扩容。

 债券动向

 中国证券报地方债发行放量 抢搭月底“末班车”

 数据显示,9月23日至27日当周,湖南等11地共计划发行161096亿元地方债,将较上周多发111149亿元,为上周发行量的323倍。专家认为,地方债大量发行不会造成资金利率明显上行,对债市冲击有限。在已有地方上报了专项债券项目情况下,专项债“增发”预期渐浓,仍需关注对债市的影响。

 上海证券报合作基金模式降低投资壁垒 外资借道布局中国信用债市场

 境外机构看好中国市场,从其持有中国债市余额上可见一斑。截至今年8月末,中国债市总规模已超过95万亿元;境外投资者已连续9个月增持中国债券,持债规模突破2万亿元。首款中国企业债UCITS基金的推出,有望助力外资借道布局中国信用债市场。

 证券日报“资本为王”成券商共识 年内发债融资超6400亿元

 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资本中介业务崛起,券商亟待补充资本抵御风险增厚收益,“资本为王”已成为券商的共识。为此,券商年内自身“补血”热情高涨。其中,发行公司债仍是券商融资的主力势头,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比例也在逐步提升。

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我国5G网络规模化部署及应用场景开发取得良好进展。

近日,工信部官网消息称,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70万个,平均每万人5G基站数超过12个。5G应用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在全国200余家智慧矿山、1000余家智慧工厂、180余个智慧电网、89个港口、超过600个三甲医院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加快5G应用规模化发展,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A股5G概念板块已有4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34家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家预计增幅超过100%。

有分析人士表示,以5G作为基础设施的众多下游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正处上升期,前景广阔。

5G建设速度将进一步提高

截至2022年5月底,国内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和92%的乡镇镇区,5G流量占移动流量比重达到272%,较去年同期增长191个百分点。

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咨询专家项立刚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的5G基站数量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的70%左右,远远领先其他国家,甚至超出了预期。预计到2022年底,我国5G基站会增加到200万个左右。

项立刚介绍,中国移动700兆的网络年底基本可以做到覆盖全国,之后会花1年到2年时间做更多的纵深覆盖,届时中国的5G网络建设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

淳石集团合伙人杨如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G网络建设工作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运营商集采也实现了量价齐升,因此,预计5G的渗透速度比4G还要快。

目前,全国正掀起5G产业的建设热潮。例如《北京市数字消费能级提升工作方案》提出,2022年,力争实现全市5G基站新增6000个,千兆光网用户新增10万户;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于6月份发布消息称,将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加快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杨如意认为,目前我国5G建设正处于加速期,预计未来5G基站建设会继续提速。“虽然5G网络建设在持续推进,但也要注意产业链和供应链所面临的全球市场风险。目前相关商业模式尚不够成熟,半导体芯片和关键电子元器件等方面还存在‘卡脖子’问题,要时刻关注国际市场变化,政策的支持要持续跟上,鼓励企业进行5G改造,解决企业在5G网络建设方面的资金压力。同时,不同企业的差异化导致对5G应用规模化推广难,要加大5G产业生态持续协同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宏观层面来看,5G建设方面依然存在区域之间不均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现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城区5G覆盖率比较高,但是在大量的中西部地区、乡镇地区覆盖率仍然不高。同时,5G的带宽资费也有进一步优化空间。”王鹏说。

5G助力各行各业提速发展

随着5G基站建设的推进,我国各行各业深入开展5G商用探索。

受益5G技术速度快、高容量、低延迟的网络特性,包括车联网、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电网、智慧生活、VR/AR产业等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传统行业迎来了向更深层次数字化转型的契机。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信息化和数字化领域专家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将以人为中心的通信扩展到了同时以人和物为中心的通信,为社会生活与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据袁帅介绍,例如在“5G+自动驾驶汽车”方面,数据传输速度达到新的量级,在5G技术的加持下,智能交通逐渐具备了进入大规模应用的前提;“5G+医疗”方面,利用5G底层的技术支持,将会进一步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跨地域就医难等问题;“5G+工业互联网”方面,5G大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及大连接的特性,让工业互联网成为现实,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G连接了人和万物,甚至可以说4G改变生活,5G将改变社会。5G网络的特性将给几乎所有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创新和颠覆,对汽车、大健康、金融快销、文娱等行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5G时代万物互联,不仅商品体验智能化,沉浸式视觉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体验经济将会无处不在。”袁帅说。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虽然目前大多数行业的5G应用仍处于技术验证和场景摸索阶段,但也有部分行业已经较为成功地结合了5G技术,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5G的应用正在各个行业慢慢试验和推广开来。

例如中国移动与某制造企业联合打造的基于5G的汽轮机缺陷检测项目;中国移动与某家具制造企业打造的基于5G的生产线云化控制项目。

对此,杨如意表示,智能制造、医疗、车联网对于5G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需求非常迫切。这些领域当前都迫切要求自身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而5G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它们也对5G提出了一些诉求,如网络性能好、可靠性高、具备移动性和灵活性。

5G概念企业“硕果累累”

随着5G建设推进,如今A股5G概念板块上市公司已是硕果累累。

智慧芽方面独家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我国5G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截至目前,A股5G概念板块298家上市公司2022年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6项,2021年这一数字为11310项,略大于2020年的10580项,可以看出,相关上市公司正在创新上持续发力。

盈利方面,上述298家上市公司当中,有4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从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来看,有13家预计增幅超过100%,其中铭普光磁预计同比增长100156%至13163%,暂列第一;安洁科技和云海金属分别暂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收盘,5G概念板块指数自4月27日随大盘反弹以来,已累计上涨2547%,超过了同期沪指的1378%和深证成指的2256%。

11月9日晚间,祥源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具体的处罚形式包括两种:一是,对涉事各方进行罚款,总金额240万元;二是,三位涉事人员5年内禁入证券市场,其中包括影视明星赵薇。

不过,这对赵薇影响并不大。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年禁入证券市场,意味着该处罚决定下达后,赵薇需要在5日内辞去上市公司所有职务,且在5年内不能从事与证券相关的业务,不能担任上市公司的董监高。“但这并不影响赵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她依然可以大量购买某家公司的股票,从而成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赵薇失手祥源文化

2016年12月26日,祥源文化(彼时名为:万家文化)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万好万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家集团”)将其持有的185亿股公司股份转让给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薇传媒”),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9135%,转让价为306亿元。龙薇传媒的大股东正是赵薇。

3日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问询函,询问收购的巨额资金来源,揭露了赵薇夫妇企图高杠杆借款3056亿元的如意算盘。

随后,在监管层不断追问的压力下,今年3月份,祥源文化终止了收购方案,赵薇控股的计划正式泡汤。

另一方面,随着赵薇退出,祥源文化股价大幅滑坡。Wind数据显示,从2016年11月25日停牌日至今年11月9日,祥源文化股价从1838元/股跌到了932元/股,几乎腰斩。

在痛失赵薇后,今年7月份,祥源文化火速另易新主,接盘者为祥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祥源控股”)的大股东人俞发祥。当时,祥源控股分别以1473亿元、201亿元的价格,受让孔德永、刘玉湘持有的万家集团88%和12%股权,祥源文化的实际控制人也由孔德永变更为俞发祥。

在一周的时间内,祥源控股完成了股权转让和工商变更登记,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一位影视行业券商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之前没有听到任何风声,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妥了,看来是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打起速战速决的战术。”

被罚5年禁入证券业

而赵薇的事情远没有结束。经调查,证监会认为:在控股权转让过程中,龙薇传媒通过万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017年2月16日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导致祥源文化控股权转让事项的严重影响。

证监会表示:“龙薇传媒注册资金200万元,于成立后一个多月即拟收购境内市值达100亿元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谈判时)29135%的股份,收购方案中自有资金6000万元,其余均为借入资金,杠杆比例高达51倍。在本次控股权转让过程中,龙薇传媒未进行资金的充分筹备,在境内可支付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运用高杠杆收购境内上市公司,在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后才着手寻求金融机构融资。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4月1日,短时间内,控股权转让事项不断变更,由控股权转让变更为5%股权转让,后又完全终止股权转让,且双方不追究任何违约责任。上述行为造成万家文化股价大幅波动,引起市场和媒体高度关注,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因此,依据《证券法》和《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规定,证监会拟决定:第一,对万家文化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第二,对孔德永给予警告,并处30万元罚款;第三,对龙薇传媒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第四,对黄有龙、赵薇、赵政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第五,对孔德永、黄有龙、赵薇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陆群威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根据《证券市场禁入规定》第四条规定,被中国证监会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的人员,在禁入期间内,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被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的人员,应当在收到中国证监会作出的证券市场禁入决定后立即停止从事证券业务或者停止履行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并由其所在机构按规定的程序解除其被禁止担任的职务。

换句话说,只要赵薇不在上市公司任职,不从事证券市场相关工作,他们仍可以自由买卖股票,仍有股东投票权。

1、《中国证券报》,1993年01月 《中国证券报》创刊,成为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报纸。

2、《证券时报》,创立于1993年,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财经证券类日报,是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

3、《上海证券报》,1991年新华通讯社出版的报刊,是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指定的相关行业信息披露媒体。

4、《金融时报》,重点宣传报导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银行在金融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公布我国的金融法令和重要的金融经济统计资料。

5、《中国改革报》,国内惟一以报道改革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中央级日报,是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报纸,是全国独家信用公示信息披露指定报纸。

6、《证券日报》,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证券专业报纸。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报纸、中国保监会指定披露保险信息报纸。

7、《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性证券传媒。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唯一刊物。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日报

-中国改革报

-金融时报 (中国1987年发行报刊)

-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

中国证券报-大事记

-信息披露

9家上市公司撇清干系1家未否认,ST沪科董秘胡兴堂表示,正在核实消息来源,近几天公司将出公告。

本报记者 夏 芳

重组和借壳一贯是资本市场撇不开的热点话题,也是资本炒作的重点。近来市场上传出有12家上市公司与“赣州稀土借壳”有染,故在二级市场上,又上演了一场场“乌鸡变凤凰”的上涨大戏。

金融界首席分析师杨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只有乌鸡变凤凰才能彰显诱惑力,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借壳讲故事的关键期,投资者要擦亮眼睛切忌捕风捉影。

4家公司已发布澄清公告

众所周知,稀土板块是市场上最为活跃的板块,资金对稀土概念的炒作热情大家都有目共睹。西藏发展受稀土概念影响,自今年春节过后,西藏发展股价便一路上扬,截至昨日,公司股价涨幅高达2088%,被誉为今年两市“第一牛股”。如今,“赣州稀土借壳”的故事又在市场上流传。

据媒体报道,赣能股份、ST生物、昌九生化、西南药业、成城股份、太极实业、桐君阁、ST沪科、中钢天源、泰山石油、旭飞投资、新都酒店等12家企业被染“赣州稀土借壳”风波,为此,赣能股份和新都酒店昨日均封住涨停板,这也是赣能股份的第二个涨停,昌九生化连续几个涨停,昨日涨了650%,四环生物也是一路高歌。其他上市公司也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除了赣能股份、四环生物、昌九生化、西南药业发出澄清公告,均表示,公司与赣州稀土借壳没有关系。另外,西南药业同事还发布了来自控股股东的函证,表示,经向公司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函证,两公司表示在可预见的三个月内,无应披露而为披露的信息。

除了上述4家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外,《证券日报》记者带着疑问,电话采访了其他的未发布澄清公司的上市公司,看看他们是对于公司股价的表现以及市场上的传闻是如何回应的。

5家否定与事件有关联

深圳酒店业唯一的上市公司新都酒店,昨日公司股价出现涨停,就公司股价表现和赣州稀土一事,《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新都酒店董秘张静,张静表示,公司股价表现属于市场行为,赣州稀土借壳一事与公司没有关系,也没有要披露的相关信息。

同样是股价一路高歌的旭飞投资,昨日涨幅372%,公司董秘曹玉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也否认与赣州稀土借壳有关联。

桐君阁董秘程耕对于公司与赣州稀土借壳有关联一事,表示可笑,程耕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赣州稀土借壳一事与公司无关联,并笑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市场上会有如此传言。

泰山石油董秘办李先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公司没有听说有赣州稀土借壳事情。

同样处于风波中的成城股份,在今年3月份曾对江西富源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源贸易”)增资7000万元,而富源贸易的注册地在江西,而江西的赣州是我国仅次于包头的稀土矿资源集中地。这或许是成城股份与稀土有关联的最佳理由吧。成城股份董秘办的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否定的回答。该负责人表示,公司与赣州稀土借壳没有任何关联,也没有稀土业务。

ST沪科董秘胡兴堂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核实消息来源,并且最近几天公司将会出公告,至于有没有与赣州稀土借壳有关联,胡兴堂没有给记者明确的答复。而ST沪科是上海一家以生产钢管起家的上市公司,曾被多次借壳。

除了上述5家公司否定了与赣州稀土借壳有关联外,《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太极实业和中钢天源2家公司了解情况,但是公开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国都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吴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表现最强势的就是稀土板块,加上日本地震后稀土金属的价格持续飙升,市场上对于稀土资源的炒作成为热点。另外,资本是逐利的,而且资本市场善于讲故事,对于有点故事的上市公司,就会招来资本的追逐,大家都在炒作,上市公司也都希望沾上有故事的题材。

对于资本市场的炒作,杨海告捷投资者,“机构频繁制造假噱头后,就会引来散户来抬轿子,最终谁接最后一棒谁倒霉。”

手机看中经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物库

网站首页金融证券产业市场国际经济时政社会评论理论地方经济城市频道食品安全网乡村振兴生态文明

股市银行基金期货理财保险IT业食品汽车商车能源房产医药文化会展旅游生活科技健康VR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能源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请输入关键词

2022年新能源汽车迈入掘金新周期 造车新势力扭亏门槛提升至年产40万辆

2022年12月24日 07:27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字号 大 中 小][打印本稿]

  回眸即将过去的2022年,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浪潮引领下,我国汽车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销量大幅度提升。与之相对应的是,投融资持续火热,并展现出了全新的投资逻辑和产业气象。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份,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融资事件217起,融资金额893亿元;产业链公布了200多个重大建设和项目投资,总投资额超过13000亿元,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的项目40余个。

  其中,广汽埃安A轮融资达183亿元,成为行业最大融资案例;岚图汽车A轮引战融资近50亿元,投资方共10家,融资后岚图估值近300亿元。

  “今天被资本市场看好的企业,未必是最赚钱的企业,投资者都在为未来而投资。”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车企投资电动汽车会非常痛苦,但是不投资就没有未来。

  “上述两笔融资事件中,头部资本角逐激烈,普通投资机构已经很难入局了。”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认为,从2022年多家新品牌的融资案例来看,这些品牌不仅单轮融资金额巨大,且参与融资的投资方大多自带产业资源。预计新能源汽车在2023年将进入近身肉搏阶段,传统车企的实力和背景已经内化成新品牌的基盘与保障,发展势头会更加猛烈,留给还未迈过生死线的造车新势力的时间已经不多。

  投融资持续火热

  仍为年度最热风口之一

  《证券日报》记者据天眼查App统计显示,2012年—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融资热度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融资事件达共计1136起。其中,2016年—2018年融资事件连续三年超过160起,2017年融资事件达到阶段性新高至185起;2019年相关事件数和披露金额有所回落;2020年新能源汽车赛道融资事件89起,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21年新能源汽车赛道融资事件数量为历年最多,共计239起,披露总额达3639亿元,同比大增18166%,创下历史新高。

  在经历了投融资热度最高的2021年后,尽管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2022年新能源汽车整体融资事件次数和金额不及去年,但依然是今年最为火热的投资风口之一。

  从融资区域来看,北京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2015年至2022年10月份,北京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投融资事件数量达106起,位居全国之首。其次为上海,同时间段内的累计投融资事件数量为95起。

  从投融资聚集的产业链方向来看,2021年至2022年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类企业,其次为整车制造企业。具体来看,动力电池成为此轮吸金竞赛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62个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预算超9000亿元。其中以楚能新能源、宁德时代扩张脚步最为激进。据公告显示,楚能新能源已公布的4大投资项目投资预算达1825亿元;宁德时代已公布的5大项目对外投资预算约为1300亿元。

  新能源汽车整车这一赛道,同样成为资本愿意下大力砸钱的领域。2022年初,集度汽车打响了新能源整车融资第一枪,融资额为4亿美元,投资方是百度投资并购部和华普汽车;4月份,洛轲汽车完成D轮融资,吸引了红杉中国、IDG资本的出手,融资额为2亿美元;6月份,威马汽车Pre-IPO融资6亿美元;哪吒汽车、智己汽车、岚图汽车分别于7月份、8月份、11月份完成20亿元至50亿元不等的融资。

  新势力未摆脱亏损状态

  年产40万辆或成新门槛

  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如画,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特斯拉也是在经历了15年的亏损后,才于2020年首次实现盈利。国内造车新势力TOP3“蔚小理”至今也未摆脱亏损状态。

  作为已成功多地上市的融资造车优等生,“蔚小理”在自动驾驶、芯片、云服务和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的自研投入高昂,是现阶段公司支出的主要项目,并持续压低毛利率。

  三家公司2022年三季报显示,研发方面,蔚来汽车的支出费用主要围绕电池、芯片等做一些研发投入,单季度研发费用保持在30亿元左右;小鹏汽车第三季度研发开支为15亿元,同比上涨185%,增长的部分主要也是研发人员增加,导致员工薪酬增加;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研发投入达18亿元,同比增长1031%,主要是用于未来新车的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与“蔚小理”深耕的市场和客群不同,二线造车新势力们大多扎根下沉市场,走薄利多销的路线,在售车型价格区间较低,整车销售毛利也有限。因此,它们短期同样难以盈利。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零跑汽车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亏损分别达901亿元、11亿元和2846亿元,合计超过48亿元;威马汽车的亏损状况更甚,根据招股书数据,威马汽车过去三年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74亿元。

  尽管哪吒汽车还未正式递交招股书披露财务状况,但据投资方360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哪吒汽车分别净亏13亿元和29亿元。2022年上半年,哪吒汽车继续亏损69亿元。

  在张秀阳看来,率先登陆资本市场虽有机会跑在赛道前列,但即便成功IPO,也只是踏出了漫漫“钱”路的第一步,在此之后,如何能够实现持续稳定交付和盈利,才是最终大考。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新造车公司想摆脱亏损,实现转折的粗略节点是年交付量10万辆。不过,这一预期数据或许被严重低估了。“此前小鹏汽车也认同关于10万辆年产量是门槛的提法。但当我们做到10万辆的时候,才发现今天的智能电动汽车的基础门槛,似乎已经提高到了40万辆。”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

  传统车企蹚出“第三赛道”

  全新子品牌获资本青睐

  作为由传统车企孵化而来的智能电动车品牌,极氪汽车自成立起就不断强调自身的定位:既不是传统车企,也不是造车新势力。公司CEO安聪慧曾在多个场合阐述智能电动车“第三赛道”的概念,即在传统车企转型和新势力造车之外,用全新的团队架构,对产业资源进行全新布局,打造出一条传统车企的技术资源与新造车的灵活效率相融合的新发展路径。

  智能电动车产业发展至今,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熟谙于高端品牌的打造,并将“第三赛道”概念延伸到资本市场,获得了不俗的认可度和投资热情。

  2021年8月份,极氪就获得了宁德时代、哔哩哔哩、英特尔资本5亿美元的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近600亿元;2022年8月份,长安阿维塔完成A轮融资,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领投,投后估值接近百亿元。

  今年3月份,埃安混改落地,10月份完成2566亿元A轮融资,增资完成后埃安估值达到1032亿元,成为当前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最高估值。

  “资本市场在驱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并深刻影响整个行业,资本驱动下的品牌会更有实力。”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汽埃安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要通过混改进入资本市场参与竞争,同时借此来提升品牌影响力。

  紧随埃安之后,作为东风集团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时也是国资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项目,岚图于今年11月份以A轮融资50亿元,在锁定高景气发展赛道的同时,也赢得了投资方的青睐,成为中国新能源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融资后岚图估值近300亿元。

  “岚图开创的是‘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融合发展新模式,是我们用新组织、新机制、新模式,推动东风公司品牌向上的一次战略选择。”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站在转折点上,岚图正以中国造车新实力的姿态,通过创新精神和进取之心,完成产品、品牌的双突破。

  冯兴亚表示,电动汽车的行业估值逻辑正在转变,从考察远期前景逐步过渡到对企业盈利性的关注。“未来两年非常关键,企业整体运营能力必须经受住投资者及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施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

长江源的壮美山水

秦岭深处赏荷韵

多彩的羊卓雍湖

夏日呼伦贝尔草原

产业专题

·三保行动 我们一起出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第18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推动中国

企业家

尉竞飞:汇聚巾帼力量 托起城市暖阳

北大“杀猪佬”陈生走过创业“至暗时刻”

·与马云相爱相杀三十年,郭凡生灯火下楼台·刘永好:实现双碳目标,农业企业大有可为

本网专稿

·今年春运北京地区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934万人次·“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补票电子化……春节回家的你要知道这些铁路便利·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工作 春运工作专班负责人这样说·今年春运铁路最大客座能力比2019年春运增长11%·工信部:第四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公布·工信部:调整频率使用规划发布 为5G、6G预留频谱资源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国家机关地方政府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媒体网站中央企业金融机构热点网站财经网站电子商务更多

关于经济日报社 - 关于中国经济网 - 网站大事记 - 网站诚聘 - 版权声明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6557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376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