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的人物及作品有哪些?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的人物及作品有哪些?,第1张

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乔治·拜伦、雪莱、约翰·济慈、瓦尔特·司各特等,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一、代表人物

1、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2、乔治·拜伦

乔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3、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4、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他的诗篇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5、瓦尔特·司各特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过副郡长,他以苏格兰为背景的诗歌十分有名。

而后逐渐转行开始写作历史小说,终于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在他死后,浪漫主义时代也随之走向结束。

二、代表作品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及音乐剧。

2、《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3、《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1812年-1828年拜伦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1812年-1828年出版。

诗中主人公恰尔德·哈罗尔德是一位高傲叛逆的拜伦式英雄,第一章叙述他在葡萄牙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和普通百姓的苦难,在西班牙见识了西班牙人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叙述在希腊、阿尔巴尼亚的游历,反应了对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思考。第三章写滑铁卢战役之后,普通人的境遇并无根本改善,传达了死亡是一种解脱的思想。

第四章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号召意大利人团结推翻奥地利的统治。贯穿全诗的是拜伦对自由的歌颂。

4、《唐璜》

《唐璜》是长篇诗体小说,作者是拜伦。

该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5、《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简称《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代表作,它表达了雪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

诗剧是雪莱移居罗马时写作的,完成于1819年。当时,欧洲神圣同盟和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以及它们对人民的残酷镇压,激起了诗人极大的愤慨。于是他利用古希腊神话的素材,创作了这一诗剧,表达自己反抗暴政的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偏重从主观理想出发,用热情

  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对比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

  的文学。它跟客观冷静地观察和如实具体地反映生活

  的现实主义文学同为文学创作中的两大主要倾向或思

  潮。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浪漫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早在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理

  念论”和古希腊、罗马的部分诗歌创作中已初现端倪。

  经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罗提诺、意大利作家但丁、文

  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论家卡斯特尔维屈罗和贾科莫·

  马佐尼的丰富、发展,到16世纪已基本形成了整套以

  “理念论”为指导思想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中古欧洲

  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17世纪英国作家弥尔敦

  和18世纪法国作家卢梭的作品及英国感伤主义诗歌,

  在一定程度上都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但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流派和运动,浪漫主义则

  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

  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

  大革命后的欧洲现实及启蒙思想家所应许的“理性王

  国”面貌的失望,也表现了不满现状,追寻理想和摆脱

  文学上的新古典主义束缚的强烈愿望。但作家们受当

  时流行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影响,创作中大都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主张

  自由想象,崇尚象征、对比、巧合手法,描写非凡环境和

  非凡人物。因作家们的立场观点不同,创作中还常表现

  为重在揭露私有制罪恶、同情劳动人民疾苦,并幻想建

  立自由平等理想社会的积极倾向的浪漫主义和重在缅

  怀逝去时代、美化宗法农村,并常宣扬宗教神秘观念的

  消极倾向的浪漫主义这两个不同思想派别。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原意为传奇、想象、

  热情、诗意……,我国只取译音。浪漫主义文学最早出

  现在德国,接着在英国和法国形成高潮,俄国及北欧、

  东南欧也形成浪漫主义文学湖流。著名作家作品有德

  国作家诺伐里斯的长诗《夜的颂歌》、海涅的组诗《诗歌

  集》,英国著名民主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

  德游记》、雪莱的诗剧《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法国

  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俄国诗人普希金

  的故事涛《茨冈》、雷列耶夫的政治讽刺诗《致宠臣》、茹

  科夫斯基的长诗《斯薇特兰娜》……等。

  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巩固和

  发展.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潮地位逐渐被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代替。但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它仍在继

  续为一些作家采用。十月革命后,革命的浪漫主义更成

  为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实主义文学 指强调客观、冷静地观察和如

  实、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它跟强调主观想象的

  浪漫主义文学同为文学创作的两大主要倾向或思潮。

  作为一种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和古希腊的部分

  文艺创作中,已有初步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

  亚、塞万提斯和18世纪的狄德罗、莱辛、席勒、歌德等,

  又在自己的论著和文学创作中,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

  这种艺术既依据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摹仿自然”观。以

  致文学评论中出现了“占代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现实

  主义”、“启蒙主义的现实主义”等术语。

  但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运动和流派,现实主义则

  是在19世纪30年代后,代替浪漫主义而走上历史舞

  台的。在资本主义尚处发展、巩固时期的历史条件下,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论证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联

  系和区别,肯定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真实再现现实的

  俄国“自然派”的文学创作。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

  是生活”的著名现实主义论断。法国作家斯丹达尔、巴

  尔扎克、福楼拜等,十分重视文学的真实性、典型性和

  社会批判作用。恩格斯更在总结果戈理、巴尔扎克、狄

  更斯……等作家创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现实主

  义定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在资本肆虐,矛盾重结的19世纪,现

  实主义文学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具有深入揭发批判

  社会黑暗的特点。因此.这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又常被

  人称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具体地展示了广阔的

  社会生活画面,深刻地揭发批判T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满怀同情地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多方面地表

  现了精湛的典型化艺术手段和技巧,无论在思想、艺术

  或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现实主义前此历史的顶峰。但

  这类丈学的作家们大都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自己

  创作的思想摹础,因l雨在批判社会黑暗时大都不了解

  社会罪恶的真正根源.在要求革除社会弊病时,又往往

  找I:到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在同情劳苦大众时,

  则常常宣扬忍让、仁爱和个人奋斗,有时还难免陷入和

  平改良和悲观宿命的泥淖。因此,到1 9世纪末,随着无

  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深入,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的

  过渡,以及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

  学的兴起,1 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也逐渐走向了衰退。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到20世纪,它仍

  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继续发展。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是法国作

  家斯丹达尔的文学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和长篇小说

  《红与黑》、巴尔扎克的文艺论著《<人间喜剧)前言》和

  小说总集《人间喜剧》、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

  人》、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

  翰·克利斯朵夫》,以及英国、俄国、意大利、美国、波

  兰、挪威……等众多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 AD 476 古典文明萌芽,古希腊文明留下丰富音乐文化,但因大部分没有流传,无法展现那个时代的音乐全貌,故在这里省略。

AD 476 - 1400 欧洲中世纪,声乐雏形形成,作曲家有宾根的希尔德加德、马肖。(可不了解)

1400 - 1600 文艺复兴时期,最简单的成熟声乐形式形成,但和声仍处于雏形。作曲家:迪费、班舒瓦、奥克冈、若斯坎、帕莱斯特里纳、拉絮斯、蒙特威尔第(巴洛克音乐的先驱)等。

1600 - 1750 巴洛克时期,以巴赫的逝世终结,宗教复调音乐达到顶峰,对位复调技术成熟,巴赫作为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总结了该时期的音乐发展,开创了除歌剧外的几乎所有严肃音乐体裁,提出键盘乐器的十二平均律,著有《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另外,法国作曲家拉摩写了第一部和声理论著作《和声学》,标志着和声理论的成熟。巴洛克时期(仅代表时期,不代表流派)作曲家:科莱里、帕赫贝尔、吕利、普塞尔、库普兰、维瓦尔第、泰勒曼、拉摩、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塔蒂尼等。

1750 - 1820 古典主义时期,从复调音乐转入以主调音乐为主,曲风明朗、旋律澄澈,古典主义代表人物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是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同时开浪漫主义先河),另外还有格鲁克(歌剧改革者)、博凯里尼等。(另外的一些比起这三位相去甚远,如胡梅尔,可不了解)

1820 - 1910 浪漫主义时期。作品重在抒发内心感情;也有大量民族音乐家涌现,其作品带有各民族特色,表达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感情。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作曲家:帕格尼尼、韦伯、罗西尼、柏辽兹、格林卡、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威尔第、弗兰克、布鲁克纳、斯美塔纳、约翰·施特劳斯(父子)、鲁宾斯坦、勃拉姆斯、鲍罗丁、圣桑、比才、布鲁赫、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格里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艾尔加、普契尼、马勒、理查·施特劳斯、西贝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

1900 - 至今 现代主义时期。乐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曲家在原来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主要流派有印象主义、现代技法、新古典主义、原始主义、现实主义、融合爵士的严肃音乐、电子音乐以及其他一些有些稀奇古怪的实验音乐。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杜卡斯、拉威尔。其他现代主义作曲家:勋伯格、克莱斯勒、巴托克、埃内斯库、斯特拉文斯基、柯达伊、韦伯恩、贝尔格、普罗科菲耶夫、格什温、格罗菲、科普兰、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等。

流派按照作曲家作品成熟时期以及其代表的风格来划分,以上作曲家都按流派划分。处于该时期不一定属于该流派,时期只是根据一定时间里大部分音乐家所属流派而划定,有些作曲家,如舒伯特、德彪西,思想较先进,身处旧时期却开新流派之先河;有些作曲家,如艾尔加,在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仍不丢弃浪漫主义遗风,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作品,当属浪漫主义。研究西方音乐史要以流派为主,时间仅供参考。

这里根据你的要求,精简了作曲家,只列其主要,如要更详细的请再问。纯手工打字,望能采纳。

古斯塔夫·施瓦布(1792-1850),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他生于斯图加特,大学时就读于著名的图宾根神学院,学习神学,毕业后做过短时间的牧师,后从事教师工作。他曾是席勒的老师,并与德国伟大作家歌德、乌兰德等相识。他的创作多系诗歌,此外编辑出版有五卷本德国诗歌以及为少年和老年人编辑的德国民间故事等,但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是这部《古希腊神话故事与传说》。该书原名《神祇与英雄》,它取材广泛,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希腊诗歌

一、古典希腊诗歌

诗歌在古希腊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它不但用于抒发感情,而且用于交流知识、纪念活动和指导教诲。早在公元前9世纪时,人们就认为诗人对人和神的本性具有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有才华的诗人与哲学家及政治家有着相同的社会地位。对诗歌的这种高度评价,一方面是由于希腊文化传统带有将“真”“善”“美”视为同一的明显倾向;另一方面是由于古希腊人在天性上的对语言的力量、节奏和格式十分敏感。

在亚历山大时期以前的希腊诗歌,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突出地流行一种诗歌类型:史诗时代,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抒情诗歌时代,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戏剧时代,公元前5世纪。这些时代在相当程度上准确地反映了各自的社会环境:史诗表现了贵族及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抒情诗歌表现了世界的变化趋势,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怀疑,个性的发展受到鼓励;戏剧诗歌反映了城邦国家的团结稳定、民主观念及这个新型开放性社会的发展在思想意识上所产生的矛盾冲突。

现存的最早希腊诗篇,是用爱奥尼亚语创作的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可能作成于公元前8世纪,但当时尚未写成文字。荷马根据历史上长期的口头传说,创作的这两部英雄诗歌,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充满了动人的诗意。它们使用古代史诗的标准音律,即扬抑抑格六音步。这些史诗主要用于宫廷娱乐,由具有惊人记忆力的吟诵诗人背诵。因此,其创作技巧基本上是口头的,并且重复使用一些套语,尤其是在六音步的结尾。但是,这些反复出现的套语并不令人感到厌烦,因为它们都被巧妙地与诗歌本文融为一体了。

这些史诗虽然用于宫廷娱乐,体现了许多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但是它们对于更加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有着极为深刻的阐释。正因为如此,荷马的诗歌在整个古希腊历史中,一直被当作进行道德和宗教教诲最为丰富的源泉。荷马对于希腊诗歌传统的确定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虽然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一些仿照荷马风格创作的英雄史诗片断,但都没有达到荷马诗歌的艺术高度。赫西奥德的教育史诗(公元8世纪),也被保存了下来。赫西奥德的说教对象,不是爱奥尼亚的贵族,而是皮奥夏地区的农民;他们终生辛勤劳作而收入微薄。这些诗歌,主要涉及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信念,虽然在主题范围和创作才华上,不能与荷马的诗歌相比,但其表达却往往深刻有力。

按照现代定义以及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抒情诗歌显然是公元前7世纪的创造;然而作为一种民间诗歌的形式,它的泉源却可以上溯到荷马以前很早的历史时期。“抒情”这一术语的希腊文原意是:“由竖琴伴奏演唱”;为了用其他乐器伴奏,或者不用乐器伴奏而创作的诗歌,则不称为抒情诗歌,而属于其他类型。有竖琴伴奏的抒情诗歌,还分成两大类:合唱诗歌,合唱队可以多达50人;独唱诗歌,由一名歌手演唱。独唱抒情诗歌兴盛于伊奥利亚群岛,特别是莱斯博斯岛上。这里是古代文明的一个中心,当时的经济状况不稳,新兴的政治观点与传统的寡头统治原则发生冲突,一切都在经历着急速变化。这种抒情诗歌,主要用于抒发个人情感,其主题范围十分广泛,从政治攻击到欢宴喜庆、友谊爱情等无所不有。最有名的伊奥利亚诗人,是多才多艺的阿尔凯奥斯和女诗人萨福。虽然其他希腊诗人在写作技巧上有的也达到了萨福的水平,但是她那纯朴的魅力与强烈的感情,却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可惜的是,伊奥利亚体诗歌保留下来的篇章太少,但是现存的诗篇已经可以充分肯定这两位诗人的出色才华,说明他们是最伟大的独唱体抒情诗人。另一位公元前6世纪的诗人,是来自提奥斯岛的阿那克里翁,他的抒情诗歌主要是饮酒歌与爱情歌。他虽然是爱奥尼亚人,但是他的作品在许多方面和伊奥利亚诗派的风格类似,他的诗歌结构细腻,但是缺乏阿尔凯奥斯与萨福作品的宏伟气魄。

合唱抒情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希腊多里斯人的艺术创造。它首先在斯巴达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与它联系在一起的名字是莱斯博斯岛诗人泰尔潘德罗斯;他的情况今天已经湮没无闻。后世了解较多的是斯巴达诗人阿尔克曼(公元前7世纪),特别是他的一首歌颂少女的诗作十分动人。这首诗歌有较长的片断被保存下来。然而,由于缺乏文学资料,现在已不可能对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合唱诗歌,作出可靠的评价。

我们更确切了解的诗人是品达罗斯(公元前5世纪),他出生于忒拜的一个贵族家庭,继承了多里斯人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是留有作品传世的合唱抒情诗人中最享盛誉的诗人。他写作过大量的合唱诗歌,类型各种各样,后人曾汇集为17卷,但大部分是零散片段,只有四卷共计45首体育竞赛胜利者颂的原文,完整保存下来。品达罗斯才华横溢,能够不受体育竞赛这种即时性活动主题窄狭的约束,写作出形式整齐而又充满 的诗歌,和其他诗人比较起来,他更加倾向于运用形象思维,通过意象或神话上的联想,从一个意念引向另一个意念,而不是主要依赖于逻辑推理的概念思维。这些竞赛胜利者颂歌的音律非常复杂,丰富多变。品达罗斯一般采用的是扬抑抑格的各种结构。除了一处例外,他的45首体育颂歌没有重复使用过相同的音律格式,这也有助于说明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表达个人特色的艺术修养。

和独唱抒情诗歌的诗节结构不同,大部分合唱抒情诗歌(包括品达罗斯的竞赛胜利者颂),通常都采用三合颂结构,前两段(即“诗节”和“反诗节”)的节奏相同,第三段根据一种与前两段不同但又互相联系的音律格式写成。一首诗歌可能包含任何数目的三合颂结构,它们的音律形式都一致。合唱抒情诗歌的主题多种多样,从体育竞赛胜利者颂歌到敬神赞歌、挽歌、少女之歌、酒神赞美歌等等。总之,合唱抒情诗歌诗人,是社会的代言人,表达他的同胞对当时的重大事件或成就的态度。但是这种公共义务的重负丝毫没有破坏品达罗斯在艺术上的完整性,没有束缚住他的个性特色。除了品达罗斯以外,值得提及的合唱抒情诗人还有与他同时的西摩尼得斯与巴克利得斯(都是公元前5世纪诗人)。遗憾的是,前者的作品很少流传下来,而后者的作品虽然叙事优美,但是缺乏品达罗斯颂歌那种烈火一般的想象力量。

与抒情诗歌有关联的还有两种类型的诗歌:哀歌与抑扬格诗歌;也曾在希腊流传很广。哀歌起源于用笛子伴奏的歌曲,它的音步,即哀歌双行体,是一种经过改进的扬抑抑格六音步,使人感觉比史诗形式更轻快。哀歌体最初并不用于哀悼,而是用于多种场合:为作战时鼓舞士气,描述历史事件,表达深厚爱情,以及在几乎任何一种问题上发表个人意见等。写作哀歌体诗歌技巧最高超的,应推诗人米姆奈尔摩斯(公元前7世纪)。据传,他的许多诗歌主题集中在历史和地理方面。从现存的一些诗歌片断看,他对人生的短促极其感伤,哀叹青春之易逝,怜伤老态之龙钟,恐惧死亡之来临。这些零散篇章,已足够说明他的诗作遣词精炼,象征深刻贴切,形象鲜明生动。他在运用哀歌节奏表达各种意念和态度方面,更是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与米姆奈尔摩斯同时代的,还有提尔泰乌斯及雅典政治家梭伦。但是,由于他们的写作技巧不够成熟,所以没有达到米姆奈尔摩斯的高度。不过他们也是很有才华的诗人,前者是讴歌斯巴达式勇敢尚武精神的代表人物;后者以写作反思性及启发性诗歌著称,表达了雅典人的理性和判断的智慧。另一位以哀歌体著称的诗人泰奥格尼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最佳的具有创造性的诗篇,是他充分表达失望的作品。有许多别的诗人所创作的哀歌体诗歌,后来被汇集成册,假托为泰奥格尼斯的作品。但从写作风格和历史角度看,仍可以把它们和真正的泰奥格尼斯诗歌区别开来。

另一种主要类型是抑扬格诗歌,主要用于写作讽刺诗歌,攻讦诗歌和寓言诗歌。它的结构比抒情诗歌与哀歌体诗歌更为简单,音乐性也较差,更加接近于口语节奏。阿尔基洛科斯(公元前7世纪),是无可争辩的抑扬格诗歌大师。他的诗歌匠心独运,幽默风趣,或尖刻犀利,表现出第一流的诗歌天才,不仅有攻讦他人的内容,而且表现出深刻的内省和反思。其他诗人如西摩尼得斯(公元前6或7世纪),天资聪颖,但诗歌水平较为逊色;希波奈克斯(公元前6世纪),作品题材狭窄,但在这有限的的范围内,他却达到了技艺娴熟的水平。除了阿尔基洛科斯以外,抑扬格诗歌的作家,总的来讲,属于古希腊的次要诗人之列。

随着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希腊世界的确立,表达个人感情的诗歌为新兴的戏剧诗歌,特别是悲剧,所代替。希腊悲剧,可能起源于纪念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乐舞,主要为合唱形式。据说泰斯庇斯给合唱队增加了一名演员,这是合唱式乐舞转变为戏剧的关键步骤。以后埃斯库罗斯又加上第二名演员,使得演出能够表现真正的戏剧性冲突。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可以说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关注城邦的问题,诸如人与城邦的关系以及人与神的关系;其次是借用荷马或其他史诗诗人所叙述过的神话主题,而不用自己独创的情节;用语高雅优美,但绝无矫揉造作的痕迹;第三是善于以惊人的绝妙手法使用意象,使剧情深入发展,阐明主题思想。

古典悲剧的形式,大多取材于早期传统中的各种类型。剧中对话的音律采取抑扬格,合唱颂歌的音律复杂多变,与较早的和当时的合唱抒情诗歌音律相同。合唱颂歌的三合颂结构经常用于戏剧表达。这种结构对悲剧确实非常适用,因为从美学角度来看,对话体的诗节与反诗节可以形成剧情中更大冲突场面的缩影,而第三段或叠句部分则可用于悲剧的收场或总结。

公元前5世纪的悲剧发展,在统一之中又呈现出多样性。埃斯库罗斯是名副其实的悲剧之父,他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位“仿古诗人”,而是一位戏剧表现技巧的大师。他关注神、人和城邦的不断进化,从历史的宏观过程中的种种冲突与苦难里得到领悟,把悲剧三部曲看作是表达他的人文主义、神论观点的一种自然而全面的方式。他笔下人物的高贵气质、剧中那种昏暗的充满自然力的气氛,加上夸饰的用语和不同寻常的隐喻,都有助于形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主题中的悲剧性力量。他留传下来的悲剧共有7部,都是具有深刻见解、艺术上成熟的作品。

索福克勒斯的宇宙观与埃斯库罗斯不同,是静态的。因此他放弃了三部曲的形式,集中运用单部戏剧的力量,表现英雄人物史诗般的形象和可歌可泣的事迹。他所描绘的世界神秘莫测,因为剧中人所受到的报应,很少是由于其所作所为,而更多地是由于其身份地位。其中还出现一种神秘的信念,认为这些人物所遭受的苦难已经为他的同胞化凶为吉。从现存的7部作品来看,索福克勒斯的风格,与埃斯库罗斯的风格相比,纯朴有余,优雅不足,但却同样微妙精巧。他的主要戏剧手法悲剧反讽的力量,可以在他的杰作《奥狄浦斯王》一剧的演出中,得到验证。

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写作特点,比较难以归纳。他留传下来的悲剧有19部,他勇于试验和革新,例如他发明了情节剧,并以《阿尔克提斯》一剧,开创了悲喜剧这种新的类型。常常有人认为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大多是“现实主义”的,缺少诗意;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事实。他的用语、背景和情节原委等固然都取之于当时雅典的生活,但并不是如实地照录;所谓“现实主义”的细节,只是为了把当时生活的堕落情况,与英雄时代的高尚情操加以对比,才加以引用的,是用来批评,而不是记载他所感受到的雅典价值观念颠倒的现象。他的作品带有不少改革家的意味,也有一点现代剧作家肖伯纳的气质。同时,他的大部分戏剧都具有上乘的抒情风格。

阿里斯托芬是欧里庇得斯的同代人,年龄较小,他留传至今的喜剧共有11部。欧里庇得斯用英雄时代高尚的传统与当时社会的猥琐卑鄙加以对比,而阿里斯托芬则将当代的美与丑对照起来,加以嘲讽。他的作品充满着世俗的喜悦和机敏的讽刺,不加拘束地涉及到雅典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的戏剧是“早期戏剧”的缩影。但是由于以后几个世纪中政治环境风云变幻,已经不能容忍阿里斯托芬那样对社会自由评论,所以他的喜剧也很快就从舞台上消失了。

公元前5世纪末期,希腊诗歌开始经历了一场根本性的剧变。随着科学与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诗歌作为表达真理工具的价值信念开始衰退。这一趋势后来由于柏拉图对诗人的抨击而更加强化;他认为诗人都是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工匠而已。这种追求理念知识的新的热忱,使得许多作家远离意念模糊的诗歌,而转向明晰精确的历史和哲学散文。那些继续选定诗歌作为表达工具的艺术家,面临着双重的困境:一方面,诗歌已不再被人们看作是表达重要意念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感到自己的作品已很难达到早期优秀作家的水平。史诗、抒情诗和戏剧诗这些形式看来已经走完了各自的全部发展过程,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确实是微乎其微。因此,在希腊化时期出现了一批诗人,单纯追求风格的优雅和写作技巧的标新立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甚至可以不顾表达的明确性和真实性。诗人已不再感到自己是社会的喉舌,这个社会在各种运动冲击下本身也已经开始解体,朝着政治上、哲学上的世界主义方向发展。他们也不再感到自己在道德观念上受到严格约束,对社会承担重大义务;相反在追求新奇的、尚未发掘过的表达方式中,他们往往把读者的范围缩小到只限于艺术家同行和知识分子阶层。只有“新喜剧”还完全保持着“公众性”的特色,也是诗人向社会发言的一种主要的诗歌类型。但是,即使以写作新喜剧而负有盛名的米南德(公元前342—291),对扩大读者的见识,也没有深刻的关切。在希腊化时期,这种脱离社会的态度,可以用公元前3世纪时亚历山大城的诗人卡利马科斯的一首“宣言”式的诗歌作为典型。在这首短诗中,他申明他“厌恶史诗,不喜欢四通八达的大道,也憎恨那些四处游荡的恋爱情侣;不肯喝公众使用的泉中之水,也鄙视一切流行的东西”。虽然有这种对诗歌的表达范围与社会功能加以限制的倾向,但是,希腊化时期许多新的开拓,如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和巴罗克式的实验,却也结出了颇具价值的成果。

公元前3世纪时,在新兴的亚历山大城,集中了一批学者和诗人,受到托勒密王朝的扶持和奖掖。当时最有名的诗人是卡利马科斯、阿波罗尼奥斯和忒奥克里托斯。卡利马科斯追求形式上的精确严格,写过好几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他的《颂歌》是宫廷诗歌,无宗教含义,显得有些矫揉造作。他的《起源》叙说一些风俗礼仪的由来,共4卷。他的最佳作品是警句诗。这种诗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时的奉献题诗和碑刻铭词,用哀歌式双行体写成,通过卡利马科斯简洁明快的诗歌技巧,获得了少有的完美韵味。阿波罗尼奥斯是一位违反社会潮流的诗人,力求重新振兴史诗的地位,写了一部长达4卷的长篇诗歌《阿尔戈船英雄纪》。他虽然得力于荷马著作,但结果写成的不是英雄史诗,而是心理描述和浪漫色彩的诗歌,预示了古代散文小说的发展方向。忒奥克里托斯可以说是这三位诗人中最优秀的一位。他的《田园诗歌》主要是用六音步诗行写成的;这些诗歌反映出他的多才多艺与少见天赋。他写的具有高度音乐感和浪漫色彩的田园牧歌,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田园诗虽然表现了避世出俗的思想,但并不脱离现实;他那些现实主义的模仿诗句,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善意的嘲讽。忒奥克里托斯,是牧歌写作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从民间艺术中汲取了充满活力的表达技巧又吸收了希腊丰富的文学创作传统,在融合二者的基础上,他所创作的诗歌刻画逼真可触,情节流畅自如,画面清新如洗,在田园诗歌的传统中可谓无出其右。

随着上述三位公元前3世纪主要诗人的谢世,希腊诗歌的伟大时代也告终结。只是后来有一部题为《希腊诗选》的诗歌集,可以证明某些创作活动仍在继续。这是公元10世纪时由一位东罗马学者编纂的一部庞大的希腊抒情短诗和铭文诗的选集,大部分是哀歌体,共达4000多首,包括从公元前7世纪直至拜占庭时代的作品,大部分的后期作品都是模仿性的,价值不大。可以称道的是梅利格(约公元前1世纪)的爱情诗歌,以及一些不失旧日传统的次要诗人的作品。整体说来,当时的诗坛正在清理打扫,准备迎接对西方诗歌注入新鲜生命力的拉丁作家。

古代希腊诗歌的传统非常丰富多彩,即使对其主要特点作出概括也不易做到。不过下面列举的一些特色,经常出现在各个时期的作品之中:简明纯朴,直截了当,揭示巧妙;不作过分的夸张,避免露骨的感伤,结构上严密细致,保持行文组织上的平衡匀称,以及富于音乐感。上述最后几点特色,可见之于萨福的诗歌、悲剧中的合唱颂歌,以及几乎任何一位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开首列举的几点特色可以用公元前5世纪诗人西摩尼得斯的一首墓志铭加以证明。这是他应邀为在温泉关之役壮烈殉国的斯巴达将士所写。这300名勇士,在莱昂尼达斯领导下,参加波希战争,为保卫希腊的自由而献身。这首诗歌没有动听的称颂词藻,也没有用冗长的语句来表达哀情,而只是以震撼心灵的含蓄词语简单地写着:

过路人,请你转告斯巴达弟兄,

我们长眠于此,已遵从他们的命令。

二、中世纪希腊诗歌

见“拜占廷诗歌”。

三、现代希腊诗歌

从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到希腊独立战争(1821—1828),希腊诗歌的繁荣地区,主要是法兰克人占领的希腊领土。克里特岛一度是最重要的文学中心。克里特岛文学的主要杰作,是17世纪中叶时科尔纳罗斯写的叙事、抒情长诗《埃托克托斯》,共有押韵的15音节诗句10052行,叙述埃洛托克利托斯及其情人阿雷图莎历尽艰险,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克里特民歌在当时比较流行。克里特戏剧受到西方影响,其中重要的作品,有无名氏的剧本《亚伯拉罕的牺牲》,以及霍塔米斯的悲剧《埃罗菲尔》。1669年,土耳其人又攻占了克里特岛,希腊文学的活动也告终止。

在土耳其占领的其他地区,惟一值得注意的诗歌创作是民歌,以18世纪时最为兴盛,有爱情歌谣、旅游歌谣、催眠曲和哀歌等,都十分优美清新。18世纪在法国文学影响下,希腊教会在君士坦丁堡的官吏,提倡一种用希腊语写作的“法那里奥特”文学,使得东罗马时代的希腊文学得以继续,并为希腊的解放运动作了准备。希腊解放前夕的主要诗人有赫里斯托普洛斯以及韦拉拉斯。

1828年,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希腊终于获得独立,首都雅典成为文化中心,开始了雅典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浪漫主义诗歌流派的创始者,是亚历山大·苏佐斯(1803—1863)。他十分崇拜雨果和拜伦,但自己以写讽刺诗歌著名。这一流派的代表性诗人,还有帕纳约蒂斯·苏佐斯、兰加维斯、坦塔利狄斯和卡拉苏托斯等。这一派最后一段时期的首要诗人是帕拉斯科斯(1838—1895),他以雨果和拜伦为偶像,作品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倾向。雅典浪漫主义流派衰落以后,代之而起的是新雅典派。这一派重视希腊民族的价值,提倡把口头语言引入文学,其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狄奥尼修斯·索洛莫斯(1798—1857)。他早期以写作希腊语的短篇抒情诗歌为主;经过独立战争的洗礼,他的诗歌的规模越来越扩展,主要作品有《自由颂歌》(其第一节后来被采用为希腊国歌)、《被围困的自由人民》,歌颂梅索朗吉昂城人民,在希腊独立战争中,奋勇抵抗和反击突围的事迹。他的作品成功地把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和谐地结合起来,在欧洲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诗歌优美匀称,在现代希腊至今无与伦比。他主张采用流行的语言写作,为希腊诗歌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他还把一些西方诗歌音律形式(六节六行一节三行诗体、八行诗体和意大利三韵句)引入希腊现代诗歌,使它更加丰富多彩。这一流派的诗人还有乔治·特尔采蒂斯、蒂帕尔多斯、马尔科拉斯、马维利斯等。主要的是卡尔沃斯(1792—1869)和瓦劳里蒂斯(1824—1879),前者写作严肃的道德教诲诗歌,后者的作品夸张浪漫,深受读者喜爱。

1880年左右,一批年轻诗人,感到当时的浪漫主义流派诗歌内容贫瘠,缺乏生气,因此,创立了新雅典派。这群青年人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受到法国文学的影响,力图使诗歌成为有节制的、客观主义的艺术。这一新诗派的核心人物,是博学多才的帕拉马斯(1859—1943)。他的作品融合了古代希腊和现代希腊的传统,也吸收了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早期的各种社会思想意识。他的主要作品有《吉卜赛人十二章》。诗中的英雄人物是一位吉卜赛乐师,象征着自由和艺术。随着情节的进展,这位乐师成为希腊爱国者的化身,最后则成为世界公民和导师。他还写作过长篇史诗《国王的笛子》,发表过《生不逢辰》等抒情诗集。他的诗歌使他名震希腊文坛,而且声望遍及整个欧洲。深受帕拉马斯影响的诗人,在当时有德罗西尼斯、波列米斯和斯特拉提吉斯等。他的后继者都从他那里深受启发,而表现了各自的擅长,如格里帕里斯运用语言娴熟,哈佐普罗斯富于优美的节奏感,马拉卡西斯及波尔菲拉斯哀伤或欢乐的诗意引人入胜,克里斯塔里斯的田园情调雄浑有力。这些诗人还在希腊诗歌中引进了象征主义和自由体诗歌,丰富了20世纪的希腊诗歌。

帕拉马斯以后最重要的希腊诗人是西凯里阿诺斯(1884—1952)。他的语言丰富,用词确切,诗歌雄健有力,所描绘的山川大地、人物形象以及抽象意念,无不轮廓分明。他的一些抒情诗歌,是20世纪时,西方抒情诗歌中的杰出作品。另一位重要诗人是卡瓦菲斯(1868—1933),他既未受帕拉马斯的影响,也不属于新雅典派,其诗歌主题是希腊化时期既光荣又悲惨的希腊历史及其衰微情况,但是在历史的回忆中也交织着个人的经历。在描述悲剧性生活的凄楚感人方面,希腊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他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诗人有卡赞扎基斯(1883—1957)。他以小说闻名,但也擅长作诗,创作了史诗《奥德修续纪》,长达33333行。这首诗的主角是一位现代的奥德修,在理念世界漫游,常常充满着虚无主义思想;虽然篇幅奇长,主题抽象,但仍有许多描写十分美妙的章节。当代希腊的著名诗人有塞菲里斯(1900—1971)。他是一位象征派诗人,以纯真的诗意和抒情手法表达了现代人的命运,曾获得1963年诺贝尔文学奖。埃里蒂斯(生于1912年)的诗歌,描绘出爱琴海群岛洋溢着光明和色彩的美丽风光。他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

总的说来,希腊的诗歌创作在西方世界有着最长远的连续传统;近50年来,一些希腊诗人跻身于欧洲名诗人行列,有的甚至跃登世界诗坛,这些都预示着希腊诗歌的光明前景。

古典主义

Le Classieisme

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古典主义一词由此而得名。

法国是欧洲古典主义文艺的中心。从17世纪初起,法国诗人马莱伯等为反对一切方言与俚语,确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规 范做了大量工作 。 诗人梅莱在悲剧《 索福尼斯贝》中,最早实现了意大利学者提出的三一律原则,即一个情节线索、一天时间和一个地点。这是古典主义剧作家创作的基本准则。法国文艺理论家N布瓦洛的《诗艺》是一部具有古典主义文艺宣言性质的重要论著,概括和总结了几十年法国古典主义创作的实践,要求文艺“模仿自然”(包括人性的自然),“研究宫廷”,“认识城市”;把体裁(史诗、悲剧、喜剧等)分为界限分明的不同的等级,并对每种体裁进行严格规范;依据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提出理性至上的美学原则。古典主义在法国文学中的代表者有高乃依、拉辛、布瓦洛、莫里哀、拉封丹等;绘画的代表者有普桑、勒布朗 、大卫等;建筑中的代表者有芒萨尔、勒诺特尔等。他们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民族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塑造了为崇高社会理想而服务的人物典型;他们的创作基本上为宫廷服务,对民间文学采取轻视态度。古典主义由于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往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大卫《荷拉斯兄弟之誓》为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18世纪20年代起,古典主义思潮几乎遍及全欧。英国的代表者是复辟王朝的诗人约翰·德莱顿和深受布瓦洛影响的诗人蒲柏。德国的代表者是约翰·戈特舍德,曾据贺拉斯 、布瓦洛等的观点写成论著《为德国人写的批评中诗学试论》。俄国古典主义占有特殊地位,讽刺性突出,倾向减弱,其文学代表者是苏马罗科夫、罗蒙诺索夫和康捷米尔等,建筑的代表者是卡扎科夫、沃罗尼辛等。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力,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1800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在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和《爱尔那尼》一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乔治·桑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揭露金钱万能罪恶的小说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也属优秀作品。然而,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最早的主要表现是德国的狂飙突进时期。施莱格尔兄弟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中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施莱格尔兄弟编辑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耶拿派浪漫主义。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创作自由,提出打破各门艺术界限。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德国浪漫主义的另一个派别是海德堡派 。代表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格林兄弟等人,重视民间文学,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和童话,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此外,霍夫曼、荷尔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也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把诗歌看作“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宣言。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他们抨击封建教会势力,表现出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发展和丰富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小说中的代表司各特善于把历史事件和大胆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19世纪初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打破古典主义规范 ,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莱蒙托夫的早期浪漫主义创作,充满了革命激情,讴歌反专制、争自由的思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以波兰革命诗人A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革命诗人S裴多菲为代表 ,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逐步被现实主义文学所取代。

浪漫主义美术 18世纪60~70年代,一些在罗马的画家曾在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严格学院主义原则范围以外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画奇怪异常而最为突出,其《梦魔》一画着重刻画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国画家和诗人布莱克在基督教神话的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精心构制的宇宙论,他的水彩画技巧精美绝伦。在后来一代的画家中康斯特布尔和泰纳把水彩画技法的鲜艳性和油彩结合使用。康斯特布尔画英国乡村景色,探索了大气的光和色的复杂性。泰纳发挥了光的自然效果,创造出有动力感的构图,使观众如历其境,似乎在随画面一起游动。在德国,风景画家龙格力图以象征手法把个人的心灵气质描绘为普通的自然灵性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是虔诚的宗教徒 ,他以高入云霄的一棵孤树或十字架之类形象来暗示自然和心灵的可敬可畏。在法国,采用历史和文学题材的主要浪漫主义画家是德拉克洛瓦。除在色彩和光方面进行实验外,他以雄健的笔力表现了他的感情。异国的主题,特别是北非沙漠的游牧生活使他着迷。其热情洋溢地描绘动物生活的作品 ,反映了他和热里柯相似的兴趣,后者在选择当代事件作为创作题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德拉克洛瓦《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油画)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 18世纪60年代~19 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 19 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故又称哥特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英国是浪漫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最有名的建筑作品是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浪漫主义音乐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论作曲或演奏,都以个性为重点,注重感情表现。这种变化部分地是由于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所致。17世纪的作曲家是受托为贵族保护人而创作,而18世纪的作曲家则依靠城市音乐会的听众。就这一意义来说,贝多芬上承古典主义时期,下启浪漫主义时期,因为他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但他把自己的音乐看得高于一切,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从而为19世纪作曲家树立了重要的典范。一般认为CMvon韦伯是真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开端 。 他以《魔弹射手》建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随后有舒伯特、柏辽兹 、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大量作曲家。他们分别在艺术歌曲、标题交响乐、钢琴小品、交响诗、歌剧等浪漫主义新体裁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不论在浪漫曲还是在器乐方面,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吸取灵感。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更加自由 ,它服从于感情上的需要,有意识地带有片断或即兴的性格 ,对远距离和声和调性关系的探索使和声语言大为扩展。把浪漫主义理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19世纪的大歌剧,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奇异的布景和服装,描述性音乐 ,以及交响和声乐配曲所显示的精湛技巧,都是构成浪漫主义音乐的因素。

现实主义

Realism

19世纪30年代 后欧洲文艺 中占主导地位的 文艺思潮和流派;也指文艺创作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发展史 德国诗人席勒在1789年4月27日致歌德的信中第一次从美学意义上使用“现实主义”这个词 。1850年9月21日,法国作家尚弗勒里在《秩序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法国画家库尔贝的文章《艺术中的现实主义》。1855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库尔贝的两幅画遭到主办者贬抑而未能入选 。库尔贝便在博览会旁边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之后,尚弗勒里同小说家兼批 评家杜朗蒂一起 ,创办了一个名为《 现实主义》的刊物(共出6期) 。1857年尚弗勒里在论文集《现实主义》的序言里,称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方法的创始者之一;并同时列举了狄更斯、萨克雷、 C勃朗特 、果戈理、屠格涅夫等一批英国和俄国作家的名字,企图给现实主义提出某种纲领性的东西。欧洲一个以“现实主义”正式命名的文艺流派和文艺思潮,即由此而来。

现实主义在19世纪 30~40 年代形成 并取代浪漫主义 ,具有社会历史发展和文艺本身发展的深刻原因。面对现实 ,进步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此外 ,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都促使进步作家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他们不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艺的主观理想和个人的叛逆精神、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把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时代面向现实的传统和古典主义文学的讽刺倾向。法国的梅里美、巴尔扎克,德国的霍夫曼、俄国的普希金等一批原来用浪漫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家都转向现实主义,并成了各国现实主义道路的开拓者。

特征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原则 ,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①它偏重对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描写,强调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②典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典型化和个性化不可分割,每个典型又是“这一个”。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序言中说:“不仅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则。”别林斯基认为果戈理的小说是“现实在其全部真实性上的再现 。在这里 ,关键在于典型”。③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特别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现象,以及社会下层、“小人物”的悲惨遭遇 。④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为其基本形式,但不局限于这一形式。它具有广阔的审美可能性,不排除采用假定、夸张、荒诞、变形、意识流等多种手法。它重视社会分析,包括心理分析。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是它的艺术特征之一。⑤思想基础一般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谴责社会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平等地位,但一般未触及社会矛盾和现实关系的真正根源。

成就 由于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也各具特色。法国是现实主义的发源地。早期代表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真实地描绘了那个时候法国从外省到首都、从社会底层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深刻地揭示了法国社会矛盾的种种复杂的现实关系,是法国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创造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两千几百个人物形象,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此后,法国现实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福楼拜、莫泊桑等一批优秀作家。福楼拜在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等作品中,尖锐地揭露了教会、贵族、地主、资产者的恶行,生动地描写了第二帝国时代的社会风貌。莫泊桑的创作有力地鞭挞了法国社会的腐朽、黑暗,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复杂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精神探索。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现实主义发展迅速。狄更斯的小说描写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揭示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和资产阶级的伪善。萨克雷的《名利场》等小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中追名逐利 、腐化堕落等丑恶行径 。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登 》 、C勃朗特的《简·爱》 、哈代的《 德伯家的苔丝》,都是英国现实主义的名作。70、80年代后萧伯纳、高尔斯华绥等作家,运用社会心理小说和社会讽刺戏剧的形式,对英国社会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现实主义文学另有特色。以海涅为代表的早期现实主义的锋芒主要指向封建割据和君主专制。后期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等作家的创作,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讽刺了大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的贪婪无耻。在法、英、德之后,19世纪中期北欧各国的现实主义开始形成。挪威易卜生 的社会问题剧和丹麦的安徒生的作品,在世界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描写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下的黑暗现实,而且始终与俄国的解放运动紧密相连。普希金、果戈理、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谢德林、亚·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一批风格各异的作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俄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和平民知识分子中的“新人”。到70、80年代西欧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已经削弱的时候,在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柯等的创作中,现实主义继续得到发展和深化。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80、90年代,比欧洲晚半个世纪。最早提倡现实主义创作的是豪威尔斯。在他之后,加兰、诺里斯开始转向现实主义。而主要代表人物则是马克·吐温。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原则,在20世纪仍在发展。它不仅继承了19世纪的传统,也吸收和创造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手法,从而艺术地揭示了20世纪的新过程和新特征,并且出现了像 R罗兰和法朗士 、海明威和德莱塞等一批优秀现实主义作家。

印象主义

Impressionism

19世纪后半期~20 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 、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

印象主义美术 印象主 义作为绘画流 派出现于 法国 。1874年3月25日 ,C莫奈 、P-A雷诺阿、C毕沙罗、A西 斯莱、E德加、P塞尚、B莫里索等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在巴黎举办了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展览会,因莫奈展出的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的题目被一位观点守旧的记者借用,撰文嘲讽此展览为“印象主义画家展览会” ,遂产生印象主义或印象派之名。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 ,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 ,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他的《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音乐”加以赞扬。以后此词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并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同时也吸取了东方音乐的养料。其艺术表现手法有:①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②在节奏上喜欢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④由于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德彪西以后,虽然难于将某个作曲家截然归入印象主义的行列,但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手法的实际影响已遍及整个音乐世界。

印象主义文学 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 ,但文 学中的印象主义表现如何 ,哪些作家和诗人属于印象主义 ,却众说不一 。能够确定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 欧一些文学 家的确 有类似印象派 绘画和音乐的那种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由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质,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者更注意这种瞬间感觉经验如何转化为感情状态。他们与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主义者相同,也反对对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于是他们本人也成了传达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

印象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 之间有类通之处 ,它们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不同,主要在于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通常被认为象征主义的某些诗人,实际上更倾向于印象主义 ,例如象征主义领袖之一保尔·魏尔兰的《诗艺》一诗,与其说是在谈象征主义,不如说是一篇印象主义宣言。

法国文学史家把龚古尔兄弟作为印象主义小说的代表 ,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诗人、小说家皮埃尔·洛蒂,他的某些诗歌的确如印象派画家那样在“捕捉瞬间的感觉印象”,但并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纪法国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义的严重影响,某些小说中只剩下感觉印象的朦胧的追求。

英国19世纪末的王尔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义的倾向比较明显。1912~1918年在伦敦的一部分英美诗人组成的意象诗派,与印象主义一样强调感觉印象的描绘,但他们自称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们认为形象的模糊与不明确是浪漫主义的余风,因而全力加以攻击。但理论上的分歧在创作实践上有时却很难觉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国诗人艾·洛威尔、希·杜利特尔、约翰·高尔德·弗莱彻等人的许多作品与印象主义的诗无分彼此。

在德国文学中情况也相似,文学史家无法确认界线分明的印象主义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龙为首,包括理查·戴默尔、古斯塔夫·法尔克等人,被认为是德国印象主义倾向最明显的诗派,但他们强调如实记录事物给诗人的感觉经验,因此接近自然主义。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和阿尔诺·霍尔茨等人的许多诗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义倾向。

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

  一、不是的!无论是从时代特征还是从具体的思想主张,以及文学创作角度来看,莎翁都不是浪漫主义的作家。具体解释如下:

  1、解释所谓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ism)是开始于18世纪西欧的艺术、文学及文化运动,发生于1790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前后。浪漫主义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浪漫主义是对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贵族和专制政治文化的颠覆,以艺术和文学反抗对于自然的人为理性化。浪漫主义重视民间艺术、自然以及传统,主张一个根基于自然的知识论,以自然的环境来解释人类的活动,包括了语言、传统、习俗。浪漫主义受到了启蒙运动的理念影响,也吸收了中世纪文化复古的艺术成分。

  2、介绍莎翁的创作风格: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是世俗文学最光辉的代表他处于文艺复兴时代,作品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属于人文主义文学流派

  二、所以说莎翁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家,不是浪漫主义。

古希腊和古罗马虽然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但也要分开来说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作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的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所以古希腊艺术中的理想形象就是既有典雅宁静的气质,又有运动员一样的体魄,这种审美标准使希腊艺术产生了古代世界理想美的典范。希腊神话是其丰富的土壤。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主要用于敬神。希腊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雕塑。

古罗马艺术相比古希腊,则没有浪漫主义色彩,而是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不像希腊艺术那么单纯,其渊源比较复杂,既受理依达拉利亚美术影响,有吸收了希腊、埃及、两河流域地区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的地方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除以罗马城为中心的正统艺术外,帝国各省还有个地方的风格。多用于为帝王歌功颂德。要求的是个性特征的鲜明的肖像,不仅外形逼真,还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大致分依达拉利亚和罗马美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556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