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历史动力是多元的、离心的、而古典主义是一元、向心的; 对理性的态度;浪漫主义是鼓吹非理性、非道德,强调唯美,而古典主义崇尚理性、道德; 古典主义的创作目的是道德劝善,所塑造的人物是高大、崇高的贵族形象,而浪漫主义 塑造的人物是畸形的、特殊的形象; 浪漫主义的形式是多变,语言是反规范化的,而古典主义的形式是严整的,典雅的,语 言是规范化的。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在总体上对人的感性世界作 了新的拓展,个性在自由精神鼓舞下张扬,塑造了充满扩张欲望的“自我” ,表达了强烈
西方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流派自它们诞生以来就是被史论家们品头论足的好对象,这不仅仅因为这两种重要的文学主义之间有着那么显著的差异,也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而且其中又衍生出无数光辉灿烂的大师巨匠之作,更是为它们的理论发展增添了精彩扎实的实践证明。要了解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渊源流传,最为最为清晰感性的方式就是熟悉代表作品,而直接理性的方式就是摸清他们的史论发展。
首先在时间上,古典主义出现的时代远远早于浪漫主义,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了“古典主义”的启示,为了和后来17世纪的古典主义浪潮区分开,这个时期的文学叫做“罗马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开山鼻祖在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8),他是罗马杰出诗人、批评家,生于意大利东南部韦努西亚,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他的著名文论《诗艺》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古典主义原则。其中所谓古典主义,指罗马文艺要向古希腊文艺学习,以古希腊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
关于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或多或少和大学问家亚里士多德有关联。据说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为了避免他的学术成果被当局者破坏,他的弟子们将其著作隐匿起来,直到后世才重新被挖掘出来,只有少部分学者得以专门研究,他们被称为“亚里士多德派”。虽说贺拉斯并未直接阅读亚氏的论文,但是《诗艺》公元后三世纪的训诂学家鲍菲里奥为其作序时说道:“贺拉斯继承了尼奥普托勒马斯的观点——至少继承了其主要的观念。”尼奥普托勒马斯是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原稿的亚里士多德派学者之一。所以说,《诗艺》实际上是接受了亚氏的文艺观念影响。
这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摹仿”这一形态的相似之处和进步之处。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人生,贺拉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的原则。例如:主张采用古希腊文艺的传统戏剧;学习艺术家表现手法;学习古希腊艺术家根据不同体裁用不同诗格;总之,应全面学习古希腊文艺。然而,这并不要求罗马作家在古希腊作家后亦步亦趋,因为它的目的不是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所以,主张学习的同时,摹仿时不能作茧自缚,题材上描写罗马祖先,语言上敢于创新。
古罗马的文学创作虽然始终并未超越古希腊,但是贺拉斯的《诗艺》却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史论著作之一,即使在经历了中世纪摸索时期的文学,和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之后,它也依然保存着顽强的生命力,直到新古典主义的萌芽。
17世纪的英法,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处于斗争又妥协、势均力敌的状况,封建统治者手握政权,为了维护和强化封建王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秩序合理性,与此同时在文艺理论上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理论体系,法国的布瓦诺等人提倡的法国文艺向古希腊罗马文艺看齐的主张,世称“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它的核心是:“崇拜理性而轻视感性和情感。”即强调以理性为文艺立法,以整顿文艺复兴以来的“混乱”的文艺状况
出现在路易十四时的法国,和“王朝复辟”时期的英国;而德国当时并未形成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未发展起来,因而也未形成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所以后来产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和17世纪的法英古典主义含义不同。
由于各国政治进展不同,所以各国的古典主义风潮也略有不同,其中代表浪尖的国家还是有着优秀艺术传统的法国。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布瓦诺,1636年生于法国巴黎,他早年研读神学,后来学习律师,在父亲去世后成为了诗人,而他的思想也从激进的反封建主义转变为拥戴以路易十四为首的封建王朝。他的著作《诗的艺术》(1669年-1674年)是一千多行的诗体论文,是一部向封建贵族妥协、按照王权的政治要求和艺术趣味,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企图规范法国文学艺术的理论著作。总共包含四章。第一章总论中,一般论述文学创作基本原则,阐明理论的重要性;第二章分析牧歌、挽歌、颂歌、十四行诗、歌谣等非主要诗体;第三章论悲剧、喜剧、史诗等主要诗体,这部分为全书的核心部分,因为它提出“三一律”应被定为法规;最后就是论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忠告,总结全文。
一、古典主义
定义: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在法国,从17世纪初年至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
分类: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美术,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中的“现实”:
1、文学
基本精神是“理性”至上,注重正常情理,要求作家正常地理解现实的世界,并且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现。
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尖锐地抨击现实中贵族的奢侈*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2、美术
它排挤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追求真实的现实。
3、音乐
它以恢复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和现实的美
举例说明:
让·德·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1668-1694)力图反映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现实社会,这是"一部巨型喜剧,幕数上百,宇宙是它的舞台,人、神、兽、一切都在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拉封丹敢于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腐败,狮王的暴虐虚伪,大臣的逢迎拍马,官吏的贪赃枉法和强暴荒*,小民的无辜和受宰割,都得到了生动再现。
格罗代表作品:《埃罗战役》,形象生动地画出了现实中的埃罗战役。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就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题材,描绘出自己悲惨的现实。
二、浪漫主义
定义:这个词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特点: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分类: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中的“唯美”;
1、文学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所以,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
以文笔,文学内容,来表达自己心中唯美的意境。
2、美术
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浪漫主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3、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主义音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
举例说明:
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雨果心中心灵的唯美。
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心中对和平的渴望,自己幻想和唯美。
“古典(派)的”这一词汇本身包含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的概念这古典乐派些概念例如可用于“古典”建筑,但用以表达古典风格还不够贴切,古典风格音乐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简而言之,古典风格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古典乐派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即便是刚刚入门的听众也能够听出这两个不同时期作品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巴洛克音乐崇尚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强烈,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 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一改以往巴洛克持续不断的强烈感,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而旋律也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最精湛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其灵魂所在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差别在于它们所强调的方面,是属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浪漫的艺术家将情感的表现置于一切之上,因此,浪漫的艺术中,情感常与形式的规则相对抗。
古典的艺术家,则寻求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理想的平衡,他将情感的力量控制于艺术后面,努力协调情和理的要求
。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德国古典文论的基本特征
1、人道主义意识强烈。
2、以综合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的美学和文论为目标。
3、由浪漫主义逐渐走向古典现实主义。
4、文论发展的两个趋势:一是由主观精神逐步过渡为客观精神,二是由外在的辩证法逐步发展为内在的辩证法。
第二节 康德
一、美的艺术
(一)艺术是自由的游戏
1、艺术不是自然。
2、艺术不是科学。
3、艺术不是手工艺。
(二)美的艺术包含审美判断的特点
1、美的艺术具有形式上的合目的性。
2、美的艺术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3、美的艺术具有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性。
4、美的艺术具有无概念的普遍性。
二、天才与审美意象
(一)天才的特点
1、独创性;
2、典范性;
3、自然性;
4、限于美的艺术。
审美意象的特点
1、灌注生气;
2、直觉形象;
3、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4、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第三节 歌德
一、艺术与自然
1、艺术模仿自然,有选择地,用热爱之心模仿自然。
2、艺术超越自然,高于自然,产生更高更真实的假象。
3、艺术家对于自然有双重关系: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二、古典与浪漫
将文学的风格和创作原则区分为古典的和浪漫的两种,提倡古典的,批评浪漫的。
三、世界文学
文学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将来临。
第四节 席勒
一、游戏说
认为人类的艺术活动起源于游戏。游戏是非功利的,在游戏的自由状态中,人的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统一起来,达到人性的完整。
二、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1、素朴的诗模仿现实,与现实有单一的关系,具有感觉真实、和谐、有限的优越性,引导人们回归生活。
2、感伤的诗表现理想,与现实有双重关系,具有表现向往之情、紧张、无限的优越性,引导人们隐逸,逃避生活,走向恬静。
三、悲剧冲突论
悲剧是表现道德合目的性与自然或道德的反目的性的冲突,通过痛苦使人获得道德快感,它是崇高,特别是道德崇高的集中体现。悲剧的功能在于,通过激烈的合目的性与反目的性的冲突,使人的道德本性得到表现和高扬,从而使人性完全实现。
第五节 黑格尔
一、三种艺术类型
1、象征型艺术:感性形式压倒精神内容,意义不能完全把握形象。
2、古典型艺术:克服了精神与感性形式间的不平衡,理念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感性形象。
3、浪漫型艺术:突破了感性形式的束缚,体现主体、个性的精神特征最为突出。
二、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
1史诗:根本特征是客观性,任务就是按照本来的客观形状去描述客观事物。
2抒情诗:基本特征是主体性,表现的是事物的实际情况对主体心情的影响。
3戏剧体诗:是史诗的客观原则与抒情诗的主体性原则的统一。
三、两善两恶的悲剧冲突
悲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的自我分裂和重新和解,悲剧冲突的实质是两善两恶的冲突。
四、艺术终结论
阅读书目:
1康德:《判断力批判》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3席勒:《阴谋与爱情》
4歌德:《浮士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