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科技使人类生活更幸福。也有人认为,科技破坏了人类正常生活。你赞成那种观点呢,说明理由

有人认为,科技使人类生活更幸福。也有人认为,科技破坏了人类正常生活。你赞成那种观点呢,说明理由,第1张

我认为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驾驭?科学技术确实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叫人类拥有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或者说是这就是人类所谓的幸福吧!然而科技也确实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然而我认为这种事情不能简简单单的归罪与科技,孟子曾经说过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人类自身是如何驾驭和使用科技的呢?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车好不好很重要,但司机就不知要了吗?科学技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法,但是有的时候好的办法成本高利润低,有的办法恰恰相反成本低利润高,但问题多多,还有很多缺德带冒烟的家伙和新科神棍混杂其中为例金钱无所不用其极,搞风搞雨!人类有的时候就是王二小放牛——不往好道赶啊!

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只有好处,我认可。

1、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和人类进步。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将人类推进到了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应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如电话、电报的发明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可以在英特网上和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聊天、游戏;可以在网上读新闻、看**,听音乐;可以听老师上课,查找资料,还可以足不出户购物、医疗、急救。

3、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加快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人们的作息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把我们带入信息时代。它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便利。

你们的进步,我们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是科技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21世纪是一个跨时代的世纪,21世纪注定是一个高科技时代,承继了从前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电视,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它;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等等人类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发展科学技术仍然是这个世纪的一大主题,科技的发展给我带来种种便利然而,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享受种种便利,在的同时,应该仔细想想,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 高科技与自然环境 自从蒸汽机发明之后,人类社会就走上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时至今日,各种工业高科技,导致人类无法离开它们,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人类在追求过度的发展同时,是否应该注意到我们的地球正因此而变得越来越脆弱,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次大会的意义在于唤醒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过度依赖高科技生产,用先进的伐木机器,先进的,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无常,沙漠化严重,南北极冰块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不断上升,年均气温越来越高,等等,这预示着我们的高科技给我们带来高度的文明同时使让失去了大自然失去了平衡,作为最高级的动物从古自今,人类都与大自然做斗争,究竟是人类战胜了大自然,还是大自然用恶劣的天气来报复人类,很多经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常常说双赢,双赢智慧,我们人类与大自然何时能达到所谓的双赢呢环境,是我们要爱护的爱护环境人人有则,现在我们身边的环境朝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没有保护好环境的教训其实自古就有古代,经济比较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区,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成了不毛之地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滥伐森林,水上严重流失,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土地日益贫瘠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并非现在才有,我国古代就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朴素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今天,我们保护环境不仅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而且要继承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我们应该懂得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高科技与人文 有这样一件事:一对父母玩网游,照顾一个虚拟的婴儿,却让自己的亲生孩子活活饿死这件事情真实地发生在韩国那些长期和电脑为伴,不去正常接触社会,生活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的人,加上每天经受着前面提过的电脑辐射和噪音等影响,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心理学专家最近在门诊中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本来性格很开朗的,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表情严肃、冷漠的人,而且会影响日常的人际交往,进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碍电视,电脑,网络带给我们很多东西,却没有带给我们思考的时间,网络游戏,电视剧,偷菜等等到底是娱乐还是“愚”乐其实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我们怎样去利用了有些人沉溺于虚拟世界中,忘我的玩游戏,将大把的青春白白浪费掉,令人为之惋惜缺乏自我控制力,不会约束自己,终究会品尝俄国的而有的人却会很好的利用互联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为我所用,服务于工作学习高科技通讯技术,使地球“变小”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不断的进行交叉融汇,可是中国人却越来越崇洋媚外如近几年流行的名词,哈韩、哈日等,还有近些年流行过西洋节日是崇洋的表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流行过“洋节”了“圣诞节”要狂欢,“愚人节”要骗人,“情人节”要浪漫一切都过得不亦乐乎,甚至还兴起了所谓“节日经济”:君不见“情人节”一到,满大街都是卖玫瑰的,仿佛每个人都有个所谓的“情人”一样于是乎,有人叹惋崇洋媚外、世风日下,好像“国将不国”了有很多人天天滔滔不绝地说我们有5000年的文化,但是有多少人继承了继承了多少优秀的 高科技与经济发展 科技的进步使得交通便利,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只有努力增加对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投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走科教兴国的道路,使整个经济的发展建立在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才能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前几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亚洲地区的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使世界经济受到剧烈震荡反思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一个被公认的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不够坚实,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导致本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缺乏竞争力,难以抵御巨大的经济风险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这已为历史事实所验证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进步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给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凝聚高新技术、有很大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通过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人类在若百年后的科技发展水平,相信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想象不到的,就像石器时代正在钻木取火的人类一样,他们不可能想象得到,现在我们的世界已经有了煤气和电人类最后的命运到底如何,这个只能由时间来告诉我们了

一、知识的实用性

知识的实用性通常是指我们在实践中所能获得的利益、效果和回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比如,在职场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和环境变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健康、营养、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这些知识的实用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并成为人们追求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知识的浪漫性

知识的浪漫性通常是指由知识所带来的美好、追求和情感体验。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中,有很多的知识和艺术形式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文学、艺术、音乐、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对美好、追求和情感的表达。比如,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从作品中获得对生命的感悟、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体验到知识的浪漫性。这些体验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意识到知识的无限可能性。

三、知识的实用与浪漫结合

知识的实用性和浪漫性并不矛盾,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一个拥有广泛知识储备的人,通常也会更有机会和能力去体验和追求知识的浪漫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知识的实用和浪漫的重要性,并将其结合起来,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方式去探索和实践知识。例如,一个拥有丰富科学知识的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科技发展的规律,并能更好地应对科学问题和挑战;同时,他也可以更好地欣赏科学的美妙和魅力,从而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总之,知识的实用与浪漫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联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方式去探索和实践知识,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1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

2火药的发明,使人类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带动各项事业的极大发展。军工迅猛发展,使人类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3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人类有了书写条件,推动了人们文化、艺术、语言、科技、经济等等的广泛交流。

4指南针的创世,促进航海、贸易的发展,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使人类认识了地球。

5杂交稻,超级稻的科技成果,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了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

6电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器时代,又一次拉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给全世界带来光明。

7电波的发现,带动一连串的重大发明,电视、手机、电话等等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8计算机的创世,把世界带入信息时代,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这篇文章的思想和灵感主要来自于《费曼讲演录》中的第一章《科学的不确定性》,是费曼在华盛顿大学的3次晚间演讲中的第一讲。在这篇文章里将介绍科学的三个内涵,以及4个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学指的是什么?科学指的是下面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组合:

一、发现事物的具体方法

科学作为发现事物的方法是通过观察,观察是判断某种东西存在的判官。

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各种生物和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可以看到生物内部的细胞,可以看到更小的分子、原子,看到宇宙中的恒星、星系。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它们是存在的。而有些概念我们难以观察,比如神灵、鬼魂,通过科学是无法判断它们存在的,也无法证明它们不存在。科学所探讨的范围是所有通过观察可以分析的事,那些无法通过观察来分析的事则排除在外。

最初的观察方法是通过肉眼观察大量的现象,在古代几乎都是这种方式获得科学知识的灵感,比如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就是在现象的基础之上做了很多研究和实验的总结。还有生物学家达尔文,在长达5年的环球旅行中积累了大量的观察资料和样本,并在《物种起源》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思想。

但大自然里的干扰因素太多,会产生很多错误的知识,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断言:“物体从高空中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快,轻者慢。”这是观察的现象受到了阻力的干扰,观察的样本比较狭窄。实验室环境比大自然的干扰更少,很多更深入的现象都从实验室中观察到,大部分化学知识都经由化学实验得到。但即便在实验室中也有很多干扰需要克服。

还有一些目前在地球上无法通过进行实验来证明的,只能利用理论进行一些现象的预测,然后等待时机进行观察,如果理论正确精确的预言了观察到的现象,那就证明这个理论目前仍然符合。从爱因斯坦在1916年预测出引力波,到2015年LIGO获得直接观测证据,整整跨越了一百年。

二、从发现的事物中产生的知识

人类在漫长的探索中建立了如此庞大和辉煌的科学文明体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由它们延申出来的各个的分支,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在一个椭球型的蓝色星球上,它绕着自身旋转的同时,还绕着叫做“太阳”的星体旋转,太阳并没有看着那么平静,每时每刻在太阳内部爆发的核聚变,释放大量的热能和辐射。月亮并非古人描绘的那么圣洁美丽,上面没有神灵,没有生命,表面是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没有空气,一面寒冷一面炽热。宇宙并非一定是上帝创造,还可能是产生于一次大爆炸。科学家对世界的解释没有古人那般模糊而神秘,还原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是属于科学的浪漫。

三、创造新事物

这一部分指的是科学的应用特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科学技术。科技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个不用多提。科学赋予了人类做事的能力,但要怎么使用这个能力,科学给不了答案。

我应该怎么做,这涉及到人的价值观,是属于伦理和人文范围的问题。科技可以制造威力更大的武器,但要不要使用是另外的问题。科技可以克隆生物,但要不要用在人身上是伦理的选择。科技可以制造更真实的游戏,但怎么利用时间是个人价值观的选择。科学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天堂之门,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而我们没有任何指点获知哪一个才是天堂。比如人工智能,比如基因科技,又比如太空探索异域文明。

把上述科学的三个方面内涵联系起来,可以组成一个循环。人类通过观察和研究得到新的知识,然后运用新的知识创造新事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用来制作出更好的设备,用于观察和研究,比如更高倍的显微镜,望远镜,更完备的实验平台。科学的飞轮不断向前,这个飞轮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1科学最本质的动力—好奇心

好奇心是对一件新事物、新现象的探索欲望,想要了解它,而不是因为一开始觉得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大多数的发现在刚开始都不知道有什么用,只是单纯的发现的快乐,后来才产生了各种应用。婴儿天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大多数科学家也是保留了大部分的好奇心。这里所说的了解一个事物并非仅仅是知道它叫什么,只知道名字和什么都不知道差不多。比如小孩子问树上那只鸟是什么,但只告诉那叫“乌鸦”是不够的,你还可以让他观察乌鸦是什么颜色的,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激发他的好奇心,也许他还会问乌鸦平时吃什么,晚上住在哪里,它们一家几口,全世界的乌鸦都是黑的吗,你也可以讲讲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反哺的故事!不要仅仅满足于了解一个名字,试着提出更多的问题。

2通往科学的道路—猜想与验证

从现象中抽象出某种规律,这是对于人类智力的巨大考验。人们发挥想象力构造出很多个能解释当前现象的猜想,然后用更多的实验来证明或者证否,只要发现一种现象与猜想不满足,那就说明这个猜想是错的。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需要注意的是,猜想的描述一定要非常的精确,越是精确,人们就越愿意去实验,因为结果满不满足就很容易判断,而且猜想越是精确,就越便于人们预测,也就越有用。尽管很多猜想都是错的,但有一个猜想总是好过没有。科学家总会积极地发现例外之事。

3科学的精神—怀疑

严格意义上讲,现代科学理论只是与当前发现的现象更契合的理论猜想,未来出现微小的例外现象导致所有理论重新构建也不是不可能,科学家欢迎例外之事。怀疑精神是科学持续往前发展的重要品质。如果人类满足于当前的成果,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所有真相,认为自己掌握了正确的理论,科学发展的通道就会堵塞,科学将会停滞不前。对未知保持敬畏,对现有的理论保持怀疑精神。

4科学进步的催化剂—自由开放

“科学无国界”,科学研究说到底是思想智力方面的工作,开放的交流环境和氛围,有助于想法的碰撞和融合。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视角、构造的模式、思考的方式有很大不同,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之间的协作,有助于创造新事物。

总结一下,科学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科学观察、科学知识、科学应用。它们就像一个飞轮一样,不断地往前滚动,而科学发展需要4个要素来推动,分别是好奇心,猜想-验证的方法,怀疑的精神,自由开放的环境。

费曼说这些都是古老的观念,而这些伟大的观念需要我们特意地、明确地、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否则就会失传。希望这一论断不会发生。

Ps: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最受学生欢迎的科学顽童,兴趣爱好广泛,作品《费曼物理学讲义》、《物理之美》,费曼学习技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其科学成就可自行了解。

不是浪漫主义观点,而是唯物辩证主义!科学技术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用得不好可以摧毁人类自己。核技术就是一个典例,我们可以利用掌握的核技术搞核能发电,轰击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也可能被用于战争。

昨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刘慈欣的《朝闻道》,起源是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的一句安利。

之前在火车上看了半本的《三体》从回来后就没有再动过了。一直摆在床头,每晚上床也都是翻手机,也许电子版短篇更适合我的睡前阅读。

我很喜欢朝闻道的故事。昨天白天听了谭晶的《怨苍天变了心》,到晚上脑子里还一直循环着那段京剧唱腔。一边看着文字,脑子里播着bgm,竟意外的没有违和感,甚至让我在一本科幻小说里读出了百传千回,缠绵悱恻的感觉。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丁仪带着妻子女儿环绕爱因斯坦赤道,隔着没有尽头的管壁想象正在经过内蒙古的草原,积雪的国后岛,太平洋底的火山口,涌出的岩浆像海底平原上的篝火这真是浪漫。“真正的美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想象力才能看到它,与海洋花朵森林不同,它没有形状和色彩,只有当你用想象力和数学把整个宇宙在手中捏成一团儿,使它变成你的一个心爱的玩具,你才能看到这种美”

一个父亲在对孩子传授着他人生的经验和感悟,这个画面在我的想象里总是特别动人。突然想到了木法沙和辛巴。我总是说我人生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所以丁仪所说的美我从未感悟过,也许这也是我如此无趣的原因。但这倒并不妨碍我理解他所说的美,并且心向往之。近几年总是有一些焦虑,关于我的工作前景,专业素养,倒是从来没想过有什么办法能够开发我的想象力。现在突然意识到,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接下来需要关注一下。

“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了。”“地球生命用了四十亿年时间才第一次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但那一时刻距你们建立爱因斯坦赤道只有不到四十万年时间,而这一进程最关键的加速期只有不到五百年。”这是在阅读过程中再次给我心理带来冲击的时刻,让我对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这句话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具象的理解。何止是一个人类个体,把视野放大到整个星球,整个宇宙的时间维度,人类文明数百万年的时间也只是沧海一粟。37万年前一个原始人对宇宙几分钟的凝视,它对宇宙产生了好奇心,之后的整个所谓人类文明,都只是从这一眼开始,弯腰去拾取宝石的瞬间而已。人是因为有了好奇心才称之为人的。正如文章最后的排险者,这里和前文有个对应。一开始人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它并不是地球人,他的五官端正标准,只是个空洞的模仿,直到最后,当霍金向他询问“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未知的悲哀和渴望使他的脸上第一次有了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表情,他看上去就是一个最经常又最不平常的普通人。那个伟大的原始人,人类伟大的好奇心!

这真是太动人也太浪漫了。如果我能更早一点的看到这些文章,也许我对CY会有更深的了解,那我们的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文中法国元首指责那些用生命换取真理的科学家是一群毫无责任心的人,他们声称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玄虚的宇宙的变态欲望。而丁仪却肯定了这种说法“总统先生,科学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人对它的本质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我第一次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些科学家,以及人类文明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并且被这种说法说服了。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不断的钻研,废寝忘食,根本不是所谓的奉献精神,只是因为他们的热爱和渴望。科学家其实是最纯粹的一群人,当然他们也是最幸福的一群人。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毕生的挚爱,从中可以获得最强烈的喜悦和满足,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这种渴求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并且这种寄托如此的稳定而强大。这是多么可贵的幸福。而“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懒得跳动了”,这又是多么深重的绝望。

之后的用生命换取真理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朝闻道,甚至到不了“夕”,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更有甚者如星云文明的生物,他们牺牲了自己去获得宇宙终极的奥秘,却预知到自己根本来不及看到这种美的可能性也再所不惜,把数据传给遥远未来的文明。“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走上真理祭坛的科学家是幸运的,我觉得《朝闻道》是大刘为所有醉心于此的科学家们塑造的一个美梦。而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我自己应该永远也没有办法走入科学的这扇门,但是能通过这些文字,隔着门窥到美的冰山一角,也是很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735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